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200-2018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

Testmethodsfordetectingleaksinreverseosmosisandnanofiltrationdevic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7200-2018。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9-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7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60;23.100.60
  • 实施日期2019-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974.91KB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37200一2018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 leaksinreverse0sm0sisandnanofiltrationdevices Testmethodsfordeteeting 2018-12-28发布 2019-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7200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宜兴市产品质量和食品 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 限公司苏州立升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超纳净水设备有限公司、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云双、王瀚漪、王思亮、王子,胡晓宇、王乐译、夏建中,陈清、彭文博、曾凡付、 陈水超苗晶、赵莹、陈磊、许以农
GB/37200一2018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渗透或纳滤装置整体渗漏检测、膜组件渗漏检测和膜组件内渗漏点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脱盐为目的的市政及工业水处理系统中,安装有卷式膜元件的反渗透或纳滤装置 的渗漏检测,安装其他类型的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的装置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103一2006膜分离技术术语 GB/T32373一2015反渗透膜测试方法 ASTMD451620002010 反渗透性能数据的标准(StandardPraetieeforStandardizing ReverseOsmosisPerformanceData 术语和定义 GB/T20103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0103一200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反渗透 reverseosm0sis;RO 在高于渗透压差的压力作用下,溶剂(如水)透过半透膜进人膜的低压侧,而溶液中的其他组分(如 盐)被阻挡在膜的高压侧并随浓溶液排出,从而达到有效分离的过程 [[GB/T20103一2006,定义4.2.2] 3.2 纳滤nanofiltration;NF 以压力为驱动力,用于脱除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200~l000的有机物的膜分离过程 [GB/T201032006,定义4.2.3] 3.3 膜元件membraneelement 由膜、膜支撑体、流道间隔体、带孔的中心管等构成的膜分离单元 [[GB/T20103一2006,定义2.2.1] 3.4 壳体housing 可装人膜元件的容器 注,膜元件外表面用环氧树脂等粘接的包裹层也可以认为是壳体 [GB/T201032006,定义2.2.2]
GB/T37200一2018 3.5 膜组件membranemodule 由膜元件、壳体,内连接件、端板和密封圈等组成的实用器件 注:膜组件的壳体里可含有一个或数个膜元件 [GB/T201032006,定义2.2.3] 3.6 膜装置membranedeviee 以膜组件为核心,配套以相应的管道、阀门、仪表,泵等,组装在机架上的成套膜分离设备 3. 膜系统membranesystem 由预处理部分、膜装置、自动控制和膜清洗组成完整的水处理设备 3.8 级 pass 在反渗透和纳滤装置中,反渗透和纳滤膜组件按产水的流程串接的阶数 注:产水分级运行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产水含盐量 3.9 suge 段 在反渗透和纳滤装置中,反渗透和纳滤膜组件按浓水的流程串接的阶数 注,产水分段运行的目的是提高产水的回收率 3.10 脱盐率saltrejeetionm 表示脱除给料液盐量的能力 注1:用于电渗析、反渗透、纳滤脱盐能力的表征 注2:改写GB/T20103一2006,定义2.2.ll 3.11 渗漏lekeuge 由于膜元件机械损伤或膜组件内连接件、密封圈的密封不严造成的膜装置进水或浓水直接进人产 水,进而导致膜装置产水电导率升高,脱盐率下降的现象 装置渗漏检验方法概述 目前反渗透和纳滤装置的渗漏的原因主要包括;“O”型密封圈泄漏或未装、内部连接件破损和膜元 件渗漏等 渗漏检验主要是按照膜装置存在渗漏的判定、膜装置内膜组件的渗漏检测、膜组件内渗漏点 检测的顺序来确定膜装置的具体渗漏位置 膜装置内膜组件的渗漏检测采用寻找分布规律法,膜组件 的渗漏点检测采用探针法 膜装置渗漏检验要求 S 5.1取样口设置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应在进水、浓水管路上设置取样口,总产水、各分段产水和每支膜组件的产水均 应设置取样口 5.2监测仪表 在反渗透和纳滤装置的进水口和产水口应安装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在线检测的电导率仪以及 pH计等仪表
GB/37200一2018 5.3装置脱盐性能标准化 渗漏检测中应首先对产水电导率测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判断产水电导率是否升高或脱盐率 降低,进而判断渗漏位置和渗漏原因 产水电导率、脱盐率标准化处理应根据实测的进(出)水流量、压 力、温度、pH等数据计算,计算方法按AsTMD45162000(2010)第6章的规定执行 膜装置存在渗漏的判定 膜装置在运行期间,出现下列状况时,可判断装置存在渗漏 膜装置在调试运行期间,装置产水脱盐率明显低于系统产水设计值时, a b 膜装置在稳定运行期间,一周时间内产水电导率突然异常升高; 膜系统设置3台以上的平行膜装置时,在同一时间内,该装置的产水电导率与膜系统中其他装 置的产水电导率相比有明显的升高时 膜装置内膜组件渗漏的检测方法 -分布规律法 当判定反渗透和纳滤装置存在渗漏故障后,应对该装置内所有的膜组件的产水分别进行取样并检 测电导率 如果膜装置中的某支膜组件产水电导率明显高于相同段内其他膜组件产水电导率,即可判 断该膜组件存在渗漏故障,具体示例参见附录A 在对装置内所有的膜组件的产水进行取样时,应冲洗 min~2min,确认取样口已经得到冲洗,系统达到平衡 取样时还应防范其他膜组件的产水混人影响 测试结果 膜组件内渗漏点的检测方法-探针法 8.1探针法原理 探针法是采用一根外径6mm8mm塑料管插人整个膜组件的产水中心管且贯穿全长进行测试 不同位置产水电导率的方法 被采样的产水来自软管前端位置的产水,表示软管前端位置的水质,如 图1所示 当探测到某位置出现电导率异常变化,说明膜组件该位置到上一测试点间存在渗漏 说明: -原水口; 浓水口 -产水口 -取样口 -软管前端位置 图1膜组件探针示意图
