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941.1-2011

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

Fences-Part1:Generalrul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的编号:GB/T26941.1-2011。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共有18页,发布于2012-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8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20
  • 实施日期2012-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673.04KB

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


国家标准 GB/T26941.1一2011 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 Fences一Part1:Generalrules 2011-09-29发布 2012-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941.1一2011 前 言 GB/T26941《隔离栅》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立柱、斜撑和门: 第3部分:焊接网 第4部分;刺钢丝网; 第5部分;编织网 第6部分钢板网 本部分为GBy/T2694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3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木部分由金国交通工程没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Mc/TC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BETAFENCE金属制品(天津)有限公司、上海申宝 丝网有限公司、江苏华夏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成虎、韩文元、唐璋璋、周志伟、夏咸旺、詹德康、王东
GB/T26941.1一2011 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 范围 GB/T26941的本部分规定了隔离栅产品的组成,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 本部分适用于道路用隔离栅产品 机场、铁路、体育场等场所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0锌锭 G;B/T1732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1740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4956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GB/T9286一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0125 GB:/T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缸弧灯 4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及判定 JT/T593一2004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指标及测试方法 JT/T600.1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1部分;通则 JT/T684一2007钢构件镀锌层附着性能测定仪 YB/T179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 BSEN10244-2钢丝及其制品钢丝上的非有色金属涂层第2部分;锌和锌合金涂层(Stcelwire andwireproductsNon-ferousnmetalliccoatingsonsteelwirePaurt2;incorzincaloycoatings) 产品组成和分类 3.1组成 隔离栅产品由网片、立柱、斜撑、门柱、连接件等部件组成,见图1. 3.2分类 3.2.1依据隔离栅网片成型工艺的不同,隔离栅网片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焊接网型; a b 刺钢丝网型 e)编织网型 d)钢板网型
GB/T26941.1?2011 -
