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098-2000

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ofthetoxicgasesformedbydetonationofindustrialexplosiv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的编号:GB/T18098-2000。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共有11页,发布于2000-07-012000-07-01实施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8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100.30
  • 实施日期2000-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578.03KB

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


国家标准 GB180982000 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ofthetoxicgasesformed bydetonationofindustrialexplosives 2000-05-09发布 2000-07-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木督局发布国家标准
GB18098-2000 言 前 工业炸药爆炸后的有毒气体含量是保障采矿安全作业的重要指标,需要实行严格的试验和检测,本 标准是在w!1977一1990《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测定法》和MT601995《煤矿许用炸药爆 炸后有毒气体量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的基础上,按GB/T1系列标准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民用爆破器材产品长沙质量监督检 验站,煤炭工业淮北爆破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维勤、李建湘、倪欧琪、夏斌、段、杨金侠,郑秀英
国家标准 GB180982000 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ofthetoxicgasesformed bydetonationofindustrialexplosives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炸药爆炸后气体试样的制备方法、有毒气体含量测定所用的试剂和材料、仪器和 设备、试验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表述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化学试剂硫酸 GB/T625一1989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 GB/T6291997 化学试剂氨水 GB/T631 1989 化学试剂亚硝酸钠 GB/T633 1994 化学试剂氯化铵 GB/T658 1988 GB/T678一199o化学试剂乙醉(无水乙醉) 1986化学试剂氯化钠 GB/T1266 1996化学试剂磷酸 1282 1993化学试剂酒石酸 1294 化学试剂氢氧化钾 GB/T2306 1997 1986化学试剂30%过氧化氢 GB/T6684 工业电雷管 GB/T8031 1987 GB/T15349一1994化学试剂澳钾盼绿 HG/T3-951976甲基红 HG/T3-1287一198o化学试剂氯化亚铜 方法提要 在一定的条件下,使一定量的炸药在一定容积的爆炸弹筒中爆炸,制得炸药爆炸后的气体试样,分 别测定其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含量,再换算成有毒气体的总含量 气体试样的制备 4.1方法一(仲裁法) 4.1.1试剂和材料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5-09批准 2000-07-01实施
GB180982000 a)雷管GB/T8031,8号金属壳瞬发电雷管; b石英砂;二氧化硅含量不低于90%,粒度为0.40mm0.63mm 4.1.2仪器,装置 4.1.2.1仅器 a)动槽水银压力计测量精度为0.04kPa; 温度计.分度值为0.2cn b 天平;感量为0.5只 c d)采样器;采样瓶,球胆等 4.1.2.2制备装置 气体试样制备装置(1)示意图见图1 a爆炸弹筒;外径为600mm,内径为350mm内部深度为550mm的钢制圆筒; b钢炮:外径为240mm,、高为300 的圆柱体,其中心孔直径为45mm,深度为2001 mm mm; c 真空泵; 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MPa~0.1MPa,1.5级 真空表:1.5级 e f)U型水银压差计;分度值为0.133kPa 4.1.3制备步骤 4.1.3.1检查制备装置,爆炸弹筒内壁应洁净,接线柱上应无灰尘和锈垢,各阀门应通畅 4 1.3.2称取110.0g士0.5g原装药卷(直径大于35mm的,应改装成直径为35mm),将雷管插人药 卷中火,插人深度为雷管全长的2/3,然后装人钢炮内孔中 再称取300.0g士0.5g石英砂,自然充填在 药卷周围与上部,雷管脚线分别接在两个接线柱上 4.13.3盖紧爆炸弹筒盖,启动真空泵抽气,至爆炸弹筒内剩余压力不大于4.0kPa时,停止抽气 4.1.3.4起爆炸药,待爆炸弹筒内气体冷却到室温后,读取大气压力、室温和U型水银压差计压差值 大气压力应进行温度和纬度修正 4.1.3.5用采样器采集气体试样 爆炸弹筒1;2一钢炮;3一药卷;4一雷管;5一爆炸弹简盖;6一总阀;7一压力表 8一三通阀;9真空表;10真空泵;l1U型水银压差计;12一采样阀 图1气体试样制备装置(1)示意图
