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775-2011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udiovideosystemonboar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6775-2011。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共有63页,发布于2012-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7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60
  • 实施日期2012-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3页
  • 文件大小1.16M

以图片形式预览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26775一2011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teehmiealspeeifieationforadio videosystemonboard 2011-07-20发布 2012-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775一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4.1通用要求 4.1.1产品文件要求 4.1.2环境条件 4.1.3工作电压范围 4.2外形,外观结构与零部件要求 4.2.1外形 4.2.2外观结构 4.2.3零部件 4.3互连配接要求 产品的输人/输出接口 4.3.1 4.3.2互连线缆 功能要求 产品功能组成 4.4.2DVD视盘机的兼容性 .4.3产品的安全控制功能 产品各部分的具体功能要求 4.5性能要求 DVD视盘机的性能 4.5.l 4.5.2数字调谐AM/FM接收器性能 4.5.3音频功率放大器性能 机载TFTIcD视频图像显示器性能 4.5.4 4.5.5视盘机的读盘能力 电磁兼容性要求 4.6 瞬态电压发射特性 4.6.1 4.6.2天线端骚扰电压特性 4.6.3辐射骚扰场强特性 典型脉冲波形的传导抗扰度 4.6.4 4.6.5辐射抗扰度 4.6.6静电放电 环境适应性要求 4.7.1 高温负荷 4.7.2高温贮存
GB/T26775一2011 4.7.3低温负荷 l0 4.7.4低温贮存 l0 10 4.7.5交变湿热 t了. 热冲击" A.了.了热循环 12 4.7.8耐振动性 12 4.7.9机械冲击 13 13 ,.自由跌落 n 耐粉尘 " 47.12耐盐雾性 4.8可靠性要求 4.8.!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4.8.2机械零部件寿命 电源适应性要求 4. .9 4.9.1电源电压适应范围 4.9.2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 15 4.9.3耐电源过压性能 15 4.9.4整机额定消耗功率 4.9.5整机静态消耗电流(暗电流 试验方法 15 5.1通用试验条件 15 试验用文件 5.1.1 15 5.1.2试验环境 15 5.1.3温度偏差 15 5.1.4试验用的样品供电电源 15 5.1. .5 试验用的仪表精度 15 5.2外形、外观结构、零部件与互连线缆检查 16 5 .2.1外形,外观结构,零部件检查 16 16 5.2.2互连线缆检查 5.3功能检查 5.4性能标准测量条件 5. 6 4.1环境条件 5. 1.2测试端子 4 测试盘 55 4.3 .4.4滤波器 55 5 .4.5AM/FM与音频功放性能测量的附加条件 5.5DvVD的性能测量 5.5.1复合视频性能测量 20 5.5.2DVD音频性能测量 29 5.5 读取时间特性测量 3 32 . 6 CDDA的性能测量 32 5.7AM/FM数字调谐器的性能测量 32 5.7.1 32 AM性能测量
GB/T26775一2011 34 5.7.2FM性能测量 5.8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测量 38 38 5.8. 测量原理图 .1 39 5.8.2性能参数测量 39 5.9机载TFT液晶显示器性能测量 39 5. .9.1亮度 5.9.2对比度 4 5.9.3 4 可视角 5.9.4水平清晰度 5.9.5像素缺陷数 5.9.6 固有分辨率 5.10读盘能力试验 5.11电磁兼容性试验 瞬态电压发射特性测试 天线端骚扰电压特性测试 辐射骚扰场强特性测试 5.ll.4典型脉冲波形的传导抗扰度试验 辐射抗扰度试验 5.11.6静电放电试验 12环境适应性试验 5 试验前的样品检查 5. 12. 试验分组与顺序 5.12.2 5.12.3试验程序 5.12.4初始检查与主要性能测量项目 42 5.12.5高温负荷试验 43 5.12.6高温贮存试验 43 5.12.7低温负荷试验 43 5.12.8低温贮存试验 43 5.12.9交变湿热试验 43 5.12.10热冲击试验 44 5.12.11热循环试验 44 5.12.12耐振动性试验 44 5.12.13机械冲击试验 45 5.12.14跌落试验 5 5.12.15粉尘试验 45 . .12.16盐雾试验 45 5 .13可靠性试验 5 5.13.1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试验 45 45 . .13.2机械零部件寿命试验 46 5.14电源适应性试验 46 5.14.1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试验 46 5.14.2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试验 46 5.14.3耐电源过压性能试验
GB/26775一2011 5.14.4整机额定消耗功率测量 46 46 5.14.5整机静态消耗电流(暗电流)测量 46 检验规则 6.1定型检验 6.l1.1 检验项目、要求和方法 样品抽取 检验合格判定 检验结果的处理 交收检验 检验项目 6.2.1 49 抽样方案 缺陷分类与判据 49 检验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50 6.2.5检验结果处理 50 样本的处理 50 例行检验 56 检验程序,项目及方法 50 抽样方案 6.3.2 5 缺陷分类与判据 52 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判定 52 检验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52 检验结果处理 53 6.3.7样本处理 53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53 标志 53 7.1.1产品标志 53 7.1.2包装箱标志 53 7.2标签 53 7.3包装 53 7.4运输 54 7.5贮存 54 5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性能与测试方法的补充说明
