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139-2008

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hysteresissynchronousmoto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3139-2008。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7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13139-199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60.30
  • 实施日期2009-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711.03KB

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13139一2008 代替GB/T131391991 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eationforHysteresissynchronousmotors 2008-06-13发布 2009-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3139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分类 运行条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交付准备 " 用户服务 产品型号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型号命名 A.2机座号 A.3 产晶名称代号 A.4性能参数代号 A.5派生代号
GB/T13139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3139一1991《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原GB/T13139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一2000K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并为了 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在条款编排上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增加了安全方面的内容,并引用GB18211一2000(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南京华凯微电机有限公司,无锡德信微特电机有限公司,无锡 市剑清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字,赵东虹.膝江燕,顾丰乐,马秀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1391991
GB/13139一2008 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滞同步电动机的产品分类和型号,运行条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磁滞同步电动机和带齿轮减速器的磁滞同步电动机 本标准应与磁滞同步电动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 各类磁滞同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的 具体技术指标以及附加或特殊要求均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dtIso2859-l:1999) GB/T7345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7346控制微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 GB/T10405控制微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GB18211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JB/T8162一1999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JB/T9615.1一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线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线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分类 3.1型号命名 电机型号命名应符合GB/T10405规定或参照附录A资料性附录),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2机座号 电机的机座号应符合G;B/T7346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运行条件 电源频率和电压等级 电机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等级在表1中选取或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1 电压N 频率/Hz 12,36,ll0,220,380 5060 400、500、1000 26、36、115、,200 使用环境条件 电机的使用环境条件应在表2中选取或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GB/T13139一2008 表2 环境条件温度 相对湿度 振动 冲击峰值加速度!稳态加速度 气压/ 等级 kPa m/s m/s la -1040 74.8 2540 74.8 1055)Hz 150 9095 40~55 55 双振幅1.5mm 10500)Hz双振幅1.5mm或 -5585 25 300 150 峰值加速度100m/ 电路图 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 3o 2O 2g 三相 b)两相 单相 d山)单相 a e 低速 高迷 e单相 f双速 注按此图接线,从电机轴伸端看,逆时针方向为电机旋转正方向 图1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接线端或引出线 5.1.1出线方式 电机出线可采用引出线或接线板,引出线长度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1.2标记 引出线标记用不同颜色表示,接线板标记用数字表示,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绕组型式 接线板数字 引出线颜色 三相绕组 红、黑、蓝 l、2、3 两相绕组 12;3、4 红、照;蓝、自 3 “单相”绕组 三相;l 红,黑,蓝 、23 三相或两相绕组电容分相 两相:1、2;3、4 红、黑;蓝、白 双速绕组 1,2,3;4、5、6 红、黑、蓝;白、绿,黄