GB180982000 4.2方法二 4.2.1试剂和材料 a)雷管GB/T8031,8号金属壳瞬发电雷管; b石英砂;二氧化硅含量不低于90%,粒度为0.40mm一0.63mm,洗净 c)玻璃筒;用95玻制成与试验用药卷外径相应的平底圆简 4.2.2仪器、装置 4.2.2.1仪器 a动槽水银压力计;测量精度为0.04kPa; b温度计:分度值为0.2C c)天平;感量为0.5g; d采样器;采样瓶、球胆等 4.2.2.2装置 气体试样制备装置(2)示意图见图2. 爆炸弹筒;容积不小于15L的钢制圆筒; a b真空泵 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MPa0.1MPa,1.5级; c d真空表l.5级; e)U型水银压差计:分度值为0.133kPa -爆炸弹筒;2一爆炸弹筒盖;3一引爆栓塞;4一总阀;5一压力表 6一三通阀;7一真空表;8真空泵;9U型水银压差计;10采样阀 图2气体试样制备装置(2)示意图 4.2.3制备步骤 4.2.3.1检查制备装置,爆炸弹筒内壁应洁净,密封垫圈应完好,各阀门应通畅 4.2.3.2称取110.0g士0.5些原装药卷(直径大于35mm的,应改装成直径为35mm),装人相应直径
GB180982000 已知质量的玻璃筒内制得药包,把雷管插人药包中央,插人深度为雷管全长的2/3,再称取一定量的石 英砂(石英砂和玻璃筒的总质量约为110g),覆盖在装药上部,自然堆积,不允许加压 4.2.3.3将药包悬吊在爆炸弹筒内,雷管脚线连在引爆电极上 4.2.3.4盖紧爆炸弹筒盖,启动真空泵抽气,至爆炸弹筒内剩余压力不大于4.0kPa时,停止抽气 4.2.3.5起爆炸药,待爆炸弹筒内气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大气压力、室温和U型水银压差计压差值 大气压力应进行温度和纬度修正 4.2.3.6用球胆采集供一氧化碳含量测定用的气体试样,采集前,球胆应用气体试样冲洗三次;用采样 瓶采集供氮氧化物含量测定用的气体试样 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 5.1一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5.1.1化学吸收法(仲裁法 5.1.1.1原理 气体试样中,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氧气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一氧化碳用氯化亚铜 氨溶液吸收,测定其前后的体积变化即可计算出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1.1.2试剂和材料 a饷屑;紫铜屑; 液体石蜡 b e焦性没食子酸; d 甲基橙; e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GB/T2306)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5%33%的溶液 D 氯化亚铜氨溶液;称取约250g氯化铵(GB/T658)溶于750ml水中,加人约200g氯化亚铜 HG/T3一1287)充分搅拌后,加人约等于溶液体积1/8的氨水(GB/T631),再加人2g一3g铜屑和一 层厚2em一3cm的液体石蜡; g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称取约28g焦性没食子酸,溶于50mL热水中,冷却后,加人130mL氢 氧化钾溶液; h硫酸溶液;用硫酸(GB/T625)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甲基橙游液,用甲基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2%的落液, ) )封闭液,用碗酸溶液加氧化纳(GB/T1266)配制成饱和溶液再加几滴甲基橙溶液 5.1.1.3仪器和设备 气体分析仪示意图见图3
GB180982000 1,2,3,4一吸收瓶;5一气体导人管;6一过滤管 -三通阀;8一梳形管;9一双臂量气管;10-水准瓶 图3气体分析仪示意图 5.1.1.4试验步骤 5.1.1.4.1在吸收瓶1中注满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瓶2中注满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瓶3中注满 氯化亚铜氨溶液,吸收瓶4中注满硫酸溶液,并在各吸收瓶液面上放人液体石蜡 在水准瓶中注人封闭 液,双臂量气管的水套中注人蒸水 5.1.1.4.2按气体分析仪操作说明,检查测定系统是否漏气 5.1.14.3向双臂量气管中通人I00.0ml士0.lml气体试样 5.1.1.4.4将双臂量气管中的气体试样依次压人吸收瓶1和吸收瓶2中,分别进行反复吸收,直至将 二氧化碳和氧气吸收完全后,再压人吸收瓶3中吸收一氧化碳,压人吸收瓶4中除去氨气,测量吸收后 剩余气体的体积 5.1.1.5试验结果的表述 气体试样中一氧化碳含量按式(1)计算 有-'-,x1m 式中:外 气体试样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通过吸收瓶3前的气体体积,mL 通过吸收瓶4后的气体体积,ml; Vg V ' 气体试样的体积,mL 平行测定二次,允许差应不大于0.5%,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精确至0.1% 5.1.2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法
GB180982000 5.1.2.1原理 根据一氧化碳对一定波长红外光有特征吸收,且一氧化碳含量与能量损失符合比耳定律,用一氧化 碳标准气校正,直接测得结果 5.1.2.2试剂和材料 -氧化碳标准气:标准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应与被测组分中一氧化碳含量接近 5.1.2.3仪器和设备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精度应不低于0.1% 5.1.2.4试验步骤 5.1.2.4.1启动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待其稳定后,校正零点,通人一氧化碳标准气校正满度 5.1.2.4.2向红外线气体分析器中通人一定量的气体试样,测出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1.2.5试验结果的表述 平行测定二次,允许差应不大于0.5%,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精确至0.1% 5.1.3气相色谱法 5.1.3.1原理 