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372-2013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

Guideforacceptanceofdistributedcontrolsysteminfossilfuelpowerpla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的编号:GB/T30372-2013。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共有45页,发布于2015-03-012013年第2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1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5.040.40
  • 实施日期2015-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5页
  • 文件大小698.47KB

以图片形式预览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


国家标准 GB/T30372一2013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 Guideforaeceptaneeofdistributedeontrolsysteminfossilfuelpowerplant 2013-12-31发布 2015-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372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总则 DCS出厂验收 验收依据 5.1 5.2验收测试条件及所需仪器、设备 5.2.1测试条件 仪器,设备 5.2.2 5.3文档资料验收 5.3.1工程资料 系统贺料 5.3.2 5.3.3乙方测试记录 5.3.4填写文档验收结果 5.4系统配置检查验收 5.4.1配置总量 5.4.2各站、柜,配置 5.4.3填写系统配置验收结果 填写控制器(柜)配置验收结果 5.4.4 5.5外观与结构检查验收 5.6系统运行环境检查验收 5.6.1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及设置 5.6.2交换机的相关参数及设置 计算机显示 5.6.3 5.6.4打印机 5.6.5时区和日期、时间格式 5.6.6密朗 填写环境验收结果 5.6.7 5.7 软件安装检查验收 5.8系统安全性能测试验收 5.8.1接地连接 5.8.2绝缘 5.8.3电源冗余 5.8.4控制器冗余 5.8.5网络冗余 5.8.6操作员站冗余
GB/T30372一2013 5.8.7模件冗余 5.8.8服务器冗余 5.8.9操作容错 5.8.10通信网络容错 5.8.11模件插拔 5.8.12重置能力 5.8.13抗射频干扰 5.8.1!4Io模件抽检 5.8.15输出掉电保护 5.8.16专用键盘 5.8.17公用系统监控闭锁 控制器分配、组态核查及冗余信号分配 5.8.18 5,.8.19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5.9数据采集功能测试验收 5.9.1I/O通道精度 5.9.2CRT(屏幕)画面响应时间 5.9.3控制器处理周期 系统操作响应时间 5.9.4 5.9,.5输人参数真实性判断 5.9.6报警设定点动作差和恢复差 5.9.7输人参数二次计算功能 5.9.8水-水燕气热物性计算模块 5.9.9输人信号冗余功能 5.9.10记录、报表、打印功能 5.9.11sOE记录和事故追忆 5.9.12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 12 5.9.1 13 性能计算功能 12 5.9.14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13 5.10卫星时钟校时功能测试验收 13 5.11操作员站功能测试验收 13 系统状态诊断画面显示 13 5.11.2系统流程图画面显示 13 5.11.3图形显示及操作 13 5.11.4报警功能 5.11.5趋势管理功能 5.11.6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5.12系统在线下装功能测试验收 5.12.1全下装 5.12.2新建组态 5.12.3组态修改 5.12.4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l4 5.13组态功能测试验收 14 5.13.1MCS功能
GB/I30372一2013 15 5.13.2SCS功能 16 5.13.3FSSS功能 16 5.13.4DEH/ETs功能 5.13.5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5.14MFT跳闸继电器柜功能测试验收 5.15系统储备容量(负荷率)测试验收 5.16系统稳定性考核验收 DCS出厂验收报告 现场复原试验 18 7.1试验条件 18 7.2试验重点 18 18 7.3DCS受电 18 7.4复原试验安全措施 18 7.5具体试验项目 18 7.5.1接地 18 7.5.2绝缘 18 7.5.3抗射频干扰 18 7.5.4电源切换试验 7.5.5关健控制器切换试验 7.5.6逻辑回路验证试验 7.5.7填写验收结果 现场复原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文档资料验收 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系统配置检查验收 附录c(规范性附录》控制器(柜)配置检查验收 附录D(规范性附录)外观与结构检查验收 附录E(规范性附录)系统运行环境检查验收 26 附录F(规范性附录 软件安装检查验收 附录G(规范性附录)系统安全性能测试验收 26 附录H(规范性附录)数据采集功能测试验收. 36 附录1规范性附录)操作员站功能测试验收 32 附录J(规范性附录)系统在线下装功能测试验收 33 附录K规范性附录)组态功能测试验收 34 附录L(规范性附录系统储备容量(负荷率)测试验收 36 附录M(规范性附录)DCS出厂测试验收总表 38 附录N(规范性附录现场复原试验总表 39 参考文献 40 m
GB/T30372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站过程监控及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6)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粤 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明,张秋生、宁立明,薛建中
GB/T30372一2013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验收(包括出厂验收与现场复原试验)的基本内容和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300MAw及以上机组新建或改造升级的CS 其他容量机组的DC'S也可 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涉及进行破坏性的各种试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第1部分;方法A大型凝汽式汽轮机高准确度 GB/T8117.1 试验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15479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0438(所有部分)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GB/T21109.1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第1部分框架、定义、系统、,硬件和软 件要求 DL/T656一200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1083一200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s 采用计算机.通信和屏幕显示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控制和保护等功能,利用通信技术 实现数据共享的多计算机监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功能分散,操作显示集中,数据共享 根据具体情况 也可以是硬件布置上的分散 [GB/T268632011,8.13] 3.2 Dcs控制器cntrollerofDcs 是以微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运算和处理单元,是DCS的核心部件,承担整个系统1/0的数据采集 和控制功能,一般作为DCs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一个节点 注;由于cs型号与供货方的不同,对于Ics的一个部件和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一个节点的控制器,在(习惯、俗称》 叫法上不一致,在本标准中统一称“控制器”