GB/I26775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DVD部分的性能与测量方法参考《DVD视盘机行业自律通用规范》 本标准AM/FM数字调谐器和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与测量方法参考SJ/T10448一1993《汽车 收,放、扩音机测量方法》 本标准机载TFTLCD视频图像显示器性能与测量方法参考SI/T11348一2006《数字电视平板显 示器测量方法》 本标准电磁兼容性要求与试验方法引用GB/T22630一2008《车载音视频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 测量方法》 本标准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参考1T10325一192《汽车收放机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和 QC/T4l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l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 公司.江苏天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惠州信华 精机有限公司、广州番禹巨大汽车音响设备有限公司、杭州新星光电有限公司、珠海市江海电子股份有 限公司,厦华新技术有限公司、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武汉蓝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镇江江奎集团 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方侠海、汪锡斌、薛巧根、薛守博、蔡建国、田玉静、李民、招志刚、季建华、李解民 卓建奇、张勇、冉龙波,陈树骏、杨晓明
GB/I26775一2011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载音视频系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汽车设计规定位置内、机载TFTICD视频图像显示器尺寸<10.2in的一体 化型车载音视频系统 本标准视频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我国的PAL制图像,也可供其他制式(NTsC等)图像 参考采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o780;1997,NMOD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一2003,IS02859-1:1999,IDT)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3785(所有部分电声学声级计(GB/T3785一2010(所有部分),IEC61672;2003所有 部分),IDT)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GBy/T51465.2一2008,IEc6o17DB. GB/T5465.2 2007,IDT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GB/T12190 GB/T158601995激光唱机通用技术条件(neqIEC60908:1987 GB/T22630一2008车载音视频设备电磁兼容要求和测量方法 QC'/T238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SI/T10325一1992汽车收放机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sI/T10369-1993汽车收,放音机总技术条件 SI/T10448一1993汽车收,放、扩音机测量方法 S/T107301997vCD视盘机通用规范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SI/T11324 SJ/T11329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 sI/T11331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5部分;模拟音频信号接口 s/T113482006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 ITU-TRec.J.61用于国际连接电视电路的传输性能(Transmissionperformanceoftelevision circuitsdesignedforuseininternationalconnections) 术语和定义 GB/T15860一1995,SJ/T10448一1993,I/T107301997、SI/T11324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
GB/T26775一2011 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载音视频系统audiovideosystemonboard 包含两种以上(含两种)视频和/或音频功能部件于一体的车载电子装置 2 3 DwD视盘digitalvideodisc(DVD),dligitalversatiledise(DVD) DVD视频光盘,DVD多用途光盘 按MPEG-2标准压缩记录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的12cm/8em数字激光盘 3.3 DwD视盘机DvDplayer DVD视盘的播放设备 3 暗点darkdot 因制造、损伤或其他原因,使液晶屏在白电平状态下不能透光发亮的像素缺陷点,即液品屏不发 光点 3.5 亮点brighteneddot 因制造、损伤或其他原因,使液晶屏在黑电平状态下不能遮光变暗的像素缺陷点,即液晶屏不熄 灭点 3.6 黑点blackdot DVD/CD光盘表面的黑色颗粒状缺陷 刮痕serateh DVD/CD光盘表面因受硬物刮擦而留下的线状缺陷 3.8 指纹fingerprints 因取拿DVD/CD光盘不适当等原因在光盘表面留下的指纹状缺陷 3.9 偏心 ntrieity eccen DVD/CD光盘静止时边缘与旋转时边缘的最大径向偏差 3.10 面振verticaldeviation 因DVD/CD光盘翘曲造成光盘外周与中心孔垂直方向的偏差,旋转时会使光盘面发生轻微的上下 偏移 3.11 低反射盘lowrelleetiodise 光反射系数偏低的DVD/CD光盘 3.12 高反射盘highreflectiondisc 光反射系数偏高的DVD/CD光盘
