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266-2018

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

Pointsupportingdeviceforcurtainwal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的编号:GB/T37266-2018。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共有44页,发布于2019-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7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060.10
  • 实施日期2019-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4页
  • 文件大小3.95M

以图片形式预览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

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


国家标准 GB/T37266一2018 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 Pointsupportimgdevieeforeurtainwal 2018-12-28发布 2019-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7266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和标记 材料 6 要求 试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15 产品标志、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16 0包装、,运输和贮存 1 附录A资料性附录)驳接头夹持头构造 附录B(资料性附录爪件构造 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爪臂数量和形状 23 附录D(资料性附录夹具构造 25 附录E(资料性附录》点支承装置力学性能的设计选用方法 28 附录F(规范性附录)驳接头,夹持头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9 附录G规范性附录爪件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32 附录H(规范性附录)夹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36
GB/37266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C4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 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山 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金粤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坚宜佳五金制品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春、杜万明、王洪涛、徐勤、李炯、郝伟、窦铁波、万树春、王双军、于军 花定兴陈广章、尚景朕
GB/37266一2018 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的分类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标志、合 格证、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采光顶,雨篷和护栏等用点支承装置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T197一2018普通螺纹公差 GB/T228.1一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 l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 220不锈钢棒 GB 18042000 -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2100通用耐蚀钢铸件 GB 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5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 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 4226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 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 4238耐热钢钢板和钢带 GB 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T 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16825.1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GB/T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22095一2008铸铁平板 GB/T34327建筑幕墙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3432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点支承装置pointsupportingdeviee 以点连接方式直接承托和固定面板,并传递面板所承受作用的组件
GB/T37266一2018 3.1.1 穿孔式点支承装置perforation-ypepointsupportingdeviee 以穿透面板方式夹持和固定面板的点支承装置 3.1.2 夹板式点支承装置splint-typepointsupportingdeviee 以不穿透面板方式夹持和固定面板的点支承装置 3.2 驳接头 rOutel 固定于爪件或支承结构上,穿过面板孔夹持和固定面板并传递作用的组件 3.3 爪件spider 固定于支承结构上,支承驳接头或夹持头并传递作用的构件 3.4 夹持头eampinghead 固定于爪件上,夹持和固定面板边部并传递作用的组件 3.5 夹具elamp 固定于支承结构上,夹持和固定面板边部或角部并传递作用的组件 3.6 初始位移initialdisplacemment 驳接头或夹持头受压试验时,施加预定荷载后,承座和螺杆间产生的相对位移值 3.7 驳接头轴向受拉承载能力loadbearingcapabilityofroutelagainstaxialtension 在驳接头轴向(F,方向,见图1)力作用下,驳接头出现支承螺杆拉脱、拉断,螺纹连援坏或承座 夹板固定螺钉破坏等失效现象时承受的拉力 驳接头承受的荷载方向示意 图1 3.8 驳接头轴向受压承载能力loadbearingcapabilityofroutelagainstaxialcompression F 在驳接头轴向(F,反方向,见图1)力作用下,驳接头出现支承螺杆压弯变形,承座破坏、螺纹连接 破坏等失效现象时承受的压力
