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2712-1991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Therequirementsforsupervisionofrecoveryofcondensatefromsteamheatingsystemandtechniqueofautomaticsteamtrap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的编号:GB/T12712-1991。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共有13页,发布于1991-12-011991-12-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40.10
  • 实施日期1991-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3页
  • 文件大小1,016.96KB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 GB/T12712一g1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 阀技术管理要求 Therequirementsforsupervisionofrecoveryofcondensate fromsteamheatingsystemandtechniqueofautomaticsteamtraps 1991-01-29发布 1991-12-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 GB/T1271291 阀技术管理要求 Iherequirementsforsupervisionofrecoveryofcondensate fromsteamheatingsystemandtechniqueofautomaticsteamtrap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蒸汽供热系统中凝结水回收的原则,回收系统的确定和蒸汽疏水阀的选择、安装,运 行管理等有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透用于工矿.企事业单位中公称压力A<2.45MPa,介质温度1<350c的燕汽供热系统中 凝结水回收系统的设计改造、安装和运行管理 引用标准 GB1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GB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12247蒸汽疏水阀分类 GB12248燕汽疏水阀术语 GB12251蒸汽疏水阀试验方法 zB16007蒸汽疏水阀技术条件 术语、代号 了 了.1凝结水回收率年实际回收的合格凝结水量与年采暖或生产、生活等蒸汽间接加热产生的可被回 收的凝结水量的百分比 即; 凝结水回收率(% --.1 车而襄霖I装幕稻不×I100 迷;1)指符合“5章凝结水回收原则"中有关规定的凝结水量 了.2比压降管道每米长的沿程阻力损失 了.了开式系统凝结水与大气直接相接触的系统 54闭式系统凝结水与大气不直接相接触的系统 5.5计算管段含汽率被计算管段1000g汽水混合物中含燕汽的质量 了.6 单元流水方式在每台用汽设备的班水点上,各自安装一个燕汽碗水阀然后再接于同一集水总管 上的疏水方式 s7成组疏水方式几台用汽压力相同的设备共用一个蒸汽疏水阀的疏水方式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压力在凝结水回收系统中,实际工作条件下蒸汽碗水阀进口端的压力 了.8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在凝结水回收系统中,实际工作条件下蒸汽疏水阀出口端的压力 了.9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工作背压在凝结水回收系统中,实际工作压力条件下燕汽疏水阀所能 了.10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1-29批准 1991-12-01实施