GB/T26775一2011 3.13 静态消耗电流closedeireuitcurremtdraw 暗电流 当汽车电源钥匙开关置于ACcOFF位置,除Acc信号检测电路和有关记忆电路外,产品其他部 分电源被切断状态下的整机消耗电流 技术要求 通用要求 4.1.1产品文件要求 4.1.1.1产品应符合标准及各分类产品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 制造 4.1.1.2产品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型号与商标;使用范围与要求;技术特点与主要规格 应包含整机消耗功率);功能与使用操作方法;外形尺寸与质量;安装方法与要求;安全说明、安全警示 与注意事项;一般故障分析与排除;维护保养方法;随机附件资料;其他与使用有关的必要内容 4.1.2环境条件 4.1.2.1使用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 大气压 相对湿度 0%一90% 20C十70C 86kPa106kPa 4.1.2.2常态工作环境条件 在以下环境条件下,产品应保证具有额定数值 大气压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45%一75% 18C28C 86kPa106kPa 4.1.2.3极限温度范围 下限工作温度 下限贮存温度 上限工作温度 上限贮存温度 -20C -40C 70C 85C 4.1.3工作电压范围 4.1.3.112V额定电压产品的工作电压范围 最低工作电压 标称电压 最高工作电压 常态试验电压 2V 10V 16V 14士0.1V 4.1.3.224V额定电压产品的工作电压范围 最低工作电压 最高工作电压 常态试验电压 标称电压 心 24V 18 32V 28士0.2 4.2外形,外观结构与零部件要求 4.2.1外形 产品的外形、安装尺寸和标志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GB/26775一2011 4.2.2外观结构 产品外观结构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霉斑等缺陷;表面涂层不应起泡,龟 裂,脱落;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 说明产品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图形应符合GB/T5465.2的规定 4.2.3零部件 产品的开关、按键、旋钮等零部件的操作应灵活可靠,安装应紧固无松动,标识应正确 4.3互连配接要求 4.3.1产品的输入/输出接口 4.3.1.1产品应配备左、右声道模拟音频线路输出接口,带DVD的产品还应配备复合视频输出接口. 以满足性能测试和外接显示器,音响的要求 4.3.1.2复合视频输出接口应按s/T11329一2006的规定 4.3.1.3模拟音频输出接口应按s/T11331一2006的规定 4.3.1.4其他输人/输出接口由产品的企业标准规定 4.3.2互连线缆 产品随机配带的互连线缆,每根线始端与终端间不应开路;各根线间不应出现不该有的短路 4.4功能要求 4.4.1产品功能组成 产品应包括以下四个功能部件的2个以上(含2个)功能;DVD播放、数字调谐AM/FM接收,音频 功率放大和机载TFTLCD视频图像显示器 4.4.2DD视盘机的兼容性 DVD视盘机应能兼容播放DvD,vCD,CD-DA光盘 其他能兼容的光盘格式由产品的企业标准 规定 DVD,VCD,CD-DA光盘的数据格式应符合各自系统技术规范的规定 4.4.3产品的安全控制功能 产品应具有安全控制功能 带DvD等视频节目播放功能的产品,开机时应插插“驾驶时请勿看节 目"之类的安全警示画面;车辆开动时,应自动禁播前座显示屏中除导航地图外的视频图像;如有后视雷 达,倒车时机载显示器应自动切换到后视雷达图像 4.4.4产品各部分的具体功能要求 产品各部分的具体功能要求由产品的企业标准规定 4.5性能要求 4.5.1VD视盘机的性能 4.5.1.1DVD性能 DVD性能应符合表1要求
GB/T26775一2011 在复合视频输出端和音频线路输出端测试) 表1DVD性能要求 序号 性能指标 测量方法 项目 AV端子信号复合视频输出电平 按5.5.1.1.1 1.0士0.2 0.3士0.05 按5.5.1.1.2 幅度/八V 行同步幅度 >45o 按5.5.1. 2 AV端子水平清晰度(TV线 亮度通道带宽/MHz 55(一6dB) 按5.5.1.3 亮度非线性失真/% 5 按5.5.1.4 亮度波形失真/% 10 按5.5.l.5 亮度信噪比/dB >50(不计权 按5.5.l.6 特 色度幅频响应/MHz 按5.5.1." >1.5(一6dB) 性 AM;>6oPM>50o 按5.5.1.8 色度信噪比/dB -50十50 按5.5.1.9 亮度与色度信号时延差/ns 10 微分增益DG/% 一5十5 按5.5.1.1o 11 -5~十5 微分相位DP/( 按5,5.1.11 2.0没" .5" 12 音频输出电平/V 按5,5,2.l 2V线路输出端4V线路输出端 1kHHz通道不平衡度/dB 按5.5.2.2 按5.5.2.3 串音(基波)/dB 80 15 20Hz一20kHz士3dB) 按5.5.2. 音频幅频响应 16 音频信噪比/dB >90 按5.5.2.5 17 音频失真加噪声/dB <一65(1kHa2 按5.5.2.7 18 动态范围/dB >80(1kHz 按5.5.2.6 19 互调失真/dB -50 按5.5.2.8 频率误差/% 20 -0.02~十0.02 按5,5,2.9 21 -1十1(0dlB一60dlB) 按5.5.2.10 电平非线性/dB 22 启动读取时间/s s18 按5.5,3,1 其他 特性 23 长读取时间/s 5 按5.5.3.2 4.5.1.2CD-DA性能 CDDA性能应符合GB/T15860-一1995第4.4的规定 测量方法按5.6的规定 4.5.2数字调谐AM/FM接收器性能 4.5.2.1A性能 AM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
