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149-201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

Specificationofdoseestimationforchronicradiationsicknessfromexternalexposur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的编号:GB/T16149-201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共有14页,发布于2012-08-012012年第13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5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100
  • 实施日期2012-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401.07KB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


国家标准 GB/T16149一2012 代替GB/T161491995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 Specificationofdoseestimmationforchromie radiationsicknessfromextermalexp0sure 2012-06-29发布 2012-08-01实施 卫生部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6149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1491995《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 本标准与GB/T16149-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比释动能(K.、吸收剂量(D)的术语和定义; 利用个人剂量监测数据H,(d)及其转换系数C,计算器官吸收剂量; -化工作量剂量估算方法,在附录中除了附录A外,对 -在计算无个人剂量监测资料时,采用归 其他附录和表做了较大修改; 明确了有效剂量(E)不能作确定性效应的评价 本标准由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苑淑渝、戴光复、姜恩海、张良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1491995
GB/T16149一201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估算和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病人和待诊断人员 以下统称人员)的物理剂量估算,也适用于放射性肿瘤进行辐射病因判断的剂量估算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chronicradiationsicknessfromextermal exp0Sure 放射性工作人员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后引 起的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2.2 比释动能kerma 不带电电离粒子(如射线或中子)在单位质量物质中传递给带电粒子的动能 它系指在质量为 dm的某一介质内,由不带电粒子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电离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和dE除以该体积内的介 质质量dm而得的商K.,见式(1): dE K = dmn 在描述比释动能时,必须说明媒质的类型,是空气或其他介质 比释动能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kg) S单位的专用名称为戈瑞(Gy),1Gy=1」kg 2.3 照射量率exp0surerate 照射量已不是法定的计量单位,应不再使用,但作为一个过渡计量单位,可采用照射量率常数计算 辐射场中某一点处照射量率,见式(2). A x- 2 R 中子注量neutronluenee 对接触核素中子源的人员,离中子源心的距离为R(em)处时,近似计算中子注量p,见式(3) PA 4rR" 式中: -受中子源照射的时间,s; 中子源的活度,Bq A. -每贝可的中子产额,对核素中子源的中子产额,见附录B表B.1
GB/T16149一2012 2.5 absorbeddose 吸收剂量 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内吸收射线能量多少的物理量 它系指由射线授 予某一体积元物质的平均能量d除以该体积元物质的质量dm所得的商D,见式(4): 点 D= (4 dmn 式中 D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kg');sI单位的专用名称是戈瑞(Gy),1Gy=1Jk-';非法定 的吸收剂量专用单位是拉德(rad),1rad=0.01Gy 2.6 归一化工作量normalizedworkoad 为某一位X射线工作者第年在人类工作条件下的总工作量w.