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741-2005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Theplasticslaminatedfilmsandbagsusingforpackagingofliquidfoo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的编号:GB/T19741-2005。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共有11页,发布于2005-12-012005-12-01实施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8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55.040
  • 实施日期2005-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557.91KB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国家标准 GB19741一2005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Plasticeslaminatedfimsandbagsusingforpaekagingofliquidfoo 自2017年3月23日起,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标准,编号改为GB/T19741-2005. 2005-05-16发布 2005-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9741一2005 引 言 目前,液体食品已经得到世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液体食品包装用材料的质量已成为保护广大消费 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 为满足液体食品商品的市场准人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给相关企业、检验、监督和认证部 门提供科学可靠的质量技术依据;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GB19741一2005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小于几.2mm的由塑料与塑料、塑料与纸和错箱(或其他阻透材料)复合而成的 包装材料,也适用于用上述材料制成的包装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5009.6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667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T8808一198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3022一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液体食品liquidfo0d 可以在管道中流动的食品,例如液体,带颗粒液体、酱体等 3.2 无菌包装aseptiepackaging 将经过灭菌的食品(饮料、奶制品等),在无菌环境中包装,封闭在经过灭菌的容器中,使其在不加防 腐剂和常温条件下能够进行运输和贮存 3.3 sealing 搭接lap 材料外表面与和食品接触的材料内表面相互封合连接 3. 对接facetofacetouchsealing 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内表面之间相互封合连接
GB19741一2005 分类 4.1按用途和材料结构 分为:普通包装用塑料复合膜,简称为SS膜;无菌包装用塑料复合膜,简称为wSS膜;无菌包装用 塑料与纸和铝箔或其他阻透材料)复合膜,简称为wSLZ膜,共三种 4.2按产品形式 分为;卷简和包装袋两种形式 要求 5.1外观质量 5.1.1无污染,无尘埃 5.1.2印刷图案清晰完整,无明显变形和色差,无残缺和错印 1.3复合膜表面平整、无皱褶,无孔洞、无裂纹、无气泡、无分层和无缺损 5. 5. 1.4复合包装袋封合处基本平直,无气泡 5.1.5卷筒管芯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成品卷的松紧程度均匀,端面整齐、无毛边 5.2尺寸偏差 5.2.1尺寸偏差见表1 表1尺寸偏差 项 目 尺寸偏差/mm 成品卷复合膜宽度偏差 士2 卷筒内径偏差 " 成品卷端面不平整度偏差 士2 包装袋长度偏差 包装袋宽度偏差 士2 印刷图案的尺寸偏差见表2, 2 2 表2印刷图案尺寸偏差 项 目 偏差/mmm 产品形式 套印精度 士0.8 卷简,包装袋 分切位置 土1.0 卷简 印刷图案间跑 卷简 士1.0 5.3接头数量、,要求和标记 卷筒材料的每卷总长度小于等于600m时,接头数量小于等于3个;每卷总长度大于600m时,接 头数量小于等于5个;相邻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大于25m,接头与两端的距离大于25m;接头处的印刷图 案应对正和连接牢固,在使用过程中不应断开,接头处应标有明显标记 4 5. 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塑料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见表3 表3塑料复合膜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日 wss膜 ss膜 wSLZ膜 项 纵向3o 纵向多 纵向习 30 50 拉断力/N/15mm 横向>30 横向>30 横向>35