GB/26775一2011 表2AM性能要求 性能指标 序号 参数名称 测量方法 测试点 要求 单位 频段低端 kHz 由企业标准规定 频率范围 按5.7.1.1 赖段高端 kHz 由企业标准规定 中懒 kH 按5. .7.1.2 450士5 603kHz dBuV 二37 噪限灵敏度 999kHz dBuV 37 按5.7.1.3 S/N:20dB 1404kHz dBgV 二37 603kH2 999kHz dBpV 锁台灵敏度 36士10 按5.7.1.4 1404kHz 信噪比(5mV输人) 43 按5.7.l.5 999kHz dB 603kH2 dB 中频抑制 按 50 5.7.1.6 镜像抑制 1404kHz dB >50 按5.7.1." 999kHz 士9kHz选择性 dB >45 按5.7.1.8 -10dB自动增益控制 999kH2 dB >45 按5.7. 1.9 5mV输人 按5.7.1.10 10 失真(5mV输人 999kHz 2,0 过载失真80%调制, 11 999kHz 按5,7.1.11 100mV输人 步进频率应设计成9kHz 4.5.2.2 FM性能 FM性能应符合表3要求 表3FM性能要求 性能指标 序号 参数名称 测量方法 单位 要求 测试点 频段低端 MHz 由企业标准规定 频率范围"(1mV输人) 按5.7.2.1 段高端 MHz 由企业标准规定 中频 MHz 10.7士0.3 按5.7.2.2 90.1MHz2 dBpV 12 噪限灵敏度 98.1MHz dBpV 12 按5.7.2.3 S/N:30dB 106.1MHz dBpY 12
GB/T26775一2011 表3(续 性能指标 序号 参数名称 测量方法 测试点 单位 要求 90.1MHz dBpV 锁台灵敏度 98.1MHz 23士8 按5.7.2.4 dBpV 106.1MHz dBuV 俘获比 98.1MHz dB S6 按5.7.2.5 信嗓比(1mV输人) 98.1MHz dB >48 按5.7.2.6 双信号选择性 98.1MHHz dB 按5.7.2.7 士400kHz、100AV输人 中频抑制 90.1MHz dB >50 按5.7.2.8 8.1MH 镜像抑制 dB 50 按5.7.2.9 10 AM抑制比 98.1MHz dB >40 按5.7.2.10 11 失真(1mV输人) 98.1MHz % 按5.7.2.11 过载失真 % 按5.7.2.12 12 98.1MHz 100mV输人,75kHz频偏 100H2 dB 0土4 频响 13 dB 1kHz 按5.7.2.13 (98.1MHz,50As,预加重 dB 10kHz 0士4 立体声分离度(lmV输人) 98.1MHz dB >18 100HzL/R 14 按5.7.2.14 1kHzl/R 98.1MHz dB >23 10kHzL/R 98.1MH dB 18 sT点灯灵敏度 按5,7.2.15 15 98.1MHz dBpV 12 98.1MH 立体声信噪比(1mV输人) >45 按5.7. 6 dB 2.16 17 % 立体声失真(1mV输人 98.1MHz 二3 按5.7.2.17 10%失真加噪声输出功率 W 18 98.1MHz 由企业标准规定 按5.7.2.18 mV输人 (1m 步进频率应设计成100kHz 注s1/T10447一1993和sI/T1o448一1993中规定的汽车收音机的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仅适用于模拟调谐收音 机,不适用于车载音视频系统中采用的数字调谐AM/FM接收器 4.5.3音频功率放大器性能 音频功率放大器性能应符合表4要求
GB/26775一2011 表4音频功率放大器性能要求 性能指标 序号 参数名称 测量方法 测试点 单位 要求 0%失真加嗓声输出功率 w 由企业标准规定 按5.8.2.1 1kHz,0dB) 标准输出失真厦 % 按5.8.2.2 0.3 1kHz、0d4B 信噪比(1kHz,0d4B) dB >45 按5.8.2.3 通道分离度 dB 45 按5.8.2.4 1kHz、0dB)(各通道 20Hz0dB 士6 100Hz0dB 士3 1kHz0dB 频响(各通道 lB 按5.8.2.5 0kHz0dB 士3 20kHz0dB 士6 4.5.4机载TFTLCD视频图像显示器性能 机载TFTLCD视频图像显示器性能应符合表5要求 表5机载TFTLCD显示器性能要求 性能要求 参数 单位 测量方法 有触摸屏的显示器 无触摸屏的显示器 >250 亮度 按5. 350 cd/m 9.1 >200:1 倍信 对比度 >300:1 按5.9.2 水平清晰度 由企业标准规定 由企业标准规定 TV线 按5,9.4 左视角(p=0 >35 >45 可 右视角(p=180') 35 >45 视 按5,9.3 上视角(=90° >25 >30 角 下视角(小 =270° 25 30 暗点总数<3 暗点总数<3 显示屏尺寸 连续暗点数 连续暗点数<2 2 7in 不发光缺陷 像 暗点 7in显示 暗点总数5 暗点总数5 屏尺寸<10.2i" 连续暗点数<3 连续暗点数<3 按5.9.5 显示屏尺寸<7in 陷 不熄灭缺陷 <显示 7in (亮点 屏尺寸<10.2in 固有分辨率 由企业标淮规定 由企业标准规定 像素数 按5. 9.6
GB/T26775一2011 4.5.5视盘机的读盘能力 视盘机读的读盘能力应符合表6要求 表6视盘机的读盘能力要求 盘片 盘片缺陷类型 缺陷规格 参考盘片 测量方法 读盘能力合格判据 种类 刮痕宽度 应能正常播放 刮痕 TDV-541 无停顿,无马赛克 w=2.6mm 黑点直径 应能正常播放 黑点 TDV-545 无停顿,无马赛克 =0.8mm 应能正常播放 指纹直径 DvD TDV-545 指纹 克=65一75m1 无停顿,无马赛克 偏心距离 应能正常播放 偏心 TDV-552 d=100士54m 无停顿,无马赛克 表面垂直方向偏差 应能正常播放 面振 TDV-562 无停顿,无马赛克 d=0.6士0.05mm 刮痕宽度 应能正常播放 TCD 刮痕 -725B 无停顿 w=l.0mm 按5. 10 黑点尺寸圆形/条形 应能正常播放 TCD-725B 黑点 6/W=0.41.0mm 无停顿 指纹直径 应能正常播放 指纹 TC-725B =65~75m 无停顿 偏心距离 应能正常播放 CD 偏心 TCD-712R 无停顿) d=140士5m 表面垂直方向偏差 应能正常播放 TcD-732RA 面振 d=1.0士0.05nmm 无停顿 应能正常播放 低反射盘 光反射系数=0.15 TCDw082L 无停顿 应能正常播放 高反射盘》 光反射系统=0.25 TCDW082H 无停顿 电磁兼容性要求 4.6 4.6.1瞬态电压发射特性 其限值要求按GB/T226302008中5.1表1的规定限值 4.6.2天线端骚扰电压特性 FM接收机其天线端骚扰电压限值要求按GB/T226302008中5.2表2的规定限值