GB/T26941.1一2011 3.2.2隔离栅立柱(含斜撑和门柱)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直焊缝焊接钢管立柱; a b)冷弯等边槽钢和冷弯内卷边槽钢立柱; e方管和矩形管立柱; 燕尾立柱; d) 混凝土立柱 e) 3.2.3依据防腐处理形式的不同,隔离栅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a)热浸镀锌隔离栅; 锌铝合金涂层隔离栅; b c浸塑隔离栅 双涂层隔离栅 d 技术要求 4.1 -般要求 整张网面平整,无断丝,网孔无明显歪斜 4.1.1 4.1.2钢丝防腐处理前表面不应有裂纹,斑痕,折叠、竹节及明显的纵面拉痕,且钢丝表面不应有锈蚀 4 1.3钢管防腐处理前不应有裂缝、结疤、折叠,分层和搭焊等缺陷存在 使用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 成型的立柱,应在焊缝处进行补锌或整体表面电泳等防腐形式处理 型钢防腐处理前表面不应有气泡、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和端面分层;允许有不大于公称厚度 10%的轻微凹坑、凸起、压痕,发纹、擦伤和压人的氧化铁皮 4. 1.5混凝土立柱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和翘曲,如有蜂窝,麻面,其面积之和不应超过同侧面积 的10% 4.1.6螺栓、螺母和带螺纹构件在热浸镀锌后,应清理螺纹或做离心分离 采用热渗锋代替热浸镀锌 防腐处理时,其防腐层质量参照热浸镀锌 4.2防腐层质量 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处理,应采用热浸镀锌,锌铝合金涂层,浸塑以及双涂层等防腐处理方法 当采用其他防腐处理方法时,应有可靠的技术数据和试验验证资料,其防腐性能应不低于本标准规定的 热浸镀锌方法的相应要求 4.2.1热浸镀锌层 4.2.1.1热浸镀锌所采用的锌应为GB/T470规定的Zn99.995或Zn99,99,其镀锌层附着量应符合 表工的规定 I级透用于除重工业、都市或沿海等属蚀较严重地区以外的一般场所,目级适用于重工 业、都市或沿海等腐蚀较严重地区 表1镀锌层附着量 单面平均镀锌层附着量 钢构件类型 g/m mmm 3t6 600(单面 钢板厚度1 500(单面 395(单面
GB/T26941.1一2011 表1(续 单面平均镀锌层附着量 钢构件类型 g/m mm 350(单面 紧固件,连接件 75 180 85 200 90 200 220 100 05 230 110 俐丝直径内 230 11o 240 120 250 125 260 135 270 135 290 4.2.1.2镀锌层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镀锌层性能 序 号 项 技术要求 镀锌构件表面应具有均匀完整的锌层,颜色一致,表面 外观质量 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应有流挂、滴瘤或多余结块 镀件表 面应无漏镀和露铁等缺陷 镀锌构件的锌层应均匀,试样经硫酸铜溶液没蚀规定次 镀锌层均匀性 数后,表面无 .金属铜的红色沉积物,见附录A 镀锌构件的锌层应与基底金属结合牢固,经锤击或缠绕 镀锌层附着性能 试验后,镀锌层不剥离、不凸起,不应开裂或起层到用裸手 指能够擦掉的程度,见附录B 镀锌构件经200h盐雾腐蚀试验后,不应出现腐蚀现象, 镀锌层耐盐雾腐蚀性能 基体俐材在切刚边缘出现的锈蚀不予考虑 4.2.2锌铝合金涂层 4.2.2.1锌铝合金涂层应符合IBSEN10244-2相关规定,涂层性能见表2的规定执行 4.2.2.2当采用锌铝合金涂层时,其附着量应符合表3要求 表3锌铝合金涂层附着量 钢丝直径, 锌合金涂层附着量 mmnm g/mm 115 1.001.20 125 1.20dl.40
GB/T26941.1一2011 表3(续 钢丝直径, 锌合金涂层附着量 mnm g/m" 135 1,40165 45 1.651.85 155 l.85s 15 2.15 170o 2.50 185 2.80 195 2.80<中3.20 210 3.20s 3.80 22o 3.80d 5.20 220 4.2.3涂塑层 4.2.3.1单涂层构件宜采用热塑性涂塑层,涂塑前应作相应的前处理,涂塑层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热 塑性粉末涂层,其涂塑层厚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涂塑层厚度 涂塑层厚度 钢构件类型 mm mmm 聚乙烯,聚氯乙烯 钢管、钢板、钢带 0.38 紧固件、连接件 0.38 1,8 0.25 俐丝直径 0.30 1.8之4.0 65,0 0.38 4.0< 4.2.3.2涂塑层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涂塑层性能 序号 技术要求 目 项 外观质量 涂塑层表面应均匀完整,颜色一致 涂塑层应均匀光滑、连续,无肉眼可分辨的小孔,空间、孔隙、裂缝、脱 涂塑层均匀性 皮及其他有害缺陷 涂塑层附着性能 热塑性粉末涂塑层不低于2级 涂塑层抗弯曲性能 聚乙烯,聚氯乙烯涂塑层试样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或涂塑层脱落现象 涂塑层耐冲击性能 除冲击部位外,无明显裂纹、皱纹及涂塑层脱落现象 涂塑层耐盐雾腐蚀性能 不应出现腐蚀现象,基体钢材在切割边缘出现的锈蚀不予考虑 划痕部位任何一侧0.5mm外,涂塑层应无气泡、剥离,生锈等现象 涂塑层耐湿热性能