GB/T12712一91 提供的出口端的最高压力 基本公式 凝结水管道的比压降计算公式 4.1 2 从一反.s4x" 贸 式中:Mh 比压降,P/m; 摩擦阻力系数; G 凝结水计算流量,t/; 管道内径,mm, D. 密度,kg/m 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4.2 0.25 ( 3 -a(岚 式中:入 摩擦阻力系数; -管壁等值粗糙度, Kd--一 ,mm; D, 管道内径, mm 凝结水回收的原则 5.1 凝结水回收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玫策;总体规划远近期结合,做到技术先进、 设备可幕、经济合理 5.2蒸汽供热系统的用汽设备,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凡凝结水有可能被回收的,应尽搔采用燕汽 间接加热方式,以提高凝结水回收量 5了在燕汽供热系统中,用汽设备产生的凝结水,在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必须回收,藏结水 回收率不得小于60% 豆4对于有可能被污染或确被污染的凝结水,经技术经挤比较后,确认有回收价值的,应设置水质监测 及净化装置予以监测回收或净化回收,确实不能被回收的也应设法回收其热熊 5.5二次蒸发箱产生的蒸汽和高温凝结水的热能应尽量利用 5.6 回收的凝结水作为锅炉给水用时,必须符合GB1576或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水质标准的有关规 定,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必须进行水质处理,合格后方可供锅炉使用;若处理后仍不合格,可不必处理,另 供它用 6 凝结水回收系统的确定及其依据 6.1 凝结水回收系统的确定 凝结水回收系统一般分为重力凝结水同收系统、背压凝结水回收系绕相压力凝结水回收系统 采用重力凝结水回收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6.1.1 B.1.1.1凝结水排出点(通大气)与凝结水箱人口之间的高度差所具有的势能必须能克服管道系统中 的阻力及凝结水箱的压力 管道系统允许比压降按式(计算 6.1.1.2 ,Z 二 Mh=s 4 L十L
GB/T12712一91 式中: 允许比压降,Pa/m; AMh 凝结水箱的压力,Pa; P Mz. -蒸汽疏水阀的排水点或二次蒸发箱出口处与凝结水箱入口处的高度差, m 管段总长度,m; 管段局部阻力当量长度,m 重力加速度,m/s 凝结水的密度,kg/m 6.1.1.了凝结水管道水力计算按公式(2)和(3)计算 6.1.1.4管壁等值粗糙度K =1.0mm 6.1.1.5凝结水的密度一般取p=958.38kg/m' 6.1.2采用背压凝结水回收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6.1.2.1燕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一般应小于或等于蒸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工作背压,即 PoB<严”AMo; 5 式中"on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按本标准中的公式(14)计算,Pa; 燕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工作背压,参见本标准的第7.7条,Pa, PMoB 6.1.2.2采用背压凝结水回收系统时,当个别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高于其实际最高工作背压 时,可用凝结水回收装置送往凝结水回收系统 允许比压降按式(6)计算 6.1.2.了 AZ "二"土A M= 6 Ld 式中;M 允许比压降,Pa/m; 计算管段起点压力,Pa; P 计算管段终点的压力,Pa; P 计算管段凝结水管道高度差,以计算基准面为准,向上抬高取负值,向下取正值,m, AMa 管段总长度,m; L 管段局部阻力当量长度,m; 重力加速度,m/e 汽水混合物的密度,kE/m' 6.1.2.4背压凝结水管道允许比压降最大不得大于100Pa/m 6.1.2.5凝结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按公式(2)和(3)计算, 6.1.2.6管壁等值粗糙度K取值;在闭式系统中K,=0.5mm,在开式系统中K=1.0mm 6.1.2.7汽水混合物的密度按式(7)计算 A一 二 r)2,十x rt 式中:A -汽水混合物的密度,kg/m; -计算管段汽水混合物的平均比容,m:/kg; -计算管段平均压力下凝结水的比容,m=/k名; 2 -计算管段平均压力下蒸汽的比容,m/kg; -计算管段中的平均含汽率,kg/kg 6.12.8背压凝结水回收系统中,当有几种不同实际最高工作背压的燕汽疏水阀排出的凝结水汇合
