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1835-2016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Rockwool,slagwoolandit'sproductsforthermalinsul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的编号:GB/T11835-2016。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共有24页,发布于2017-09-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20.10
  • 实施日期2017-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4页
  • 文件大小502.18KB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国家标准 GB/T11835一2016 代替CGB835一07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Roekwool,slagwoolanditsprodetsforthermalinsulationm 2016-10-13发布 2017-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1835一2016 康美达新型绝热材料有限公司、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剑红、王佳庆、丁丽、邓瑜,蔡晓明、鲍娜、鹿俊华、汪丽婷、高钊、束青华 李润年、刘毅烽,陈凯、汪泉锋,谢春竹,崔军、唐健,朱立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8351989.GB/T118351998.、GB/T118352007
GB/I11835一2016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设备及管道上使用的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建筑物围护结构、建筑构件和地板中使用的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2059 GB/T3880.1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4132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B/T5480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12 GB8624201 GB/T1029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美特性的测定 GB/T10295 热流计法 GB/T10296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 GB/T10299绝热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 GB/T17393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GB/T17430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的评估方法 YB/T5059 低碳钢冷轧钢带 术语和定义 GB/T4132和GB/T5480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岩棉贴面制品、.矿渣棉贴面制品ftaedrukwlpdet,teedslgwlpoduet 岩棉或矿渣棉板、毡和管壳等用粘结剂与贴面材料覆合而成的制品 3.2 缝毡stitchedmmat 用线或网与毡缝合而成的毡状制品 3.3 加热线收缩率linearshrinkageatspecifiedtemperature 将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保持规定的时间后,试样尺寸的收缩率 tshrinka 热荷重收缩温度het kngetemperatureuderlodl 在规定的升温条件下,试样承受恒定载荷,厚度收缩10%时所对应的温度
GB/T11835一2016 3.5 管壳偏心度ppeseetioneeeentrieity 表征管壳横截面内外圆的偏心程度,用厚度的极差相对于标称厚度的百分率表示 3.6 有机物含量organicmattercontent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干燥产品中除去的有机物质量相对于原质量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产品按制品形式分为棉,板、毡、缝毡和管壳 产品按榴的种类分为,岩榴和矿请棚 4.2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产品名称、标准号和产品技术特征三部分组成 产品技术特征包括: a)密度,单位为kg/m; b尺寸,长度×宽度×厚度,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单位均为mm 其他标记,放在尺寸后面的括号内,如制造商标记,外覆层等 c) 示例1 密度为120kg/m,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200mm,600mm,.80mml 的矿渣棉板标记为 矿渣棉板GB/T11835120-1200×600×80 示例2: 密度为80kg/m',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0000mm、1200mm.50mm,带铝简外覆层的岩棉毡标记为 岩棉毡GB/T1183580-10000×1200×50(铝箔. 