GB/T26941.1一2011 表5(续 序号 技术要求 顶 目 涂塑层耐化学药晶性能 涂塑层无气泡,软化丧失黏结等现象 经总辐照能量不小于3.5X10'k/m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涂塑层 涂塑层耐候性能 不应产生裂纹,破损等损伤现象 经低温脆化试验后,涂塑层应无明显变色及开裂现象;经耐冲击性能 10 涂塑层耐低温脆化性能 试验后,性能仍应符合本表内第5项的要求 注1表内第8项10项为涂塑层粉末涂料的要求 注2表中第4项为钢丝涂塑性能要求;第5项为立柱涂塑性能要求 4.2.4双涂层 4.2.4.1双涂层构件第一层(内层)为金属镀层,第二层(外层)的非金属涂层可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热塑性粉末涂层或聚酯等热固性粉末涂层,各层质量或厚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涂层厚度 涂塑层厚度 平均锌层质量 mm 钢构件类型 g/m' 聚乙烯、聚氯乙烯 聚醋 加工成型后热浸镀锌 270(单面 钢管,钢板,钢带 >0.25 >0.076 使用连续热镀锌钢板 150(双面 和钢带成型 -0,25 >0.076 紧固件,连接件 120(单面) 2.0 30 45 2.0<<3.0 钢丝直径 015 0.076 mm 60 3.0<<4.0 4,0<少<5.0 70 4.2.4.2双涂层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双涂层性能 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 外观质量 涂塑层表面应均匀完整,颜色一致 镀锌构件的锌层应均匀,试样经硫酸铜溶液浸蚀规定次数后,表面 镀层均匀性 无金属铜的红色沉积物,见附录A 涂塑层应均匀光滑,连续,无肉眼可分辨的小孔、空间、孔隙,裂缝、 涂塑层均匀性 脱皮及其他有害缺陷 镀锋构件的锌层应与基底金属结合牢固,经锤击或缠绕试验后,镀 镀层附着性能 锌层不剥离,不凸起,不应开裂或起层到用裸手指能够擦掉的程度,见 附录B
GB/T26941.1一2011 表7(续 项 目 序号 技术要求 涂塑层附着性能 热塑性粉未涂层不低于2级;热固性粉末涂层不低于0级 聚乙烯,聚叙乙烯涂塑层试样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或涂塑层脱落 涂塑层抗弯曲性能 现象 涂塑层耐冲击性能 除冲击部位外,无明显裂纹、皱纹及涂层脱落现象 涂塑层耐盐雾腐蚀性能 不应出现腐蚀现象,基体钢材在切割边缘出现的锈蚀不予考虑 涂塑层耐湿热性能 划痕部位任何一侧0.5m外,涂塑层应无气泡,剥离、生锈等现象 涂塑层耐化学药品性能 涂塑层无气泡,软化丧失黏结等现象 10 经总辐照能量不小于3,5X10'kJ/m'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涂塑 1 涂塑层耐候性能 层不应产生裂纹、破损等损伤现象 经低温脆化试验后,涂层应无明显变色及开裂现象;经耐冲击性能 12 涂塑层耐低温脆化性能 试验后,性能仍应符合表中第7项的要求 注1:表中第10项12项为涂塑层粉末涂料的要求 注2表中第6项为俐丝涂塑性能要求;第7项为立柱涂塑性能要求 5 试验方法 5.1试验环境条件 除特殊规定外,隔离栅应在如下条件进行试验 a)试验环境温度:23C士5C b) 试验环境相对湿度;50%士10% 5.2试剂 试剂应包括下列试剂: 固体试剂;六次甲基四胺(化学纯、氢氧化钠(化学纯、硫酸铜(化学纯、氯化钠(化学纯); a b)液体试剂;盐酸(化学纯),硫酸(化学纯 试验仪器和设备 试验应包括下列主要仪器和设备: a)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级不低于1级;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高温上限不低于100C,低温下限温度不高于一40C,温度波动范围不超 过士1;最大相对湿度不低于95%,相对湿度波动范围不超过士2.5%; 人工加速饥弧灯老化试验箱;应符合GB/T16422.2的相关要求 盐雾试验箱;80enm的接收面内每小时盐雾沉降量为1mL2mL 钢构件镀锌层附着性能测定仪;应符合JT/T684一2007的相关规定 e 磁性测厚仪,分辨率不低于1 从m; g试验平台;等级不低于1级; h 天平:感量要求精确到0.001g;
GB/T26941.1一2011 i 钢卷尺;等级不低于2级 j 其他长度及角度计量器具:等级不低于1级 5.4试验程序及结果 .4.1外观质量 在正常光线下,目测直接观察 5.4.2防腐层质量 5.4.2.1镀锌(锌铝合金)层附着量采用重量法测定,也可用涂层测厚仪直接测量锌层厚度 发生争议 时,以六次甲基四胺的方法作为仲裁试验方法,重量法见附录C进行 锌铝合金层中铝含量的测定,按 照YB/T179进行 5.4.2.2镀锌(锌铝合金)层均匀性采用硫酸铜浸溃法进行测定,见附录A进行 5.4.2.3镀锌(锌铝合金)层附着性能采用锤击试验或缠绕试验进行测定,见附录B进行 镀锌(锌铝合金)层耐盐雾腐蚀试验按GB/T10125进行200h 5.4.2.4 涂塑层厚度可使用磁性测厚仪,其使用方法按GB/495G进行 5.4.2.5 5.4.2.6涂塑层附着性能试验 