GB/T12712一91 时,一般应把实际最高工作背压相近者(压力差小于0.3MPa)汇入同一凝结水总管 6.1.2.9背压凝结水一般不能和压力或重力凝结水汇合于一根总管,但可与凝结水回收装置排出的凝 精水汇合于一快总管 6.1了采用压力凝结水回收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6.1.了1凝结水加压站的位置宜选于需回收凝结水的热负荷中心. 6.1.了2凝结水箱一般设置一台,当凝结水有可能被污染时,应设置两台 当凝结水泵无自启停装置 时,水箱总容积一般按3040.min最大回水量确定,有自启停装置时,水箱总容积一般按15~20min最 大回水量确定 6.1.了.了凝结水加压站至少应安装两台凝结水泵,其中台备用 6.1.了.了.1凝结水泵的台数,容量应按表1确定 表 断 工作 连 间 续工作 凝结水泵台数 每台容量 全部容量 每台容量 全部容量 2.0o 4.0G 1.2G 1.0G 0,6G 3.0G 1.8G 0.7G 2.8G 0.4G 1.6G 注:1进入凝结水箱中的凝结水总计算流量 6.1.了.了.2凝结水泵的扬程按式(8)计算 H=HzH 9p 式中:H -凝结水泵的扬程,m; P 凝结水箱的压力,Pa; H 管道系统总的水力阻力,m, z 凝结水泵后凝结水提升的最大高度,m 附加压头,m 一般取5m水柱 H 6.133了凝结水箱出水口处应高于凝结水泵入口处,其高度差依凝结水温度而定;当凝结水温为90 ~100C时,高度差为1m;当凝结水温为100~104C时,高度差为1~1.5m. 6.1了.了4同一凝结水系统中,有几个凝结水加压站时,凝结水泵的选择应符合并联运行的要求 6.1了了5凝结水系宜装设自动启动和停止运行的装置 压力凝结水管道水力计算按公式(2)和(3)计算 6.1.了.4 6.1.了5压力凝结水管道的比压降,一般主干管取50一100阳/m,支管不超过300阳/m 管壁等值粗糙度K.为1.0mm. 6.1.3.6 凝结水的密度p一般取958.38kg/m 6.1 在确定凝结水回收系统方案时,应优先考虑采用闭式系统,闭式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6.1.4.1二次蒸发箱排水处的压头必须能够克服管道系统的阻力,高度差(提升为正,下降为负)及凝 结水箱中的压力 在凝结水管接至凝结水箱处的水封管顶端,应装设与水箱的汽空间相连通的防虹吸管 6 6 .1.4.了凝结水箱应为闭式承压水箱,并应装设安全水封 6.2凝结水回收系统确定的依据 8.2.1凝结水的流量、温度、压力含油量、含铁量等参数及送出方式等条件 6.2.2全厂总平面图、区域图、竖向图
GB/T12712一91 82.了用汽设备对疏水有无特殊要求,如;是杏需要排饱和水;,是否需要及时排出不凝结性气体等 蒸汽疏水阀的选型 .1蒸汽统水阀的公称压力及工作温度应大于或等于蒸汽管道及用汽设备的最高工作压力及最高工 作温度 7.2蒸汽疏水阀必须区别类型,按其工作性能、承件和凝结水排放量进行选择,不得只以蒸汽疏水阔的 公称通径作为选择依据 在凝结水同收暴镜中,若利用工作肯压回收凝结水时,应选用肯压率较高的燕汽就水树(如机械型 7.了 蒸汽疏水阀). 当用汽设备内要求不得积存凝结水时,应选用能连续排出饱相凝结水的赛代魂水树(如浮球式卷 汽疏水阀. 在凝结水回收系统中,用汽设备既要求排出饱和凝结水,又要求及时排除不凝结性气体时,应采用 7.5 能排饱和水的蒸汽疏水阀与排气装置并联的疏水装置或采用同时具有排水,排气两种功能的燕汽疏水 阀(如热静力型燕汽硫水阀 当用汽设备工作压力经常波动时,应选用不需调整工作压力的蒸汽疏水闵 7.6 燕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工作背压尸o8的确定 7.7.1机械型蒸汽疏水阀 P”MoB=0.8'o 9 7.7.2圆盘式蒸汽疏水阀 10 ”"MoB=0.5"o 脉冲式蒸汽疏水阀 "MMoB=0.25Po 11 7.7.