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073-2015

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

Non-destructivetesting—Testmethodformeasuringresidualstressusingultrasoniccriticalrefractedlongitudinalwav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2073-2015。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共有8页,发布于2016-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9.100
  • 实施日期2016-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332.78KB

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320732015 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 折射纵波检测方法 Non-destruetivetesting一Testmethodformeasuringresidualstressusing ultrasoniceriticalrefractedIongitudinalwave 2015-10-09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073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春广、肖定国、宋文涛,李焕新、潘勤学、刘帅
GB/T32073一2015 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 折射纵波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超声临界折射纵波(爬波)测量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检测透声性良好的金属和非金属固体材料和/或构件内的残余应力和载荷应力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11345一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GB/T16923 钢件的正火与退火 GB/T18852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 GB/T25712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效果评定方法 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人员要求 4 按本标准实施检测的人员应通过残余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专门培训 方法概要 当发射换能器激发超声纵波以第一临界角斜人射到被检件表面时,依据Snel定律,可在被检件材 料内部产生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并可被接收换能器接收到,如图1所示 依据声弹性原理,材料中的残 余应力会影响超声纵波传播速度,当残余应力方向与纵波方向一致时,拉伸应力使超声纵波传播速度变 慢或传播时间!延长,压缩应力使超声纵波传播速度加快或传播时间缩短 因此在激励和接收两换 能器之间的距离(探头间距)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测得零应力对应的超声传播时间和被检件应力 口对应的超声传播时间t,根据时间差按式(1)或式(2)可求出被检件中的残余应力绝对值 ,即 =K(一t. Go =KAr A 式中: 残余应力的变化量(应力差),Aa=口-o ; Ao
GB/T32073一2015 传播时间的变化量(声时差),A/=/一to; A K -应力系数,与被检件的材料和探头间距有关,可通过拉伸试验标定获得(见7.3) 发射换能器 这收换能器 声块 纵波入射 纵波接收 第二临界鱼 可检测区域深度 临界折射纵波 被测材料 可检测区城长度和宽度 俯视图 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收发原理及残余应力检测区域 图1 按本标准所检测的残余应力,是被检件表层下材料内部三维空间区域内沿声波传播方向的残余应 力平均值 检测系统 6.1 仪器 残余应力超声检测仪应至少具有如下功能 a)频率设置 滤波; D) e超声激励电压控制 d)超声接收增益控制 e)超声临界折射纵波传播时间和残余应力值的计算 应定期对检测仪进行综合性能校准,以确认其检测数值的准确性 校准间隔最长不超过一年 6.2探头 6.2.1应能实现超声临界折射纵波的发射和接收 6.2.2用于检测的探头(至少包含两个换能器),按GB/T18852规定的方法测试,其性能参数应相同 检测所用的探头应是应力系数标定和零应力校准时所用探头, 6.2.3 6.2.4探头接触面与被检件表面应良好耦合,如果被检件表面为曲面,稠合状态应符合GB/T1l345- 2013的6.3.4规定 6.3耦合剂 应使用适当的合剂,以保证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探头与被检件表面具有稳定可靠的超声羁合 应 力系数获得、零应力校准和检测过程中应使用相同的耦合剂,并保持相同的耦合状态
GB/T32073一2015 6.4零应力试块 6.4.1材料 应采用与被检件材料金相组织状态和表面粗糙度相同的材料 6.4.2形状和尺寸 试块的形状见图2,尺寸范围见表1,允许误差土0.1mm 标定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应小于 104m. 标定区域 图2试块 表1试块的尺寸范围 单位为毫米 厚度 小宽度 过渡半径 平行长度 总长度 大宽度 n 3~10 1540 >20 60240 170350 3060 >15 40~60 6.4.3零应力处理 可采用如下之一方法来获得零应力: 按GB/T16923所述方法,对试块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退火后试块的金相组织状态应与被检 a 件的材料组织状态相同 b)按GB/T25712所述方法,对试块进行振动时效去应力处理,近似得到应力为零的试块 检测 7.1检测前准备 7.1.1检测区域 检测区域的大小与探头尺寸和检测频率有关(见图1),检测区域长度L为临界折射纵波传播距离 即探头间距,通常为5mm100mm),检测区域宽度w为换能器晶片宽度或直径(通常为5mm 30mm),检测区域深度D由频率决定,见式(3) -0,906 D=a×f 3 式中: D 检测区域深度,单位为毫米(mm):
