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808-2021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Roadconstructionandmaintenancemachineryandequipment—Asphaltmixingpla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编号:GB/T17808-2021。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共有52页,发布于2022-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P9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220
  • 实施日期2022-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2页
  • 文件大小21.12M

以图片形式预览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国家标准 GB/T17808一2021 代替GB/T17808一2010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Roadeonstruetionandmaintenaneemachineryandequipment Asphaltmixingplant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7808一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 5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23 检验规则 2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供应的成套性 25 附录A(资料性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试验记录表 26 附录B(规范性)安全警示标志
GB/T17808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7808一2010《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与 GB/T17808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0年版的第2章) -修改和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0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分类(见第4章,2010年版的第4章); -修改和增加了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见第5章,2010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有害气体排放指标要求(见第5章); 修改了各总成的技术要求(见5.5,2010年版的5.5); 修改了燃油/燃气消耗率.计量稍度等参数的试验方法(见第6章.200年版的第G章) 修改和增加了部分检验规则(见第7章,2010年版的第7章); 增加了安全警示标志的相关内容(见附录B. 本文件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 公司、长安大学、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南阳市亚龙筑路机械制 造有限公司、辽阳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泰安岳首拌合站设备有限公司,无锡 雪桃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市鑫海公路机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奥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乡格林机械股 份有限公司、长治市上党区玉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建 设教育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向阳、谢立扬、王良初、高国强、崔资雄、杨永生、胡林、张永卫、王颖、关怀宇、 王振华,李阿雁、张华、周永红、冯阳、丁作良、刘双、赵玉廷、王正方、吴相军、孔山中揭文忠、,张晨光 张超、沈元林、关怀义、任建军、王兆明、黄志明、周永君、徐彪、肖建华、赵云、王静、马肖丽、刘亚鑫、 刘承桓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GB/T17808一1999,201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17808一2021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和供应的成套性 本文件适用于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以下简称沥青搅拌设备),原生再生一体式沥青搅拌设备可参 照本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55建筑卷扬机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3766液压传动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719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 GB/T7920.11道路施工与养护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术语和商业规格 GB/T7932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10595带式输送机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T17410有机热载体炉 GB20178土方机械机械安全标签通则 GB/T21153土方机械尺寸、性能和参数的单位与测量准确度 GB/T23111非自动衡器 GB/T30752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排设备安全要求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JB/T3926.2垂直斗式提升机技术条件 JB/T4042振动筛试验方法 JB/T5947 工程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5000. .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JB/T5000.4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 JB/T5000.6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B/T5000.1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配管 JB/T5945工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B/T5946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13713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室内沥青混合料生产线
