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909-201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Juglans(Juglans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的编号:GB/T26909-201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共有22页,发布于2011-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20
  • 实施日期2011-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2页
  • 文件大小1.75M

以图片形式预览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


国家标准 GB/T2690g一201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测试指南核桃属 Guideltnesforthecmdwetoftestsftordistinetness,umiformityanmdstabiltym Juglans(.JuglansL. 2011-09-29发布 2011-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2690g一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DUS测试技术要求 测试材料 测试方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5.1特异性 -致性 稳定性 品种分组 6.!品种分组说明 6.2分组特征 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 特征类型 表达状态及代码 7.3表达类型 7.4标准品种 附录A(规范性附录品种性状特征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技术问卷 1 参考文献 19
GB/T26909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本标淮主要起草人;装东,张俊佩,周建仁,黄发吉,王滑,王保庆、杨文忠
GB/T26909一201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测试指南核桃属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桃科核桃属(JuglansL.)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桃属植物新品种的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5一2010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5009,6一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19557.1一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200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质量特征; QL QN QuantitativeCharacteristics,数量特征; Pseudo-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假性质量特征 PQ MG MeasurementforaGroupofPlants,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测量得到单个 记录; -MeasuremmentforaNumberofSinglePlants,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进行测 MS 量得到多个记录; VisualObservationforaGroupofPlants,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目测得到单 VG 个记录; -VisualobservationforaNumberofsinglePlants,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 VS 进行目测得到多个记录; -Distinetness,UniformityandStabiity,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DUS DUS测试技术要求 4.1测试材料 4.1.1品种权申请人按规定时间,地点提交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测试品种植物材料 从非测试地国 家或地区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应按照当地进出境和运输的相关规定提供海关、植物检疫等相关文件 4.1.2提交的测试材料可为接穗或苗木 测试材料为接穗时,数量不得少于10根(每根接穗至少应有 3 个充实饱满的芽);测试材料为苗木时,数量不得少于6株(高0.8m~1.0m,基径1.0cm以上.
GB/T26909一2011 4.1.3提交的测试材料应无病虫害感染、生长正常 4.1.4提交的测试材料不应进行任何影响性状表达的额外处理 如果已经被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 信息 4.2测试方法 4.2.1测试周期和时间 在符合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测试两个生长周期 4.2.2测试地点 测试应在指定的测试基地和实验室中进行 测试条件 4.2.3.1测试应该在待测新品种相关特征能够完整表达的条件下进行,申请品种和对照品种的田间管 理要严格一致 4.2.3.2待测新品种某些性状需要在特定砧木上才能表达的,需要指明帖木(种或品种) 4.2.4测试设计 .4.1测试新品种在测试区应栽种6株,与标准品种和相似品种栽种在相同地点和环境条件下 4. 2. 4.2.4.2如果测试需要提取植株某些部位作为样品时,样品采集不得影响测试植株整个生长周期的 观测 4.2.4.3除非特别声明,所有的观测应针对6个植株或取自6个植株的相同部位和方位上的材料 进行 同类特征的测试方法 4.2.5 4.2.5.1目测的典型性枝,芽,叶、花、果等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 枝;选取测试植株树冠外围中上部、阳面一年生发育枝的中上部(每株测试植株3个4个枝条)作 为枝条特征的测试材料 如果以枝条特征作为新品种特异性的评价特征,申请人应在技术问卷(参见附 录B)中明确说明 芽;以上述枝顶芽为测试材料 叶:选取测试植株的树冠外围中上部阳面当年生枝条发育成熟的中部复叶叶片每株测试植株 3个4个枝条,每个枝条分别测定3片4片侧生单叶叶片和顶生小叶叶片)作为叶片特征的测试材料 花进人盛花期,选取健壮植株,正常生长的树冠外围阳面由混合芽抽生的结果枝上的雕花,及 年 生枝中部或中下部雄花芽抽生的柔美花序(每株测试植株分别3个4个花枝)作为花特征的测试 材料 青果;当全树有10%青果皮颜色变黄或略有开裂时,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阳面的青果作为测试材 