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366-2017

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

Testmethodsofmaneuverabilityformannedsubmersibl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5366-2017。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共有24页,发布于2018-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99
  • 实施日期2018-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4页
  • 文件大小1.36M

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35366一2017 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 Testmethodsofmaneuverabilityformannedsubmersible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5366一2017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 5 -般要求 5.1保障条件 5.2测试用仪器 5.3试验条件 5.4应急情况的处理 试验内容和方法 6.1试验项目 无动力下潜抛载响应试验 6.2 6.3动力下潜功能试验 无动力上浮抛载响应试验 6.4 6.5动力上浮功能试验 6.6自动定深功能试验 6.7自动定向功能试验 6.8三向航速测定试验 6.9制动滑距测定试验 6.10回转试验 6.11自动定高功能试验 10 6.12悬停功能功能试验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符号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试验结果记录表 14 参考文献 20
GB/35366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潜水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聪、刘帅、王小庆
GB/T35366一2017 引 言 随着我国海洋技术的不断发展,载人潜水器会越来越多用于科学考察、环境勘探等任务 在进行载 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之前,需要考虑海区、海况、潜水器状态等因素,考察载人潜水器是否符合实艇 操纵性试验的条件 在操纵性试验过程中,为了保证载人潜水器安全和参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规范试验 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国内外的潜水器规范还没有对载人潜水器实艇的操纵性试验方法提出明确 规定,因此对于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这一类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 根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和试验过程中有价值的经验,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和最新标 准,结合我国潜水器研制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标准编制工作 为验证和完善《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进行了 相关的实艇操纵性试验,在证明试验方法可靠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 法》的内容 《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可分析评估载人潜水器性能,为载人潜水器设计、试验、 操纵性改进提供技术依据,填补了国内外载人潜水器操纵性试验方法领域的空白,对载人潜水器实艇试 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IN
GB/35366一2017 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载人潜水器实艇的操纵性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符号、一般要求及试验内容和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载人潜水器在海上的实艇操纵性试验,载人潜水器在水池、湖上的实艇操纵性试验参 照本标准执行 载人潜水器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项目,无该项功能的潜水器可不做相应的试验 其 他类型潜水器在水池、湖上、海上的实艇操纵性试验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407一1992潜水器与水下装置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1340719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动力下潜unpoweredsubmergenee 不依靠推力器等动力设备实现的下潜 3.2 无动力上浮npoweredasend 不依靠推力器等动力设备实现的上浮 3.3 自动定深autodepth 使潜水器自动保持在给定的深度 3.4 自动定向autodliree tion 