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9313-1995

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sforCRTdisplaydeviceofcomput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9313-1995。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8页,发布于1996-08-011996-08-01实施,代替GB9313-198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6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1.120
  • 实施日期1996-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1.23M

以图片形式预览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9313一1995 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 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sfor CRTdisplaydeviceofcomputer 19g95-12-22发布 1996-08-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
目 次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产品分类 1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6 e?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附录A故障的分类和判据(补充件
国家标准 数字电子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 GB/T9313一1995 显示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代替GB9313一88 eciricationsfor Generalspec CRTdisplaydeviceofcomputer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子计算桃用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以下简称:CRT显示设备或产品)通用技术 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远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电子计算机用CRT显示设备,本标准是制定数字电子计算机用CRT显示设备 产品标准的依据 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988信息处理交换用的七位编码字符集 GB2311信息处理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的扩充方法 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但定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3 GB2423.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d;自由跌落试验方法 GB2423.1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e: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4943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第7部分;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 试验方案 GB5261文字和符号成形设备用的增补控制功能 GB6833.2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磁场敏感度试验 GB6833.3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GB6833.4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电子测斌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牺射敏感度试验 GB6833. 5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花传导敏感度试验 6 GB6833. GB6881声学嗓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混响室精密法和工程法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拢被限值和测量方法 GB9254 产品分类 CRT显示设备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2批准 1996-08-01实施