GB/T30372一2013 3.3 验收形式acceptaneeway 甲方[业主(含设计院,需方]对乙方(供货方,供方)供应的DCs相关验收项目所采取的相应验收 形式 3.4 停顿待验holdpoint H验收形式 即验收项目在验收时,甲,乙双方代表应同时在场,有一方不在场,验收工作应停顿 H验收形式为不可逾越的停顿待验掌控点 3.5 试验见证witnesspoint 即验收项目在验收时,甲,乙双方代表应同时在场,若在规定的地点及规定的时间 W验收形式 内,甲方代表未能到达,乙方可按标准规定进行试验进程,甲方代表对乙方的试验记录(正式)进行见证 w验收形式为甲方对乙方试验见证掌控点 3.6 文件见证reprpoint R验收形式 即验收项目在验收时,甲方代表对乙方提供的文本与电子版文档、报告、记录(正式 等进行见证验收,R验收形式为甲方对乙方提供的文件验收见证掌控点 总则 4.1应对DCcs初始基础要素的测试,安全性能测试,功能测试进行出厂验收 4.2应在与乙方工厂不同的现场环境下进行现场复原试验项目,以及系统关键的安全性能测试 4.3对于涉及Dcs安全性能及DcS重要功能的测试验收项目,应采取“H”验收形式 4.4测试验收及签单、报告汇编等,计量单位应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 Dcs出厂验收 5.1验收依据 5.1.1DCS合同书 5.1.2甲、乙双方历次联络会议纪要 5.1.3DCS说明书 5.2验收测试条件及所需仪器设备 5.2.1测试条件 验收测试应具备下列条件: a)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完成验收大纲的编写并经过批准; b 乙方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完成控制系统设备制造,配置和软件组态,装载; c 乙方应完成反映系统状况的有关文件汇编(参见5.3); 待验收测试的DCS,在乙方车间内应已处于通电模拟运行状态 乙方应对供货的DCS进行了出厂前联调自测,并对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故障分析 和处理
GB/T30372一2013 5.2.2仪器设备 5.2.2.1验收测试应备有下列仪器和设备 多量程高精度模拟量信号发生器 a 开关量信号发生器; b 信号发生器(脉冲量信号、转速量信号). soE测试仪(sOE信号发生器); d 继电保护测试仪 绝缘电阻表(数字兆欧表); 步话机(频率为400MHz一500MHz,功率;瞬时或短暂时间功率可达4.8w~5.0w): 仿真器(硬件仿真设备或CS内部软件组态仿真) 系统储备容量(负荷率)测试专用工具; 示波器 数字万用表; k) 电阻箱; 接地电阻测试仪; m 温、湿度测试仪 n 调压仪 o) 秒表; p 网络测试仪; q r)其他设备 5.2.2.2测试所需的计量仪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证书(标签) 计量仪器的“误差限”应不大于被校 对象“误差限”的三分之 5.2.2.3测试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温度十5飞 a 十40C; b)相对湿度;20%96%,不结露 e)大气压;86kPa106kPa d 最大温度变化率;1C/10min 5.3文档资料验收 5.3.1工程资料 工程资料应包括下列资料 a) 系统硬件手册; b 系统操作手册; 系统维护手册 c d 构成系统所有部件的原理图 电源系统接线图及机柜电源分配图(含空开、保险容量的计算说明书). DCS网络连接图; DCS接地系统图; g 控制器柜内布置图 FSSS跳闸继电器柜原理图与接线图; 首次应用于工程项目的产品(硬件、软件)记录(清单); k直接运往现场设备清单
GB/T30372一2013 5.3.2系统资料 系统资料应包括下列资料 a)数据库清册 控制原理图的定义和说明(包括对每一张SAMA图和逻辑图所作的说明) b 含联锁和判据的逻辑图应标出与之相关的SAMA图的对应编号和注释); 组态文件打印程序; 与编程语言有关的指导和参考手册 系统软件安装盘(含密钥); g)计算机及打印机名称,IP地址、工作组分配表 h)I/0等硬件配置清单 系统组态手册 5.3.3乙方测试记录 乙方测试记录应包括下列资料 模件测试报告,含常规型式试验,抗共模、串模干扰、噪音容限及模件负载能力测试等测试 a 报告; 应用工程出厂前联调自测报告, b 系统连续拷机记录; c d)电磁兼容性检测报告,检测应按DL/T1083一2008中附录A的要求进行,由具有国家认可的 测试资质检测单位完成 5.3.4填写文档验收结果 应按照附录A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4系统配置检查验收 5.4.1配置总量 5.4.1.1应对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服务器、控制器,电源分配柜,扩展继电器柜,接口计算机,交 换机等的配置总量进行核查 5.4.1.2系统实际测点数核查,应对下列各项cS实际配置的测点数进行核查 a)模拟量输人(A)(4~20)mA; b 模拟量输人(TC)(热电偶); 模拟量输人(RTD)(热电阻); 模拟量输人(AI)(电压) 模拟量输出(Ao); e 开关量输人(D1) 开关量输出(D(o); g 脉冲量输人(PI); h 转速量输人(n); sOE输人(sOE) 5.4.1.3机柜I/0余量检查验收,应按照合同要求对机柜模件槽位备用余量、各类型1/O模件通道备 用余量及端子排的余量进行验收,这些余量应均匀分布于各机柜中
GB/T30372一2013 5.4.2各站、柜、配置 5.4.2.1应对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服务器检查验收,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 鼠标及音响的型号、数量及配置 应对非1o机柜检查验收,包括;电源分配柜(含电源余量检查),扩展继电器柜等 5.4.2.2 5.4.2.3应对网络设备检查验收,包括;交换机、,网络适配卡的型号、数量及配置 5.4.2.4应对各控制器(柜)检查验收,包括;控制器电源组件、模件的型号、,数量及配置 5.4.3填写系统配置验收结果 应按照附录B的要求填写系统配置验收结果 5.4.4填写控制器(柜)配置验收结果 应按照附录C的要求填写控制器(柜)配置验收结果 5.5外观与结构检查验收 5.5.1外观检查各机柜的喷漆应均匀光洁,没有明显的凹痕、划伤和污染 柜门钦链及门锁开/关应顺 畅,无变形 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应干净无污溃等 5.5.2结构应标准化,模件插拔灵活 5.5.3外形应整齐、无破损、无开裂、无锈蚀 ,设备编号标签,机柜标签,机柜标牌等》 5.5.4标识应齐全、整齐(装检标签 5.5.5安装模件应紧固无松动,布线固定牢靠、干净整齐 5.5.6按键开关(包括机柜电源开关)应灵活可靠,通断正确,指示灯正确,无任何故障 5.5.7模件型号,规格和标识应正确,指示灯显示清晰,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贴面无脱 落,部件无破损 5.5.8机柜粘块不应脱落 5.5.9过滤网应清洁,无破损 5.5.10机柜风机转动应灵活无异常,安装应便于维护,风机供电电源宜相对独立 5.5.11应按照附录D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6系统运行环境检查验收 5.6.1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及设置 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及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根据操作系统不同,确定检查MAC地址的方法,例如;windows2000/XP/Vista三种常用 操作系统检查方法为;在计算机(包括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服务器)“运行”窗口输人cmd后 再输人ipconfig/all,查得MAC地址,做好记录; b对以太网,应进行“IP地址”设置核查,并做好记录; 对配置"专用阿络"的Dcs,应根据供货商说明进行"私有P地址”等网络设置核查,并做好 记录 5.6.2交换机的相关参数及设置 在上位机上登录到交换机的web界面(或超级终端或建立界面),核查交换机的设置,同时应检查 P地址及相关参数的设置情况 注;交换机的MAC地址及各端口MAC地址,参阅相关资料