使潜水器自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给定的航向角 3.5 制动滑距brakedistance 潜水器从开始制动到潜水器相对于海底“静止”时滑动的距离 3.6 自动定高autoheipht 使潜水器自动保持在给定的离底高度 符号 表A.1所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GB/T35366一2017 5 -般要求 5.1保障条件 试验时提供保障船一艘,该保障船应能在试验条件下安全航行,并具备必要的布放回收、定位,通讯 等保障条件 5.2测试用仪器 5.2.1测试用仪器仪表一般包括多普勒测速仪、深度计、高度计、运动传感器、温盐深传感器、定位系统 等测量设备 5.2.2测试用仪器仪表应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它们的量程和精度应与试验检测的 要求相适应 5.2.3测试前后仪器仪表应仔细校验和标定,并在待试期间保持良好状态 5.2.4测试用仪器仪表应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及有关操作规程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防止在试验过程中 因移动、振动及外界环境等诸因素影响测试结果,并注意防潮 5.3试验条件 5.3.1试验应在指定的海区进行,海区水深宜小于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潜水器试验深度应不受水面 波浪影响,并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5.3.2试验海区不应有剧烈变化的海流,试验海区的海流方向和海流速度应可测量,若试验海区的海 水温度、盐度、深度和海流情况经过先期测量,可作为试验参考文件 5.3.3潜水器应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凡影响操纵性试验的故障均应排除,潜水器应处于正常排水量 状态,横倾不大于1",重心位置及横稳心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试验过程中潜水器上的人员或者设备不 应移动 5.4应急情况的处理 试验过程中在出现可能危及潜水器或者人员安全的情况时,试验现场负责人采取果断措施,取安全 航向和航速航行,直至下令中断试验 试验内容和方法 6.1试验项目 本标准规定的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项目有 a 无动力下潜抛载响应试验; b 动力下潜试验; 无动力上浮抛载响应试验; d 动力上浮试验 自动定深功能试验; 自动定向功能试验; 三向航速测定试验; 8 h 制动滑距测定试验; 回转试验;
GB/35366一2017 j 自动定高功能试验; k 悬停功能试验 6.2无动力下潜抛载响应试验 6.2.1试验目的 针对不采用动力实现下潜功能的潜水器,测定其无动力下潜功能 6.2.2试验方法及步骤 无动力下潜抛载响应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使潜水器无动力下潜至离底安全位置,抛弃下潜压载; aa b) 记录潜水器下潜过程姿态,时间 记录下潜压载抛载后潜水器因惯性继续下潜至漂泊态(称过深)的时间,深度和姿态 c d 通过纵倾调节和可调压载,调整抛载后潜水器的姿态和均衡 6.2.3测量参数 无动力下潜抛载响应试验测量参数如下 抛载功能时间; aa b 抛载功能时潜水器深度; 抛载功能时潜水器速度; c d 启动抛载功能前潜水器纵倾角、横倾角 抛载后潜水器纵倾角、横倾角 e 到达指定深度时间; 过深深度 g h) 过深时间 震荡时间从启动抛载至潜水器漂泊在设定深度总时间) 6.2.4试验结果 按表B.1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6.3动力下潜功能试验 6.3.1试验目的 针对采用动力实现下潜功能的潜水器,测定其下潜功能 6.3.2试验方法及步骤 动力下潜功能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主压载水箱注水; aa b 推力器上电; 给定潜水器向下方向推力,使潜水器下潜至离底安全位置 c 关闭推力器,记录潜水器因惯性继续下潜至漂泊态(称过深)的时间深度和姿态; d 通过纵倾调节或可调压载,调整抛载后潜水器的姿态和均衡 6.3.3测量参数 动力下潜功能试验测量参数如下
GB/T35366一2017 开始下潜时间 a b 开始下潜时潜水器深度; e 开始下潜时潜水器速度; d 开始下潜前潜水器纵倾角、横倾角 e 关闭推力器后潜水器纵倾角、横倾角; fD 到达指定深度时间; 过深深度; 8 h 过深时间; 潜水器推力器推力分配参数 6.3.4试验结果 按表B.2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6.4无动力上浮抛载响应试验 6.4.1试验目的 测定潜水器无动力上浮功能 6.4.2试验方法及步骤 无动力上浮抛载响应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抛弃上浮压载,潜水器开始上浮; a b) 记录潜水器上浮过程姿态、时间 通过纵倾调节、可调压载,调整抛载后潜水器的姿态角 c 6.4.3测量参数 无动力上浮抛载响应试验测量参数如下: 启动抛载功能时间 a 启动抛载功能时潜水器深度 b 启动抛载功能时潜水器速度 c d 启动抛载功能前潜水器纵倾角、横倾角 抛载后潜水器纵倾角、横倾角 e fD 浮至水面时间 潜水器浮出水面后距母船距离 8 6.4.4试验结果 按表B.3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6.5动力上浮功能试验 6.5.1试验目的 针对采用动力实现上浮功能的潜水器,测定其上浮功能 6.5.2试验方法及步骤 动力上浮功能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GB/35366一2017 推力器上电; a b)给定潜水器向上方向推力,潜水器开始上浮; 记录潜水器上浮过程中的姿态和时间 c d)待潜水器快浮至水面时,关闭推力器,启动主压载水箱吹除指令,潜水器浮至水面 