GB/T9313-1995 3.1.1按处理信息的性质可分为CRT显示器或cRT显示终端; 3.1.2按显示色彩可分为;单色显示设备或彩色显示设备 3.2CRT显示终端按用途可分为下列三种 字符(包括汉字)显示终端; a. b 图形显示终端 图像显示终端 技术要求 4.1外观及结构 411产晶的表面不应有腐蚀及影响质量的伤痕.毛制.气泡,茶狸层应均匀.无凝结,无脱落,.无漆膜、 龟裂及磨损等现象 4. 1.2产品机壳表面应有型号厂名及功能标志,其标志应简明,请晰,端正.-丰固 4.1.3开关,按键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经常需要调节的旋扭应方便使用 产品结构设计 及元、器件布局应便于安装使用、维修 4. 1.4产品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逻辑地、保护地应与交流地分开 4.1.5建议显示屏的仰角是可调的,以满足视线角在0"一60之间,入射角不大于40"的使用要求 4.2显示 4.2.1显示亮度 显示亮度必须是可调的,满足5.4各项测量结果的亮度调整率不应小于2:1; b 在黑暗环境(照度不大于lx)中,亮块的亮度的最大调整值不应小于45cd/mr' 4.2.2对比度 在垂直于CRT屏面上的照度为250x时,对比度不应小于3 4.2.3闪烁 非功能性闪烁应限制在人眼不易直接察觉的程度 4.2.4晃动 显示亮点的周期性晃动,在率0.1Hz~30Hz范围内,其幅度不应大于0.lmm. 4.2.5失真 425.1亮度不均匀性不应大于1.51. 42.5.2几何失真不应大于2%. 42.5.3非线性失真不应大于10% 4.2.6彩色 42.6.1彩色显示设备的色温由产品标准规定,推荐选择650oK或930oK 4262当彩色设备的色温规定为650oK或930oK时,其白平衡点的色坐标规定为 50oK;r=0.313士0.04 y=0.293士0.04 9300K;工=0.281士0.04 y=0.311士0.04 如产品标准规定的色坐标非上述值,则其白平衡点的坐标值的变化范围为;士.04 4.2.7显示范围 显示范围由产品标准规定,但显示范围的面积与cRT标称有效工作面积之比不应小于仇.行 4.3安全 CRT显示设备的安全应符合GB4943的有关规定 4.4噪声
GB/T9313一1995 cRT显示设备工作时,在距离产品屏面5m处(法线位置)的嗓声不得高于5aB 4.5电磁兼容性 4.5.1无线电干扰极限值 CRT显示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依据GB9254的规定,分A,B两级 产品标准应根据产品实际 使用环境,选用A或B级标准 试验时应满屏显示“H” 4.5.1.1电源端子干扰电压的极限值 CRT显示设备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源端子干扰电压在频率范围为0.15MHz~3oMH内,其极限值 (分A、B两级)应符合表1的相应规定 在过渡频率(0.50MHz,5MHz)处应采用较低的极限值 表1 极 限 值,dBuV 范 频 率 围 级 B 级 MHz 准峰值 平均值 准峰值 平均值 79 66 0.15~0.50 66一56 56~46 56 46 73 60 0.50~5 5~30 73 60 60 50 注,B级在0.15MHz一.50MH棚率范围内,极限值随频率的对数线性减少 45.1.2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 显示设备正常工作时辅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应符合表2规定(分A.B两级),频率范围为 CRT 30MHz100oMHz,测试距离A级为30m,B级为1Om.在过渡频率(230MHa)处应采用较低的极限值 表2 级 别 测试距离,m 频率范围,MHz 准蜂值极限值,dB(Av/m 30~230 30 A级 30 2301000 37 30230 30 10 B级 230~1000 37 4.5.2电磁敏感度 4.5.2.1电源频率磁场敏感度 受试产品置于频率范围为47.5Hz~198Hz、峰-峰值为0.lmT的均匀磁场中,应符合5.3的试验要 求 4.5.2.230Hz~30kHz磁场敏感度 受试产品置于图1规定的30HH到3okHz交变磁场中,应能正常工作
GB/T9313一1995 L0 Ub 尊 120 100 0 60 要 000 10000 50000 100 频本Hz 图130tt一30kH磁场敏感度的极限值 45.2.3静电放电敏感度 对正来工作的受试产品上任何操作人员可能触发的都位进行标准放电试验后;,爱试产晶应能继续 正常工作 标难放电是将一个3nF的电容器充电到一1sv,经过一个sQ的电阻器对受试产品进行放 电 试验用高压电诞和静电放电探头的接地线必须接到受试产品电原的保护地线上 4.5.2.4电源尖峰瞬态敏感度 cRr显示设备在供电线(交,直流供电均适用)上叠加持绩时间为10,幅度为2倍于电源电压标 称值(交流供电的指有效值)的脉冲信号时,应能正常工作 4.5.2.5电源电压瞬态敏感度 交流供电的CcRT显示设备.在电压分测按表3的条件1和】瞬态变化时,可以暂时地降低性能;但 在瞬态过程结束后,应能恢复正常工作
