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209-2015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Polycomponentdeleteriousgasdetectionalar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编号:GB/T32209-2015。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共有14页,发布于2016-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5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40.10
  • 实施日期2016-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390.34KB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国家标准 GB/T3220g一2015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Polyeomponentdeleteriosgasdeteetionalarm 2015-12-10发布 2016-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209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济南市长清计算机应 用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天津市化工设计院,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刚雉伟明、牛小民、杨铸、,吴福顺,孔小平,朱鸿鑫、岳宗龙
GB/T32209一2015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境内除矿用以外能够同时检测两种及两种以上有害气体的检测器或 报警器(以下简称“仪器”),其他特种场所中使用的仪器,除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可参考本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1 GB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3836.4 GB/T12519201o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lyemp 多组分 D0nent 超过一种被检测成分 3.2 有害气体deleterious usgas 超过一定限值后对人身或工业设施构成危险、破坏公共卫生及污染自然环境的气体,或者可能产生 爆炸的气体 3.3 检测报警器deteetionalarm 具备检测和报警功能的仪器 3.4 limit;STEL 短期暴露限值shorttermexp0sure 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3.5 TWA 时间权重平均值time wetated average;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GB/T3220g一2015 3.6 通道间干扰interehamnelinterferenee 非检测通道受其他检测通道被检气体干扰的现象 分类 4.1防爆 按仪器防爆性能分为: a)非防爆型 b防爆型 4.2采样方式 按仪器采样方式分为: a)扩散式 b泵吸式 4.3安装方式 按仪器安装方式分为: 固定式; a 便携式 b 要求 正常工作条件 5.1 仪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根据仪器的不同使用要求和应用区域,分为以下两组: I组一10一50C I组 一20C一55C 相对湿度;<95% b 5.2结构与外观 5.2.1便携式应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或移动 5.2.2固定式应具有防风雨、防沙结构,易于安装 应使用防腐蚀、阻燃材料,其涂装、着色不易脱落 5.2.3 用于存在易燃.易爆气体场所时,仪器应有防爆性能,符合Gu.3836.l.cG3862.Gu.3836.4要 5.2.4 求,并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 5.2.5按键、开关应坚固耐用 5.3功能 设备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和声,光报警装置的自检功能 5.3.1 5.3.2仪器的报警音应具备至少两个非谐波频率的报警音调 5.3.3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应具有低电压警示功能 当电压低的情况下,仪器应能发出明显有别于
GB/T32209一2015 气体报警的音调 5.3.4具备有毒气检测且应用于人员安全防护的便携报警仪器,应有TEL和TwA报警功能 5.4安全 5.4.1接触电流 对于由交流电网供电的仪器,其接触电流应符合GB/T12519一2010中5.6.2.1的要求 5.4.2保护接地 对于由交流电网供电的仪器,其保护接地应符合GB/T12519一2010中5.6.2.2的要求 5.4.3介电强度 对于由交流电网供电的仪器进行绝缘电阻性能测试,其外部带电端子,电源插头分别与外壳间的介 电强度应符合GB/T12519- -2010中5.6.2.3的要求 5.5性能 5.5.1电池 5.5.1.1电池电压下限值 仪器应标明电池的标称电压值,同时应具有电池工作电压下限的提示,在提示低电压时应能至少工 作15nin 5.5.1.2供电时间 仪器应标明电池的连续工作时间 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12h 5.5.2报警信号 仪器应有声光报警信号,报警时,在距离讯响器1m处其报警声音强度应在80dB(A)一115dB(A 之间 其报警光信号在5lx一500lx光照条件下,正前方5m处,应清晰可见 5.5.3检测误差 检测误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检测误差 检测气体 检测范围 检测误差 CH 0100%LEL 士5%FS CO 0~1000mol/mol 士10%或士54mol/mol取大 士5%Fs HS 0~1004mol/mol o 0一30%vol 士2%Fs S(O. 0100amol/mol 士5%Fs NO 0100丝mol/mol 士15%或士54mol/mol,取大 NO 0100Amol/mol 士15%或士54mol/mol,取大
