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1109-2014

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

Methodofevaluationforacousticqualityofmusicalinstru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的编号:GB/T31109-2014。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共有12页,发布于2015-08-012014年第2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Y5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7.200.20
  • 实施日期2015-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2页
  • 文件大小372.81KB

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


国家标准 GB/31109一2014 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 Methodofeyaluationforaeousticqualityofmusiealinstrument 2014-09-03发布 2015-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1109一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原则 要求 评价项目 评价程序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评分、统计与报告
GB/T31109一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乐器研究所,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武汉音乐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鉴堂、王伟,庄严,范廷国、梁志伟、王国振、潘绮珊、陈民杰、李健、吴东亮、 秦宏伟、周耘、谷杰
GB/T31109一2014 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乐器声学品质中音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要求,评价项目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乐器声学品质中音质的主观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乐器声学品质物理量的客观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86-2009电工术语声学和电声学 GB/T3947一1996声学名词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2900.86-2009,GB/T3947一19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晰definitional 声音纯净、有层次,泛音可辨 注其反义词是模糊、浑浊 3.2 柔和melow 声音松通,听感舒适 注:其反义词是生硬,刺耳 3.3 明亮bright 中音丰满而有力,高音充分、泛音丰富,明快活跃 注:其反义词是暗谈、,沉闷 3.4 丰满full 声音饱满、厚实,富有弹性 注:其反义词是单薄、干瘪 3.5 圆润 Sm0oth 声音优美、松通,饱满而润泽,不尖糙 注:其反义词是粗糙、尖锐 3.6 平衡balanced 乐器全音域范围内各音区的音量分布协调,音色统一 注;其反义词是失衡、不均
GB/I3110g一2014 谐和 harm0i0uS 乐器全音域内的同度音和八度音协调、融合 注:其反义词是失谐 3.8 独立评价法independenteyalwation 不以某个特定乐器作为参照物而进行的评价 注:也称单刺激评价法,绝对评价法 3.9 对比评价(法 omparativeevaluation 以某个特定乐器作为参照物而进行的评价 注:也称相对评价法、比较评价法 评价原则 4.1评价法的选择 4.1.1当需要对乐器进行鉴定、检测时,应采用独立评价法 4.1.2当需要将某种乐器作参照对象,确定它们之间相似程度时(如仿制达标等),应采用对比评价法 4.2评价形式 4.2.1评价人员应通过自己的听觉和专业经验,独立对乐器声学品质进行评定,乐器的各种标识(包括包 装物)应予遮盖,乐器与评价人员之间应以幕布隔离(见5.3.7),必要时,可在评价人员之间采取隔离措施 4.2.2当对某项评价项目的结果存在疑义,可在打分结束后再开启幕布,由评价人员亲自演奏以得到 确切结论 要求 5.1 评价小组 应符合下述的规定 a)评价人员应至少具有中级职称,并从事乐器专业工作5年以上; b) 所有成员均应熟悉被评的同类乐器" c)评价小组的人数应为不少于3人的奇数,并具有代表性 d)评价人员的人选由组织方确定,必要时,可在不少于组成人数2倍的备选人员中随机抽取; e 评价人员应执行回避制度; 评价前应由全体成员推举1位组长,负责汇总评语结论 5.2演奏人员 5.2.1演奏人员应至少具有国家三级演奏员或中级职称专业资格,并有10年以上被评乐器的演奏经验 5.2.2演奏人员应由评价组织方选定 5.3评价室 5.3.1评价室几何参数 应符合下述的规定:
GB/T31109一2014 a室内长度,宽度、高度的比例应避免整数倍关系; b)应进行室内简正振动频率的计算,以避免孤立的或成群的简正振动 评价室的容积应不小于50m 5.3.2评价室内气候环境条件 应符合下述规定 a)温度;l8C一27C; b)相对湿度:45%75% 5.3.3评价室内的本底噪声 评价室内无人员时,听音区的本底噪声应小于35dBA计权) 5.3.4评价室内的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T 应符合表1的要求 混响时间T 要求 1 表 混响时间T 平均值/s 房间容积/m 63Hz一200Hz 200Hz4000Hz 4000Hz8000Hz s100m 0.3~0.75 0.30.7 0.30.65 100m300m 0.30.9 0.30.85 0.3一0,.8 >300m 0.32.0 0.3~1.8 0.31.6 5.3.5评价室内的声频响曲线 应符合图1的要求 3dB 声压级的平均值 3dB 2/octave 1.5dB/octave 0 250 2000 16000 频率/Hz 图1声频响曲线
GB/I3110g一2014 5.3.6评价人员的座位安排 应符合下述的规定 a)进行声学品质的音质评价时,评价人员应坐在图2所示的听音区内 b)评价人员距侧墙至少0.6m,距后墙至少1 Im e评价人员之间的间隔至少0.6m 评价人员的座椅应是软椅,并且座椅靠背应不高于肩,评价 室内评价人员的座位安排应使前、后排位置错开,以免影响评价效果 5.3.7 被评乐器的放置 应符合下述的规定: 所有被评乐器应处于正常演奏状态 a 被评乐器距墙至少1m(应根据乐器体积及响度的强弱作相应调整),距最前排中间位置的评 价人员1.6m一2.0m见图2; 被评乐器应置于透声幕布后面,幕布应是透声性能好且不透光的,在8kHz以下的频率范围 内,声传输损失应小于1dB >lm 被评乐器 1m 1.6m~2.0m 幕布 评价人员 听音区 >0.6m >1m 图2被评乐器及评价人员位置图 5.4乐器 5.4.1被评乐器 被评乐器的品种品牌,规格等,应根据评价目的由组织方确定 5.4.2参照乐器 除因评价目的而特指的品牌、型号外,参照乐器与被评乐器的类型应基本一致,采用业内公认的优