料,数量在30个以上 坚果;当全树坚果总苞有1/A4开裂时采收,立即去除总苞,及时清洗并干燥至核仁含水量降低到 8%以下,进行测量 4.2.5.2颜色特征 颜色特征的观测应按照4.2.5.1取样方法对所采集样品以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出版的比色 卡(RHscolorchart)为标准 4.2.6个别特征的测试方法 4.2.6.1雌雄花异熟性(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13) 雌雄花期应从雌花或雄花有10%绽开(花粉开裂或柱头反转)的时候开始计算 4.2.6.2雌花始花树龄(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14) 实生树第一次开雌花时的树龄 1 该比色卡是由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提供的产品的商品名,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 该产品的认可 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产品
GB/T26909一2011 4.2.6.3连续结果能力(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20) 根据结果母枝果痕分布观测连续结果情况 4.2.6.4单果重、核壳厚度、核仁粗蛋白含量、核仁粗脂肪含量(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42,48、 50、51 随机取30个坚果,分别测定核壳厚度、单果重、核仁粗蛋白含量、核仁粗脂肪含量 其中: 单果重:含水量小于8%,称重,计算单果平均重(精确到0.1g) 核壳厚度;剥出核仁,测量核壳胭部中间的厚度,计算平均值(精确到0.1 mm 核仁粗蛋白含量:按照GB/T5009.5一2010测定(精确到0.1%) 核仁粗脂肪含量;按照GB/T5009,6一2003(精确到0.1%). 4.2.7附加测试 通过自然授粉或人工授粉获得的杂交新品种,如果稳定性测试存在疑问,应附加对其亲本的特异 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特异性 差异恒定 如果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非常清楚,只需要一个生长周期的测试 在某些情况下因环境 因素的影响,使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不清楚时,则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生长周期的测试 5.1.2差异显著 质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只要有一个特征有显著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 特异性 数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特征有显著差异,或者一个特征的两个 代码(见附录A中的表A.1)的显著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假性质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特征有显著差异,或者一个特征的 两个不连贯代码的显著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5.2一致性 -致性判断采用异型株法 根据1%群体标准和95%可靠性概率,6株观测植株中异型株的最大 允许值为1 5.3稳定性 5.3.1申请品种在测试中符合特异性和一致性要求,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5.3. 特殊情况或存在疑问时,需要通过再次测试一个生长周期,或者由申请人提供新的测试材料,测 2 试其是否与先前提供的测试材料表达出相同的特征 品种分组 6 品种分组说明 依据分组特征确定待测新品种的分组情况,并选择相似品种,使其包含在特异性的生长测试中 o 分组特征 2.1植株;株高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1) 6 6. 2. 植株;树干颜色(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5) 2 6 2. 叶:顶生小叶(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10) 3 6.2.4叶;侧生小叶背面腺毛(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11). 6.2. 5 花雕花数量(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18). 6.2.6花:柱头颜色(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19).
GB/T26909一2011 6.2.7青果;结果状态(见附录A中的表A.1特征序号24). 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 7.1特征类型 7.1.1星号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被标注“*”的特征);是指新品种审查时为协调统一特征描述 而采用的重要的品种特征,进行DUS测试时应对所有“星号特征”进行测试 7.1.2加号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l被标注“十”的特征);是指对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表进 行图解说明的特征(见附录A中图A.1至图A.12) 7.2表达状态及代码 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描述已经明确给出每个特征表达状态的标准定义,为便于对特征表达 状态进行描述并分析比较,每个表达状态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代码 7.3表达类型 GB/T19557.1一2004已经提供特征的表达类型;质量特征、数量特征和假性质量特征的名词 解释 标准品种 用于准确、,形象地演示某一特征(特别是数量特征)表达状态的品种
GB/I2690g一2011 p LLO C p P uO C o 中苯 中 S 菜 上 出 掉 的 联蹦 长执忙 三 麻 妄 唰 女 蜇 巢 米 票 墨 +蹦 案R 长 营 别 画 d g 可
GB/2690g?2011 C Lp LLp p C O A p up ? D S S ? ? ? С ? ? 8 S ?K R + ? ? m ? A ? s e s s L
GB/I2690g?2011 Lp P LO LLp L P LO д 6m E 5 ? 0 5 t ? m ? ? 8 ?+ ? ?+ ? 0 N
GB/2690g?2011 p P p p Lp 7 5 t S - ? F ? 8 ? ? ? ?M ?M ? 3 ? ? ? ? A3
GB/I2690g一2011 C O C P C P LP C P CP LLp P 一 中 器 竖 O S 圣 一 年 时 整 临 炮 啊 幕 州 菜 忙治 忙 8 怅 单 大 曰斗 包汁司 一 - 课 当 e C 可 8 品