GB/T13139一2008 5.1.3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 5.1.3.1技术要求 电机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应符合GB/T7345的规定 5.1.3.2试验方法 电机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5.2外观和装配质量 5.2.1外观 5.2.1.1技术要求 电机外观质量应符合GB/T7345的规定 5.2.1.2试验方法 目检电机外观质量应符合5.2.1.1的要求 5.2.2外形及安装尺寸 5.2.2.1技术要求 电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GB/T7346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其中55机座号以下的以K3型为基本型;55及以上机座号以K4型为基本型 55机座号及以下以 光轴伸为基本轴伸;55机座号以上以单扁平轴伸为基本轴伸 5.2.2.2试验方法 按电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要求选用量具种类及精度等级,将电机放置在常温条件下,使其达到稳定 非工作温度后,逐项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2.2.1的要求 注:在不影响测量精度情况下,允许常温下即时测量 5.2.3轴向间隙 .2.3.1技术要求 5 电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振动和冲击试验后允许略有增大,具体数值由 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5 2. .3.2试验方法 轴向间隙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3.1的要求 轴向施力的大小由 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2.4轴伸径向圆跳动 2. .4.1技术要求 5 电机的轴伸外圆表面对中心线的跳动应不大于0.02mm;带齿轮减速器的电机应符合产品专用技 术条件规定 5 2.4.2试验方法 轴伸径向圆跳动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4.1的要求 5 .2.5径向间隙 5.2.5.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振动和冲击试验后允许略有增大, 具体数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2.5.2试验方法 径向间隙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5.1的要求 径向施力大小由产 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2.6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5.2.6.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GB/T13139一2008 5.2.6.2试验方法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6.1的要求 5.2.7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5.2.7.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5.2.7.2试验方法 安装配合端面的同轴度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7.1的要求 5.3空载起动电压 5.3.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在额定频率和空载条件下,转子在任意位置开始连续旋转,所需要的最小电压应 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3.2试验方法 在额定频率和空载条件下,电机空载起动电压应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值应符合 5.3.1的要求 5.4直流电阻 5 .4.1技术要求 电机绕组的直流电阻及其允差、三相绕组电阻的平衡允差,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 4.2试验方法 当电机达不通电稳定温度后,用电桥分别测量各绕组的直流电阻,其结果应符合5.4.1的要求 5.5绝缘介电强度 5.5.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允许绕组漏电流峰值不大于3.5mA 5.5.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5.1的要求 批量生产A组检验时,允许 按120%的试验电压,历时1s进行试验 重复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时,试验电压值为表4规定值的80% 表4 单位为伏特 试验电压(有效值) 电机额定电压 绕组对机壳 各绕组之间 28号机座及以下 28号机座以上 28号机座及以下 28号机座以上 36及以下 300 500_ 300-" >36115 500- 750- 300- 400- >1l15220 1000- 500- -220380 1500 750-" - 5.6绝缘电阻 5.6.1技术要求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电机各绕组对机壳及各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在产品专用技 术条件规定的极限低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Q;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条件下,绝 缘电阻应不小于10MQ. 5.6.2试验方法 按表5的规定选择对应的兆欧表,测量电机各绕组对机壳及各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其结果应符 合5.61的要求
GB/T13139一2008 表5 单位为伏特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电压 兆欧表电压 150300 250 4001000 500 1500 1000 5.7匝间绝缘 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 5.7.1.1技术要求 电机的定子绕组应能承受JB/T9615.22000规定的匝间绝缘试验而无击穿,试验电压按式(1)计 算 U=K×K,×U 式中: U -匝间绝缘试验电压峰值,单位为伏特(V); K 电压系数,取K=1.4 K 运行系数,K,=1.0(一般运行) U 绕组耐电压试验值,单位为伏特(V) 试验方法 5.7.1.2 按JB/T9615.1-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7.1.1的要求 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5.7.2 5.7.2.1技术要求 电机绕组应能承受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130%时空载持续运行5min,而无匝间绝缘击穿 5.7.2.2试验方法 电机在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130%时空载运行5min,用仪表监测绕组匝间短路情况,其结果应符 合5.7.2.1的要求 注以上两项试验只要求进行一项 8 5. 额定输入功率、额定电流 5.8.1技术要求 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带额定负载同步运行,达到稳定工作温度,其额定输人功率、额定电流 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5.8.2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如下;电机安装在测转矩设备上,按图2接线 先使电机空转,观其旋转方向,再让电机在 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带额定负载同步运行,达到通电稳定工作温度,测量其额定输人功率,额定电流, 其结果应符合5.8.1的要求 A组检验时允许在正常温度下即时测量 堵转转矩 5.9.1技术要求 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转子堵转时的最小转矩为堵转转矩,该转矩应不低于产品专用技术条 件规定的额定转矩值 C组检验后,允许略有降低,其数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9.2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如下;电机安装在转矩测量设备上,按图2接线 先使电机空转,观其旋转方向,再使电机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将电机转子堵转,测量电机在制动状态下的转矩,重复进行三次 可逆转电机 应改变电机旋转方向再重复进行三次,最小值为堵转转矩,其结果应符合5.9.1的要求
