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477-1995

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

Triiodothyronine,thyroxineradioimmunoassayki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编号:GB/T15477-1995。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共有10页,发布于1995-10-011995-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5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20.99
  • 实施日期1995-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572.24KB

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


国家标准 GB/T154771995 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放射免疫 分析试剂盒 Triiodothyronine,thyroxineradioimmunoassaykit 1995-01-27发布 1995-10-01实施 国到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GB/T15477一1995 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放射免疫 分析试剂盒 Triiodott xineradioimnunoassaykit e,thyro hyronine,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碘甲腺原氨酸(T,)、甲状腺素(T,)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聚乙二醇(PEG)为分离剂的T,T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 采用其它分离方法的T T,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也可参照使用 引用标准 2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GB11806 ]/T804放射性同位素产品代号 术语 3 31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radioimmunoasaykit 由放射性示踪物、参照物(标准品),结合试剂及分离剂等有关材料组装在一起,按照其操作说明,利 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在体外测定某一特定物质量,并能达到一-定精确度的试剂组合 3.2非柞异结合率 peeifiebindingpereent(NsB) nonS 放射免疫分析中,不加抗体时,标记抗原与其他试剂的结合的放射性计数率与加入的总放射性计数 率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cent(B. 3.3最大结合率 maximumbindingpere 放射免疫分析中,在不加标准物或被测定物的条件下,即零剂重时,标记抗原与抗体结合的放射性 计数率与加入的总放射性计数率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又称零标准管结合率 3.4剂量反应曲线dose-responsecurve 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与抗体结合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俗称标准曲线 3.5批内变异系数withinassayvariation 在一次测定中,经同一样品的多次测定而确定的变异系数 3.6批间变异系数between.assayariation 在多次测定中,经同样品的多次测定而确定的变异系数 3.7回收率 recOvery 在放射免疫分析中,测得的被测物的量与加入的被测物的已知量之比. 3.8标椎品sandard 系指放射免疲分析中,用于度量被测物的参照物.该参照物一般与被测物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免疫 活性,且性能稳定 3.9质量控制血清qualtycontrolserum 1995-10-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1-27批准
GB/T15477-1995 用来评价和检定测定试剂或试剂盒的血清 产品代号及试剂盒的组成 产品代号 根据E/T804的规定编写产品的代号;T.放射免疫试剂盒产品代号RIAI1251o11×,T的放射 免疫试剂盒产品代号RIAI1251021× 4.2试剂盒的组成 L标记抗原; b 标准品 抗血清: 分离剂(PEG) d 技术要求 5.1灵敏度 T,的浓度不低于0.3nnmol/儿,T的浓度不低于6.0nmol/L 5.2非特异结合率 不大于10%;其它分离方法不大于5% 5.3最大结合率 应在40%~65%之间 5.4精密度 用样品测定值的变异系数表示 批内变异系数不大于10%(n>10),批间变异系数不大于15%(n> 10). 5.5准确度 用质址控制血清的测定结果表示.