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736-2017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Mineraladmixturesforhighstrengthandhighperformanceconcret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编号:GB/T18736-2017。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共有15页,发布于2018-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00.30
  • 实施日期2018-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962.09KB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国家标准 GB/T18736一2017 代替GB/T18736-200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Mineraladmixturesforhighstrength andhighperformanee c0nCrete 2017-03-09发布 2018-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8736一2017 刘建忠,林炼,周永祥,郝挺宇丁建彤仲以林、陈伟国、赵筠、王洪涛,李凯琦,张雄、孙忠,张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7362002
GB/T18736一2017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磨细矿渣、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硅灰和偏高岭土及其复合的 矿物外加剂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件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241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5483天然石膏 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8075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 GB8076一2008混凝土外加剂 GB9774水泥包装袋 GB/T12573水泥取样方法 GB/T17671一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958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26748水泥助磨剂 术语和定义 GB/T807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mineraladmixturesforhigh ndhiehperformwneenr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strengtham crete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人的、具有一定细度和活性的用于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特 别是混凝土耐久性)的某些矿物类产品 3.2 粉煤灰Ilyash 用燃煤炉发电的电厂排放出的烟道灰或对其风选、粉磨后得到具有一定细度的产品 3.3 偏高岭土metakaolin 以高岭土类矿物为原料,在适当温度下般烧后经粉磨形成的以无定型铝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产品
GB/T18736一2017 3.4 基准胶砂 referencemortar 用基准水泥按规定方法制备的作为对比的胶砂 3.5 受检胶砂testedmortar 矿物外加剂以规定比例取代一定量的基准水泥后,按规定方法制备的检验用胶砂 3.6 需水量比ratioofwaterdemand 受检胶砂的流动度达到基准胶砂相同流动度时的用水量与基准胶砂用水量之比 3.7 活性指数indexofactivity 受检胶砂和基准胶砂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相同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 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矿物外加剂按照其矿物组成分为五类;磨细矿渣、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硅灰、偏高岭土 复合矿物外加剂依其主要组分进行分类,参照该类产品指标进行检验 4.2等级 依据性能指标将磨细矿渣分为I、I级 其他四类矿物外加剂不分级 4.3代号 矿物外加剂用代号MA表示 各类矿物外加剂用下列代号表示:磨细矿渣S,粉煤灰FA,磨细天然沸石Z,硅灰SF,偏高岭 土MK 4.4标记 矿物外加剂的标记依次为;矿物外加剂-分类-等级标准号 示例目级磨细矿渣,标记为"MAs-lGB/T18736一2017” 硅灰,标记为“MA-sFGB/T18736-2017"” 5 要求 5.1原材料要求 粒化高炉矿渣粉磨时可适量添加符合GB/T5483质量要求的石膏 粒化高炉矿渣、天然沸石岩和 偏高岭土粉磨时加人的助磨剂应符合GB/T26748的要求,助磨剂加人量应不大于产品质量的0.5% 5.2技术要求 矿物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T18736一2017 表1矿物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磨细矿渣 磨细 试验项目 粉煤灰 硅灰 偏高岭土 天然沸石 14.0 氧化镁(质量分数)/% 4.0 1.0 3.0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 烧失量(质量分数/% 3.0 5.0 6.0 4.0 氯离子(质量分数/% 0.06 0.06 0.06 0.1o 0.06 二氧化硅质量分数)/% 85 50 三氧化二铝(质量分数)/ % 35 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 1.0 1.0 吸铵值mmalke) 1000 3.0 1.0 含水率(质量分数)/% l.,0 1.0 比表面积/m/k 600 400 15000 细度 451Am方孔筛筛余(质量分数/%s 25.0 5.0 5.0 5.0 需水量比/% l15 105 00 l15 125 120 80 85 3d 90 活性指数/% 7d l00 75 95 90 115 28d 110 00 70 95 105 5.3总碱量 总碱量按Na.O+0.658K.O计算值表示 根据工程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供货指标的要求 试验方法 6.1氧化镁、三氧化硫、烧失量、氯离子、,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游离氧化钙、总碱量 按GB/T176进行 6.2吸铵值 按本标准附录A进行 6.3含水率 按本标准附录B进行 6.4细度 比表面积:磨细矿渣按GB/T8074进行,硅灰按GB/T19587进行 45m方孔筛筛余:粉煤灰按GB/T1345进行,磨细天然沸石、硅灰和偏高岭土按GB/T1345中 的水筛法进行