GB/T3220g一2015 表1(续 检测气体 检测范围 检测误差 士15%或士1pmol/mol,取大 0一204mol/mol NH 士15%或士5mol/mol,取大 0~100Mmol/mol 5.5.4报警误差 报警误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报警误差 检测气体 报警误差 士10% CH co 士2.5%Fs H.s 士2.5%FS O 士1.5%FS sO 士2.5%FS No 士15%或士3mol/mol,取大 No. 士15%或士3Mmol/mol,取大 c 士15%或士1pmol/mol,取大 NH 士15%或士3umol/mol,取大 5.5.5重复性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对同一台仪器同一浓度测量六次,其重复性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重复性 检测气体 重复性 <2% CH cO <2% HS <2% O 1.5% so. <2% No <3% <3% NO. <3% c NH <3%
GB/T32209一2015 5.5.6响应时间 报警器响应时间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响应时间 检测气体 扩散式响应时间 梨吸式响应时间 CH 60s 30s cO <60s <30s <60s 30s H.s O <30s <20s S(O 60s 30s NO 120s <90s NO. 120s 90s S120、 c 90s NH 180s <120s 5.5.7 长期稳定性 固定安装的仪器应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运行28d,试验期间,仪器应能正常工作,试验后检测 仪器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 5.6影响量 5.6.1 气候影响 仪器应能承受表5所规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符合下述要求 试验期间仪器应能正常工作,不应发出报警信号或不可恢复的故障信号; a b)试验后.仪器应无涂覆层脱落和腐蚀现象,其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符合表】和表2要求 表5高温、低温、恒定湿热试验 试监名称 试验参数 试验条件 工作状态 " !组温度/ 50 高温试验 组温度! 55 持续时间/h l组温度 -10 低温试验 l组温度 正常监视状态 -20 持续时间/h 温度 40 恒定湿热试验 93 相对湿度/% 持续时间/A
GB/T3220g一2015 5.6.2通道间干扰 通道间存在的干扰绝对值应不大于表6要求 表6通道间干扰 CH H.s sO. Cl NH NO No 被检 CO 通道20%LEL200Amol/mol20mol/ol20mol/mol5Amol/mol204mol/mol204mol/mol20mol/mol20,9%vol CH CO H,S sO 0.2 Cl 0.1 NH 20 10 NO No 5.6.3振动和跌落 仪器应能耐受表7所规定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能符合下述要求 振动试验期间仪器能正常工作,不应发出报警信号或不可恢复的故障信号; a b)试验后,仪器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件松动现象,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能符 合表1和表2要求 表7振动和跌落试验 试验名称 试验参数 试验条件 工作状态 频率范围/H2 10150 加速度/s 0.5 振动试验 扫频速度/(oet/min 正常监视状态 轴线数 10 每轴线扫描次数 250(质量1kg) 跌落高度/mm 00(质量1kg一10kg) 跌落试验 关机或不通电状态下 50(质量>10kg) 跌落次数 电磁兼容性 仪器应能耐受表8所规定的辐射电磁场、静电放电和电瞬变脉冲的干扰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 能符合下述要求
GB/I3220g一2015 试验期间,仪器应能正常工作,不应发出报警信号或不可恢复的故障信号; a b)试验后,仪器的检测和报警误差应能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 表8辐射电磁场、静电和电瞬变脉冲试验 试验名称 试验参数 试验条件 工作状态 场强/(Vn 10 /m 辐射电磁场 频率范围/MHz 1~1000 放电电压/八V 8000 静电放电 10 放电次数 正常监视状态 2(AC电源 瞬变脉冲电压/kV l(其他连接线 电瞬变脉冲 极性 正、负 时间 每次1 min 6 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工作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则各项试验均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温度:l5C35C; a b相对湿度30%80%之间的某一恒定值士10% 大气压;76kPa一106kPa c 6.1.2检验设备和工具 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 使用与气体标准物质钢瓶配套的减压阀 a b) 准确度不低于2.5级的流量计 e)不影响测定气体浓度的管路; d 秒表,分辨率为0.1s,准确度为0.25s/h 6.1.3校准气体 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气体标准物质的总不确定度应不大于2% 6.2结构与外观 目检和手测 6.3功能试验 6.3.1操作试样的自检机构,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声光报警情况 6.3.2听音,设备应能产生不同的报警音调 6.3.3通过使用仪器,达到低电压时应能听到与报警不同的音调
GB/T3220g一2015 6.3.4通人一定量的气体使仪器能够产生STEL和TwA报警 6.4安全试验 6.4.1接触电流 按照GB/T12519一2010中6.6,2.l试验要求进行 6.4.2保护接地 按照GB/T125192010中6.6.2.2试验要求进行 6.4.3介电强度 按照GB/T125192010中6.6,2.3试验要求进行 6.5性能试验 6.5.1电池试验 6.5.1.1供电电压下限试验 将仪器工作至将要欠压,从发出第一次欠压提示时记录工作时间,超过15min记为合格 6.5.1.2供电时间 为仪器更换新的电池,可充电的仪器用厂家提供的充电设备对其进行完全充电,开机时即开始计 时,仪器连续工作12h不发出欠压提示音 注电池试验针对使用电池供电的仪器,同时也适用于交流供电且带备用电源供电的仪器 6.5.2报警信号 见5.5.2 6.5.3检测误差 家规定对仪器进行校正 然后依次对仪器的每个通道,将含量分别为20%、.50%和70%满量 按 程的校准气体通人仪器,记录示值,并计算出指示值与校准气体的误差作为本通道的检测误差 6.5.4报警误差 检验可燃气体通道时,将低于设定报警值含量的校准气体通人仪器,然后按照低于每分钟增加5% 满量程气体浓度的速率增加气体浓度,直至发生报警,计算此时校准气体的含量与报警设定值的误差 检验氧气通道时,将高于设定报警值含量的氧气通人仪器,然后按照低于每分钟减少5%满量程气 体浓度的速率降低气体浓度,直至发生报警,计算此时氧气的含量与设定氧气报警含量的误差 检验毒气通道时,将低于报警设定值含量的被校准气体通人仪器,然后按照低于每分钟增加3%满 量程气体浓度的速率增加气体浓度,直至发生报警,计算此时校准气体的含量与报警设定值的误差 6.5.5重复性 依次对仪器不同通道通人70%满量程的校准气体,记录示值,然后撤出气体 重复6次,计算仪器 各通道的相对标准偏差
