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738-2013

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raduationsandtestmethodforperformanceofexteriorwindowsanddoors,curtainwallsimpactedbywindbornedebrisinwindstor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编号:GB/T29738-2013。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共有16页,发布于2014-06-012013年第18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P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060.10
  • 实施日期2014-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433.06KB

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29738一2013 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 分级及检测方法 Graduationsandtestethodforperformaneeofexteriorwindowsanddoors, curtainwallsimpactedywindbornedebrisinwindstorm 2013-09-18发布 2014-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738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级 检测装置 试件 检测 结果评定 检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检测装置 附录B(资料性附录冲击级别的选定 附录c资料性附录)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检测报告 12 参考文献 13
GB/T29738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广 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 公司,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 测试部)、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广州 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威卢克斯()有限公司,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世纪工程检测有限 公司宁波和邦检测研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洪涛,万成龙.敲曙光、顾泰昌,张作萍,孙诗兵,徐勤、刘新生、杜继予,王双军 刘明、邓贵智、胡孝义、陆震宇、白宝鳗、李广琦、范玉玲、谭国湘、郭成林、姜清海、俞捷、秦剑张春林 韩智勇 m
GB/T29738一2013 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 分级及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外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的术语和定义、分级、检测装置、试件、检测、 结果评定及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幕墙、外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的分级及检测 检测对象只限于建筑幕墙,外 门窗试件本身,不涉及建筑幕墙、外门窗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位 防风暴装置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10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1522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暴windstorm 基本风速大于32.7m/s的气流 3.2 风携碎物windbornedebris 在风暴中由气流所携带的物体 3.3 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 resistaceofwindlbornedebrisinwindstorm 在风携碎物冲击及波动压力作用后,试件不发生超过规定破损的能力 3 发射物 missile 用以冲击试件的钢珠或木块 3.5 防风暴装置windstmprotetiveystem 安装、附着或固定于幕墙门窗系统,以防止或减弱其在风暴中遭受风携碎物破坏的装置 分级 以发射物的质量和冲击速度作为分级指标,分为5级,指标值见表1
GB/T29738一2013 表1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 分级 材质 钢珠 木块 木块 木块 木块 发射物 长度 0.53m士0.05m1 1.25m士0.05m 2.42m士0.05m 2.42m士0.05m 质量 D 2g士0.1g 0,9kg士0,1kg 2,1kg士01kg 4.1kg士0.1kg 4.1kg士0.1kg 速度 39,6m/s 15.3m/s 12.2m/s 5.3m/s 24.4m/s 检测装置 组成 检测装置由发射物,发射装置、测速装置和波动压力箱组成,参见A.1和A.2 5.2发射物 5.2.1分类 发射物分为钢珠和木块 5.2.2钢珠 钢珠的质量为2g士0.1g,直径为8nmm. 5.2.3木块 木块为松木或软木,干密度为500kg/m'土25kg/mr,断面高度为38mm士1 mm,宽度为89mm 士1mm 木块试件的一端称为冲击端,另一端称为末端;在距冲击端300mm范围内应无木节,开裂、 细裂缝或缺损等缺陷,末端应设置重量不超过200只的圆形底板,圆形底板应具备一定强度,木块的质 量和长度应包含底板 木块发射物示意图见图1 说明 圆形底板; 木块 图1木块发射物示意
GB/T29738一2013 3 55 发射装置 5.3.1组成 发射装置应具备可按照规定的发射速度和方向,向规定的位置发射钢珠或木块的能力,分为钢珠发 射装置和木块发射装置 5.3.2发射要求 发射物速度应满足如下要求: a)速度23m/s时,允许误差为士2%; b速度>23m/s时,允许误差为士1% 5.4测速装置 测速装置的要求参见A.3 5.5波动压力箱 应满足GB/T7106及GB/T15227对压力箱的要求 6 试件 门窗试件应满足GB/T7106的要求,且相同品种,规格试件取3膛;幕墙试件应满足GB/T15227 的要求,取1个典型单元,应包含3块相同尺寸面板、立柱、横梁等典型构件 检测 7.1检测程序 7.1.1试件应在15C35温度条件下存放至少24h 7.1.2设立警示设施以阻止与检测无关的人员进人检测区域 7.1.3冲击级别应参照附录B确定 7.1.4发射前15min内称量并记录每一发射物的质量 7.1.5按图A.1和图A.2调整测速装置至发射管口的距离 发射管口与试件位置距离不小于1.8m,木 块冲击检测时宜为发射物长度的1.5倍 7.1.6发射速度应在每次冲击检测前进行调整,步骤如下 a)用足够强度的板材安装在试件位置,设定并调整发射时的压力值进行预发射; 当连续3次测得的冲击速度符合相应要求时,即可按调整后的压力值进行冲击检测 b 7.1.7将试件安装在压力箱洞口并密封处理,受冲击面应朝向压力箱外 7.1.8按7.2或7.3的规定进行冲击检测 7.1.g冲击检测完成后,没有穿透性开孔的试件按7.4的要求进行波动压力检测
GB/T29738一2013 7.2钢珠冲击检测 7.2.1冲击位置 对幕墙试件面积最大、规格相同的3块玻璃面板和3橙门窗试件中面积最大,规格相同的玻璃面板 进行冲击 以10个钢珠为一组冲击每个试件3个不同位置,如图2所示,10个钢珠应同时冲击在以相 应冲击点为圆心,直径250mm的圆周范围内 冲击点1,2,5,6分别位于试件的对角线上,距试件两边275mm的位置;点3和4位于距L边L/2 距L 边275mm处 点7和点9位于距离L边275mm、距L边L/2处 点8为试件的中心 点7 2 点3 点4 点 点5 点8 L I L/ De 点9 点2 点6 面板1 面板2 面板3 图2钢珠冲击位置 7.2.2发射冲击角度 发射点与冲击点的直线连线,应位于以发射点为顶点,以目标冲击点处试件表面与水平平面交线在 水平平面内的法线为轴线,所形成的顶角为10"的圆锥的底面上,见图3 说明: 发射点; 目标冲击点处试件表面与水平平面交线在水平平面内的法线; 目标冲击点 图3发射冲击角度 7.2.3检测步骤 检测步骤如下 将钢珠放置于发射管中;