GB/T17808一202 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H]/T4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法 HU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术语和定义 GB/T79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标准工况standardoperatingmode 环境温度20C、标准大气压,冷骨料平均含水率5%.以燃油或燃气为燃料,热骨料温度160C或 成品料温度10C,对应为Ac狸中粒式面青混合料,无等料,滋料的工况. 3.2 燃油消耗率 fuelcosumptionrate 在标准工况下,以柴油为燃料,对于连续式搅拌设备每平均生产1!成品料或对于间歇式搅拌设备 干燥1t骨料,干燥滚筒燃烧器所消耗的油量 注;柴油热值为46055k/kg 3.3 燃气消耗率naturalgasconsumptionrate 在标准工况下,以天然气为燃料,对于连续式搅拌设备每平均生产1t成品料或对于间歇式搅拌设 备干燥1t骨料,干燥滚简燃烧器所消耗的气量 注:天然气热值为35600kJ/Nm 3.4 静态标定计量精度 staticaccuraey 标准砝码标定的精度,以标准砝码约定值与示值之差值对标准砝码约定值的相对误差,以百分数 表示 3.5 动态配料计量精度dynamieaceuraey 以实际称量的物料值与设定值之差值对设定值的相对误差,以百分数表示 对连续计量的设备,可 用示值替代设定值 3.6 筛分效率effieeneyofscreening 振动筛每层筛网集料的实际通过质量与该筛孔对应集料的总质量之比 3.7 额定生产率 ratedproductivity 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每小时的生产量 分类 沥青搅拌设备按工作类型分为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和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以设备 额定生产率为产品主参数,并优先选用表1系列值
GB/T17808一2021 表1沥青搅拌设备主参数系列表 额定生产率(主参数) 项目 /h 间歇式 20,25,30,40,60,80、l20,l60,200,240,280320,360400、440480 连续式 20,25,30,40,60、180270,360,、450,540,600,650、700、750,800 5 技术要求 5.1整机技术性能 整机技术性能指标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整机主要性能参数表见附录A的表A.1 表2沥青搅拌设备技术性能指标及允许误差 允许偏差 序号 技术性能指标 单位 间歇式 连续式 额定生产率 >设计值 t/h 士9 热骨料温度稳定精度 成品料温度稳定精度 士5 士5 温度计计量精度 土3 土3 燃油消耗率 kg/t 7 <6,5 燃气消耗率 m'/t 8 沥青含量偏差 士0.3 士0.3 士0 士0 骨料计量精度 % 士0.2 士0.2 粉料计量精度 静态标定计量 10 % 浙青计量精度 士0.2 士0.2 11 添加剂计量精度 % 士0.25 士0.25 12 骨料计量精度 % 士2.5 士2.5 13 粉料计量精度 士2.0 士2.0 动态配料计量 沥青计量精度 14 士1.5 士1.5 15 % 士2.5 士2.5 添加剂计量精度 16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120 >12o0 可靠性 17 可靠度 % >85 85 注:额定生产率和燃油、燃气消耗率对间歇式搅拌设备而言,是以标准工况下的热骨料温度作为计算依据;对连 续式搅拌设备而言,是以标准工况下成品料温度作为计算依据 整机环保性能指标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GB/T17808一2021 表3沥青搅拌设备环保指标 允许偏差 序号 性能指标 单位 间歇式 连续式 烟尘浓度(有组织排放) <50 <50 nmg/m mg/m <5 颗粒物浓度(无组织排放) 5 sOr浓度(有组织排放 mg/m <200 <200 NOr浓度(有组织排放 mg/m" 240 240 沥青姻浓度(有组织排放 30 mg/m 30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 不大于I级 不大于I级 dB(A <85 <83 沥青搅拌设备 环境噪声 室内沥青搅拌设备" dB(A <70 70 操作者位置处噪声 dB(A <70 70 注:排放浓度计算以氧含量17%为基准 距离车间墙外30m处 5.2基本要求 5.2.1沥青搅拌设备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满足各种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要求 5.2.2沥青搅拌设备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其技术指标应符合JTGF40的规定 般要求 5.3 5.3.1 类配应符合JB/T53945的规定 5.3.2焊缝应平整、匀称、无缺陷,并符合JB/T5000.3的规定 5.3.3铸件表面应整洁,不应有气孔,疏松等缺陷,并符合JB/T5000.4、JB/T5000.6的规定 5.3.4管路和接头应清洁畅通,密封可靠,并符合JB/T5000.11的规定 5.3.5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5.3.6涂装质量应符合JB/T5946的规定 5.4移动式搅拌设备拖行性能要求 5.4.1当各运输单元由轮式牵引车拖行时,行驶速度在不超过20km/h条件下,各部件应连接可靠,无 松动、变形和损坏等现象 5.4.2拖行时各运输单元的尺寸界限为;总高4.5m,总宽3m,总长20m. 5.4.3最小转弯半径不应大于30m,最小离地间隙不应小于265mm 5.4.4当以20km/h速度行驶时,最大制动距离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5.5总成技术要求 5.5.1冷料供给系统 5.5.1.1冷料仓仓容和供料能力应满足沥青搅排设备额定生产率要求,供料稳定、可靠 5.5.1.2冷料仓采用多仓结构,其数量应满足混合料的级配需要;细料仓应装有破拱装置 5.5.1.3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的冷料供给系统应安装有计量装置,并符合GB/T23111的规定
GB/T17808一2021 5.5.1.4冷料供给系统各给料机的供料量应在一定范围内能无级调整 5.5.1.5各冷料仓应设置独立的出料量调节装置,操作方便,并能有效锁定 5.5.1.6皮带输送机应符合GB/T10595的规定,工作时皮带无跑偏、打滑、物料溢出等现象 5.5.1.7冷料供给系统应设置超规格料剔除装置 5.5.1.8冷料供给系统应设置安全防护和急停装置 5.5.1.9冷料供给系统宜设置防止粉尘颗粒物溢出装置 5.5.2干燥滚筒/干燥-搅拌滚筒 5.5.2.1滚筒的生产能力应满足沥青搅拌设备额定生产率的要求 5.5.2.2滚筒应运转平稳,无冲击振动,工作时轴向窜动不应大于士3 直径大于2m的滚筒外围 mm 应设置保温层,厚度不应少于401 mm 5.5.2.3滚筒内部的提料叶片应合理布置、拆装方便,其材料应为耐磨耐热的钢板 5.5.2.4滚圈和挡轮的使用寿命不应小于10000h,托轮的使用寿命不应小于5000h 5.5.2.5滚筒的安装倾角和转速应满足生产能力要求 5.5.2.6滚筒出料口应安装有测温装置 滚筒出料口和进、出料箱部位不应漏料 5.5.2.7 5.5.3燃烧器 供热能力应满足沥青搅拌设备额定生产率的需求 5.5.3.1 5.5.3.2燃烧器应具有一键启动、全程自动点火功能;配备安全点火、火焰监测、安全切断阀等安全装 置;具有前吹扫、安全联锁保护功能;工作应稳定可靠 5.5.3.3燃烧器应能稳定燃烧,空气一燃料比调节方便 5.5.3.4燃烧器火焰形状应和滚筒良好配合,火焰刚性好,不应有明显偏斜 5.5.3.5燃烧器高温区应采用耐热钢板制造,如需要安装耐火材料,应方便更换 5.5.3.6供油管路中应设置过滤器、溢流阀、压力表 5.5.3.7重油燃烧器应配备重油储存、加热、过滤等装置 5.5.3.8气体燃料燃烧器应具有燃气流量调节、阀门检漏,空气压力监测、燃气高低压保护功能 5.5.4热骨料提升机/粉料提升机 5.5.4.1提升机提升能力应满足沥青搅拌设备额定生产率的要求 5.5.4.2提升机应完全密封,工作时无漏料、冒灰现象 5.5.4.3提升机应符合JB/T3926.2的相关要求,设有张紧和防逆转装置,运转平稳 5.5.4.4提升机链条、链轮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5000h 5.5.4.5热骨料提升机料斗应采用耐磨钢板制造,并方便更换 5.5.4.6提升机进、出料槽应有耐磨措施 5.5.5振动筛 5.5.5.1筛分能力应满足沥青搅拌设备额定生产率的要求 5.5.5.2筛网规格的配置应满足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要求 5.5.5.3筛网应有张紧装置,工作时不应有二次振动,拆装方便 5.5.5.4振动筛应运转平稳,灵活,每层筛网筛分效率不应低于85% 5.5.5.5振幅应可调,筛体两侧板上对称点的振幅差值不应大于0.5mm,横向摆动不应大于1 mm 5.5.5.6振动筛装配后,对称点弹簧高度误差不应大于5mm