6.5.3测量参数 动力上浮功能试验测量参数如下 开始上浮时间; a b 开始上浮时潜水器深度; 开始上浮时潜水器速度; d 开始上浮前潜水器纵倾角、横倾角; 关闭推力器后潜水器纵倾角,横倾角 关闭推力器时潜水器深度; 浮出水面时间; g h)距离母船距离; 潜水器推力器推力分配参数 6.5.4试验结果 按表B.4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6.6自动定深功能试验 6.6.1试验目的 测定潜水器自动定深功能 6.6.2试验方法及步骤 自动定深功能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推力器上电; a 给定潜水器前进方向推力,使其以低航速前进 b c 待潜水器航速稳定后,根据相关深度传感器进行定深控制 大约运行5tmin,记录试验过程中定位和环境数据; d 改变航速前进,重复按步骤b)d)试验; 在航行控制计算机界面修改控制参数后,重复按步骤b)e)试验; 修改推力分配参数2~3次,记录上述过程中的传感器数据; g h) 定深控制试验完毕,记录试验数据; 不同航速下自动定深试验;按照任务数要求,在规定航速完成自动定深测试 6.6.3测量参数 自动定深功能试验测量参数如下 潜水器的航速; a b 潜水器的深度; 推力器推力分配参数 c
GB/T35366一2017 6.6.4试验结果 按表B.5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自动定向功能试验 6.7.1试验目的 测定潜水器自动定向功能 6.7.2试验方法及步骤 自动定向功能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a 推力器上电 b 给定潜水器前进方向推力,使其以低航速前进; 待潜水器航速稳定后,根据航向传感器进行定向控制 d 大约运行5 ,记录试验过程中航向数据; mln 使潜水器以不同航速前进,重复按步骤b)d)试验; 在航行控制计算机界面修改控制参数后,重复按步骤b)e)试验; 修改推力分配参数2~3次,记录上述过程中的传感器数据 g h 自动定向试验完毕,记录试验数据; 不同航速下自动定向试验;按照任务数要求,在规定航速完成自动定向测试 6.7.3测量参数 自动定向功能试验测量参数如下 潜水器的航速; a b) 潜水器的航向 推力器推力分配参数 c 6.7.4试验结果 按表B.6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6.8三向航速测定试验 6.8.1试验目的 判断潜水器各测试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海流的速度及方向是否较稳定 6.8.2试验方法 三向航速测定试验方法如下 潜水器在离底一定高度处以指定速度进行定深直航试验,并完成航速、航向、轨迹、姿态角流 a 速、流向、功率、转速、时间参数的测量与记录; b 潜水器在离底一定高度处以指定速度进行横向试验,并完成航速、航向、轨迹、姿态角、流速、流 向、功率、转速、时间参数的测量与记录 潜水器在离底一定高度处以指定的速度进行垂向试验,并完成航速,航向、轨迹、姿态角、,流速 流向、功率、转速、,时间参数的测量与记录 潜水器运动方向尽量和流动方向平行,即顺着流向或逆着流向
GB/35366一2017 6.8.3转速的要求 三向航速测定试验转速要求如下 宜取5个转速,相当于潜水器全功率的20%、40%,60%,80%、100%时的转速,进行潜水器的 a 定深直航试验 每一转速下进行正逆相间的三次航行试验,记录相应的测量参数 b 宜取3个转速,相当于潜水器全功率的40%、70%、100%时的转速,进行潜水器的定深横向航 行试验 每一转速下进行正逆相间的三次航行试验,记录相应的测量参数 宜取3个转速,相当于潜水器全功率的40%、70%、100%时的转速,进行潜水器的垂向移动试 验 每一转速下进行正逆相间的三次航行试验,记录相应的测量参数 6.8.4记录的要求 潜水器在预定航向上以固定转速加速到稳定航速后开始记录相关数据,试验记录前航速稳定时间 不少于10s,记录时间不少于20s 对于同一种试验工况,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航向上正逆相间重复进行三次试验为一个试验工况结束 6.8.5测试参数 三向航速测定试验测试参数如下 潜水器的航速 a 潜水器的位置参数; b c 潜水器的纵倾角/横倾角妒,深度等参数; 潜水器主推力器及辅助推力器的转速o d 潜水器各推力器的电流!及电压U,并换算得到潜水器消耗的功率P 6.8.6试验结果 当海流速度低于0.1kn时,取航速的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工况下潜水器的静水速度值: (1 -(e1十2e十们)/4 式中: 平均流速; U 第一次测量流速; u 第二次测量流速; U 第三次测量流速 U3 当海流速度高于0,.1kn时,应按矢量三角形对每次航速进行修正,得到潜水器相对水流的速度,并 取三次修正后速度的平均值作为该工况下潜水器的静水速度值 按表B.7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 始数据备查 6.9制动滑距测定试验 6.9.1试验准备 测定潜水器巡航速度及最大设计航速下的停车惯性制动和全功率倒车紧急制动能力 6.9.2试验方法及步骤 制动滑距测定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潜水器在预定航向上定深直航加速到预定航速,稳定后开始试验 试验时应利用自动控制系 a
