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733-2002

防伪全息纸

Anti-counterfeitingholographicpap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防伪全息纸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防伪全息纸的编号:GB/T18733-2002。防伪全息纸共有11页,发布于2003-01-012003-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9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310
  • 实施日期2003-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819.35KB

防伪全息纸


国家标准作 GB/T187332002 防 伪 息 纸 全 Anti-eounterfeitingholo0graphicpaper 2002-05-21发布 2003-01-01实施 中华 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
GB/T18733-2002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防伪技术的分类 防伪力度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GB/T18733-2002 前 言 本标准的相关技术条件均符合GB/T17000-1997《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中相应的技术 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营五八零八厂、北京三友激光图像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吉智、朱文智、魏威、王清、王玉香,李义虹、王伟丽
GB/T18733-2002 防伪全息纸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伪全息纸所采用的防伪技术的分类、防伪力度和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纸为基材,经涂布、模压等工序或转移等工艺方法而制成的防伪全息纸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501989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451.2一19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达 GB/T453一1989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 GB/T459一1989纸伸缩性的测定法 GB/T462 1989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T2679.15一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 GB/T2828一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77061987 凸版装潢印刷品 GB/T17004防伪技术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17004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全息纸holographicpaper 以纸为基材,经涂布、模压等工序或转移等工艺方法而制成的全息产品 3.2 版缝plategap 由模压工作版拼接或模压过程造成的产品有效版面内的缝隙 3.3 黄斑yellowspot 镀铝层上轻微发黄的斑痕 3.4 黑斑blackspot 由于模压上的或模压工作版上的缺陷等原因所造成的全息图上出现的暗点 3.5 划痕serateh 产品有效版面内有影响的划伤痕迹
GB/T187332002 3.6 paterm positioningerror 套色错位color 有共同的边界不同色彩图像的套准偏差 3.7 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 衍射光中再现图像的信号光强与噪声光强之比 3.8 衍射效率airfraetionefricieney 衍射光中再现图像的信号光强与人射光强之比 防伪技术的分类 4.1全息制版技术 A 类:一般特征全息制版技术(二维、二维/三维、三维彩虹全息 B类:显形密码和隐形密码技术(特殊函数变换,莫尔技术,全息存储,计算机识别,流动光标等) C类;色彩控制和多通道技术(三维多色,二维、二维/三维、三维真彩色全息,消色差,薛氏变换,周 视彩虹,合成彩虹等) D类;点阵全息技术. E类:三维真彩色动态全息技术(L.cD. F类;大视场全息技术(LVA). G类:脉冲全息技术 4.2配方技术 H类;配方技术 43全息效果增强层技术 I类;透明技术 」类;半透半反技术 K类;反射技术 4.4印刷技术 L类印刷技术 4.5油墨技术 M类:油墨技术 4.6核技术 N类;核水印技术 0类;核径迹技术 4.7其他技术 P类;其他技术 防伪力度 5.1按防伪安全期的年限分级 A 级;不低于五年; B级;不低于三年; C级;不低于一年; D级;不低于半年