GB/T17808一2021 5.5.5.7振动筛振动器的振频、振幅应满足生产要求,振幅应可调,且振动器应密封完好,无灰尘和 漏油 5.5.5.8轴承应润滑良好,满足最大工作负荷要求 5.5.5.9筛体外壳宜采用保温装置 5.5.6热骨料仓 5.5.6.1热骨料仓的容量应能满足级配及连续生产的要求,贮存量不应少于10个批次的搅拌器容量 5.5.6.2各料仓之间不应有窜料现象,仓门单独使用,开,关灵活,关闭后无漏料现象 5.5.6.3各料仓内应分别安装有料位计,并至少在一个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5.5.6.4各料仓应设有过量溢料通道、废料通道及取样口和检修口 5.5.6.5各料仓外壳宜采用保温装置 5.5.7计量系统 5.5.7.1计量能力应满足设备额定生产率要求,其准确度应满足表2的规定 骨料计量的最小显示感量值应为1kg 5.5.7.2 粉料,沥青和漆加剂的最小显示感量值应为0.1kg 5.5.7.3 应设置防止粉尘外溢的防护装置,并在垂直方向无卡阻现象 5.5.7.4 5.5.7.5沥青计量应设有加热保温装置和防止沥青溢流的装置 5.5.7.6应配备校称辅助装置 5.5.8搅拌器 5.5.8.1搅拌器的搅拌能力应满足标准工况下沥青搅拌设备额定生产率的要求 5.5.8.2搅拌器容积和转速应满足搅拌能力要求 5.5.8.3搅拌叶片,搅拌臂、衬板采用耐磨材料制造,方便更换;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的叶片、衬板的使 用寿命不应少于5万批次;搅拌臂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8万批次 5.5.8.4搅拌器卸料门应开,关灵活,关闭后无漏料、漏灰现象 5.5.8.5搅拌器应设置通风管道、检查门及安全保护装置或警示标志 5.5.8.6搅拌器下部通车高度不应低于3.4m,通车宽度不应小于3m 5.5.8.7搅拌器放料门宜设置吸尘管道,将收集的沥青烟气及粉尘集中处理 5.5.9粉料供给系统 5.5.9.1粉料供给系统的供粉量应满足各种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要求 5.5.9.2粉罐的贮量应保证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连续工作不小于4h 5.5.9.3粉罐应设有料位计,罐体顶部应设有除尘装置和通气口,底部应装有防起拱的疏松装置 5.5.9.4采用气力送粉时,粉罐应设有安全阀 5.5.9.5储存回收粉的料仓应设有多余粉料排出装置 5.5.10沥青供给系统 5.5.10.1沥青供给系统的供给量应满足各种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要求 5.5.10.2沥青罐贮量应保证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连续工作不小于8h 5.5.10.3沥青罐的加热装置应能保证各种沥青加热的要求,导热油加热沥青升温速度应达到9C/h 15/h,电加热沥青升温速度应达到3/h5C/h. 5.5.10.4沥青罐、沥青泵、管道、阀门等应有加热及保温措施,沥青罐保温层厚度不应少于50mm 沥
GB/T17808一2021 青罐内沥青每小时的温度下降值不应大于初始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的2.3% 5.5.10.5沥青罐应设置取样口、溢流口,液位指示器和温度计 5.5.11导热油加热炉 5.5.11.1导热油加热炉的供热能力应满足沥青搅拌设备额定生产率所需要的热量要求 5.5.11.2导热油加热炉应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和全过程安全防护措施 5.5.11.3导热油加热炉其他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7410的规定 5.5.12 成品料提升机 5.5.12.1按输送方式可分为刮板输送机和斜拉式小车两种方式 5.5.12.2成品料提升机的提升能力应满足沥青搅拌设备额定生产率的要求 5.5.12.3刮板输送机完全密封,工作面应铺设有耐磨钢板,并方便更换,底部设有加热装置 5.5.12.4刮板输送机应设有张紧装置和防逆转装置,运转平稳,无卡阻现象 5.5.12.5刮板输送机提升机链条、链轮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5000h 5.5.12.6刮板输送机刮料板应采用耐磨钢板制造,并方便更换 5.5.12.7小车轨道工作面应设有耐磨钢板,小车运行平稳、定位准确,不应有出轨或卡轨现象 5.5.12.8小车卸料门开启灵活,关闭时不漏料;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卸料干净 5.5.12.9小车牵引钢丝绳、卷简,制动器等应安全可靠,符合GB/T1955的规定 5.5.13成品料仓 5.5.13.1成品料仓应有防止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装置 5.5.13.2成品料仓应设有保温措施,并至少在卸料仓门设有加热装置 5.5.13.3 成品料仓内的断青混合料在12h内,温度下降值不应大于1oc. 5.5.13.4成品料仓应设置高料位指示器 5.5.13.5成品料仓下部的通车高度不应低于3.4m,通车宽度不应少于3m. 5.5.14除尘系统 5.5.14.1除尘器烟囱的污染物排放应满足表3的规定 5.5.14.2烟囱高度不应低于15m 5.5.14.3引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满足沥青搅拌设备额定生产率的要求,并具有调节装置 5.5.14.4袋式除尘器应具有低温、高温、超高温保护和负压检测等安全装置,应密封良好 5.5.14.5袋式除尘器应具有自动清洁功能,清灰时间和间隔时间调节方便 5.5.14.6袋式除尘器滤料应符合GB/T6719的规定 5.5.15电气控制系统 5.5.15.1电气控制系统应满足沥青搅拌设备的各种工艺要求,操作简单,功能扩展方便 5.5.15.2中心控制室应隔热、隔音,环境舒适;操作位置应有良好的工作视野和合理的操作区域 5.5.15.3动力配电、电气控制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控制系统应具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运行方式;动态显示和控制各生产环节,具有配方输人、 5.5.15.4 参数设定、数据管理,误差补偿,故障诊断和报表储存、打印等功能 5.5.15.5控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联锁保护及报警功能 5.5.15.6控制系统宜配置远程服务功能
GB/T17808一2021 5.5.16气路控制系统 5.5.16.1系统压力和供气量应与沥青搅拌设备的额定生产率相匹配,并符合GB/T7932的规定 5.5.16.2气路系统应配置过滤器,油雾器、减压阀,油水分离器,维修保养方便 5.5.16.3气路系统应配有贮气罐、安全阀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应大于该装置的安全设定值 5.5.17安全与环保 沥青搅拌设备安全要求应满足GB/T30752的规定 5.5.17.1 5.5.17.2沥青搅拌设备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5.17.3外露联轴器、皮带传动装置等旋转部位应设有防护装置 5.5.17.4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应完整、灵敏可靠 5.5.17.5燃油罐应设置阻火器和防雨设施 5.5.17.6沥青搅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某一系统出现故障时,相应的系统应能联锁保护 5.5.17.7沥青搅拌设备宜配有监控、网络通信和联络系统 5.5.17.8沥青搅拌设备制造商应提示用户配挂灭火器和做好防雷措施,防雷设施和接地网应有资质的 专业单位设计施工,并符合GB50057的规定 5.5.17.9沥青搅拌设备应配有用于环保检测的接口和平台 6 试验方法 6.1试验准备及要求 6.1.1试验场地 