热塑性粉未涂层采用剥离试验;热固性粉末涂层采用划格试验 剥离试验:用锋利的刀片在涂塑层上划出两条平行的长度为5cm的切口,切人深度应达到涂 层附着基底的表面,板状或柱状试样两条切口间距为3mm,丝状试样的两条切口位于沿丝的 轴向的180"对称面 在切口的一端垂直于原切口作一竖直切口,用尖锐的器具将竖直切口挑 起少许,用手指捏紧端头尽量将涂层扯起 以扯起涂层状态将涂层附着性能区分为04级 如下 0级;不能扯起或扯起点断裂 2)1级;小于1cm长的涂层能被扯起; 2级:非常仔细的情况下可将涂层扯起1cm2em:; 3级;有一定程度附着,但比较容易可将涂层扯起1cm2cm; 4级:切开后可轻易完全剥离 5 划格试验;当涂层厚度小于0.125mm时,按GB/T9286一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切割间 距为2mm 当涂层厚度不小于0.125mm时,在试样上划两条长40nmm的线,两条线相交于 中部成一30"一40"的锐角 所划线要直且划透涂塑层 如未穿透涂塑层,则换一处重新进行, 不应在原划痕上继续刻划 试验后,观察刻痕边缘涂层脱落情况 5.4.2.7涂塑层抗弯曲试验 取300mm的钢丝试样3节,在15s内以均匀速度绕芯棒弯曲180",芯棒直径为试样直径的4倍 5.4.2.8涂塑层耐冲击性试验 取300mm的立柱试样3节,按GB/T1732的试验方法执行 涂塑层耐盐雾腐蚀性能 5 丝状试样;取300 的钢丝试样3节,用锋利刀片刮掉钢丝一侧的涂层,划痕深至钢丝基体 划 m 痕面朝上,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按GB/T1771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8h 检查时用自来水冲洗试样表面 沉积盐分,冷风快干后,目视检查试片表面 板状试样-取380mm的立柱试样了节 用18号缝翅机针,将涂层划成长10mm的交叉对角线 划痕深至钢铁基体,对角线不贯穿对角,对角线端点与对角成等距离 划痕面朝上,置于盐雾试验箱中 按GB/T1771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8h 检查时用自来水冲洗试样表面沉积盐分,冷风快干后,目视检
GB/T26941.1一2011 查试片表面 点 .4.2.10涂塑层耐湿热性能 取样同涂塑层耐盐雾腐蚀性能试验 用18号缝纫机针,将涂层划成长120mm的交叉对角线,划 痕深至钢铁基体,对角线不贯穿对角,对角线端点与对角成等距离 划痕面朝上,置于高低温湿热试验 箱,按GB/T1740的方法在温度47C士1C,相对湿度96%士2%的条件下进行8h. 涂塑层耐化学药品性能 5.4.2.11 按JT/T600.1的试验方法执行 涂塑层耐候性能 按JT/T5932004中5.9的规定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5.4.2.13涂塑层耐低温脆化性能 采用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控制温度在一60C士5C,进行168h的试验 试验后在常温环境下调节 2h后,按5.4.2.8的规定进行耐冲击性能试验与试验前结果进行比对 检验规则 产品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1型式检验 6.1.1 产品经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 6. .1.2型式检验应在生产线终端或生产单位的成品库内抽取样品,按各分部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全部 性能检验 6.1.3型式检验为每两年进行一次,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设计试制的产品; 正式生产过程中,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时 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时,如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则需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试样,对该项 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然不合格时,则判定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反之判定为合格 6.2出厂检验 产品需经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 6.2.1组批 隔离栅网片,立柱、斜撑、门柱等应成批检验,每批应由同时交货的或同时生产的同一基底材料同 一成型工艺的、同一规格尺寸,同一表面处理的产品组成 6.2.2抽样方法 按照JT/T495中有关隔离栅的方法进行 6.3检验项目 产品检测项目按分部产品标准进行