1995 GB/T9313 表 条 件 则 程 细 242v 起始电压 I8 躲态电压 154v 286V 瞬态时间 0,5s 0.5s 回复电压 242V 187V 4.5.2.6电源频率瞬态敏感度 交流供电的CRT显示设备,在颓率分别按表4的条件I和】瞬态变化时,可以暂时地降低性能,但 在瞬态过程结束后,应能自行恢复正常工作 表4 条 件 过 程 细 则 起始频率 51Hz 49Hz" 瞬态频率 55Hz 45Hz 瞬态时间 0.5s 0.5s 回复频率 51Hx 49Hz 4.5.2.7辐射敏感度 CRT显示设备在频率范围为14kHz1GHHz,强度为1Vm的辐射场中,应能正常工作 4.5.2.8传导敏感度 在30tHh5kt颜率范围内,当加到产品电源引线的电压为3v有效值时,产晶应能正常工 作 如果在0.5n负载上耗散5ow的源不能在受试产品上产生所需试验电压和受试产品仍能正常工 作,则判产品达到本项要求; 在5okHz一40oMH频率范围内,当来自50n源的1v有效值电压加到受试产品电源输入端 b (不包括电源电缆)时,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如果50Q,1Iw的源不能在受试产品上产生所需要的电压,而受试产品仍能正常工作,则判产品达 到本项要求 4.6环境 4.6.1气候环境条件 CRT显示设备的气候环境条件分为三组,见表5 表5 别 组 工作温度 5C一35C 0C一40C -10C50C 40c~55 贮存运输温度 工作湿度 40%80% 40%90% 20%~93%(40 贮存运输湿度 20%95% 大气压力 86kPa~l06kPa 4.6.2机械环境适应性
GB/T9313一1995 4.6.2.1CRT显示设备按其机械适应性分为三组 1组;允许受到轻微的振动和冲击; 】组;允许受到一般的振动和冲击; 】组:允许受到较大的振动和冲击 其振动试验条件见表6,冲击试验条件见表7 表6 组 呱 目 内 容 5Hz35Hz 10Hz55Hz 10Hz58H 频率范围 58Hz500Hz 共操搜索 扫频速率 <1oct/min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 0.15mm 0.15mmm 20m/s 0.75mm(1025Hz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 0.15mm 20m/s 0.15mm(25~58Hz) 共振保持 持续时间 10士0.5min 30士lmin 60土lmin 5Hz~35Hz5Hz 频率范围 0Hh一58H一10H I58Hz500Hz~58Hz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 0.15mm 0.15mm 20mm/s' 撮动循环 扫频速率 <1oct/min 2次 12omin 次数或持续时间 1次 迷:丧中位移幅值为单蜂峰值 表7 师 别 峰值加速度,m/ 脉冲持续时间,ms 冲击波形 15o 半正弦波 1l 300 18 后颇锯齿波 11 500 半正弦波 4.6.2.2CRT显示设备应能经受包装跌落试验,其试验条件见表8 表8 跌落高度cm 包装箱毛重,kg <10 105 80 60 >1025 60 40 90 >25~50 65 45 30 -5075 25 35 50 >75100 20 30 20 注.6.1和4.6.2中气候和机械环境的级别,在使用中不要求一一对应,允许交叉使用 4.7电源适应能力 4.7.1对于交流供电的CRT显示设备,应能在22ov士15%,5oHHz士1H条件下正常工作(4.2.4可以 除外) 4.7.2对于直流供电的CRT显示设备,在供电电压为标称值士5%的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标称值由 产品标准规定
GB/9313一1995 4.8可靠性 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不可接受值m作为衡量CRT显示设备可撒性水平的指标 具体 数值应由产品标准中规定,CRT显示器不应低于600oh;CRT显示终端不应低于400oh 4.9其他 4.g.1CRT显示终端应满足下列要求 4.9.1.1应具备脱机的信息处理能力 49.12产品所带字符(含汉字),子图形发生器应符合系列化,标准化要求 49.1.3显示格式应符合系列化标准化要求,推荐采用下列格式 西文字符显示终端 a 80列×24(25)行 132列×24(25)行 b.汉字字符显示终端: 40列x24(25)行 64列×24(25)行 图形,图像显示终端: 512×512点阵 640×400点阵 640×480点阵 点阵 1024×768 点阵 1024×1024 1280x1024点阵 1636×1280点阵 2048×1636点阵 2048×2048点阵 4.g.1.4有关信息处理、信息交换和控制功能的设计应符合GB1988、GB2311,GB2312,GB5261的 相应规定 4.g.2与主机或其他设备的接口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并由产品标准详细规定 49.3产品自带的输入输出装置应符合相应的有关标椎,并由产品标准详细规定 4.g.4其他技术性能和技术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 5 试验方法 5.1试验环境条件 除气候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外,其他试验均在下述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 温度: 15一35c 相对温度: 45%75% 86kPa106kPa 气压 5.2外观和结构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产品应符合4.1.1要求 5.3性能检测 对于4.9的各项技术性能和要求逐项进行检测,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5.4显示特性的检测 5.4.1亮度的检测 在照度不大于5lx的条件下,测量屏幕中央亮块的亮度 测量时,应保证亮度计探头的检测覆盖面