沥青搅拌设备作业场地面积应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并保证运输的畅通和料场的堆放;料的存放量应 保证沥青搅拌设备至少连续工作6h以上 6.1.2试验仪器的准备 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经过检定/校准,且在其检定/校准周期内 试验前应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标 定,其精度应符合GB/T21153的规定 6.1.3原材料的准备 试验用骨料、粉料、沥青等原材料应符合JTGF40的规定,骨料的堆放应避免混合、离析现象 6.1.4样机的准备 由设备制造商提交沥青搅拌设备样机一台,并提供出厂检验记录.,验收技术条件或其他文件 6.1.4.1 将设计的主要性能参数填人表A.1 6.1.4.2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对沥青搅拌设备进行调试、,磨合;磨合时间不应小于50h 磨 合结束后,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养 设备磨合情况及试验记录填人表A.2 6.2重量计量精度的检测 6.2.1静态标定计量精度的检测 6.2.1.1试验条件如下: 无雨,气温:10C35C; a
GB/T17808一2021 b 沥青搅拌设备样机安装、调试完成后 6.2.1.2仪器设备为标准砝码或器具 6.2.1.3试验方法如下 将空秤斗往复推动几次,静止后观察称量仪表每次显示数值是否一致,否则应予以检查和 a 调整; b)根据不同功能的配料秤,分别以50%和100%满量程进行加,卸载,记录仪器每一次的显示值 和砝码值 试验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 可采用等量物料并配以1000kg以上的砝码进行加,卸载 c 6.2.1.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填人表A.3 a b)计量精度按公式(1)公式(2)计算 mn;一m ×100% A, A |4 式中 某一次采样的计量精度; 4 某一次采样的显示值.单位为干克(ke) n, 某一次采样的砝码值,单位为千克(kg); m 计量精度的平均值 6.2.2动态配料计量精度的检测 6.2.2.1试验条件 原材料准备应符合6.1.3的规定; aa 沥青搅拌设备样机稳定运转,燃烧器可不工作 b 动态配料计量精度的测定应在静态标定计量精度校正以后进行 c 6.2.2.2试验仪器设备为地中衡、测力计等 6.2.2.3试验方法如下 根据不同功能的配料秤,分别以50%和100%满量程进行配料试验,记录每一次的物料的设定 值和实际测量值 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两次试验的间隔时间应大于15m min; 对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分别以50%和100%满量程进行配料试验,在物料出口处接料,用秒 表计时 骨料接料时间每次不少于5min,沥青和粉料接料时间每次不少于10s,记录每次的 实测值和设定值,试验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两次试验间隔时间不少于10min; 沥青秤和粉料秤动态测量值可采用显示值代替 6.2.2.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按表A.4记录; a 计量精度按公式(l),公式(2)计算,但其中的m,为物料的实测值,m'为设定值 b 6.3温度计计量精度的测量 6.3.1试验条件 无雨,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GB/T17808一2021 6.3.2试验仪器 温度计、秒表 6.3.3试验方法 用保温容器盛装一定温度的液体,介质温度约150C,用标准的温度计和被测的温度传感器同时测 量,感温头埋人深度不小于20cm,每隔15min读取温度值一次,记录温度计的实测值和温度传感器测 量装置的显示值 6.3.4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按表A.5记录 6.4成品料仓保温性能试验 6.4.1试验条件如下 a 无雨,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成品料仓内充满沥青混合料料温不低于140C,不高于160C b 成品料仓加热保温装置正常工作 c 试验仪器设备为温度传感器、计时器等 6.4.2 试验方法如下 6.4.3 至少用3个温度传感器,垂直料仓壁平行布置,插人深度不小于30cm 最高点温度传感器比 仓内料位低0em最低点温度传感器比卸料门高30cm,其余温度传感器则在高.低温度传感 器之间均匀布置 保温试验12h,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b 6.4.4试验结果如下 绘制保温性能曲线(温度-时间曲线) a 试验结果按表A.6记录 b 6.5沥青罐温升及保温性能试验 6.5.1试验条件如下 无雨,环境风速不应大于3m/s; a 沥青罐内充满约120C的沥青; b 导热油炉正常工作,导热油温度达到设定要求 c 采用电加热系统,沥青罐内为石油沥青,沥青温度不低于120C d 6.5.2试验仪器设备为温度传感器、计时器等 6.5.3试验方法如下: 将温度传感器垂直安置于沥青液面下30cem处 a 温升试验:沥青罐以额定速度进行加温,开启沥青泵使沥青循环,沥青温度稳速上升后,开始记 b 录温度,试验进行1.5h,每隔15min记录一次温度; 保温性能试验;:将沥青加热至160C后,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并关闭循环阀及各通孔,保温试验 进行12h,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6.5.4试验结果如下 分别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a b 试验结果按表A.7,表A.8分别记录 10
GB/T17808一2021 6.6作业性能试验 6.6.1骨料含水率试验 6.6.1.1试验条件如下 无雨,骨料自然堆积; aa b 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工作,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不加人沥青 6.6.1.2试验仪器设备为天平、烘箱、取样盒等 6.6.1.3试验方法如下 冷骨料含水率检测:设备额定生产时,在集料皮带机出口取样,料样重约8kg,拌匀后用四分法 aa 取2kg作为一个样品,在160C下烘8h,并称量烘干前后料样的质量 试验共进行5次,结 果取平均值 热骨料残余含水率检测;设备额定生产时,在干燥滚筒出口料取样,料样重约8kg,拌匀后用四 b 分法取2kg作为一个样品,在160C下烘8h,并称量烘干前后料样的质量 试验共进行5次 结果取平均值 6.6.1.4试验结果按表A.9表A.10记录 6.6.2温度稳定性能试验 6.6.2.1试验条件如下: 无雨,环境风速不应大于3m/s; a b) 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工作 6.6.2.2试验仪器设备为温度计、计时器 6.6.2.3试验方法如下 分别取样干燥后的热骨料和搅拌好的成品料,取样后1min钟之内完成料温的检测,感温头埋 aa 人料堆深度不小于20cm,约3min取样检测一次,连续20次 b)热骨料温度测量还可在烘干简出料口溜槽处布置温度计,约3min检测一次,连续20次 6.6.2.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按表A.l1、表A.12记录; a b)试验数据按公式(3)公式(8)计算 温度稳定性按公式(3)计算 +1.96a>0 3 Y1= o一1.96a0<0 式中: Y 温度稳定性; o 系统偏差,%; 标准差,% G 系统偏差和温度平均值按公式(4)、公式(5)计算: 心=! 一" 5 -习 11