GB/T30372一2013 5.6.3计算机显示 计算机的显示设置核查,色彩、分辨率应符合要求 5.6.4打印机 打印机按要求配置,应正确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并设置了默认打印机 5.6.5时区和日期、时间格式 计算机时区、日期格式,时间格式应符合要求 5.6.6密钥 应进行计算机各级密钥的设立、修改功能及使用权限核查,并防止密码丢失 填写环境验收结果 5.6.7 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软件安装检查验收 应按照乙方提供的系统说明书或专用系统工具进行软件安装检查 检查范围如下 a)各操作员站软件版本、工程师站软件版本,各服务器软件版本应符合甲方要求 b所有软件应为正版,应有软件使用许可证; 所有软件应能正确安装,软件全部功能测试正常,最新版本的系统软件应旅容早期版本软件创 建的文件 d 应按照附录F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8系统安全性能测试验收 5.8.1接地连接 接地检查使用万用表进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a)系统保护地接地正确,系统保护地是机柜外壳与地直接相连,不应与系统屏蔽地混淆; b 系统屏蔽地接地应正确,各机柜系统屏蔽地不应自行与地相连,应是各机柜系统屏蔽地以接 地电缆相连,最后通过一汇流点与地相接,不应与系统保护地混消 在机柜内电源“浮空”,I/O模件内部电路“浮空”和机柜对地绝缘的前提下,机柜内的屏蔽地与 保护地可相连后,再通过一汇流点与地相连; D 乙方对接地有专门说明的,可按乙方的说明进行检查 5.8.2绝缘 在机柜断电的情况下,采用绝缘电阻表数字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 规定: a)绝缘电阻表(兆欧表)的线路端钮与接地端钮分别接至AI通道的输人端与信号屏蔽地端,端 钮电压为60VDC,AI通道的输人端与信号屏蔽地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n时为 合格; 绝缘电阻表(兆欧表)的线路端钮与接地端钮分别接至A0通道的输出端与信号屏蔽地端,端 钮电压为60VDC,AO通道的输出端与信号屏蔽地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Q时为 合格; 端钮电压为60VDC,全隔离型AI模件各通道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Q时为合格
GB/T30372一2013 d)端钮电压为60VDC,全隔离型AO模件各通道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Q时为合格 按照GB/T15479规定,对于系统成套装置,其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可 e 按有关标准或制造厂的规定,或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 5.8.3电源冗余 将控制站上冗余配置的两个系统电源组件分别关闭,控制系统应正常工作,模件输人/输出信号不 发生错误中断或翻转,且中间数据及累计数据不应丢失 CRT屏幕)画面诊断状态显示与报警应 正确 5.8.4控制器冗余 应对冗余配置控制器进行测试 二冗余控制器测试,将控制站上冗余配置的主/从控制器分别复位 系统应能正常无扰动地进 a 行"主"从"控制器的冗余切换 冗余控制器任一个或同时故障,应有诊断状态显爪与报警 三冗余控制器测试,参考二冗余控制器冗余测试进行 b 5.8.5网络冗余 应对冗余配置的网络进行测试 配置两条网线的通信网络测试,模拟一条网线故障,系统应能够正常运转,报警应正确,I/o站 a 与操作员站之间的数据交换正确 系统不应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恢复时,通信系统应工作 正常 b)冗余配置超过两条网线的通信网络测试,参见配置两条网线的通信网络测试方法进行 冗余配置交换机的通信网络测试,切断冗余配置交换机中的一台的电源,系统应能够正常运 转,报警应正确,I/0站与操作员站之间的数据交换仍正确 系统不应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 恢复时,通信系统应工作正常 第三方通信卡冗余配置测试,应根据第三方通信卡说明进行 5.8.6操作员站冗余 人为退出正在运行的任一台操作员站,其功能应能在其他的操作员站上实现 5.8.7模件冗余 人为退出(拔出模件,断电等)冗余模件中正在运行的模件,备用的模件应自动投人工作,切换过程 中,系统不应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 5.8.8服务器冗余 退出冗余服务器中的运行服务器,备用服务器应自动投人工作,DCS通讯应正常,存储的数据不应 有丢失,DCS的其他功能应不受影响 5.8.9操作容错 操作操作员站键盘上任何未经定义的键时,操作员站涉及到的所有控制系统应不发生出错、,死机或 其他异常现象 5.8.10通信网络容错 应分别切、投通信网络上设备的电源:
GB/T30372一2013 a关闭控制站的系统电源组件,30“后重新闭合; b 关闭运行的显示器电源,然后再合上 e)关闭运行的操作员站主机电源,然后再合上; d)关闭正在打印和未在打印的打印机电源,然后再合上 上述测试过程中控制系统应运行正常,系统不应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故障诊断显示与实际相符 5.8.11模件插拔 在系统运行时,任意拔出一块1/O模件,CRT(屏幕)应能显示该模件的异常状态,状态指示应与实 际相符 在拔出和恢复模件的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其他功能应不受影响 5.8.12重置能力 在系统运行时,切除并恢复系统的外围设备(例打印机),控制系统不应出现异常工况 5.8.13抗射频干扰 用步话机在距敞开柜门的机柜1.5m处,正常音量对之讲话作干扰源发出射频干扰信号进行测验 测试过程中系统应正常工作,热电偶信号示值变化范围,应不大于测量系统允许误差的2倍 5.8.141/0模件抽检 应在乙方DCS生产车间对各种类型1/O模件进行抽检,以核查乙方对CSI/0模件的测试 对CS生产车间不具备测试条件的乙方,乙方应出具具有测试资质单位的测试报告(正式) 同时 对按5.3.3规定提供的1/O模件测试报告中的测试数据进行复核 5.8.15输出掉电保护 在控制站系统电源组件关闭然后再恢复的过程中,模件输出应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安全模式保位 或归零),控制外部设备运行 CRT(屏幕)画面诊断状态显示与报警应正确 5.8.16专用键盘 计算机分别连接标准键盘和专用健盘,计算机应能正常启动,进人系统画面 专用键盘上系统状态及各流程图定义键,应能够及时、准确地实现各项功能,各键操作灵活、键盘声 音正常 将标准键盘与专用键盘同时连接计算机时,标准键盘与专用键盘之间的切换功能应正常 5.8.17公用系统监控闭锁 除在授权单元机组操作员站能对公用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外,其他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应只能进行 监视,不可进行操作 5.8.18控制器分配、组态核查及冗余信号分配 应重点对下列控制逻辑组态进行核查 a)磨煤机的控制逻辑组态,应分散分配,每对控制器最多控制2台磨煤机 两侧烟风系统的控制逻辑组态,应分配在不同的控制器中 b 给水系、凝结水系、循环水泵等重要的同功能多台辅机的控制逻辑组态,应分配在不同的控制 c 器中;