GB/T18736一2017 6.5需水量比及活性指数 按本标准附录C进行 检验规则 7.1取样规则 7.1.1矿物外加剂出厂前应按同类同等级进行编号和取样,每一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 7.1.2磨细矿渣日产100t及以下的,50t为一个取样单位;日产大于100t且不大于2000t的,250t 为一个取样单位;日产大于2000t的,500t为一个取样单位 硅灰及其复合矿物外加剂以30t为一个 取样单位 其他矿物外加剂以120t为一个取样单位,其数量不足者也以一个取样单位计 7.2取样和留样 7.2.1取样 取样按GB/T12573规定进行 取样应随机取样,要有代表性 可以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 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 每样总质量至少12kg,硅灰和磨细天然沸石取样量可以酌减,但总质量至少 4kg 试样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取比试验用量多1倍的试样 留样 7.2.2 生产厂每一编号的矿物外加剂试样应分为两等份,一份供产品出厂检验用,另一份密封保存6个 月,以备复验或仲裁时用 7.3检验 7.3.1出厂检验 每 -编号的矿物外加剂应根据类别按表2的规定进行出厂检验 表2矿物外加剂出厂检验项目 磨细矿渣 试验项目 粉煤灰 磨细天然沸石 硅灰 偏高岭出 氧化镁 三氧化碗 烧失量 氧离子 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铝 游离氧化钙 吸铵值 含水率
GB/T18736一2017 表2(续 磨细矿渣 试验项目 偏高岭土 粉煤灰 磨细天然沸石 硅灰 比表面积 细度 54m方孔筛筛余 需水量比 3d 活性指数 7d 28d 注:表中试验项目中打“、”是每一编号的矿物外加剂应做的出厂检验项目 7.3.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包括第5章中规定的所有试验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4判定规则 7.4.1出厂检验按照表2规定的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表1的要求,如有一项不符合,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7.4.2型式检验磨细矿渣性能符合表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则判为相应等级;若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规 定指标,则判为不合格品 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硅灰、偏高岭土性能符合表1中相应类别的规定,则判为合格品;若其中有 项不符合规定指标,则判为不合格品 7.4.3在产品贮存期内,用户对产品质量提出异议时,可进行复验 复验可以用同一编号封存样进行 如果用户要求现场取样,应事先在供货合同中规定 生产厂应在接到用户通知7日内会同用户共同取 样,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生产厂在规定时间内不去现场,用户可会同质检机构取样检验,结果同等 有效 7.5检验报告 生产厂应在发货后10日内提供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和本批次的出厂检验报告除28d活性 指数外),28d活性指数值应在发货后32d内补报 矿物外加剂产品中加人的其他组分的品种和数量 应在检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第5章中相应类别矿物外加剂的性能指标 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8.1包装 矿物外加剂可以袋装或散装 袋装每袋净质量不得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其总质
GB/T18736一2017 量不得少于标志质量的20倍 包装袋应符合GB9774的规定 散装由供需双方商量确定,但有关散 装质量的要求应符合上述原则规定 8.2标志 应在包装袋明显位置注明以下内容:执行的国家标准号、产品名称、等级、净质量、生产厂名 生产 日期及出厂编号应于产品合格证上予以注明 8.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淋湿及包装破损,或混人其他产品 8.4贮存 在正常的运输、贮存条件下,矿物外加剂的储存期从产品生产之日起计算为180d 矿物外加剂应分类、分等级贮存在专用仓库或储仓中,不得露天堆放以易于识别、便于检查和提货 为原则 储存时间超过储存期的产品,应予复检,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库使用
GB/T18736一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吸铵值测定方法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磨细天然沸石吸铵值的测试方法 A.2原理 天然磨细沸石通过铵离子净交换即吸铵值来检验沸石粉的总交换容量,是综合评价沸石粉的一个 重要指标 A.3标准试剂 A.3.1氯化铵溶液;lmol/儿L A.3.2氯化钾溶液;lmol/L A.3.3硝酸铵溶液;0,005mol/L A.3.4硝酸银溶液5% A.3.5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lmol/L A.3.6甲醛溶液:38% A.3.7酚酒精溶液:1% A.4仪器 A.4.1干燥器:30cm一吱40cmm. A.4.2电炉:300w~500w A.4.3烧杯;150ml A.4.4锥形瓶;250ml一300ml A.4.5漏斗;10cm一20em,附中速定性滤纸 A.4.6滴定管:50mL,最小刻度0.1mL A.4.7分析天平;200g,感量0.1nmg A.5测试步骤 A.5.1取通过80m方孔筛的磨细天然沸石风干样,放人干燥器中24h后,称取1g,精确至0.1mg 置于150mL的烧杯中,加人100m的1mol/L的氧化铵溶液 A.5.2将烧杯放在电热板或调温电炉上加热微沸2h(经常搅拌,可补充水,保持杯中溶液至少 30mL) A.5.3趁热用中速滤纸过滤,取煮沸并冷却的蒸僧水洗烧杯和滤纸沉淀,再用0.005mol/几的硝酸铵 淋洗至无氯离子(用黑色比色板滴两滴淋洗液,加人一滴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表明无氯离子.