GB/T37200一2018 8.2探针法测试步骤 选取产水电导率异常的膜组件进行探针检测,进(出)水压力、流量及电导率较稳定时,可进行探针 测试,测试步骤如下 断开膜组件产水管与膜装置产水总管的连接,取一支外径6mm一8mm,长度大于膜组件的 长度的塑料软管作为探针,把它从膜组件浓水侧的产水管插人,直接伸进膜产水中心管最深 处 然后从最深处再将其慢慢拉出,每隔一段取一个水样,直至探针全部拉出 探针最深处取 出的水样标记为零,依次取出的水样标记为0,l,2 探针每次拉出的距离应根据膜组件 内膜壳和膜元件的结构和数量确定,以保证膜组件的两端的端板和适配器位置、膜元件连接位 置和每支膜元件都能被检测到 膜组件探针取样点位置参见图2 取水样时,应等待3 mln 5min,保证取样探针得到冲洗,系统达到平衡后再取水样 1112 13 16 17 18 探针联样点位置 说明 进水(上游); 浓水(下游); 产水取样口 图26芯膜组件探针取样点位置示意图 D)对每一个水样测试其电导率,以探针的位置为横坐标、每个水样的电导率为纵坐标作膜组件 的产水电导率趋势图,从膜组件的进水端到浓水端,正常产水的电导率分布显示单调上升趋 势,参见图3 若出现非正常的偏离这一分布规律,可确定出渗漏故障的位置,示例参见图4
GB/37200一2018 10 18 20 探针位置 图3正常膜组件探针位置与电导率趋势图 10 12 16 18 20 14 探针位置 图4存在渗漏的膜组件探针位置与电导率趋势图 膜组件探针实验结束后,对膜组件进行拆卸,依次取出端板,适配器、膜元件以及膜元件的连接 件等 仔细观察膜组件端板、适配器和内连接件是否破裂、损坏,或者端板、适配器和内连接件
GB/T37200一2018 上的“o”型密封圈是否未装或安装不到位、密封圈是否存在扭曲或者破裂,膜元件的玻璃钢缠 绕层和膜元件两端是否破裂 目测观察重点是探针试验显示渗漏的位置,并照相记录 对于 端面自锁形式的膜元件不带内连接件,但是有端面“O”型密封圈,此检测方式同样适用 d 若探针试验显示膜组件内的某支膜元件渗漏,应更换该膜元件在膜壳内的位置,重新进行探针 试验 若该膜元件处产水电导率仍旧很高,应确定该膜元件存在渗漏,为进一步确定该膜元件 的渗漏位置,应对该膜元件进行单元件反渗透膜)脱盐率测试,膜元件脱盐率测试按照 GB/T323732015第5章的规定执行 将确定存在渗漏的膜元件或者内连接件,密封圈等进行更换,恢复膜装置的正常运行 记录膜 装置运行情况,包括进水、产水和浓水的电导率,流量,运行压力和温度 实验记录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记录内容如下 a 反渗透和纳滤每套装置中的总进水、浓水和产水电导率 b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中存在渗漏故障的装置每段进水、产水和浓水的电导率; 存在渗漏故障的反渗透和纳滤装置中所有膜组件的进水、产水以及脱盐率; 存在渗漏故障的膜组件探针实验的探针位置-产水电导率分布曲线以及与膜组件(膜组件和膜 元件)结构尺寸图的对应关系, 膜组件拆卸后膜元件的内连接件、密封圈、膜元件的照片记录; 发生渗漏的膜元件在膜壳内更换位置后的膜组件探针实验结果; 发生渗漏的膜元件的单元件脱盐率评估试验过程及结果 g 发生渗漏的膜元件或者内连接件、密封圈更换后,膜装置运行记录,包括进水、产水和浓水的电 h 导率
GB/37200一201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膜装置渗漏检测案例 A.1反渗透系统简介 某石化公司除盐水装置于2015年8月施工建设,2016年9月投人使用 装置由自来水预处理系 统(预处理工艺为;多介质过滤器十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混床除盐系统等组成 反渗透进水为污水 厂一级A排放水,为方便生产调节水量的需要,本系统共设置4套出水为120t/Ah的反渗透装置,并联 运行;级段设计;一级两段式设计,膜组件排列方式;20:10(7芯);膜元件规格;8o40,运行水温 20C一25C;进水电导:4700S/cm A.2反渗透装置渗漏判断 反渗透系统目前运行过程中,发现反渗透系统中反渗透装置D存在脱盐率低的现象,因此对反渗 透装置AD的产水分别进行取样并分别测试4套反渗透装置的产水电导率值,测量数据参见表A.1 从表A.1中4套装置产水电导率数值看出反渗透装置D的电导率异常偏高,说明装置D存在渗漏 故障 表A.14套反渗透装置的产水电导率值 D B 序号 电导率 62 64 58 150 S/em 表A.2反渗透装置D中所有膜组件的产水电导率值 1# 3 5= 6 8 991 膜位置 2 7 10" 电导率 64 56 62 65 69 61 s6 61 66 62 1S/cm 膜位置 11 12 13" 14 15 16" 7 18" 19= 20 电导率 65 69 59 61 66 69 心 78 58 60 1S/cm 膜位置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电导率 190 187 197 194 191 190 197 185 520 200 S/cm 总产水电导率150s/em.
GB/T37200一2018 600 电导率突变 500 400 300 200 100 10= 12# 16# 185 20# 22 24= 26# 28# 30# 膜组件位置 图A.1膜组件位置与产水电导率分布图 A.3分布规律法检测膜装置内膜组件的渗漏 当判定反渗透装置D存在渗漏故障后,对该装置内30支膜组件的产水分别进行取样并检测电导 率,测试结果见表A.2 根据膜组件位置与产水电导率分布图,参见图A.1,可以看出,从进水侧到浓水 侧一段和二段膜组件内各测点的电导率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在29位置膜组 件电导率发生异常,说明装置在此位置发生渗漏,需要使用探针法进一步确定渗漏位置 A.4探针法检测膜组件内的渗漏点 从反渗透产水端的对面,拆除端头中心管,取一支8m长,外径6mm一8mm塑料管作为探针插人 29"膜组件中,分别将探针依次穿人7个膜元件的产水中心管内,取样位置参见表A.3,间隔一定距离取 样并做一个刻度标记,共取22个水样,根据图A.2可以看出20位置电导率异常升高,说明第7支膜元 件存在渗漏,应将第7支膜元件从膜组件中取出进行膜元件评估,并进一步分析渗漏原因 表A.3反渗透装置D中29*膜组件所有探针位置的产水电导率关系 位置 电导率 194 190 181 176 176 182 190 194 4S/cm 10 1r 12 13 15 位置 14 电导率 206 209 223 201 21l1 211 214 221 4S/cem 17 18 21 位置 16 19 20 电导率 232 234 238 258 826 313 AS/cm
GB/37200一2018 900 电导率突变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0 12 16 18 20 22 探针位置 图A.2膜元件探针位置与产水电导率趋势图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渗漏检测方法GB/T37200-2018的介绍