GB/T32209一2015 6.5.6响应时间 6.5.6.1分别对不同检测通道通人其满量程70%以上的校准气体,待其稳定后记录仪器示值 6.5.6.2再次通人上述校准气体,并启动秒表,待其显示值达到6.5.6.1记录示值的90%后停止计时 6.5.7长期稳定性 将仪器置于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运行28d,期间观察仪器工作状态,结束后按照6.5.3和6.5.4进 行试验 6.6影响量试验 6.6.1温度试验 6.6.1.1高温试验 将仪器按正常工作状态装于试验箱内,接通电源,仪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20n min 启动通风机,使试验箱内气流速度稳定在0.8m/s士0.2m/s,以不大于1C/min的升温速率使试 验箱内温度升至55C士2C稳定2hk目组)或50C士2C稳定2hI组),观察并记录仪器的状态 按6.5.3,、6.5.4方法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 6.6.1.2低温试验 将仪器按正常工作状态装于试验箱内,接通电源,仪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20min 启动通风机,使试验箱内气流速度稳定在0.8m/s士0.2m/s,以不大于1C/min的降温速率使试 验箱内温度降至一20C士2C稳定2hI组)或一10C士2稳定2h(I组),观察并记录仪器的 状态 按6.5.3,6.5.4方法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 6.6.1.3恒定湿热试验 将仪器按正常工作状态装于试验箱内接通电源,仪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20minm 启动通风机,使试验箱内气流速度稳定在0,8m/s士0.2m/s,以不大于1C/min的升温速率使试 验箱内温度升至40C士2"C,然后以不大于5%/min的速率将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增至90%~95%, 并稳定2h,观察并记录仪器的状态 按6.5.3,6.5.4方法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 6.6.2通道间干扰 按照表6要求分别向仪器通人不同通道的干扰用校准气体,记录其他通道示值 6.6.3振动和跌落 将正常工作的仪器安放于振动台或跌落试验机,按照表7设定振动台和跌落试验机,并进行试验 试验期间记录仪器的工作状态 完成试验后按6.5.3,6.5.4方法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 电磁兼容性 6.7.1辐射电磁场试验 将正常工作的仪器置人辐射电磁场试验机内
GB/T3220g一2015 调节1MHz~1000MHz的功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使场强仪读数为10V/m,在试验过程中频率 应在1MHz~1000MHz的频率范围内以不大于0.005倍频程每秒的速率缓慢变化,观察并记录仪器 的工作情况 试验结束后,按6.5.3,6.5.4方法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 6.7.2静电放电试验 将正常工作的仪器放在绝缘支架上,且距接地板四周不少于100mm,接通电源,使仪器处于正常 监视状态201 min 调整静电发生器输出电压为8000V,用球型放电头充电后尽快触及试样表面,切实接触(但不能 损伤仪器),每次放电后,应将静电发生器移开并充电 对仪器表面共放电8次,对试样周围100, mm处 接地板放电2次,每次放电的时间间隔至少为1s,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仪器的工作状态 试验结束后,按6.5.3、6.5.4方法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 6.7.3电瞬变脉冲试验 使仪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对交流供电试样的AC电源线施加2000×(1士10%)V,频率2.5× 1士20%)kHz的正负极性瞬变脉冲电压,每300m施加瞬变脉冲电压15ms,每次施加瞬变脉冲电压 A 时间为601Os,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仪器的工作状态 使仪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对仪器的其他外接连线施加1000×(1士10%V,频率5×(1士20%)kH2 的正负极性瞬变脉冲电压,每300m、施加瞬变脉冲电压15nms,每次施加瞬变脉冲电压时间为60*招s,试 验期间,观察并记录仪器的工作状态 试验结束后,按6.5.3,6.5.4方法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可分为 a)出厂检验; b) 型式检验鉴定检验和周期检验) 7.2出厂检验 仪器出厂前应对报警器进行下述试验项目的检验 a)外观检查; b 功能要求 e安全要求; d) 检测误差; e)报警误差; f 重复性; g)响应时间 仪器在出厂前逐台进行a)至d)四项检验,e)至g)项可进行抽样试验 抽样方法按照表9执行 其中e)和g)项试验中超过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e)项若有不合格,允许调整后补做,累计 补做次数不超过两次 10o
