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59-2001

农业用碳酸氢铵

Ammoniumbicarbonateforagriculturalus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农业用碳酸氢铵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农业用碳酸氢铵的编号:GB/T3559-2001。农业用碳酸氢铵共有8页,发布于2002-01-012002-01-01实施,代替GB3559-1992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80
  • 实施日期2002-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536.25KB

农业用碳酸氢铵


国家标准 GB3559一2001 农业用碳酸氢铵 Ammoniumbicarbonateforagrieulturaluse 自2017年3月23日起,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标准,编号改为GB/厂3559-2001 2001-07-26发布 2002-01-01实施 发布 冒家睡益,烈国家标准
GB359-2001 根据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7 号)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本标准自2017 年3月23日起,转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月 本标准中第4章、第7章、第8章中8.2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是对GB3559--1992《农业用碳酸氢铵》的修订 本标准与前版的主要差异是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引用H(G;/T28431997标准,不再引用GB/T601系列标准 对检验规则中取样方法作丫修改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35591992 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渊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国家化肥质检中心(上海》.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继群,沙燕萍,张求真 本标准1983年首次发布
国家标准 GB3559-2001 农业用碳酸氢铵 代替GB3559-1992 Ammnoniumbicarbonatefor agriculturaluse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碳酸复铵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氮水吸收袈化碳所制得的碳酸氢铵 分子式;NH,Hc(o 相对分了质肘;79.06(根据1997年国际相对原了质撤表). 引用标准 2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义,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250-1989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断方法 G;1B8569--1997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318382--2001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neqIs(7409;1984) HG;/T2843-1997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产品分类 3 农业用碳酸氢铵分为湿碳酸领铵和干碳酸氢铵类 要求 4.1外观;白色或浅色结晶 4.2农业用碳酸氢铵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要求: 表1农业用碳酸氢铵的技术指标 碳酸氢 项 干碳酸氢铵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氮(N 16.8 17.2 17.1 17.5 0.5 水分(H.O 3.0 3.5 注:优等品和等品必须含添加剂 试验方法 本试验方法所用试剂溶液和水除特殊注明外,均应符合HG/T2843要求 氮含量的测定酸量法 5.1.1方法提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07-26批准 2002-01-01实施
GB3559-2001 碳酸氢铵与过量硫酸溶液作用,在指示液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硫酸 5.1.2试剂和溶液 5.1.2.1硫酸溶液c(1/2H,sO)=1mol/L 5.1.2.