GB/T29738一2013 b使发射管末端对准试件冲击位置; e)打开控制阀门,发射钢珠; 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所有部位的检测 d 记录试件冲击后的破损、穿透等状况 7.3木块冲击检测 7.3.1冲击构件选取 选取级别为2,3、4、5时,应对玻璃面板进行冲击检测;选取级别为4,5时,还应增加对试件杆件的 冲击检测 7.3.2冲击位置 面板冲击位置 7.3.2.1 三个面板的冲击位置见图4 点3 点1 / 点2 b 面板1 面板2 面板3 a 注1,面板1的冲击位置是以冲击点1为圆心,半径为65mm的圆内 冲击点1位于面板的中心点 注2:面板2的冲击位置是以冲击点2为圆心,半径为65mm的圆内 冲击点2位于面板的左下角对角线上,距离 左下角150mm处 注3,面板3的冲击位置是以冲击点3为圆心,半径为65mm的圆内 冲击点3位于面板的有上角对角线上,距离 右上角150mm处 图4面板冲击位置示意 7.3.2.2门窗试件的杆件冲击位置 应选取门窗试件主受力杆件的中心位置检测,典型示例见图5
GB/T29738一2013 平开窗中竖框 组合边框 b 推拉窗中榄 带亮窗外窗的中横框 图5门窗试件的杆件冲击位置示例 7.3.2.3幕墙试件杆件的冲击位置 应选取幕墙试件各典型受力杆件的中心位置检测,示例(明框玻璃幕墙)见图6 图6幕墙试件的杆件冲击位置示例 7.3.2.4其他情况 其他情况包括 试件包含多重独立面板或防风暴装置时,应选取最靠近室内的面板进行冲击检测,且应冲击该 面板的外侧表面 b)试件包含相同材料的固定和活动面板时,应选取活动面板进行冲击检测,且冲击的角部位置应 靠近主锁闭点,另一角部冲击点取其相对位置 试件检测部位带有支撑物时,应选取附近的无支撑部分检测 d)防风暴装置具有可折叠部分时,则应选取揩间凹槽处检测 e)组合防风暴装置每层应分别冲击三次,位置见图7
GB/T29738一2013 图7组合防风暴装置的冲击位置示意 7.3.3发射冲击角度 发射冲击角度要求同7.2.2 7.3.4检测步骤 检测步骤如下 将木块发射物装人发射管 a) b打开控制阀门,发射木块 e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所有部位的检测 d)记录试件冲击后的破损,穿透等状况 7.4波动压力检测 7.4.1波动压力检测荷载 波动压力检测荷载尸为工程所在地的风荷载标准值的0.6倍,即P=0.6w 注w为风荷载标准值,根据GB50009确定 7.4.2 检测步骤 检测步骤如下 设定系统的波动压力差; a b执行波动压力差检测程序,见表2; 记录波动压力差检测各阶段中试件的变化情况 c 表2波动压力差检测程序 施压顺序 施压方向 静压差 循环周期数 0.2P一0.5 3500 正 0.0P0.6P 300 0.5P0.8I 600 正 00 页 0P 50 负 050 负 50 负 3350 周期 每个空气压循环过程在1一5“之间,间隔小于1
GB/T29738一2013 结果评定 单个试件的合格评定 8.1.1试件在选定级别的冲击荷载作用下,面板未产生损坏或有损坏但未形成穿透性开孔,杆件未变 形或有变形但未损坏或脱落,开启部位功能正常,则可进行波动压力荷载检测,否则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经受冲击荷载合格后的试件,在波动压力荷载作用后,不允许出现长度大于130mm的裂缝,或 8.1.2 出现直径大于76mm的穿透性开孔,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8.23个试件的综合评定 试件在选定的分级指标下,所有3个试件全部达到8.1要求时,则该试件合格;若2个试件达到要 求时,需追加2个试件,所追加试件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若2个试件未达 到要求时,则判定为不合格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格式参见附录c,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委托和生产单位; b)试件名称,编号,规格、数量;玻璃的品种,结构及空气层厚度;型材的断面尺寸、框的位置、,面板 布置、窗扇或门扇尺寸和布置、锚件的安装和间距,五金件的安装位置、密封条及密封方法; 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设备、检测类别、检测时间和报告时间 d)发射物的尺寸与重量、发射物的速度及打击部位、检测用静压力值 e)检测结果及结论; f 检测人,审核人及批准人签名 g检测单位
GB/T29738一2013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检测装置" A.1钢珠冲击检测装置 钢珠冲击检测装置组成见图A.1 压缩气体源可采用空气压缩机,发射装置采用空气炮方式,钢珠 发射管应能同时发射10个钢珠,l0个钢珠应位于直径为200mm的圆内,并可按规定方向冲击到试件 的规定位置 SI50mm 说明: 压缩气体源; 单向阀; 电磁阀; 压力表; 空气炮; -钢珠发射管; 光电感应测速器; 试件; 压力箱 图A.1钢珠冲击检测装置示意 A.2木块冲击检测装置 木块冲击检测装置见图A.2 压缩气体源可采用空气压缩机,发射管可采用内径为100mm壁厚 为6 mm10mm的PVC塑料管,发射装置采用空气炮方式,可按规定方向将木块冲击到试件的规定 位置
GB/T29738一2013 S150mm 说明 -压缩气体源 单向阀 电磁阀 空气炮 压力表; 圆形底板 发射管; 木块; 光电感应测速器, 10 支架; 11 试件; 12 -压力箱 图A.2木块冲击检测装置示意 A.3测速装置 A.3.1光电感应测速器 使用同一型号两个光电感应器,通过电子计时器记录发射物通过两个感应器的时间 电子记时器 响应频率不少于10kHz,反应时间不超过0.15ms 发射物的速度为两个光电感应器间的距离除以电 子记时器所计时间的计算值 A.3.2高速摄像机 采用高速摄像机可以替代A.3.1的方法,将摄像机置于适当的位置,在发射物上设置一参考线,在 背景处设置清晰的长度标记,记录连续相邻两帧静态画面中参考线移动的距离,除以两帧的时间间隔可 以计算出发射物的速度 如果采用每秒500帧的高速摄像机,所记录的位置变化为27mm,则发射物 的速度为13.5 m/S 10o
GB/T29738一2013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共1页第1页 委托单位 址 话 地 送样/抽样日期 抽样地点 工程名称 生产单位 名称 状 态 试件 商标 规格型号 项目 数 量 日 地点 期 检测 依据 设备 检测结论 级 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属国标GB/Tx××××第 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当工程检测时注明) 检测报告专用章 批准 审核 主检 报告日期: 12
GB/T29738一2013 参 考 文 献 [1 GB50009一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了解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29738-2013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幕墙和门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建筑设计中,除了外观美观和表面处理之外,也需要考虑到材料耐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针对建筑幕墙和门窗的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进行分级和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制定了《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29738-2013》标准,旨在规范建筑幕墙和门窗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一、标准概述

