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758-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Unitaryairconditione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编号:GB/T17758-201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共有68页,发布于2011-02-012011-02-01实施,代替GB/T17758-199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7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200
  • 实施日期2011-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8页
  • 文件大小2.01M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国家标准 GB/T17758一2010 代替GB/T177581999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Untaryaircoditioners 2010-09-26发布 2011-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7758一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型式,型号和基本参数 要求 试验 检验规则 1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制冷(热)量的试验方法 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试验和计算 30 附录c规范性附录)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季节能源消耗的试验和计算 34 附录D(规范性附录)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噪声的试验方法 62
GB/I17758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修订GB/T17758一199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与GB/T17758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增加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C),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和全年性能系数APF的 定义 -试验工况中增加超低温运行工况(见表C.1) 增加性能系数最低限定值的要求(见表3). -增加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综合性能系数IPLV(C)的试验和计算,包括部分负荷名义工况、部分 负荷曲线图,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计算式及计算示例 增加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季节能源消耗的试验和计算(见附录C)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7758一1999.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清华大学,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 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上海三萎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 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特灵空调系统(江苏)有限公司、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深圳麦克维尔空 调有限公司、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 统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合肥 通用环境技术控制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欣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大连三洋空调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高定、史敏,张秀平、石文星、谭来仔、张龙、赵蕉、童杏生、文茂华、史剑春、 张维加,秦妍、周鸿钧、旷平章,田明力,王志刚、董云达,易新文、国德防、钟瑜、姚欣忠、毕建坤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7581999
GB/T17758一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以下简称“空调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名义制冷量大于等于7000w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O7801997,MOD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2859-1l999,IDT) GB/T3785一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T5773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GB/T5773一2004,IsO917:1989,MOD)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3306标牌 GB/T18430.1燕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 泵)机组 GB/T18836风管送风式空调(热系)机组(GB/T18836一2002,IsO13253;1995,NEQ) GB/T1883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9409 水源热泵机组(GB/T19409一2003,IsO13256;1998,NEQ GB/T1941l 除湿机 GB/T19413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调机组 GB/T19569洁净手术室用空调机组 GB/T19842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GB/T20108低温单元式空调机组 GB/T20738屋顶式空调机组 GB2513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 JB/T7249制冷设备术讲 术语和定义 JB/T724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unitarairconditioners 种向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直接提供经过处理空气的设备 它主要包括制冷系统以及空气循环