GB/T9313一1995 在亮块内且不少于9个像素.调节亮度,应能找到两个值,使其符合4.2.1a的要求;同时,较大的值应符 4.2.1b的要求 合 纪录上述两个值的调节位登(SS,) 如果s,s,有较大余量,允许在进行以后各项与s,,S,有关的检测时,重新选定有利于检测结果的 位界,但S,S,对全部相关的检测都应该是统一的,即重新选定s,s后,也重新进行与s,s相关的全 部检测 5.4.2对比度的测 在照度可调的散射光环境下,使垂直于CRT屏面上的照度为25olx,分别测量屏幕中央亮块和周围 暗背景的亮度 测量时,应避免探头的阴影落在检测覆盖面内,同时也应避免玻璃屏面的眩光进入探头 将亮度调节分别处于5.4.1记录的SS;位置上,重复进行上述测试 每个调节位置上测得的对比 度应符合4.2.2要求 5.43闪烁的检测 使受检样品显示尽量充满显示花围的静止亮图案(如满屏亮块等),用目测法检验当亮度调节分别 处于品tI纪录的s,S,位登时屏蒂亮图案的闪炼情况,结果应符合42了要求 5.4.4显示点晃动的检测 用放大事不小于2加倍,刻度分辨率不低于0.0amm的显微镜,观察屏幕中央和四角上可独立分辨 显示亮点的中心或边沿的摆动幅度,如图2所示,其结果均应符合42.4要求.测量时,可把交流供电电 源的频率限制在5oHz士0.1Hz内 亮点中心摆动幅度d 亮点边沿摆动幅度d 图2 5.4.5亮度不均匀性的检测 在照度不大于k的暗房里,找出非亮度控制功能澈成的显示花围内亮度差最大的两个亮块的位 置,井测量其亮度,如果没有显示亮度差的位登,则分别测斌屏幕中央和显示范围四个角上的亮块的亮 度 测量时,检测覆盖面积不应大于显示范围的0.5% 分别把亮度调节位置处于5.4.I记录的两个位霞(Ss,s)上,按上述要求和方法测量 每个亮度调 节位置上所测量的几个值中,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应符合4.2.5.1要求 5.4.6几何失真的检测 在5.4.I纪录的Ss,范围内,调节亮度使受试样品处于最不利于本项检测结果的位置上,显示能 直接反映显示范围轮边沿的图案 把轮席四角的点取为A.B.c.D形成四边形ACcD. 如图3所示,轮嘴线超出直线A8外倒的最大偏移址为a 进入A8内侧的最大偏移量为4 同特 其他三个边的偏移量分别为b、b,ci,c和dd
cB/T9313一1995 图3 测量并计算不列各项失真,每项结果应符合4.2.5.2耍求 水平梯形失真Tm T=[(AD一BC)/(AD十C]×100% 1 垂直梯形失真Tv T,=[(A8-Dc)/(AB+Dc]×100% 上桶形失真BHu上: BH上=[4a/(AD+BC)]×100% 下桶形失真B下: Bu下=[4/AD+BC)]x100% 左桶形失真Bv在; Bv走=[4e/(AD+BC)]×100% 5 右桶形失真Bv右: 6 Bv右=[4d/(AD+BC]×100% 上枕形失真Cu胜 7 CH上=[4a:/(AD十BC)]×100% 下枕形失真CH下; 8 Cu=[4;/(AD+BC]×100% 左枕形失真ca Cv=[4e:/(A十XC)]×100% 9 右枕形失真Cv右; Cv右-[td:/(AB+c]x100% 10 平行四边形失真P 11 P=[2(AC一BD)/AC+BD)]×100% 5.4.7非线性失真检测 使受试样品在整个显示范围显示水平方向均分(列象素相等)不少于16列,垂直方向均分(行象素 相等)不少于12行的标志,在5.1记录的s,s.范围内,调节亮度,使受试样晶处于最不利于本项检 测结果的位置上 寻找并测量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标志距离的最大值L/mm和最小值Ln/mm 水平显示非线性失真K按下式计算 12 K'-[(La一L.)/L.]X100% K"=[Lm一Lmn)/L.]×100% 式(12),(13)中;K'最宽标志宽度时的失真;
cB/g313一1995 K" 最窄标志宽度时的失真; 标志的平均宽度,mm 见式(14). Lm ,=L/n 14 1 式中;l显示范围的水平宽度; -水平列数 b. 垂直显示非线性失真的测和计算方达与水平显示非线性失真的测鼓和计算相同 测试结果 应符合4.2.53要求 54日显承范围渊 使受试样品工作在便于测量显示范围(如显示能直接反映显示范围轮廓边沿的图案等)而不利于增 大显示面积的状态(亮度调节位置处于4.4.1记录的SS;之间),结果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并满足 5.2.7要求 5.5安全性试怜 按GB4943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GB4943要求 5.6噪声检测 按GB6881进行 测试点在CRT屏面外50em处(法线位置上),结果应符合4.4要求 5.7 电磁兼容性试验 5.7.1无线电干扰极限值试验 5.7.1.1电源端子干扰电压的极限值试验 测方法按GB9254第7章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4.5.1.1要求 5.7.1.2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试验 测量方法按GB9254第8章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4.5.1.2要求 