(单位为千人次)与归一化系数 乘积之和 归一化系数normalizedcerrieient k类工作条件与标准化工作条件下单位工作量的比值 剂量估算方法 比释动能K与粒子注量小的基本关系 基本关系式见式(5) 丛 K= E 式中: -人射粒子能量,SI单位是J,专用符号MeV,1MeV=1.6×10-J 粒子注量,SI单位是米-'m') 不带电电离粒子的质量能量转移系数 3.2空气比释动能率与放射性活度之间的关系 将一枚放射源视为点源时,在该辐射场中任意一点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与放射性活度之间的关系 见式6): A (6 K = 式中: 空气比释动能率,mG;yh'; K A -源的放射性活度,GBg; -放射性点源到考察点的距离,m R 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mGy”m=GBq h',常用核素的厂值见附录A表A.1. 已知中子注量中,计算器官吸收剂量 3.3 已知的数据是个人剂量计佩戴位置处,相应于;种能量的中子辐射场的注量由,计算器官吸收剂量 D.(包括红骨髓剂量),见式(7)
GB/16149一2012 D=习Cco 式中: -中子辐射场的注量更到T器官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见附录B表B.2) C 3.4已知空气比释动能K,,计算器官吸收剂量 已知监测数据是个人剂量计佩戴位置处的空气比释动能,计算器官吸收剂量,见式(8) Dr=CK,CnK 式中: -个人剂量当量与器官吸收剂量之间的转换系数(见附录C表C.1) Cm" -空气比释动能到个人剂量当量的转换系数(见附录C表c.2). Ck 有个人剂量监测数据M,(d),计算器官吸收剂量(参考附录D示例1) 3.5 已知个人剂量监测数据H,(d),计算器官吸收剂量,见式(9). D=习CH(ad) 式中: Cnm -个人剂量当量与T器官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Gy/Sv; H那d) -在类条件下(辐射类型能量及人射角度)的个人剂量当量 在实际情况下,C通常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求得 特定情况下的转换系数(C)见附录c 表C.1 3.6归一化工作量剂量估算方法(参考附录D示例2 当某些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在无个人剂量监测数据H,(d)时,可采用归一化工作量剂量估算方 法,计算佩戴个人剂量计位置处的累积皮肤剂量D,见式(10) D=PW (10 式中: 单位归一化工作量下,职业人员所接受的剂量(P=0.283mGy/千人次) 归一化工作量,由式(11)计算 W -习习,w W 式中 第年; 第人类工作条件 -x射线工作人员相应的累积归一化工作量,单位为千人次; W 某x射线工作者第j年在人类工作条件下的总工作量; W -类工作条件与标化工作条件下单位工作量的比值,也称之为“归一化系数” Y 工作条件主要按其辐射防护的状况对其进行分类(),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归一化系数x见附 录E表E.1中
GB/T16149一2012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照射量率常数r,和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r 部分放射性核素的照射量率常数和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见表A.1 表A.1照射量率常数r,和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r 厂 厂 Rm'Ci" Rm'Ci一" 核素 核素 mGy m mGym GBq!h GB h Be 0.03 7E lIn 0.02 5E 0,59 0,139 1lSn 0.17 lC 0.04 Na 1.20 0.283 Sb 0.214 566E !Na 1:sb 0.98 0.231 1.84 0.434 7. 3Mg 1.57 0,371 lTe 0.33 78E #Cl 0,88 0,208 Te 0.22 1.59E- 124 o K 0.l4 3.3E 0.72 170 125 K 0.56 0.132 0.07 1.65E 126 0.135 0.25 5.9E iCa 0.57 Se 1.09 0.257 131 1.22 0.288 au tiSc 5.6E 1.32E 0.22 1.59E 132 1.56 0.368 0.278 1.18 c 7.o8E 1.6E 3.78E "B 0.30 Mn 1.86 0.439 1sBa 0.24 5.66E 0.47 0.111 tBa 1.24 Mn 0.293 “Mnm 0.83 0.196 1Xe 0.01 2.36E -3 Fe 0.151 13Cs 0.87 0.205 0.64 “Co 1.76 0.415 iriCs 0.326 7.69E Co 0.09 2.12E 1eLa 1.13 0.267 sCo 0.55 0.130 lCe 3.5E 8.26E- Co 1.29 0.304 1uCe 0.04 9.2E "N 0.31 6Ni 一7.32E 0.08 1.84E Cu 0.12 2.83E- 12Eu 0.58 0.137 15 6" 0.146 Zn 0.27 6.37E- 'Eu 0.02 0.11 -2.6E 0.03 7.08E "Ga iEu Ca Gd .57E 0,274 6,67E 1.16 花As 1.01 0.238 iaTu 2.5E 5,9E 一4.96E "1As 17H 0.44 0.104 一0.21 "As 0.24 5.66E一2 H 0.31 7.32E一2