GB/T13139一2008 5.10牵入转矩 5.10.1技术要求 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能将与其连接的负载从静止牵人同步的最大负载转矩为牵人转矩 在稳定工作温度时,该转矩应不低于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转矩值 型式检验后,允许略有降低,其数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10.2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如下电机安装在转矩测量设备上,按图2接线 先使电机空转,观其旋转方向,再使电机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运行,达通电稳定工作温度 断电,加额定负载,再起动,使其达到同步 调整负载,重复起动,测出使电机牵人同步的最大负载转矩,并应重复试验三次,取其最小值作为牵人转 矩值,其结果应符合5.10.1的要求 A组检验时允许在任何工作温度下进行 5.11最大同步转矩 5.11.1技术要求 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能保持同步运行的最大转矩为最大同步转矩 在稳定工作温度时,该 转矩应不低于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转矩值的1.1倍 C组检验后,允许略有降低,其数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11.2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如下电机安装在转矩测试设备上,按图2接线 先使电机空转,观其旋转方向再使电机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带额定负载同步运行,达到通电稳定工作温度 然后逐步增加负载,测出使电 机能保持同步的最大转矩,为最大转矩,其结果应符合5.11.1的要求 5.12电压敏感性 5.12.1技术要求 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带额定负载同步运行,达到稳定工作温度后,将电源电压降低5%,电 机应能保持同步运行 5.12.2试验方法 试验时,电源电压调整为额定值的95%,检查电机的转速是否保持同步 5.13温升 5.13.1技术要求 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带额定负载或空载同步运行,其绕组温升应不超过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的规定 5.13.2试验方法 电机按图2接线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带额定负载或空载同步运行,达通电稳定工作温度,按 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结果应符合5.13.1的要求 5 ..14质量 5.14.1技术要求 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14.2试验方法 用相对精度不低于1%的衡器,称量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应符合5.14.1的 要求 55 .15噪声 5.15.1技术要求 电机噪声应符合GB/T7345中R级噪声限值的规定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15.2试验方法 电机应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噪声试验,其值应符合5.15.1的要求
GB/T13139一2008 5.16低温 5.16.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低温试验 试验结束后,立即测量各绕组对机壳以及 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堵转转矩和牵人转矩,应分别符合5.6,5.9或5.10的要求 电机零部件不应断 裂或产生有害变形 5.16.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持续时间为2h,结果应符合5.l6.1的要求 转矩测量 允许在箱外进行,测量时间应不超过5 min 5.17高温 5.17.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高温试验 试验结束后,立即测量各绕组对机壳以及 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堵转转矩和牵人转矩,应分别符合5.6,5.9及5.10的要求,并按复试电压进行绝 缘介电强度试验应符合5.5的要求 零部件不应产生有害变形 5.17.2试验方法 按GB/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机通电方式为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运行 试 验持续时间为2h 转矩测量允许在箱外进行,测量时间应不超过5min.结果应符合5.17.1的要求 5.18温度变化 5.18.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商-低温的温度变化试验 试验后电机外 观质量应符合a.21的要求.各绕组对机壳以及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均应不低于1DMn.并渊量堵转 转矩,牵人转矩 按复试电压进行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应符合5.5的要求 5.18.2试验方法 按GB/T7345的规定进行温度变化试验,结果应符合5.18.1的要求 5.19低气压 5.19.1低温低气压 5.19.1.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低气压试验 试验后,各绕组对机壳以及 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均应不低于50Mn 试验中,电机电流和转速应无突变现象 5.19.1.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低温低气压试验,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 进行试验后应符合5.19.1.1的要求 5.19.2高温低气压 5.19.2.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低气压试验 试验后,各绕组对机壳以及 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均应不低于10MQ 试验中,电机电流和转速应无突变现象 19.2.2试验方法 5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低气压试验,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 进行,试验后应符合5.19.2.1的要求 5.20振动 5.20.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定幅振动或高频振动试验 试验后电机零 部件应无松动或损坏,电机的堵转转矩,牵人转矩应符合5.9和5.10的规定 当有要求时,电机轴向间 隙和径向间隙应分别符合5.2.3和5.2.5的规定