GB/T17758一2010 和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加湿和通风装置 3.1.1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detedaireonditioning(heatpump)units -种通过风管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直接提供集中处理空气的设备 它主要包括制冷系统以及 空气循环和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加湿和通风装置 3.1.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multi-comnectedaircondition(heatpump)unit -台或数台风冷室外机可连接数台不同或相同型式、容量的直接燕发式室内机构成单一制冷循环 系统,它可以向一个或数个区域直接提供处理后的空气 3.1.3 水源热泵机组water-soureeheatpups 一种采用循环流动于共用管路的水,从水井、湖泊或河流中抽取的水或在地下盘管中循环流动的水 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冷(热)水的设备;包括一个使用侧换热设备、压缩机、热源侧换热设备,具 有单制冷或制冷和制热功能 水源热泵机组按使用侧换热设备的形式分为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和冷 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按冷(热)源类型分为水环式水源热系机组、,地下水式水源热系机组和地下环路式 水源热泵机组 3.1.4 除湿机dehumidifiers -种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提供空气湿度处理的设备 3.1.5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调机组 unitaryair-eonditionersforcomputeranddata processingroom -种向机房等提供诸如空气循环(大风量、空气净化、冷却(全年提供)、再加热及湿度控制的单元 式空气调节机 3.1.6 洁净手术室用空调机组 airconditioningunitforcleanoperatingroom -种向洁净手术室和为其服务的区域或其他类似的有生物控制要求场所直接提供处理空气的专用 设备 它主要包括空气循环和过谴净化装置,不但包括制冷系统、加热,加湿、净化和通风装置,同时还 应包括控制微生物滋生的特别措施 3.1.7 itsforrailboundvehices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air-cOnd nditoningumt -种向机车、铁道车辆、轻轨车辆,地铁车辆的客室、工作间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的设备 它主要包 括制冷系统以及加热(或无加热),通风装置 3.1.8' 低温单元式空调机组owtemer untaryaircomdtoners "ature 用于低温工况(5C18)下向封闭空间内提供处理空气的设备 它主要包括制冷系统以及空 气循环和空气过滤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加湿装置 3.1.9 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roofopairconditioningunit -种安装于屋顶上并通过风管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直接提供集中处理空气的设备 它主要包
GB/I17758一2010 括制冷系统以及空气循环和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加湿和通风装置 3.2 热泵heatpump 通过转换制冷系统制冷剂流向,从室外环境介质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 系统 制冷(热)量cooling(heating)capaeity 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空调机单位时间内从(向)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除去(送人)的 热量总和,单位:w 制冷(热)消耗功率cooling(heating)powerinput 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空调机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w 3.5 elfieensy ratio 制冷能效比(EER) ener3y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空调机制冷量与制冷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3.6 coefriecient 制热性能系数(CoP) o fperfo Drmance 在规定的制热能力试验条件下,空调机制热量与制热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制热用电加热器eleetriealheatingdevicesusedforheating 只用电加热方法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及用温度开关等(因室内、室外温度等因素而动作的开关)转 换用热泵和电加热器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包括后安装的电加热器》. 3.8 制热辅助电加热器additionaleleeriealheatingdevicesusedforheatins 与热泵一起使用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包括后安装的电加热器》 o 9 空气炝差法airenthapydirereneemethod -种测定空调机制冷(热)能力的方法,见附录A 它对空调机的进风参数、出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 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与进风、出风熔差的乘积确定空调机的制冷(热)量 3.10 送风量dischargeairflow 在规定的风量试验条件下,空调机单位时间内向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人的空气量,单位m/h 3.11 标准风量 rdairflow standar 将送风量换算成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C、密度为1.204kg/m标准条件下的风量 单位m'/h 3.12 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c))refrigeratingintegratedpartloadvale -个按附录B中所述方法试验和计算的描述部分负荷制冷效率的值,其值用w/w表示 3.13 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xwlenw.esteuy ratio 在制冷季节中,空调机进行制冷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按附录C
GB/T17758一2010 中所述方法试验和计算的值,其值用w/w表示 3.14 制热季节能效比(IHSPF) heatingseasonalperformaneefaeor 在制热季节中,空调机进行制热运行时向室内送人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 按附录c 中所述方法试验和计算的值,其值用w/w表示 3.15 全年性能系数(APpP)anmualperformaneefactor 在制冷季节及制热季节中,空调机进行制冷(热)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向室内送人的热 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 按附录c中所述方法试验和计算的值,其值用w/w 表示 3.16 airconditioner 定容型空调机simglecapacity 除负荷的变动引起压缩机电机的偏差导致的变化外,容量不发生变化的空调机 3.17 非定容型空调机non-singlecapaeitycontioner 不符合3.16的其他空调机 型式、型号和基本参数 型式 按功能分为单冷型、热泵型、恒温恒湿型 4.1.2按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分为;水冷式,风冷式 按加热方式分为;电加热,热泵制热 按结构型式分为:整体型,分体型 按送风型式分为,直接吹出型.接风管型 4.1.5 4.1.6按空调机能力调节特性分为;定容型、非定容型 型号 空调机型号的编制可由制造商自行确定,但型号中应体现本标准名义工况下空调机的制冷量 4.3基本参数 4.3.1空调机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V单相或380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50Hz 4.3.2空调机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4.3.2.1风冷式 n热系型空调机环境温度;一7C一43c. b单冷型空调机环境温度:18C43C e)恒温恒湿型空调机环境温度:18C一43C 4.3.2.2水冷式 制冷运行时,水冷式空调机冷凝器的进水温度应不超过34C 4.3.3空调机的工况参数按下述内容确定 水冷式空调机的工况参数见附录B a b)风冷式空调机的工况参数见附录c 其他试验工况见表1