GB/T16149一2012 表A.1(续) 厂 核素 核素 Rm'Ci mGym RmCi mGym GBaq1h GBq h 1riL 9E- 2.12E 1Yb 0.177 4.18E- #Se 0.20 0.153 I2Ta 0,673 0.159 Br 1.46 0.345 18w 0.05 .15E 187 w 7.08E Kr 一4.0E 一9.44E 0.30 “Rb 0.05 1.18E 1Re 0.02 一4.72E Sr 0.30 7.08E- 的Ir 0.48 0.109 9.43E 0.15 3.45E 0.41 Ir uos 1E 0.06 22 .36E 一1.42E 防Nb 0.42 9.91E- 19Pt 0.05 1.18E "2 9.43E 5.43E "Aw 0.23 0,41 Mo 0.18 4.25E 1Au 0.09 2.12E 5 1Ru 0.17 4.01E Ae 0.22 19E- IPd 3E一3 7.08E- Ra 0.825 0.195 1om 0.337 908 0.209 Ra和子体 1.43 0. Ag Ag 0.02 4.72E- Ra 0.51 0.120 1Cd 0.18o 4.25E 3U 0.01 2.36E一3 115mCd 一0.02 4.72E一3 注:照射量率常数表示在空气中,单位居里y源在距源1m处产生的照射量率大小;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表示在 空气中,单位贝可y源在距源1m处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小
GB/T16149一201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核素中子源的特性和不同照射条件下单位中子注量产生的剂量 B.1核素中子源特性见表B.1 表B.1部分核素中子源的特性 每贝可的空气比释动 中子平均能量 每贝可的中子产额× 中子源 半衰期 能率(1m处 MeV 0-s中子/Bg Gy/h 21Po-Be 6.98×10-1 138.4d 4.2 6.8 35 2Ra-Be 620a 4.0 1.96×10- Pu-Be 86.4a 4.5 一6.98X10-" 6.2 >Pu-Be 24360a 4.1 6,98×10- Am-Be 458a 4.5 5.9 6,98×10-" 一l3 SiB 60d 0.024 3.5 2.30X10 B.2中子注量产生的红骨髓剂量见表B.2 表B.2不同照射条件下单位中子注量产生的红骨髓剂量当量 转换系数C[×10-iSvcm-们 中子能量 MeV 前向人射 背向人射 侧向人射 旋转照射 3.17 2.00 2.87 1.00×10 4.33 1.00×10 3.01 4.07 1.85 2.69 1.00×10 2.87 3.78 1.69 2.51 3.67 1.00×10 2.74 1.59 2.40 1.00X10 2,91 3.93 1.85 2.64 2.30×10 3.52 4.74 2.57 3.35 5.35 5.31 7.24 5.00×10 4.42 1.00×10 9.49 13.4 8.51 9.97 2,52×10 24.5 26.0 21.6 23.4 5,00×10 50,8 72.7 41. .8 51.8 1.00×10 84.7 121 68.1 85.5 2.10×10 175 227 128 165 4.50X10 277 334 203 254 7 .50×10" 330 381 245 300 1.10×10' 380 429 291 348 1.35X10 447 499 343 408 注:表中系数值是在1985年前确定的,按(ICRP,1985)的规定,表中的系数值应乘2
GB/T16149一2012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x,?辐射的个人剂量当量与器官吸收剂量之间的转换系数 c.1个人剂量与器官剂量的转换系数见表c.1 不同受照条件下个人剂量当量与器官吸收剂量之间的转换系数c 表C.1 单位为Gy/sw 辐射 rc 140kevx射线 80kevx射线 30keVx射线 和C 前向背向各向前向背向各向前向背向各向前向背向各向前向背向各向 照射 条件 人射 人射同性 人射 人射同性人射 人射同性 人射 人射同性人射 人射同性 0.531.380.840.501.960.860.43 4.061.80 0.414.031.79lo.0364.45 肾上腺 0.43 膀胧 0.850,850,800.921.001.061.371.121.341.240,991.350.270.350.28 脑 0.821.230.930.841.691.101.273.112.171.272.952.140.181.580.32 肾 0.51 1.360.800.482.881.140.403.421.580.373.861.710.0323.580.41 肝 .121.442.232.151.652.092.14o.521.1 0.88 0.49 1. 1.020.890.961.36 肺 0.841.240.940.851.691.141.323.272.191.373.162.360.572.420.50 卵巢 0,631.020.770,681.310.860,863,501.500.851.971.42o,1060,940,19 0,65 1.000.740.671.28 0.850.791.941.370.771.781.29lo.0920.79 0.16 胰脏 直肠 0.661.010.770.681.310.950.842.061.440.821.891.370.100.860.18 脾 0,641.260.840.651.740.990.793.431.890.773.331.86o.0922.430.32 胃 0.870.960.860.941.211.061.431.731.831.501.581.810.340.640.32 