5.7.2电磁敏感度试验 5.7.2.1磁场敏感度试验 试验方法按GB6833.2有关章条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5.2.1和4.5.2.2要求 5.7.2.2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试验方法按GB6833.3有关章条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5.2.1和4.5.2.3要求 5.7.2.3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试验方法按GB6833.4有关章条进行,试验结果应分别满足4.5.2.4、4.5.2.5和4.5.2.6要求 5.7.2.4辐射敏感度试验 试验方法按GB6833.5有关章条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5.2.7要求 5.7.2.5传导敏感度试验 试验方法按GB6833.6有关章条进行,试验结果应分别满足4.5.2.8a和4.5.2.8b要求 5.8环境试验 本标准的环境试验方怯按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具体试验见如下各条 5.8.1低温试验 5.8.1.1工作状态下低温试验 按GB2423.1中试验Ad非散热试验样品的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方法进行 试验温度取表5规定 的上作温度下限值,持续时间为16h;为防止试验中受试样品结冰和凝露,允许将受试样品用隔潮薄膜 密封后进行试验,必要时还可以在密封套内放置吸潮剂 试验期满后,恢复2h,按5.2进行外观和结构 检查,然后通电工作不少于30min,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5.8.2高温试验 5.8.2.1工作状态下高温试验 按GB2423.2中试验x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方法进行 本试验无须进行预处理;初 10
GB/T9313一1995 始检测按5.2进行试验温度取表5规定的工作温度上限值,持续时间为h;试验期间受试样品应工作 在易于判断是否正常的状态,且工作应正常 5.8.2.2贮存运输条件下高温试验 按GB2423.2中试验b;非散热试验样品的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方法进行 试验温度取表5规定 的贮存运输温度上限值,持续时间为16h 试验期满后,恢复2h,按5.2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然后通电 工作不少于30min,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5.8.3恒定湿热试验 按GB2423.3进行.初始检测按5.2进行;条件试验应在受试品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的 状态下进行,持续时间为48h;条件试验结束后,按表5规定的工作温度和工作湿度的上限值调整试验 箱(室)的温,湿度,调整时,应参照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的有关要求进行,以防止在受试样品上产 生凝露,达到稳定后,受试样品应通电工作不少于30min,并工作正常 5.8.4振动试验 按GB2423.10进行,初始检测按5.2进行;条件试验按表6规定的值进行 试验期间,受试样品不 应有机械上的损坏、紧固部位的松动或机内的调整现象,在振动循环期间,应通电工作且工作正常试验 顺序按a,b,c,d依次进行 共振搜索,即初始振动响应检查 若每个轴向的共振点超过4个,则只取4个较大的共振点; a 共振保持,即耐久试验中的定频率试验祛 每个轴向分别选取共振搜索中取得的共振频率或 危险频率进行试验,如果在试验频率范围内无明显共振,则选用该范围的上限; 振动循环,即耐久试验中的扫频试验法 c. 最后振动响应检查,即重复共振搜索,两次检查的共振部位和共振点均不应有较大的变化 d 试验结束后,对受试样品进行最后检测,先按5.2检查,然后通电工作不少于30mm,皮工作正常" 5.8.5自由跌落试验 按GB2423.8进行 初始检测按5.2进行,条件试验按表8规定的值进行,受试样品在完好包装条 件下,按组别和毛重确定跌落高度;跌落次数为2次;受试样品处于正常运输的位置和状态进行自由跌 落.试验结束后,受试样品的包装箱不应有较大的变形或明显损坏,对试验样品按5.2检查,并加电工作 不少于30min,应工作正常 5.9电源适应能力试验 5.9.1交流电源适应能力试验 对交流供电的cRT显示设备,按下列几种组合对受试样品进行试验,每种组合试验时间不应小于 ,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42.5可以除外). 15min, 220V 50Hz; b 187V 49Hz; 187V 51Hz; 242v 49Hz; d 242v 51Hz 5.9.2直流电源电压适应能力试验 对直流供电的CRT显示设备,调节直流电源电压,使其偏离标称值5%,各种偏离多组供电电源 应取各种偏离的组合)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5min,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 5.10可靠性试验 5.10.1试验条件 可靠性试验的环境温度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范围的上限值(误差为土10%)条件下进行 5.10.2试验方案 可靠性试验时,按GB5080.7中定时定数截尾试验方案的56进行,也可以采用产品标准规定的 11