GB/T17758一2010 表1其他试验工况 单位为摄氏度 室外侧状态 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 风冷式 水冷式 试验条件 人口空气状态 进、出水温度状态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32 23 最大运行 43 26 34 制冷 27 24 27 凝露、凝结水排除能力 24 27 试验 21 15 低温运行 15” 21 22 27 15 制热最大运行 试验 融霜 15以下 电加热器制热 20 风量" 16 名义制冷 23 17 35 24e 35 30 恒温 恒湿最大运行 30 18 43 26" 34 试验 低温运行 21 15 21 15" 21 适应于湿球温度影响室外侧换热的装置(利用水的潜热作为室外侧换热器的热源装置); b采用名义制冷试验条件确定的水量; 适应于湿球温度影响室内侧换热的装置 d风量测量时机外静压的波动应在测定时间内稳定在规定静压的士10%以内,但是规定静压少于98Pa时应取 士9.8Pa 4.3. 现场不接风管的空调机,机外静压为0Pa;接风管的空调机应标称机外静压 要求 般要求 空调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1 5.1.2特殊型式空调机的要求 a)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符合GB/T18836的规定 b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符合GB/T18837的规定 c 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应符合GB/T19409的规定 除湿机应符合GB/T19411的规定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调机组应符合GB/19413的规定 洁净手术室用空调机组应符合GB/T19569的规定 g)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应符合GB/T19842的规定 h)低温单元式空调机组应符合GB/T20108的规定 屋顶式空调机组应符合GB/T20738的规定 5.2安全要求 空调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2513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的规定 性能要求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 按6.3.1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GB/T17758一2010 5.3.2运转 按6.3.2方法试验,所测空调机的电流电压,输人功率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5.3.3制冷量 按6.3.3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95% 5.3.4制冷消耗功率 按6.3.4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水冷式 空调机制冷量每300w增加10w作为冷却水系统水系和冷却水塔风机的功率消耗 5.3.5制热量 按6.3.5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热量的95% 5.3.6制热消耗功率 按6.3.6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5.3.7电加热器制热消耗功率 按6.3.7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电加热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每种电加热器的消耗功率允差 应为电加热器名义消耗功率的一10%+5% 5.3.8最大运行制冷 a)按6.3.8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各部件不应损坏,空调机应能正常运行; 空调机在最大运行制冷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 b 当空调机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复 位的,应连续运行1h: 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10n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 d 能够再连续运行1h 5.3. 最大运行制热 a)按6.3.9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各部件不应损坏,空调机应能正常运行; b 空调机在最大运行制热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 c 当空调机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n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 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 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 能够再连续运行1h 注:上述试验中,为防止室内热交换器过热而使电机开,停的自动复位的过载保护装置周期性动作,可视为空调机 连续运行 5.3.10低温运行 按6.3.10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启动10min后,再进行4h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蒸发器的迎 风面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积的50% 注1:空调机运行期间,允许防冻结的可自动复位装置动作 注2;燕发器迎风表面结霜面积目视不易看出时,可通过风量(风量下降不超过初始风量的25%)进行判断 5.3.11凝露 按6.3.11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室内机箱体外表面不应有凝露水滴下,室内送风不应带有水滴 5.3.12凝结水排除能力 按6.3.12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室内机应具有排除凝结水的能力,不应有水从空调机中溢出或吹出 5.3.13自动融霜 按6.3.13方法试验时,融霜所需总时间不应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在除霜周期中,室内机的送
GB/T17758一2010 风温度低于18C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min 融霜周期结束时,室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不应大于5C;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热泵空调机内的辅助制热或按制造厂的规定 5.3.14噪声 按我.3.14测量空调机的噪声,嗓声测定值不应大于明示值十3dB(A),且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注,空调机在全消声室测试的噪声值须注明“在全消声室测试”等字样,其符合性判定以半消声室测试为准 表2噪声限值(声压级 空调机的室内机嗓声/dlB(A) 名义制冷量(热)量 空调机的室外机/dB(A 接风管 不接风管 62 >7000~10000 53 52 63 >l0000~14000 56 55 >14000~28000 67 65 63 67 >28000一50000 70 69 71 5000080000 69 73 74 80000100000 72 76 79 >100000150000 77 >150000200000 82 80 >200000 按供货合同要求 按供货合同要求 注:整体式水冷式空调机按室内机考核噪声 5.3.15采用水冷冷凝器的空调机在规定的各工况运行时,通过空调机的水压压降不应大于105kPa 热泵型空调机的热泵名义制热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量 5.3.16 5.3.17性能系数 5.3.17.1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 单冷型风冷式空调机的制冷季节能效比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且不应小于表3的数值 5.3.17.2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C)) 水冷式空调机的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且不应小于表3的数值;其 制冷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 5.3.17.3全年性能系数APF) 热泵型风冷式空调机的全年性能系数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且不应小于表3的数值 表3性能系数 单位为瓦每瓦 类 型 SEER APpF IPLvc) 不接风管 2.6 单冷型 接风管 2.3 风冷式 不接风管 2.4 热泵型 接风管 2.l 不接风管 3.2 水冷式 接风管 2.9 试验 试验条件 6.1.1空调机制冷量和制热量试验及性能系数试验的试验装置见附录A