了热静力型燕汽疏水阀: PMoB=0.3Po 12 式中;”"MoB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最高工作背压,Pa Po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压力,Pa 7.8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压力Po的确定 7.8.1当凝结水由蒸汽管道系统排出时,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压力等于蒸汽管道的工作压力 7.8.2当凝结水由用汽设备排出时,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压力按下式确定: Po=0.90.95)P 13 式中;"o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压力,Pa 用汽设备的蒸汽压力,Pa,其值为测定数据或制造厂提供的数据 7.9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按式(14)确定 PoB= 14 =9p(H,十Az.十P 式中:oB 蒸汽疏水阀的实际工作背压,Pa; Hs -蒸汽疏水阀后管道系统总的水力阻力,Pa; 蒸汽疏水阀后提升或下降的高度,提升为正值,下降为负值,, AZ ,m;
GB/T12712一91 P 凝结水箱的压力,Pa; 重力加速度,m/s; 密度,kg/m' 7.10用以选择蒸汽疏水阀的凝结水排放量按下列原则确定 必须准确地掌握用汽设备的凝结水排放量c和用汽压力 7.10.1 7.10.2用以选择蒸汽疏水阔的凝结水排放量G,按式(15)计算 G,=7G (15 式中:G 蒸汽疏水阀的凝结水排放量,t/h; 安全率,其数值按蒸汽疏水阀样本选取,或参考附录B, 用汽设备凝结水的排放量,t/D G 凝结水回收系统间件设置的技术要求和保温 8 在蒸汽供热系统中,所有产生凝结水的用汽点,其凝结水出口处都必须安装相匹配的蒸汽疏水阀 8.1 不允许用截止阀代替 &.2凝结水总管架空敷设时,蒸汽疏水阀排出凝结水的支管从总管的上部连接,并在燕汽疏水阀后安 装止回阀;当蒸汽碗水阀安装在设备的底部且排出凝结水的管子有提升高度时,也应在蒸汽疏水阀后安 装止回阀 8.了所有用汽设备应优先采用单元疏水方式,当多台用汽设备用汽压力相同且对疏水要求不严时,也 可采用成组疏水方式来设置蒸汽疏水阀;用汽压力不同的设备不允许共用一个蒸汽碗水阀 8.4一台用汽设备一般只安装一个蒸汽疏水阀,当用一个排水量较大的蒸汽疏水阀确实不能满足设备 凝结水排放量的要求时,才可选用两个相同的燕汽疏水阀并联使用 8.5设备工艺需要时,可以并联一只同型号的燕汽疏水阀或安装旁通阀作为备用 8.6蒸汽疏水装置应设监测装置 8.7凝结水管网的高点应装放气阀,低点应装排水阀 8.8对于输送饱和恭汽的主干管,间断供汽时,每隔100m左右应安装启动蒸汽疏水阀;连续供汽时 逆坡管每隔200300m应安装启动燕汽疏水阀,顺坡管每隔400~500m应安装启动蒸汽疏水阀,对于 输送过热蒸汽的主干管,可根据过热度及输送过程中过热度降低的程度参照饱和燕汽而定 8.9蒸汽管道的疏水点应选在管段的最低处、上升立管的底部、管道的末端,减压阀和自动调节阀的前 面 8.10凝结水回收量较大(1t/h以上)的车间或设备宜安装流量计量装置 8.11凝结水回收系统的保温应符合GB4272的有关规定 9 蒸汽疏水阀的安装 g.1蒸汽疏水阔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排水特性图表等,并进行外观质量 检查,对质量有疑间者,必须进行动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其检测方法见附录A g.2蒸汽疏水阀在安装前,应对与其连接的管道,设备进行清洗,清洗可以用清水冲刷,也可以用压缩 空气或燕汽进行吹扫,应将管道中的杂物和污垢清除干净 9.了蒸汽疏水阀必须按阀体上箭头标示的流动方向进行安装 g.4蒸汽疏水阀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位进行安装 对于不带过滤器的燕汽疏水阀,应在阀前安装过滤器,其过流面积不得小于通道面积的1.5倍 过 滤器应设置在易于拆装的位置 g.6用汽设备疏水点必须选在用汽设备汽室最低点的下方,使凝结水能自然顺畅地流入燕汽疏水树
GB/T12712一91 9.7机械型燕汽疏水阀和热动力型蒸汽疏水阀应尽量靠近用汽设备安装 a.8,热静力型蒸汽疏水阀安装位置应离开用汽设备1m左右的距离 9.g蒸汽疏水阀的安装位置必须便于维修 10用汽设备至蒸汽疏水阀之间的连接管一般不应保温 蒸汽疏水装置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与所在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相同 9.11 凝结水回收系统及蒸汽疏水阔的管理和检修 10 凝结水回收系统的管理和检修 10.1 10.1.1必须有完整的凝结水回收系统管路图,其中包括,间接加热设备的有关参数、凝结水管道的公 称通径、标高,长度,坡度、检测口位置、计量点位置、系统的附属装置及凝结水利用设备等 10.1.2必须制订凝结水泵站及其装置的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并建立设备台帐 10.1.