反渗透和纳滤是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但是这两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漏问题。因此,针对反渗透和纳滤装置的渗漏检测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GB/T37200-2018是一项标准,其中详细规定了反渗透和纳滤装置的渗漏检测方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反渗透和纳滤的渗漏检测方法

GB/T37200-2018标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规定了反渗透和纳滤的渗漏检测方法:

  • 设备的检验前准备
  • 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 检测结果的判定

二、渗漏检测的重要性

反渗透和纳滤技术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设备的运行成本比较高,一旦出现渗漏问题,将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渗漏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反渗透和纳滤装置的渗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费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保证水质做出重要贡献。

三、渗漏检测方法的实施

GB/T37200-2018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的渗漏检测方法,包括静态压力法、动态压力法、气体检漏法、液体探伤法等。具体选择何种方法,需要根据设备的不同特性和检测的目的来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静态压力法通常用于检测小型反渗透和纳滤装置,而动态压力法则适用于大型反渗透和纳滤装置。

在渗漏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GB/T37200-2018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渗漏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四、结论

反渗透和纳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但是其设备的渗漏问题也不可避免。通过GB/T37200-2018标准规定的渗漏检测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总之,反渗透和纳滤装置的渗漏检测对于保障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安全至关重要。GB/T37200-2018标准明确了一系列的渗漏检测方法,为设备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设备特性和检测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达到预期的检测效果。

未来,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反渗透和纳滤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渗漏检测方法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树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树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树脂的编号:GB/T37198-2018。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树脂共有10页,发布于2019-11-01
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7201-2018。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9-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