GB/T18733-2002 5.2按所采用防伪技术的类别数分级(类别确定按第4章 A级;含A、H,.I(或J,K)类技术及另外三类以上 B级;含A、H,I或J,K)类技术及另外两类; C级:含A、H、I或J、K)类技术及另外一类; D级:只含A、HH、I(或J、K)类技术 5.3按三级检测的设置程度分级 A级:肉眼识别、专业仪器识别、智能化识别齐全 B级:肉眼识别和智能化识别; C级:肉眼识别和专业仪器识别 D级:仅肉眼识别 技术要求 6.1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外观质量 质量要求 指标名称 级品 二级品 涂层 均匀 图像质量 图像清晰,色彩分明,亮度均匀 版缝 不大于0.2 不大于0.6 mmmm mm 平整度 表面平整,不应有凹凸、皱折 黄斑 不允许有黄刚 允许直径不大于0.3mm的黑斑每平方米内不超允许直径不大于1.0mmm的黑斑每平方米内不 黑斑 过10个 超过20个 长度不大于30mm、宽度不大于0.3mm的明 长度不大于30mm,宽度不大于0.lmm的明显 划痕 划痕每平方米内累计长度不超过 显划痕每平方米内累计长度不超过1 .0m 0.3mm 套色错位 不大于O.10mm 不大于0.l5mm 6.2产品规格 产品规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产品规格 允许偏差 s 类 卷筒 平张 项目 -级品 二级品 克重/(g/m' 30360 士2.0% 士5.0% 2000,2500,3000 0.5001.100 士0.25% 士0.5% 长度/m 宽度/mm 787,800,1000 士0.25% 士0.5% 纸筒芯/mm 76,152,f804
GB/T187332002 6.3特性指标 特性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特性指标 特性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级品 二级品 信噪比SNR >20:l1 >l0:1 衍射效率7 >8% >5% 印制表面强度(纵向正面值) m/s 070 三 21.50 0%一7.0% 4 水分 >12% >8% 光泽度G.(60) 抗张强度(湿纵 kN/m >12 >8 纵向 S0.1% 0.6% 伸缩性 1.8% 横向 2.8% 应牢固,不允许有掉粉,掉片等应牢固,不允许有超过5%的掉 表层附着力 现象 粉、掉片等现象 试验方法 试验要求 7.1.1试验环境 温度;20C士5C 相对湿度:45%一65% 7.1.2试样采取 按GB/T450规定进行 7.13试样预处理 在7.1.1试验环境条件下,放置不少于8h 7.2外观质量 将试样平放在平板玻璃上,距离试样1m处设置20w钨灯光源,并以再现角进行照明,观察者眼 睛距离试样300mm处进行观察或用读数显微镜进行检测 7.3产品规格 克重按GB/T451.2的规定进行测量;长度和宽度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或钢直尺进行测量 成张的长度和宽度测量是在试样平放、无卷曲且呈自然状态下一次测得,成卷的宽度测量是在尺与产品 纵向成直角的情况下一次测得,成卷的长度测量是在产品无张力的情况下沿边线测得或在产品加工的 后道工序由校准的机器计数器测得 7.4特性指标 7.4.1信噪比 7.411测试仪器 输出功率稳定度为士5%的He-Ne激光器(测试点上光束直径不大于0.5mm). a bb 光电接收系统(接收面直径不小于6mm). 相当于凹球面反射镜的反射系统(相对孔径不小于1:1,有效孔径不小于300mm) c d) 低倍望远镜 7.4.1.2测试环境
GB/T18733-2002 暗室,无振动,无噪音 7.4.1.3测试方法 a在试样有效版面内任意切取面积为60mm×60mm的二块或三块作为抽测小试样,将小试样固 定在万向架试样面(XY平面)内,小试样正向沿X轴方向,法线N沿乙轴方向(见图1) b)打开激光器,让激光束照射在小试样中的光栅处,改变人射角0,直至目测在小试样法线N方向 上获得一个沿》轴方向的最亮实像S为止 激光束斜人射在小试样平面内,形成椭圆光斑,光斑短轴等于激光束直径为0.5mm,长轴为 0.5mm/cos0.要求被测光栅微元面积要大于这个椭圆光斑,即全息图案线条在x方向上大于0.5 ,在Y方向上(应是线条的长度方向)大于1.2mm为宜 如果光栅微元面积小于椭圆光斑面积.则 mm 要求激光束通过倒置的低倍望远镜,使光束直径相应缩小到;光束斜人射形成的椭圆光斑面积小于小试 样光栅微元面积 c)在实像处放置反射系统,要求实像充满反射系统有效通光孔径(如实像长度大于反射系统的有 效孔径,允许反射系统移近小试样直至满足要求);反射系统的光轴M与小试样法线N在水平面内有 一个小夹角w(10"左右 d在反射系统反射光方向上可形成小试样部分图案的实像,用光电接收器接收并测量其信号光强 .(见图1). 激光器 试样 反射系统 图像 图1信噪比测试示意图 e在XY平面内平移小试样,让激光束照在小试样中没有光栅处,光电接收器位置同上,测出噪声 光强N f信噪比计算公式 SNR g最终结果取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 SNR SNR= n3 7.4.2衍射效率 7.4.2.1测试仪器 同7.4.1.1 7.4.2.2测试环境