GB/T29738-2013是针对建筑幕墙和门窗的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标准,它规定了建筑幕墙和门窗的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二、产品分类

GB/T29738-2013标准将建筑幕墙和门窗分为五类,分别为:

  • 一类:住宅房屋
  • 二类:办公室、商场、酒店等建筑物
  • 三类:高层建筑
  • 四类:超高层、特高层建筑
  • 五类:重要设施保护区域的建筑物

三、技术要求

GB/T29738-2013规定了建筑幕墙和门窗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 分级要求
  • 抗风压性能
  • 携带碎物冲击性能
  • 耐风压变形性能
  • 耐水喷淋性能
  • 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
  • 外观质量

四、试验方法

GB/T29738-2013确立了建筑幕墙和门窗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结构检查
  • 抗风压性能测试
  • 携带碎物冲击性能测试
  • 耐风压变形性能测试
  • 耐水喷淋性能测试
  • 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测试
  • 外观检查

五、标志和包装

GB/T29738-2013规定了建筑幕墙和门窗的标志和包装要求,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和维护建筑幕墙和门窗产品。

六、结语

通过《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29738-2013》标准的推行,建筑幕墙和门窗市场得到了规范化,消费者可以更加安心地选择和使用建筑幕墙和门窗。同时,各生产厂家也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编号:GB/T29736-2013。空调设备用加湿器共有18页,发布于2014-06-012013年第18号公告
拆装式轻钢结构活动房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拆装式轻钢结构活动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拆装式轻钢结构活动房的编号:GB/T29740-2013。拆装式轻钢结构活动房共有18页,发布于2014-06-012013年第18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