睾丸 o.7m7 0.47 l.020,870.91l.l61.031.05l.80l.142.04l.961.032.08 0.74 甲状腺 0,960,900.891.091.131.061.801.532.091.871.402.090,670,640,50 上部大肠 0.781.140.800.81 1.510,931.182.721.631.212.591.6o0.201.480,25 0.720.900.740.781.120.840.99 1.471.38 0.991.34 1.300.140,50 0.18 子宫 乳躲 1.001.010.941.101.38 251.742.022.221.871.912.270.711.130.74 骨髓 0,68 0.860.71 1.761.060.923.471.860.933.371.890.202.96
GB/T16149一2012 C.2空气比释动能(K.)到H,(10)和H,(0.07)的转换系数见表C.2 表C.2K 到H,(10),H,(0.07)的转换系数(C 单位为sv/Gy H,(10)转换系数(c. H,(0.07)转换系数(C.、 平均能量 keV a=0° a=40" =60° a=0° 40" =60° 16 0.27 0.20 0.09 0.98 0.98 0,97 20 0.39 0.32 0.20 1.01 1.00 0.99 24 0.79 0.68 0.49 1.10 1.09 1.07 26 0.91 0.79 0,60 1.14 1.13 1.10 30 1.09 0.98 0.77 l.22 1.20 1.16 1 33 17 l.06 0.85 1.27 1.24 1.19 1.07 .86 1.29 l.27 2 00 36 l.19 44 1.55 1.42 1.49 1.44 1.37 .18 47 1.67 1.54 1.29 1.57 1.52 1.43 56 1.77 1.65 1.39 1.64 1.58 1.50 1.71 1.87 1.75 1.49 1.65 56 65 1.88 1.76 1.50 1.72 1.66 1.58 79 1.87 1.76 1.52 1.71 1.67 1.59 1.71 1.76 1.67 86 1.87 1.53 1.60 100 1.81 1.71 1,51 1.67 1.63 1,58 1.68 1.64 1.61 1,56 109 1.77 1.49 120 1.67 1.59 1.43 1.56 1.55 1.51 137 1.65 1.57 1.42 1.55 1.53 1.50 l45 1.60 l.54 1.39 l.51 1.51 1.48 164 1.57 1.51 1.38 l.49 1.49 1.46 172 1.36 1.47 1.47 1.54 1.49 185 1.52 1.36 1.45 1.46 1.47 l,44 08 1.48 1.44 1.33 1.42 1.43 1.43 213 1.47 1.44 1.33 1.42 1.43 1.42 251 1.42 1.40 1.30 1.38 1.40 40 "Am 1.72 1.89 1.77 1.50 1.66 1.57 s! Cs 1.21 l.20 1.16 l1.21 1.23 1.24 Co 1.17 1.16 1.14 1.18 1.18 1. 19 注:夹角 指人射线与人体表面法线间的夹角 表中数值依据GBz207一2008编辑而成
GB/T16149一2012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说明 D.1本标准仅对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病人、待诊断人员受照剂量估算的有关原 则做出必要的规定,对估算中遇到的一些典型或较常见问题给出了剂量估算公式和方法 目前,在我国临床慢性放射病中遇到的剂量估算问题,大多数是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的剂量估 算问题,所以在该标准中提出了具体的估算方法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包括了各种辐射源在不 同受照条件下的剂量估算问题 作为标准不可能将所有的外照射剂量估算问题都作出规定,并提出具 体估算方法,而只能对外照射剂量估算的一般原则作出必要的规定,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x和7射线 源,也适用巾子及其他强贯穿辐射粒子源 但又考虑到有一部分人员尚无个人剂量监测数据,他们的防 护情况、工作量大小,机器类型和医院门诊量等方面差异较大,相互可借鉴的参考数据有限,本标准又提 出了归一化工作量剂量估算方法 对无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人员进行剂量估算时,其结果的误差可能 较大,仅作参考(见D.5剂量估算实例,示例2) 有个人剂量监测资料的工作人员不可借鉴此方法,应 按实测数据进行人员剂量估算(见D.5剂量估算实例,示例1). D.2本标准未包括的受照条件下的有关剂量估算参数,可通过实际或类似受照条件下的体模实验测 量或利用有关研究结果加以解决 D.3在使用中应注意本标准中有关参数的应用条件 附录B和附录c中的数据是在宽束或各向同性的平行射线束,对全身照射的条件下进行计算或测 量 对于点状放射源,当人体距源较远(如1m以上距离),能近似视为平行射线束时才能应用 D.4在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的剂量评价中,应用器官剂量来评价电离辐射对人员产生的确定性效应 由于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主要以造血组织损伤为特点,用红骨髓剂量评价电离辐射对人员造血组织产生 的确定性效应是评价人员全身剂量的一个重要量 在此明确了不能用有效剂量(E)进行确定性效 评价 D.5剂量估算示例 示例1;已知个人剂量监测数据H,(10).