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371-2008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Silicatecompoundplasterforthermalinsul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的编号:GB/T17371-2008。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共有8页,发布于2009-04-012009-04-01实施,代替GB/T17371-199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20.10
  • 实施日期2009-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602.52KB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国家标准 GB/17371一2008 代替GB/T17371一1998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Silieateeompoundplasterforthermalinsulation 2008-06-30发布 2009-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7371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7371一1998《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本标准与GB/T17371一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引用文件; 将分类和标记中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修改为按产品干密度分为A、B,C三个等级 -修改了C等级产品体积收缩率的技术指标; 将“氯离子含量”修改为“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 删除了其他技术性能指标中的“不燃性”,“放射性”; 修改了体积收缩率的试验方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委员会(SAC/TC19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茂名华达新型建材厂有限公司、江苏华伟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曲阜市天宝 保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召军,张利萍,冯德平、马挺、王军生、林维、曹晓润、陈胜强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371一1998
GB/T17371一2008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的产品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热面温度不大于600C的绝热工程用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132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B/T1029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10299保温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 GB/T16777一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17393 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413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体积收缩率olumeshrink age 浆体成型时的体积与干燥后体积之差与成型时体积之比 分类和标记 品种 按产品整体有无憎水剂分为普通型(代号P)和憎水型(代号2). 4.2等级 按产品干密度分为A、,B,C三个等级 4.3产品标记 4. 3.1标记方法 标记顺序为;产品名称,品种、等级及标准编号 4.3.2标记示例 A等级憎水型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标记为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ZAGB/T17371一2008 要求 物理性能要求 应符合表1规定 2 5. 其他性能要求 5.2.1憎水性 憎水型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的憎水率应不小于98%.
GB/T17371一2008 5.2.2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 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表面绝热时,应符合GB/T17393的要求 表1物理性能要求 指 标 项 A等级 B等级 等级 外观质量 色泽均匀一致粘稠状浆体 浆体密度/(kg/m' 1000 浆体pH值 220 干密度/(kg/m s180 280 s15.0 <20.0 20.0 体积收缩率/% 抗拉强度/kPa >100 粘结强度/kPa >25 平均温度350士5C S0.10 S0.l1 0.12 导热系数/ [w/(mK] 平均温度70士2C s0,06 s0,07 0.08 高温后抗拉强度/kPa >50 600C恒温4h 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 用目测法检查其外观质量 浆体密度 6.2.1 仪器设备 容量筒金属圆柱形,内径108mm.净高109amm,筒壁厚2mm.容积1L,筒底厚度5 mm 6.2.1.2天平;分度值不大于lg o 2.2试验步骤 称量容量简质量m,,用油灰刀将试样逐层加人容量筒中,填满后用刮刀刮平,清除容量简外溢出的 试样,称量质量m精确至1g 6.2.3试验结果 浆体密度按公式(1)计算 m7一771o0 pP尿一 式中 浆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i'); pP米 容量筒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加容量筒质量,单位为克(g); m V 容量筒体积,单位为升(L.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5的间隔修约,即末位数是0或5的整数 浆体pl值 将精密pH试纸在试样上放置1s后与pH试纸的标准色相比较,读取pH值 试验结果取三次试 验的算术平均值
GB/T17371一2008 6.4干密度 6.4.1仪器设备 6.4.1.1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C 6.4.1.2天平;分度值不大于1g 6.4.1.3玻璃干燥器;内径300mm和500 mm 各 个 6.4.1.4游标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05 mm 6.4.1.5钢板尺;分度值为mm. 6.4.1.6油灰刀 6.4.1.7组合式无底试模300mm×300mm×30mm 三套 mm×400tmm×5m 6.4.1.8玻璃板:4001 三块 6.4.2试件制备 mm×300mm×30 将三个空腔尺寸300 mm的无底试模分别放在玻璃板上,用矿物油涂刷试模内 壁及玻璃板,用油灰刀逐层将试样加人每个试模,填满后刮平,制备三个试件,将带模试件放人50C士 5 g 电热鼓风干燥箱中,48h后取出脱去无底试模,试件仍放人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将温度调至 105C士5,烘干至恒重 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本标准的恒重判据为恒温3h两次称量试件质量的变化率小于0.2% .4.3试验步骤 6 取按6.4.2制备的三块试件分别磨平并称量质量mg,精确至1g 按顺序用钢板尺在试件两端距 边缘20mm处和中间位置分别测量其长度和宽度,精确至1mm,取三个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用游标卡尺在试件任何一边的两端距边缘20mm处和中间位置分别测量厚度,在相对的另一边重 复以上测量,精确至0.1nmm,取六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算出每个试件的体积 6.4.4试验结果 干密度按公式(2)计算 n2 式中: -干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i'); 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 ng V 试件体积,单位为升(L)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2的间隔修约,即末位数是为偶数的整数 6.5体积收缩率 6.5.1仪器设备 6.5.1.1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1只 6.5.1.2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c 6.5.1.3表面皿 6.5.2试验步骤 6.5.2.1称量已清洗干净并烘干的表面皿的质量 m3 6.5.2.2从搅拌均匀的样品中取试样(100150)g放人表面皿内,称量表面皿与试样的质量m 然 后放人105C士5C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再次称量表面皿与试样的质量ms 6.5.2.3试验结果 体积收缩率按公式(3)计算 一m B一10o1-"" 3 o11 g