要求 5.1总则 除外观和燃烧性能外,以下所有要求仅适用于基材 5.2通用要求 5.2.1酸度系数和加热线收缩率 制品的酸度系数和加热线收缩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岩棉制品和矿渣棉制品的酸度系数与加热线收缩率 项目 岩棉制品 矿渣棉制品 1.1GB/T11835一2016 5.2.2纤维平均直径和渣球 棉及制品的纤维平均直径应不大于6.0Am,渣球含量(粒径大于0.25mm)应不大于7.0% 棉 5.2.3 棉的物理性能除应符合5.2.2的规定外,还应满足热荷重收缩温度不小于650C 5.2.4 极 5.2.4.1板的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不得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迹、破损 贴面板的贴面与基材的粘 结应平整、牢固 5.2.4.2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板的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指标 长度允许偏差 士" mmm 宽度允许偏差 书 mm 厚度允许偏差 子 mm 5.2.4.3板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5.2.2和表3的规定 表3板的物理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 密 度 6080 80 kg/m 密度单值允许偏差 +10 -10 有机物含量 4.0 热荷重收缩温度 500 600 导热系数 w/mK S0.043 平均温度(70士 -2)"O 燃烧性能 A级 刚性 不滑落 附录A提供了制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供使用方参考使用 5.2.5毡和缝毡 5.2.5.1毡和缝毡的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基本平整,不得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迹、破损 贴面毡的贴面
GB/T11835一2016 与基材的粘结应基本平整、牢固 5.2.5.2毡和缝毡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毡和缝毡的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指标 长度允许偏差 土子 宽度允许偏差 卡 mmnm 正偏差不限 厚度允许偏差 mmm 5.2.5.3毡和缝毡基材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5.2.2和表5的规定 表5毡、缝毡和贴面毡的物理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 密 度 60~100 >100 kg/m 密度单值允许偏差 十l0 一10 有机物含量 1.5 热荷重收缩温度 400 600 导热系数 w/mKy 0.043 平均温度(70士2) 级 燃烧性能 5.2.5.4缝毡用基材应铺放均匀,其缝合质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缝毡的缝合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边线与边缘距离 二75 mm 缝线行距 S120 mm 最大开线长度 240 mm 开线根数(开线长度不小于160mm) 根 针脚间距 80 mm 注: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GB/T11835一2016 5.2.6管壳 5.2.6.1管壳的外观质量要求,表面不得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迹、破损,轴向无翘曲且与端面垂直 贴 面管壳的贴面与基材的粘结应平整、牢固 5.2.6.2管壳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管壳的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指标 长度允许偏差 5 mmm 厚度 50 50 nmm 厚度允许偏差 nmm 内径 89 89 mm 内径允许偏差 子 mm 5.2.6.3管壳偏心度应不大于10% 5.2.6.4管壳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5.2.2和表8的规定 表8管壳的物理性能 项目 指标 密 度 80150 kg/m 密度单值允许偏差 +" 有机物含量 二5.0 热荷重收缩温度 600 导热系数 w/mK S0.044 平均温度(70士2)C 燃烧性能 A级 5.3选做性能 5.3.1 防水要求 有防水要求时,制品的质量吸湿率应不大于1.0%,憎水率应不小于98.0%,体积吸水率应不大 于10%
GB/T11835一2016 5.3.2最高使用温度 用户有要求时,应进行最高使用温度的评估 在给定的热面温度下,任何时刻试样内部温度不应超 过热面温度 试验后,系统厚度收缩应不大于5% 除颜色外,外观无明显变化,不应有试样烧结,纤维 熔融的现象 5.3.3腐蚀性 5.3.3.1用于覆盖铝、铜、钢材时,采用90%置信度的秩和检验法,对照样的秩和应不小于21 5.3.3.2用于覆盖奥氏体不锈钢时,应符合GB/T17393要求 试验方法 6.1状态调节 状态调节按GB/T5480的规定 6.2酸度系数 按GB/T5480的规定,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6.3加热线收缩率 按附录B的规定,试验温度为产品声称的最高使用温度,保温时间24h 试样数量3个,取3个试 样结果的平均值,试验结果分别为长度和宽度的收缩率,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若制品无明确声称的最 