GB/T30372一2013 d)FsS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中的FsS(燃料安全系统),应由独立、冗余配置的控制器实现 e)所有触发MFT的信号应采用硬接线,不可通过通讯总线传送; 电气A/B段设备的控制逻辑组态,应分配在不同的控制器中 fD 冗余配置的测量信号应分配在不同的模件之中 g 5.8.19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应按照附录G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9数据采集功能测试验收 5.9.1I/O通道精度 5.9.1.1通道精度测试应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抽检总量应不小于该类模件数量的方根和,或按照甲、 乙双方协商一致的模件抽检率进行检查,被抽检的模件应全部合格,否则应成倍增加抽检数量,直至全 部检查 应对下列系统I/o信号的通道精度进行测试: 5.9.1.2 模拟量输人(AI)通道,输人测点全量程0%,25%,50%、75%、100%的信号(递增和递减方向 a 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表1比对; 模拟量输出(AO)通道,设置测点全量程0%、25%、50%、75%、100%五点的输出给定值,实际 输出值与表1比对 开关量输人(DD)通道,输人通/断信号,开关量输人模件面板上指示灯的状态应正确; 开关量输出(D)通道,设置0和1的输出给定值,相应端子上通/断,开关量输出模件面板上 d 指示灯的状态应正确; 脉冲量输人(PI)通道,输人一定频率和一 -定电压的脉冲信号,测试结果与表1比对 e f 转速量输人(n)通道,输人一定频率和一定电压的正弦信号,对应的转速值与表1比对 表11/o通道精度要求 模人量,精度/% 信号 开人量 模出量,精度/% 开出量脉人量/%转速量 类型 电流 电压 热电阻 热电偶 合格 0.1 <0,1 S0,2 S0,2" S0,.25 灵活 灵活 0.2 士1r/minm 判定 5.9.1.3应按照附录H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9.2CR屏幕)画面响应时间 任意调用不少于10幅画面,计算CRT(屏幕)画面响应时间(从调用操作到该幅画面全部内容显示 完毕的时间)的平均值应小于1.5s(一般画面不大于1s,复杂画面小于2s) 5.9.3控制器处理周期 应按DL./T1083一2008中6.4.1.2的规定进行下列控制器处理周期测试 处理模拟量控制的扫描周期应不大于250ms; a b)对于要求快速处理的控制回路应不大于125n ms;
GB/T30372一2013 对于温度等慢过程控制对象,扫描周期可为500ms一750 ms; d)应用于汽轮机、电气等控制系统的扫描周期应满足相关的标准、规程或设备制造厂的要求 处理开关量控制的扫描周期应不大于100ms; 汽轮机紧急跳闸系统(ETs)应不大于50ms fD 执行汽轮机超速跳闸保护(oPT)部分的逻辑,扫描周期应不大于20 mS; g h按DL/T656中6.9的规定,采用硬件的OPC控制器的动作回路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0m ms 采用软件系统的OPC处理周期应不大于50ms 5.9.4系统操作响应时间 5.9.4.1开关量操作信号响应时间测试,将系统开关量信号的输出接人该对象的反馈信号输人,测量通 过操作员站键盘发出操作指令,到cRr(屏幕)上显示该信号反饷的时间,重复10次的平均值应不大 于2s(或按合同规定). 5.9.4.2模拟量操作信号的响应时间测试,将模拟量输出信号接人该对象的反馈信号输人,测量操作员 站上键人一数值,到CRT(屏幕)反馈信号变化接近停止的时间 重复10次的平均值应不大于2s(或 按合同规定). 5.9.5输入参数真实性判断 5.9.5.1超量程 应对下列输人通道进行测试 a)4mA一20mA输人通道,用信号发生器缓慢输人大于上限20mA或小于下限4mA的测试 信号,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的CRT(屏幕)应能显示超量程 热电偶通道,用信号发生器缓慢输人超过量程的测试信号(mV信号),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的 b CRT(屏幕)应能显示超量程; 热电阻通道,用电阻箱输人超过量程的测试信号(电阻信号),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的CRT(屏 幕)应能显示超量程; 应按照附录H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d 5.9.5.2输入回路断线 应对下列输人通道进行测试: a 4mA一20mA输人通道回路断线后点的状态,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的CRT(屏幕)应能正确 显示; b)热电偶(TC)通道回路断线后点的状态,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的CRT(屏幕)应能正确显示 热电阻(RTD)通道回路断线后点的状态,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的CRT(屏幕)应能正确显示; D 应按照附录H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9.6报警设定点动作差和恢复差 输人参数越限报警功能测试,设定模拟量输人(AI)通道报警值,用信号发生器在通道输人端 逐渐增加信号至CRT(屏幕)画面报警,之后逐渐减少输人信号至CRT屏幕)画面报警信号消 失,记录报警信号产生和报警信号消失时的输人信号值(动作值与返回值),填人表2:; 10o
GB/T30372一2013 表2动作值与返回值 标准信号输人值 设定值 报警与报警消失时 切换类型 切换误差/% 注 显示值/% mA 上行(增 25 下行(减 上行(增 50 下行减 上行(增 100 下行(减) 报警设定点动作差(动作值与设点值之差)和恢复差(返回值与设定值之差)均应不大于模件 b 通道本身测量允许误差; 应按照附录H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9.7输入参数二次计算功能 5.9.7.1从1/O端子用信号发生器同时输人某过程参数不同数值的信号,通过功能块测试图或CRT 屏幕)画面上查看;差值,平均值、,选大值,选小值、选中值,其值应与实际相符,各示值最大误差应小于 模件允许误差 5.9.7.2选中值的显示,应为三个输人电量信号中的中间值,当任一输人信号与中值信号偏差超过设定 值时应产生报警,当任一输人信号为坏品质时,应转为二取平均值 水-水蒸气热物性计算模块 5.9.8 应对在锅炉控制策略中引人“烙”的DcS的水-水蒸气热物性计算模块进行功能测试 在水-水燕 气热物性计算模块所能计算的所有区域随机抽测,计算程序运行正确,计算结果的精度满足合同要求 5.9.9输入信号冗余功能 应对下列输人信号冗余功能进行测试 三取中冗余配置的测量系统,从3个I/0端子用信号发生器输人不同数值的信号,当任一信号 值超越设定值时应报警,其相应的控制系统应不受影响;当其中2个信号超越设定值时应报 警,相应的控制系统应由自动切至手动 三取二冗余配置的测量系统,从3个1/0端子用信号发生器输人不同数值的信号,当任一信 b 号值超越设定值时应报警;当其中2个信号超越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相应的联锁保 护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双重冗余配置的测量系统,从2个I/0端子用信号发生器输人不同数值的信号,当2个测量信 号之间偏差超出偏差允许范围时应报警,相应的控制系统可以由自动切至手动,也可以手动选 择一信号用于显示或自动控制 5.9.10记录、报表、打印功能 应对下列记录、报表、打印功能进行测试 全日志、操作日志、报警日志、设备日志及SOE日志的数据、格式显示应正确; a b定时打印报表格式、,类型、数量、表内包含的过程变量数及表内参数应显示正确 11
