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783-2005

中华绒螯蟹

Chinesemitten-handedcrab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华绒螯蟹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华绒螯蟹的编号:GB/T19783-2005。中华绒螯蟹共有8页,发布于2005-10-012005-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5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7.120.30
  • 实施日期2005-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1.93M

中华绒螯蟹


国家标准 GB/T19783一2005 中 华绒鳌蟹 Chinesemitten-handedcrab 2005-06-02发布 2005-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783一2005 中华绒鳌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绒羞蟹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皱赘蟹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716一1999青鱼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头胸甲长earapeelength 头胸甲背面前缘内额齿间的凹窝至头胸甲后缘端部的长度 3.2 额宽frontalwidh 头胸甲前缘左、,右外额齿间的宽度 体高bodyheight 头胸甲背面至腹部腹面的垂直距离 第一侧齿宽firstobitalmarginwidth 头胸甲前侧缘左、右第一侧齿间的宽度 3.5 背甲后半长postearapacelength 头胸甲背面颈沟至头胸甲后缘端部的长度 3.6 第3步足长节长meropoditlengthofthethirdperaeopod 第3步足长节的长度 ofthethird 第3步足前节长propditlength iperaeopod 第3步足前节的长度 第4步足指节长daetylopoditlengthofthefourthperaeopod 第4步足指节的长度
GB/T19783一2005 名称和分类 4.1学名 iocheirsinensisHMilne-Edwards) 中华绒赘蟹(Erid 4.2分类位置 ,方蟹科(Grapsidae),绒整蟹属(Em 甲壳纲(Cru ),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aptantia). ustacea ocheir 主要外部形态特征 5.1外形特征 头胸甲明显隆起 额缘有4个尖齿,齿间缺刻较深,居中一个特别深,呈“V”或“U”形 第四侧齿 明显 整足钳掌与钳趾基部内外均有绒毛 第4对步足前节狭长,趾节呈尖爪状 雌蟹腹脐圆形,雄蟹 腹脐为三角形 背面黄褐色或青褐色,腹部灰白或银白色 整足绒毛棕褐色,步足刚毛呈金黄色 中华绒鳌蟹的外部形态见图1和图2 雌性 b)雄性 图1中华绒整蟹外形(背面 雕性 雄性 a b 图2中华绒螯蟹外形(腹面
GB/T19783一2005 5.2可量性状 中华绒整蟹成蟹的主要形态性状比值见表1 表1中华绒螯蟹主要形态性状比值 项 目 平均值士标准差 额宽/头胸甲长 0.239士0.010 0.624士0.017 第一侧齿宽/头胸甲长 0.531士0,011 背甲后半长/头胸甲长 体高/头胸甲长 0.522士0.012 第3步足长节长/头胸甲长 0.761士0.045 第3步足前节长/头胸甲长 0.509士0.028 第4步足指节长/头胸甲长 0,437士0.025 生长与繁殖 生长 中华皱整蟹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见附录A. 6.2繁殖 6.2. 中华绒赘蟹生殖涧游一般在9月份~10月份 6.2. 性成熟雌蟹可进行一次交配,多次产卵 2 6.2.3不同体重中华绒赘蟹的抱卵量见表2 表2中华绒整蟹抱卵量 体重/g 抱卵量/粒 <100 350000 100~150 300000一550000 150200 500000750000 200 700000 遗传学特性 7.1细胞遗传学特性 体细胞染色体数2=146 7.2生化遗传学特性 7.2.1中华绒赘蟹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的电泳图谱见图3,表现为1条谱带 Ldh O 图3中华绒鳌蟹肌肉中LDH同工酶电泳酶谱 7.2.2根据对各水系中华绒赘蟹8种同工酶17个座位的测定,中华绒赘蟹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为 31.25%,平均杂合度为0.0999~0.1041 7.3分子遗传学特性 中华绒整蟹随机引物Oppl7(TGACccGCCT)的扩增产物电泳图谱见图4 扩增的947bp片段为 中华绒赘蟹所特有,但在其不同地理群体中表现有不同的出现频率参见附录B