GB/T35366一2017 统使潜水器保持定深航行; b 对于停车惯性制动,试验开始后发“停车”指令,主推力器停车后潜水器作惯性滑行,当航速逐 渐下降,试验进行到潜水器相对于海水“静止”时,一次试验结束 c 对于倒车紧急制动,试验开始后发“倒车”指令,当潜水器开始倒行时,主推力器切换至停车位 当航速逐渐下降,试验进行到潜水器相对于海水“静止”时,一次试验结束; d 对于同一种试验工况,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航向上正反方向重复进行三次试验 6.9.3测试参数 制动滑距测定试验测量参数如下 潜水器的航速w; a b 潜水器的位置参数; 潜水器的纵倾角0,横倾角乡.深度等参数 c 潜水器主推力器及辅助推力器的转速o d 6.9.4试验结果 停车(倒车)制动试验轨迹及其特征参数示意图见图1 通过测试,可得到初始航速、制动迹程Rr、制动纵距R目等参数 按表B.8格式记录试验结果 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试验结果主要表达为下述无因次参量[见式(2)和式(3]: R'1=Ru/L RT=R/L. 式中 -潜水器长度; R 制动纵距; R 无因次制动纵距; 制动迹程 R R 无因次制动迹程 直航速度o 制动迹程R 制动纵距 图1停车(倒车)制动试验轨迹及其特征参数示意图 6.10回转试验 6.10.1试验目的 测定潜水器在水平面内的回转能力
GB/35366一2017 6.10.2试验方法及步骤 回转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以指定航速进行回转试验、,选取典型工况进行试验调试,以保证其工作状态的正常 aa b) 潜水器在预定航向上定深直航加速到预定航速,稳定后开始试验 试验过程中应使潜水器保持深度和纵倾角稳定; c d)启动推力器至指令转速,使潜水器进人回转,保持转速直至航向角变化量到540',一次试验 结束 6.10.3测试参数 回转试验测试参数如下: 潜水器的航速u; a b)潜水器的位置参数; 潜水器的纵倾角0,横倾角9、深度等参数 c d 潜水器主推力器及辅助推力器的转速w 6.10.4试验结果 回转试验轨迹及其特征参数见图2 运动轨迹的实时测量须用到定位系统(长基线,超短基线等定位系统). 试验测试结果主要包括回转直径D,战术直径D,回转纵距l,回转横距s、转舶90°的时间tm、 转航180的时间t,转航360的时间,以及稳定回转横倾角g最大横倾角乡-、平衡纵倾角0 等,按表B.9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lm 执行回转指令 图2回转试验轨迹及其特征参数示意图
GB/T35366一2017 6.11自动定高功能试验 6.11.1试验目的 测定潜水器自动定高功能 6.11.2试验方法及步骤 自动定高功能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推力器上电 a b 给定潜水器前进方向推力,使其可以低航速前进 待潜水器航速稳定后根据高度传感器进行定高控制 d 大约运行5min,记录试验过程中潜水器运动数据; 使潜水器以不同航速前进,重复按步骤b)~d)试验 在航行控制计算机界面修改控制参数后,重复按步骤b)~e)试验; 修改推力分配参数23次,记录上述过程中的传感器数据; g h 不同航速下自动定高试验;按照任务数要求,在规定航速完成自动定高测试 6.11.3测试参数 自动定高功能试验测试参数如下 a 潜水器的航速 b)潜水器的高度; c 潜水器推力器的转速; 潜水器各推力器的电流及电压,并换算得到潜水器消耗的功率 d 6.11.4试验结果 按表B.10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6.12悬停功能功能试验 6.12.1试验目的 测定潜水器悬停功能 6.12.2试验方法及步骤 悬停功能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推力器上电; a 给定潜水器前进方向推力,使其以低航速前进 b 待潜水器航速稳定后,根据当前大地坐标进行悬停控制 大约运行5min,记录该过程中运动和姿态数据; 使潜水器以不同航速前进,重复按步骤b)~d)试验; 在航行控制计算机界面修改控制参数后,重复按步骤b)e)试验; 修改推力分配参数23次,记录上述过程中的传感器数据 8 10
GB/35366一2017 6.12.3测试参数 悬停功能试验测试参数如下 潜水器的航速; a b 潜水器的高度和深度; 潜水器的姿态 c 6.12.4试验结果 按表B.11格式记录试验结果,并附原始数据备查 11
GB/T35366一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符 号 表A.1给出了本标准的符号表示 表A.1符号说明 序号 量的符号 量的名称 单位符号 说明 D. 回转直径 tnm D'=D./L. D 无因次回转直径 D 战术直径 m D D'=D/L 无因次战术直径 推力器电流 潜水器长度 mm 回转纵距 无因次回转纵距 " =/m/L w 推力器功率 航行迹程 0 nm Rm 制动纵距 nm 12 R 无因次制动纵距 13 R 制动迹程 m R 无因次制动迹程 15 回转横距 tnm s 无因次回转横距 16 =S/I 17 航行时间 18 开始记录时刻 19 结束记录时刻 20 转90°的时间 21 转航180°的时间 22 se0 转丫360°的时间 推力器电压 23 航速 24 kn 25 平均流速 kn 26 初始航速 kn 第 -次测量流浊 27 kn 28 第二次测量流速 kn 29 第三次测量流速 kn U 12
GB/35366一2017 表A.1续 量的符号 单位符号 序号 量的名称 说明 30 m 初始试验深度 31 停止试验深度 m 1 32 纵倾角 33 0. 最大纵倾角 34 平衡纵倾角 35 初始纵倾角 36 横倾角 37 最大横倾角 PmaN 38 稳定横倾角 39 流向 40 航向角 41 初始航向角 9o 42 推力器转速 r/min 43 稳定回转角速度 rad/s r/min 44 n 推力器初始转速 推力器倒车转速 45 r/min 13