GB/T30372一2013 日志报表和各种日志的记录打印的格式及数据应正确; d参数越限打印,复位打印、开关量状态改变打印,事故追忆打印、事件顺序打印以及工程师站 的打印等随机制表打印应正确; 模拟量一览打印,成组打印、机组启停参数打印、,测点清单打印,CRT(屏幕)画面拷贝打印、组 态图、逻辑图打印等请求打印应正确 注,记录,报表、,打印功能测试,可在“现场复原试验"中完善 5.9.11soE记录和事故追忆 5.9.11.1选择不少于5点的sOE信号输人通道,连接soE信号发生器,并通过SOE信号发生器发出 如图1所示的脉冲信号(开关量信号),由长变短改变脉冲信号间隔时间T,直至事件顺序记录无法分辨 时为止,此时之前设定的“T”即为事件顺序记录的分辨力(率) sOE系统记录的事件顺序应与信号发 生器一致 5.9.11.2任意变换soE信号点序,多次测试.soE系统记录的事件顺序与信号发生器应一致 5.9.11.3分辨力(率)不应超过ms 最小分辨时间应能稳定重现 脉冲间隔为“”的一组脉冲信号 图1脉冲信号(开关量信号 5.9.11.4sOE报警显示、打印信号的内容,次序及时间顺序,应与输人信号一致 重复打印时,时序应 无变化 5.9.11.5应针对下列配置分别进行S(O)E分辨力(率)测试 相同控制器相同sOE卡的事件顺序记录分辨力(率); a 相同控制器不同sOE卡的事件顺序记录分辨力(率)3 b e不同控制器的soE事件顺序记录分辨力(率) 5.9.11.6sOE信号发生器(soE测试仪)发出的多路开关量,其间隔时间应高准确性可控,应符合下列 要求: 信号间隔时间应在0.1ms一3ms之间可调节, a b 信号间隔时间为1ms时,其绝对误差应不大于0.01ms 5.9.12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 应进行下列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测试: 历史数据存储的点覆盖面、历史数据存储记录死区设定和历史数据采样存储频率的设置应符 a 合设计要求; b)数据检索、趋势检索、操作记录检索,系统应正确响应,打印结果应与显示结果相同 c SOE事件顺序记录检索,时间分辨能力及时间顺序应符合要求,打印结果应与显示结果相同 5.9.13性能计算功能 该功能应在复原试验中完善测试过程,出厂验收时应对下列功能进行检查 12
GB/T30372一2013 性能计算程序应具备在线计算能力,能计算发电机组及辅机的各种效率及性能参数,计算结果 应能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上显示; 发电机组及辅机的各种效率及性能参数在线性能计算,应在负荷大于40%额定负荷进行,计 算周期1min" 一5min一次,计算误差应不大于0.5%; 所有的计算均应有数据质量检查,计算所用的任何一点输人数据出现问题,应有提示并中断计 算 操作员应能采用存储的某一常数来替代这一故障数据,继续进行计算 采用替代数据时 计算结果上应有注明: 性能计算应有判别机组运行状况是否稳定的功能 发电机组及辅机的各种效率及性能参数性能计算,应有对应的计算公式、文字说明和计算 实例; 检查性能计算程序应按照GB/T8117.1,GB/T10184的规定 fD 5.9.14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应按照附录H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10卫星时钟校时功能测试验收 卫星时钟校时功能测试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检查卫星时钟输出信号精度达到规定要求 a b)DCS各个站的时钟应同步,同步精度应达到0.1 ms; c 当DCS时钟与卫星时钟失锁时,DCS应有输出报警; d)所有事件顺序记录(SOE)应参比于同一时间基准; 应按照附录I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11操作员站功能测试验收 5.11.1系统状态诊断画面显示 系统状态诊断画面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系统状态诊断画面应与工程项目结构和硬件配置一致,模件名称、模件号及模件的位置应 a 正确; 应能诊断至模件级故障,宜诊断到通道级故障,易于识别判断 b 5.11.2系统流程图画面显示 系统流程图画面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系统流程图画面应与系统总定义的各个流程图的名称及表征一致; b)流程图切换应正常,切换速度应满足5.9.2的要求 专用键盘功能键定义应正确(配有专用键盘的DCs) 5.11.3图形显示及操作 图形显示及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图形显示画面的画面幅数,应符合合同要求; b 两面显示应清晰,整齐.色彩分明 c 调用一般画面,响应时间应小于1s,对于复杂画面,画面响应时间应小于2、 S D 模拟量控制图形,其窗口、填充、曲线、棒图等应显示正常; 13
GB/T30372一2013 模拟量动态数值,其显示应准确; e f开关量图形,其动画,变色,应能及时准确的变化 调用任一画面的击键次数,不应多于3次 g 5.11.4报警功能 该项测试可结合5.9.6进行,报警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模拟量输人报警,操作员站显示报警提示条的内容应正确,报警声音与颜色应正确变化 b开关量输人报警,操作员站显示报警提示条的内容应正确,报警声音与颜色应正确变化 报警点确认,报警提示条应变色 撤销报警信号,该点报警应从列表中消失,相应的报警点显 c 示颜色应恢复正常 5.11.5趋势管理功能 趋势管理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定义曲线的颜色应可改变; b)修改时间间隔,曲线的变化应正常; 进行放大、收缩、查看历史、进人实时等操作,曲线的变化应正常" c d)在线修改量程(量程设置应与显示死区相适应)和增删趋势点,曲线的变化应正常 5.11.6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应按照附录I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12系统在线下装功能测试验收 5.12.1全下装 通过工程师站对控制器及操作员站进行全部应用组态下装功能测试,下装过程中,下装的应用组态 不应有缺失、错码等错误出现,控制系统运行应正常 5.12.2新建组态 在工程师站建立一个组态,增量下装,系统应自动刷新,其刷新周期应不大于ls,新建组态功能正 常 下装过程中应无出错或死机等现象发生 5.12.3组态修改 对现有组态进行修改,包括删除测点、删除控制回路,增加测点,增加控制回路、修改测点参数等,增 量下装到原主控制器或功能模件中,系统原组态数据应自动刷新,其刷新周期应不大于1s,下装过程中 应无出错或死机等现象发生 5.12.4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应按照附录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注对不具备“在线下装”功能或供货商不推荐机组运行中使用该功能的DS可不进行此项测试 5.13组态功能测试验收 5.13.1MS功能 5.13.1.1对全部MCS控制回路应按“R验收形式”进行,对乙方“出厂前联调自测”报告中该项测试内 容及测试结果应进行核查 14
GB/T30372一2013 5.13.1.2对MCS主要控制回路进行功能测试,应对下列主要系统(不限于此)进行MCS功能测试 炉膛压力调节系统; a b 送风调节系统; 燃料调节系统; c d 给水调节系统; 中间点汽温(嫦、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 f 协调主控系统和负荷指令处理系统; g分离器水位调节系统(直流锅炉); h)汽包水位调节系统(汽包锅炉). 5.13.1.3测试方法与核查内容如下 在工程师站上,核对控制器内控制回路的组态功能(含初始参数设置)应与MCs的设计功能 a 说明书一致 Mcs控制回路应与仿真系统(硬件仿真设备或DCs内部软件组态仿真器)相连,或甲,乙双方 b 代表约定方式进行闭环仿真测试 测试手动,自动切换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模拟图画面手操站和组态图手操站状态显示应一致并真实反映实际状态; 1 2手动、自动切换应为无扰切换; 3)故障时切手动的功能应正确 d)修改输出值和设定值,算法中的控制输出(co)和设定值(sP)应有对应变化 设置sP(设定值)>Pv(过程变量)与sPGB/T30372一2013 5.13.3FSSS功能 5.13.3.1BCS测试方法与核查内容如下 在工程师站上,核查各控制回路的逻辑组态、启/停许可条件,操作顺序、运行方式及初始参数 a) 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b 人机界面测试;燃烧器管理功能画面显示和操作内容应齐全 功能测试1;磨煤机启动、停止逻辑应符合设计要求; e) d 功能测试2;点火的单控方式、层控方式应能正确动作、执行 功能测试3;快速减负荷(RB、FCB等)工况下,燃烧器自动切除逻辑应正确 e 5.13.3.2FSS测试方法与核查内容如下 