高使用温度,则岩棉制品试验温度为650C,矿渣棉制品试验温度为450C 6.4纤维平均直径 按GB/T5480的规定,以显微镜法为仲裁试验方法,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6.5渣球含量 按GB/T5480的规定,试样数量3个,结果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6.6外观和管壳偏心度 按附录C,管壳偏心度的结果修约至整数 尺寸和密度 按GB/T5480的规定,结果修约至整数 在计算密度时,毡类制品实测厚度若小于标称厚度,则按 实测厚度计算,实测厚度若大于标称厚度,则按标称厚度计算 6.8有机物含量 按附录D的规定,试样数量3个,结果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6.9 热荷重收缩温度 按附录E的规定试样数量2个,结果取2个试样的平均值,修约至整数 棉的试验密度 为150kg/m
GB/T11835一2016 6.10导热系数 棉、板和毡按GB/T10294和GB/T10295的规定,GB/T10294为仲裁方法,管壳按GB/T10296 的规定,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3位 管壳的导热系数允许采用同一配方、同一密度的板进行测定 6.11 燃烧性能 按GB8624一2012的规定 6.12刚性 裁取长度810mm、宽度600mm. mm时,按产 ,厚度为样品愿厚的试样1块 当试样宽度小于r 品实际宽度进行试验 将试样放在两根平行水平放置、长度至少为610mm,外径为21mm表面光滑 的钢管上,两钢管中心线距离760mm,试样宽度方向中心线与钢管轴向平行,如图1所示 试验过程 中,试样不得与钢管外的其他东西接触 观察试样在5min内是否从钢管上滑落 单位为毫米 810 760 说明: 下垂前的试样; 下垂后的试样 钢管 图1刚性测量示意图 6.13缝毡缝合质量 缝毡缝合质量包括边线(与边缘最靠近的缝线)与边缘(与缝线平行的两边)距离、缝线行距(相邻缝 线的间距),最大开线长度(端部缝线中缝线没有缝合的毡的最大长度),开线根数和针脚间距,用分度值 为1mm的测量工具测量 边线与边缘距离,在被测毡上离两端部100mm以上取4个测量位置,两边各2个,每个位置测量 1次,以4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缝线行距,在毡的两端及中间各测量1次,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最大开线长度,以端部缝线中缝线没有缝合的毡的最大长度表示 开线长度,以端部缝线中没有缝合的毡的长度表示 开线根数是指开线长度不小于160nmm的线 的根数 针脚间距,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6.14质量吸湿率 按GB/T5480的规定,试样数量3个,结果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GB/T11835一2016 6.15憎水率 按GB/T10299的规定进行,试样数量3个,结果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棉 无此要求 6.16吸水率 按GB/T5480的全浸试验方法进行,试样数量6个,结果用体积吸水率表示,取6个试样的平均 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棉无此要求 6.17 最高使用温度 按GB/T17430的规定进行,有外覆层的试验前应先剥去外覆层 管壳的最高使用温度试验,可采 用同一配方,同一密度的板进行测定 试验厚度由供需双方商定,也可按以下规定进行板的试验厚度 (200士10)mm,毡的试验厚度为压至标称厚度(200士10)mm,管壳的试验厚度(150士10)mm,若管壳 用板来测定,试验厚度(150士10)m nm 从室温开始升温,升温速率不大于167/h 系统厚度收缩率 H.计算式(1)如下 H 一H H,= ×100 H 式中: 系统厚度收缩率,%; H 试验前系统厚度,单位为毫米(mm) H 试验后系统厚度,单位为毫米(mm). H 6.18腐蚀性 用于覆盖铝、铜、钢材时,腐蚀性的测定按附录F规定 用于覆盖奥氏体不锈钢时,按GB/T17393的规定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9. 表9检验项目 棉 板 毡 项 目 出 型式 出厂 型式 出厂 型式 型式 出厂 外观 尺寸 管壳偏心度 缝合质量(缝毡 V 密度 纤维平均直径 渣球含量 导热系数 燃烧性能
GB/T11835一2016 表9(续 竹 棉 板 毡 项 目 出厂 型式 型式 型式 型式 出厂 出厂 出厂 质量吸湿率 憎水率 有机物含量 热荷重收缩温度 酸度系数 加热线收缩率 硬质或半硬质 体积吸水率 最高使用温度 钢、铜、铝腐蚀性 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 可溶出离子 pH值 注“、”表示应检项目;“关”表示选做项目;“-”表示不检项目 7.1.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 7.1.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c 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出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2组批 以同一原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品种,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检查批 同一批被检产品的生 产时限不得超过15d 7.3抽样与判定 7.3.1总则 单位产品应从检查批中随机抽取 样本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单位产品构成 所有的单位产品被认为 是质量相同的,所需的试样可随机地从单位产品中切取 7.3.2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见表10,对于出厂检验,批量大小可根据生产量或生产时限确定,取较大者