GB/T187332002 同7.4.1.2 7.4.2.3测试方法 a)同7.4.1.3中a),b),c),d) b)让激光束直接照射在反射系统上,反射系统光轴M与人射光方向在水平面内有一个小夹角重 10"左右),见图2 测量反射系统的反射光强I它表示去掉因反射系统吸收、散射及反射率小于1等所造成光强 损失后的人射光强 d衍射效率计算公式 - e如果小试样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空间深度的图案,则至少应测量其像面图案和一种非像面 图案的衍射效率 f最终结果取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 7一 式中: 像面图案的衍射效率 川3 式中: -非像面图案的衍射效率 7 激光器 反射系统 AM 图2衍射效率测试示意图 7.4.3印刷表面强度 按GB/T2679.15的规定进行测量 7.4.4水分 按GB/T462的规定进行测量 7.4.5光泽度 按GB/T7706一1987中3.7的规定进行测量 7.4.6抗张强度 按GB/T453的规定进行测量 7.4.7伸缩性
GB/T18733-2002 按GB/T459的规定进行测量 7.4.8表层附着力 7.4.8.1测试装置 压装置(压辑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mm士1mm,宽度为45mm的钢轮子;橡胶硬度1'为 60"士5",厚度为6mm;压轭质量为2000g士5g). 7.4.8.2测试胶带 BOPP胶粘带(长度为200mm士10mm,宽度为20mm士1mm,180"剥离强度为50N/mm). 7.4.8.3测试方法 a在试样有效版面内任意切取面积为100mm×100mm的二块或三块作为抽测试样 b用透明胶带将抽测试样固定在玻璃板上,用记号笔划出长100mm、宽20mm的一部分作为测 试部位 e)将BOPP胶粘带贴于测试部位,用压锯来回锯压一次,以5mm/s一30mm/的速度用手对胶粘 带进行180"剥离 观测测试部位的变化情况 d 检验规则 8.1组批 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产品的交货批或试制批作为一批 8.2试样采取和预处理 按7.1.2和7.1.3的规定进行 8.3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4出厂检验 8.4.1生产厂应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附有合格证 8.4.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产品外观质量、产品规格和烫印清晰度 8.4.3按GB/T2828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检查水平I,AQL=6.5 8.4.4根据抽样方案规定的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分别判定各项指标是否合格,若符合合格判定 数,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8.5型式检验 8.5.1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改变工艺,变更主要原材料; 产品如停产超过一年,再次重新投产 b 8.5.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产品外观质量、产品规格和特性指标 8.5.3按GB/T2829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判别水平1,RQL=30 8.54根据抽样方案规定的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分别判定各项指标是否合格,若符合合格判定 数,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标志 外包装箱上应注明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注意事项的标记等 )指那氏A型
GB/T187332002 9.2包装 9.21成张包装时.上下各垫一张牛皮纸.先用包装纸包装再用一层塑料薄膝或塑料包装袋包好 9.2.2成卷包装时,先用包装纸包装,再用一层塑料薄膜或塑料包装袋包好 9.2.3外包装箱可根据纸卷、纸张的规格,选用木箱、刨花板箱、纸箱、木夹板包装等,箱内四周要用防 潮纸或塑料薄膜衬好,内包装不能损坏 9.2.4每箱内附产品合格证,填写产品名称、商标、批号,规格、等级、检验员代号、生产日期和执行标 准等 g.2.5每个箱子,要用包装带打紧,能承受长途运输和上下搬运 9.3运输 运输时,应防晒、防潮、防雨淋,不可重压,不得与化学品和污染品混合装运 9.4贮存 贮存环境要通风良好,温度为10C35C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三维土工网垫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塑料三维土工网垫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土工合成材料塑料三维土工网垫的编号:GB/T18744-2002。土工合成材料塑料三维土工网垫共有6页,发布于2003-01-012003-01-01实施
防伪全息烫印箔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防伪全息烫印箔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防伪全息烫印箔的编号:GB/T18734-2002。防伪全息烫印箔共有11页,发布于2003-01-012003-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