计算器官剂量 已知某职业人员,从事的是"co放射治疗,从胸前佩带的个人剂量计监测到个人剂量当量H,(10)为10 仅 mS/a, 考虑前向人射)求骨愤吸收剂量 从表c.1中查得"Co前人射,骨髓C=0. .68Gy/Sv,H,(10)=10msv/a由公式(9)计算骨髓吸收剂量 D=0,68Gy/Sv×0.01Sv=0.0068Gy=6.8mGy 示例2;用归一化工作量剂量估算方法计算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剂量 某放射科医生张晓,从1970年1月到1980年12月无个人监测数据,但一直从事X射线工作,该医院的门诊总量 1000人次/d,机器类型是20世纪60年代大于50mA的x射线机,胸透和消化道检查的防护条件是有铅围裙和铅椅 由归一化工作量剂量估算方法,计算张医生胸前皮肤剂量H,(0.07) 由题意可知: 机器类型;20世纪60年代大于50mA的x射线机; 1. 2. 防护条件;有铅围裙和铅椅; 张医生从事X射线工作1年,他工作了两个时期(1970年1976年相1977 年),分别为7年和4年; 年1980 3. 医院的门诊总量1000人次/d 从附录E表E.1查得归一化系数;胸透=5.96,消化道=17.3.摄片=0.035 由附录E表E.2查得工龄为一14档;工作类型编码分别为5.8 再由附录E表E.3查得工作量的典型参考值,编码5;胸透=2839;胃肠=209;拍片=830 编码8;胸透一2593;胃肠=193;拍片=773
GB/T16149一2012 应用公式(10)计算无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时,个人剂量计位置处的累积皮肤剂量D=Pw本标准取:P=0.263mGy 千人次);先由(1)式计算出累积归一化工作量w(单位千人次). W声=7×(2839y20983074×2593+193十773Ya =143955十75280=219235219×10 再由(10)式计算出张医生胸前累积皮肤剂量(个人剂量计佩带位置处的累积皮肤剂量) D-0.263mGy/千人次×219×10千人次一57.6mGy 所以,用归一化工作量剂量估算方法计算出,张医生在无个人监测数据情况下,从事放射性工作11年胸前的累积皮 肤剂量是57.6mGy 10
GB/T16149一2012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归一化工作量剂量估算参数 E.1归一化系数见表E.1 表E.1不同检查类型,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归一化系数(?) 检查类型 胸透 有铅裙 有铅裙 无铅裙 无铅裙 胸透检查 有铅椅 有铅椅 无椅 无铅椅 20世纪30年代机器 76.0 14 20世纪40年代机器 1l.4 25.8 20世纪50年代机器 10.9 23.8 14.5 30.1 20世纪60年代<30mA机器 6.46 20世纪60年代30mA一50mA机器 1.21 3.11 18.9 63.2 31.o 155 20 世纪60年代机器> 50mA 机器 5.96 11.2 5 37.5 59.5 51 102 1969年后<30mA机器 1969年后30mA一50mA机器 43.o 34.2 38.7 63.2 1969年后>50mA机器(不含归一机器 1.43 3.00 5.45 10.2 1969年后>l00mA机器为归一值 1.00 带显示终端的机器 0.01(有铅椅 隔室胸透 0.13 .(消化道 消化道检查 17.3(有铅裙 23.5(无铅裙 .(拍片 拍片检查 0.035 注:i;不同机器类型,不同防护条件下的胸透检查,;有无铅裙条件下的消化道检查,拍片检查 E.2归一化工作量编码见表E.2 表E.2归一化工作量的127个编码含义 医院总门诊量/(人次/d 工龄 参加工作时间 200 5001200 500 19771980 1967~1976 l4 1977~1980
GB/T16149一2012 表E.2(续 医院总门诊量/(人次/d 工龄 参加工作时间 500 200 500~1200 967以前 10 11 12 13 14 15 19671976 24 16 17 1977~1980 18 19 20 21 1967以前 1967~1976 22 23 224 27 1977一1980 25 26 注:归一化工作量的因素包括工龄、参加工作时间和医院总门诊量(人次/)等,表中共分27个编码 E.3工作量参考值见表E.3 表E.3不同编码条件下各种检查的工作量参考值 单位为人次/a 胃 拍片 编码 胃 编码 胸透 肠 胸透 肠 拍片 2187 170 999 15 3965 303 831 21 657 2485 16 2806 208 969 3828 174 1111 17 2415 242 743 170 25o 2456 638 18 2806 623 2839 209 830 19 3581 207 658 2319 196 613 55 380 3o1 1243 0 21 2118 163 581 3624 374 886 2 2593 193 773 583 258 625 2 2916 209 735 23 3812 277 1232 3495 252 516 24 2825 36o 718 10 3977 334 242 25 1755 185 613 12 4321 912 1235 26 2877 221 952 13 3351 596 325 27 1947 338 674 3064 163 641 28 14 注:表中的1 -27编码含义与表E.2相同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GB/T16149-2012