GB/T35366一201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试验结果记录表 本标准规定的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项目的试验记录表见表B.1表B.11 表B.1抛弃下潜压载后潜水器姿态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水深: 海水温度: 海水密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抛弃前潜抛弃前潜抛弃后潜抛弃后潜 抛载抛弃时潜抛弃时潜 到达指定过深 过深 震荡 水器纵倾水器横倾水器纵倾水器横倾 时间 水器深度水器速度 深度时间 时间 深度 时间 角度 角度 角度 角度 m kn 记录 表B.2潜水器动力下潜姿态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水深 海水温度 海水密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下潜 下潜 关闭 关闭 动力 下潜 到达 下潜 开始 推力 推力 开始 下潜 开始 开始 指定过深过深 时纵 时横 器时 器时 推力分配参数 深度时间深度 开始 时深 时速 横倾 倾角 倾角 纵倾 时间 时间 度 m 角度 角度 度 度 kn ")y 记录 表B,3抛弃上浮压载后潜水器姿态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水深: 海水温度: 海水密度 抛弃前潜抛弃前潜抛弃后潜抛弃后潜 抛载 抛弃时潜抛弃时潜 浮出海面离开母船 水器纵倾水器横倾水器纵倾水器横倾 时间 水器深度水器速度 时间 备注 距离 角度 角度 角度 角度 kn m 记录 14
GB/35366一2017 表B.4潜水器动力上浮姿态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水深 海水温度 海水密度 上浮 上浮 关闭 关闭 动力 上涡 上浮 关闭 浮出距离 开始 开始 推力 推力 上浮 开始 开始 推力 时纵 时横 器时 器时 海面母船 推力分配参数 时速 器时 开始 时深 倾角 纵倾 横倾 时间距离 倾角 时间 度 深度 度 度 角度 角度 m kn mm m ( 记录; 表B.5自动定深航行控制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水深 海水温度 海水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控制情况 序号 时间 给定深度 最大深度 最小深度 平均深度 航速 推力分配参数 knm m mm m m 记录:; 表B.6自动定向航行控制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水深 海水温度 海水密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控制情况 序号 时间 平均航向 给定航向 最大航向 最小航向 航速 推力分配参数 kn 记录:; 15
GB/T35366一2017 表B.7三向航速测定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海水温度 水深; 海水密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试验序号 项目 数 开始记录时刻/s 初始试验深度5/m 航速u/kn 航向角9 航行迹程R/m 纵倾角0/() 横倾角9/( 八kn 平均流速动" 定速航行 流向X/ 推力器电流1/AN 推力器电压U/V 推力器功率P/w 推力器转速" w/r/min 结束记录时刻/s 停止试验深度1/m" 航行时间1/s 记录 16
GB/35366一2017 表B.8制动滑距测定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海水密度 水深 海水温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定深方式 试验序号 项目 参 数 初始航速uo/kn 初始航向角p/ 推力器初始转速o./(r/mim) 初始试验深度5,/m 停止试验深度/nm 最大纵倾角0/(") 停车 制动 自停车令起到车停的时间/s 自停车令起到潜水器停的时间/s 制动迹程R/m" 制动纵距Rn/" /m 无因次制动迹程R 无因次制动纵距R 初始航速Ua/kn 初始航向角9a/(" 推力器初始转速u./(r/min) 初始试验深度,/m 停止试验深度51/m 最大纵倾角./(") 倒车 自停车令起到全速倒车的时间/s 制动 自停车令起到潜水器停的时间/s 推力器倒车转速w/(r/min) 制动迹程Rr/m 制动纵距R/m" 无因次制动迹程R 无因次制动纵距R 记录 17
GB/T35366一2017 表B.9回转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海水温度 水深; 海水密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定深方式: 试验序号 参 数 初始航速uo/kn 推力器初始转迷叫,/ /(r/min 初始航向角p /" 初始纵倾角./( 初始试验深度s/ m 稳定回转角速度w,/(rad/s 回转直径D. /m 无因次回转直径D 战术直径D/m 无因次战术直径D" 回转纵距l./m 无因次回转纵距" 回转横距S/m 无因次回转横距s 转躺90°的时间t知/s 转航180'的时间4/s 转舱360"的时间t/s 最大横倾角9m 稳定横倾角9./(' 平衡纵倾角0./(' 记录: 18
GB/35366一2017 表B.10自动定高航行控制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水深 海水温度 海水密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控制情况 序号 时间 给定高度 最大高度 最小高度 平均高度 航速 推力分配参数 km 记录 表B.11悬停功能航行控制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海区 试愉开始时间 试验结束时间 水深 海水温度; 海水密度; 风向风力 浪级浪向: 流向流速 高度 深度 航向 X方向 Y方向 速度 序号 时间 m m kn 记录 19
GB/T35366一2017 参 考文献 [[1]GB3102.1一1993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2幻 CB/Z192一1996潜艇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 [3]蚊龙号载人潜水器水池试验大纲 [4]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大纲 [[5]船级社.潜水系统和潜水器人级与建造规范 20