GB/T18736一2017 A.5.4移去滤液瓶,将沉淀移到普通漏斗中,用煮沸的1mol/几氯化钾溶液每次约30mL冲洗沉淀物 用一干净烧杯承接,分四次洗至100ml~120mL.为止 A.5.5在洗液中加人10mL甲醛溶液,静置20min A.5.6在锥形洗液瓶中加人2滴~8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微红色为终点(半 分钟不褪色),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A.6计算 A.6.1磨细天然沸石吸铵值按式(A.l)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0.lmmol/kg M×V×1000 (A.1 A=! n 式中 A -吸铵值,单位为毫摩尔每千克(mmol/kg); M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rmol/IL); -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磨细天然沸石风干样放人干燥器中24h的质量,单位为克(e). mn A.6.2同一样品分别进行两次测试,取其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mmol/kg 如两次测试结果绝 对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3%,应查找原因,重新按上述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GB/T18736一2017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矿物外加剂含水率测定方法 B.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磨细矿渣、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硅灰和偏高岭土及其复合的矿物外加剂含水率的 测试方法 B.2原理 将矿物外加剂放人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 之比确定矿物外加剂的含水率 B.3仪器 B.3.1烘干箱;温度范围0C一200C B.3.2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 B.4测试步骤 B,4.1 称取矿物外加剂试样约50g,准确至0.01g,倒人蒸发皿中 B.4.2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B.4.3将矿物外加剂试样放人烘干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 0.01 g B.5计算 矿物外加剂含水率按式(B.1)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0.1% B.5.1 71一10 ×100% B.1 w'= 式中: 矿物外加剂含水率,% c" 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n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o B.5.2含水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精确至0.1%
GB/T18736一2017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矿物外加剂胶砂需水量比及活性指数的测试方法 C.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磨细矿渣、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硅灰和偏高岭土及其复合的矿物外加剂需水量比 及活性指数的测试方法 原理 测试受检胶砂和基准胶砂的相同流动度时的用水量,两者用水量之比评价矿物外加剂的需水 C.2.1 量比 C.2.2测试受检胶砂和基准胶砂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胶砂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评价矿物外加剂的 活性指数 c.3仪器 c.3.1采用GB/T17671一1999中所规定的试验用仪器 C.3.2采用GB/T2419中所规定的试验用仪器 C.3.3天平;分度值0.01只 C.4 测试用材料 C.4.1水泥;采用GB8076-2008附录A中规定的基准水泥 C.4.2砂;符合GB/T17671一1999规定的Iso标准砂 C.4.3水;采用自来水或燕水 C.4.4矿物外加剂受检的矿物外加剂 C.4.5化学外加剂;符合GB8076要求的粉体綦系标准型高效减水剂 技术要求见表C.1 表c.1粉体綦系标准型高效减水剂技术要求 抗压强度比/% 凝结时间差/n min 减水率/% 泌水率比/% 含气量/% 硫酸钠含量/% 不小于 项目 不小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初 终凝 1d 3d 7d 28d 性能 125 4 90 3.0 90十120 140 130 120 5.0 指标 C.5测试条件及方法 C.5.1 测试条件 实验室应符合GB/T17671一1999中4.1的规定 试验用各种材料和用具应预先放在实验室内 10