在工程师站上,核查控制器实现的功能应与说明书要求一致; a b) 人机界面测试;炉膛安全监视与保护功能的画面应齐全,画面显示和操作内容应齐全 功能测试1;燃油泄漏试验功能应正常; d)功能测试2;炉膛吹扫功能应满足要求; 功能测试3.MFT(总燃料跳闸)和OFT(燃油切断)条件应覆盖齐全; e 功能测试4;MFT和OFT首出原因应正确显示; fD 功能测试5;火检状况显示和灭火判别功能应正常; g MFT跳闸前后信号追忆显示时间与内容应符合设计要求 h 5.13.3.3用功能安全系统组态的Fss(简称功能安全型Fss)测试方法与核查内容如下 a)常规项目应按5.13.3.2进行核查; b) 功能安全型FSss应是经认证的达到某s级的安全相关系统; e)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根据国家标准GB/T20438和GB/T21109.1对功能安全型FSS的 安全功能进行核查 应核查功能安全型FSs的下列主要(不限于此)功能 d 应能通过自诊断和测试发现隐性故障,执行相关功能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即当内部 出现随机的、共同原因故障,或者系统自身出现故障时,系统不应出现安全功能的丧失或 误动作; 应具有根据系统故障的位置或严重性的不同,进行安全切断功能 例如: 卡件级安全切断,卡件级的故障,应仅仅切断故障卡件,不使故障影响扩大; -组级安全切断,相关设备的信号被分在同一个安全组中,一个安全组的故障,应仅仅切除 故障安全组,不使故障影响扩大; 系统级安全切断,当出现系统级的故障时,安全系统的“最高管理层”发出对所有输出卡 件的切断触发信号应使过程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注;安全完整性等级sL.(sL. -safeintegratedlevel)共分4级,以表示安全相关系统实现风险降低的能力 s. 等级越高,安全级别越高 5.13.4DEH/EIs功能 控制范围覆盖DEH(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的C'S,应对DEH功能进行测试验收: a)在工程师站核对控制系统软件逻辑、各控制回路初始参数设置应与设计要求一致; b 操作任何未经定义的键,系统不应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 c 操作员站上调出各模拟量控制子系统相关画面,各控制子系统应齐全; d)连接DEH仿真器,DEH系统的控制功能应正常 包括;升速,、暖机、并网.OPc(超速保护控 制)试验、严密性试验,OPT超速跳闸保护),升负荷、单/多阀(单/顺序阀)切换,阀门试验回 路投/切阀门活动试验),遥控功能、甩负荷等 16
GB/T30372一2013 DEH的功能和逻辑应符合设计要求; e ETs(汽轮机紧急跳闸系统)应由独立、冗余配置的控制器实现,ETS的功能和逻辑应符合设计 要求 5.13.5填写验收测试结果 应按照附录K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14MT跳闸继电器柜功能测试验收 测试方法与核查内容 a MFT跳闸继电器柜内的继电器型号,容量与设计要求应一致; 进行电源冗余功能测试.人为切除工作电源备用电谭应自动投人工作 在电源切换过程中 b MFT跳闸继电器柜应正常工作,无出错报警; 模拟跳闸条件,由MFT控制逻辑所在的控制器发出跳闸命令,MFT跳闸继电器应正常动作, 报警应正确; 手动MFT跳闸,MFT跳闸继电器应正常动作,报警应正确, d “三取二”跳闸逻辑应能正确实现; 应按照附录K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f 5.15系统储备容量(负荷率)测试验收 5.15.1应对DcS的中央处理单元(cCPU)负荷率,通讯负荷率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由乙方提供,经甲 方代表确认后,方可作为测试方法使用 5.15.2应对所有控制器负荷率进行测试,测试时所有控制模块均应处于自动方式 5.15.3应对所有数据通信总线的负荷率进行测试 5.15.4负荷率应在不同工况下共测试5次,每次测试时间为10s,取最高值 5.15.5系统各部件储备容量(负荷率)应达到以下要求: a)所有控制站的CPU恶劣工况下的负荷率均不应超过60%; b 计算站、操作员站和数据管理站的CPU,恶劣工况下的负荷率不应超过40%; e在繁忙工况(RUNBACK,甩负荷,跳磨工况等)下数据通讯总线的负荷率不应超过30% 以 太网负荷率不应超过20% 5.15.6应按照附录L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5.16系统稳定性考核验收 5.16.1系统连续运行考核,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 系统连续运行72h无故障为合格 如有任何故障出现,应进行处理,故障消失后重新计时 a b系统连续运行480h,运行期间允许有可消除的、系统不中断运行的故障出现,可消除的故障 出现次数不应超过2次为合格; 乙方工厂连续通电拷机试验时间应达到上述a)或b)的要求 c 5.16.2应按照附录M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DCS出厂验收报告 各项测试验收结束后,应汇编出厂验收记录,提交出厂验收报告,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后存档 备查 17
GB/T30372一2013 现场复原试验 7.1试验条件 DCS出厂测试验收已通过,现场安装和接线完成、外供电源具备、接地安装完成 7.2试验重点 DCS现场复原试验是出厂测试验收的延续,其试验重点是与乙方工厂环境不同的现场环境下的试 验项目,以及系统关键的安全性能测试 应至少包含;接地、绝缘检查,受电、抗干扰及对关键控制器进 行切换试验等 7.3Dcs受电 7.3.1DCs的电子装置机柜,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等,应能接受由业主提供可靠、稳定的二路交流 220(1士10%)V,50Hz士2.5Hz的单相电源 注:对于采用110VAC的CS,同等要求 7.3.2乙方所供Dcs的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应与全厂供电接线方式相符合(低压系统接地型式》. 7.3.3各系统(电源柜、工程师站、各控制器、各操作员站、历史站,其他用电设备)受电应在第一路电源 受电正常后,再送另一路电源 7.4复原试验安全措施 7.4.1在进行复原试验时应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做好必要的安全槽施(例如;相应控制器的D0出口解 列、相应模拟量调整门停电、具有跳闸功能控制器的相应跳闸条件屏蔽等 7.4.2复原试验应得到批准后进行 7.4.3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恢复 7.5具体试验项目 7.5.1接地 系统保护地接地应正确,系统屏蔽地接地应正确 7.5.2绝缘 系统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机柜与信号屏蔽地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 7.5.3抗射频干扰 现场条件下系统抗射频干扰能力应达到5.&.13的要求 7.5.4电源切换试验 人为切除工作电源,在备用电源投人时,上位机及控制器应无异常工况出现 7.5.5关键控制器切换试验 MFT,ETs,DEH等具有跳闸功能的控制器,应以多种方式(处理器掉电、拔网线、硬切换、软切换 等)进行冗余配置控制器的切换试验 控制器在工作状态,备用状态之间应往复切换至少两次,每次切 换,控制器状态应正常,CRT(屏幕)实时趋势画面中的测点数值应不发生变化 18
GB/T30372一2013 7.5.6逻辑回路验证试验 应通过加载信号或强制信号,对各控制器控制逻辑回路进行抽检,系统中控制器、数据库,控制逻 辑、卡件、上位机等的显示应一致 7.5.7填写验收结果 应按照附录N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 现场复原试验报告 各项测试验收结束后,应汇编现场复原试验记录,提交现场复原试验报告,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后 存档备查 19