GB/T26941.1一201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 7.1标志 产品标志可采用打钢印、喷印,盖印、挂标牌、粘贴标签和放置卡片等方式 标志应字迹清楚,牢固 可靠 标志应包括如下内容 a)产品名称; 执行标准 b 产品标记; e' 批号; d 数量; 原量 o 商标; g 制造厂商 h 出厂日期 包装 7.2 产品外包装应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发生外力导致产品涂层损伤或构件变形 7.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固,避免产品受到碰撞、重压 7.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防雨、防潮、,无腐蚀的环境中,不与高温热源或明火接触 7.5随行文件 产品随行文件应包括如下内容: a)产品合格证; b 使用说明书 e)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10o
GB/T26941.1一2011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镀锌(锌铝合金)层均匀性试验方法硫酸铜浸溃法 A.1试样的准备 A.1.1取样 钢丝;从检验的每批镀锌(锌铝合金)层网片中,任取一张,在不同部位勇取三根(包括节点在内)每 根试样长度不小于150n mm; 立柱;从检验的每批立柱中,任取三根,每根试样长度不小于150mm. A.1.2试样预处理 试样用四氯化碳,苯或三氯化烯等有机溶剂清除表面油污,然后以乙醇淋洗,清水冲净,净布擦干 充分干燥 A.2试验溶液的配制 A.2.1将36g化学纯硫酸铜(CuSO 5H.O)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加人 氢氧化铜或碳酸铜每1L硫酸铜溶液加人lg),搅拌混匀后,静置24h以上,然后过滤或吸出上面的澄 清溶液供使用 该溶液在18C时,相对密度应为1.18,否则应该以浓硫酸铜溶液或蒸水调整 硫酸 铜的浓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低于标称溶液的90% A.2.2氢氧化铜制法;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人质量比为1;5的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浅绿色的氢 氧化铜沉淀,然后过滤洗涤至溶液无游离碱为止 A.3试验准备 A.3.1硫酸铜溶液应以不与硫酸铜产生化学反应的惰性容器盛装,容器应有适当的容积,使硫酸铜溶 液能将试样浸没,并使试样与容器壁保持不少于25mm的距离 A.3.2硫酸铜溶液注人的数量按试样被测试面积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mL准备 A.4试验方法 A.4.1将准备好的试样,置于18C士2C的溶液中浸泡1min,此时不许搅动溶液,亦不得移动试样, 1min后立即取出试样,以清水冲洗,并用软毛刷除掉黑色沉淀物,特别要刷掉孔洞凹处沉淀物,然后用 净布擦干立即进行下一次浸蚀,重复上述操作,镀锌层按表A.1规定的次数浸置,锌铝合金层按表A.2 规定次数浸置 A.4.2除最后一次浸蚀外,试样应立即重新浸人溶液 A.4.3试验溶液溶解的锌达到5g/L时应更换溶液 11
GB/T26941.1一2011 表A.1镀锌层浸置时间及浸置次数 品 名 浸置时间/min 次 数 网片 直径2.2mm 直径>2.2mm 立柱、连接件 表A.2锌铝合金层浸置时间及次数 品 次 数 浸置时间/min" 直径2.8mm 网片 直径>2.8mm A.5浸蚀终点的确定 A.5.1经上述试验后,试样上出现红色的金属铜时为试样达到浸蚀终点 出现金属铜的那次浸蚀不 计人硫酸铜试验次数 A.5.2将附着的金属铜用无锋刃的工具将铜刮掉,如铜的下边仍有金属锌(或锌铝合金)时,不算浸蚀 终点 A.5.3对金属铜红色沉积下的底面是否存在锌(锌铝合金)层有怀疑时,可将金属铜红色沉积刮除,于 该处滴一至数滴稀盐酸,若有锌(锌铝合金)层存在,则有活泼氢气产生 此外,可用锌(锌铝合金)的定 性试验来判定;即用小片滤纸或汲液管等把滴下来的酸液收集起来,用氢氧化铵中和使其呈弱酸性,在 此溶液中通过硫化氢,看其是否生成白色沉淀(硫化锌)来加以判定 A.5.4下列情形不作为浸蚀终点: a)试样端部25mm内出现红色金属铜时; b) 试样的棱角出现红色金属铜时; e镀锌(锌铝合金)后损伤的部位及其周围出现红色金属铜时 A.6试验结果的判定 按表A.1规定的时间及次数浸置后达不到浸蚀终点时为合格 12
GB/T26941.1一2011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镀锌(锌铝合金)层附着性能试验方法 B.1试样准备 B.1.1用直径与网片钢丝直径相同的钢丝,与网片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镀锌(锌铝合金),同时镀3根, 每根试样长度不小于表B.1规定,试验前可对试样进行矫直,当用手不能矫直时,可将试样置于木材、 塑料或铜的垫板上,以木锤或橡胶锤轻轻打直,矫直后试样表面不应有损伤, B.1.2用相同厚度钢板与被测立柱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镀锌,同时镀3块,每块面积不小于 10000mm 表B 芯棒直径及缠绕圈数 1 钢丝直径 试样最小长度 芯棒直径为钢丝直径倍数 缠绕圈数不小于 mm mm 2.0 350 2.03.0 600 800 3.0一4.0 注:芯棒直径不允许有正偏差 B.2试验装置 B.2.1缠绕试验装置" B.2.1.1缠绕试验装置如图B.1所示 银丝 芯棒 缠绕试验装置 图B.1 B.2.1.2试验机应符合缠绕松懈试验的技术要求 B.2.1.3试验机应能保证试样围绕芯棒沿螺旋方向缠成紧密的螺旋圈 B.2.1.4缠绕芯棒直径(自身缠绕除外)应符合表B.1的规定,但允许偏差不允许有正偏差值,芯棒应 具有足够的硬度,其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6.3Mm. B.2.1.5试验机应有对试样自由端施加张力的装置 13