GB/26775一2011 4.6.3辐射骚扰场强特性 辐射骚扰场强限值要求按GB/T226302008中5.3表3的规定限值 4.6.4典型脉冲波形的传导抗扰度 对受试产品的电源线施加试验脉冲,典型脉冲波形的传导抗扰度试验严酷度等级及功能状态要求 按GB/T226302008中6.3.1表8中规定的试验等级及产品功能状态规定要求 功能状态分类(如;A类,B类,C类等)见GB/T22630一2008中4.2分类规定 4.6.5辐射抗扰度 辐射抗扰度试验严酷度等级及产品功能状态要求应符合GB/T22630-2008中6.4.1表9的 规定 试验过程中,系统应工作正常,不应出现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现象(如喇叭产生啸叫声等. 功能状态分类(如.A类,B类、C类等)见GB/T226302008中第4.2条分类规定 4.6.6静电放电 对车内成员容易触及的表面,按键、开关分别进行直接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 试验严酷度等级及功能状态要求按GB/T226302008中6.5.1表11的规定 功能状态分类(如:A类、,B类,C类等)见GB/T22630一2008中第4.2条分类规定 环境适应性要求 4.7.1高温负荷 车载音视频系统在温度70C,湿度45%75%条件下,应能持续工作24h 恢复后,其外观、机械 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G.12.4.3)应分别符合4.2,4.4相4.5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5 4.7.2高温贮存 车载音视频系统在温度85C,湿度45%一75%条件下搁置24h 恢复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 及其主要性能(5.12.4.3)应分别符合4.2、4.4和4.5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6 4.7.3低温负荷 车载音视频系统在温度一20C条件下,应能持续工作24h 恢复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 主要性能(S.12.4.3)应分别符合4.24.4和4.5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7 低温贮存 4.7.4 车载音视频系统在温度一40C条件下搁置24h 恢复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 (5.12.4.3)应分别符合4.2、4.4和4.5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8 4.7.5交变湿热 车载音视频系统应在(十60C一10C)范围内,按图1曲线要求进行5个周期循环,每个周期 10o
GB/T26775一2011 24h,其中每个周期中18h通电(或不通电由产品的企业标准规定),6h不通电,试验结束,样品从 试验箱中取出放置室温中2h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5.12.4.3),应分别符合4.2、4.4 和4.5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9 T/C 通电工作 不通电 60 45 /h 25 10 -10 1个循环24h RH/% 95 90 65 h /h 图1温度、湿度交变曲线 4.7.6热冲击 车载音视频系统应能承受图2规定的、在(十85C~一40C)范围内的温度变化试验,共5个周期 试验恢复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5.12.4.3),应分别符合4.2、4.4和4.5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10 11
GB/26775一2011 温度 85C 2min3min 时间 TN -40C 1个循环 图2热冲击试验曲线 4.7.7热循环 车载音视频系统应能承受图3规定的、在(十70笔-20C)范围内的热循环试验,共5个周期,在 规定工作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恢复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G.12.L.3),应分别 符合4.2、4.4和4.5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11 1aas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说明 温度("C); Ta -20C; 十70C Tnn0 运行模式(通电工作); 个循环 图3热循环试验曲线 4.7.8耐振动性 4.7.8.1 非工作状态的耐振动性能 车载音视频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应能承受表7规定的振动试验 试验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 及其主要性能(5.12.4.3),应分别符合4.2、4.4和4.5的规定 12
GB/T26775一2011 试验方法按5.12.12 表7振动耐久性试验 频率范围 位移幅值 加速度幅值 交越频率 扫描速率 持续时间 Hz mm m/s Hz oct/min 2方向 24.5 5200 X方向 (5Hz一12H2) 12Hz一200Hz) Y方向 4.7.8.2工作状态的耐振动性能 车载音视频系统在表8规定的振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声音输出应无失真,断音或跳音等不良 现象,显示输出应无图像或字符晃动,变形等不良现象 试验方法按5.12.12 表8抗振动性能 加速度 频率范围 扫措速率 扫描方式 振动方向 Hz m/s ocet/min 0100 11.76 对数 上下 注:试验时应排除100Hz附近的光盘谐振频率 4.7.9机械冲击 车载音视频系统在经受了脉冲峰值加速度为40m/s,持续时间为11ms,每个轴向上为连续3次 的半正弦波冲击试验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和功能应符合4.2和4.4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13 4.7.10自由跌落 带包装的产品按表9的规定进行跌落试验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5.12.4.3),应 分别符合4.2、4.4和4.5的规定 跌落地面应为水泥地 试验方法按5.12.14 表9自由跌落试验要求 面跌落 棱,角跌落 样品重量 跌落次数 跌落高度 跌落高度 k 跌落面 跌落棱 跌落角 mm mm 10 800 600 >10<25 600 450 样品正面 跌落角的 备 次 >25<50 450 350 下方的任 三条校 >50<75 350 300 角 75一l00 300 250 注:跌落面按3-2-5-4-6面次序向下跌落(2为正面、3为底面、4,5,6面为侧面,顶面不跌 13