GB/T32209一2015 7.3型式检验 7.3.1检验时机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仪器设计定型或生产定型时; a b 仪器转厂或转移生产地时; 仪器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仪器性能时; c 仪器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D 仪器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进行一次检验,一般为1年一3年; 国家各级质量监督检验要求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g 7.3.2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所有要求 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检验样品 7.3.3抽样方案 型式检验的抽样应按GB/T2829-2002的5.9规定 关于抽样方案、检验的不合格分类、检验项 目及对应的条款,不合格质量水平、判别水平、样本量和判定数组等要求按照表9规定 表9仪器型式检验表 不合 检验项目及条款 不合格质量 抽样方案 判别水平 序号 格 水平 样品量 判定数组 DL) 项 目 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 分类 RQL n Ac.Re 5,3 6.3 功能要求 2 安全要求 5.4 6.4 30 (l2 性能要求 6.5 5.5 气候影响 5,6.l 6.6. 10 结构与外观 5.2 6.2 通道间干扰 5.6,2 6.6.2 40 2,3 振动和跌落 5.6.3 6.6.3 电磁兼容性 5, 6. 7.3.4合格判定 7.3.4.1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应按GB/T28292002的5.11规定进行 7.3.4.2若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验证有效后,重新提交检验 若型式检验再次 不合格,则对进行抽样的该批产品应停止出厂,再重复上述分析、纠正、验证、重新提交的步骤,直至合格 为止 7.3.4.3若型式检验合格,对进行抽样的该批产品可以提交鉴定、定型或出厂、人库
GB/T32209一201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仪器标志 仪器在适当的明显位置固定铭牌,其上应有如下标志: 制造厂名称,地址; a b仪器名称,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c 制造日期; 必须标志的技术参数; 有关法规规定的其他信息 8.2 包装 8.2.1仪器包装应符合GB/T13384一2008的规定 8.2.2包装箱的标志应清晰、牢固,内容如下 a 制造厂名称,地址 仪器名称、型号规格 b 外形尺寸长×宽×高,单位为毫米(mm);毛重和净重,单位为千克(kg) 出厂编号、包装箱序号、数量及出厂日期 d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易醉物品"“向上"“怕雨”邻应符合GB/T191一2008规定 随机文件应包括 8.2.3 装箱单; a b)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c 备件清单等 d 8.3运输 在运输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仪器,应规定其运输要求,一般应防止强烈地冲击、雨淋及曝晒 8.4贮存 仪器贮存的温度为0C40,相对湿度不大于85%、室内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 仪器出厂后贮 存时间不宜超过两年 必要时可在产品标准中特殊规定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GB/T32209-2015

1. 引言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是用来监测室内或工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设备,它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GB/T32209-2015标准介绍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32209-2015。该标准规定了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3.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要求

根据GB/T32209-2015标准,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应具备以下要求:

  • 监测范围:至少能够监测五种有害气体成分;
  • 报警灵敏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 仪器结构应牢固、紧凑、美观、易于操作;
  • 采用先进的电子元器件和信号处理技术,保证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仪器应具备数据储存、查询等功能,能够方便地管理历史数据。

4.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使用说明

使用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将报警器放置在需要监测的场所;
  2. 按照说明书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并根据需要设置监测参数;
  3. 在设定的时间内,报警器将实时监测空气中有害气体成分的浓度,并根据设定的报警灵敏度进行报警。
  4. 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对空气质量进行处理和改善。

5. 结论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是一种重要的环保设备,它对于工业生产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具有重要作用。GB/T32209-2015标准对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规范性指导和要求有助于保证该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事业。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相关资料

和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类似的标准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的编号:GB/T32208-2015。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共有12页,发布于2016-07-01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2210-2015。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共有15页,发布于2016-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