GB/37266一2018 3.9 驳接头径向承载能力loadbearingcapabilityofroutelagainstradialbending F 在垂直驳接头轴(F,方向,见图1)力作用下,驳接头螺杆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1mm弯曲残余 变形时承受的作用力 3.10 爪件轴向受拉承载能力 loadbearingcapabilityofspide”againstaxialtensionm ” 在爪件轴向(F,方向,见图2)力作用下,爪臂远端出现1/50(如图3所示)变形时单爪承受的作用力 杆用式和索用式爪件承受的荷载方向示意 肋用式爪件承受的荷载方向示意 图2爪件承受的荷载方向示意 b a)杆用式和索用式爪件爪臂长度1量取方式 肋用式爪件爪臂长度1量取方式 注图示1为投影长度 图31量取方式示意
GB/T37266一2018 3.11 spidl 爪件轴向受压承载能力 l0ad hearingcapabilityof againstaxialcompression F 在爪件轴向(F,反方向,见图2)力作用下,爪臂远端出现!/50(!如图3所示)变形时单爪承受的 作用力 3.12 爪件径向承载能力lodbheringcapabltyfspidleragenstradibending F 在垂直爪件轴(F,方向,见图2)力作用下,爪臂远端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1mm变形时单爪承 受的作用力 3.13 夹持头轴向受拉承载能力loadbearingcapabilityofeampingheadagainstaxialtension" 在夹持头轴向(F,方向,见图4)力作用下,夹持头出现螺杆拉断、螺纹连接破坏或承座夹板固定螺 钉破坏等失效现象时承受的拉力 图4夹持头承受的荷载方向示意 3.14 夹持头轴向受压承载能力loadbearingcapabilityofelampingheadagainstaxialcompressionm 在夹持头轴向(F,反方向,见图4)力作用下,夹持头出现螺杆压弯变形,承座破坏,螺纹连接破坏 或承座夹板固定螺钉破坏等失效现象时承受的压力 3.15 夹持头径向承载能力loadbearingcapabilityofeampingheadaganstradialbendng 在垂直夹持头轴(F,方向,见图4)力作用下,夹持头螺杆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1mm弯曲残余 变形时承受的作用力 3.16 夹具轴向受拉承载能力 loadlbearingcapabilityofelampagainstaxialtensionm 在夹具轴向(F,方向.见图5)力作用下.夹具前夹板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2mm轴向位移、或出 现夹板固定螺钉和夹具连接螺钉螺纹连接破坏等失效现象时承受的作用力
GB/37266一2018 图5夹具承受的荷载方向示意 3.17 ratlial 夹具径向承载能力loadbearingcapabilityofelampagainst bending 在垂直夹具轴(F,方向,见图5)力作用下,夹具出现2mm变形时承受的作用力 3.18 承载能力标准值oadbhearingcapabittychauracterstievale 标准值 characteristicvalue 以一组试件(不少于5套)承载能力试验的最小值所标示的产品承载能力代表值 分类和标记 4.1分类与代号 4.1.1点支承装置 4.1.1.1按与面板的连接形式分为穿孔式点支承装置和夹板式点支承装置 4.1.1.2按组件分为驳接头,爪件,夹持头和夹具,分类及代号见表1 表1组件分类及代号 分 类 驳接头 爪件 夹持头 夹具 号 BJT JCT 代 4.1.2驳接头 4.1.2.1按面板开孔形式分为沉头式和浮头式,分类及代号见表2,构造参见附录A 表2驳接头面板开孔形式分类及代号 分类 沉头式 浮头式 代号
GB/T37266一2018 4.1.2.2按承座与螺杆的连接构造形式分为球钦式和螺杆式,分类及代号见表3,构造参见附录A 表3驳接头承座与螺杆的连接构造形式分类及代号 分类 球饺式 螺杆式 Q2 代号 LG 4.1.3爪件 按所连接的支承构件分为杆用式,索用式和肋用式,分类及代号见表4,构造参见附录B. 4.1.3.1 表4爪件所连接的支承构件分类及代号 分类 杆用式 索用式 肋用式 代 号 4.1.3.2按面板安装方向分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类及代号见表5 表5爪件面板安装方向分类及代号 分类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代号 注:竖直方向带长扁孔和圆孔型,水平方向全圆孔型 4.1.3.3按爪臂数量分为单爪、二爪、三爪,四爪,按照形状分为x.H,I型,分类及代号见表6,构造参见 附录C 表6爪件爪臂数量和形状分类及代号 分类 X型 H型 I型 代号 注除以上形状外,异形的代号由供需双方按约定代号标注 4.1.4夹持头 4.1.4.1按外观形状分为矩形、圆形,菱形和特形,分类及代号见表7 表7夹持头外观形状分类及代号 分类 矩形 圆形 萎形 特形 Jx YXx Lx TX 代号 注:矩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包括椭圆形 4.1.4.2按承座与螺杆的连接构造形式分为柱铃式和整体式,分类及代号见表8,构造参见附录A
GB/37266一2018 表8夹持头承座与螺杆的连接构造形式分类及代号 分 类 柱较式 整体式 代 ZI ZT 4.1.5夹具 4.1.5.1按外观形状分为矩形、圆形、菱形和特形,分类及代号见表9 表9夹具外观形状分类及代号 分类 矩形 圆形 菱形 特形 代号 YX TX JN 注;矩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包括椭圆形 4.1.5.2按所连接的支承构件分为杆用式,索用式和肋用式 杆用式又按夹具与支撑杆件的螺纹连接 构造方式分为钉孔式、螺柱式和螺孔式,分类及代号见表10,构造参见附录D. 表10夹具所连接的支承构件分类及代号 杆用式 分类 索用式 肋用式 钉孔式 螺柱式 螺孔式 代号 4.2标记 4.2.1驳接头标记 按产品名称,本标准编号、组件代号,面板开孔形式代号、承座与螺杆的连接构造形式代号、面板厚 度、夹板外圆直径、衬套外圃直径、螺杆螺纹规格和承载能力标准值的顺序进行标记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 -承载能力标准值,单位:kN 螺杆螺纹规格 衬套外圆直径,单位:mm 夹板外圆直径,单位:mm 面板厚度,单位:mm 承座与螺杆的连接构造形式代号 -面板开孔形式代号 组件代号 示例 以符合GB/T37266一2018的沉头球钦式驳接头为例,其特征为;面板厚度为22mm,夹板外圆直径为59mm,衬套 外圆直径为36mm,螺杆螺纹规格为M14,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是4500N,受压承载能力标准值是4500N,径向承载能