GB/T17808一2021 式中 -温度设定值,单位为摄氏度(C); t 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 温度测量总次数; 第i次测取的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标准差按公式6)计算 -习-" 温度稳定度按公式(7)计算 w-"x100% 式中: W 温度稳定度,% 测试值极限偏差按公式(8)计算 .S1=tmxmin 式中 -测试值极限偏差; S -所测温度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为摄氏度(C 'nmx(mi) 6.6.3生产率试验 6.6.3.1试验条件如下 无雨: a b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作业,且热料仓不等料、不溢料,生产的热料或混合料符 合JTGF40的规定 6.6.3.2试验仪器设备为地中衡、秒表,温度计,运料车等 6.6.3.3试验方法如下 将各运料车编号,在装车前测定空车质量,装车后测定满载车质量,满载车质量之和减去空车 a 量之和即为每次试验时间内的产量,同时测定每次的试验时间 b) 生产率的试验也可用标定的各种计量器具所计量的物料值进行计算 c 试验期内,同时记录冷骨料温度、热骨料温度、成品料温度、烟气温度、沥青温度等参数,试验进 行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6.6.3.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按表A.13记录; a b)试验数据处理 生产率按公式(9)计算 Q=3.6× 式中: 成品料实测生产率,单位为吨每小时(t/h) Q M 实测的成品料产量,单位为千克(kg); 测试时间,单位为秒(s). 6.6.4燃油/燃气消耗率试验 6.6.4.1试验条件符合6.6.3.1的规定 12
GB/T17808一2021 6.6.4.2试验仪器设备为流量计,钢卷尺、称重仪,天平,计时器等 6.6.4.3试验方法如下 和生产率试验同时进行,用流量计或称重测量出生产率试验期间内滚筒燃烧器消耗的燃油/燃 a 气量; 5 对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而言,试验过程中,热料仓不能出现等料、溢料的情况; 可使用工地现场的流量计进行试验 c 6.6.4.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按表A.14记录 a b 试验数据处理 单位时间内,实际测量的燃油/燃气消耗率按公式(10)计算 m 10 ×3600 对于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燃油/燃气消耗率按公式(11)计算 mn (11 ml0- 式中: -实测燃油/燃气消耗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或立方米每小时(m=/h); -实测燃油/燃气消耗量,单位为千克(kg)或立方米(m'); m" 燃油/燃气消耗率,单位为千克每吨(kg/t)或立方米每吨(m/t). mo 如生产工况、燃料种类和标准工况有差别,燃油/燃气消耗率按公式(12)修正计算 m =kQ-人 'Q 式中 修正生产率,单位为吨每小时(t/h),Q,=k.Q; Q 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的工况修正系数; 燃料修正系数 工况修正系数k,按公式(13)计算 593 一ti十0.46t.)w十20(t一t十CL(ti一)g k, 5 265+2.3+C40一L)4 13 燃料修正系数按公式(14)计算 Q .(14 K 式中 -冷骨料实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烟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冷骨料含水率,%; u 成品料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C 沥青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kgC)]: 沥青工作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n 面青含量,% 实际使用的燃料低位发热值,液体燃料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e),气体燃料单位为千焦 Q 每立方米(kJ/m') 13
GB/T17808一2021 K 燃料高位发热值,液体燃料;Ki=46055J/kg,气体燃料;Ki=35600kJ/m 注:生产率修正时,热料的残余含水率忽略不计 对于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燃油/燃气消耗率按公式(15)计算 7n 15 o o 式中 Q 滚筒的热骨料生产率,单位为吨每小时(t/h). 热骨料生产率按实测的设备生产率减除混合料的沥青含量和粉料含量后推算得出,其计算按公式 16)计算 有条件时,可以通过实测的方法测量滚筒干燥骨料的生产能力,其试验方法参见6.6.3.3 16 Q'=Q(1一9一) ( 式中 -沥青含量,%; -粉料含量,% 如生产工况、燃料种类和标准工况有差别,燃油消耗率按公式(17)修正计算 (17 ",一k可=人,Ao 式中 修正热骨料生产率,单位为吨每小时(t/h),Q' =k.Q' Q 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的工况修正系数 k, 工况修正系数人,按公式(18)计算 596一t1十0.46t3)w20(t一 (18 尺2" 5678十2.3ta 式中 烟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热骨料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 注:生产率修正时,热料的残余含水率忽略不计 6.6.5振动筛筛分效率试验 6.6.5.1试验条件如下 振动筛连续稳定运转; a b 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6.6.5.2试验仪器为天平、方孔标准筛、取样盒等 6.6.5.3试验方法如下 在各热料仓取样口或卸料口下取样,每种料采样5次,每次采样量规定为:最小粒径筛对应样 a 重量5kg,筛网从小到大,重量依次递增3kg,直至取样完毕; b 如需要从料车上取样,应确保料斗内无存料,各种料单独放出;在其堆积高度2/3处采样,采样 点深度不小于20cm,取样重量同上; 根据振动筛筛孔尺寸,选择与该筛孔尺寸的等效方孔标准筛,分别对各种集料进行筛分试验 c 6.6.5.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按表A.15记录; a b 筛分效率按公式(19)计算 go ×100% 19 7= g 14
GB/T17808一2021 式中: -第"层筛网的筛分效率,% 7. -筛分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 g! 振动筛筛分的通过量,单位为克(g) go 6.6.6振动筛振频、振幅试验 6.6.6.1 试验条件如下: 振动筛在空载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转; a b)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6.6.6.2试验仪器为数据采集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等 6.6.6.3试验方法如下 振动筛传感器检测布置点如图1; a b)振动采集时间不少于10s15s /20 图1振动筛振频,振幅检测点位置 6.6.6.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按表A.16记录; a b 振动方向角由计算公式(20)计算: 0=arctan 20 va,十a3 式中 振动方向角,单位为度('); 水平方向振幅,单位为毫米(mm); d 垂直方向振幅,单位为毫米mm) a 6.6.7筛体两侧板对称点的振幅差值试验 6.6.7.1试验条件如下 振动筛在空载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转; a b) 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6.6.7.2试验仪器为数据采集仪,加速度传感器 6.6.7.3试验方法如下 振动筛传感器检测布置点如图2; a b 振动采集时间不少于10s15 s 15
