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736-2013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Humidifiersforairconditioningequip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编号:GB/T29736-2013。空调设备用加湿器共有18页,发布于2014-06-012013年第18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7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40.30
  • 实施日期2014-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427.78KB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国家标准 GB/T29736一2013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lumitdfersftorairmditomingequipment 2013-09-18发布 2014-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736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与标记 结构和材料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空气湿差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装置
GB/T29736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沈阳建筑大学,东南大学,上海金嘉乐空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迈德利科技 有限公司、北京福裕泰科贸有限公司、北京通达达科技责任有限公司,沃特美尔空气处理设备(北京)有 限公司,.北京嘉乐斯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盛世兄弟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博名空调设备有 限公司,浙江佳为环境科技有眼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智超、冯国会任来生、冯志新、蔡铁柱,张小松、郭世宇,杨华,朱永胜、曹阳、 袁涛、陈立国、李志新,朱洪杰,徐满兴
GB/T29736一2013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简称加湿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结构和材料、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舒适性、工艺性条件下的通风,空气调节和空气净化系统或设备中使用的加湿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携带式家用加湿器,医用蒸馏器和空气洗涤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8624一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16803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 GB/T18883一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JG/T21一1999空气冷却器和空气加热器性能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GB/T168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加湿器 humidifier 用来增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设备 蒸汽转蒸汽加湿器steam-to-steamhumidifier 将水通过与蒸汽换热器换热而燕发的加湿器 3.3 humidifier 燃气式加湿器gasheated 用燃气燃烧加热水,使其蒸发的加湿器 湿膜加湿器 evaporatorhumidifier 空气流过布水的蒸发介质,使其表面的水蒸发的加湿器 3.5 喷淋加湿器airwasherhumidifier 将水直接喷淋到流动的空气中,使水蒸发的加湿器 3 6 huidifier 高压喷雾加湿器high-pressuresprayer 由一定压力(大于0.3MPa而小于1.0MPa)的水经喷嘴喷射使水雾化的加湿器
GB/T29736一2013 3.7 高压微雾加湿器high-pressuremier-mistsprayerhumidifier 由一定压力(大于3MPa)的水经喷嘴喷射使水雾化的加湿器 3.8 气水混合加湿器epesedr. pehumidifier spraytyp 由压缩空气和水混合经喷嘴喷射使水雾化的加湿器 3 加湿量humidifieationeapaeity 加湿器在标准试验工况下运行时,单位时间内增加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单位kg/h 3.10 单位加湿量的电耗eleetrieconsumption perhumidifieationcapaeitsy 加湿器在标准试验工况下运行时,产生单位加湿量所需的电耗,单位kwh/kg 3.11 加湿效率humidificationefficieney 加湿器在标准试验工况下运行时,加湿量与所消耗的总水量总燕汽量)之比,单位% 3.12 空气湿差法airhumiditydifferenetestmethod -种直接测定加湿器加湿量的方法,对通过加湿器前、后的空气参数及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 量与通过加湿器前、后的空气含湿量差的乘积来确定加湿量 分类与标记 4.1分类 4.1.1按型式分类 加湿器按型式分类和表示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加湿器按型式分类和表示代号 分类 分类 代号 代号 干蒸汽加湿器 GZ 喷淋加湿器 PL 电热式加湿器(电阻式加湿器》 高压喷雾加湿器 DR GP Gw 电极式加湿器 D 高压微雾加湿器 红外线加湿器 Hw 气水混合加湿器 QS 超声波加湿器 燕汽转蒸汽加湿器 Z2 CS 燃气式加湿器 RQ 离心式加湿器 Lx sM 湿膜加湿器 4.1.2按额定加湿量分类 加湿器按规格分类和表示代号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29736一2013 表2加湿器按额定加湿量分类和表示代号 类 代 额定加湿量1.0kg/小 2.0kg/h 3.0kg/h 以下类推 以下类推 4.2标记 4.2.1标记方式 -加湿量 型式 -产品代号 4.2.2标记示例 离心式类型,额定加湿量1.0kg/h的加湿器应表示为JS-Lx-1 干燕汽式类型,额定加湿量10.0kg/Ah的加湿器应表示为JS-G:ZQ-10. 