GB/T37266一2018 力标准值是2500N,其标记为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TcQ122中59-36-M144.5/A4.5/2.5 4.2.2爪件标记 按产品名称,本标准编号、组件代号、所连接的支承构件代号、面板安装方向代号、爪臂数量,形状代 号、爪孔孔心距、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的高度和承载能力标准值的顺序进行标记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 承载能力标准值,单位N 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的高度,单位:mm 爪孔孔心距,单位:mm 形状代号 爪臂数量 面板安装方向代号 -所连接的支承构件代号 组件代号 示例: 以符合GB/T37266一2018的杆用式竖直方向使用的四爪H型爪件为例,其特征为;爪孔孔心距为400 mmmX 250mm,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的高度为50mm,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是6000N,受压承载能力标准值是6000N,径向 承载能力标准值是3500N,其标记为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G:Z4H400×250-50-6/6/3.5 4.2.3夹持头标记 按产品名称、本标准编号、组件代号、外观形状代号,承座与螺杆的连接构造形式代号、面板厚度、前 夹板最大外形尺寸、螺杆螺纹规格和承载能力标准值的顺序进行标记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 承载能力标准值,单位:N 螺杆螺纹规格 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单位:mm 面板厚度,单位:mm 承座与螺杆的连按构造形式代号 外观形状代号 -组件代号 示例1: 以符合GB/T37266一2018的椭圆形柱较式夹持头为例,其特征为;面板厚度为36mm,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为 60mm×70mm,螺杆螺纹规格为M18,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是4000N,受压承载能力标准值是4000N,径向承载能力 标准值是2000N,其标记为 点支承装置GB/T372662018JCTYXZ36-60×70-M18-4/4/2 示例2: 以符合GB/T372662018的椭圆形整体式夹持头为例,其特征为;面板厚度为36mm,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为 60mm×75mm ,螺杆螺纹规格为M16,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是4500N,受压承载能力标准值是6000N,径向承载能力
GB/37266一2018 标准值是2500N,其标记为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JcTYXZT3660×75-M16-4.5/6/2.5 4.2.4夹具标记 按产品名称,本标准编号、组件代号、外观形状代号、所连接的支承构件代号面板厚度、前夹板最大 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标准值的顺序进行标记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 承载能力标准值,单位:kN 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单位;mm 面板厚度,单位,mm 所连接的支承构件代号 外观形状代号 组件代号 示例1 以符合GB/T372662018的矩形钉孔式夹具为例,其特征为:面板厚度为30mm,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为 300mmx70mm,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是8000N,径向承载能力标准值是4000N,其标记为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JXND80-300×70-8/4 示例2 以符合GB/T37266一2018的正方形索用式夹具为例,其特征为;面板厚度为30mmn,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为 150mm×150mm,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是10000N,径向承载能力标准值是4500N,其标记为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JXS80-150x150-10/4.5 示例3: 以符合GB/T372662018的椭圆形钉孔式火具,其特征为;面板厚度为30mm,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为300mmx 70mm,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是8000N,径向承载能力标准值是6000N,标记为 点支承装置GB/T37266一2018JJYXD30-300×70-8/6 5 材料 金属零件的材质宜采用奥氏体型或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其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 5.1 GB/T1220,GB/T2100,GB/T3280,GB/T4226,GB/T4237,GB/T4238和GB/T20878的规定 " 奥 氏体型和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均应进行固溶处理 当采用奥氏体型不锈钢时,其化学成分当中镍的 含量(质量分数):室内用不应小于8%,室外用不宜小于10% 5.2紧固件性能应符合GB/T3098.6和GB/T3098.15的规定 5.3点支承装置与玻璃面板之间应设置弹性材料的衬套和垫片,衬套和垫片材质宜选用硬度值不大于 8Hw的铝质材料,且厚度不宜小于1 mm 要求 6.1外观 产品表面平滑光洁,不应有毛边、毛刺凹陷、划伤,以及肉眼可见的砂眼、裂缝和锈蚀等缺陷
GB/T37266一2018 6.2尺寸及允许偏差 6.2.1螺纹基本尺寸应符合GB/T196的规定,螺纹直径和螺距应符合GB/T193的规定,螺纹公差等 级不宜低于GB/T197一2018的7H/6g,螺纹配合应灵活可靠,并应有良好的互换性 6.2.2未注尺寸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公差不宜低于GB/T1804一2000中m级,形状和位置公差不宜低 于GB/T1184一1996中K级 6.2.3沉头式驳接头承座沉头锥角a应满足(90士0.5)°,且厚度d不宜小于4mm,见图6 6.2.4驳接头球头支承螺杆的活动锥角8不应小于10",见图6 三 图6承座沉头尺寸和球头支承螺杆的活动锥角示意 6.2.5爪件支座孔与支座底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士1",爪件的其他尺寸和形状位置允许偏差 应符合表11的规定,爪件尺寸示意如图7所示 表11爪件尺寸和形状位置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孔距<22o 20<孔距<300 300<孔距<600o 相邻爪孔孔心距 士1.0 士1.5 士2.5 爪孔与支座孔孔心距 士1.0 士l.5 士2.5 爪孔直径 士0.5 爪臂截面尺寸 -0.5 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的高度 士2.0 0