了凝结水回收量较大(1t/h以上)的车间或关键设备应建立凝结水回收率台帐 凝结水回收率台 帐参见附录c' 运行中必须认真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按时作好水质监测记录和妾结水回收量的记录 10.1.4 10.1.5按检修制度规定及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10.1.6按有关规定定期校验计量装置并作相应记录 0.2蒸汽疏水阀的管理和捡修 10.21在蒸汽跪水阀使用数量较多(大于或等于200只)和凝结水回收量较大(大于或等于1/D)的 企业应配备恭汽蔬水树检测装Y 10.2.2确保全厂的蒸汽疏水阀的完好率申不低于90% 蒸汽宛水阀的完好率中按式(!6)计算 10.2.2.1 巾=a砂 式中;a 燕汽疏水阀的配备率,要求其值应为100%; 凝绰水回收系统实装蒸汽疏水阀只数 a(% 会×100 凝结求家统脸流术戴 -蒸汽疏水阀的合格率,其值要求不低于90% 飘(%)_抽鑫燕蠢费杰食尊易整xI100 10.2.2.2蒸汽疏水阀抽检数的确定 凝结水国收系统蒸代水树设置数在50只及以上者,抽检数为20只;500只以下者,抽检数为 0只 10.2.2.了抽检方法 随机抽取被检测企业的蒸汽跪水阀管理挡案卡,编号,确定抽检点 10.2.2.4所有抽检燕汽疏水装置凡有明显跑新鲜蒸汽者,均按不合格点计数 10.2了燕汽碗水阀必须有专人管理和维修,对于熬汽琉水阀使用数量较多的企业要专设管理人员或 管理组 10.2.4管理人员或管理组的职责范围 10.2.4.1 编制熬代蔬水间的需用计划,禁止选用陶改产品;对企业鞠进的燕汽藏水阀进行检查,确认 其质斌合格,技术文件齐全后,方可入库或安装使用 10.2.42检查用汽设备所装的蒸汽豌水阀选型是否正确,安装是否合理,使用条件是否得当;能熟练 地使用检测设备及仅表,井能对蒸汽魂水阀进行检测.维修等工作 绘制全厂蒸汽疏水阀分布网络图,妥善管理蒸汽疏水阀的技术资料 10.2.4.3 10.2.44按蒸汽疏水阀的类型,工艺流程,工作岗位建立“蒸汽流水阀管理档案卡",要求一物一卡.档
GB/T12712-g1 案卡参见附录D 10.2.4.5要定期对全厂燕汽疏水阀进行巡回检查,主要疏水点的检查每周至少1~2次,发现漏汽等 故障时,必须及时检修或更换 并作好记录 10.2.4.6蒸汽疏水阀型号,规格,安装地点变更时,应及时惨改技术档案资料 10.2.5作好经常性和周期性维修保养及清洗过滤网工作 10.2.6蒸汽硫水阀使用六个月至一年应大修一次 10.2.7对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蒸汽疏水阀正确使用及保养的技术培训 10.2.8设备操作人员交接班时,应对蒸汽疏水阀的运行情况进行交接,发现失效,应及时报修 11凝结水回收系统及蒸汽疏水间的评定指标 1.1凝结水回收率评定指标见表2. 表2 评定级别 评 定 指 优 凝结水回收率大于或等于80% 合格 凝结水回收率大于或等于60%,小于80% 不合格 凝结水回收率小于60% 11.2蒸汽疏水阀完好率评定指标见表3. 表3 评 评定级别 指 标 优 蒸汽疏水阀完好率大于或等于95% 合格 蒸汽疏水阀完好率大于或等于90%,小于95% 不合格 蒸汽疏水阀完好率小于90%
GB/T12712-91 附录 蒸汽疏水阀动作检测方法 补充件 A1蒸汽疏水阀动作检测 燕汽疏水阀动作检测装置如图A1所示 然汽 水 冷却水出口 换热器 图例 问门 被检渊蒸汽疏水问 压力表 温度计 少个 压力调节网 图A燕汽疏水阀动作检测装置 注;蒸汽疏水阀进口端的测温点至被测蒸汽疏水阀距离不得大于250mm,测压点不得大于300mm 检测方法 A1.1 A1.1.1 检查试验台是否完好,压力表温度计是否准确,压力调节阀是否能调节熬汽压力,N门开闭是 否灵活、严密 A1.12把所要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如图Al所示装到试验台上 A1.1.了开启换热器冷却水入口阀门2,观察水流是否畅通 A1.1.4开启蒸汽疏水阀两端的阀门3和4 A1.1.5开启蒸汽入口阀门1,几分钟后,观察蒸汽疏水阀后是否有排水 A1.1.6竭节蒸汽入口的压力调节阀,使被测燕汽疏水阀前的压力等于燕汽疏水阀将要使用的工作压