GB/T17758一2010 6.1.2试验工况见4.3.3,按空调机相应工况进行试验 6.1.3仪器仪表的一般规定 试验用仪器仪表应经法定计量检验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1.4仪器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 试验用仪器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仪器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 类 别 式 型 准确度 水银玻璃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偶 空气温度 士0,1C 温度测量仪表 心 水温 士0.1 士1.0C 制冷剂温度 流量测量仪表 记录式.指示式、积算式 测量流量的士1.0% 测量压力的士2.0% 制冷剂压力测量仪表 压力表,变送器 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气压表、气压变送器 静压差 士2.45Pa 指示式 0.5级精度 电量测量仪表 积算式 1.0级精度 质量测量仪表 测定质量的士1.0% 转速仪表 机械式.电子式 测定转速的土1.0% 气压测量仪表(大气压力 气压表、气压变送器 大气压读数的士0.1% 时间测量仪表 秒表 测定经过时间的士0.2% 噪声测量仪" 声级计 噪声测量应使用I型或I型以上的声级计 6.1.5空调机进行制冷试验(名义制冷,最大运行、凝露,低温运行)和制热试验名义制热、最大运行) 时,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制冷试验和制热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 单位为摄氏度 室外侧状态 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 风冷式 水冷式 项 目 人口空气状态 进、出水温度状态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 进水温度 干球温度 出水温度 士0.5 最大变动幅度 士l.0 士0.5 士l.0 士0.5 士0.5 士0.3 士0.3 士0.2 士0.3 士0.3 平均变动幅度 士0.2 6.1.6空调机进行制热试验(低温和融霜)试验时,试验工况的参数允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制热低温和融霜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 单位为摄氏度 室内侧空气状态 室外侧空气状态 项 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热泵时 融霜时 热泵时 融霜时 热泵时 融霜时 最大变动幅度 士2.0 士1.0 士2.5 士2.0 士2.5 士5.0 平均变动幅度 士0.5 士1.5 士0.5 士1.5 士0.3 士1.0 6.1.7空调机进行风量试验时,试验工况的参数允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GB/T17758一2010 表7风量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 单位为摄氏度 室内侧空气状态 项 目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最大变动幅度 士3.o 士2.0 平均变动幅度 士2.0 士l.0 6. 试验要求 6.2.1空调机所有试验应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 6.2.2风冷式空调机应在制造厂规定的室外风量下进行试验 试验时,应连接所有辅助元件(包括进 风百叶窗和工厂制造的管路及附件),并且符合制造厂安装要求 分体式空调机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的连接应按制造厂提供全部管长或制冷量小于等于14000w 6.2.3 的空调机连接管长为5.0m、大于14000w的空调机连接管长为7.5m进行试验(按较长者进行) 连 接管在室外部分的长度不应少于3.0m,室内部分的隔热和安装要求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 6.3试验方法 6.3.1制冷系统密封性能试验 空调机的制冷系统在正常的制冷剂充灌量下,制冷量小于等于28000w的空调机,用灵敏度为 1X10"Pa”m'/的制冷剂检漏仪进行检验;制冷量大于28000w的空调机用灵敏度为1X10Pa m'/s的制冷剂检漏仪进行检验 运转试验 6 3. 2 空调机应在接近名义制冷工况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分别测量空调机的输人功率,运转电流和进、出 风温度 检查安全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检验温度、电器等控制元件的动作是否正常 制冷量试验 按4.3.3规定的名义制冷工况和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制冷消耗功率试验 6.3.4 在6.3.3试验的同时,测定空调机的输人功率和运转电流 6.3.5制热量试验 按4.3.3规定的名义制热工况和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3.6热泵制热消耗功率试验 在6.3.5试验的同时,测定空调机的输人功率和运转电流 6.3.7电加热器制热消耗功率试验 空调机在名义制热工况下运行,在热泵制热量测定达到稳定后,测定辅助电加热器的输人 a 功率 b)在电加热器制热工况下,空调机制冷系统不运行,将电加热器开关处于最大耗电状态下,测得 其输人功率 6.3.8最大运行制冷试验 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按表1规定的最大运行制冷工况运行稳定后连续运行1h;然后停机 3min(此间电压上升不超过3%),再启动运行1h 6.3.9最大运行制热试验 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按表1规定的最大运行制热工况运行稳定后连续运行1h;然后停机 nmin此间电压上升不超过3%),再启动运行1h 3 6.3.10低温运行试验 在不违反制造厂规定下,将空调机室内机的温度控制器、风机速度、风门和导向隔栅调到最易使燕 发器结冰和结霜的状态,达到表1规定的低温试验工况后进行下列试验 空气流通试验:空调机启动并运行4h a
GB/T17758一2010 b 滴水试验;将室内机回风口遮住完全阻止空气流通后运行6h,使蒸发器盘管风路被霜完全阻 塞,停机后去除遮盖物至冰霜完全融化,再使风机以最高速度运行5n mln 6.3.11室内机凝露试验 在不违反制造厂规定下,将空调机室内机的温度控制器、风机速度、风门和导向隔栅调到最易凝水 状态进行制冷运行,达到表1规定的凝露试验工况后,连续运行4h 6.3.12凝结水排除能力试验 将空调机的温度控制器、风机速度,风门和导向格栅调到最易凝水状态,在接水盘注满水即达到排 水口流水后,按表1规定的凝露试验工况运行,当接水盘的水位稳定后,再连续运行4h 注:非甩水型空调机接水盘的水不必注满 6.3.13自动融霜试验 将装有自动融霜装置的空调机的温度控制器、风机速度(分体式室内风机高速、室外风机低速)风 门和导向隔栅调到最易使室外侧换热器结霜的状态,按表1规定的热泵自动融霜试验工况运行稳定后, 连续运行两个完整的融霜周期或连续运行3h(试验总时间从首次融霜周期结束时开始),3h后首次出 现融霜周期结束为止,应取其长者 6.3.14噪声试验 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按附录D测量空调机噪声 6.3.15制冷季节能效比试验 按附录C规定的制冷工况、试验和计算方法得出空调机制冷季节能效比 6.3.16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按附录B规定的制冷部分负荷工况,试验和计算方法得出空调机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6.3.17全年性能系数试验 