GB/37266一2018 说明: -爪孔与支座孔孔心距; 相邻爪孔孔心距; S1,S -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的高度; -爪孔直径 4、b、D、D D 支座孔直径; -爪臂截面尺寸 注:图示1为投影长度 图7爪件尺寸示意 6.3力学性能 6.3.1驳接头 6.3.1.1驳接头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轴向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 6.3.1.2驳接头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轴向受压承载能力标准值 6.3.1.3驳接头径向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径向承载能力标准值 6.3.2爪件 6.3.2.1爪件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轴向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 6.3.2.2爪件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轴向受压承载能力标准值 6.3.2.3爪件径向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径向承载能力标准值 6.3.3夹持头 6.3.3.1夹持头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轴向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 6.3.3.2夹持头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轴向受压承载能力标准值 11
GB/T37266一2018 6.3.3.3夹持头径向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径向承载能力标准值 6.3.4夹具 6.3.4.1夹具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轴向受拉承载能力标准值 6.3.4.2夹具径向承载能力值应不小于该产品标示的径向承载能力标准值 6.3.5力学性能的设计选用方法 点支承装置力学性能的设计选用方法参见附录E 试验方法 7.1外观 目视检测 7.2尺寸及允许偏差 螺纹质量检验应按照GB/T188.GB/TI96和GB/T197一28的规定进行 7.2.1 尺寸偏差检验应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进行 7.2.2 沉头式驳接头承座沉头锥角检验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7.2.3 如图8所示,将承座放置在平台上,以产品圆柱母线为基准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锥角7; a 图8沉头式驳接头的承座沉头锥角a测量示意 b)取(360"一2>)的值作为确定沉头式驳接头承座沉头锥角a值 7.2.4驳接头球头支承螺杆的活动锥角检测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如图9所示,将承座放置在平台上,以承座端面为基准面,用万能角度尺测量不同位置活动锥 a 角0三次; 取(2一180°)的最小值作为驳接头球头支承螺杆的活动锥角3值 b) 12
GB/37266一2018 图9驳接头球头支承螺杆的活动锥角月测量示意 7.2.5爪件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位置的偏差值检验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如图10所示,将爪件放置在符合GB/T22095一2008中3级准确度的检验平台上,以检验平 台作为基准面,用高度尺测量每个爪孔的爪耳端面的高度h三次,汇总测量数据 说明: -爪耳端面的高度 图10爪件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的高度值h测量 b)计算每次测量的实测尺寸与图纸设计尺寸差值的绝对值,取最大绝对值作为偏差值 7.3力学性能 7.3.1驳接头、夹持头力学性能 驳接头,夹持头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按照附录F进行 7.3.2爪件力学性能 爪件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按照附录G进行 7.3.3夹具力学性能 夹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按照附录H进行 13
GB/T37266一2018 8 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 8.2.1 出厂检验项目为6.1和6.2规定的各项内容 8.2.2组批规则 以同一批原材料同一规格型号,每1o00套为一批,不足1o00套的按一批计算 8.2.3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 8.2.3.1外观 外观为全数检验 单件检验结果不符合6.1的规定,则判定该件不合格 8.2.3.2尺寸及允许偏差 采用GB/T2828.1一2012中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其检验水平为I,接收质量限AQL取6.5 见表12 表12 单位为套 尺寸及允许偏差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 样本大小 第一判定数 第二判定数 批量范 习n 接收数Ac 拒收数Re1 接收数Ae 拒收数Re 150 10 51280 16 13 281500 26 50ll000 20 40 根据表12规定的批量和相应的样本大小抽取数量随机抽取样本,按照7.2的规定对样本进行检验 不合格 数d不大于第一判定数Ae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接收;不合格数d不小于第一判定数Re时,则判定该批产品 不合格,拒收 第一次检验不合格数大于接收数但又小于拒收数时,即d处于Aei与Re之间时,按照n 规定的数 量抽取样本重新检验 两次检验样本中的不合格总数d与d之和不大于第二判定数Ae,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接收;当d与d之和不小于第二判定数Re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拒收 8.3型式检验 8.3.1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6.2和6.3规定的各项内容 8.3.2检验时机 有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4