GB/26775一2011 4.7.11 耐粉尘 车载音视频系统在试验柜中100mg/m》粉尘(用约200目/cm网筛过滤的滑石粉)浓度下,每 15min扬尘5s,共进行20个循环 试验后,擦去样品表面多余粉尘,其外观、机械结构和功能应符合 4.2和4.4规定 试验方法按5.12.15 4.7.12耐盐雾性 耐盐雾性要求暂由企业标准规定 4.8可靠性要求 4.8.1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车载音视频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的下限值0应大于或等于5000h 试验方法按5.13.1 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确定原则请参阅A.4 4.8.2机械零部件寿命 4.8.2.1按键寿命 产品面板的所有按键按压10000次后.相应按键的控制功能均应正常 试验方法按5.13.2 4.8.2.2控制旋钮寿命 产品面板的所有控制旋钮旋转10000次(左一右一左)后,相应旋钮的控制功能应正常 试验方法按5.13.2. 4.8.2.3盘片仓进出寿命 盘片进出仓10000次后,播放功能应正常 试验方法按5.13.2 4.8.2.4盘片仓无故障连续播放时间 盘片仓在连续不停播放碟片1000h时间内,播放功能应保持正常 试验方法按5.13.2 电源适应性要求 4.9.1电源电压适应范围 4.9.1.1额定电压为12V的产品,在直流电压9V~16V范围内,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4.9.1.2额定电压为24V的产品,在直流电压18V32V范围内,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方法按5.14.1 4.9.2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 4.9.2.1额定电压为12V的产品,应能承受直流14V士0.1V电压1min电源极性反接试验而不损 1
GB/T26775一2011 坏 试验后产品功能和主要性能(5.12.4.3),应分别符合4.4和4.5的规定 4.9.2.2试验方法按5.14.2 4.9.2.3额定电压为24V的产品,应能承受直流28V士0.2V电压min电源极性反接试验而不损 坏 试验后产品功能和主要性能(5.12.4.3),应分别符合4.4和4.5的规定 4.9.3耐电源过压性能 4.9.3.1额定电压为12V的产品,应能承受直流18V士0.1V1h,2!V士0.2V1nin的过压试验而 不损坏 试验后产品功能和主要性能(5.12.4.3),应分别符合4.4和4.5的规定 4.g.3.2额定电压为24V的产品,应能承受直流36V士0.3V1h、48士0.4V1nmin的过压试验而不 损坏 试验后产品功能和主要性能(5.12.4.3),应分别符合4.4和4.5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5.14.3 4.9.4整机额定消耗功率 整机额定消耗功率指产品在常态试验电压[(14士0.1)V/28士0.2)V门、标准工作状态(播放DVD 测试碟,机载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像,功放输出额定音量声音)下的整机电源消耗功率 整机额定消耗功率由产品的企业标准或说明书规定 试验方法按5.14.4 4.9.5整机静态消耗电流(暗电流 整机静态消耗电流暗电流)由产品的企业标准或说明书规定 试验方法按5.14.5 注1:车载音视频系统和家用台式DVD机的使用场合不同 车载音视频系统一般不会进人待机工作状态,因此不 需要规定待机消耗功率,静态消耗电流指标更适合其实际使用要求 注2,车载音视频系统的整机静态消耗电流一般<3mA 试验方法 5.1通用试验条件 5.1.1试验用文件 试验用文件应按4.1.1.1规定 5.1.2试验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产品试验均应在4.1.2.2规定的常态工作环境条件下进行 5.1.3温度偏差 试验方法中无温度偏差规定时,均采用士2C偏差 51.4试验用的样品供电电源 试验用的样品供电电源,应采用汽车蓄电池或波纹系数不大于0.1%的整流稳压电源 无特别规定时,试验应在4.1.3规定的常态试验电压(14士0.1V/28士0.2V)下进行 5.1.5试验用的仪表精度 试验用的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计等,应不低于0.5级 15
GB/26775一2011 5.2外形,外观结构、零部件与互连线缆检查 5.2.1外形、外观结构、零部件检查 产品外形应采用通用或专用量具和目测法进行检测 产品外观可采用目测和手感法进行检测 产 品的开关,按键、旋钮、零部件等可通过手操作用手感和目测达进行检查 缺陷分类与判据按表12的有 关规定 5.2.2互连线缆检查 用万用表或短路测试仪,测量线缆每根线终端与始端间的开、短路状态,已及各根线之间的开、短路 状态,应符合4.3的要求 5.3功能检查 产品的功能检查按4.4的规定逐项进行,可用目测法对功能正常与否进行判断检查 5.4性能标准测量条件 5.4.1环境条件 5.4.1.1测量环境 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 18C28"C 45%75% 86kPa106kPa 开启电源后,产品应在以上环境条件下至少稳定30min后进行测量 5.4.1.2仲裁环境 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 86kPa106kP 20士2)C 65士5)% 开启电源后,产品应在以上环境条件下至少稳定1h后进行测量 测试端子 5.4.2.1DD复合视频性能测试端子 DvD复合视频性能测试应在复合视频输出端进行,复合视频输出端应接750负载 注1:DVD的复合视频输出端在整机线路中的具体位置请参阅附录A.1 5. 4.2.2DVD音频性能测试端子 DVD音频性能测试应在音频线路输出端进行,音频线路输出端应接10kQ负载 音频线路输出端可以设置在音频DAC和有源滤波之后即习惯所称的2V线路输出端),也可以 设置在音频预放大输出处(即习惯所称的4V线路输出端) 注;DvD的音频输出端在整机线路中的参考位置请参阅附录A.1 5.4.2.3AM/FM数字调谐器性能测试端子 AM/FM数字调谐器性能测试应在功放输出端进行,功放输出端应接4Q或8Q测试专用负载 5.4.2.4功放性能测试端子 功放性能测试应在功放输出端进行,功放输出端应接4Q或8Q测试专用负载 16