在一-次测定中,低、中高三个不同剂量的质量控制血清的测定结 果,至少有两个在允许范围(士2SD)内 5.6回收率 T应在95%~105%之间,T,应在97%~102%之间 5.7相关系数,和有效剂址值 剂斌反应曲线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应不小于0.9 有效剂量ED25,2D50和2D75值的变化应 在相应的允许范围内 5.8测定范围 T,的浓度应在0~13nmol/儿L,T的浓度应在0309nmol/L 5.9有效期 在28C条件下贮存,从出厂日期计算有效期不少于35d 试验方法 灵敏度的测定 按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的实验程序操作 以B/T值为纵坐标,以T,,T,的浓度为横 坐标,在直角坐标纸上作剂反应曲线 求出零标准管结合率(B)的标准差SD(n>10) 以零标准管结 合率的均值减去太D所得结合率的相应剂射值,即为试剂盒的灵敏度 非特异结合率(Ns6)的测定 取两支放免试臂,分别加入与测定样品相同体积的T,T,零标准血清和对应的"标记抗原及与 抗血清相同体积的温育液,然后按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实验程序操作 非特异结合率NsB
GB/T15477一1995 按公式(1)计算 NSB ×100% 式中;C -非特异管计数率; C -仪器本底计数率; C,总放射性管计数率 6.3最大结合率(B,)的测定 按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实验程序操作,最大结合率B,按公式(2)计算 战=C×100% 式中.cC,零标准管计数率 6.4精密度的测定 精峦度用质量控制血清或样品测定值的变异系数表示 按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实验 程序操作,变异系数cV按公式(3)计算 CV=" 100% 3 式中;SDn次测定T,T的浓度值的标准偏差,nmol/几 一n次测定T,、T的浓度的均值(n>10),nmol/L 6.5准确度的测定 按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实验程序操作,计算质量控制血清测定值的5D. 6.6回收率的测定 在已知T,T,浓度的血样中加入一定量的TT,然后测定血样中总T,T,浓度 按附录A(补充 件)和附录B(补充件)实验程序操作,回收率R按公式(4)计算 D.一D R= ×100% (4 式中;D,血样中测定的总T,T的浓度值,nmol/L D血样中已知T,T,的浓度值,nmol/L; D,血样中加入的T、T的浓度值,nmol/L 6.7剂量反应曲线 6.7.1曲线的绘制 按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实验程序操作 各标准剂点的放射性结合率B/B按公式 (5)计算 8=×1m% B/B,= 5 式中:c. 各标准剂量点计数率 以各标准剂量点的放射性结合率为纵坐标,以各相应标准剂量点的浓度为模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 上绘制剂量反应曲线 6.7.2r、ED值计算 由Logi(B/B)对剂量的对数值作图,通过直线回归处理求出严,ED25,ED50,ED75 以ED25 ED50.ED75的值(即结合率B/B分别为25%,0%和75%时的对应值)来判断剂量反应曲线的漂移 及偏倚 检验规则 7.1型式检验 3
GB/T15477-1995 产品投产前及投产后工艺流程的改变和原料变更,均须按本标准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内容检验 7.2出厂检验 7.2.1全检项用 对每批生产的每一个试剂盒都要实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试剂盒组份,包装及标志应符合本标准的 规定 7.2.2抽检项目 试剂盒出厂前由生产单位的质驮检验部门进行抽检,抽检项目包括NsB、A,,剂斌反应曲线及质斌 控制血清测定值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7.23抽检方式 抽检采取随机取样方式 批量100盒以下抽取1盒,101一300盒抽取2盒,301一500盒抽取3盒 01盘以上抽取4盒 如果检验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应重新以两倍的数量随机取样进行核 脸 重新核验的结果,即使只有--项指标不待合本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则整批试剂盒判为不合格 7.2.4检验证书 检验合格应填写产品合格证书,见附录c(补充件)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8.1标志 8.1.1试剂盒封面标志 试剂盒封面标志应包括: 生产厂家; 注. 产品名称; 注册商标; d. 产品代号 产品批号; 批准文号; 注意事项; 有效期 hh. &.1.2试剂标志 试剂瓶标志应包括 名称 b. 批号 浓度" c d. 贮存条件; 失效期 8.1.3放射性试剂瓶标志 放射性试剂瓶标志应包括 名称; 批号 b 放射性浓度 测址日期 d 放射性标志 8.2包装和运输 82.1包装
GB/T15477一1995 包装盒内必须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应包括 生产厂家; b 产品名称; 产品代号; 批准文号; 品批号, 适用范围; 方法原理, 试剂配制 操作程序; 结果计算; 技术指标 注意事项 有效期 m. 参考文献 包装必须保证运输及防护安全 防震、防泄漏,不怕倒置、不易破碎 8.2.2运输 运输应符合GB11806的规定 8.3贮存 包装好的试剂盒应贮于2~8C的环境中