GB/37266一2018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a b 正式定型后,当结构、材料、工艺等有重大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每二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c d)停产半年或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8.3.3组批规则 以组批量大于500套的出厂检验合格批的产品组成一个型式检验批 8.3.4抽样方案与判定规则 8.3.4.1尺寸及允许偏差 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应符合8.2.3.2的规定 8.3.4.2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试验抽样数量见表13,按照7.3的规定进行试验,按照6.3的规定进行判定 全部检验项 目合格,则判定该型式检验合格 如果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重新加倍抽取产品,对不合格项目重新进 行检验.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定该型式检验合格;如果仍有不合格,则判定该型式检验不合格 表13力学性能试验抽样数量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 试验方法 抽样数量 序号 驳接头,夹持头轴向受拉性能试验 5套/批 驳接头,夹持头轴向受压性能试验 5套/批 7.3.l 驳接头,夹持头径向承载性能试验 5套/批 爪件轴向受拉性能试验 5套/批 6.3 爪件轴向受压性能试验 7.3,2 5套/批 爪件径向承载性能试验 5套/批 夹具轴向受拉性能试验 5套/批 7.3.3 夹具径向承载性能试验 5套/批 产品标志、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产品标志 产品应有商标或制造商徽记等永久性标志 9.2产品合格证 每个包装箱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的编制应符合GB/T14436规定,且应包括下列内容 执行产品标准号; a b 检验结果; 检验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及制造商的质量检验印章 c 15
GB/T37266一2018 g.3产品质量保证书 每个交货批应有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质量保证书的编制应符合GB/T14436规定,且应包括下列 内容: 执行产品标准号; a b 产品名称、商标及标记; 各项力学性能指标; c d 主要规格参数 e 产品所用材料牌号; 制造商名称,地址及质量问题受理部门联系电话 用户名称及工程名称 g 9.4产品使用说明书 每个产品出厂检验或交货批应有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GB/T9969 9.4.1 规定 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文字应简练,并采用图、表、照片等进行说明,便于用户快速理解掌握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话以下内容 9.4.2 a) 主要规格参数; 各项力学性能指标 b 安装要求、保护措施及其他一些必要信息 c 10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包装 10.1.1产品应使用无腐蚀作用的材料包装 0.1.2产品包装箱的明显部位应标明以下内容 产品的名称,商标及标记 a 制造商名称、地址; b 生产日期或批号; c 检验合格标记 d 执行的产品标准(GB/T37266一2018). e 10.1.3包装箱应牢固,避免产品在正常运输过程中损坏 0.1.4装箱产品应采用轻软材料隔离,避免相互碰撞 0.2运输和贮存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卸防冲击,避免与活性化学腐蚀物品混装 产品贮存处应清洁、干燥,通 风和无腐蚀性介质 16
GB/37266?2018 ? A ?? ?г? ? A.1 A.1.1????A.1,?A.2 ? -; ???; -???; ?? -; -; D -? а??; ?? D а; M -?; ?? -??; ?? ?A.1??? 17
GB/T37266?2018 ?: -; ??? ; -?; ??; ; а?? D -?; D а; ?? ? M ??; -?? -?? ?A.2???? A.1.2????A.3?A.4 o S ?: -а; ??? ???; ???; T ; ; а?? ?; D -а; D ??; ?? ?; M ?? ?? ?A.3??? 18
GB/37266?2018 ? -?а; -???; -?а?? 0 -?: -?; ; D -; -а??; ??; -??; D M -а -??; -? ? -?; ?A.4???? A.2г? A.2.1?г??A.5 ?: ?а ? 2 -а??; -???; -?; ???; 10 -а - ?; ss ??γ? M -?; ?? -??; ?? ?A.5?г? 19
GB/T37266一2018 A.2.2整体式夹持头构造见图A.6 说明 前夹板 偏心垫片; 夹板固定螺钉; 异形嵌装螺母; -垫片; T -面板厚度; 带夹板承座 M 螺杆螺纹规格 螺母 -前压板最大外形尺寸 S×S -弹簧垫圈 悬臂长度 图A.6整体式夹持头构造 20
GB/37266一201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爪件构造 B.1杆用式爪件构造见图B.1 说明: s,S 爪孔孔心距; -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的高度 图B.1杆用式爪件构造 B.2索用式爪件构造见图B.2 说明 S,S 相邻爪孔孔心距; 支座夹索中心与爪耳端面的高度 图B.2索用式爪件构造 21
GB/T37266一2018 B.3肋用式爪件构造见图B.3 说明: 相邻爪孔孔心距 S 爪孔与支座底面的高度; 支座孔与爪耳端面的高度 支座孔孔心距 h 图B.3胁用式爪件构造 22
GB/37266一2018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爪臂数量和形状 爪臂数量和形状的图示见表C1 表C.1爪臂数量、形状及图示 形状爪臂数量 图示 爪臂数量 图示 四爪 二爪 X型 三爪 -爪 四爪 二爪 H型 三爪 -爪 23
GB/T37266一2018 表c.1(续 形状爪臂数量 图示 爪臂数量 图示 1型 -爪 二爪 注:s、s -相邻爪孔孔心距; -爪耳端面与支座底面的高度 24
GB/37266一2018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夹具构造 D.1杆用式夹具构造见图D,1、图D.2、图D.3 -E丰羊米丰3一 呀 说明 -前夹板; -面板厚度; 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 SXS -垫片; -后夹板; -面板与结构之间距离 -夹具连接螺钉; -前夹板固定螺钉; 图D.1杆用钉孔式夹具构造 螺柱 说明 -前夹板 面板与结构之间距离 垫片; 螺柱长度; M -前夹板固定螺钉 螺柱螺纹规格 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 S×S 后夹板 r -面板厚度; 图D.2杆用螺柱式夹具构造 25