GB/T17808一2021 /20 L/20 测点3,( 测点1,2 图2筛体两侧板对称点的振幅差值传感器安装位置 6.6.7.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按表A.17记录 a b 筛体两侧板对称点的振幅差值按公式(21)计算 A1一A 21) 式中 o 筛体两侧板对称点的振幅差值,单位为毫米(mm); 筛体左侧板对称点的振幅,单位为毫米(mm) A 筛体右侧板对称点的振幅,单位为毫米(mm); A, 筛体两侧板对称点的振幅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6.6.8筛体横向摆动幅度试验 按JB/T4042振动筛试验方法执行,试验结果按表A.18记录 6.7成品料质量指标分析 6.7.1试验条件应符合6.6.3.1的规定 6.7.2试验仪器设备为抽提仪、台秤,天平、离心机、温度计,取样盒等 6.7.3试验方法如下 在搅拌器出料口,用专用容器直接采集料样,每次采集5kg以上试验用料,每隔3min取一次 a 料,连续取样10次,每个试样按四分法提取2kg左右,按JTGE20要求对成品料进行抽提筛 分试验,分析沥青含量偏差和成品料中的骨料级配组成 b 如在成品料车上取料,应在其堆积高度2/3处采样,采样点深度不小于20cm,取样重量方法同上 6.7.4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a 试验结果按表A.19表A.21记录 b 试验数据处理如下 沥青含量偏差按公式(22)计算: 0 0十1.96a心,> 22 Y [o 1.96oo0 式中 Y 齿前含量偏差,% 系统偏差,%; 16
GB/T17808一2021 标准差,% 系统偏差按公式(23)、公式(24)计算 -一x 23 下-S 式中 沥青含量平均值.%; -沥青含量设定值,%; -沥青含量试样总数; X -第i次测取的沥青含量值,% 标准差按公式(25)计算 -、-x" 25 沥青含量稳定度按公式(26)计算 26 w ×100% 式中: W 沥青含量稳定度 测试值极限偏差按公式(27)计算 X S =x. 式中: S -沥青含量测试值极限偏差; 所测沥青含量最大值或最小值 Xmx.mim 6.8环保参数测定 6.8.1噪声试验 6.8.1.1试验条件如下 天气为无雨,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a b)试验场地应在空旷场地进行 距最大噪声源50m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 等),背景本底噪声应比所测样机噪声低10dB(A)以上 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其他人员应在测量噪声者之后 c 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稳定运行,设备带有的其他辅助设备亦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 d 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6.8.1.2试验仪器设备为声级计,卷尺 6.8.1.3试验方法如下 a 环境噪声测定时,先在距最大噪声源的半径30m的圆周上等分8个测量点,标记为A,B,C,D,E.,F、 GH,然后在测点上将测试声级计距地面1.2m,用三角架固定,并平行于地面,对准最大噪声源; b 操作者位置处噪声测定时,关闭门窗,测点布置在操作人员耳旁100mm处,声级计对准最大 噪声源; 试验时测出各测点的噪声,各点的测量时间不少于15s,试验重复3次,且同一点任何两次的 测量结果自差不应大于2dBA); 室内沥青搅拌设备环境噪声试验按JB/T13713规定进行 17
GB/T17808一2021 6.8.1.4试验结果按表A.22、表A.23记录 6.8.2烟尘排放试验 6.8.2.1试验条件如下: a 天气为无雨,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b 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作业 6.8.2.2试验仪器设备为烟尘测试仪、温度计、精密天平、秒表等 6.8.2.3 试验方法如下: a 测定位置应尽力选择在垂直管道上,并不宜靠近弯头及断面急剧变化的位置 测点应距弯头、 阀门和其他变径管的下游方向大于6倍直径处、上游方向大于3倍直径处 在条件不理想条 件下,测定位置应距上述部位的上、下游位置至少1.5倍直径; b 在选定的测点位置开$50mm的侧孔,在垂直方向焊接一长度约30mm的短管,且带有丝堵; 测点位置、数量如下 圆形断面;将管道断面划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圆环,各测点均在环的等被面的中心 环的数量根掘管道截面大小决定并按表4确定环数和渊点数-按图3,表5确定 线上 测点位置; 图3圆形管道测点位置及距离表示法(以3环为例 方形断面:按断面尺寸划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矩形块,每块的中心即为测点,如图4所 示,分块数量按表6确定; 测孔 图4矩形管道测点位置 18
GB/T17808一2021 表4圆形管道分环及测点数的确定 管道直径D 测点数 环数 mmm 400 2 400一600 s 600800 8~10 >800 表5圆形管道测点距管壁的距离(以管道直径D计 单位为毫米 断面环数 测点号 0.l46D 0,.067D 0,044D 0.033D 0,022D 0.854D 0.250D 0.146 D 0.105D 0.082D 0.750D 0.294D 0.195D 0.l46D 0.933D 0.706D 0.227D 0.321D 0,854D 0,679D 0,344D 0,956D 0,805D 0,656D 表6矩(方)形管道分环及测点数的确定 管道截面积 小块长边长度 测点数 m m 0.35 0.10.5 0.51 0.5 4一6 0,.67 6一9 0.75 9150 采样方法: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稳定运转后,按上述分布原则,在同一断面上多点采 样,以求平均值;每点采样时间0.5min2min,试验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 当被测管道内 气体流速发生变化时,注意随时调节采样流量,保持采样管道外压力平稳 同时测出浮子流 量计读数、流量计前压力、流量计前温度,记录采样量,测出烟尘质量; 测量除尘器效率时,前后各参数的测点应同时进行 6.8.2.4试验数据处理如下 排尘浓度按公式(28)计算 a G.273十ta) 28 X pT 19
GB/T17808一2021 式中 -排尘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烟尘质量,单位为毫克(mg); 标准大气压,单位为千帕(kPa),p,=101.32kPa; l 流量计前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流量计校正系数,k=浮子流量计读数/相应的累计流量计在1min的累计读数; x 采样量,单位为立方米(m); -流量计前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T -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K),T,=273K 排尘浓度折算按公式(29)计算 b) 21一17 29 C着- 21一X 式中 n). C# 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X -实测的沥青搅拌设备烟气中含氧量,% 6.8.2.5试验结果按表A.24记录 6.8.3烟气黑度试验 6.8.3.1试验条件应符合6.8.2.1的规定 6.8.3.2试验仪器设备为烟尘望远镜、卷尺等 6.8.3.3试验方法如下 在距排烟道30m处,用烟尘望远镜对准烟道刚排出的烟气,观察0.5min,其黑度与标准黑度 a 相当的级别即为林格曼黑度级; 试验重复3次,每隔15nmin钟观测一次,结果取平均值 b 6.8.3.4试验结果按表A.25记录 6.8.4有害气体成分分析试验 6.8.4.1试验条件应符合6.8.2.1的规定 6.8.4.2试验仪器设备为烟气分析仪 6.8.4.3试验方法如下: 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试验方法按HU693的规定执行 a b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试验方法按HU57的规定执行; 沥青烟浓度试验方法按HJ/T45的规定执行 c 6.8.4.4试验结果按表A.26记录,有害气体浓度折算按公式(29)计算 6.8.5颗粒物浓度(无组织排放)试验 6.8.5.1试验条件如下: 沥青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连续稳定作业; a b 试验应在样机至少连续正常工作2h以后进行; c 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6.8.5.2试验仪器为大气粉尘采样仪、秒表,钢卷尺,天平(分辨率0.0001g,烘箱等 6.8.5.3试验方法如下 测点位于距离沥青搅拌设备粉尘最大污染源产生处50m下风口处的任一点,测量位置的高 a 20