一、引言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人体长期接受小剂量辐射后所导致的一系列损害和疾病。由于慢性放射病在最初阶段表现不明显,因此需要对受照射人员进行剂量估算以及风险评估。 GB/T16149-201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是我国针对该方面制定的标准,旨在保证剂量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剂量估算的基本原理

剂量估算是指通过测量或计算等方法来确定人体接受的辐射剂量大小的过程。常用的剂量测量方法有个人剂量计、环境剂量计等,而剂量估算则包括体内剂量估算和体外剂量估算两种方法。

1.体内剂量估算

体内剂量估算是指通过测量人体内特定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含量来确定该核素对人体所产生的辐射剂量。一般情况下,体内核素的放射性含量需要通过生物测定方法来获取。

2.体外剂量估算

体外剂量估算是指通过模型计算等方法来确定人体接受的辐射剂量大小。常用的模型计算方法有Monte Carlo方法等。

三、GB/T16149-2012规范要求

GB/T16149-201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规定了在进行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包括辐射源的性质、人体照射部位、剂量的有效深度、剂量速率衰减以及个体差异等方面,并提供了具体的剂量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1.剂量估算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剂量估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 辐射源的种类、能谱、活度等因素;
  • 人体受照射部位的形状、大小等因素;
  • 剂量的有效深度以及剂量速率衰减等因素;
  • 个体差异等因素。

2.剂量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GB/T16149-2012规范提供了具体的剂量计算公式和方法,包括:

  • 计算剂量的有效深度;
  • 计算剂量速率衰减系数;
  • 利用剂量转换系数进行剂量估算。

四、结论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是保障受照射人员健康安全的重要工作。GB/T16149-201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提供了具体的剂量计算公式和方法,为剂量估算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剂量估算,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受照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要求的编号:GB/T17216-2012。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要求共有8页,发布于2012-10-012012年第13号公告
内壁碳涂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内壁碳涂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内壁碳涂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编号:GB/T28596-2012。内壁碳涂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共有15页,发布于2013-07-012012年第13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