GB/T37266一2018 螺孔 说明 前夹板 面板厚度; -垫片; 面板与结构之间距离" -前火板固定螺钉 前火板最大外形尺寸 S×S -后夹板; M 螺孔螺纹规格 图D.3杆用螺孔式夹具构造 D.2索用式夹具构造见图D.4 说明: 夹具连接螺钉; 前夹板最大外形尺寸; S XS -后压块; 面板厚度; -中间压块 面板与第一根拉索之间距离 后夹板; 两拉索之间距离; 垫片; 一根拉索直径; 第 前夹板; D 第二根拉索直径 -前火板固定螺钉 图D,4索用式夹具构造 D.3肋用式夹具构造见图D.5 26
GB/37266?2018 ? ???: ?а?? -??; ?а; -?; -?а??; T -?; ss -; ?аγ? -?а; ???; -а; ???? ?D.5в?о? 27
GB/T37266一2018 录 附 资料性附录) 点支承装置力学性能的设计选用方法 E.1选用原则 点支承装置承载能力设计值,可采用式(E.1)确定: F=F,/YR E.1 ( 式中 F 承载能力设计值 产品标示的承载能力标准值; 承载力分项系数 YR E.2承载力分项系数 表E.1中承载力分项系数是根据点支承装置的不同零,部件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不同失效形式的 特点,给出的最小承载力分项系数的建议值 设计选用时,宜根据点支承装置应用的不同可靠度要求酌 情确定 表E.1承载力分项系数 构件名称 受力状态 承载力分项系数 轴向受 拉 5.0 驳接头,夹持头 轴向受压 径向承载 轴向受拉 1.5 爪件 轴向受压 径向承载 1.2 轴向受拉 3,0 夹具 径向承载 2.0 28
GB/37266一2018 附录 规范性附录 驳接头,夹持头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F.1概述 本附录规定了驳接头,夹持头受拉性能受压性能、径向承载性能的试验方法 F.2设备及量具 F.2.1测力系统应按照GB/T16825.1的要求进行校准、精度大于一级并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力学试 验机 F.2.2分度值为0.01mm的变形量测量装置 F.2.3满足径向要求的刚性金属支座 F.2.4满足受拉和受压要求的刚性钢板 F3试样 F.3.1每组试样5套 F.3.2试样的受力面应平整且与轴心垂直 F.4试验环境 试样应在15C30C温度、25%7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试验 F.5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处理 F.5.1驳接头,夹持头受拉性能试验及结果处理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驳接头或夹持头按图F.1所示安装; a b 沿图示荷载方向以2mm/min的速度匀速施加荷载,加载至失效,记录试验数据并绘制荷载- 变形曲线图,失效时对应的荷载值即为该试样的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 按上述步骤对一组试样进行试验后,将试验结果汇总处理,以该组中最小值作为此批驳接头或 夹持头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 29
GB/T37266一2018 驳接头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夹持头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刚性钢板 图F.1驳接头,夹持头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F.5.2驳接头,夹持头受压性能的试验及结果处理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驳接头、夹持头按产品设计的最大悬臂长度(图F.2)安装,采用50N”m扭矩拧紧螺母; a 驳接头受压试验原理示意 夹持头受压试验原理示意 a b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悬臂长度 刚性钢板, 图F.2驳接头,夹持头受压试验原理示意 30
GB/37266一2018 b 沿图示荷载方向预加0.2kN荷载,然后卸载至0.02kN并保持荷载,位移归零 沿图示荷载方向以2mm/min的速度匀速施加荷载,当施加的荷载为1kN时,其初始位移大 于0.8mm,则该件不合格,中止试验;若初始位移小于0.8mm,继续加载至失效,记录试验数 据并绘制荷载-变形曲线图,失效时对应的荷载值即为该试样的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 d 按上述步骤对一组试样进行试验后,将试验结果汇总处理,以该组中最小值作为此批驳接头 或夹持头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 F.5.3驳接头、夹持头径向性能的试验及结果处理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驳接头,夹持头按产品设计的最大悬臂长度(图F.3)安装,采用50N m扭矩拧紧螺母; 驳接头径向试验原理示意 b 夹持头径向试验原理示意 说明: -刚性金属支座; -变形量测量装置; -刚性钢板; 悬臂长度 图F.3驳接头、夹持头径向试验原理示意 b 沿图示荷载方向预加0.2kN荷载,然后卸载至0.02kN并保持荷载,位移归零 沿图示荷载方向以0.2kN/s的速度按每次0.3kN荷载递增,每次加载后卸载回零,然后继续 c 加载,直到残余变形量达到或超过1mm,记录试验数据并绘制荷载-变形曲线图,以残余变形 量=1mm时对应的荷载值作为该试样的径向承载能力值;当无法查取上述径向承载性能 试验对应的荷载值时,可通过线性内插法计算得出,具体方法见GB/T228.1一2010中附 录K; d 按上述步骤对一组试样进行试验后,将试验结果汇总处理,以该组中最小值作为此批驳接头 或夹持头径向承载能力值 31
GB/T37266一2018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爪件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1概述 本附录规定了爪件受拉性能、受压性能、径向承载性能的试验方法 G.2设备及量具 G.2.1测力系统应按照GB/T16825.1的要求进行校准、精度大于一级并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力学试 验机 G.2.2分度值为0.01mm的变形量测量装置 G.2.3可调节金属支座,该支座具有可调节支撑高度及适应爪件试验过程中变形的功能 G.2.4满足受拉或受压要求的刚性球头柱,满足受拉、受压和径向要求的刚性金属支座,满足受压要求 的刚性钢板 G.3试样 G.3.1每组试样5套 G.3.2试样的受力面应平整,且支座底面与爪耳端面平行 G.4试验环境 试样应在15C30C温度、25%7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试验 G.5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处理 G.5.1爪件受拉、受压性能试验 杆用式和索用式爪件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G.5.1.1 将杆用式爪件或索用式爪件按图G.1所示安装固定 a 沿图示荷载方向预加0.5kN荷载于中间连接台然后卸载至0.1kN并保持荷载,位移归零; b 沿图示荷载方向以2 /min的速度匀速施加荷载,加载至爪臂远端变形量达到或超过1/50 c mm (量取方式如图2所示),记录1/50的变形量值及对应的荷载值 以变形量1/50对应的单爪荷载值作为该试样的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或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 d 按上述步骤对一组试样进行试验后,将试验结果汇总处理,以该组中最小值作为此批爪件轴向 e 受拉承载能力值或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 32