按附录C规定的制冷和制热工况、试验和计算方法得出空调机全年性能系数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每台空调机应做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应按表8的规定 7.2抽样检验 7.2.1空调机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样,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按表8的规定 7.2.2抽样方法按GB/T2828.1进行 逐批检验的抽检项目,批量,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 水平等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自行决定 7.3型式检验 7.3.1新产品或定型产品作重大改进,第一台产品应做型式检验,检验项目按表8的规定 型式试验时间不应少于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时间,运行时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后应重新检验 表8检验项目 目 抽样检验 序号 项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般检查 标志 视检 包装 8.2 介电强度" 泄漏电流" GB25130 GB25130 接地电阻 防触电保护 制冷系统密封 5.3.1 6.3.1 运转 5.3.2 6.3.2 10
GB/T17758一2010 表8(续 目 序号 项 出厂检验 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10 制冷量 5.3.3 6,3,3 制冷消耗功率 1 5.3.4 6.3.4 5.3 5 6.3,5 112 制热量 13 5.3,6 6.3,6 制热消耗功率 电热装置制热消耗功率 5.3." .3.7" s 15 噪声 5.3.14 6.3.14 16 5.3.17.1 6.3.15 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 综合制冷性能系数(IPLvc) 5.3.17.2" 6.3.16 118 全年性能系数(APF) 5.3.17. .3 6.3.17 最大运行制冷 20 6.3.9 5.3.9 最大运行制热 21 低温工况 5.3.1o 6. 3,10 22 凝露 5.3.11 6,3.11 23 凝结水排除能力 5.3.12 6.3,12 24 自动融霜 5.3.13 6.3.13 防水 25 堵转 26 GB25130 GB25130 27 机械安全 28 发热 该项目进行出厂检验时,可在常温状态下进行试验,进行型式检验和抽样检验时,应在环境干球温度27"和 湿球温度26C下进行试验 注;“公”为需检项目,"-”为不检项目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 8.1.1每台空调机应在明显部位固定永久性铭牌,铭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铭牌上应标示下 列内容 制造厂的名称 a b产品型号和名称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制冷量、制热量、制冷剂代号及其充注量、制冷季节能效比、综合制冷性能 系数,全年性能系数、电压、电流、频率,相数、总功率和质量); 注,若配备了辅助电加热器的热泵型空调机,则在“制热量”和“总功率”数值的后面加一括号,在括号内标明 电加热器的名义功率值 产品出厂编号 d e)制造年月 8.1.2空调机上应有标明运行状态的标志,如通风机旋转方向的箭头,指示仪表和控制按钮的标记等 8.1.3 出厂文件 11
GB/T17758一2010 每台空调机上应随带下列技术文件: 8.1.3.1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 a)产品型号和名称; b 产品出厂编号; 检验员签字或印章 d 检验日期 8.1.3.2产品说明书,内容包括: a)产品型号和名称,适用范围、执行标准、接风管型空调机的空气动力特性曲线和噪声; b 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制冷系统图电路图及接线图 c 备件目录和必要的易损零件图; d)安装说明和要求; 使用说明、,维修和保养注意事项 8.1.3.3装箱单 8.2包装 空调机在包装前应进行清洁处理 制冷量小于40000w的空调机应充注额定量制冷剂;制冷 8.2.1 量大于或等于40000w的空调机可充人额定量的制冷剂,也可充人干燥氮气,压力可控制在0.03MPa~ 0.1MPa范围内 各部件应清洁、干燥,易锈部件应涂防锈剂 8.2.2空调机应外套塑料袋或防潮纸并应固定在箱内,以免运输中受潮和发生机械损伤 8.2.3空调机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单位名称 b)产品型号和名称 净质量、毛质量, c) d 外形尺寸 “小心轻放”、“向上”,“怕湿”和堆放层数等 有关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T6388和 e) GB/T191的有关规定 8.3运输和贮存 8.3.1空调机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应碰撞、倾斜,雨雪淋袭 8.3.2空调机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 12
GB/T17758一2010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制冷(热)量的试验方法 A.1试验方法 A.1.1本附录规定了以下五种试验方法: a)室内侧空气熔差法; 室外侧空气熔差法 b e)压缩机标定法; d) 制冷剂流量计法; e)室外水侧量热计法 A.1.2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 A.1.2.1制冷(热)量小于40000w的空调机应采用室内空气熔差法与另一种方法同时测试 A.1.2.2制冷(热)量等于或大于40000w的空调机至少应采用一种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在 进行制冷量测试时,如未采用室内侧空气熔差法,应按A.6和A.8的规定同时测定室内空气流量和潜 热制冷量 A.2空气恰差法 A.2.1制冷量是通过测定空调机进、出口的空气干,湿球温度和空气流量确定 A.2.2制冷量小于40000w的空调机的室内侧试验应采用本方法;大于等于40000w的空调机的 室内侧试验也可采用本方法 在满足A.2.8的附加要求后,本方法还可用于制冷(热)量小于40000w 的空调机的室外侧试验 压缩机单独通风的空调机用室外空气烙差法试验时应按A.2.8.2的规定 分体式室外侧热交换的空调机用室外侧空气嫦差法试验时应按A.2.9.3和A.2.10.3所允许的管路漏 热损失进行修正 A.2.3试验装置采用下列布置 a风洞式空气烙差法布置原理图见图A.1 房间空调装置 温度取样器 压力计 室外侧 试验房间 空气流量测量装置 空调机室内部 空调机 家外那分 室内侧试验房间 图A.1风洞式空气恰差法布置原理图 13
GB/T17758一2010 b环路式空气烙差法布置原理图见图A.2. 测试环路应密闭,各处的空气渗漏量应不超过空气流量测试值的1%,空调机周围的空气干球温度 应保持在测试所要求的进口干球温度值的士3之内 室外侧 温度 室内侧试验房间 乐力计 认房间 样器 空'气流量测量装置 气流 被试空训调机 空调装置 图A.2环路式空气恰差法布置原理图 量热计空气嫦差法布置原理图见图A.3 图中的封闭体应制成密封和隔热的,进人的空气在空调机与封闭壳体之间应能自由循环,壳体和空 调机任何部位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01 mm, ,封闭壳体的空气人口位置应远离空调机的空气进口 空 气流量测量装置处在封闭壳体中的部位应隔热 房间空调装置 室外侧试验房间 温度取样器 空气流量测量装置 被试 空调机 气流 室内侧试验房间 图A.3量热计空气炝差布置原理图 d 房间空气炝差法布置原理图见图A.4 图A.1一图A.4所示的布置是空气熔差法的各种使用场合,不代表某种布置仅适用于图中所 e 示型式的空调机 当压缩机装在室内部分并系单独通风时应使用图A.3所示的封闭壳体 14
GB/T17758一2010 房间空调装置空气流量测量装置 室外侧 试验房间 室内侧试验房间 被试空调机 压力计 图A.4房间空气熔差法布置原理图 A.2.4试验房间应按实际使用情况满足A.9.1的规定 A.2.5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应按A.6的规定 A.2.6机外静压测量应按A.7的规定 A.2.7 汹度割量规定如下 测量风管内的温度应在横截面的各相等分格的中心处进行,所取位置不少于3处或使用合 A.2.7.1 适的混合器或取样器 风管内典型的混合器和取样器见图A.5 测量处的空调机之间的连接管应隔 热,通过连接管的漏热量应不超过被测量制冷量的1.0% 取样器 混合器 图A.5风管内典型的混合器和取样器 A.2.7.2室内侧空气人口处的温度应在空调机空气人口处至少取3个等距离的位置或采用同等效果 的取样方法进行测量 温度测量仪表或取样器的位置应离空调机的空气人口150mm A.2.7.3室外侧空气人口处的温度测量应满足下列条件 室外侧空气人口处的温度测量应在室外侧热交换器周围至少取3点,测量点的空气温度不应 a 受室外部分排出空气的影响 温度测量仪表或取样器的位置应离室外侧热交换器的表面600mm 测出的温度应是室外部分周围温度的代表值,试验中室外部分周围所规定的试验温度应尽可 能地模拟实际使用中的状况 15