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mol/L; 5.1.2.3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 5.1.3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 5.1.4分析步骤 5.1.4.1测定;在已知质量的干燥的带盖称量瓶中,迅速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1g),然后立即 用水将试料洗人已盛有40.0mL或50.0mL硫酸溶液的250mL雉形瓶中,摇动瓶中溶液使试料完全 溶解,加热煮沸35min,冷却后,加23滴混合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漓定溶液滴至溶液呈现灰绿 色即为终点 5.1.4.2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料外,按5.1.4.1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5.1.5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料中氮(N)含量X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w-ex0.o4o X ×100 772 V一v,)c×1.401 式中;v -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 -测定试料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几; 试料质量,g; mm 0.01401 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 质量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所得结果表示至二位小数 5.1.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5% 5.2水分测定 5.2.1方法提要 碳酸氢铵中的游离水与电石反应,生成乙炔气 测量生成的乙炔气体积,计算出试料中水分 CaC十2H,0=C;H,+Ca(OH) 5.2.2试剂和溶液 5.2.2.1电石;全部通过筛孔为2504m的标准筛 若有结块现象,不得继续使用; 5.2.2.2封闭液;用乙炔饱和的氧化钠饱和溶液 5.2.3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测量装置如图1
GB3559-2001 股气件;2.7水套件;3温度计;4水准瓶15弹簧夹;6水浴" 8-乙块气体发生器;9玻璃管;l0橡皮察;l1橡皮竹 图1碳酸叙铵水分测定装置 5.2.]1射气管(1);容斌50ml.,分度值0.lmL.(干碳酸氢铵可用10ml 量气管) 5.2.3.2水套瞥(2,7);约d50mm,h500mm,内充水 5.2.3.3温度计(3)50C酒精温度计 5.2.3.4水准瓶(4);容斌250ml.的下口瓶,内充封闭液 5.2.35弹簧夹(6). 5.23.6水浴(6);500mL烧杯,内装水的温度须与室温相同 5.237乙块气体发生器(8)125mL.广口试剂瓶 523.8 玻璃管(9):容积约50ml,的直形玻璃瞥, 将上述部件按图1用橡皮管(11)和橡皮塞(10)连接,并保证不漏气 5.2.4分析步骤 5.2.4.1测漱装置的密封性试验;每次测定前均需按以下方法对测定装置进行密封性试验 打开乙块气体发生器(8)的瓶塞,升高水准瓶(4),使斌气管(1)充满封闭液,同时塞紧乙炔气体发生 器瓶塞,将水准瓶液面与气管液面对齐,读取量气管内封闭液液面读数,将水准瓶放在台面上,再次升 高水准瓶,如前读取量气管液面读数 反复两次,读数如无变化,说明不漏气 5.2.4.2测定;检查装置不澡气后,打开乙炔气体发生器的瓶塞,升高水准瓶,使量气管充满封闭液,以 弹簧夹(5)夹住水准瓶上橡皮管.在已知质量的 干燥的称量瓶中,迅速称取含水量小 d25mm.h25mm 于60mg的试样约13g(精确至0.001g) 取下称量瓶盖,将称量瓶连同称好的试料放人已预先放有 约5g电石粉的乙炔气体发生器中,将乙块气体发生器上的橡皮塞塞紧,如图1所示 打开弹簧夹,并使 水准瓶液面与量气管液面对齐,读取量气瞥中封闭液液面所示读数为初读数V 然后摇动乙炔气体发 生器(注意;在量气臂内封闭液液面下降的同时,同步向下移动水准瓶,使水准瓶内液面始终与量气管内 液面保持同一水平),直至试料与电石粉充分混合并无结块现象为止 将乙炔气体发生器放在水浴杯 (6)中放置1一2nin,如读取w -样,读取量气臂中封闭液液面所示读数为末读数V 从读取V开 始,到读好V为止,应始终使水准瓶中封闭液液面与量气管封闭液液面保持同一水平) 记录量气管水 夹套管中温度计所示温度值为测定温度t,同时记录测定环境的大气压力 5.2.5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料中水分(H,O)含量X,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 Q.00162 X =(V一X ×100 ×7x 7
GB3559一2001 w-wx二 X0.437 2 mX273十t 式中;V 量气管初读数,mL; 量气管末读数,mL; -测定环境大气压力,kPa; p -测定温度下封闭液的饱和燕汽压力(见表2),kPa; P 测定温度,C; 试料质登;g" ma 在标准状况下,与1.0ml乙块(C,H,)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水(H,O)的质量 0.00162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所得结果表示至二位小数 表2不同温度下封闭液的饱和燕汽压力 温度(),C 蒸汽压力(),kPa" 温度(),C 燕汽压力(),kPa 温度(),c 燕汽压力(户),kPa 14 0.453 1.210 27 2.693 0.480 15 1.290 28 2.853 0,520 1.373 29 16 3.026 0,560 17 1.466 30 3.200 0.600 18 1.56o 31 3.370 0.653 19 1.653 32 3.560 0.707 20 1.760 33 3.760 0.760 21 3.973 1.880 34 22. 