GB/T13139一2008 5.20.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进行,试 验后应符合5.20.1的要求 5.21规定脉冲冲击 5.21.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脉冲冲击试验 试验后电机零部件应无松 动或损坏,电机的堵转转矩,牵人转矩应符合5.9和5.10的规定 当有要求时,电机轴向间隙和径向间 隙应分别符合5.2.3和5.2.5的规定 5.21.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脉冲冲击试验,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进 行,试验后应符合5.21.1的要求 5. 22稳态加速度 5. 22.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稳态加速度试验 试验后电机 零部件应无松动或损坏,电机的堵转转矩和牵人转矩应分别符合5.9和5.10的规定 5.22.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稳态加速度试验,试验后应符合5.22.1的要求 5.23湿热 5.23.1恒定湿热 5.23.1.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 应无明显的外 表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试验后,在箱内测量各绕组对机壳及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均 应不低于2MQ 按复试电压进行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应符合5.5的规定 5.23.1.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后应符合5.23.1.1的要求 5.23.2交变湿热 5.23.2.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交变湿热试验 应无明显的外 表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经24h恢复后,测量各绕组对机壳及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 应不低于50MQ 按复试电压进行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应符合5.5的规定 5.23.2.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交变湿热试验,试验后应符合5.23.2.1的要求 5.24安全 5.24.1技术要求 电机应具有规定的安全性 电机的安全性应符合GB18211的规定 当用户有要求时,制造商应 能提供与电机安全有关的证据 5.24.2试验方法 电机的安全试验方法按GB18211的规定 电机的安全试验结果应符合5.24.1的规定 5.25寿命 5.25.1技术要求 电机应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参照GB/T7345的规定选定寿命时间 试验后,电机的堵转转矩和牵 人转矩应分别符合5.9和5.10的要求
GB/T13139一2008 5.25.2试验方法 电机安装在标准支架上,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运行,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应按表6所规定的 条件进行试验,在每一轴伸位置,电机正反方向旋转的时间各为50%,试验后应符合5.25.1的要求 表6 安装位置 时间分配 轴伸向上 寿命时间的1/4 轴伸向下 寿命时间的1/4 轴伸水平 寿命时间的1/2 5.26盐雾 5.26.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所用材料及其防护层应具有抗盐雾腐蚀能力 应按GB/T7345或产品专用技术 条件的规定选取盐雾试验持续时间 试验后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5.26.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盐雾试验,结果应符合5.26.1的规定 5.27试验条件 55 .27.1气候条件 试验的气候条件按GB/T7345的规定 5.27.2试验电源 5.27.2.1 电压幅值稳定度 电压幅值允差为电压额定值的士1% 5.27.2.2频率稳定度 频率允差50Hz时为频率额定值的士1%;400Hz时为频率额定值的士0.1% 当转速有精度要 求时,频率稳定度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27.2.3波形失真度 电压的总谐波含量应不超过基波电压幅值的3%,波形失真度不大于1% 5.27.2.4相位角 电机电压基波间的相位角误差不超过士3" .27.3试验仪表和试验线路 5 5.27.3.1电气测量仪表精度 A组检验时测量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1级;鉴定检验及C组检验时测量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 5.27.3.2转速测量装置的误差 转速测量装置的误差应不大于士1% 有转速精度要求时,转速测量装置的误差由产品专用技术条 件规定 5.27.3.3转矩测量装置的误差 转矩测量装置的误差应不大于3% 5.27.3.4基本试验线路 基本试验线路如图》所示 注1:试验时应选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 注2:单相电机试验所用的电容器,其容量误差不超过士5% 5.27.4安装支架 若无特殊规定,电机应轴向水平安装在GB/T7345规定的标准试验支架上进行试验
GB/T13139一2008 MS MS A'c 90" B'o Bo MS 图2 检验规则 1 检验分类 6. 鉴定检验 a b) 质量一致性检验 6.2鉴定检验 6.2.1鉴定检验时机和条件 当有要求时,鉴定检验应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按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进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C组检验 a)新产品设计确认前; b) 已鉴定产品设计或工艺变更时 e)已鉴定产品关键原材料,原器件变更时, 产品制造场所改变时 d 样机数量 从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六台样机,其中四台供鉴定检验用,另外两台保存备用 注:定型批产品数量不足六台时,应全数提交鉴定检验 但供鉴定检验样机数量不得少于两台 检验程序 鉴定检验项目,基本顺序和样机编号由各类电机通用技术条件参照表了7规定进行 检验结果的评定 合格 鉴定检验用样机的全部项目检验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合格 10