GB/T17371一2008 式中: 体积收缩率,% 干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i) 浆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mr) p埃 表面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烘干前表面皿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烘干后表面皿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s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0.2的间隔修约 6.6抗拉强度 6.6.1仪器设备 6.6.1.1试验机:精度不低于1%,标称范围为1000N 6.6.1.2“8”字形金属模具;应符合GB/T16777一1997第6.1.2条的规定 6.6.1.3玻璃板:100mm×120mm×5mnm 6.6.1.4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C 6.6.2试件制备 将“8”字形金属模具放在玻璃板上,用矿物油涂刷试模内壁及玻璃板,用油灰刀逐层将试样加人试 模内,填满后刮平,制备六个试件,将带模试件放人50C士5C电热鼓风干燥箱中,48h后取出脱去“8" 字形金属模具,试件仍放人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将温度调至105C士5C,烘干至恒重,取出放人干燥器 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试验步骤 将按6.6.2制备的三个试件用刮刀刮平腰部,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其腰部宽度和厚度,精确至 nmm,然后置于试验机拉伸夹具上,速度为5mm/min拉伸至试件破坏,分别记录试件破坏时的荷 0 载值 6.6.4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按公式(4)计算 R= ×10 Xa 式中 抗拉强度,单位为千帕(kPa); R 试件破坏时荷载,单位为牛(N); 试件腰部宽度,单位为毫米( mm; 试件腰部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修约至整数 粘结强度 仪器设备 试验机:;精度不低于1%,标称范围为4000N; n×(510mm 6.7.1.2锅板;130mmx100mm 6块 6.7.2试验步骤 将试样涂抹于除锈后的两钢板间,制备如图1所示三个试件,放人到50C土5C电热鼓风干燥箱 中烘48h后,再将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调至105C士5C烘干至恒重,将试件取出放人干燥器,冷却至 室温 将试件置于试验机加荷台中心,压头以5mm/min速度下降直至试件破坏,记录试件破坏时的荷 载值
GB/17371一2008 单位为毫米 号 102 图1粘结强度试件及加荷示意图 6.7.3试验结果 粘结强度按公式(5)计算 "xIo" R 一 式中: R 粘结强度,单位为千帕(kPa) -试件破坏时的荷载,单位为牛(N); A -粘结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修约至整数 6.8导热系数 用测定干密度后的试件测定导热系数,按GB/T10294的规定进行 6.9 高温后抗拉强度 仪器设备 6.9.1 高温炉;灵敏度士10C的电阻式高温炉 6.9.2试验步骤 将按6.6.2制备的另三个试件放人电阻式高温炉中,以150c/h的升温速率升至600c.恒温 4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按6.6.3及6.6.4分别测定及计算其抗拉强度 6.9.3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kPa 6.10憎水性 按6.4.2相同的方法制备试件,试件厚度为35mm,按GB/T10299的规定进行 6.11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 取适量样品在105C士5C烘干至恒重后,按GB/T17393的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7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出厂检验;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浆体密度,浆体pH值、干密度和体积收缩率 7.1.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应包括表1所有技术性能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定型鉴定; a
GB/T17371一2008 b正式生产后,原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尚需对憎水性、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项目进行检验 7.2抽样 以不大于30m产品为一检验批 在该批产品中按3%的包装桶袋)随机抽样,从每桶(袋)中各 取(12)kg,混合均匀后抽取30kg作为检验样品 7.3判定规则 7.3.1将检验样品按7.1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若全部项目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7.3.2若有二项或二项以上项目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3.3若有一个项目不符合规定,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判 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 每个包装上应标有产品标记,注册商标,重量、制造厂名及地址、生产日期,并注明保质期 8.2包装 产品买用塑料桶或内衬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包装,应采取封口或扎袋措施,防止浆料溢出,并附有产 品质量合怡证 8.3运输 运输和装卸时应注意轻拿轻放 贮存 8 产品应按品种、等级在室内阴凉处分别存放

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防水卷材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防水卷材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防水卷材的编号:GB/T14686-2008。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防水卷材共有7页,发布于2009-04-012009-04-01实施,代替GB/T14686-1993
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的编号:GB/T17393-2008。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共有10页,发布于2009-04-012009-04-01实施,代替GB/T17393-1998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