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6986-2018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

Dynamictestingmethodsofbrakeperformanceforautomobil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6986-2018。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9-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8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3.180
  • 实施日期2019-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700.82KB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36986一2018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 Dynamictestingmethodsofbrakeperformanceforautomobiles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6986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的技术条件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的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路试检测记录单 附录B(资料性附录平板式检测记录单 参考文献
GB/36986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计量大学,四川中测电子 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成都驰达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交 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浙江江兴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克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泓胜机动 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太平洋汽车保修设备有限公司、厦门市计量 检定测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广东华工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市强科达科技 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厚海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美生、高建国、陆艺、杨春生、何桂华、罗发费、孙巍、罗文博、温厚勇、刘梅、 刘元鹏、周申生、曾亚光、隋良红、马强俊、股景明、杨耀光、周景行、江涛、全付付、于善虎、杨华西、 任兴平
GB/36986一2018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检验机构在进行在用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时的技术条件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汽车制动性能的动态检查与验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21861一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T28529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GB/T28945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 JF1168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 JJF1193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校准规范 JJG1020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制动性能动态检测dynamietestingofbrakeper rformance 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对制动过程中汽车的行驶速度、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稳 定性等运动参数进行的实时检测 3.2 平板式检测法testinmethlsyplatorm 采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模拟路面,当汽车以5km/h10km/h的速度驶上制动平板实施紧急制动 时,通过车轮与制动平板间的摩擦力,带动制动平板沿车轮切向作用于测力传感器,信号经处理后得到 相应车轮的制动力性能参数而实现行驶中汽车制动性能的动态检测 3.3 路试检测法testngmethodsntheradl 行驶在测试路面上的汽车,当滑行到规定的初速度时实施紧急制动,汽车减速行驶直至停止,信号 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迷度,时刻、行驶距离等信号经处理后得到汽车的制动距离,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制动协调时间等制动性能参数而实现行驶中汽车制动性能的动态检测 注路试检测法主要包括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检测法.GPS技术检测法,非接触式速度仪检测法等若干方法
GB/T36986一2018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的技术条件 4.1被检车辆的技术条件为 被检车辆空载,应请请,无明显漏油,漏水.漏气现象.,发动机息速正常" a b 轮胎充气至规定的压力值,误差应不超过士10kPa; 轮胎完好,同轴轮胎花纹样式一致,花纹中无异物,花纹深度应满足GB21861一2014中6.4.4.2的 c 相关要求; d 气压制动的制动气压;气压表的指示气压应不大于750kPa; 液压制动的制动踏板力;座位数不大于9座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400N;其他车辆应不大于 e 450N 4.2路试检测的技术条件为 测试路面应为硬实、清洁、干燥、平坦的水泥或沥青路面,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路面纵向 a 坡度应不大于1%,路面局部不得有明显的破损凸起和凹陷 b 测试路面长度应不小于100m,宽度应不少于6m 应画出测试车道边线; d 检测时风速应不大于5 m/s; 用于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的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应符合GB/T28945的规定,其主要计 e) 量性能指标应满足JJF1168的要求; 用于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的非接触式速度仪的主要计量性能应满足JF1193的要求; 用于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的GPS检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GB/T18314的要求 8 h 沿试验道路正反两个方向的检测结果均应满足要求 4.3平板式检测的技术条件为 a 应根据所检车辆的轴荷选择相应承载能力的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b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表面应清洁,没有异物及油污,台体表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5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应符合GB/T28529的规定,其主要计量性能指标应满足JJG1020的 c 要求: d 检验辅助器具应齐全 5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的方法 5.1路试检测法 5.1.1检测参数 路试检测法的主要检测参数分别为 采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检测时的主要检测参数为;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协调时 a 间、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踏板力、制动稳定性 b 采用非接触式速度仪检测时的主要检测参数为;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初速度、制动距 离、速度、踏板力、制动稳定性 采用GPs技术检测时的主要检测参数为;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加/减速度,速度、制动协调 时间、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 5.1.2检验方法 5.1.2.1采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进行检测的方法为
