GB/T25835-2010

缆索用环氧涂层钢丝

Epoxy-coatedsteelwiresforcabl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缆索用环氧涂层钢丝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缆索用环氧涂层钢丝的编号:GB/T25835-2010。缆索用环氧涂层钢丝共有12页,发布于2011-09-012011-09-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4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40.65
  • 实施日期2011-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2页
  • 文件大小368.92KB

缆索用环氧涂层钢丝


国家标准 GB/T25835一2010 缆索用环氧涂层钢丝 Epoxy-coatedsteelwiresforeables 2010-12-23发布 2011-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5835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江阴法尔胜住电新材 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芳玮、黎念权、王玲君、金平、任翠英、陈小莲、黄永玖、马伟杰
GB/T25835一2010 缆索用环氧涂层钢丝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缆索用环氧涂层钢丝的术语和定义、产品标记、订货内容、材料,涂覆、技术要求、涂层 的修补,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桥梁、建筑,岩土锚固等领域中防腐要求较高的缆索结构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6461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20624.2一2006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第2部分;落锤试验(小面积 冲头 GB/T2183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ASTMD1141海水代用品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环氧粉末涂料epoxycoatingpowder 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材料的热固性熔融结合粉末涂料 3 2 环氧粉未涂层epyceating 环氧粉末经静电或其他方法均匀涂覆在钢丝表面并熔融结合固化后形成的膜状物 本标准中简称 “环氧涂层” 环氧涂层钢丝epoxy-coatedsteelwire 表面均匀涂覆一层致密环氧涂层保护膜的钢丝 3 修补材料patchingmateria 与环氧粉末涂层相容且性能相当的材料,用于修补环氧涂层钢丝的涂层受损部位及切割部位
GB/T25835一2010 产品标记 标记内容 按本标准交货的产品标记应包含下列内容:涂层钢丝代号ECw,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ECw-凶GB/T258352010 -标准号 钢丝的强度级别 -钢丝的公称直径 -环氧涂层钢丝代号 注:ECw为epoxy-coatedsteelwire关键字母简称 4.2标记示例 示例1;公称直径5.00mm的环氧涂层钢丝,强度级别为1670MPa: CW5-1670-GB/T25835一2010 示例2;公称直径7.00mm的环氧涂层钢丝,强度级别为1770MPa: CW7-1770-GB/T25835一2010 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a)本标准号 产品名称 D e)公称直径 强度级别 d) 重量; e fD 用途; 包装要求 g h 需方提出的其他要求 6 材料 预应力钢丝 用于涂覆环氧粉未涂层的预应力钢丝应符合GB/T5223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且其表面不应有 油,脂,漆等污染物 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6.2环氧粉末涂料 涂覆的环氧粉末涂料所形成的涂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6.3修补材料 修补材料应与环氧粉末涂层相容且性能相当 修补材料形成的涂层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