GB/T12712--91 力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压力应保持稳定 A1.1.7观察恭汽疏水阀动作是否正确(疏水阀开启时排放凝结水,关闭时阻止蒸汽世漏,开启和关闭 动作明显).在正常动作情说下,检测至少进行三个完整的循环(开启相关闭各一次为一个完整的循环), 本检测才算完成 A1.2检测内容 Al.21熬代就木网能否准确无误地排放凝结水. A1.2.2蒸汽疏水阀的开启和关闭动作是否明显 对于热静力型蒸汽疏水阀是否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开启,在凝结水排完后是否完全关闭 A1.2.了 A1.2.4对于圆盘式蒸汽疏水阀,进口完全处于蒸汽状态时,阀片跳动频率不大于3次/每分钟 蒸汽疏水阀有无明显的漏汽现象 A1.2.5 附录B 蒸汽疏水阀选用安全率"推荐表 参考件 表B1 序 号 供热系统 使 用 情 况 在各种压力下,能进行快速排除凝结水 分汽缸下部疏水 8.8,8.9条 详见本标准 蒸汽主管疏水 3 支管 支管长度大于或等于5m处的各种控制阀的前面设疏水点 汽水分离器 在汽水分离器的下部疏水 伴热器 -般伴热管径为D15在小于或等于50m处设疏水点 压力不变时 压力可调时:小于或等于100kPa 暖风机 101~200kPa 201600kP 快速加热 单路盘管加热(液体) 不需快速加热 多路并联盘管加热液 体) 采用较高压力R16 烘干室(箱 压力不变时 压力可调时 澳化锂制冷设备蒸发器单效压力小于或等于100kPa 10 双效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 的疏水 10
GB/T12712一91 续表B1 序 号 情 况 供热系统 使 用 压力不变时 压力可调时 11 1~200kPa 浸在液体中的热盘管 大于200kPa 虹吸排水 压力不变时 压力可调时 12 列管式热交换器 小于或等于100kPa 101200kPa 大于200kPa 13 夹套锅 必须在夹套锅上方设排空气阀 凝结水量小于或等于 20t/h 14 单效或多效蒸发器 大于20t/h 15 层压机 应分层疏水,注意水击 16 消毒柜 柜的上方设排空气阀 表面线速度 小于或等于30m/s 17 回转干燥圆筒 30~80m/s 80~100m/s 10 罐体直径应保证二次蒸汽速度v<5m/且罐体上部要设排 18 二次蒸汽罐 空气阀 注,采暖及送风加热部分见 -83(机械工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 JBJ10- C 附录 凝结水回收率台帐 参考件) 凝结水回收率台帐 产生凝结 可被回收的 回收合格的 回收率 设 备 凝结水用 凝结水量, 水量,t 凝结水量,t 编 名 称 于何处 当月 累计 当月 累计 当月 累计 当月 累计 计算人 审校人 年 月 1
GB/T12712-91 附 录 D 蒸汽疏水阀管理挡案及维修记录卡 参考件 编号No. 蒸汽疏水阀管理档案 正面 设备名称 最大凝结水量,kg/h 用汽压力,MP: 蒸汽疏水阀 造 制 公称通径,mm 疏水阀型式 公称压力,MPa 最大排水量,k8/小h 最高工作背压,MPan 工作压力,MPa 工作背压,MPa 工作温度,C 排水温度,c 保养周期 投入运行日期 维 修 记 背面 录 检修日期 修 内 容 设卡日期 检修人 员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计委,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北省标准计量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北方设计研究院、河北省标准计量局河北省标准计量情报研究所负责起 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家荣杨玉江,黄海峰、袁玉波、李肇勤 12

航标灯光信号颜色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航标灯光信号颜色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航标灯光信号颜色的编号:GB12708-1991采。航标灯光信号颜色共有4页,发布于1991-10-01
航空喷气机润滑油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航空喷气机润滑油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航空喷气机润滑油的编号:GB439-1990采。航空喷气机润滑油共有4页,发布于1991-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