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254-2012

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

Laboratoryautoclavecontroll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的编号:GB/T29254-2012。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共有8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6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120.10
  • 实施日期2013-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321.88KB

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


国家标准 GB/T29254一2012 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 autoelavecontroller L.aboratory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254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大连通达反应釜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仪器分会,山东省特检院威海分院、机械工业 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姻台科立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烟台松岭化 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文启、王培根、王家龙、蔡玮玮、王玉敏、李纲民、李恩端、马殿清、袁建明、金丽辉、 甄继夏.邓爱群、王天昭,李本范
GB/T29254一2012 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的使用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容积不大于24L的,带有搅拌,加热装置的磁力驱动反应 釜用的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使用条件 3.1环境条件 3. 1.1温度为(0~40)C 3.1.2相对湿度不大于85% 33. 1.3大气压为80kPa一106kPa 1.4周围无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3 3.1.5机械振动小到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1.6除地磁场外,其他外界磁场小到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2供电条件 3.2.1 鹅定电压为交流320V.允许偏离额定值的范围为一15%一+10% 2. 额定频率为50Hz,允许偏离额定值的范围为士2% 3 2 要求 4.1外观 4.1.1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表面应色泽均匀,无露底,起层、起泡,斑痕或擦伤和明显的划痕 4.1.2油漆等涂层表面应光洁平整,色泽均匀,无起泡、脱皮及明显的划痕 4.1.3控制器不应带有妨碍示值读数的缺陷 4.1.4旋钮、开关,接插件等安装正确,牢固,操作灵活自如 4.1.5 铭牌清晰、平整 4.2温度控制 4.2.1温度控制误差 在室温至700温度控制范围内,温度控制误差限值为士1
GB/T29254一2012 4.2.2升温时间及升温速率 4.2.2.1控制的反应釜从室温升至最高温度的时间不应大于7h 4.2.2. 2 5min内平均升温速率不应大于100C/h 4.3转速控制 4.3.1控制器面板上应设置工作转速显示 43.2无级调速控制,待负载稳定后,转速控制误差不应超过土2% 4.3.3转速测量误差不应超过士10r/min 4.4绝缘电阻 控制器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MQ. 4.5耐电压强度 控制器承受频率50Hz,正弦交流电压1500V,历时1nmin耐电压强度试验,应无击穿或闪络 现象 4.6环境适应性 控制器在包装完好条件下,模拟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进行高温、低温和湿热试验 试验结束后, 打开包装,控制器应完好无损,性能符合4.2.1及4.2.2的规定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控制器的试验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温度为(20士5)C;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b e)交流供电电源;额定电压为220V,允差士1%;额定频率为50Hz,允差士1%;谐波失真小 于5%; d周围无影响性能的振动与气流存在,无强磁场影响,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5.2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5.2.1耐压测试仪 能提供不低于1500V的工作电压 5.2.2数字光电转速测量仪 测量误差不超过士1r/min. 5.3外观检查 目视检查,其结果应符合4.1的规定 5.4温度控制试验 5. 4.1温度控制误差试验 5.4.1.1釜体内充以适量的水及氮气做介质
GB/T29254一2012 5.4.1.2组装前,先校验控制器(除传感器以外)测温装置的误差,其校验方法采用直流电位差计或直 流电阻箱模拟温度传感器,根据测温元件在50,200C,400C所需输人信号值,分别对控制器的测 温装置输人此信号,计算其温度显示误差,应符合测温装置所规定的测温误差 5.4.1.3连接传感器,在150C,300C,650C任选两点进行测试 5.4.1.4当釜体温度升到设定点恒温1h,观察控制器测温装置的温度示值,每5min记录一次读数 共测五次,取五次测量的平均值为实测值 5.4.1.5实测值与设定值之差即为温度控制误差 其结果应符合4.2.1的规定 5.4.2升温时间及升温速率试验 釜内介质同5.4.1.1 5.4.2.1 5.4.2.2控制器测温装置显示为室温 调整测温装置的设定值至上限值(手动或自动调节且不低于 100),使控制器控制釜体升温,同时以计时器计时 5. .4.2.3在升温过程中,每5min观察记录一次控制器测温装置的温度示值T, 记录控制器控制金 体温度由室温到最高温度示值所需时间,其结果应符合4.2.2.1的规定 5. .4.2.4计算每5min记录的任意两相邻温度示值之差的绝对值,按式(1)计算5min内平均升温速 率8,其结果应符合4.2.2.2的规定 8=|T1一T.|× 式中: -5min内平均升温速率,单位为摄氏度每小时(C/h); 8 T, 记录的第n十1次温度示值,单位为摄氏度(C); I!, 记录的第"次温度示值,单位为摄氏度(C). 5.5转速控制试验 5.5.1用目视方法检查控制器面板,应设置工作转速显示 5.5.2在磁力合器输出轴外表面做一标记,使数字式光电转速计对准磁力合器输出轴外表面上的 标记,调节转速设定装置,分别测量转速设定在额定转速的10%,50%,90%三种条件下的转速值 光 电转速计示值与设定值的差除以设定值,其计算结果应符合43.2的规定;计算控制器转速显示值减去 数字光电转速计示值的差的算术平均值,为转速测量误差,其结果应符合!.3..3的规定 5.6绝缘电阻试验 采用工作电压为500V,准确度为10级的绝缘电阻测量仪,分别测量电源端子,电机端子对机壳及 两个端子间的绝缘电阻,其结果应符合4.4的规定 5.7耐电压强度试验 电源接线端子对金属外壳之间的耐压试验,采用耐压测试仪,进行交流电压1500V,频率50Hz 历时1min的耐电压强度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5的规定 5.8环境适应性试验 5.8.1高温试验 把外包装完好的常温状态控制器放人高温试验箱室)内 将试验温度以5min内平均不大于 /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士3)C,保持4h,试验结束后,试验箱(室)的温度以5min内平均不大于 1C/min的变化速率降温,待恢复至常温后将控制器取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置24h后进行测试,其
GB/T29254一2012 结果应符合4.6的规定 5.8.2低温试验 把外包装完好的常温状态控制器放人低温试验箱(室)内 将试验温度以5min内平均不大于 C/min的降温速率降至-(40土3)C,保持4h,试验结束后,试验箱室)的温度以5min内平均不大 于1C/min的变化速率升温,待恢复至常温后将控制器取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置24h后进行测 试,其结果应符合4.6的规定 5.8.3湿热试验 把外包装完好的常温状态控制器放人湿热试验箱(室)内 在1h内将试验箱(室)内的相对湿度升 高至不低于95% 在3h士30min内,将试验箱(室)内的温度升至(40士3)C 升温期间,相对湿度应 不低于95%,在最后15min应不低于90% 试验箱(室)温度维持在(40士3)C,直至从开始升温算起 满12h士30min 在此恒温期间,除最初15min和最后15min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100%之间 外,其余时间应保持在(93士3)% 在3h6h内将温度从(40士3)C降至(25士3)C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80% 试验箱(室)的温度维持在(25士3),相对湿度不低于95%,直至24h周期结束 试验后将控制器取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置24h后进行测试,其结果应符合4.6的规定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控制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条款号见表1 表1 试验方法的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的条款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不合格分类 条款号 外观 5.3 4,l 温度控制 5.4 转速控制 4.3 5.5 绝缘电阻 4.4 5.6 耐电压强度 4.5 环境适应性 4.6 5.8 注:符号“ ”表示应检验的项目,符号“一”表示不必检验的项目 6.3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逐台检验,检验合格后,发放合格证准许出厂
GB/T29254一2012 型式检验 6.4.1通则 在下列情况下,控制器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时; b 当设计,工艺、材料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产品停产一年后再次生产时; 大批量生产时,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定期抽检; d a 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时 6.4.2抽样方案 型式检验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数量为2台 3 6.4. 判定规则 每批次产品不满足标准中任一项质量特性的规定称为不合格 有一项A类不合格或两项B类不 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标志 7.1.1必备标志 控制器应必备以下标志: a)产品名称及型号; 生产单位的名称; b 出厂编号及制造日期; e) 额定电压、频率及功率 d 7.1.2 包装标志 独立包装的控制器应备以下包装标志: a)产品名称,型号; b 执行产品标准号; eGB/T191一2008规定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如“向上”,“怕雨”,“堆码”及“层数极限”标志; d)生产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 包装箱外型尺寸及重量 e 包装 7.2 7.2.1独立包装的控制器应符合包装设计图纸规定 7.2.2独立包装的控制器的随机文件应包括 装箱单; a b 合格证; c)使用说明书
GB/T29254一2012 7.3运输 控制器在包装完整的条件下,允许用一般交通工具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振动、雨淋与 曝晒 贮存 控制器应贮存于温度为一5C十40C,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通风室内 周围环境中不应有腐 蚀性气体及腐蚀性化学药品存在