GB/T25835一2010 规定,并可在工厂或工地用于环氧涂层钢丝受损涂层的修补 环氧涂层钢丝的涂覆 7.1需要进行涂覆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的表面,应通过化学方法或其他不影响钢丝性能的方法进行 净化处理 7.2净化处理后钢丝表面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锈迹 7.3将经表面处理后的钢丝采用静电使环氧树脂均匀涂覆在钢丝表面上,通过加热熔融和冷却后完全 固化 技术要求 8.1力学性能 8.1.1环氧涂层钢丝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应力松弛性能 抗拉 Rm/MPa 公称 断后伸长率 强度 初始载荷 1000h hh后应力松弛率r/% 直径 无松弛或 L=250mm l级松弛, Rm/MPa 公称载荷/% 不大于 I级松弛 '%,不小于 A d/mm 不小于 不小于 对所有钢丝 I级松弛 l级松弛 不小于 1670 1340 141o 5.00 1 770 420 1500 4.0 70 4.5 1860 1490 1580 1670 1410 70 1 7.00 770 1500 4.0 4.5 1860 580 注,钢丝力学性能按公称直径计算 8.1.2对无松弛要求和I级松弛要求的5mm系列钢丝,扭转试验不小于8次 8.1.3涂层钢丝的弹性模量为(2.0士0.1)×10MPa 1.4按10.1.2的要求作缠绕试验后,钢丝不应发生断裂 8 1.5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力学性能要求的钢丝 8 8.2工艺性能 8.2.1抗脉动拉伸疲劳 涂层钢丝应能承受200万次0.45F(0.45F一2AF,)的载荷后而不断裂,其中 2AF./S,=360MPa 式中: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的最大力,F,=R,×S,,单位为牛(N); F R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的抗拉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GB/T25835一201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的公称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脉动应力幅的载荷值,单位为牛(N) 2F 8.2.2徽头试验 如需方要求,可做锁头试验,具体要求及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 8.3接头要求 在交货的成品环氧涂层钢丝中,不应存在任何形式的接头 8.4涂层 .4.1涂层厚度 o 涂层钢丝的涂层厚度应在0.13mm0.30 mm 8.4.2涂层连续性 环氧涂层钢丝表面应具有连续的涂层,且应无孔洞、裂纹和其他目视可见的缺陷 环氧涂层钢丝应 进行连续的针孔检测,每米检测到的针孔不应超过3个 8.4.3涂层附着性 环氧涂层钢丝经附着性试验后涂层表面应无目视可见的裂纹或涂层脱落现象 8.5伸直性能 8.5.1环氧涂层钢丝长度方向不应呈波浪形,不得存在弯折,扭曲等缺陷 8.5.2环氧涂层钢丝的自然矢高;取弦长1m的钢丝,其弦与弧的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30mm 8.5.3环氧涂层钢丝的自由翘头高度:取5m长的钢丝,自然地放置于光滑平整的台面上,一端接触台 面,翘起的一端离台面的高度不大于150mm 若供方制造有保证,可不作试验 涂层的修补 每米长环氧涂层钢丝受损面积超过总体表面积的0.5%时,不允许修补(不包括切割部位) 对目视可见的涂层损伤,用符合6.3规定的修补材料进行修补 在修补前,应采用合适的方法除 9. 2 锈 修补后的涂层应符合8.4的要求 10 试验方法 10.1力学性能试验 10.1.1环氧涂层钢丝的力学性能试验按GB/T21839的规定进行 10.1.2钢丝缠绕试验的芯棒直径为3d,缠绕圈数不小于8圈,缠绕速度不大于15圈/m min 工艺性能试验 10.2 脉动疲劳试验按附录B规定进行 10.3涂层厚度 10.3.1按GB/T13452.2的规定,采用合适的测厚仪进行涂层厚度的测量 测厚仪应能够沿着曲面
GB/T25835一2010 测量涂层的厚度 其测量值与真实厚度值的最大允许偏差为10% 10.3.2涂层的厚度应在自然伸直的环氧涂层钢丝上测量,测量时应在环氧涂层钢丝的同一个截面大 致平均分布的四个点上测量,测量值应满足8.4.1厚度要求 10.3.3生产过程中应在每盘环氧涂层钢丝5个大致平均分布的地方作涂层厚度测量 如果需要,供 方应提供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记录 10.4涂层连续性 钢丝涂覆过程中,使用67.5V的湿海绵直流针孔检测器或相当的方法对涂层进行连续的针孔检 测 检测器应装有能指示涂层针孔的指示器,如灯或蜂鸣器等 10.5涂层附着性 钢丝附着性试验的芯棒直径为5d,缠绕圈数不小于8圈,缠绕速度不大于15圈/min. 11 检验规则 11.