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6377-2018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

Codingforidentificationofmeasuringinstru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编号:GB/T36377-2018。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共有11页,发布于201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5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040
  • 实施日期201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915.61KB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


国家标准 GB/T36377一2018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 Codingforidenificeationofmeasuring instrument 2018-06-07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6377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计量器具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物品编码中心,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海 安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日照山川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瑞基、荆书典、苏冠群、张旭、郑安刚、李玉全、刘继义、傅尔权、张密、唐彪、 刘保会、邹亚雄、李宜鹏、李凯迪、彭楚宁、刘兴奇
GB/36377一2018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编码规则和实现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列人《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 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等的计量器具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l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18284一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 GB/T18347一2001128条码 GB/T31866一2015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 GB32100一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1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 ISO/IEC18000-61 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1部分:860MHHz960MHzA类型的 nationtechnolo Radiofreguencyidentificationforitemmanagement 空气接口通信参数(Infornm ogy Part61:Parametersforairinterfacecommunicationsat860MHzto960MHzIypeA IsO/IEC18000-62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2部分:860MHz960MHzB类型的 )rmationtechnolo identificationforitem 空气接口通信参数(Infor Radiofrequeney ogy rmanagement Part62:Parametersforairinterfacecommunieationsat860MHzto960MHzTypeB IsO/IEC18000-63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3部分860MHHz一960MHzC类型的 mationtechnola iidentificationforitemmanagement 空气接口通信参数(Inform Radiofrequency ogy Part63;Parametersforairinteracecommunieationsat860MHzto960MHlzTypeC 术语和定义 GB/T101l3和JJF1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codingforidentifieationofmeasuringinstrument;CIMI 识别计量器具的编码,由领域标头、计量器具类别代码、计量器具编码主体代码和计量器具序列码 及识别编码扩展信息组成,用于识别计量器具基础信息和扩展信息时的采集与交换 3.2 计量器具扩展信息extendinfon rmationofmeasuringinstrument;EIMI 标识计量器具的制造、使用、计量特性以及管理有关的信息
GB/T36377一2018 3.3 应用标识符appleatimidentitier;A! 标识计量器具扩展信息数据项的符号 编码规则 4.1编码要求 4.1.1唯一性 应保证每台计量器具编码在全国范围内的唯一性 4.1.2兼容性 应兼容现行物联网标识体系的国家标准,部分行业已经实施的编码规则、计量器具技术规范的基本 要求 4.1.3适用性 应充分考虑计量器具的特点,满足计量器具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应便于条码,电子标签 等方式读写 4.2编码方法 4.2.1编码结构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应按照GB/T318662015的规则编制,由五部分组成 编码前四部分定长,具 有唯一性,为基础信息,共计33位;编码第五部分不定长,为可选的扩展信息,扩展信息详见附录A 计 量器具识别编码组成表详见表1 表1编码组成表 识别编码基础信息 识别编码扩展信息 编码组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计量器具编码 领域标头 计量器具序列码 计量器具类别代码 扩展信息 主体代码 分部名称 (NSI CCMD MS SN EIMI 位数 5位 8位 12位 不定长 8 位 阿拉伯数字或 阿拉伯数字或 字符类型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 字符型 大写英文字母 大小写英文字母 4.2.2领域标头 领域标头由5位数字组成,用于在物联网标识体系中区分不同领域的代码,由国家物品编码管理机 构分配固定值30100 4.2.3计量器具类别代码 计量器具类别代码由8位数字组成,通用计量器具类别代码应按照JF1051的规定编制;专用计
GB/36377一2018 量器具类别代码由2位行业识别码和6位行业内部计量器具类别编码组成,行业内部计量器具类别编 码按行业规范编制,行业识别码详见附录B 4.2.4计量器具编码主体代码 计量器具编码主体代码由8位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组成,为计量器具使用或管理主体单位的组织 机构代码,应按照GB32100一2015中4.1所规定结构中的916位编制;计量器具编码主体代码可按 照行业内部编码主体分类代码编制,不应与GB321002015存在相同的编码 4.2.5计量器具序列码 计量器具序列码由12位数字或大小写英文字母组成,由编码主体自定义编码规则,编码时,应确保 同一使用单位的同一类别计量器具的序列码不重复 4.2.6识别编码扩展信息 识别编码扩展信息由应用标识符、数据名称、数据格式、数据库字段名等组成,详见附录A;识别编 码扩展信息载体为二维码或电子标签时,识别编码扩展信息数据应位于对应的应用标识符之后;识别编 码扩展信息在交换与存储时,数据元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实现方式 5.1 维码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在一维码中存储时,应按照GB/T18347一2001第4章的有关规定实现,条码字 符集使用字符集B,条码中不使用切换字符、转换字符和功能字符,具体实现案例参见附录c 5.2二维码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在二维码中存储时,应按照GB/T18284一2000的要求实现,具体实现案例参见 附录c 5.3电子标签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在电子标签中存储时,应按照1SO/IEC18000-61或者1SO/IEC18000-62或者 sO/IEc18000-63的要求实现,具体实现案例参见附录C