GB/T11835一2016 表10二次抽样方案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批量大小 本大 样 小 批量大小 样本大 小 总样本 总样本 管壳/包 棉/包板毡 m" 第一样本 管壳/包 棉/包板.毡/m 第一样本 5 ! s150 s1500 30 二300 3000 25 250 2500 50 500 5000 l0 50 500 5000 100 1000 10000 10 90 900 9000 180 1800 18000 16 >1800 >18000 13 150 1500 15000 13 26 >180 26 0 280 2800 28000 2o >280 >2800 -28000 32 64 7.3.3判定原则 7.3.3.1所有的性能应看作独立的 产品的质量要求以测定结果的修约值进行判定 7.3.3.2外观、尺寸管壳偏心度和缝合质量(缝毡)等性能采用计数判定,一项性能不合格,计一个缺 陷 其判定规则见表11 合格质量水平(AQL)为15 表11计数检查的判定规则 总、样本 样本大小 第 样本 -样本 总样本 Re Re 你 Ac Ae 10 16 13 10 26 40 3 " 32 1 19 64 注;Ae 接收数;Re 拒收数 7.3.3.3最高使用温度和腐蚀性以第一样本的测定值判定 若第一样本的测定值合格,则判定该批产 品上述性能合格,若第一样本的测定值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上述性能不合格 7.3.3.4其他性能按测定的平均值判定 若第一样本的测定值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上述性能单项合 格 若不合格,应再测定第二样本,并以两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判定 7.3.3.5合格批的所有品质指标,应同时符合7.3.3,2、7.3.3.3和7.3.3.4的规定,否则判该批产品不 合格 标志 在标志、标签或使用说明书上应标明 产品标记、商标; a 10o
GB/T11835一2016 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名称、详细地址; b 产品的净重或数量; c d)生产日期或批号; 标志按GB/T19的规定; e f 注明产品使用的范围、不适用的场合等指导使用的警语 包装,运输及贮存 9.1 包装 包装材料应具有防潮性能,每一包装中应放人同一规格的产品,特殊包装由供需双方商定 9.2 运输 应使用干燥防雨的工具运输,运输时应轻拿轻放,避免人为损伤 9.3贮存 应在干燥通风的库房里贮存,并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避免重压 11
GB/T11835一2016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 本附录提供了制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供使用方参考选用 表A.1导热系数方程 导热系数方程 密度范围 序号 名称 [w/mK) kg/m" 上;温度 0,0337十0,.0001511(一20GB/T11835一201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加热线收缩率试验方法 B.1原理 在规定的温度下放置规定时间后,试样长度、宽度前后的变化量分别与试验前长度和宽度的比值 B.2设备 B.2.1马弗炉精度士10C B.2.2测量工具;精度不低于0.5mm. B.3试样 B.3.1试样应从全厚度的样品上切取 试样数量为3个 B.3.2标准的试样为长方体,尺寸为150 mm×65mm×样品原厚 试样的长度方向要和样品的长度 方向一致 B.3.3对于管壳状制品,如果管壳足够大,按B.3.2要求的尺寸取长方体,如果不够大可取一段弧形管 壳进行测试,如图B.1所示 弧形管壳的长度150mm,宽度即弦长65mm,厚度为管壳原厚 长度和 宽度构成的两个面相互平行 59 150 图B.1管壳样品取样示意图 B.4试验过程 B.4.1测量试样尺寸,长度测量2次,宽度测量2次 测量位置如图B.2所示粗线条标记的位置 13
GB/T11835一2016 130 10 图B.2试样尺寸的测试位置图 将试样长度和厚度组成的平面树下放在相同材质的试样垫上 B.4.2 B.4.3将试样放进马弗炉内 放人试样时,马弗炉的炉温不能高于121 B,4.4设置马弗炉的升温和保温程序,升温速率不超过167C/h,开始升温 马弗炉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保持24h,结束后关闭马弗炉电源,让炉温自然下降 B.4.5 当炉温下降到室温时,将试样取出,并在前述标记位置再次测量试样的长度和宽度 B.4.6 B.5结果的计算 按式(B.1)计算试样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加热线收缩率 L-L ×100 B.1) I,= 式中: 加热线收缩率,%; 试验前试样的长度和宽度,单位为毫米(mm); L 试验后试样的长度和宽度,单位为毫米(mm). L8 14
GB/T11835一2016 附 录c 规范性附录 外观及管壳偏心度试验方法 C.1外观 在光照明亮的条件下,距试样1m处对其逐个进行目测,记录观察到的缺陷 C.2管壳偏心度 用分度值为1mm的测量工具在管壳端面测量管壳的厚度,每个端面测4点,位置均匀分布,各端 面的管壳偏心度按式(C.1)计算 h二h C= 三×100 .(C.1 h 式中 管壳的偏心度,%; 管壳的最大厚度,单位为毫米(mm): h 管壳的最小厚度,单位为毫米(mm); -管壳的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整管的管壳偏心度取两个端面管壳偏心度的平均值,结果修约至整数 15