GB/T30372一2013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文档资料验收 表A.1提供了文档资料验收应填写的内容与格式 表A.1 文档资料验收 编号 日期: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乙方 项目编号 系统名称 系统版本 验收签字(甲方 检验 内 容 验收形式 判 定 备 注 项目 系统硬件手册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系统操作手册 口合格口不合 格 系统维护手册 口H 口合格口不合格 国W 构成系统所有部件的原理图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电源系统接线图及机柜电源分配图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工程 DCS网络连接图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资料 DCS接地系统图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控制器柜内布置图 口合格口不合格 门H FSSS跳闸继电器柜原理图与接线图 口合格口不合格 首次应用于工程项目的产品记录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直接运往现场设备清单 数据库清册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控制原理图的定义和说明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联锁和判据的逻辑图 口合格口不合 格 含 H 组态文件打印程序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系统 口 与编程语言有关的指导和参考手册 ]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资料 系统软件安装盘(含密钥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计算机及打印机名称、,IP地址、工作组分配表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1/0等硬件配置清单 口H口w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 口不 系统组态手册 口合格 合格 模件测试报告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测试应用工程出厂前联调自测报告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记录 系统连续拷机记录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电磁兼容性检测报告 不合格内容 处理意见与结果 处理人(Z方 备 注 20
GB/T30372一2013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系统配置检查验收 表B.1提供了系统配置检查验收应填写的内容与格式 表B.1系统配置检查验收 编号 日期: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乙方 项目编号 系统名称 系统版本 验收签字(甲方 检验 数 内 验收形式 判 定 备 注 量 项目 口H口w口R 操作员站 口合格口不合格 工程师站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历史站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服务器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控制器 ]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口 非1/0机柜;电源分配柜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扩展继电器柜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接口计算机 口合格口不合格 交换机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配置 总量模拟量输人(A)4m.A一20mA实际测点数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检查 模拟量输人(AI)(热电偶TC)实际测点数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模拟量输人(AI(热电阻RTD)实际测点数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 R 口H口w口R 模拟量输人(A(电压)实际测点数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合格口不合格 模拟量输出(AO)实际测点数 口H口W口R 口H口w口R 开关量输人(D1)实际测点数 口合格口不合格 开关量输出(D(O)实际测点数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w 脉冲量输人(PD实际测点数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R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转速量输人(n)实际测点数 sOE输人(soE)实际点数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21
GB/T30372一2013 表B.1(续 检验 数 内 容 判 备 注 验收形式 定 量 项目 余量机柜模件槽位、.I/o模件通道,端子排的余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检查 量,且均匀分布于各机柜中 判 站柜 称 型号与配置 验收形式 备 计算机主机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显示器 口H口W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操作员站 打印机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键盘、鼠标及音响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W口R 口w口R 计算机主机 口合格口不合格 显示器 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工程师站 打印机 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各站、 键盘、鼠标及音响 ]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柜配置 计算机主机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检查 显示器 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历史站 打印机 口合格口不合格 w口R 口H口w口R 键盘.鼠标及音响 口合格口不合格 计算机主机 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显示器 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服务器 ]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打印机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键盘、鼠标及音响 电源柜 含;电源余量 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继电器柜 口合格口不合格 ]w 交换机 口合格口不合格 国H 网络设备 口H口w 网络适配卡 口合格口不合格 不合格内容 处理意见与结果 处理人乙方 备 注 不合 格项 22