GB/37266一2018 杆用式爪件四爪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杆用式爪件四爪受压试验原理示意 索用式爪件四爪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索用式爪件四爪受压试验原理示意 说明 可调节金属支座 -变形量测量装置 图G.1爪件四爪受拉、受压试验原理示意 G.5.1.2肋用式爪件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将爪件按图G.2所示安装,采用50N m扭矩拧紧高强度螺栓 b 沿图示荷载方向预加0.5kN荷载,然后卸载至0.1kN并保持荷载,位移归零; 沿图示荷载方向以2mm/min 的速度匀速施加荷载,加载至爪臂远端变形量达到或超过1/50 量取方式如图2所示),记录1/50的变形量值及对应的荷载值,以1/50对应的荷载值作为 该试样的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或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 d 按上述步骤对一组试样进行试验后,将试验结果汇总处理,以该组中最小值作为此批爪件轴 向受拉承载能力值或轴向受压承载能力值 33
GB/T37266一2018 助用式爪件单爪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胁用式爪件单爪受压试验原理示意 说明: -刚性球头柱; -高强度螺栓; -刚性金属支座; 变形量测量装置 图G.2肋用式爪件单爪受拉受压试验原理示意 G.5.2爪件径向承载性能试验 爪件径向承载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将爪件按图G.3所示安装,采用50N m扭矩拧紧螺母; a b 沿图示荷载方向预加0.5kN荷载,然后卸载至0.1kN并保持荷载,位移归零 沿图示荷载方向以2 /min的速度匀速施加荷载,加载至变形量达到或超过1mm,记录变 c mm 形量,=1mm n对应的荷载值,以单爪对应的荷载值作为该试样的径向承载能力值; d 按上述步骤对一组试样进行试验后,将试验结果汇总处理,以该组中最小值作为此批爪件径 向承载能力值 34
GB/37266一2018 杆用式和索用式爪件径向承载试验原理示意 b 肋用式爪件径向承载试验原理示意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刚性金属支座 -高强度螺栓 图G.3爪件径向承载试验原理示意 35
GB/T37266一2018 附 录 H 规范性附录) 夹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H.1概述 本附录规定了夹具受拉性能、径向承载性能的试验方法 H.2设备及量具 H.2.1测力系统应采用按照GB/T16825.1的要求进行校准、精度大于一级并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力 学试验机 H.2.2分度值为0.01mm的变形量测量装置 H.2.3满足受拉要求的刚性钢板、满足径向要求的刚性金属支座 H.3试样 H.3.1 每组试样5套 H.3.2试样的受力面应平整,且与轴心垂直 H.4试验环境 试样应在15笔30C温度、25%~7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试验 H.5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处理 H.5.1夹具受拉试验及结果处理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夹具按对应的试验原理示意(图H.1图H.4)安装,采用50N m扭矩拧紧螺栓; a b)沿图示荷载方向预加1kN荷载,然后卸载至0.02kN并保持荷载,位移归零 36
GB/37266一2018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夹具连接螺钉; -试验用夹具 图H.1杆用钉孔式、索用式夹具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试验用夹具 图H.2杆用螺柱式夹具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37
GB/T37266一2018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试验用夹具 图H.3 杆用螺孔式夹具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试验用夹具 图H.4胁用式夹具受拉试验原理示意 38
GB/37266一2018 沿图示荷载方向以2mm/min的速度匀速施加荷载,加载至前夹板轴向位移达到2mm或失 效,记录试验数据并绘制荷载-变形曲线图,以前夹板出现2mm轴向位移或失效时对应的荷 载值作为该试样的轴向受拉承载能力值; d 按上述步骤对一组试样进行试验后,将试验结果汇总处理,以该组中最小值作为此批夹具轴 向受拉承载能力值 H.5.2夹具径向承载试验及结果处理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夹具按对应的试验原理示意(图H.5~图H.8)安装,采用50N m扭矩拧紧螺栓; b 沿图示荷载方向预加1kN荷载,然后卸载至0.02kN并保持荷载,位移归零 c 沿图示荷载方向以2mm/min的速度匀速施加荷载,加载至变形量达到或超过2mm,记录试 验数据并绘制荷载-变形曲线图,以变形量=2mm时对应的荷载值作为该试样的径向承载 能力值; d 按上述步骤对一组试样进行试验后,将试验结果汇总处理,以该组中最小值作为此批夹具径 向承载能力值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刚性钢板; -夹具连接螺钉; -刚性金属支座 图H.5杆用钉孔式、索用式夹具径向承载试验原理示意 39
GB/T37266一2018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刚性钢板; 刚性金属支座 图H.6杆用螺柱式夹具径向承载试验原理示意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刚性钢板 -刚性金属支座 图H.7杆用螺孔式夹具径向承载试验原理示意 40
GB/37266一2018 说明 -变形量测量装置 -刚性钢板; -刚性金属支座 图H.8肋用式夹具径向承载试验原理示意