GB/2690g一2011 p Lu O p P uO p LLp P LO C P L门 0 中 笠 O Th 盖 鸡 怖 篇 8 真 显 长 m 实 案 蛋 N 意 8 怅 合 州 游 台母 临宰 暑姿于拭党于燃斗颁于燃 彩 楼识 o 总 类 d 洛 品 10
GB/T26909?2011 P uP p L p LLp · E S S ? ? ? ? ? s ? i1 8 ?Щ ? ? N ???? · 9 e C
GB/2690g一2011 P uP C P up P L门 的 p5 一 咀一 霖 8 e 怅 一 路 昏 裳 发 c 5 s; - e e 品 o 12
GB/T26909一2011 A.2性状特征表图解? A.2.1表A.1中序号2品种特征(植株;树姿)图解见图A.1 直立 半开张 开张 ) a c 图A. A.2.2表A.1中序号7品种特征(叶:侧生小叶形状)图解见图A.2 拨针形 卵圆形 椭圆形 b 图A.2 A.2.3表A.1中序号9品种特征(叶;叶缘)图解见图A.3 全缘 粗锯齿 细锯齿 b 图A.3 21 A.2各图中出现的1,2,3,4,5,6等表示的是A.1性状特征表中的代码,不是数字编号 13
GB/T26909一2011 A.2.4表A.1中序号27特征(坚果;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图解见图A.4 阔椭圆形 椭圆形 长圆形 圆形 b N a 梯形 卵圆形 卵圆形 心形 g日 h 图A.4 A.2.5表A.1中序号28特征(坚果;垂直于缝合线纵截面形状)图解见图A.5 圆形 扁圆形 卵圆形 b 心形 长椭圆形 阔卵圆形 fD 图A.5 14
GB/T26909一2011 A.2.6表A.1中序号29特征坚果;横切面形状)图解见图A.6 内凹扁圆形 扁圆形 圆形 椭圆形 b c d 图A.6 A.2.7表A.1中序号30特征坚果;基部形状)图解见图A.7 圆形 扁圆形 楔形 方形 d) b c 图A.7 A.2.8表A.1中序号31特征坚果;顶部形状)图解见图A.8 圆形 方形 b a 图A.8 A.2.9表A.1中序号32特征(坚果:顶尖突出程度)图解见图A.9 四 平 凸 尖 b) d a c 图A.9 15
GB/T26909一2011 A.2.10表A.1中序号34特征(坚果:脊分布)图解见图A.10 上1/2 上2/3 贯通 b a 图A.10 A.2.11表A.1中序号35特征(坚果;脊突出程度)图解见图A.11 凹 平 凸 b a c 图A.11 A.2.12表A.1中序号36特征(坚果;脊宽度)图解见图A.12 窄 中 细 宽 b d a c 图A.12 16
GB/T26909一20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技术问卷 编号(申请者不必填写 申请注册的品种名称(请注明中文名和学名) 申请人信息 2. 申请人 共同申请人: 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3. 品种起源 发现日期 育种者 品种发现者 育种时间 × 杂交选育;早(母本 含(父本 实生选育:早(母本) 其他育种途径 选育种过程摘要 4.主要特征(第1栏括弧中的数字为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请在相符合的特征代码后的[]中划“、") 4.1(1 植株;高矮 3矮[]5中[]7高 4.2(2 植株;树姿 1直立[]2半开张[]3开张 4.3(3 植株;树冠形状 1圆球形[2半圆形]3圆锥形 叶;侧生小叶形状 】披针形[]2卵圆形[]3椭圆形 4.4(7 t;叶缘 全缘[]5粗锯齿[]7细锯齿心 4,5(9 4.6(11 叶;侧生小叶背面腺毛 无[]9有C 4.7(12) 芽;混合芽纵切面形状 圆形 三角形 4.8(13) 花;雌雄花异熟性 雄先型[]2雌雄同熟[]3雌先型 4.9(14 花:雕花始花树龄 早]2中[]3晚 少 4.10(18 花:雌花数量 ]3中[]5多7很多 花;柱头颜色 ]2黄[]3浅红[]4红[]5深红[]6紫红C 4.ll(19 浅黄 青果;成熟时总苞开裂情况 4.12(22 开裂C 9 不开裂 4.13(23) 弱 青果;结实性 ]3强C 4.14(24 青果;结果状态 单生[]2双生[]3簇生[]4串生[ 4.1525) 青果;果面茸毛 少[]3多 椭圆形[]2阔椭圆形[]3长圆形[]4圆形[ 4.16(27 坚果;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 5卵圆形]6阔卵圆形]7心形[]8梯形 圆形[]2扁圆形]3卵圆形[]4长椭圆形 4.17(28) 坚果:垂直于缝合线纵切面形状 5阔卵圆形[]6心形
GB/T26909一2011 1内凹扁圆形[]2肩圆形[]3圆形[]4椭圆形 4.18(29) 坚果;横切面形状 坚果;基部形状 圆形[]2扁圆形[]3楔槐形[]4方形[ 4.1930 4.20(31 坚果,顶部形状 圆形[]2方形 4.21(32 坚果;顶尖突出程度 凹[]3平[]5凸[]7尖C 4.22(33 坚果;脊数 oC =2[]3>2C 4.23(34 坚果;脊分布 上 ]3上2/3[]5贯通 4.24(35) 坚果:脊突出程度 四[3平[]5凸 ]3中[]5多[]7很多红 少 4 .25(39) 坚果:核壳表面刻窝 坚果;核壳厚度 纸皮[]3薄壳[]5中壳[]7厚壳C 4.2648 .相似品种比较信息 5 与该品种相似的品种名称 与相似品种的典型差异 6 品种特征综述(按照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表的内容详细措述》 7.附加信息(能够区分品种的性状特征等 7.1抗逆性和适应性(抗旱、抗寒、耐涉、抗盐碱、抗病虫害等特性) 7.2繁殖要点 7.3栽培管理要点 7.4其他信息 8.测试要求(该品种测试所需特殊条件等 9.有助于辨别申请品种的其他信息 注:上述表格各条款预留空格不足时可另附A4纸补充说明 申请者签名 日期 月日 年 18
GB/T26909一2011 参 考 文 献 [1]GB/T20398一2006核桃坚果质量等级 [2 刘庆忠,等 核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北京:农业出版社,2007 C3幻]都荣庭,张毅伴.果树志 核桃卷[M们.北京,林业出版社,1996.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测试指南制定的相关文件 TGP/5E andCooperationinDUSTe =ting 3xperienrce TGP/6ArrangementsforDUSTestin ing TGP/7DevelopmentofTestGuidelines TGP/8UseofStatisticalProceduresinDistinctness, s,UniformityandStabilityTesting TGP/9ExaminingDistinctness TGP/10ExaminingUniformity TGP/11ExaminingStability TGP/14GlossaryofTechnical,BotanicalandStatisticalTermsUsedinUP(OVDocuments TGP/15NewTypesofCharacteristics UP(OV/TG/125/6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 Stability.JuglansregiaL.walnut) [5 IPGRI,descriptorsforwalnutJuglansspp.).InternationalPlantGeneticResourcelnstitute, Rome,ltaly,1994