GB/T30372一2013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控制器(柜)配置检查验收 表c.1提供了控制器(柜)配置检查验收应填写的内容与格式 表c.1控制器(柜)配置检查验收 编号 日期: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乙方 项目编号 系统名称 系统版本 验收签字(甲方 检验 卡 件 名 型 号 备 注 称 验收形式 判定 项目 控制器 口H口W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电源组件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电流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电压 模拟量输人模件 口H口w口R 热电阻 口合格口不合格 热电偶 口H口W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1" 模拟量输出模件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制 开关量输人模件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柜 开关量输出模件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配 口H口w口R 脉冲量输人模件 口合格口不合格 转速量模件 口H口W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soE卡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机柜模件槽位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 机柜1/0余量1/o模件通道数 口 口合格口不合格 ]R 端子排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23
GB/T30372一2013 表C.1(续》 检验 数 卡 件 称 型 号 验收形式 判 定 备 注 量 项目 控制器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电源模块 口合格口不合格 电流 口H口w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合格口不合格 电压 口H口w口R 模拟量输人模件 口w 热电阻 口合格口不合格 2 口w口R 热电偶 口合格口不合格 模拟量输出模件 口合格口不合格 国H国W国R 开关量输人模件 口w 口合格口不合格 柜 开关量输出模件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脉冲量输人模件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转速量模件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SOE卡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合格口不合格 机柜模件槽位 口H口W口R 1/模件通道数 口R 机柜I0余量 口合格口不合格 端子排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w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备 注 不合格内容 处理意见与结果 处理人乙方 注;本附录只列出1*、2"控制器(柜)的签单格式,以下序号控制器(柜)的签单格式与此相同,由验收参与者参照绘 制附录略) 24
GB/T30372一2013 附 录D 规范性附录 外观与结构检查验收 表D.1提供了外观与结构检查验收应填写的内容与格式 表D.1外观与结构检查验收 编号) 日期: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乙方 项目编号 系统名称 系统版本 验收签字(甲方 检验 容 验收形式 判 定 备 注 项目 喷漆均匀光洁,没有凹痕、划伤和污染 柜门钞 外观 链及门锁开/关顺畅 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应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干净无污溃等 结构 口H口w口R 应标准化,模件插拔灵活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H口w口R 外形 口合格口不合格 整齐、无破损、无开裂,无锈蚀 口H口w口R 标识 齐全,整齐 口合格口不合格 安装 模件紧固无松动,布线干净整齐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按键开关灵活可靠,通断正确,指示灯正确,无任何故障 口H口w口 ]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型号、规格和标识正确,指示灯显示清晰,贴面无 模件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脱落,部件无破批 机柜粘块机柜上的粘块不能脱落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口合格口不合格 过滤:网 过滤网清洁,无破损 口H口W口R 口H口w口R 机柜风机转动灵活无异常 口合格口不合格 机柜风机 便于现场维护,风机供电电源宜相对独立 口H口w口R 口合格口不合格 处理意见与结果 处理人(乙方) 备 注 不合格内容 合 项 25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GB/T30372-2013

火力发电厂是现代化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关键在于能否稳定、高效地发电。分散控制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发电厂进行集中监控和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可以帮助工程师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保证发电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分散控制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GB/T30372-2013发布了《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分散控制系统验收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包括硬件设备测试、软件测试、数据传输测试等多个方面。

GB/T30372-2013标准的制定,不仅为火力发电厂中分散控制系统的验收提供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流程和标准,更重要的是,保证了火力发电厂中分散控制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遵守该标准进行验收,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火力发电厂的可靠性。

总之,分散控制系统在火力发电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GB/T30372-2013《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导则》的发布为分散控制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同时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印后加工一般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印后加工一般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印后加工一般要求的编号:GB/T30327-2013。印后加工一般要求共有5页,发布于2014-06-012013年第27号公告
数控卷板机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控卷板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控卷板机的编号:GB/T30463-2013。数控卷板机共有13页,发布于2015-01-012013年第2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