GB/T17758一2010 A.2.7.4经过湿球温度测量仪表的空气流速应为5m/s左右 在空气进口和出口处的温度测量用同 样的流速,空气流速高于或低于5m/s的湿球温度测量应进行修正 A.2.8室外侧空气烙差法试验的附加要求规定如下 A.2.8.1当空气嫦差法用于室外侧试验时,应确认附装的空气流量测量装置不会改变被试空调机的 性能,否则应进行修正 在空调机的室外侧热交换器的中点处应焊接热电偶,对配有膨胀阀并且对充注 制冷剂量不敏感的空调机可以把压力表接在检修阀上或接在吸气管和排气管上 首先,把空调机接上 室内侧试验装置但不接室外试验装置,在规定的工况下进行预试验运行 在运行的工况稳定后每隔 10min记录一次数据,连续记录时间不少于1h 后接上室外侧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再次取得稳定后 然 将焊接的热电偶指示的温度或安装的压力表指示的压力记录下来 将这些数据的平均值和预试验记录 的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如果温度超过0.3C或压力不在其相应的范围内时,则应调整室外空气流量 直到达到上述要求为止 接室外侧试验装置的试验应在运行工况稳定后继续进行1h,这一期间内的 室内侧试验结果应与不接室外侧装置时的预试验结果一致,其相差不超过2.0% 以上要求对空调机 的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均适用 A.2.8.2空调机中的压缩机若和室外气流进行通风,考虑压缩机的热辐射应采用量热计空气烙差法 布置(图A.3) A.2.8.3在室外侧空气流量按A.2.8.1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制冷热)量计算应采用调整后的空气流 量 但在预试验期间记录的室外侧风机输人功率应作为计算时的依据 A.2.9制冷量的计算 A.2.9.1用室内侧试验数据按式(A.1)式(A.4)计算制冷量、显热制冷量和潜热制冷量 g后=Q(h.a一ha)/[V',(I十w. A.2 g=Q.,C(一te)/[V'.1十w.] A.3 l=2.47×10'Qm,(w一Wa/[V'.(1十W. C=1006十186ow A A.2.9.2用室外侧试验数据按式(A.5)和式(A.6)计算制冷量 A.5 g=Qm(h.一ha/[V'.(1十w.] E 对于不进行再燕发的风冷式空调机 A.6 g=QC(一a/[V'.(1十w.门-E A.2.9.3管路漏热损失的修正值按式(A.7)和式(A.8)计算 对于光铜管 a =[0.6057十0.0005316(D.,)A.A)l.3十0.07974DA]L (A.7 9 对于隔热管 b g=[0.6154十0.03092(T,)机,.(D)"(公)1.] A.8 为取得6%的热平衡,管路漏热损失修正值应按代数相加,计人室外侧制冷量或制热量中 A.2.10制热量的计算规定如下 A.2.10.1用室内侧试验数据按式(A.9)计算制热量 A.9 g山=QC(一/[V'.(1+w. A.2.10.2用室外侧试验数据按式(A.10)计算制热量 g=Q.(h 一h.)/[v.(1十w.)十E] .(A.10 A.2.10.3为取得6%的热平衡,管路漏热损失的修正值应计人制热量计算中 16
GB/T17758一2010 压缩机标定法见图A.6 被试空调机 室内侧 被试空调机 室外侧 温度计 温度计 压 力 温度计 压力计 计 制冷剂管道 压力计 温度计 压缩机 图A.6压缩机标定法 A.3.1制冷(热)量按以下方法确定 根据测量进人和离开空调机室内侧的制冷剂参数,以及同一形式的压缩机在相同工况下试验 a 结果求得的制冷剂流量确定,当离开蒸发器的制冷剂过热度小于6C时,制冷(热)量应采用量 热器直接测量法 b 当压缩机运行工况和空调机的试验工况相同时,由量热器直接测量法确定制冷(热)量 A.3.2本方法不适用于下列空调机的试验 a)配有一个处于室内气流中且无隔热的室外侧水冷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压缩机处于室内气流中且无隔热时,不采用量热器直接测量法确定制冷(热)量 b A.3.3制冷剂参数的测量规定 A.3.3.1空调机应在规定的试验工况下运行,进人和离开室内侧以及进人和离开压缩机的制冷剂的 温度和压力每隔10min测量一次 取七组读数,试验允差应在A.10.2规定范围之内 室内侧采用空 气烙差法时,读数应在这一试验中读取 A.3.3.2配有膨胀阀并对制冷剂充注量不敏感的空调机,其测定制冷剂压力的压力表可以接在制冷 剂管路上 A.3.3.3对制冷剂充注量敏感的空调机,应在试验后测定制冷剂的压力 试验中,温度通过焊在每个 室内侧或室外侧热交换器回路的U型弯头中点处的热电偶测量 对水冷室外侧热交换器,温度通过焊 在不受蒸气过热及液体过冷影响点上的热电偶测量 试验后把压力表接人管路中,再将空调机抽真空, 并按铭牌规定的种类和数量注人制冷剂 并使空调机在试验工况下运行,根据工况参数增减制冷剂,使 热电偶测得的温度的复示差值不超过0.3C,进人和离开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温度的复示差值不超过 2.0 ,进人节流装置的复示差值不超过0.6C,即可测定运行压力 A.3.3.4制冷剂温度应采用焊在管路适当位置上的热电偶测量 整个试验过程中,热电偶不应移动、更换或受干扰 A.3.3.6进人和离开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和压力应尽可能在远离压缩机进口和出口处测量, 但最远距离应不超过250mm,如果在标定中装有换向阀,则应在离阀250mm处的管路上测量 A.3.4压缩机标定法 A.3.4.1根据GB/T5773规定方法的一种,由预先决定的进人和离开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 通过压缩机的标定确定制冷剂流量 17
GB/T17758一2010 A.3.4.2标定试验时,压缩机和换向阀(如使用的情况下)的环境温度与空调机试验工况的环境温度 应相同,空气流向也应相同 A.3.4.3在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满液式制冷剂量热器法或干式制冷量热器法等方法时,制冷剂 流量按式(A.l1)计算 (A.11 w,=q/(h一hn A.3.4.4气体制冷剂流量计法能直接得出制冷剂流量 A.3.4.5制冷量和制热量分别按A.3.6和A.3.7的规定进行计算 A.3.5制热量的直接测定 A.3.5.1对于压缩机标定试验,制热循环中蒸发器过热不到6C时,用作为量热器的冷凝器的换热量 确定制冷剂流量 采用一台经隔热以防止漏热的水冷式冷凝器,冷凝器可与A.3.4中所列的任何一种 量热器法一起使用 A.3.5.2本方法只有在冷凝器向周围漏热的计算值小于压缩机制冷量2%时才可使用 A, .3.5.3标定试验按A.3.4的规定进行,应记录下列数据: 进人冷凝器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 a 离开冷凝器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 b e)进人和离开冷凝器的水温; d 冷凝器周围的环境温度; 冷凝器的冷却水量; 暴露在环境中的冷凝器夹套表面的平均温度 f A.3.5.4制冷剂流量按式(A.12)计算 w,=[w.C(te一i十AU.(.一.]/(he一he A.12 A.3.5.5制热量按A.3.7的规定进行计算 A.3.6制冷量的计算 A.3.6.1对于蒸发器过热等于或超过6C的试验,用压缩机标定法按式(A.13)计算制冷量 g =w,(he一hn)一E A.13 A.3.6.2对于蒸发器过热不到6.0C的试验,用压缩机标定法按式(A.14)计算制冷量 (A.14 g =g十AU.(G,一4,)一E A.3.7制热量的计算 用压缩机标定法按式A.15)计算制热量 =w,(Gh,一h ) 十E A.15 gh= A.4制冷剂流量计法见图A.7 温度计 压力计 气管 校试 被试 空机 空调机 温度计 压力计 压力计 视镜 室外侧 室内侧 液管 截止阀 流量计 温度计让 旁通管 截止饭 图A.7制冷剂流量计法 18