GB/T26909-2011核桃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解析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择或者其他技术手段获得的,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良好经济性状、稳定遗传特性的植物个体或者群体。而新品种的研发离不开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来确保其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GB/T26909-2011规范了在核桃属植物新品种选育中所需的测试指南。

测试指南概述

该指南于2011年正式发布,主要面向核桃属植物新品种的研究,规范了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所需的方法和技术标准。通过对新品种的形态学、生理学、生化学等多方面的测试,来评估新品种是否在遗传稳定性、性状表达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符合要求。

测试内容介绍

该指南主要包括以下测试项目:

  • 形态学特征测试:通过植株高度、叶片形态、花序形态等指标来评估新品种与已知品种的区别。
  • 生物学特性测试:通过对花粉形态、花期、染色体数目等指标的测试来评估新品种的遗传特性。
  • 生理学特性测试:通过对光合速率、光周期反应等指标的测试来评估新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
  • 分子标记鉴定:通过分析DNA序列来评估新品种与已知品种的关系。

结论

通过GB/T26909-2011《核桃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的规范化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评估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这不仅有利于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也对保护农作物遗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测试方法也将更加完善。我们期待更多的规范化测试指南的出现,为新品种的选择和保护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和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类似的标准

枣贮藏技术规程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枣贮藏技术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枣贮藏技术规程的编号:GB/T26908-2011。枣贮藏技术规程共有4页,发布于2011-12-0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柳属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柳属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柳属的编号:GB/T26910-201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柳属共有15页,发布于2011-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