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GB/T35366-2017解析

载人潜水器是一种能够在水下进行科学研究、海洋开发和资源勘探的重要装备,其操纵性能直接关系到其安全性能。因此,对载人潜水器实艇的操纵性能进行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试验方法

GB/T35366-2017《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规定了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的具体方法,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试验前准备
  • 试验前需要检查载人潜水器实艇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同时需要完善试验方案和试验记录表。

  • 试验环境准备
  • 试验环境要求水深在100米以下的海域,水温不得低于0℃。同时需要选定一个适合的试验场地。

  • 试验装备准备
  • 需要准备好各种试验设备和工具,如潜水器、控制系统、测量仪器等。

  • 试验过程
  • 试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载人潜水器实艇起航
    • 操纵性试验操作
    • 试验数据记录
    • 试验结束
  • 试验后处理
  • 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试验结果评估载人潜水器实艇的操纵性能。

注意事项

在进行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试验前需要认真检查潜水器和相关设备是否完好,确保试验安全
  • 试验环境应选择比较平静的海域,避免大风大浪的影响
  • 试验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和试验记录表,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 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避免试验误差

总之,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和严格的操作流程,以达到保障试验安全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和载人潜水器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类似的标准

潜水器用钛合金焊丝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潜水器用钛合金焊丝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潜水器用钛合金焊丝的编号:GB/T35365-2017。潜水器用钛合金焊丝共有8页,发布于2018-07-01
潜水器钛合金对接焊缝X射线检测及质量分级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潜水器钛合金对接焊缝X射线检测及质量分级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潜水器钛合金对接焊缝X射线检测及质量分级的编号:GB/T35367-2017。潜水器钛合金对接焊缝X射线检测及质量分级共有9页,发布于2018-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