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GB/T37266-2018

建筑幕墙是建筑物立面的外表皮系统,由于幕墙的重量和结构的复杂性,需要使用点支承装置来实现幕墙的支撑和固定。点支承装置是指幕墙与建筑主体之间的连接件,它能够承受幕墙自身的荷载以及其他外部荷载,同时还能够保证幕墙的水密性、风压性能和隔热性能。

GB/T37266-2018《建筑幕墙用点支承装置》是我国针对点支承装置制定的国家标准,它规定了点支承装置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一、点支承装置的定义

点支承装置是指幕墙与建筑主体之间的连接件,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 支撑件:用于支撑幕墙的基本结构并将其与建筑主体连接。
  • 固定件:用于固定玻璃、铝板等幕墙面板到支撑件上。
  • 密封件:用于保证幕墙与建筑主体之间的水密性和气密性。

二、点支承装置的分类

根据结构形式和功能,点支承装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弹性支撑点支承装置:通过弹性支撑件连接幕墙和建筑主体。
  • 刚性支撑点支承装置:通过刚性支撑件连接幕墙和建筑主体。
  • 轴向可调节点支承装置:通过轴向活动件实现幕墙在垂直方向上的调整。
  • 横向可调节点支承装置:通过横向活动件实现幕墙在水平方向上的调整。
  • 片式点支承装置:采用片式支撑件将幕墙面板与建筑主体连接。
  • 玻璃胶点支承装置:采用玻璃胶将幕墙面板与支撑件粘结在一起。

三、点支承装置的要求

GB/T37266-2018规定了点支承装置的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承载能力:点支承装置应该能够承受幕墙自身荷载和其他外部荷载。
  • 刚度:点支承装置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幕墙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 耐久性:点支承装置应该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
  • 安全可靠性:点支承装置应该具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能够保证幕墙的安全运行。
  • 水密性和气密性:点支承装置应该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和气密性,以防止雨水、风沙等进入幕墙内部。

四、点支承装置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GB/T37266-2018还规定了点支承装置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承载能力、刚度、变形等指标的试验。
  • 耐久性试验:包括抗腐蚀性、耐候性等指标的试验。
  • 水密性和气密性试验:用于检测点支承装置的水密性和气密性。
  • 外观质量检验:用于检测点支承装置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指标。

总之,点支承装置是建筑幕墙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GB/T37266-2018为点支承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提供了科学的规范和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的编号:GB/T37264-2018。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共有6页,发布于2019-07-01
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7267-2018。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9页,发布于2019-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