GB/T17808一2021 度为1.7m,单次采样时间不少于30min; b 试验在相同工况下重复进行3次,取算数平均值,相邻两次试验间隔不少于1h 6.8.5.4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按表A.27记录; a b 试验数据处理,粉尘浓度按公式(30)计算 m12一m1 g=1000× 30 式中: n): 粉尘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采样前滤膜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 采样后滤膜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n 采样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 /min; 采样时间,单位为分(min). 6.9可靠性试验 6.9.1试验目的 通过对沥青搅拌设备样机进行200h的可靠性试验,考核样机在规定条下作业的可靠程度 可以 用工业性考核进行可靠性试验 6.9.2试验场地 试验场地应符合6.1.1的规定 6.9.3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 可靠性试验时间不小于2300h,其中不包括设备磨合、空载运行及性能试验时间; 样机作业时应保证设备状态完好,每作业班次累计作业时间不少于5h b 试验期间,应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严格按规定操作、维护,杜绝违章作业和带故障运行 6.9.4试验时间及计时规定 可靠性试验时间由作业时间故障时间和维护保养时间三项组成 作业时间;沥青搅拌设备作业时间的累计值 单次计时从沥青搅拌设备运转开始,到停机为止 作 业过程中的停机待料时间不计人作业时间 故障时间;故障时间的累计值 单次计时从故障发生开始到故障排除、并确定沥青搅拌设备可正常 运转为止 其中包括查找分析、处理、修整、调试等时间,用于等待非排除故障时间不计 维修保养时间;按沥青搅拌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的技术性例行保养时间的累计值 单次计时 从养护开始到结束为止 未影响正常作业和未占用作业时间而进行的日常性养护工作时间不计 6.9.5故障规定 故障是指样机在可靠性试验期间,在常规使用保养条件下,因设备内在原因导致零部件、总成、整机 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 故障分类按故障对人身安全、零部件损坏程度、功能降低程度及修复的难易等因素分为I、I、W、 级,即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微故障四类 各类故障特征和故障举例按表7规定 21
GB/T17808一2021 表7故障分类表 故障级别 故障类别 故障特征 危害度系数 严重危及或导致人身伤亡,引起重要总成报废,造成经济损失在总 致命故障 造价的2.5%以上;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严重故障主要零部件,总成损坏,不能用易损件进行更换及在4h内不能修复 3.0 作业性能下降,无主要零部件、总成损坏,可在4h内用随机工具或 -般故障 l1.0 易损件修复 不停机作业,不更换或修理零件紧固件除外),用随机工具能在1h 轻微故障 0.2 内排除 6.9.6故障判定 故障判定如下 由于沥青搅拌设备自身潜在因素和固有缺陷所致的故障,计为可靠性考核故障; a b)由外界原因或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致的故障,不计为可靠性考核故障 c 试验过程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以上的故障时,若故障之间有直接联系,按其中最严重的故障类别 计,若无直接联系则分别记录 d 故障排除后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应计算故障次数 产品在可靠性试验中出现致命故障,则该产品可靠性判定为不合格 6.9.7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如下 正式试验时,按附表A.28记录每作业班次的运行情况 a b)试验期间,出现故障应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零部件损坏,故障现象及各种异常情况,记录维修 换件及工时消耗等 对损坏件应及时进行技术分析和测量,并照片存档 故障记录填人表 A.29 6.9.8数据处理 6.9.8.1当量故障次数N按公式(31)计算: N=习e;n (31 式中 当量故障次数; N 第级故障的危害度系数,见表7; 发生第,级故障的总次数 6.9.8.2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为样机在规定的试验时间内,净作业时间与故障次数之比 按公 式(32)计算 MTBF= 32 22
GB/T17808一2021 式中: MTBF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 T 无故障累计作业时间,单位为小时(h),丁=习T T -单次作业时间,单位为小时(h) 当N=0或N<1时,令N=1,但应在试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6.9.8.3可靠度为样机包括维修在内能保持正常作业状况的概率,按公式(33)计算 R -×100% 33 =TT 式中: R -可靠度,%; T 累计故障停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 6.9.9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按表A.30记录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沥青搅拌设备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各类检验项目按表8进行 7.2出厂检验 7.2.1沥青搅拌设备的出厂检验为逐台检验,出厂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 7.2.2出厂检验应对以下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查 操作、控制、指示装置的工作状况; a b 液压气动系统、机械传动系统、电气系统的工作状况; 各总成的空载运行状况; c d)行走系统工作状况 外观质量 e 7.2.3出厂检验的试验项目应按表8的规定 7.2.4出厂检验的项目应全部合格,部分项目允许在工地进行 表8沥青搅拌设备检验项目表 检验项目 项目类别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检验方法 判断依据 检验内容 外观质量 焊接和油漆质量等 目测 5.3 管道和容器的密封 目测 密封试验 5.3、5.5,17,4 滚简运转 运转平稳性 目测 5.5.2 5.5.5.5、5,5,.5.6 振动筛振幅 振幅及安装误差 6.6.6 23