GB/36986一2018 将踏板力计安装在制动踏板上,与主机连接; a b 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并调整至水平位置,与主机连接; c 设置好车牌号码,车型等参数,操作仪器进人制动性能测试状态; d)被检车辆起步,沿测试车道的中线加速行驶至高于规定的初速度后置变速器于空挡,滑行到规 定的初速度时急踩制动踏板,使车辆停止,读取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测得的充分发出的平均 减速度、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初速度、踏板力,并检查车辆有无驶出测试车道边线 5.1.2.2采用非接触式速度仪进行检测的方法为 将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被测车辆的合适位置,使之满足工作要求,并与主机连接 a b 将非接触式度仪车速显示器安装在驾驶员便于观察的位置; 将踏板力计安装在制动踏板上,与主机连接; c d 操作仪器,选择制动测试模式并进人测试状态; 被检车辆起步,沿测试车道的中线加速行驶至略高于规定的制动初速度后,置变速器于空挡, 滑行到规定初速度时急踩制动踏板,使车辆停止,读取非接触式速度仪测得的充分发出的平均 减速度、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速度、踏板力,并检查车辆有无驶出测试车道边线; 若检测的制动初速度与规定的制动初速度之差超过士2km/h,此次检测结果无效;或者按 式(1)对测得的制动距离进行校正 S,=(Ua/U.)2×S 式中: S. -规定的制动初速度时的制动距离,单位为米(m); 规定的制动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Un -测得的制动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S -测得的制动距离,单位为米(m) 5.1.2.3采用GPS技术进行检测的方法为: 将踏板力计安装在制动踏板上,与主机连接 a b 选择开阔、不易受干扰的地点架设基准站GPS接收分系统 在被测汽车上架设移动站GPS接收分系统 c d 开启基准站G;PS接收分系统和移动站GPS接收分系统,进人测试状态 GPs卫星观测时间应大于5min,观测卫星应不少于8颗,参与解算卫星应不少于6颗 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来测得基准点的位置坐标参数 通过基谁站GPs接收分系统持续进行约10min的该点坐标测试,对采集到的若干数据 进行筛选剔除和算术平均处理而得到该点的坐标值; 在已知的大地控制网内设有绝对高标的国家平面已知点上进行偏心观测,通过投影变形 和坐标转换求得该点坐标值 安装了移动站的汽车在行驶中实施制动移动站GPS接收分系统采集一系列GPS星历信号 g 和来自基准站的差分信号后送至主机进行分析,.处理和计算,从前得到大车一系列相关于时间 的行驶速度、加/减速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协调时间、制动距离等汽车制动性能参数 检测参数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和处理: h 按照式(2)计算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u'一u dlm 5.92S S 式中: d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被检汽车的车迷,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0.8u U
GB/T36986一2018 0.lw,被检汽车的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U 被检汽车的制动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Uo 被检汽车在车速为 到之间的行驶距离,单位为米(m); S S 被检汽车在车速为到v 之间的行驶距离,单位为米(m) 按照以下方法测得制动协调时间: 时刻踩刹车实施制动,GPS操作控制系统记录脚接触 被检汽车以规定的速度行驶,在t 制动踏板(或手触制动手柄)时的时刻i,记录当汽车的减速度达到GB7258规定的汽车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的75%时的时刻tg,t,与ti之差即为制动协调时间 按照以下方法测得制动距离 以规定的速度行驶中的被检汽车在时刻踩刹车实施制动,当汽车停止时记录下对应时 刻ta,在移动站GPs接收分系统储存的数据中读取与时刻及对应的汽车坐标值,计 算出汽车的行进距离,即为制动距离 检查车辆有无驶出测试车道边线,评判其制动稳定性 5.1.3检测记录 检测结束后,将检测数据记录在附录A中 5.2平板式检测法 5.2.1检测参数 平板式检测法的主要检测参数分别为 四轮及以上汽车的检测参数为轮荷、最大轮制动力、整车制动率,轴制动率、制动不平衡率,、踏 a 板力、制动协调时间 三轮汽车的检测参数为;后轴制动率、驻车制动率 b 5.2.2检测方法 采用平板台进行检测的方达为 检验员将被检车辆以5km/h10km/h的速度滑行,置变速器于空挡后对自动变速器车辆 a 可位于“D”挡),正直平稳驶上平板台; b 当被测试车轮均驶上平板时,急踩制动,使车辆停止,测得各车轮的轮荷(乘用车和其他总质量 小于或等于3500kg的汽车应为动态轮荷,对于并装双轴,并装三轴车辆的左右两侧可以按 照1个车轮计,最大轮制动力、轮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数值等,计算各车轴的制动率不平衡 率、整车制动率等指标; 重新起动车辆,待车辆驻车制动轴驶上平板时操纵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 计算驻车制动率; d 车辆制动停止时如被检车轮已离开平板,则此次制动测试无效,应重新测试; 对制动反应迟缓的汽车,必要时应连接踏板开关信号,检测其制动协调时间是否符合规定 e fD 检测时车辆应摆正,不得转动转向盘; 检验员应急踩制动踏板,每次踩制动踏板的动作要尽量一致; 8 h 当被检汽车经平板台检验后对其检测结果有质疑时,应采用路试检测法裁决 5.2.3检测参数计算和结果处理 相关制动性能参数按以下方法计算
GB/36986一2018 轴制动率:测得的该轴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之和与该轴轴荷的百分比,对乘用车和其他总质 a 量小于或等于3500kg的汽车轴荷取左,右轮制动力最大时刻所分别对应的左,右轮荷之和, 对其他汽车取该轴静态轴荷; b 制动不平衡率;以同轴左、右任一车轮产生抱死滑移时为取值终点,如果左、右车轮无法达到抱 死滑移,则以较后出现车轮最大制动力时刻作为取值终点 在取值终点前的过程中测得同时 刻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简称制动力最大差),制动力最大差与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 中较大者的百分比当轴制动率小于60%时,制动力最大差与该轴静态轴荷的百分比)即为制 动不平衡率; 整车制动率;为测得的各轮最大制动力之和与该车各轴(静态)轴荷之和之百分比 d 驻车制动率:测得的各驻车轴制动力之和与该车所有车轴静态)轴荷之和之百分比 5.2.4检测记录 检测结束后,将检测数据记录在附录B中
GB/T36986一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路试检测记录单 表A.1给出了路试检测法的数据记录单 表A.1路试检测法的数据记录单 检测站名称 引车员 检测地点 风速 检验/记录员 检测编号 检测时间 监督/审核人 车俩类型 品牌型号 发动机号 初次登记日期 车牌号码 燃油类型 驱动形式 驻车轴 整备质量(kg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检测法 检测项目 实测数据及结果 制动初速度(km/h 制动距离(m) 制动协调时间(s)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m/' 踏板力N 制动稳定性(有无超出测试车道 车辆装载情况 备注 非接触式速度仪 检测项目 实测数据及结果 制动初速度(km/h 制动距离(m) 速度(m/s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m/s 踏板力(N 制动稳定性(有无超出测试车道 车辆装载情况 备注 Gs检测系统检测法 观测卫星数 参与解算卫星数 观测时长(60s) 检测项目 实测数据及结果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m/' 制动协调时间(s 制动距离m 加/减速度(m/s 速度(km/h 制动稳定性(有无超出测试车道 备注
GB/36986一201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平板式检测记录单 表B.1给出了平板式检测法的数据记录单 表B.1平板式检测法的数据记录单 检测站名称 引车员 检测时间 检测编号 检测员 车辆类型 品牌型号 记录员 初次登记日期 车牌号码 监督人 发动机号 燃油类型 审核人 驱动形式 驻车轴 整备质量(kg 检测数据 检测项目 轴 二轴 整车 驻车 备注 左轮 轮彻 kg 右轮 左轮 最大行车 制动力(10N 右轮 左轮 动态轮荷 kg 右轮 制动力过程差最大值(10N) 行车制动率(% 制动不平衡率(% 空载制动 驻车制动力(10N 驻车制动率(%) 轴制动率(% 踏板力(N) 制动协调时间(s 备注
GB/T36986一2018 考文献 参 [[1]GB12676一2014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2]GB18565一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valofvehiclesof Uniformprovison.coneernngtheapprov [3]ECER13 categoriesM,NandO withregardtobraking valof 4们 the ECER13HUniformprovisionconcerning pasengerearswithreEard to aPpro raking roximationofthelawsofthememberstatesrela [5]71/320/EECCouneildirectiveonthe aPpr timngothebrnakingdevies.ofcertaincategoriesofmotorvehiclesandftheirtrailes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GB/T36986-2018