GB/3110g一2014 质品,音质、音色及性能为评价人员所熟悉,并应在评价报告中加以说明 5.5评价曲目 评价曲目应由评价的组织方根据乐器种类、评价目的,与评价小组协商确定,,一般情况下宜选择公 认的被评乐器最具代表性的曲目,可选择全曲或其中的几个乐句,但应包括该乐器音域的所有音区 6 评价项目 6.1评价基本项目 乐器声学品质中音质评价的基本项目与用语见表2 6.2评价等级与加权 乐器声学品质中的音质评价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2 除所列的5个级别外,每次评价前应根据乐器音质特点、评价目的,由评价小组根据各评价项目对 该乐器音质的重要程度,确定每个项目的加权系数,其数值可在0.11.0之间选择 表2音质评价的基本项目等级与用语 音质等级 良(78分 中(56分 劣(0一2分 优(9一10分 差(3一4分 清晰度 清晰纯净、层次感好 较清晰、有层次 -般 较模糊、浑浊 模糊,浑浊 柔和(度 柔和不紧将舒服悦耳 较柔和、不刺耳 般 较生硬或者过软 生硬,刺耳 明亮(度 明亮悦耳,泛音丰富 较明亮 -般 较暗或者过亮 暗淡,沉闷 较干瘪或者过于饱满干瘪,单 丰满度 丰满、有弹性 较丰满、弹性尚好 般 项 圆润(度 圆润、舒适 较圆涧 般 较粗糙,略扁 粗糙,干 扁 目 平衡(度 较平衡、均匀 平衡,均匀 -般 部分失衡,有不均现象完全失衡 谐和(性 谐和、协调 较谐和、协调 部分失谐 一般 完全失谐 穿透力 穿透力强,传远好 穿透力较好 -般 穿透力小,音感较散 松弛,发散 评价程序 7.1 准备工作 正式评价前应做好下列准备: 乐器至少应在评价室内放置60min,使其达到温湿度平衡; a b)如果使用电源,应将被评乐器按制造商规定的时间通电预热 应按制造商的规定,由组织方指定的专业人员对参与评价的乐器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正常演奏 的状态; 多件乐器的演奏先后顺序应协商确定,必要时由抽签决定 在对比评价或多个乐器独立评价开始前,应由组织方对所有乐器进行随机编号,并以编号的形 式提交评价人员
GB/I3110g一2014 7.2评价 评价应按下述程序进行: a)在参与评价的乐器调整就绪后,调试人员应退出,评价人员方能进人评价现场 b)演奏员应按事先的规定演奏所选定的乐曲或乐句;对于重要细节,在演奏结束后评价人员可提 出重复演奏某一乐句,但至多演奏3遍 除特殊情况外,评价应在同一现场由同一演奏员演奏; c d对比评价时,若条件允许,可在被评乐器与参照乐器之间快速反复比较同一乐句,以得到准确 结论 7.3评价持续时间 评价人员和演奏员的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过长,评价活动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45 min, ,评价人员1d 的总评价时间不宜超过6h
GB/T31109一2014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评分、统计与报告 A.1评分 评价人员应独立评分,各项目的分值在0~10之间,最小单位值为1分,并给出被评乐器的总体印 象分,评分表的样式参见表A1 为方便分析评价结果,评价人员应对各评价项目分别给出评语,所采用的用语可在表2基础上选 择、增补和修订 表A.1单件乐器评分表 被评乐器编号 序号 评价项目 单项得分 评 语 x(度) ×度 X×(度 ××(度 总体印象 综合评语 日 评价人 日期 年 月 座位号: A.2统计 A.2.1单件乐器独立评价的分数统计与评语 在所有评价人员完成评分后,将得分填人汇总表(参见表A.2),按以下方法进行统计 按式(A.1)计算该乐器各评价项目的单项平均得分P: P A.1 习"" 式中: 各评价项目的单项平均得分 P 评价人员总人数; -第i个评价人员对该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 注;当评价人员多于5人且某个单项分值出现异常高分或低分(与单项平均分相差30%以上),可减去一个最高分 和一个最低分后再行计算,此时式(A.1)中应以n代替月, n,n1=n b)将各评价项目的单项平均分数乘以加权系数,得到加权后单项得分; 将各单项得分相加,并计算各评价项目加权后的满分值" c d)按式(A.2)计算出被评乐器的最终评价得分保留2位小数)
GB/I3110g一2014 ×100 (A.2) P 式中: 最终评价得分; 各评价项目的单项平均得分 P 各评价项目加权后的满分值 评价项目数 最后在表A.2上形成综合评语 e 表A.2单件乐器评价得分汇总表 被评乐器编号: 座位座位座位座位座位座位 座位单项平单项加 加权后 评价项目 号2号3号4号5 号n均得分权系数 单项得分 号 号6 x ×度 X度 ×度 X度 总体印象分 加权后单项得分之和 最终评价得分 综合评语 年 月 评价组长: 日期 A.2.2多件乐器独立评价的分数统计与评语 多件乐器采用独立评价时的分数统计与方法如下 a)先按A.2.1中a)~d)的步骤,采用表A.1,表A.2,统计、计算出各乐器的最终评价得分; b)然后采用表A.3进行汇总、排序,形成综合评语 表A.3多件乐器独立评价得分汇总表 评价项目及单项加权后得分 最终评 被评乐器编号 排序 价得分 X度 X度 X(度 * ×度 总体印象分 综合评语: 月 日 年 评价组长: 日期:
GB/T31109一2014 A.2.3对比评价法的分数统计与评语 采用对比评价时的统计方法如下 采用对比评价法时,首先应分别对被评乐器和参照乐器打分、加权统计,统计方法与独立评价 法相同(参见表A.1、表A.2); b)然后将被评乐器与参照乐器的各项得分进行比较(参见表A.4),分别得出各项评语: 若被评乐器的分数等于或高于参照乐器,分项评语为“达到”或“超过” 2) 若被评乐器的分数比参照乐器低1分以内,分项评语为“相当” 若被评乐器的分数比参照乐器低1一2分之间,分项评语为“接近”; 3 4) 若被评乐器的分数比参照乐器低23分之间,分项评语为“有一定差距” 5)若被评乐器的分数比参照乐器低3一4分之间,分项评语为“差距较大” 6)若被评乐器的分数比参照乐器低4分以上,分项评语为“完全不同” 最终在表A.4的基础上,确定两个乐器之间的相似度,给出综合结论 表A.4对比评价得分汇总表 被评乐器编号 参照乐器编号 评价项目 单项分值差 单项结论 序号 被评乐器单项加权后得分 参照乐器单项加权后得分 ××度 ××度 X度 XX度 总体印象分 综合评语 评价组长 日期 年 月 日 A.3评价报告 在上述统计的基础上,应经过集体讨论,对被评乐器声学品质中音质评价的结果给出评价报告,原 则上应包含下列内容 a)评价目的、评价组织方、评价方式 b 所有参与评价乐器的制造商、商标,型号,出厂日期或编号),以及在评价时的编号; 评价室内的物理环境(包括:几何参数、气候环境、本底噪声,混响时间等) c d乐器摆放说明 评价所用曲目及乐句; e) 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g 被评乐器的单项得分、总体印象分及综合评语