结构和材料 5.1加湿器单相额定电压不应超过250V,三相额定电压不应超过480V 55 2 加湿器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加湿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有钣金件、零配件等应有良好的防锈措施; a b)加湿器的隔热保温材料应具有无毒,无异味,吸湿性小,并符合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粘贴应平 整牢固 5. 3 加湿器采用的材料不应出现锈蚀和霉变,并鼓励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新材料 5 湿膜加湿器的蒸发介质宜满足下列要求 蒸发介质具有抑菌功能; a b)蒸发介质具备一定吸水性; 加湿器静止或工作过程中,蒸发介质产生的有害气体或总挥发性有机物不应超过GB/T18883 2002表1中规定的标准值; d)蒸发介质的防火性能应达到GB8624一2012规定的B1级或以上级别; 蒸发介质具备良好韧性,不易脆醉,变形;良好的拼装安全强度,无坍塌、散落的隐悲 e 燕发介质的安装应便于拆卸推护 D 各类加湿器宜安装节水装置 5.5
GB/T29736一2013 要求 外观 加湿器外表面应无明显划伤、锈斑和压痕,表面光洁平整,喷涂层均匀,色调一致,无流痕、气泡和 剥落 6.2试运转 加湿器应进行试运转试验,试验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加湿器的供水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a b)加湿器的断水保护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加湿量 加湿器的加湿量实测值不应低于额定值的95% 6.4加湿效率 加湿器的加湿效率不应低于额定值的95%,且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值 表3各类加湿器加湿效率和单位加湿量的电耗的限值 加湿效率 单位加湿量的电耗 加湿效率 单位加湿量的电耗 加湿器类型 加湿器类型 % kw. % kwh/k9 e h/kg 干蒸汽 90 湿膜 80 电热式 80 0.75 喷淋 80 电极式 高压微雾 0.75 80 70 红外线 气水混合 90 0.75 90 0.20 8o 超声波 蒸汽转蒸汽 90 燃气式 80 离心式 90 单位加湿量的电耗 6.5 加湿器的单位加湿量的电耗不应大于表3的规定值 6.6空气阻力 加湿器的实测空气阻力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10% 绝缘电阻 加湿器的冷态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MQ. 6.8电气强度 加湿器在电气强度试验中应无击穿或闪络情况
GB/T29736一2013 泄漏电流 加湿器的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线间的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1.5mA 6.10接地电阻 加湿器在明显位置应有接地标识,接地端子和接地触点不应连接到中性接线端子,其外露金属部分 和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值不应大于0.1Q. 6.11湿热试验 加湿器湿热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机组带电部分与非带电部分之间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n: b对机组施加1250V电压1min,应无击穿或闪络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7.1.1加湿器应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试验 加湿器的加湿量,加湿效率和饱和效率的试验装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7.1.2 7.1.3加湿器的试验工况应符合表4的规定,其中以空气干球温度为35.0C,空气湿球温度21.4C 为标准工况 表4加湿器的标准试验工况 项 目 工况参数 空气流速/m/s) 2,5士0,1 40.0士0.3 干球温度 30.0士0.3 35.0士0.3 空气温度/C 湿球温度 18.0士0.3 21,4士0.3 25.0士0.3 蒸汽压力"/kPa 00士10 供水温度/t 12~18 电源电压允许波动/% 该项仅用于干蒸汽加湿器 7.1.4对于电极式加湿器的试验,其试验用水的水质应满足表5的规定 表5电极式加湿器试验用水的水质要求 pH值 7.5士1 总硬度以钙、镁离子的含量计算/mg/1L 250士25 7.1.5空气干球,湿球温度的测量装置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7.1.6试验用的各类测量仪器应有计量检定有效期内的证书,其准确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GB/T29736一2013 表6各类测量仪器的准确度 类别 测量仪表 测量项目 仪表准确度 空气干,湿球温度 士0.1C 温度 液体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水温 测量 电阻温度计 其他温度 士0.3C 空气动压、静压 士1Pa 压力 压力测量仪表,气压表 水压、蒸汽压 测量 士0.2kPa 大气压 电气 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 