GB/T26775一2011 3 5.4. 测试盘 5.4.3.1DVD电性能测试盘 DVD电性能测试盘应符合DVD系统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应能产生5.5规定的测试信号 5.4.3.2CD-DA电性能测试盘 按GB/T15860一1995附录A的规定 5.4.3.3读盘能力测试盘 读盘能力测试盘应符合相应视盘系统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应具有4.5.5表6所规定的盘片缺陷 5.4.3.4机载液晶显示器性能和整机额定消耗功率测试盘 机载液晶显示器性能和整机工作消耗功率测试盘,应符合DVD系统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应能分别 产生5.10和5.14.4规定的测试信号 5.4.3.5音频功率放大性能参数测试盘 音频功率放大性能参数测试盘应符合DVD/CD系统技术规范规定 5.4.4滤波器 测量应使用以下滤波器或已接人仪器内的等效滤波器 a)听觉计权滤波器 听觉计权滤波器应具有GB/T3785中规定的A特性计权曲线和O型容差 b 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应具有4Hz20kHz的通带,在24.1kHz以上至少应有60dB的衰减 如测量不受 影响,也可使用衰减斜率为18dB/oet截止频率为30kHz的低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c 带通滤波器的通带范围应为400Hz20kHz,24.1kHz以上和50Hz以下至少应衰减60dB 55 .4 5 AM/FM与音频功放性能测量的附加条件 5.4.5.1测试场地 测试应在专业屏蔽室内进行,专业屏蔽室的性能应符合GB/T12190的规定性能测试 5.4.5.2A/FM性能测试时的标准测试状态 AM/FM性能测试应在以下标准状态下进行(各通道) 标准输出状态 -功放输出功率:0.5w; -负载;4.0Q或8.0Q. 准测试频率点 b -FM测试频率点90.1MHz,98.1MHz、,106.1MHz; AM测试频率点;603kHz、,999kHz、1404kH2 5.4.5.3测试电路 AM/FM与音频功放性能测试电路连接示意图见图4 17
GB/26775一2011 L前 标准负载 干 AM 找 L后 FM 标准负载 信 信 R前 标准负载 R后 标准负载 直流电源 毫伏表 L后 R前 号 失真仪 R后 注:功放输出可以是四声道(L前、L后,R前,R后)输出,也可以是二声道(L,R)输出,由企业标准规定 图4AM/FM接收机电性能测试连接示意图 5.4.5.4测量仪器 按sJ/T10448一1993第4章的有关规定 5.4.5.5模拟天线 AM/FM测试用的模拟天线应符合s/T10448一1993中3.1有关规定 以下是推荐使用的标准 模拟天线和天线同轴电缆长度 FM标准模拟天线 FM标准模拟天线(推荐)见图5 59 RFSG ToRadio rM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0B衰减) a 图5FM标准模拟天线 18
GB/T26775一2011 17 42Q RFSG1 ToRadio RFG2 FM双信号标准模拟天线(一6dB衰减) b 图5续 bAM标准模拟天线 AM标准模拟天线(推荐)见图6 30o 15P 65P RFsG ToRado AM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0dB衰减 10a 15P RFSG1 65P oRadio RFSG2 110Q b A双信号标准模拟天线(一6dB衰减 图6AM标准模拟天线 天线同轴电缆长度 c 天线同轴电缆长度要求(推荐)见图7 ToSSG ToR 衰碱 器 130m~150mm 500mm600mm 图7天线同轴电缆长度 5.5vD的性能测量 DVD性能测量端子要求按54.2有关规定 DVD性能测量用的测试盘,按54.3.1有关规定 19
GB/26775一2011 5.5.1复合视频性能测量 5.5.1.1复合视频输出电平 5.5.1.1.1 视频输出电平 测试方框图见图8. DVD测试煤 DvD视盘机 示波器 图8复合视频输出电平测试方框图 在被测DVD视盘机上播放测试盘上的100%白电平信号,测试信号如图11所示; a b)测量视频输出信号的白峰电平和同步顶电平之间的电压V,即为视频输出电平 5.5.1.1.2行同步幅度 测试方框图见图8. a)在被测DvD视盘机上播放测试盘上的100%白电平信号,测试信号如图9所示 b)测量视频输出信号的白峰电平和消隐电平之间的电压V; 应用式(1)计算行同步信号幅度V, v=V 一Vo 式中: V 视频图像峰峰值 pp PAL(NTsc) % 1.0 100 0.3 (0.286 (一40 -43 消隐 有效行期间 消的 说明 w 白峰图像信号幅度,w=100%; -同步信号幅度 图g视频测试信号图 5.5.1.2水平清晰度 测试方框图见图10 20
GB/T26775一2011 DvD视盘机 DVD测试盘 监视器 图10水平清晰度测试方框图 a)在被测DVD视盘机上播放测试盘上的标准测试卡信号; 在监视器上直读水平清晰度线数 b 5.5.1.3亮度通道带宽 测试方框图同图8 在被测DVD视盘机上播放测试盘上的视频扫频或多波群信号(0.IMHHz6MHz),测试信号 a 如图11所示; 频标 0.1MHz 16Mz 40% 50% 40% 图11复合视频测试信号 在示波器上读出衰减3dB处的频率f.(MHz).f 即为亮度通道带宽 b 5.5.1.4亮度非线性失真 测试方框图同图8. 在被测DVD视盘机上播放测试盘上的10阶梯信号,如图12所示 测试信号第n级阶梯的灰 电平V.百分数)应按式(2)计算 v="×100% 2 式中 最大阶梯数10. n 21