GB/T15477-1995 附 录 T放射免疫分析方法(PEG法 补充件) A1原理 人血液中大部分T,与结合蛋白结合,游离部分甚少 本方法采用ANs为阻断剂,使结合在结合蛋 白上的T,解离出来 解离出来的T,和原有游离T,与加入的s1-T,同有限量的T,抗体在适宜条件下 进行竟竞争性结合反应 一部分s1-T,与抗体结合,而另一部分则呈游离状态 其游离的量与血样或标准 中T,的浓度有关 T,浓度大,则游离的1-T,量就多;反之,T,浓度小,游离的1-T,量少 用聚乙二 醉(PEG)作分离剂将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下来,测定其放射性计数率 用含T,不同浓度的血清作为标 准品,就可以得到有函数关系的剂量反应曲线 从剂量反应曲线上查出被测品样中T,的浓度 A2仪器及设备 -般生物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7计数器、放免试管、微量加样器、负压泵、离心机和恒温水浴钢 等 A3实验程序 打开试剂盒,按说明书要求配制有关试剂 待试剂平衡到室温后再使用 a. b 取放免试管进行编号.1,2为丁管;3,4为NSB管;5一16为标准管;17管后为待测样品管.按 表A1操作顺序实验 表A1T,浓度测定操作顺序表 H1-T, PpG 试管组 T,标准 待测血样 抗T,血清 温育液 200 NSB3 50 200 200 500 37C温育60min 标准 50 500 200 200 5-16 样品 50 200 200 500 加入PEG后,混匀,离心15一20min(1500×g),弃去上清液(T管除外) 测定丁管和各管放射性 计数率 各管的计数率减去非特异管的计数率,计算出标准管和样品管的B/B,见式A1 以各标准瞥 的B/B为纵坐标,T,的浓度为横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剂量反应曲线 根据待测样品的B/B 在剂量反应曲线上查得样品T,的浓度,见图AI C-G B/B ×100% A1 C 式中:C 各标准剂量点计数率; 待测样品计数率
GB/T15477一19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N 6.2 12.3 T的浓度,nmol/儿 图A1T,放射免疫剂址反应曲线 录 附 T放射免疫分析方法(PEG法 (补充件) B1 原理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90%以上是T,分子量为777,人血清中大部分T,与结合蛋白结合,游离部分 甚少 本方法采用ANs为阻断剂,使结合在结合蛋白上的T,解离出来 解离出来的T,和原有游离T 与加入的-T,同有限量的T,抗体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竟争性结合反应 一部分m1-T,与抗体结合,而 另一部分则呈游离状态 其游离的量与血样或标准中T,的浓度有关 T,浓度大,则游离的s1T,量就 多;反之,T,浓度小,游离的"1T,量少 用聚乙二群(PEG)作分离剂将抗原-抗体复合物沉诧下来,削 定其放射性计数率 由上述计数率与不同浓度的T,标准品得到有函数关系的剂量反应曲线 从剂量反 应曲线上查出被测样品中T,的浓度 仪器及设备 B2 -般生物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7计数器,放免试管、微量加样器、负压泵、离心机和恒温水浴锅 等 实验程序 B3 打开试剂盒,按说明书要求配制有关试剂 待试剂平衡到室温后再使用
GB/T15477-1995 b 取放免试管进行编号 1,2为T管;3,4为NSB管;5一16为标准管;17管后为待测样品管.按 表B操作顺序实验 表B1T,浓度测定操作顺序表 试管组 T,标准 待测血样 1-T 抗T,血清 温育液 PEG 200 NSB 50 200 200 500 37C温育45minm 标准 50 200 200 500 16 样品 56 200 200 500 17 加入PEG后,混匀,离心15一20min(1500×),弃去上清液(T管除外) 测定丁管和各管放射性 计数率 各管的计数率减去非特异管的计数率,计算出标准管和样品管的B/B,,见式B1 以各标准管 的B/为纵坐标,T的浓度为横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剂量反应曲线 根据待测样品的B/B 在剂址反应曲线上查得样品T的浓度,见图B1 C.C)二 B/B "×100% .B1 c 式中:(、--各标准剂点计数率; 待测样Mil数率 70 6 30 20 10 5 3 20630 T的浓度,nmoi/儿 图B1T,放射免般刑址反应曲线
GB/T15477-1995 附录c 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检验合格证书 补充件 产品检验合格后,应填写检验合格证书 合格证书见表C1 表C1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检验合格证书 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人员 放化纯度 放射性比度 每瓶放射性浓度 标记物 kB/g kB 批号 标准品 抗血清 批号 NSB ED25 ED50 ED75 B, 质量控制血清 批号 低 中 高 检验指标 剂量 范围 实测 结论 检验单位印章 检验 复核 年 月 日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核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衍真、李庆恕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5479-1995。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1995-10-011995-10-01实施
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的编号:GB/T15501-1995。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共有5页,发布于1995-08-011995-08-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