GB/T11835一2016 附 录D 规范性附录 有机物含量试验方法 D.1原理 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试样在规定温度下灼烧,测出试样质量的变化,失重占原质量的百分数,即为 有机物含量 D.2设备 D.2.1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001g 鼓风干燥箱;50C- D.2.2 250C D.2.3马弗炉;精度士10C D.2.4干燥器;内盛合适的干燥剂 D.2.5堆蜗 D.3试样 用取样器在样品上随机钻取10g以上作为一个试样,试样数量3个 D.4试验程序 D.4.1称取干燥试样的质量 将试样连同蜡蜗放人105C~110C的鼓风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重,然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至室温,称试样的质量,记为m1 D.4.2称取灼烧后试样的质量 将试样连同绀蜗放人马弗炉内,在(550士10)C下灼烧30min以上,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 温,称试样的质量,记为m D.5结果的计算 试样有机物含量按式(D.1)计算: m1一m ×100 D.1 711 式中: s 试样的有机物含量,%;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 -灼烧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结果取3个试样结果的平均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16
GB/T11835一2016 D.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说明按本附录进行试验; b)试样的名称或标记 试样数量; c d)试验结果 17
GB/T11835一2016 附 录E 规范性附录 热荷重收缩温度的试验方法 E.1原理 在固定的载荷作用下,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加热试样,试样厚度收缩10%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热荷 重收缩温度 E.2设备 热荷重试验装置由加热炉,加热容器和热电偶等组成 如图E.1所示 E.3试样 E.3.1制品取实际密度的试样 E.3.2管壳可取和管壳相同密度的板材作试样 E.3.3有贴面的制品,应去除贴面材料 E.3.4试样为直径471 mm50mm,厚度50mm80mm的圆柱体 E.4试验程序 E.4.1将试样放人加热容器,其上加荷重板和荷重棒,使试样上达到490Pa的压力 E.4.2检查热电偶热端的位置,使其在垂直方向位于加热容器中心部位,在水平方向距加热容器外表 面20mm处 记下炉内温度和试样厚度的初始值 E.4.3开始加热时,升温速率为5C/min 当温度升到比预定的热荷重收缩温度低约200C时,升温 速率为3C/min,直至试样厚度收缩率超过10% 停止升温,记录厚度收缩10%时的炉温即为该试样 的热荷重收缩温度,并记录试样颜色变化 E.5试验结果 结果取2个试样的热荷重收缩温度结果的平均值,修约至10C E.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说明按本附录进行试验; b)试样的名称或标记; 试验时升温速率 d热荷重收缩温度; 说明在试验过程中可见的变化,如试样颜色 e 18
GB/T11835一2016 单位为毫米 影 o66 说明: 热电偶; 加热容器; 试样; 保温壁 试样台; 发热体 荷重板; 加热炉; 加热炉盖 10 荷重棒; 11 -测厚装置. 图E.1热荷重试验装置 19
GB/T11835一2016 F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矿物棉及其制品对金属的腐蚀性测定 F.1范围 提供了利用对照样本来定性测量矿物棉制品对特定金属的腐蚀性测定方法 r.2方法提要 矿物棉制品中的纤维及其粘结剂在有水或水蒸气存在时会对金属产生潜在的腐蚀作用 本试验方 法用于测定在高湿度条件下,矿物棉制品对特定金属的相对腐蚀潜力 在矿物棉制品中夹人钢,铜和铝等金属试板,在消毒棉之间亦夹人相同的金属试板,将两者同时置 于一定温度的试验箱内,保持一定的试验周期 以消毒棉内夹人的金属试板为对照样,比较夹人矿物槲 制品中金属试板的腐蚀程度,并通过90%的置信度的秩和检验法确定验收判据,从而可使矿物棉对金 属的腐蚀性做出定性判别 F.3材料及仪器 F.3.1试板 所有金属试板的尺寸都为100mm×25mm,每种金属试板各10块 a铜板;厚为(o.8士0.13)mm,型号为GB/T2059中的紫铜带; b)铝板;厚为(o.6士0.13)mm,型号为GB/T3880.1中的3003-0型铝板材, e)钢板;厚为(0.5士0.13)mm,型号为YB/T5059中的低冷硬钢带 F.3.2橡皮筋 F.3.3金属丝筛网 1×38mm, 由不锈钢制成,筛网尺寸为114mm ,丝粗(1.60士0.13)mm,筛孔尺寸为(11士1.6)mm F3.4试验箱 温度为(49士2)C,相对湿度为(95士3)% F.4试件 每个试件的尺寸为114mmX38 通常,板状材料厚度为(12.7士1.6)n ,毡状材料厚度为 mm mm, 25.4士1.6)mm 对每种金属试板.矿物棉材料及洗后的消毒棉对照样应分别制成上述尺寸的试件 l0个 F.5试验程序 F.5.1清洗金属试板,直到表面无水膜残迹为止 注意避免过度地擦洗金属表面 一旦清洗完毕,应 心