汽车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制动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性能。而汽车制动性能的动态检测则是测试制动系统性能的有效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和规范化。

GB/T36986-2018是我国制定的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时所需的试验设备、试验方法以及测试标准等内容。标准中明确指出,制动性能动态检测应当在平坦、干燥、无风的路面上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来说,GB/T36986-2018标准规定了制动性能测试的步骤和测试项。其中,制动距离和抗滑性是制动性能测试的两项主要指标。

制动距离是指车辆从制动开始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该项指标的测试应当在一定的速度、质量和路面条件下进行。测试时需要记录车速、制动力以及实际制动距离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抗滑性是指制动过程中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阻力比值。该项指标反映了车轮的刹车效率和制动系统的稳定性。测试时需要记录车轮速度、制动力以及车轮转速等数据,并计算出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阻力比值。

除此之外,GB/T36986-2018标准还规定了其他一些测试项,如热衰减、干湿性能、液压特性等。

总之,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是汽车制动系统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手段。GB/T36986-2018标准的制定为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化要求,有利于保障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方法类似的标准

    纸、纸板和纸制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纸、纸板和纸制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纸、纸板和纸制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的编号:GB/T36985-2018。纸、纸板和纸制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共有15页,发布于2019-07-01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性能检测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性能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性能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6987-2018。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性能检测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9-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