GB/T36377一20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识别编码扩展信息数据元 识别编码扩展信息数据元的详细编制规则见表A.1 表A.1识别系统扩展信息数据元表 应用标识符 数据名称 数据格式 数据库字段名 约束 计量器具名称 必填其中一项 $l1$ AN40 Me_Name $12$ 出厂编号 AN30 Fac_Number $13$s 制造单位 AN40 Fac_Name $14$ AN18 社会信用代码 Fac_Code 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不确定 $21$ 规格型号 AN30 Me_Model 度至少填一项 $22$ 准确度等级 AN100 Par_Class $23$ 最大允许误差 AN100 Par_MPE $24$ 不确定度 AN100 Par_Uncert AN100 测量范围 S25S Par_MeaRange $26$ AN200 其他技术指标/主要参数 ParOthers $27$ 附件 AN200 Me_Atta $31$ 使用单位 AN40 Use_OrgName 必填其中一项 $32$ 社会信用代码 AN18 Use_OrgCode $33$ 使用单位行政区划代码 AN6 Use_AreaCode 按GB/T22602007确定 原有编码 $34$ AN30 Man_OriCode 使用单位管理编码 $35$ AN20 Man_Code $36$ Valid 检定/校准有效期 DATE Tn $37$ N17,2 Man_Price 购置价格 $38$ 强检分类 N1 LegVertype 1:强检;2:非强检 Man_l.oe $41$ 安装/存放地点 AN30 $42$ 使用部门 AN20 Man_UseDept $43$ 保管人 AN50 Man_Keeper AC分类码 A.B.C $44$ Al Man_ABC $51$ Meth 溯源方式 N 1;检定;2;校准;3;自校准;4;其他 Tt8 检定/校准周期 Tra_Cycle $52$ N2 用月数表示,0表示非固定周期 $53$ 最后一次检定/校准时间 DATE Tra_Last $54$ 购置日期 DATE Man_BuyDate $55$ 最后一次检定/校准机构 AN40 TraCaliOrgName
GB/36377一2018 表A.1续 应用标识符 数据名称 数据格式 数据库字段名 约束 最后一次检定/校准机构代码 $56$ AN18 Tra_CaliOrgCode 入 $57$ AN100 依据规程/规范 rre_RlecCo `ode $58$ 证书编号 AN2o Tra_CertCode l:符合要求;2;不符合要求;3:限用; $59$ N TraCalicCone 检定/校准结果确认 4;其他 1;未启用;2;在用;3;备用;4封存 $61$ N Man_MeStat 使用状态 5;停用;6;报废;7;其他定义状态 1;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2;部门和 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3;贸 易结算;4安全防护;5;医疗卫生 $62$ 用途 N2 Man_Purp 6;环境监测;7:行政监测;8:司法鉴 定;9;公正计量;10:工程质量监理; 11能源计量;12;产品质量检验, 13;其他计量标准器具;l4:其他 1;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2;进 出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 能源计量器具使用场合 3;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4;基 $63$ N Man_EnMePos 本用能单元能源计量器具;5;其他能 源计量器具
GB/T36377一201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计量器具类别代码 计量器具类别代码的详细分类见表B.1 表B.1计量器具类别代码表 通用计量器具类别代码 具体分类代码按照JF1051的规定编制 专用计量器具类别代码 行业名称 行业识别码 51 纺织 53 铁路 气象 55 57 海洋 59 邮电 交通运输 冶金 62 63 航空航天 建材 64 农林牧渔 65 机械 66 石油化工 67 电力 68 轻工 69 71 医药卫生 环保 72
GB/36377一2018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编码方法实现案例 C.1通用案例 c.1.1概述 某股份有限公司安装在12层楼用于安全防护的一块数字压力表,它的编码方法详见表C.1 表.1通用计量器具的识别编码方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编码组成 领域标头 计量器具类别代码管理主体代码 序列码 分部名称 位数 5位 8位 8位 12位 30100 2323500 26446020 编码 000000000053 注释 物品编码中心分配值 依据JJF1051 组织机构代码 本类编码主体下的53号计量器具 第五部分扩展信息 器具名称 用途 制造单位 使用单位 检定有效期 检定结果 $62$安全防护 $11$压力表 $13$仪表单位 $31$某某股份 $36$2016-12-23 $59$1 C.1.2计量器具识别编码 本件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基础信息编码为“301001232350026446020000000000053”,具有唯一性, 不可变;企业根据自身管理需要,选用的扩展信息编码为“$11$压力表$62$安全防护$13$仪表单 位$31$某某股份$36$2016-12-23$59$1”,可变 C.1.3实现方式- -维码 本件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利用一维码的实现方式如图C.1所示 301001232350026446020000000000053 写入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一维码图形 图C.1 C.1.4实现方式--二维码 本件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利用二维码的实现方式如图c.2所示
GB/T36377一2018 不含扩展信息的识别编码 含扩展信息的识别编码 图c.2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利用二维码的实现方式 C.1.5实现方式电子标签 本件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利用电子标签的实现方式如表C.2所示 表c.2电子标签内存地址和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对应数据表 数据 说明 内存0段内存地址 0oh-16h 按对应空中协议的要求执行 17h 00000101 置00000101表示后续编码为识别编码 18h-1Fh 保留 s 201301001232350026446020000000000053S11 20h-20Fh 压力表$62$安全防护$13$仪表单位$31$ 顺序存放二进制的识别编码和扩展信息 某某股份$36$2016-12-23$59$1 21oh22Fh 按对应空中接口议要求找行 C.2 行业案例 C.2.1 概述 属于国网某省电力公司下编号为000151290300的单项静止式电能表,它的编码方法详见表C.3 表c.3行业计量器具识别编码方法 第四部分 编码组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分部名称 领域标头 计量器具类别代码 管理主体代码 序列码 位数 位 2位 8位 8位 编码 30100 68010100 42300001 000151290300 本类编码主体下的序列号 2某省3省级电 68行业识别01国网 注释 物品编码中心分配值 力公司00预留 为000151290300的计量 电能表00预留 01 001自定义 器具 第五部分基本信息 器具名称 制造单位 使用单位 原有编码 规格型号 $21$220/5(60)A $单相静止式 S1 S34S4230001001000 $13$仪表生产单位$31$国网某省电力公司 电能表 151290300 DTZY9599-Z
GB/36377一2018 C.2.2计量器具识别编码 本件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基础信息编码为“301006800010042300001000151290300”,具有唯一性,不可 变;行业根据自身管理需要,选用的扩展信息编码为“$11$单相静止式电能表$13$仪表生产单位$31 $国网某省电力公司$34$4230001001000151290300$21$220V/5(60)A/DTZY9599-Z”,可变 C.2.3实现方式 -维码 本件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利用一维码的实现方式如图C.3所示 301006800010042300001000151290300 图c3写入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一维码图形 C.2.4实现方式二维码 本件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利用二维码的实现方式如图C.4所示 a 不含扩展信息的识别编码图形 含扩展信息的识别编码图形 图C.4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利用二维码的实现方式 c.2.5实现方式电子标签 本件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利用电子标签的实现方式如表C.4所示 表C.4电子标签内存地址和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对应数据表 说明 内存01段内存地址 数据 00h-16h 按对应空中协议的要求执行 17h 00000101 置00000101表示后续编码为识别编码 18h-1Fh 保留 301006800010042300001000151290300$11$单相 静止式电能表$13$仪表生产单位$3$国网某 20h-20Fh 顺序存放二进制的识别编码和扩展信息 省电力公司$34$4230001001000151290300$21 $220/5(60)A/DTZY9599-2 210h-22Fh 按对应空中接口协议要求执行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GB/T36377-2018