GB/T18736一2017 使其达到实验室相同的温度 C.5.2测试方法 C.5.2.1胶砂配比 需水量比胶砂配比见表C.2,活性指数胶砂配比见表C.3 需水量比胶砂配比 单位为克 受检胶砂 材 料 基准胶砂 磨细矿渣 磨细天然沸石 偏高岭土 粉煤灰 硅灰 基准水泥 450士2 225士1 315士1 405士 405士1 382士1 矿物外加剂 225士1 135士1 45士1 45士1 68士1 ISO标准砂 1350士5 1350士5 1350土5 1350士5 1350士5 1350土5 水 225士! 使受检胶砂流动度达基准胶砂流动度值士5m 注表c.2所示为一次搅拌量 表c.3活性指数胶砂配比 单位为克 受检胶砂 材料 基准胶砂 磨细矿渣 粉煤灰 磨细天然沸石 偏高岭土 硅灰 450士2 225士1 315士1 405士1 405士1 382士1 基准水泥 矿物外加剂 225士1l 135士1 45士1 45士1 68士1 ISO标准砂 1350土5 1350士5 1350土5 1350士5 l350士5 1350土5 水 225士1 225士1 225士1 225士1 225士1 225士1 注1:检测时.受检胶砂流动度小于基准胶砂流动度的,使用符合表c.1要求的粉体羞系标准型高效减水剂调整 受检胶砂,使受检胶砂的流动度与基准胶砂流动度值之差在土5mm范围内 注2:当受检胶砂流动度大于基准胶砂流动度时,不作调整,直接成型 注3;表中所示为一次搅拌量 C.5.2.2胶砂搅拌和需水量比测试 C.5.2.2.1胶砂搅拌 把水加人搅拌锅里,再加人预先混匀的水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外加剂,把锅放置在固定架上,上升 至固定位置 然后按GB/T17671一1999中6.3进行搅拌 开动机器后,首先低速搅拌30s,在第二个 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人 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后,停拌90s,在停拌后的第一个15s 内用一个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人锅中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排60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 误差应在士1s以内 C.5.2.2.2需水量比测试 胶砂流动度测定按GB/T2419进行,调整胶砂用水量使受检胶砂流动度控制在基准胶砂流动度的 士5mm之内
GB/T18736一2017 C.5.2.3试件的制备 按GB/T17671一1999中第7章进行活性指数试验用胶砂试件的制备 C.5.2.4试件的养护 试件脱模前处理和养护,脱模、水中养护按(GB/T17671一1999中8.1,8.2和8.3进行 C.5.2.5强度和试验龄期 试件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72h士45min: 7d士2h; 28d士8h C.6计算 C.6.1 需水量比 相应矿物外加剂的需水量比,按式(C.1)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1% W ×100% C.1 Rw= 225 式中: Rw 受检胶砂的需水量比,%; W 受检胶砂的用水量,单位为克(g); 225 基准胶砂的用水量,单位为克(g). C.6.2矿物外加剂活性指数计算 在测得相应龄期基准胶砂和受检胶砂抗压强度后,按式(C.2)计算矿物外加剂的相应龄期的活性指 数,计算结果取为整数: ? ×100% A= C.2 R 式中: 矿物外加剂的活性指数,% R 受检胶砂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R 基准胶砂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17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经过优化设计和混合而成的高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更好的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桥、隧道等重要工程中。而矿物外加剂是指通过对混凝土中的水泥进行替代或改良,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效果。

GB/T18736-2017是我国矿物外加剂领域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矿物外加剂的分类、性能指标、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其中,对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常用的硅灰、矿渣粉、石英粉等矿物外加剂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使用矿物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和耐久性能,使得混凝土在使用寿命和承载性能方面更加稳定可靠。此外,因为矿物外加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细度,能够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降低混凝土内部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总之,GB/T18736-2017作为我国矿物外加剂领域的标准,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地使用矿物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表现,满足不同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相关资料

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类似的标准

柞蚕丝织物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柞蚕丝织物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柞蚕丝织物的编号:GB/T9127-2017。柞蚕丝织物共有9页,发布于2017-12-01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编号:GB/T19685-2017。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共有26页,发布于2018-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