GB/13139一2008 6.2.4.2不合格 只要有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6.2.4.3偶然失效 当鉴定部门确定电机某一不合格项目属于孤立性质的偶然失效时,允许在每次提交的样机中取 台备用样机代替失效样机,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失效时)的所有项目 然后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 一个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机的任 6.2.4.4性能降低 样机经环境试验后,允许出现不影响其使用的性能降低,性能降低的允许值由通用技术条件规定 6.2.4.5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的性能严重降低 样机在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出现影响其使用的性能严重降低时,鉴定部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或者认为鉴定不合格,或者当一台样机出现失效时,允许用新的两台样机代替,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 失效时)的所有试验,然后补足原样机数量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机的任一个项目不合格,则鉴定检验 不合格 6.2.4.6同类型产品鉴定检验 当某一类同机座号的两个及两个以上型号的电机同时提交鉴定检验时,每种型号均应提交四台样 机,所有样机应通过质量一致性中的A组检验,然后选取四台有代表性的不同型号的样机进行其余项 目的试验 试验结果评定按6.2.3规定 任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合格,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本检验 不允许样机替换 若鉴定检验合格,则同时提交的所有型号的电机均鉴定检验合格 对此后制造的同类同机座电机或对原型号设计更改的电机应进行差异性鉴定检验,差异性鉴定检 验合格,则认为该型号电机鉴定检验合格 6.3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A组和C组检验 A组检验是为了证实电机产品是否满足常规质量要求所进行的出厂检验 a b)C组检验是周期性检验 6.3.1A组检验 A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7规定进行 A组检验可以抽样或逐台进行 抽样按GB/T2828.12003中检验水平l,一次抽样方案进行 接收质量限(AQL值),由用户和制造商协商选定 逐台检验中,电机若有- 一项以上不合格,则该电机为不合格品 项或 A组检验合格,则除抽样中的不合格电机之外,用户应整批接收 若A组检验不合格,则整批拒收,由制造商消除缺陷并剔除不合格品后,再次提交A组检验 注:表7所列项目,由制造商根据电机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程度选择使用 所选项目应满足法律法规和用户要求 6.3.2C组检验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7规定进行 6.3.2.1检验时机和周期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C组检验: a)相关项目检验 A组检验结果与鉴定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偏差时 b 周期检验; c D 政府或行业监管产品质量或用户要求时 C组检验周期除另有规定,每两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1l
GB/T13139一2008 6.3.2.2检验规则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7规定进行 C组检验样机从已通过A组检验的产品中抽取,对未做过A组检验的样机应补做A组检验项目 的试验,待合格后方能进行C组检验 C组检验样机数量及检验结果评定按6.2.1和6.2.3的规定 若C组检验不合格,由制造商消除不合格原因后,重新进行C组检验 表7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 鉴定检验 序号 检验项 目 试验方法条款 样机编号 A组检验 c组检验 标记 5.1.2" 1、2、3、4 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 5.l.3 1,2、3、4 5.2 1、2、,3、4 外观和装配质量 直流电阻 5.4 1、2,3、4 5 5 绝缘介电强度 绝缘电阻 5.6 1,2、3、4 匪间绝缘 5.7 1、2,3、4 额定输人功率、额定电流 5.8 1、2、3、4 堵转转矩 5.9 1,2、3、4 1o 牵人转矩 5.1o 1、2、,3、4 1 最大同步转矩 5,1l 1,2,3、4 12 5.12 电压敏感性 13 温升 5.13 1,2、3、4 质量 14 5.14 15 噪声 5.15 1、2,3、4 低温 16 5,16 3、4 1r 5.17 3、4 高温 18 温度变化" 5.18 3、4 19 5.19 低气压" 12 20 振动 5.20 1,2、3、4 规定脉冲冲击 21 5.21 12,3、4 22 稳态加速度" 5.22 1、2,3、4 23 湿热" 5.23 3、4 24 5.24 安全 25 寿命 5,25 1、2 5.26 盐雾" 26 1、2 注;“、/”表示进行该项目检验,“”表示不进行该项目检验 引出线或接线端A组检验时不检测其强度 根据电机用途和环境条件,当有要求时才进行的C组检验项目. 制造商可通过间接方式提供满足检验项目要求的证据并获得用户同意 12
GB/T13139一2008 交付准备 7.1总则 除非另有规定,交付的电机应是通过设计确认后制造的,且A组检验合格的产品 7.2包装 电机包装应符合JB/T8162一1999的规定,制造商应确保产品通过包装能得到有效防护 7.3运输 包装的电机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敲击,严禁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放在一起 制造 商应将通过标识和协议方式将运输条件告知用户承运商 7.4储存 电机应储存在环境温度为一10C35C,相对湿度不大于85%清洁,通风良好的库房内,空气中 不得含有腐蚀性气体 储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五年,由制造商规定 制造商应将储存条件和储存期告 知用户 7.5保证期 保证期系制造商就电机正确储存和使用期限而向用户的承诺 保证期是从产品出厂之日算起的存放期(包括运输期)与保用期之和 保用期从电机包装启封开始计算,分为 由电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年和两年半两种 在正确存放和使用电机的情况下,制造商应保证电机在保用期(不超过使用寿命时间)内正常工作 如在保用期内电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商应负责维修或更换 用户服务 制造商应对电机交付后的技术服务作出规定,当用户有需求时,应能及时提供技术服务 13
GB/T13139一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产 品 型 号 A.1型号命名 电机型号按GB/T10405的规定由机座号、产品名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派生代号四部分组成 型号组成如下 45TZ -派生代号 极对数 相数代号 频率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 -机座号 机座号 机座号以电机机座外圆直径表示(mm),若外圆直径基本尺寸非整数时,应取整数部分 A.3产品名称代号 内转子式磁滞同步电动机TZ a b)外转子式磁滞同步电动机TZw; c)双速磁滞同步电动机TZS; d)多速磁滞同步电动机TZD; e)磁阻式磁滞同步电动机TZC; 永磁式磁滞同步电动机TZY f 性能参数代号 磁滞同步电动机的性能参数代号应符合GB/T10405的规定 A.5派生代号 派生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B表示,但不得使用1,0字母 14

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的编号:GB/T12351-2008。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共有13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12351-1990
铁路客车用铅酸蓄电池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铁路客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铁路客车用铅酸蓄电池的编号:GB/T13281-2008。铁路客车用铅酸蓄电池共有14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13281-199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