GB/26775一2011 AL(NTsc' % l.0 100 0.3 (0.286 (-40) -43 消隐 有效行期间 消隐 图12亮度非线性失真测试信号(10级) b)输出电平应用示波器测量 参考电平V.应是100%白电平信号的幅度(即从消隐电平到白电平) 输出信号的第"级阶梯 的幅度V.即从消隐电平到第n级灰电平)应以参考电平Vefw的百分数来表示 亮度信号的第n级的非线性失真NL(nm),作为第n级输出灰电平V百分数)对第n级测试信号 灰电平V.百分数)的偏差,应按式(3)计算 NL(n)=Vv.百分数)一V.百分数) 3 e)测量结果应以列表的形式给出(第1级和第10级数值除外. 5.5.1.5波形失真(线性失真 测试方框图同图8 a)在被测VD视盘机上播放测试盘上的“2T”脉冲和“条”信号 测试信号如图13 b 允许使用以下两种状态的测试信号 2T脉冲和条的幅度为50%; 2T脉冲和条的幅度为100%; 22
GB/T26775一2011 PAL(NTsC" 条信号 2T脉冲 % 0o 1.0 0.3 0.28o) (一4o -43 消险 消隐 有效行期间 说明: -2T脉冲和条的幅度A=100%; B -条信号持续期g-25g 2T=0,254s(525/60); 2T=0.204s(625/50) 图13亮度波形失真(线性)测试信号图 输出信号应用示波器测量; 波形失真可按图14a)图14d)所示计算; 测量结果应对上述两种测试信号状态按图14给定的次序列表表示 D A口 10s 10s 4 h》2T脉冲失真='x100% 过冲;幅度= = 义10%,宽度4() 下冲;幅度=- K山= ×100% 是x100%.宽度4(" 4b 10s 10s x100%;宽度d,Hs) x100%;宽度d,Hs 幅度= 幅度= 图14亮度波形失真图 23
GB/26775一2011 5.5.1.6亮度信噪比 测试方框图见图15 DVD测试盘 DVD视盘机 视频噪声表 图15亮度信噪比测试方框图 在被测DVD视盘机上播放测试盘上的斜坡信号,如图16所示 a b)应用具有以下特性的噪声表测量叠加在高亮斜坡信号(当测量仪器不受该电平影响时上的 噪声 测量仪器前面应接以下频带限制滤波器: 符合ITU-TRec.J.61的高通滤波器; =200kHz; 符合ITU-TRec.J.61的低通滤波器;5.0MHz(PAL)、4.2MHz(NTSC); 色度副载波陷波器;开通(ON); 计权开关可开/关通断(ON/OFF) 用噪声表读出亮度信噪比s/N 应分别测量s/NdB)的不计权和计权值 PAL.(NTsC) 9% 100 1.0 0.3 (0.286) 一40 -43 有效行期间 消胎 消随 图16亮度信噪比测试信号 5.5.1.7色度幅频响应 测试方框图同图8 a)在被测DVD视盘机上播放测试盘上的色度多波群信号,如图17所示 24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26775-2011

一、引言

车载音视频系统是指安装在汽车上,能够播放音视频媒体的设备或系统。随着车载音视频系统的普及,其在车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了保证车载音视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26775-2011》标准,以规范车载音视频系统的设计、生产、检测等方面。

二、标准概述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26775-2011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标准。该标准于201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适用于所有安装在汽车上的音视频设备或系统。 该标准主要涉及车载音视频系统的定义、适用范围、技术要求等方面。其中,定义部分详细说明了车载音视频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相关术语;适用范围部分规定了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及不适用范围;技术要求部分则列举了车载音视频系统在设计、生产、检测等方面需要遵守的具体要求。

三、技术要求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26775-2011对车载音视频系统在设计、生产、检测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车载音视频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音频输出功率、频率响应、失真度、噪声等指标; 2. 车载音视频系统的电气性能要求,包括工作电源电压、电源电流、静态电流、开关机时间等指标; 3. 车载音视频系统的结构要求,包括外形尺寸、安装方式、连接方式等指标; 4. 车载音视频系统的环境要求,包括工作温度、相对湿度、防水防尘等指标; 5. 车载音视频系统的安全要求,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指标; 6. 车载音视频系统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

四、适用范围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26775-2011适用于所有安装在汽车上的音视频设备或系统,包括车载无线电收音机、车载CD机、车载DVD机、车载电视、车载显示器等。

五、结论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26775-2011是规范车载音视频系统设计、生产、检测等方面的重要标准。遵守该标准能够保证车载音视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车载音视频体验。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相关资料

和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类似的标准

高效单缸柴油机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效单缸柴油机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效单缸柴油机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6728-2011。高效单缸柴油机技术条件共有16页,发布于2012-01-01第1号修改单
挂车支撑装置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挂车支撑装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挂车支撑装置的编号:GB/T26777-2011。挂车支撑装置共有7页,发布于2012-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