不同物质在不同的两相(气、固或液)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 相中反复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那些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组分产生很大的分离效果 5.1.3.2试剂和材料 a固定相:13X分子筛,孔径为0.15mm一0.20mm: b载气;氧气,纯度为99.99%; c -氧化碳标准气:标准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应与被测组分中一氧化碳含量接近 5.1.3.3仪器和设备 a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内径为3mm,长为2m,装填13X分子筛 b c检测器;热导检测器; d色谱数据处理机:专用微机 5.1.3.4色谱条件 a柱温:50C; 检渊器温度1ooc b e)载气流量;20ml/min一40mL/min. d柱前压:0.1MPa 5.1.3.5试验步骤 5.1.3.5.1按仪器说明书中的步骤开动气相色谱仪,按色谱条件把气相色谱仪调到可用状态,基线稳 定后,设置色谱数据处理机的工作参数 5.1.3.5.2向气相色谱仪中通人一氧化碳标准气三次,求一氧化碳的校正因子(色谱数据处理机自动 计算) 1.3.5.3向气相色谱仪中通人一定量的气体试样,测出一氧化碳的含量及测定误差 5 5.1.3.6试验结果的表述 平行测定三次,允许差应不大于0.5%,取三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精确至 0.1% 5.2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5.2.1容量分析法(仲裁法 5.2.1.1原理
GB180982000 炸药爆炸气体中所含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用过氧化氢将其中的一氧化氮氧化 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形成酸,用标准碱溶液滴定 根据碱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产物中氮氧化 物的含量 5.2.1.2试剂和材料 a)无水乙醇;GB/T678 5 十 二炕基苯磺酸钠溶液;十二烧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 c)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用30%过氧化氢(GB/T6684)配制 d澳甲酚绿乙醇溶液;用澳甲酚绿(GB/T15349)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1%的澳甲酚绿乙醇溶液; 甲基红乙醇溶液:用甲基红(HG/T395)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2%的甲基红乙醇溶液 e f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氢氧化钠(GB/T629)配制成浓度为0.1nmol/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g混合指示剂:由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甲基红乙醇溶液按体积比3:1混合 5.2.1.3仪器和设备 采样瓶;1000ml3000ml 5.2.1.4试验步骤 5.2.1.4.1在采样瓶中装人100ml过氧化氢溶液和2ml十二烧基苯碱酸钠溶液,将采样瓶抽真空 至剩余压力不大于4.0kPa时,充以1000ml3000ml气体试样,剧烈摇动10min,静放5min~10 min 5.2.1.4.2将采样瓶中的吸收液转移到500ml锥形瓶中,用水冲洗采样瓶三次,加热煮沸,冷却到室 温,加人23滴混合指示剂用0.1mol/儿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5.2.1.5试验结果的表述 气体试样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按式(2)计算 22.4XGX ×100 2 9 式中:" 氮氧化物体积分数,%;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儿L V -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 标准状况下气体试样的体积,mL 平行测定二次,允许差应不大于0.2%,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精确至0.01% 5.2.2分光光度法 5.2.2.1原理 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其中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氧化 氮,二氧化氮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加人显色剂,显现出桃红色,根据显色程度与 二氧化氮含量成正比,采用分光光度法可测得二氧化氮含量 5.2.2.2试剂和材料 a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GB/T629)配制成浓度为0.1mol/L.的溶液 b吸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无水乙醇(GB/T678)按1;2体积比混合配制 e)亚硝酸钠贮备溶液;称取0.1500g士0.0o10g亚硝酸钠(GB/T633),放人容积为1000ml.的 容量瓶中,用蒸僧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溶液A;用移液管吸取100ml溶液A,转人另一容积为 1000mL的容量瓶中,再用蒸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溶液B; d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mL该溶液含0.0015mgNaNO.,相当于0.002mgNO.);用移液管吸取 10ml亚硝酸钠贮备溶液(溶液B)转人100m容量瓶中,用吸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e显色剂将恭基盐酸二氨基乙烯(化学纯),对氨基苯磺酰胺和酒石酸(GB/T1294)按1:495 的质量比混合,在乳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装人棕色瓶中,置于干燥器内备用