GB/T26941.1一2011 B.2.2锤击试验装置 按照JT/T684一2007使用镀锌层附着性能测定仪进行锤击试验,镀锌层附着性能测定仪应稳固 在木制台上,试验面应保持与锤底座同样高度并与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B.3试验步骤 B.3.1缠绕试验 B.3.1.1将试样沿螺旋方向以紧密的螺旋圈缠绕在直径为D的芯棒上 B.3.1.2 -般情况下,试验应在10C~35C的室温下进行,如有特殊要求,试验温度应为23士5C B.3.1.3缠绕、松懈的速度应均匀一致,缠绕速度为5圈/min10圈/min,必要时可减慢试验速度, 以防止温度升高而影响试验结果 B.3.1.4为确保缠绕紧密,缠绕时应在试样自由端施加不大于线材公称抗拉强度相应试验力的5% B.3.2锤击试验 试件应放置水平,锤头面向台架中心,锤柄与底座平面垂直后自由落下,以4mm的间隔平行打击 五点,检查锌(锌铝合金)层表面状态 打击点应离端部10mm以外,同一点不得打击两次 B.4试验结果的判定 B.4.1缠绕试验后,镀锌(锌铝合金)层不开裂或起层到用裸手指能够擦掉的程度 B.4.2锤击试验后,镀锌(锌铝合金)层不剥离,不凸起 14
GB/T26941.1一2011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镀锌(锌铝合金)层附着量试验方法重量法 C.1试样的准备 C.1.1用钢丝直径与网片厚度或网片钢丝直径数值相同的钢丝,与网片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镀锌锌铝 合金),同时镀三根,每根长度300mm600mm. C.1.2从检验的每批镀锌钢管中任取一根钢管,两端各切去50mm,然后在其两端及中部各截取 30mm一60mm视规格大小决定)长的管段作为试样 从检验的每批槽钢中任取一根,在其平坦面上 截取三块试样 对于不规则形状断面的立柱,用相同厚度的钢板,与立柱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镀锌,同时 镀锌三片 C.1.3每块试样的测试面积不小于10000mm',试样表面不应有粗糙面和锌瘤存在 C.1.4附着量采用三点法计算 三根(块)试样附着量的平均值为该试样的平均附着量 C.1.5试样用四氯化碳,苯或三氯化烯等有机溶剂清除表面油污,然后以乙醇淋洗,清水冲净,净布擦 干,充分干燥后称量,钢管和钢板试样精确到0.01g 钢丝试样精确到0.001g C.2试验溶液的配制 将3.5g六次甲基四胺(CHN,)溶于500ml 的浓盐酸(p=1.19g/mL)中,用蒸僧水稀释至 1000 ml0 C.3试验方法 试验溶液的数量,按试样表面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mL准备 将称量后的试样放人试验溶液中 保持试验溶液温度不高于38),直至镀锌(锌铝合金)层完全溶解,氢气泡显著减少为止 将试样取 出,以清水冲洗,同时用硬毛刷除去表面的附着物,用棉花或净布擦干,然后浸人乙醉中,取出后迅速干 燥,以同一精确度重新称量 对于钢丝试样,测量去掉锌层后的直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位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 对于钢管试 样,测量去掉锌层后的三个壁厚,取平均值 对于钢板试样,测量去掉锌层后的三个板厚,取平均值 C.4附着量计算 镀锋(锌铅合金)钢丝试样附着量拨式(c.1)计算 G-G A- l×1960 C.1 式中: -钢丝单位表面积上的镀锌(锌铝合金)层附着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试验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钢丝试样剥离锌层后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GB/T26941.1一2011 镀锌钢管、钢板试样附着量按式(C.2)计算 AG二G N ×3920 C.2 G 式中 A 钢管,钢板单位表面积上的镀锌层附着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G 试验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G 试验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钢管试样剥离锌层后的壁厚,钢板试样剥离锌层后的板厚,单位为毫米(mm)