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GB/T31109-2014

乐器声学品质是指乐器的音色、音量、音高、音准、音响延迟等各种声学特征,它直接影响着乐器的演奏效果及其音乐表现力。因此,在乐器制造与音乐表演领域中,对乐器声学品质的评价尤为重要。

作为一项国家标准,GB/T31109-2014《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科学、准确的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旨在帮助乐器制造商和演奏者更好地进行乐器的声学品质评价,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该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乐器,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例如各种键盘乐器、管乐器、弦乐器等。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音色特征:通过测试乐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分析其音色的明暗、宽窄、丰满等特征,从而评估乐器的音色品质。
  • 音量特征:通过测试乐器在不同音高下发出的声音大小,结合环境噪声等因素,评估乐器的音量品质。
  • 音高特征:通过测试乐器发出的各种音高的音符,结合其准确度及稳定性等因素,评估乐器的音高品质。
  • 音响延迟特征:通过测试乐器发出的声音到达听者耳朵的时间差,评估乐器的音响延迟品质。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标准还规定了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及相关测试设备的要求,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GB/T31109-2014《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为乐器制造商和演奏者提供了一条科学、标准的乐器声学品质评价之路,有助于提升乐器的品质和演奏效果。

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的编号:GB/T31106-2014。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共有17页,发布于2015-08-012014年第21号公告
六氟磷酸锂产品分析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六氟磷酸锂产品分析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六氟磷酸锂产品分析方法的编号:GB/T19282-2014。六氟磷酸锂产品分析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5-05-012014年第2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乐器分类

钢琴弦轴板

钢琴用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