0.813 22 000 35 4.200 0,867 23 1a0 2.1 36 4 453 10 0.920 24 2.253 37 4.706 0.987 25 2.386 38 4.973 1.050 5.253 12 26 2.533 39 13 1.130 5.2.6允许差 当水分小于0.5%时,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水分大于0.5%时,平行测定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 检验规则 产品应由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照本标准规定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保证所有出厂的 产品质量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6.2本标准中质量合格与否判断采用GB/T1250-1989中“修约值比较法” 6.3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类别、 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等级、产品净含量和本标准号 6.4用户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 6.5根据需要,可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对产品中是否含添加剂进行定性检验 6.6产品按批检验,以一班或-天的产量为一批,用户把附有质量证明书的产品或所收到产品作为
GB35592001 -批 6.7采样方法 袋装产品,总的包装袋数不超过512时,按表3确定取样袋数;超过512时,按式(3)计算结果确定 采样袋数,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果样袋数-3×N 3 表3采样袋数的规定 总的但装袋数 选取的最小取样袋数 总的创装数 选取的敢小取样袋数 I8 l0 全部单元 182~216 1149 19 217~254 255--296 50-61 12 20 297-343 658I 13 2! l1 82101 311一394 22 15 102125 395~10 23 D吵 126I51 16 13112 152I81 按表3或式(3)计算结果,随机抽取定袋数,用采样器从每袋最长对角线插人至袋的四分之处 取出不少于100《样品,每批采取总样M不得少】2kg 6.8将采取的样品置I塑料薄膜袋中,扎紧袋 仔细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到500关分装于两个清 沽、F燥带磨塞的广口瓶或具密闭性能的其它容器中密封,容器上粘贴标签,注明:生广企业名称将产 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姓名 瓶作产品质斌分析 瓶保存个月,保留样应嚣f使样品尤 显著分解的环境中,以备查用 6.9如果检验结果中有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应按上述方法从总体物料中选取两信数赋的 包装袋中取样后复羚 复龄结果只婆有-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墨求.则整推产品不能验收 6 10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t发生异议时,按《产品质仲检和质鉴定埋方法》规定进行 标识 可不标明类别,其余按(G;18382规定执行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产品包装应按G138569规定执行 82产品每袋净含量(25士0.25)kg.(40士0.4)kg、(50士0.5)kg 每批产品半均每袋净含址不低于 25.0kg、40.0kg、50.0kg 8.3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注意轻搬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8.4产品在运输与贮存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雨并贮于低温处
GB3559一2001 附 录 标准的附录 碳酸氢铵成品中添加剂的定性检定 A1方法原理 添加剂的定性检定是以检定产品中活性物质的有无来表示结果 检定在水相碳酸氢铵水溶液)和有机相(二氯乙烧)中进行 四丁基澳化铵优先与添加剂活性物结 合,存在于水相,则有机相无色 无添加剂时,四丁基澳化铵与澳酚蓝结合进人有机相,使其呈蓝色 A2试剂和溶液 A2.1二飘乙烧; A2.2氨水 A23飘化钠饱和溶液 A2.4四丁基澳化铵溶液(0.5g/L);称取0.50g四丁基澳化铵,溶于水后,稀释至1000mL量瓶中, A2.5澳酚蓝指示液(2g/几),称取0.20g澳酣蓝,加5.0mL2g儿复氧化钠溶液溶解后,用水稀释至 100mL A3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10.0《试样于100L烧杯中,加人20mL水,适当加热待试料溶解后,转移到100mL 带塞比色管中,加氨水5mL,二氮乙焙10mL,氮化钠饱和溶液5mL,澳酚蓝指示液8滴,四丁基澳化 铵溶液两滴(相当于0.08mL),盖好塞子,剧烈摇动瞥内溶液,稍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有机相(即下 层二氯乙婉相)颜色 A4判断 有机相无色为含有添加剂;蓝色为不含添加剂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的编号:GB18382-2001采。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共有8页,发布于2002-01-01
农业机械营销企业开业条件等级划分及市场行为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农业机械营销企业开业条件等级划分及市场行为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农业机械营销企业开业条件等级划分及市场行为要求的编号:GB/T18389-2001。农业机械营销企业开业条件等级划分及市场行为要求共有7页,发布于2001-10-012001-10-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