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环氧涂层钢丝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 造的环氧涂层钢丝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100t 11.2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每批环氧涂层钢丝的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按表2的规定 表2供方出厂常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取样数量及取样部位 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涂层连续性 逐盘 按10.4规定执行 涂层厚度 逐盘 按10.3规定执行 抗拉强度 每盘取1根,盘的任一端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 每10盘取1根,盘的任一端 断后伸长率 每盘取1根,盘的任一端 按10.1规定执行 缠绕试验 每10盘取1根,盘的任一端 弹性模量 每10盘取1根,盘的任一燃 松弛试验 1根/300t,盘的任一端 附着性试验 每10盘取1根,盘的任一端 按10.5规定执行 伸直试验 按8,5规定执行 每10盘取1根,盘的任一端 10 11.3型式检验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原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时; a b)生产设备改造后或生产过程中设备发生较大故障时;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
GB/T25835一2010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供方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检验; e f需方提出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一致的检验; g第三方产品认证及仲裁检验 11.4判定规则和复检 1.4.1当检验项目中有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的检验项目时,应在同一盘环氧涂层钢丝中进 行双倍重新取样,对该项目进行重复检验 如果重复检验的结果全部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该盘环氧涂 层钢丝仍为合格产品 当进行重复检验的结果仍至少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时,该盘环氧涂层钢丝判 11.4.2 为不合格 当出现涂层的不连续性,而去掉该部分后其余部分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时,该盘环氧 1.4.3 涂层钢丝仍为合格产品,但要对该部分做出明显标志,且其重量应去除掉 此外,还应在质保书上注明 该不合格部分的长度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12 包装 12.1 环氧涂层钢丝应采用不损伤涂层的包装带进行包装,并应符合GB/T2103的规定 包装造成的涂层损伤应进行修补 12.2标志 每盘卷环氧涂层钢丝均应有标牌,其上应注明供方名称,重量、盘卷号、钢丝的规格、强度级别、执行 标准号等 12.3质量证明书 供方应提供出厂检验的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 a)供方、需方名称; b 重量及件数 c)各项检测结果; d 执行的标准编号; e)供方质量检验部门的印记
GB/T25835一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环氧粉末涂层的要求 A.1抗化学性 涂层的抗化学性应该通过将涂层试验样品局部沉浸到4种不同的液体中45d来评估 试验装置 透明的密闭试验容器16个,每个容器在垂直位置能够完全地装人一个试验样品,并且足够大,能够 对液体和试剂蒸气提供足够的空间. A.1.2试验试剂 a)蒸僧水; b)浓度为3mol/L的CaCl水溶液, c)浓度为3mol/I的NaOH水溶液; dCa(OH) 的饱和水溶液 A.1.3试样 切16根250mm长的环氧涂层钢绞线试样,端部用修补材料进行封闭 试样的涂层厚度为8.4. 规定的最小厚度 在其中8个试样上,距两端60mm的位置分别用刀片削出长为6mm.宽为1mm的裸露钢材的涂 层破坏带 A.1.4试验过程 在每个容器中盛放一种试剂,将每个试样垂直放人试验容器中 对于每种试液,两个容器放置削破坏带试样,另两个容器放置完好试样 每个盛放特定试液的容器中,试液的液面应覆盖试样的一半 对于削破坏带试样,试液液面至两破 坏带的中间位置 容器加盖密封,防止试液的挥发和污染 在23C士2C的温度下,保持45d 试样经过45d浸泡后取出,用水冲洗并用柔软干净的棉布或纸巾擦拭 A.1.5试验评定 试样经过45d试验,环氧涂层钢绞线表面无目视可见锈蚀,即达到GB/T6461规定的保护等级 涂层不产生剥落、开裂、软化、粉化、变质等现象 削破坏带试样上特意削出的破坏带,其周围的 9级 涂层不应出现凹陷 氯化物渗透性 涂层的抗氯化物渗透性能,应通过45d的试验进行评定