功率、电压、电流和频率 0.5级 测量 时间 计时器 时间 士0.2s 测量 水量 各类流量计 水流量 被测值的士1.0% 测量 各类台秤 重量 重量 被测值的士0.2% 7.2外观 用目测法检查 7.3试运转试验 7.3.1将加湿器与供水水源接通,供水温度为12c~18,运行1h,观测供水控制器的工作情况 7.3.2加湿器运行到正常工作状态,切断供水,继续运行到保护装置工作后,再接通供水到正常启动 连续上述3个循环 7.4加湿量试验 应按附录A给定的方法和表4规定的工况的进行试验,加湿量均以空气侧测量的结果为准 7.4.1 7.4.2当蒸汽喷管的长度大于1m和数量多于3根时,可采用不同长度和数量的喷管作模拟试验来推 算长度和数量增加后的加湿量 7.4.3蒸汽发生式加湿器按空气侧测得的加湿量和水侧消耗的水量之差不大于5%,试验为有效 7.5加湿效率试验 7.5.1供水式加湿器按附录A给定的方法,在测量加湿量的同时,测量总给水量,按A.4.5和A.4.6 规定的方法计算 7.5.2蒸汽供给式加湿器按附录A给定的方法,在测量加湿量的同时,测量凝结水排除量,按A.4.5 和A.4.6规定的方法计算 7.6单位加湿量的电耗试验 应按附录A给定的方法,在测量加湿量的同时,测量输人功率、电压、频率和电流,并按A.4.7规定 的方法计算单位加湿量的电耗
GB/T29736一2013 空气阻力试验 应按附录A给定的方法,在测量加湿量的同时,测量加湿器前、后的静压差 7.8绝缘电阻试验 在常温、常湿条件下,用500V及以上绝缘电阻计测量加湿器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的绝 缘电阻 7.9电气强度试验 7.9.1在机组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施加额定频率和1500V交流电压,开始施加电压不应 大于规定值的一半,然后快速升为全值,持续时间1min. 7.9.2大批量生产时,可用1800V电压及1s时间进行测量 7.10泄漏电流试验 对于单相器具施加1.0G倍的额定电压,对于三相器具施加1.06倍的额定电压除以,,在施加试 验电压5s内,测量机组外露的金属部分与电源线之间的泄漏电流 7.11接地电阻试验 用接地电阻仪测量机组外壳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 7.12湿热试验 按GB/T2423.3规定的试验条件和方法,连续运行48h后进行测量 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8.1.1 每台加湿器应按8.2中所规定的项目进行出厂检验 8.1.2型式检验 8.1.2.1加湿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试制的新产品定型或老产品转厂时 a b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材料等更改对性能有影响时 e)产品停产超过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正常生产时,超过两年未进行型式检验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型式试验的项目应符合8.2中的规定 8.1.2.2 8.1.2.3型式检验抽样方法 在制造厂提供的合格产品中抽取,同一批次不大于20台抽1台,大于20台抽2台 8.2检验项目 加湿器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7的规定
GB/T29736一2013 表7检验项目表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试验方法 序号 要求 外观 6.l 7.2" 试运转 6.2 7.3 6.3 加湿量 加湿效率 6.4 7.5 单位加湿量的电耗 6.5 7.6 空气阻力 7.7 绝缘电阻 7.8 电气强度 6.8 7.9 泄漏电流 6.9 7.10 10 接地电阻 6.10 7.11 11 6. 湿热试验 11 7.12 判定原则 8.3.1对所抽取的一台样品,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样品为不合格品 8.3.2如果所抽取样品检验不合格,则按8.1.2.3规定加倍抽取 加倍抽取后检验均为合格,该批加 湿器判为合格品;如检验有一台不合格,则该批加湿器判为不合格品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 每台加湿器应在明显部位设有标记,标签牢固固定于外框 若有需要还应标明气流方向,标志内容 应包括: 产品名称 a b)标记 e)额定电压,功率 d)标准试验工况下的加湿量; 制造厂名称,产品出厂年,月、日 9.2包装 包装应确实能保护加湿器在装卸,运输,搬运、存放过程免受外因引起的损伤和毁坏 9.2.1 9.2.2包装箱上应注明加湿器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厂名,并按GB/T191规定应用文字或图例标明 “小心轻放”和“向上”
GB/T29736一2013 运输 在加湿器运输过程中按包装箱上标志放置,并采取固定措施,堆放高度以不损坏或压坏加湿器为 原则 9.4贮存 9.4.1存放时应按包装箱体上的标志堆放,堆放高度以不损坏,压坏或造成倒塌危险为原则 9.4.2加湿器不应存放在潮湿或温湿度变化剧烈的地方,不应露天堆放
GB/T29736一201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空气湿差法 A.1试验装置 A.1.1试验装置布置 空气湿差法的试验装置由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干,湿球温度取样装置,加湿器试验段、空气混合器、 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和水量测量装置等组成,其布置如图A.1所示 单位为毫米 >300300300 600 1800 h/2 360 均流板 300,300 空气处 被测 空气流量 理装置 加湿 渊量装置 混合器 静压测量环 翠球私度取样装置 图A.1空气湿差法的试验装置布置图 A.1.2空气处理装置 空气处理装置应能满足性能试验所要求的空气干湿球温度范围及空气流速和压力的调节 A.1.3加湿器试验段 按加湿器在空调设备中的安装方式分寨汽喷管在气流中安装和加湿器整体在气流中安装两种 A.1.3.1蒸汽喷管放置在气流中而燕汽发生器放置在气流外的安装方式如图A.2所示,其蒸汽喷孔 距离管壁应不小于200mm 单位为毫米 200 200 燕汽喷管 蒸汽发生器 图A.2加湿器的安装方式 A.1.3.2加湿器整体在气流中安装时,应按制造厂的有关要求进行安装,加湿器不应作任何变更 加湿器试验段与其他装置相连接时,应采用对气流干扰最小的过渡配件或转角配件 A.1.3.3 10