GB180982000 f显色剂溶液;称取约30g显色剂溶于100ml 质量分数为4%的磷酸(GB/T1282)溶液中,用时 现配 5.2.2.3仪器和设备 a分析天平:感量0.1mg b移液管;10ml,25mlL c)刻度吸管;lmL(最小分度值为0.o1mL),5mL(最小分度值为0.05ml),10mL(最小分度值 为0.1mL) d分光光度计; e)采样瓶 5.2.2.4试验步骤 5.2.2.4.1工作曲线的绘制 用刻度吸管分别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0,0.5,1.0,1.5,2.0,2.5,3.0,4.0,6.0,7.0mL于比色管 中(其对应的二氧化氮质量为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8,0.010,0.012,0.014 mg),分别加人吸收液至15mL刻度 再用移液管分别吸取5ml 显色剂溶液加人比色管中 然后,将比色管置于25C士1C恒温水浴中 保温约30nmin,使其完全显色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皿,以零标准溶液作参比,于波长545nm 处测定每一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二氧化氮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以 5.2.2.4.2二氧化氮的测定 分别取40ml气体试样,注人装有15ml二氧化氮吸收液的两个真空采样瓶中 将气体试样经 24h氧化和吸收后,用于测定 准确吸取5ml显色剂溶液于采样瓶中,按5.2.2.4.1所述方法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 度 根据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该试样所对应的二氧化氮的质量,然后换算成二氧化氮体积分数 5.2.2.5试验结果的表述 气体试样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按式(3)计算 “xW, = ×100 式中;" -气体试样中氮氧化物的体积分数,%;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NO的质量,mg 换算系数,L/g; 6.4×10" V " 标准状况下气体试样的体积IL 平行测定二次,允许差应不大于0.3%,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精确至0.01% 5.3有毒气体总量的计算 5.3.1标准状况下,每千克炸药爆炸后气体的总体积按式(4)计算 x+二P二)X273x1o0o V = O3文半 式中:V 标准状况下,每千克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体积,L/kg" 气体试样制备方法一为减去钢炮所占体积后爆炸弹筒内的实际容积,L;气体试样制备方 V, 法二为爆炸弹简的实际容积,L U型水银压差计的压差值,kPa; P 厂 测定时的大气压力,kPa 抽真空时,弹简内剩余压力,kPa; 温度为时空气饱和水蒸汽压力.kPa p
GB180982000 绝对温度和摄氏温度换算常数; 273 千克和克的换算系数; 1 000 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的换算系数0.1333与标准状况大气压力76OmmmHg的乘积 3 101. 测定时的室温,C; 测定用药卷质量,g 5.3.2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体积分别按式(5).(6)计算 V'=V,×9" 5 V"=V,×" 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一氧化碳体积.L/k8 式中: kg; 标准状况下,每千克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体积,L/kg V kg; 气体试样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9 V" -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氮氧化物体积,L/kg; 气体试样中氮氧化物的体积分数,% 5.3.3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气体总量(按标准状况下折算成一氧化碳计)按式(7)计算 V= (7 十6.5V" 式中:V -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气体总量,L/kg; V” 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一氧化碳体积,L/kg; 6.5 -将氮氧化物折算成一氧化碳时的毒性系数; -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氨氧化物体积,L/kg 平行测定二次,允许差应不超过10L/kg,取较大值作为最终结果,并修约到个数位

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的编号:GB/T18097-2000。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共有6页,发布于2000-07-012000-07-01实施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要求的编号:GB/T11601-2000。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要求共有9页,发布于2001-01-012001-01-01实施,代替GB/T11601-1989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