GB/T9313一1995 方案 整个试验过程,受试样晶应工作在易于判决是否关联故障的状态 为此.产品标准应规定可幕性试 验时,受试样品的工作状态和对受试样品的操作及关联故障的判决方法 5.10.3试验时间 多 试验时间应持续到总试验时间及总关联故障数均能按规定的试验方案作出接收或拒收时截止 台设备试验时,每台设备的试脸时间不得少于所有受试设备的平均试验时间的一半 5.10.4故障分类 故障分类和判据按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进行判断 检验规则 6.1-一般规定 产品在定型时(设计定型、生产定型)和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本标准规定和产品标准中的补充规定进 行检验,并应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 6.2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类如下 定型检验; a 交收检验; b. 例行检验 c. 各类检验的试验项目和顺序见表9 若产品标准补充试验项目,应规定补充试验项目的试验归类及 试验顺序的插入位置 表9 技术要求 交收检验 检 目 试验方法 定型检验 例行检验 验项 5.2 外观和结构 性能检验 4.9 5.3 显示特性 4.2 5.4 安全性 5.5 咩 声 5.6 4.4 电磁兼容性 4.5 5.7 环境 4.6 5.8 电流适应能力 5,9 可幕性 5.10 “、”表示在该类试验中应进行的项目;,“-”表示不进行的项目 注 6.3定型检验 6.3.1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均应通过定型检验 6.3.2定型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或由上级主瞥部门指定或委托的质量检验单位负责进 行 6.3.3进行定型检验的样品数量为2台 其中可靠性试验的样品数量按表10规定 12
GB/T9313一1995 表10 批量或连续生产台数 最佳样品样 最大样品数 全 部 部 13 全 4~16 17~52 15 53~96 19 21 13 96200 2G 22 200以上 6.34试验中出现非关联故障,可重新启动并继续进行该项试验,但在重新启动的累计次数超过2次 时,则应停止试验 查出原因,提出分析报告,采取相应措施后,继续进行该项检验 试验中出现关联故障,应停止试验,在查明故障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排除,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后,应 重新进行定型试验 6.3.5试验后要提交定型检验报告 6.4交收检验 6.4.1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产品,均应全数进行交收检验 6.42交收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负贵进行 检验中出现非关联故障,可重新启动后继续进行该项试验,但在试验中出现关联故障时,应停止 6.4.3 检验,查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和纠正槽施 若故障原因是孤立性的,则对该产品进行修复,继 续进行该项试验 若故障原因是普遍性的,则应对全部产品进行修复检查,然后重新进行交收检验 6.5例行检验 6.5.1批量生产的产品,每批均应进行例行检验;连续生产的产品,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例行检验 当更改设计和主要工艺或更换主要元、器件,材料或整部件时,也应进行例行检验 6.5.2例行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或由上级主臂部门指定或委托的质量检验单位负贵进 行 根据订货方的要求,制造单位应挑供该批产品,或该年度的例行检验报告 6.5.3例行检验样品应在交收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其样品数量应不少于2台 其中可靠性试验 的样品数量按表10规定 6.5.4检验中出现非关联故障,可重新启动后继续进行该项试验,但在重新启动的累计次数超过2次 时,则应停止检验,童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果取相皮措施后,继续进行该项试验 检验中出现关联故障,应停止检验,在查出故障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排除,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后,应 重新进行例行检验 在重新进行例行检验中又出现关联故障,则判该产品通不过例行检验 6.5.5检验后要提交例行检验报告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箱外应标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出厂年、月、日,井有“小心轻放",“怕湿",“向上"等运输标 7.1 志,远输标志应符合GB19的规定 包装箱外的标志不应因运输条件相自然条件而退色、变色、.