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GB/T26941.1-2011

隔离栅是一种常用于电气系统中,用于隔离不同电压等级下的设备或电路的安全装置。隔离栅在电气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为了规范隔离栅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国家制定了GB/T26941.1-2011标准。

GB/T26941.1-2011标准是隔离栅的通则,涵盖了隔离栅的定义、分类、型号、基本参数、结构和性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1. 定义与分类

GB/T26941.1-2011标准对隔离栅的定义为:“一种用于分隔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或电路的安全装置。” 根据其用途和工作原理的不同,隔离栅可分为普通隔离栅、带电显示隔离栅、带电测试隔离栅等不同类型。

2. 型号与基本参数

GB/T26941.1-2011标准对隔离栅的型号和基本参数进行了规定,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频率、机械强度等参数。这些参数是评价隔离栅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3. 结构和性能要求

GB/T26941.1-2011标准对隔离栅的结构和性能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其中包括隔离栅的外观、尺寸、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绝缘材料、额定工作条件、耐电压试验、环境适应能力、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GB/T26941.1-2011标准为隔离栅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符合该标准的隔离栅可以保证其安全可靠。

和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类似的标准

集装箱自粘标贴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集装箱自粘标贴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集装箱自粘标贴的编号:GB/T26936-2011。集装箱自粘标贴共有7页,发布于2012-05-01
隔离栅第2部分:立柱、斜撑和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隔离栅第2部分:立柱、斜撑和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隔离栅第2部分:立柱、斜撑和门的编号:GB/T26941.2-2011。隔离栅第2部分:立柱、斜撑和门共有12页,发布于2012-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