计量器具是用于测量物理量或者规定物理量值的仪器、装置、器材和系统。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对计量器具进行编码是非常有必要的。GB/T36377-2018是我国针对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制定的标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 编码结构

GB/T36377-2018定义了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结构,包括计量器具类别码、品种码、规格型号码、生产日期码和校准周期码。其中,计量器具类别码、品种码和规格型号码是必填项,其他两个码可选。这些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唯一标识符。

2. 编码规则

GB/T36377-2018还规定了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编码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计量器具类别码:由一个字母组成,表示计量器具所属的大类,如A表示长度测量器具。
  • 品种码:由两位数字组成,表示同一类计量器具中不同品种之间的区别,如01表示游标卡尺。
  • 规格型号码:由若干位字符组成,表示计量器具的规格和型号,如0-150mm游标卡尺。
  • 生产日期码: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计量器具的生产日期,如201901表示2019年1月生产。
  • 校准周期码:由一个字母和若干位数字组成,表示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如M12表示12个月。

3. 编码管理

GB/T36377-2018对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管理也进行了规定。企业应制定计量器具编码管理制度,并采用统一的编码方法和标识符号。同时,计量器具编码应在计量器具上清晰可见,并建立计量器具档案,记录计量器具的编码、型号、生产日期、厂家名称、检定日期等信息。

4. 应用范围

GB/T36377-2018适用于所有计量器具的识别编码,包括机械量、电学量、光学量、化学量、热学量等各种类型的计量器具。

5. 优点和意义

采用GB/T36377-2018标准进行计量器具编码管理,可以带来以下几个优点和意义:

  • 增强计量器具的可识别性和可追溯性,有利于管理和使用;
  • 避免同一型号的计量器具被多次购置或重复检定,节约经济成本;
  • 促进国内计量器具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 提高计量器具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总结

GB/T36377-2018是我国针对计量器具识别编码制定的标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计量器具,提高计量器具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和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类似的标准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第1部分:CN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第1部分:CN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第1部分:CN的编号:GB/T9999.1-2018。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第1部分:CN共有20页,发布于2018-10-01
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的编号:GB/T22875-2018。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共有22页,发布于2019-01-01第1号修改单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