GB/T25835一2010 A.2.1试验装置 A.2.1.1具有两个隔间的玻璃容器,如图A.1所示 -放置115ml蒸僧水的隔间 中心带24mm开口的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环氧涂膜 放置175mL浓度为3mol/L的NaCl水溶液的隔间 水平标记; 5 25mm的中心开口 图A.1氧化物渗透性试验装置 两个隔间被两块玻璃隔开,每块玻璃板的中心位置都有一个直径为24mm的开口 试样被夹在两 块玻璃之间,在开口处形成一个隔膜 当两个隔间中的液体体积分别为115mL和175mL时,两个隔 间的液面水平线平齐 夹持隔膜的开口应完全浸没在溶液中 A.2.1.2能测定氯离子浓度小于1×10-'mol/儿L的氯离子计 A.2.2试样 试样为无金属基体的已固化的方形环氧涂层,尺寸为100mm×100mm. ,试样的涂层厚度应满足 8.4要求 A.2.3试验过程 试样放置在容器中的两块玻璃板之间,其中心位于玻璃板的开口处 在大隔间注人15mL浓度 为3mol/L的NaCl水溶液,小隔间注人115mL蒸憎水 在23士2C的温度下试验45d后,测量小 隔间水溶液中的氧离子浓度 A.2.4试验评定 小隔间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应小于1×10-'mol/L A.3冲击试验 环氧涂层钢绞线涂层的抗机械损伤能力应通过落锤试验进行评定 采用GB/T20624.2一2006中描述的试验装置,及一个1800g士lg、锤头直径16mm士0.3mm的
GB/T25835一2010 重锤 试样固定在刚性材料上 试验在23C士2C的温度下进行,冲击发生在环氧涂层钢绞线的顶部,冲击功为9N m 除了由 重锤冲击而永久变形的区域,周边涂层不应发生破碎,开裂 盐雾试验 按GB/T10125进行试验 将环氧涂层钢绞线试样拉伸到公称最大力的70%后,暴露于中性盐雾 巾30oh,每250h试验观察并记录一次 试验后环氧涂层钢绞线表面无目视可见锈蚀,即达到 GB/T6461规定的保护等级9级 注:保护端部的锚具不受盐雾腐蚀,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A.5耐干湿性 将环氧涂层钢绞线放在按ASTMD141配制的海水溶液中浸泡16h后在干燥空气中放置8h为 -周期,经30个周期后环氧涂层钢绞线表面无目视可见锈蚀,即达到GB/T6461规定的保护等级 9级
GB/T25835一2010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脉动拉伸疲劳试验方法 B.1试验原理 使试样承受两种负荷(预定的脉动拉伸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之间的脉动拉伸应力至规定次数,考 察试样的疲劳性能 B.2试样 疲劳试验用试样是一段未经加工的涂层钢丝 两个夹具之间的试样尺寸应尽可能地长,至少 140mm B.3试验条件 B.3.1根据环氧涂层钢丝的分类、强度级别,确定加载时的最大应力载荷为0.45F,应力幅值为 360MPa B.3.2在试验的全过程中,脉动拉伸的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应保持恒定值 宜考虑采用能周期性检 查负荷或能作记录的装置,负荷的控制精度至少为1% B.3.3试验期间负荷循环变化的频率应是恒定的,此频率不应超过120Hz 所有应力都呈轴向传递给试样,既没有钳口影响,也没有缺口影响 应有一个相应的装置能限定夹 头中试样的任何滑移 B.4试验判定 由于缺口影响或局部过热引起试样在夹头内和夹持区域内(3倍的钢丝公称直径)断裂时,本次试 验无效,可重新试验 如果实际负荷循环次数已达到或超过规定值,试验结果视为有效 10o

高温合金盘(环)件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温合金盘(环)件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温合金盘(环)件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5830-2010。高温合金盘(环)件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1页,发布于2011-09-012011-09-01实施
高纯金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纯金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纯金的编号:GB/T25933-2010。高纯金共有5页,发布于2011-09-012011-09-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