GB/T11835一2016 避免再去触摸金属板表面 建议在组装试板及试件时戴上外科用塑胶手套 对每种金属的清洗说明 如下 钢;首先用1.1.1-三氯乙婉或氧丁乙烯对试板进行蒸汽脱脂5min,用实验室纸巾擦去试板两 面的残留物,然后浸于重量浓度为15%的KOH热碱溶液中15min,之后在蒸僧水中彻底漂 洗,再用实验室纸巾擦干 min,再 铜以与钢板相同方式对试板进行脱脂 然后溶于体积浓度为10%的热硝酸溶液15" 按a)中所述方式对试样进行清洗和擦干 铝:以5%含量的实验室洗涤剂和水溶液清洗试板 然后在蒸憎水中漂洗,再用实验室纸巾 擦干 D 金属丝筛网清洗方法同铝板 F.5.2制备5个组合试件:将每块金属试板置于两片绝热材料试件之间,再将其夹在金属丝筛网之间, 用橡皮筋捆扎端部 保证压缩后每个组合试件的厚度为(25士3)mm 制备5 F.5.3 个对照组合试件:将每块金属试板置于两片消毒棉之间,消毒棉事先应用试剂级丙酮进 行溶剂提取48h,然后在低温下真空干燥 在放置时应辨清棉的外表面,使其面向金属试板 用与绝 热材料试件完全相同的方式,用金属丝筛网的橡皮筋固定试件并保持一定厚度 将5个组合试件及5个对照组合试件垂直挂在相对湿度为(95士3)%,温度为(49士2)C试验箱内 持续一定的试验周期(钢为96h士2h,铜和铝为720h士5h) 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应关闭试验箱,如果 不得不打开,应确保不至因相对湿度变化而引起箱内冷凝 试验周期结束时,从箱内取下试件,拆开,并对每块试板及对照试板仔细检查表面的如下特征 a)钢;红色锈迹、点蚀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表面变红没有重大影响 b铝;点蚀、锈皮或其他浸蚀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生成氧化物是铝的保护机理,应予忽略 该氧 化物可在流水下用非磨削性橡皮擦去或浸于10%硝酸溶液中除去 铜;锈皮、点蚀、,沉积或结垢、严重变色或一般均匀的侵蚀存在及相对严重程度 表面发红或轻 微变色应予以忽略 它们可以在流水下用非磨削性橡皮擦去或浸于10%的硫酸溶液中除去 F.6试验结果判定 采用90%置信度的秩和检验法,若对照样的秩和不小于21,则判试件合格,否则应判不合格 21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2016介绍

绝热材料是在建筑、工业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其作用是隔离热量和冷量的传递,保证室内温度稳定。岩棉和矿渣棉是两种常见的绝热材料,它们的制品也有广泛的应用。而国家对于这些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规范,其中比较重要的是GB/T11835-2016《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标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岩棉

岩棉是以玄武岩或者其它基质为原料,经过高温熔融后加入适量结合剂,采用特殊设备制成的纤维状绝热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耐水性和不燃性等特点。岩棉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屋顶、地面和管道等领域。

矿渣棉

矿渣棉是以冶金工业中的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熔融后加入适量结合剂,采用特殊设备制成的纤维状绝热材料。与岩棉相比,矿渣棉在价格上更加优惠,但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来提高其耐水性。矿渣棉制品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GB/T11835-2016标准介绍

GB/T11835-2016标准规定了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志、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该标准对于保证绝热材料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标准规定了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的技术要求,例如外观质量、密度、导热系数、抗张强度、耐水性、不燃性等方面。同时,标准对于使用方法也进行了规定,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措施、存放条件等。

总之,《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2016是国家对于这两种绝热材料以及它们的制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标准规范,对于保证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绝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和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类似的标准

焊接绝热气瓶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

建筑用岩棉绝热制品

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的编号:GB/T11181-2016。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共有17页,发布于2017-09-01
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的编号:GB/T17748-2016。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共有27页,发布于2017-09-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