GB/T17758一2010 A.4.1根据制冷剂熔值的变化和流量确定制冷(热)量 熔值的变化由室内侧进口和出口的制冷剂压 力和温度确定,流量由液体管路中的流量计测定 A.4.2本方法适用于对制冷剂充注量不敏感,安装程序中包括现场连接制冷剂管路的空调机试验 A.4.3本方法不适用于流量计出口的制冷剂液体过冷度小于2.0,室内侧热交换器出口的蒸气过 热度小于6.0C的空调机试验 A.4.4制冷剂流量的测量 A.4.4.1制冷剂流量用积算式流量计测量,流量计接在液体管路中,并在制冷剂控制元件的上流侧 该流量计大小的选择,应按其压力降不超过产生2.0笔温度变化的相应蒸气压力变化值 A.4.4.2测量温度和压力仪表和视镜应紧连在流量计的下流侧,以确定制冷剂液体的过冷程度;若过 冷度为2.0C并在离开流量计的液体中无任何蒸气气泡,则认为过冷已足够 流量计装在液体管路中 垂直的向下环管的底部,以利用液体产生的静压 A.4.4.3在试验结束时,从空调机中将循环的制冷剂和油的混合液取出样品,并按GB/T5773测量混 合液的含油百分比,测出的总流量根据油的循环量进行修正 A.4.5制冷剂温度和压力的测量 进人空调机室内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和压力测量仪表应安装在流量计的下流侧 离开室内侧 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为气态时,温度测量仪表应安装在管道的中心处 A.4.6制冷量的计算 用制冷剂流量计法按式(A.16)计算制冷量 (A.16 gl=XV,(he一hn)一E A.4.7制热量的计算 用制冷剂流量法按式(A.17)计算制冷量 =XV,(h 一h,十E (A.17 gtco= A.5室外水侧量热计法见图A.8 被试空调机 温度计 水管道 温度计 流量调节网 流量计 图A.8室外水侧量热计法 A.5.1根据进出室外侧热交换器的水温变化和水流量确定制冷(热)量 A.5.2本方法适用于整体式和分体式水冷空调机 分体式水冷空调机的室外侧热交换器应隔热或采 用效果相当于25mm厚的玻璃纤维材料隔热 本方法不适用于压缩机和室外气流进行通风的空调机 A.5.3水流量的测量 室外侧热交换器的水流量采用6.1.3规定的流量计进行测定 A.5.4温度的测量 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采用6.1.3规定的仪表在空调机的连接处测量 19
GB/T17758一2010 A.5.5制冷量的计算 用室外水侧量热计法按式(A.18)计算制冷量 E A.18 g=w.C(?一/i A.5.6制热量的计算 用室外水侧量热计法按式(A.19)计算制冷量: (A.19 g =w.C(le一t.i十E A.5.7内连接管的管路热损失修正 对于分体式水冷空调机,制冷(热)量应根据内连接管的管路漏热进行修正(见A.2.9.3) A.6空气流量的测量 空气流量按A.6.3规定的喷嘴装置进行测量,不采用空气流量直接谢量法时(见A1.2.2),室 A.6.1 内侧空气流量按A.6.6进行计算 A.6.2制冷量等于或大于117500w的空调机,室内侧空气流量按A.6.7进行测量 A.6.3喷嘴装置 A.6.3.1装置按图A.9,由一个隔板分开的进风室和排风室组成,在隔板上装一只或几只喷嘴 空气 从被试空调机出来经过风管进人进风室,通过喷嘴排人试验房间或用风管回到空调机进口 A.6.3.2喷嘴装置及其与空调机进口的连接应密封,渗漏空气量应不超过被测空气流量的1.0% A.6.3.3喷嘴中心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较大的一个喷嘴喉径的3倍,从任一喷嘴的中心到最邻近的 风室或进风室板壁的距离应不小于该喷嘴喉径的1.5倍 A.6.3.4扩散挡板在进风室中的安装位置应在隔板的上风侧,其距离至少为最大喷嘴喉径的1.5倍, 在排风室中的安装位置应在隔板的下风侧,其距离至少为最大喷嘴喉径的2.5倍 A.6.3.5应安装一台变风量的排风机和排风室相连接以进行静压调整 A.6.3.6通过一只或几只喷嘴的静压降采用一只或几只压力计测量,压力计的一端接到装在进风室 内壁上并与壁齐平的静压接口上,另一端接到装在排风室内壁上并与壁齐平的静压接口上 应将每一 室中的若干个接口并联地接到若干个压力计上或汇集起来接到一只压力计上,按图A.9也可用毕托管 测量离开喷嘴后气流的速度头,在采用两只或两只以上的喷嘴时应使用毕托管测出每一喷嘴的气流速 度头 A.6.3.7应提供确定喉部处空气密度的方法 压力计 进风室 排风室 喷嘴 排风机 最小2D 气流 希 喷嘴 最小1D 毕托管 (可选挥使用 注:扩散挡板应当有均匀的穿孔,穿孔而积约为流道面积的40% 图A.9喷嘴装置安装示意图 20
GB/T17758一2010 A.6.4喷嘴 A.6.4.1喷嘴使用时的喉部风速应大于15m/s,但应小于35m/s A.6.4.2喷嘴按图A.10的结构制造,按A.6.3的规定进行安装,使用时不需进行校准 喉径等于或 大于127mm的喷嘴流量系数可定为0.99,需要更精密的数据和喉径小于127mm的喷嘴流量系数按 表A.1的规定,或对喷嘴进行校准 0.6D 树圆轴 喉部断面 椭圆渐近线 图A.10喷嘴装置结构示意图 表A.1喷嘴流量系数 流量系数 雷诺数 Nn 50000 0,97 100000 0.98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0.99 400000 500000 雷诺数按式(A.20)计算 NR =V.D. A.20 温度系数f由表A.2确定 表A.2温度系数 温度 温度系数 -6.7 78.2 4.44 72.0 15.6 67." 26.7 62.8 37.8 58.l1 48.9 55.0 60,0 51.9 71.1 48.8
GB/T17758一2010 A.6.4.3喷嘴的面积通过测量其直径确定,准确度为士0.2% 直径测量在喷嘴喉部的两个平面上进 行,一个在出口处,另一个在靠近圆弧的直线段,每个平面沿喷嘴四周取四个直径,直径之间相隔 约45 A.6.5计算 A.6.5.1通过单个喷嘴的空气流量按式(A.21),式(A.22)计算 (A.21 Q=1.414CA.p.,V'.) A.22 V' =101325V./[(1+w.)p] A.6.5.2使用多个喷嘴时,总空气流量按A.6.5.1的单个喷嘴的流量和计算 A.6.6空气流量的计算法 不采用空气流量直接测量法时,按式(A.23),式(A.24)计算空气流量 A.23 制冷时 Q=.V/(ha一ha) 制热时 Q= 一gV./h 一h A.24 空气流M间接测量法的计算 A.6.7 A.6.7.1采用空气流量间接测量法见图A.ll,按式(A.25)一式(A.27)计算室内侧空气流量: 进风室 光 合 段 o O 气流 气流 最小 最小 最小1.25m 0.5m 0.5m 排风室 体 图A.11空气流量间接测量法 w=g/[1006(t 一a十1860w A.25) e(s A.26 Q=w.V A.27 =g/[1206(d 一a Q A.6.7.1.1封闭体的热损失应小于热源输人热量的1% 4 .6.7.1.2热源两端的温升(一)应大于10C A.6.7.2q,的确定 使用电加热器进行再加热 A.28 g用=输人加热器的电功率 b使用蒸气盘管进行再加热: A.29 g=w.(h一he 静压的测定 A.7.1配有风机和单个空气出口的空调机 A.7.1.1接风管空调机的机外静压测量装置按图A.12,不管风管空调机的机外静压测量装置按 图A.13 在空调机空气出口处安装一只短的静压箱,空气通过静压箱进人空气流量测量装置(不采用 空气流量直接测量法时,进人一合适的风门装置),静压箱的横截面尺寸应等于空调机出口的尺寸 22
GB/T17758一2010 A.7.1.2测量机外静压的压力计的一端应接至排气静压箱的四个取压接口的箱外连通管,每个接口 均位于静压箱各壁面的中心位置,与空调机空气出口的距离为出口平均横截面尺寸的两倍 采用进口 风管的空调机,另一端应接至位于进口风管各壁面中心位置的管外连通管;不用风管的空调机,另一端 应和周围大气相通,进口风管的横截面尺寸应等于空调机进口的尺寸 风量测定装置 静压测定孔(4个 + 静压段 n 压力计 A月=出口尺寸 静压测定孔(4个 0.5、丽 静压箱 C'D=进口尺寸 >l.5、D 图A.12接风管空调机外静压测量装置 >2.5 2丽 到风量 静压箱 测量装置 静压测定孔4个 被试 空调机 压力计 B= 出口尺寸 图A.13不接风管空调机机外静压测量装置 A.7.2配有风机和多个空气出口的空调机 在每个空气出口上装一个符合图A.12或图A.13的短静压箱,空气通过静压箱进人一个共用风管 段,然后进人空气流量测量装置(不采用空气流量直接测量法时,进人一合适的风门装置) 在每个静压 箱进人共用风管段的平面上分别装一个可调节的限流器,平衡每个静压箱中的静压,多个送风机使用单 个空气出口的空调机按A.7.1.1的要求使用一个静压箱进行试验 23
GB/T17758一2010 A.7.3静压测定的一般要求 A.7.3.1取压接口用直径为6mm的短管制作,短管中心应与静压箱外表面上直径为1mm的孔同 心 孔的边口不应有毛刺和其他不规则的表面 A.7.3.2静压箱和风管段、空调机以及空气测量装置的连接处应密封,不应漏气 在空调机出口和温 度测量仪表之间应隔热,防止漏热 A.8凝结水的测量和潜热制冷量的计算 A.8.1制冷量等于或大于40000w的空调机在不采用室内侧空气嫦差法试验时,应根据测得的凝结 水量确定潜热制冷量 凝结水排出口接头应装存水弯头,使凝结水流稳定 A.8.2计算 A.8.2.1潜热制冷量按式(A.30)计算 =2.47×10w A.30 gd A.8.2.2显热制冷量按式(A.31)计算; A.31 qe=ge一qe g 试验的准备及进行 A. A.g.1试验室的要求 需要一间还是两间房间应根据被试空调机的型式和制造厂的安装说明而定 A.9.1.2应有一间室内侧试验房间,房间的测试条件应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试验时空调机附近的空 气流速不应超过2.5m/s A.9.1.3风冷型和分体式水冷型空调机的试验需要一间室外侧试验房间,房间应有足够的容积,使空 气循环和正常运行时有相同的条件 房间除安装要求的尺寸关系外,应使房间和空调机室外部分有空 