GB/T17808一2021 表8沥青搅拌设备检验项目表(续)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项目类别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检验方法 判断依据 重量计量静态标定计量精度 6.2.1 5.1 人 重量计量动态配料计量精度 6.2.2 5.1 B 温度计量精度 6.3 5.l 攻 生产率 6.6.3 5. 作业性能 成品料仓保温性能 6.4 5.5.13.3 5.5.10.3、5.5.10.4 沥青罐温升及保温性能 6.5 温度稳定性 6.6.2 5.1 燃油/燃气消耗率 6.6.4 5.1 成品料质量 6.7 5.1 噪声 6.8.1 5.1 烟尘排放(有组织排放) 6.8.2 5. 安全与环保 烟气黑度 6.8.3 5.1 5.1 有害气体排放 6.8.4 颗粒物浓度(无组织排放 6.8.5 5.1 A 可靠性 整机可靠性 6.9 注:A表示关键项目,B表示一般项目,C表示参考项目,表示应测项目 7.3型式检验 7.3.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 a b) 变型、重大改进、原材料及工艺等方面有较大少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停产两年以上再生产的产品 c 发生严重事故或抽检不合格的产品;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检验时 7.3.2型式检验为抽样检验 7.3.3型式检验的检查项目应按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内容进行检查,判定 7.3.4型式检验的试验项目应按表8规定 7.3.5型式检验中7.3.la、7.3.1b)情况属于鉴定检验,从试制样机中随机抽取一台进行;7.3.lc) 7.3.le)情况属于质量一致性检验,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当年或近期生产的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 中抽取一台进行 7.4判定规则 7.4.1经检验的沥青搅拌设备未达到本文件主要性能指标(表8中A类项目)中任何一项的要求,判定 为不合格 7.4.2表8中B类项若有三项及以上不合格时,允许被抽检的产品整改后再进行复检,复检项目若仍 有三项及以上不合格时则判为不合格 24
GB/T17808一2021 7.4.3表8中C类项对设备的性能影响很小,或受物料及操作水平的影响,非设备完全控制的项目,不 作为设备合格的判定依据,仅作为设备优、良的参考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标志应设置在易于观察的位置,文字内容、图案提示应易于识别 8.1.2产品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商标; a b 产品名称,型号; c 产品主要参数(包括:额定生产率、功率); d 制造日期; 出厂编号; e f 制造企业名称 8.1.3包装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储运图示标志; a b收发货标志 8.2包装 包装应符合JB/T5947的规定,对易损、易失落的零部件,应从主机上拆下,单包装方式应根据 8.2.1 防护要求和运输要求进行,裸装或包装件均应牢固可靠,确保存放和运输中不受损害 8.2.2随机工具、备件、技术文件、附件应进行防潮、防锈保护,并采用包装箱包装 8.3运输 8.3.1运输时应有可靠的固定防护措施和吊装防护措施 8.3.2运输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8.4贮存 8.4.1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采取防晒,防雨,防潮,防腐蚀等措施 8.4.2在长期存放之前,应进行防护处理及全面细致的检查 8.4.3长期存放时,应每隔3个月应定期检查存放情况 供应的成套性 9 g.1应按订货合同规定提供全套设备 9.2应提供随机工具、备件和附件 9.3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合格证; aa 沥青搅拌设备及主要配套件的使用说明书 b 随机备件,附件清单; c 随机工具清单; d 装箱清单 e 25
GB/T17808一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试验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试验记录表见表A.1一表A.30 表A.1沥青搅拌设备主要性能参数(设计值 沥青搅拌设备型号 制造厂名称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值 备注 整机质量 额定生产率 t/hh 静态标定 % 骨料计量精度 % 动态配料 % 静态标定 粉料计量精度 % 动态配料 静态标定 浙青计量精度 动态配料 % 沥青含量偏差 热骨料最高出料温度 热骨料温度稳定精度 热骨料温度计量精度 成品料的最高出料温度 成品料温度稳定精度 成品料温度计量精度 燃油消耗率 kw/" 总装机容量 kw m 冷料仓容积 热骨料仓容积 m 粉料仓容积 m 沥青罐容积 m 成品料仓容积 m 成品料仓的通车宽度×高度 m 搅拌器下通车宽度×高度 m 振动筛筛分效率 % 26
GB/T17808一2021 表A.1沥青搅拌设备主要性能参数(设计值(续 沥青搅拌设备型号 制造厂名称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值 备注 质量 前轴荷 kN 后轴荷 外形尺(长宽×高 mmm 最大拖行速度 km/h 制动距离 m 移动设备 最小转弯直径 最小离地间隙 mmm 前后轴距 mm 前轮跑 mm 后轮跑 mm 外形尺寸长×宽×高 mmm 冷料输送机 提升高度 mmm 有效长度 mm 外形尺寸(长×宽×高 mm 成品料提升机 提升高度 mm 有效长度 mm 外形尺寸(直径×长宽 mm 干燥滚筒 安装倾角 表A.2沥青搅拌设备样机磨合及验收记录 样机型号 被测单元 出厂编号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试验日期 持续时间 负荷率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日期 记事 27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GB/T17808-2021在道路施工和养护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建设和养护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沥青混合料作为道路建设和养护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其搅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关系到道路施工和养护质量的高低。为此,《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GB/T17808-2021》标准于近期发布。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具体规定如下:

  • 搅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 搅拌设备应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确保搅拌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搅拌设备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 搅拌设备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地基振动测试、噪声测试、沥青混合料坍落度测试等多个方面,以保证设备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除了以上要求,标准还规定了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运输、包装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规定旨在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GB/T17808-2021》的发布,为道路施工和养护中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使用提供了更加明确、严格的规范要求,有助于提高道路施工和养护质量,为城市化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冷冻水产品包冰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冷冻水产品包冰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冷冻水产品包冰规范的编号:GB/T40745-2021。冷冻水产品包冰规范共有6页,发布于2022-05-01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编号:GB/T16277-2021。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共有42页,发布于2022-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