GB/T29736一2013 A.1.4空气混合器 按JG/T21一1999附录B给定的装置和要求 A.2试验步骤 A.2.1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量,加热量和风量,使加湿器试验段中的空气干,湿球温度和空气流速、 压力满足试验的要求 A.2.2当试验工况稳定后,连续进行1h的试验,每10min读数一次,连续7次 A.2.3加湿量按连续7次测量平均值计算 A.3数据记录 -般数据 A.3.1 a)试验日期 试验者 b e)被测加湿器的制造厂厂名、型号、额定加湿量及功率 A.3.2测量参数: 加湿器输人功率,单位为千瓦(kw); N 加湿器工作电压,单位为伏特(V); U 加湿器工作电流,单位为安培(A); 频率,单位为赫兹(Hz); 加湿器前空气干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ll 加湿器前空气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s 加湿器后空气干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lee 加湿器后空气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12 加湿器前试验段空气静压,单位为帕(Pa) 空 气流量喷嘴前、后静压差,单位为帕(Pa); 4/ 大气压,单位为千帕(kPa). A.3.3供水的加湿器还应记录下列参数: 加湿器补水箱初始读数,单位为毫米(mm) h -加湿器补水箱终读数,单位为毫米(mm); -测量A、h 的时间,单位为小时、分或秒(h、min或); T、T8 供水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p 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 A.3.4供蒸汽的加湿器还应记录下列参数 w.,w 加湿器排除凝结水的初、终质量,单位为千克(kg); T、T -测量w,w的时间,单位为小时、分或秒(h,min或s); 供给燕汽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p1 试验结果计算 A.4.1空气流量计算 按JG/T21一1999附录A给定的公式计算 1
GB/T29736一2013 A.4.2空气含湿量计算 以测得的空气湿球温度近似为热力学湿球温度,用式(A.1)计算含湿量 (A.1 d=d,一(1.005十1.84.)(一.)/2500十1.84一4.19, 式中: -空气含湿量,单位为千克每千克(kg/kg) -湿球温度下的饱和含湿量,d,=0.622e/(p一e),单位为千克每千克(kg/kg) 湿球温度下的饱和水燕气分压力,单位为百帕(hPa .的计算如式(A.2)所示 ew ln(100×e)=一5800.2206/T,十1.3914993一0.04860239T 十0.41764768×10×T一0.14452093×107×T A.2 十6.5459673lnT 式中: T,=273.15十,,单位为开(K. A.4.3加湿量计算 加湿量按式(A.3)计算 W=g(d一d (A.3 式中 空气加湿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W 空气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5 -加湿前、后的空气含湿量,单位为千克每千克(kg/kg) d、d A.4.4加湿器供水量计算 加湿器供水量按式(A.4)计算 w,=K(h一ha2)/(T一Te) (A.4 式中: w 加湿器供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K -补水箱标定系数,单位为千克每毫米(kg/mm. A.4.5加湿器供汽量计算 加湿器供汽量按式(A.5)计算 w,=w十w A.5) 式中: W -加湿器供汽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W -由测量计算的空气加湿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Ah); W -被测加湿器排出的凝结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w 的计算如式(A.6)所示 A.6 w,=(we一w/T 一T A.4.6加湿效率计算 加湿效率按式(A.7)计算 =W/W.(或W.×100% 7 12
GB/T29736一2013 式中: -加湿效率 A.4.7单位加湿量的电耗计算 单位加湿量的电耗按式(A.8)计算 E=N/W (A.8 式中: E -单位加湿量的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千克(kW h/kg). A.4.8饱和效率计算 饱和效率按式(A9)计算 (A.9 ,=(d一d)/dm-d×100% 式中: -饱和效率 ) 加湿前空气对应的饱和空气的含湿量,单位为千克每千克(kg/kg). d 13
GB/T29736一2013 B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装置 B.1装置的组成 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装置是用来测量流过该断面空气的平均温、湿度的,由采样管、干、湿球温度 测量管和风机组成,如图B,1所示 取样管 测量管 干球温度计 湿度温度计 图B.1空气干,湿球温度取样装置 B.2采样管 采样管设在加湿器试验段内,应使采样孔均布该断面,至少每0.01m的断面有一采样孔 B.3干,湿球温度测量管 干,湿球温度测量管的当量直径不应小于75mm,干、湿球温度测量仪的感温元件应靠近,以便测 量同一采样空气 干球温度计应设在湿球温度计的上游或某一旁侧,使干球温度的测量结果不会受到 湿球温度计水分蒸发的影响 测量管外部应保温 B.4采样风机 采样风机应位于测温仪的下游,以防止风机产生热量影响温度计读数,其空气流量应能保证流过湿 球温度计的风速为(5士1)m/s 14
GB/T29736一2013 B.5确定干,湿球温度差的规定 B.5.1湿球纱布套应采用经过脱脂处理的专用纱布制作,纱布应紧贴感温元件,重叠1/4周 为防止 热量从感温元件上部连接杆传人,纱布还应覆盖上部连接杆约2.5 cm B.5.2纱布套应经常洗净或更换,润湿纱布用蒸榴水 B.5.3被测空气可能带水时,为防止感温线圈上积聚水分,应加防护罩