气排出一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8m,空调机其他表面和房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9" 房间空调装 m 置处理空气的流量不应小于室外部分空气的流量,并按要求的工况条件处理后低速均匀送回室外侧试 验房间 A.9.2空调机的安装 A.9.2.1空调机应按照制造厂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整体水冷式空调机应全部安装在室内侧房间 内;分体式空调机应使室内部分位于室内侧房间内,室外部分位于室外侧房间内,整体风冷式空调机应 安装在墙的孔洞中 A.9.2.2除了按规定的方法安装需要的试验装置和仪表之外,不应改装空调机 A.9.2.3分体式空调机应使用制造厂规定的内连接管或使用7.5m长的内连接管,其中至少3m位 于室外侧房间 压力表和空调机的连接应采用长度短、直径小的管子,压力表的位置应使读数不受管子中流 体压头的影响 A.9.2.5需要时,空调机应抽空并充注制造厂说明书中规定的制冷剂类型和数量 A.9.2.6不应改变风机转速和系统阻力来修正大气压的波动 A.9.3制冷量和不结霜制热量的试验 A.9.3.1房间空调装置和被试空调机应进行不少于1h的运行,工况稳定后记录数据 每隔10 min 记录一次,直至连续7次的试验数据的允差在A.10.2规定范围内 A.9.3.2当采用室外侧空气熔差法时,A.9.3.1的要求适用于A.2.8的不接室外侧试验装置的试验 采用压缩机标定法时,A.9.3.1的要求适用于空调机的试验和压缩机标定试验 A.9.3.3在某些制热工况下,空调机的室外侧热交换器上有少量积霜,应区别整个试验期间的不结霜 运行和结霜运行 对于不结霜试验,要求室内和室外空气出口温度允差在表A.3规定的不结霜允差之 内 当结霜超出允许范围时,应采用融霜区的制热量试验程序 214
GB/T17758一2010 表A.3试验运行工况允差 试验运行工况允差 试验运行工况允差 观察范围) (平均值与规定的试验工况的波值) 读 数 结霜制热 结霜制热 制冷和不 制冷和不结霜 结霜制热 制热 制热期间融霜期间 制热期间融霜期间 进口 士2.0 士5.0 士0.3 士0.5 干球 士1.0 出口 室外空 气温度 进口 士1.0 士2.5 士0.2 士0.3 士1.0 湿球 士0.5 出口 进口 士2.0 士0.3 士0.5 士1.5 干球 士l.0 出口 室内空 气温度 进口 湿球 士0.5 士0.2 出口 冷凝器冷却水温 士0.3 士0.1 饱和制冷剂吸人温度 0.3 无其他规定的液温 0.3 0.l 机外静压 Pa 12.5 电压 液体流量 % 喷嘴压力降的读数 如果室内风机停止,则不适用 A.9.4融霜区的制热量试验 A.9.4.1在融霜循环运行中,不能有效地采用室外侧空气烙差法、压缩机标定法或制冷剂流量法进行 确定制热量所需数据的测量 允许根据室内空气回路的测量值确定制热量 试验中被试空调机不应有 干扰室外气流的连接装置 在没有改变被试空调机或房间空调装置的空气流量时,室内气流应连续 融霜控制元件停止室内风机时,应同时切断由房间空调装置到室内侧热交换器的气流 为了测定输人 被试空调机的电功率应使用积算式电功率表 A.9.4.2房间空调装置和被试空调机应进行不少于1h的运行,工况稳定后记录数据,被试空调机由 于融霜控制元件的动作导致的工况波动除外 融霜时房间空调装置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按表A.3规 定较宽的“融霜期间”允差进行试验 A.9.4.3被试空调机应进行3h的试验运行 在试验结束时如果被试空调机正在融霜则融霜循环应 完成,每隔10 min 记录一次数据(A.9.3.l) 为了准确地确定融霜循环的起始和结束以及室内气流的 时间-温度特性曲线(室内风机运转时,输人被试空调机的电功率,在融霜循环过程中应连续记录试验 数据 A.10应记录的试验数据及允差 A.10.1应记录的试验数据按表A.4 采用某试验方法时,该试验方法一栏中下标有“A”的项应测量 A.10.2试验允差的规定 A.10.2.1试验过程中,所有观察的参数应在表A.3规定的“试验运行工况允差”之内 A.10.2.2试验过程中,计算用的参数的最大允许波动值在表A.3规定的“试验测试工况允差”之内 A.10.2.3当波动值超过规定时,试验数据应作废 25
GB/T17758一2010 表A.4应记录的试验数据 凝结水和间 室内侧空室外侧空压缩机制冷剂室外水侧 记录项目 单位 接空气流量 气差法气差法标定法流量法量热计法 测量法 日期 观察者 大 气压 kPa 空调机铭牌数据 时间 输人空调机的功率" 使用的电压 频率 Hz 室内侧的机外静压 P 风机转速 r/min 进人空调机的空气干球温度 进人空调机的空气湿球温度 离开空机的空气下球淋厦 离开空调机的空气湿球温度 喷嘴喉部直径 mmm 喷嘴喉部的动压或喷嘴两端的静压差 P 喷嘴喉部处的温度 P 喷嘴前的静压力 冷凝压力或温度 kPa 蒸发压力或温度 ]阀的低压侧制冷剂蒸气温度 换向 进人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温度 离开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温度 离开换向阀的高压侧制冷剂蒸气温度 确定渗漏系数的制冷剂温度或表面温度 制冷剂-油流量 m'/s 制冷剂与油混合物的重量比 室外侧热交换器水流量 kg/s 室外侧热交换器水温 离开室外侧热交换器水温 凝结水流量 kg/s 室内侧制冷剂液体温度 室外侧制冷剂液体温度 室内侧制冷剂蒸气温度 室外侧制冷剂蒸气温度 P 室内侧制冷剂燕气压力 其他数据 总输人功率和输人空调机部件的功率 b仅在制冷量测量中需要 干式热交换器则不需要 d仅在调整管路漏热时需要 需要的其他数据见A.3 需要的其他数据见A.4 26
GB/T17758一2010 A.11试验结果 A.11.1试验结果应定量地表示出被试空调机对空气产生的效果,对于给定的试验工况试验结果应 表示: a)制冷量,w b 显热制冷量,w; 潜热制冷量,w; o' d 制热量,W e) 标准工况下的室内侧空气流量,m'/s; f 室内侧气流的机外静压,Pa; g 输人被试空调机的总功率或输人各部件的功率,w 采用两种试验方法时,制冷(热)量应是两种试验方达同时进行时室内侧测得的数据 A.11.2 两种方 法所得制冷(热)量之差应在6%之内 采用压缩机标定法时,“同时进行”指取得压缩机标定试验工况 A.11.3对制冷工况试验采用两种方法时,显热制冷量和潜热制冷量由室内侧试验决定 A.11.4空调机在融霜循环时的制热量是根据室内空气回路的空气熔差法确定的,由空气流量和整个 试验期间按时间平均的室内空气升温(融霜时为温降)确定 如果在融霜期间内室内风机停止,在风机 停止这段时间内的制热量应认为等于零,这一段时间应计人为获取室内气流平均温升的总试验期内 没发生融霜的空调机的制热量是整个试验期内的累计热量,发生融霜的空调机的制热量是试验期内完 个完整循环包括一个制热期和一个从融霜开始到融霜终结的融霜期 输人 整循环总数的累计热量 空调机的电功率根据整个试验期的总的电功率决定 A.11.5制冷(热)量由试验结果确定,在试验工况允许波动范围之内不作修正,对标准大气压的偏差 按A.11.6的规定进行修正 A.11.6试验时大气压低于101kPa时,大气压读数每低3.5kPa制冷(热)量可增加0.8% A.11.7空气炝值应根据饱和温度和标准大气压的偏差进行修正 A.11.8式(A.1)式(A.31)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AU 漏热系数,w/C; 喷嘴面积,m; A 流量系数 空气的比热(对于1kg干空气组成的湿空气),J/kgC; 喷嘴的喉径,mm; 制冷剂管子直径,mm 向被试空调机室内侧输人的电功率,w; 输人空调机的总功率,w; 温度系数; 进人室内侧空气的熔(对于1kg干空气组成的湿空气),J/kg; 离开室内侧空气的烙(对于1kg干空气组成的湿空气),J/kg; -进人室外侧空气的烙(对于1kg干空气组成的湿空气),J/kg; 离开室外侧空气的烙(对于1kg干空气组成的湿空气),J/kg; h 规定工况下,进人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的炫,J/kg; h" -进人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气的烙,J/kg 离开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的液体制冷剂的熔,J/kg hn -离开冷凝器的制冷剂液体的烙,J/kg; h 进人室内侧的制冷剂的熔.J/kg; h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3972-2010。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2页,发布于2011-02-012011-02-01实施,代替GB/T13972-1992
大容量交叉式电磁四通换向阀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容量交叉式电磁四通换向阀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容量交叉式电磁四通换向阀的编号:GB/T25126-2010。大容量交叉式电磁四通换向阀共有14页,发布于2011-02-012011-0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