GB/T19783一2005 947bp M分子量标记(A/EcoRI十Hind皿. 图4中华绒螯蟹随机引物opp17的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检测方法 8.1繁殖力测定 在繁殖季节,将附着在抱卵雕蟹腹部刚毛上的受精卵全部刮下,称量 用电子天平称1.0g卵,3个 样品在解剖镜下分别计数.计算平均每克卵的平均卵粒数和抱卵量 染色体测定 按GB/T18654.12的规定执行 8.3同工酶测定 按GB177161999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 8.4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测定 .4.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8. 取0.1g 3g肌肉、肝脏、血液或尾鳍的新鲜样品,于液氮、干冰及一30c以下低温保存,或于 95%乙醇保存 8.4.2基因组DNA的提取 取0.1g一0.3g样品,剪碎,放人1.5ml 离心管内,加人400ALSTE缓冲液[配制方法为: 30mm nol/LTris-HCI(pH8.0),200mmol/IEDTA,50mmol/LNaC] 再加人终浓度分别为1%的 SDS和1004g/ml~300g/ml的蛋白酶K,混匀后于56C作用过夜(约12h) 混合液中加人等体积饱和酚,使样品与酚充分混匀.10000r/min离心8min,吸取上清液;加人等 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醉混合液,混合比例为2A;2A;1,混匀后吸取上清液;加人等体积的氯仿,混匀后 吸取上清液;加人等体积的异丙醇或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产生絮状DNA沉淀 静置5min,小心倒出 异丙醇或乙醇,获得DNA沉淀,并用70%的乙醇洗涤,干燥,加人500 AL的无菌重猴水,再加人 25mg/mL的RNA酶A溶液(无DNA酶活性)2L,于37C温育1h后,置于4C冰箱保存备用 8.4.3基因组DNA的CR扩增 在0.5mL薄壁管中加人总体积为2LR反应混合液2.0l一3.0LcR扩增缓冲液[配 制方法为:100mmol/儿Tris-HCl(pH9.0),500mmol/L KCl,30.0mmol/儿MgCl,0.001%明胶], lL2.5mmol/LdNTP混合液,lL2ML5Amol/L引物,约25ng150ng基因组DNA,0.6U~ 2UIaq酶 于PCR扩增仪上反应,循环程序为第一个程序为93C一94C变性5min;第二个程序为
GB/T19783一2005 l0 93C94C45s36C45s,72C90s;第二个程序进行40个45个循环后,72C延伸5min~ min 扩增反应结束后,直接电泳或4C暂时保存至电泳分析 8.4.4CR扩增产物的电泳分离与观察 于1.5%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取10ALPCR扩增产物,用移液器将样品加人样品孔中 DNA 分子量标记同时点在旁边的孔中 在1V/em10V/em凝胶的电压下进行电泳 当澳酚蓝指示剂迁 移至足够分离DNA片段的距离时,停止电泳 用0.5g/mL的澳化乙锭染色10min一30mim后在紫 外透射系统上观察、照相(已加人终浓度为0.5g/ml澳化乙锭染色液的凝胶可以直接在紫外透射仪 上观察、照相).
GB/T19783一2005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中华绒鳌蟹体长与体重关系式 雌性、雄性中华绒鳌蟹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以式(A.1)和式(A.2)表示 .9724 w=6.0078×10'L" A.1 W=1.3990X10-L2.753" A.2 式中 W -体重,单位为克(g); 头胸甲长,单位为厘米(e cm B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特异性分子标记在中华绒蛰蟹不同地理群体中的出现频率 随机引物Oppl7扩增的947bp片段在中华绒整蟹不同地理群体中的出现频率分别为;长江水系群 体为87.50%,瓯江水系群体为78.28%,黄诃水系群体为41.66%,辽河水系群体为10.83%(见图 B.1) 100 87.5 90 78.26 80 70 60 50 41.66 40 0 20 10.83 10 长江 辽河 黄河 江 图B.1随机引物Opp17扩增的947p片段在中华绒蟹不同地理群体中的出现频率

中国对虾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国对虾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国对虾的编号:GB/T19782-2005。中国对虾共有8页,发布于2005-10-012005-10-01实施
核仪器及系统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核仪器及系统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核仪器及系统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编号:GB/T19661.1-2005。核仪器及系统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共有35页,发布于2005-12-012005-1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青鱼

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