脱落 7.2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凳的要求,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明细表,检验合格证,备附件及有关的随 机文件 必要时备附件及有关的随机文件可单独包装 7.3包装后的产品应能以任何交通工具,运往任何地点在长途运输时不得装在敞篷车厢和船舱中,中 途转运时不得存放在露天仓库中,在运输过程中不允许和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物品同车(或其他运输工 13
cB/T9313一1995 具)装运,并且产品不允许经受雨,雪或液体物质的淋袭与机械损伤 7.4产品贮存时应存放在原包装箱内,存放产品的仓库环境温度为040c,相对湿度不大于80%.仓 库内不允许有各种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的产品及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 并且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冲击 和强磁场作用.包装箱应垫离地面至少20em,距离墙壁,热源,冷源、窗口或空气入口至少50em.若无其 他规定时,贮存期一般应为六个月 若在生产厂存放超过六个月时,则应重新进行交收检验 14
GB/T9313-1995 附 录 故障的分类和判据 (补充件 A1故障定义 受试样品在规定条件下,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 a 受试样品在规定条件下,出现了一个或几个性能参数不能保持在规定值的上下限之间 b. 受试样品在规定应力范围内工作时,出现了机械零件,结构件的损坏或卡死,或出现了元器件 的失效或断裂,而使受试样品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 A2故障分类 故障类型分为关联性故障(简称关联故障)和非关联性故障(简称非关联故障) 关联故障是受试样品预期会出现的故障,通常都是由产品本身条件引起的.关联故障在解释试验结 果或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必须要记入的故障 非关联故障则是受试样品出现非预期的故障,这类故障不是受试样品本身条件引起的,而是试验要 求之外而引起的 非关联故障在解释试验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不计入 但应在试验中做记录,以 便于分析和判断 A3关联故障判据 必须经更换元器件或零部件(包括外用设备)才能排除的故障; h. 损耗件(如电池等)在其寿命期内发生的故障 需要对接插件,电缆等进行修整,以消除短路和接触不良,方可排除的故障; 不是同一故障引起而同时发生两个以上的关联的故障,则应如数计入 如果是同一故障引起 dd. 的,则只计一次; 出现遣成测试和维护使用人员的不安全或危险或造成受试样品和设备严重损坏的故障,应立 即做出拒收判定,并中止试验; 程序的偶然停运或运行失常,但无须做任何维修和调整,再经启动就能恢复正常,这种偶然跳 动的故障,凡积累数达三次者(指同一受试样品),计为--次关联故障,不足三次者均以非关联故障论处 承担确认试验的检测单位,根据故障情况和分析结果,有资格认定某种故障为关联故障 B A4 非关联故障判据 从属性故障 a 由于受试样品中其他元器件或零部件失效(包括外围设备故障)而直接引起受试样品某一相关元器 件或另部件的失效,遣成的故障 或者由于试验条件变化已超出规定的范围如突然断电,电网电压和频 率的变化,温湿度变化,严重的机械环境变化和干扰等),而引起的故障,都属于从属性故障 b.误用性故障 由于操作人员的过失而遣成的故障,如安装不当,带电插拔有源接口或线缆,施加了超过规定的应 力条件或者按产品标准规定允许调正的部件没有得到正确的调节,显示画面失步等,而遣成的故障都属 于误用性故障 诱发性故障 15
GB/T9313-1995 在检修期间,因为维修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故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深圳爱华电子有限公司,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谦,诸葛明,王利剑张沛红 本标准于1988年6月首次发布 16

化学试剂甲酸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化学试剂甲酸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化学试剂甲酸的编号:GB/T15896-1995。化学试剂甲酸共有5页,发布于1996-08-011996-08-01实施
颜料分类、命名和型号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颜料分类、命名和型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颜料分类、命名和型号的编号:GB/T3182-1995。颜料分类、命名和型号共有6页,发布于1996-08-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