GB/T32073一2015 -探头中心频率,单位为兆赫兹(MHz); -检测深度修正系数,单位为毫米每纳秒(mm/ns),常用金属材料参考值;钢5.98,铝6.40,铜 4.81 检测区域大小应大于或等于探头尺寸覆盖的范围,或由合同约定 7.1.2探头布置方案 根据7.1.1确定的检测区域,设计探头布置方案,明确探头检测位置 7.1.3表面准备 检测位置的表面粗糙度Ra应小于或等于10Am. 7.2检测仪器的调整和设置 按照使用说明书,将残余应力超声检测仪器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根据所确定的检测区域(7.1.1),设置检测频率,滤波带宽、超声激励电压、超声接收增益、探头间距 和位置等检测参数 7.3应力系数标定 按7.2调整和设置检测仪器,将探头稳固耦合在零应力试块(6.4)的标定区域内,按GB/T228.1规 定的方法,在常温环境(22士2)下,对零应力试块(6.4)进行拉伸试验 在材料弹性范围内,记录检测仪器的声时差A和拉伸试验设备输出的拉应力变化A 测量点不 少于10点,重复拉伸次数不少于5次,取平均值,绘制出拉伸应力值与声时差的坐标图,如图3所示 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的直线斜率的倒数即为应力系数K 30n Ara.0972Ao-1.8O15 25 K=10.29 D 15 10 南一动 90 加载应力N 注;图中示例数据的试验条件为;检测频率5MHz探头间距30mm,被检件材料45号冷轧俐,环境温度23c 图3拉伸应力值与声时差的线性关系 7.4零应力校准 按7.2调整和设置检测仪器,将探头稳定耦合在零应力试块(6.4)的标定区域内,记录仪器测出的 零应力对应的超声临界折射纵波传播时间to 7.5应力检测 7.5.1按7.2调整和设置检测仪器 根据探头布置方案(7.1.2),将探头稳定耦合在检测位置 7.5.2记录仪器测出的被检件内的超声临界折射纵波传播时间d 7.5.3根据式(1)或式(2),计算出被检件内的残余应力值A 或(设口 =0) 所得残余应力绝对值
GB/T32073一2015 为负值表示压缩应力,正值表示拉伸应力 注此计算过程可由人工完成,也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完成 温度补偿与修正 检测被检件时的环境温度与应力系数标定时的环境温度差异应在士15C范围内,并应根据温度差 对检测到的残余应力数值进行温度补偿修正,如果超出该温度范周,应该选用特殊探头或棚合剂,重新 校准应力系数和零应力声时 温度改变会影响材料内超声纵波传播速度,从而影响到残余应力的检测准确性 为提高检测准确性 应对检测到的残余应力值进行温度补偿和修正 补偿之前可从材料手册或试验方法(如GB/T23900)获 得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被检件材料的声速温度关系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的内容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a)检测单位,人员、日期等; 被检件的材料、厚度、表面粗糙度和曲率等 b) e)探头中心频率和间距,及检测仪器的滤波带宽、增益和采集频率等; d)检测时的环境温度; 检测区域; e) 残余应力数值
GB/T32073一2015 参 考 文 献 GB/T1031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723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GB/T16491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GB/T23900无损检测材料超声速度测量方法 JB/T10175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GB/T32073-2015

在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焊接、热处理、变形等因素的影响,材料内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既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会导致材料变形、裂纹和疲劳寿命的降低。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研究出了许多检测残余应力的方法,其中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GB/T32073-2015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手段。该方法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发生临界折射的特性,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强度和时间延迟等参数,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材料中的残余应力问题。

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GB/T32073-2015具有以下优点:

  • 精度高:可以精确地检测出材料中微小的残余应力变化。
  • 范围广:适用于各种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
  • 非破坏性:不会对材料造成任何损伤或影响,可以重复使用。
  • 易操作: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设备,只需简单的培训即可进行操作。

总之,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GB/T32073-2015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无损检测手段,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土方机械压实机械压实性能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土方机械压实机械压实性能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土方机械压实机械压实性能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8148-2015。土方机械压实机械压实性能试验方法共有15页,发布于2016-06-01
无损检测氨泄漏检测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损检测氨泄漏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损检测氨泄漏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2074-2015。无损检测氨泄漏检测方法共有8页,发布于2016-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