了解空调设备用加湿器GB/T29736-2013

随着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空调设备。但是,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内呆着会让皮肤感到干燥不适,甚至引发一些疾病。因此,加湿器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但是,加湿器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为此,国家推出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GB/T29736-2013》标准,旨在规范加湿器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一、标准概述

GB/T29736-2013是针对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标准,它规定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二、产品分类

根据GB/T29736-2013标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分为两类:家用和商用。其中,家用加湿器是指适用于家庭等民用场所的加湿器,商用加湿器是指适用于公共场所和工业用房的加湿器。

三、技术要求

GB/T29736-2013还规定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 性能指标
  • 电气安全
  • 防护等级
  • 声级
  • 材料
  • 外观质量

四、试验方法

GB/T29736-2013确立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额定容量测试
  • 耗电量测试
  • 噪音测试
  • 外观检查
  • 绝缘电阻测试
  • 接地电阻测试
  • 泄漏电流测试

五、标志和包装

GB/T29736-2013规定了空调设备用加湿器的标志和包装要求,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和维护加湿器。

六、结语

通过《空调设备用加湿器GB/T29736-2013》标准的推行,加湿器市场得到了规范化,消费者可以更加安心地选择和使用加湿器。同时,各生产厂家也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采暖空调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采暖空调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采暖空调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编号:GB/T29735-2013。采暖空调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共有12页,发布于2014-06-012013年第18号公告
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编号:GB/T29738-2013。建筑幕墙和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共有16页,发布于2014-06-012013年第18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