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GB/T29254-2012

实验室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药学、化学、食品等领域。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釜的运行状态,提高实验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GB/T29254-2012《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

控制器的定义

控制器是一种将仪器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的设备,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实验室反应釜进行自动化控制。该标准规定了实验室反应釜所需的控制器的定义、种类、参数等内容。

控制器的功能

根据该标准,实验室反应釜所需的控制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 温度控制:通过控制加热或冷却等方式,使反应釜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 压力控制:通过调节反应釜内的气体压力,实现反应过程的控制。
  • 搅拌控制:通过调节搅拌器的转速和方向,控制反应液中各组分的混合程度。
  • 液位控制:通过控制加液或排液流量,实现反应釜内液位的自动控制。
  • 数据采集:对反应釜内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反应釜控制器是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以下是一些使用反应釜控制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正确选择控制器:根据实验室反应釜的类型和需求,选择对应的控制器。
  • 准确设置参数:应根据实验需求正确设置控制器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
  • 正确操作控制器:应按照控制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操作控制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操作。
  • 保持清洁干燥:应定期对反应釜和控制器进行清洗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GB/T29254-2012标准为实验室反应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规范。正确使用反应釜控制器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是一种规范化管理的表现。

和实验室反应釜用控制器类似的标准

实验室pH计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常用图形符号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常用图形符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常用图形符号的编号:GB/T29253-2012。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常用图形符号共有106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精梳棉粘混纺本色纱线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精梳棉粘混纺本色纱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精梳棉粘混纺本色纱线的编号:GB/T29258-2012。精梳棉粘混纺本色纱线共有18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机械天平

扭力天平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