GB19741一2005 表3(续 目 项 SS膜 WSS膜 WSLZ膜 搭按 40 封合强度/(N15mm) 30 30 对接>20 内层塑料膜剥离强度/(N/15mm >3 >3 0.9 复合塑料膜与纸粘结度/% >50 使用铝箔作阻透材料时" 2000 透氧率[cmr'/(m24h0.1 MPa7 20 使用其他阻透材料时<20 5.5卫生指标 5.5.1s膜和wSS膜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9683中规定 5.5.2wsLZ膜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9687中规定 5.5.3表4给出了塑料复合膜与食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指标 表4塑料复合膜与食品接触表面微生物指标 目 项 SS膜 wSS膜 wSLZ膜 微生物总数/个/enm S1 5 二5 致病菌 不应检出 不应检出 不应检出 5.6耐压性能 5.6.1以卷筒形式和包装袋形式供应产品的试验用封合包装袋数量,应由供货方按规定提供,内容物 为水,其尺寸由用户方规定 5.6.2表5给出了包装袋的耐压性能 表5包装袋耐压性能 SS膜 wSS膜 wSLZ膜 要 包装袋与内容物总质量/g 求 负荷/N 250 >200 >200 无破裂、无渗漏 >200 >250500 多300 300 300 无破裂、无渗漏 无破裂,无渗漏 >500s1000 >400 >400 >400 无破裂、无渗漏 1000 400 三 >400 >400 5.7跌落性能 5.7.1以卷筒形式和包装袋形式供应产品的试验用封合包装袋数量,应由供货方按规定提供,内容物 为水,其尺寸由用户方规定 5 .7.2表6给出了包装袋的跌落性能 表6包装袋跌落性能 SS膜 wsS膜 WSLZ膜 求 包装袋与内容物总质量/g 跌落高度/mm <250 1000 无破裂、无渗漏 1000 1000 >250500 800 800 800 无破裂、无渗漏 >500<1000 600 600 无破裂、无渗漏 600 >1000 500 500 500 无破裂、无渗漏
GB19741一2005 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 按5.1在自然光下用目测方法进行 6.2供应材料尺寸偏差 6.2.1卷筒内径偏差、复合膜卷筒端面不平整度偏差 用分辨率为0.1m的游标卡尺进行 6.2.2复合膜卷筒宽度偏差、包装袋长度偏差包装袋宽度偏差 按GB/T6673进行 6.3印刷图案尺寸偏差 6.3.1套印精度 用10倍刻度放大镜进行 6.3.2分切位置、印刷图案间距 用分辨率为0.02mm的游标卡尺进行 拉断力、拉伸强度 6. 按GB/T13022一1991试样为型,试验速度为100mm/min士10mm/nmin进行 6.5封合强度 试验用封合包装袋数量,应由供货方按规定提供,按附录A进行 6.6内层塑料膜剥离强度 按GB/T8808一1988进行 复合塑料膜与纸粘结度 按附录B进行 6.8透氧率 按GB/T1038一2000进行 6.9塑料复合膜的卫生指标 按GB/T5009.60进行 6.10塑料复合膜与食品接触表面微生物指标 按GB/T4789.2及卫生检疫部门规定进行 6.11耐压性能 6.11.1图1所示为耐压性能试验装置 -砝码; 上加压盘; -试验用封合包装袋; 下加压盘. 图1耐压性能试验装置
GB19741一2005 6.11.2试验用封合包装袋数量大于等于5个 6.11.3耐压时间大于等于1min,试验用封合包装袋不应渗漏和裂 6.12跌落性能 6.12.1试验面应为坚硬,光滑的水平面(如压光水泥地面或水磨石地面等),不应有尖锐物体, 6.12.2试验用封合包装袋数量大于等于5个 6. 12.3试验用封合包装袋不应渗漏和破裂 检验规则 7.1检验型式 7.1.1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7.1.2在下列之一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首批生产; a b)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质量检查要求; 供需双方发生质量纠纷 c d 原材料、工艺或结构明显改变; 停产6个月以上,重新生产时 e 连续每生产一年时 7.2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内容 7.2.1表7给出了出厂检验的项目 表7出厂检验项目 目 试 验 法 项 要 求 外观质量 5.1 6.1 供应材料尺寸偏差 表1给出 6.2 印刷图案尺寸偏差 表2给出 6.3 接头数量、要求和标记 5.3 目测法、接头处应标有明显标记 拉断力 表3给出 7.2.2表8给出了型式检验项目 表8型式检验项目 项 目 求 要 试验方法 外观质量 6.l1 供应材料尺寸偏差 表1给出 6.2 表2给出 印刷图案尺寸偏差 6.3 接头数量、要求和标记 5.3 目测法、接头处应标有明显标记 拉断力或拉伸强度 表3给出 6,4 表3给出 封合强度 内层塑料膜剥离强度 表3给出 6,6 复合塑料膜与纸粘结度 表3给出 6.7 透氧率 表3给出 6.8 塑料复合膜的卫生指标 5.5.1、5.5.2 6.9 表4给出 塑料复合膜与食品接触表面微生物指标 6.10 耐压性能 表5给出 6.11 表6给出 跌落性能 6.12
GB19741一2005 7.3检验的组批 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为一批 以包装袋形式交货的,每批数量不超过1000000个 以卷简形式交 货的,每批数量不超过50000m. 7.4抽样和质量判定 7.4.1产品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接头数量、要求和标记检验按GB/T2828.1中一般检查,IL.=2,二 次抽样方案,AQL=0.65进行抽样和质量判断 7.4.2以卷简形式交货的产品折合成袋总数抽取试样 7.4.3产品的卫生指标检查,每项检查内容从样本中抽取一组试样进行检查,如有1项以上指标(含1 项指标)不合格时,该批产品即被判定为不合格 7.4.4产品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耐压性能和跌落性能检查,每项检查内容从样本中抽取一组试样进 行检查,如有1项以上指标(含1项指标)不合格时,需要加倍截取试样进行复验 7.4.5复验后,如所有项目指标都合格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如仍有1项以上指标(含1项指标 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每批交付货物的外包装表面明显处,应有中英文标志,内容为 订货号; a b)收货地点和收货单位; 产品名称; C 产品规格、数量, d 产品体积、重量; 生产日期 发货生产厂商等 g 如发货单位和收货单位都是国内单位,可以不用英文标注 防雨、防晒、防潮、防污染、防碰撞标志按GB/T191执行 8.2包装 8.2. 以复合膜卷筒形式供应材料的包装 每卷筒均用收缩膜进行一次包装 1.2按8.2.1.1包装后,可用纸箱或托盘进行二次包装,每批包装内应附有该批《合格证明书》或 8. 标有“合格”字样的标签 以包装袋形式供应材料的包装 按用户规定的数量,用纸箱进行一次包装 按8.2.2.1进行一次包装后,可用收缩膜进行二次包装 每批包装内应附有该批《合格证明 书》或标有“合格”字样的标签 运输 8. 8. 3. 运输中应注意防雨、防晒、防潮、防污染、防碰伤 8.3.2搬运中严禁碰撞,不允许从高处扔下或就地翻滚 8 贮存 8.4.1应保持清洁,阴凉、干燥,应远离热源和污染源,严禁与有害和有毒物品同一仓库混合放置 8.4.2从生产之日起,贮存期限不能超过一年
GB19741一2005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封合强度的试验方法 要求 A.1 测量符合宽度要求的封合试样在断裂时的最大载荷 A.2测量仪器、,测量器具 A.2.1试验机;读数误差应为士1% A.2.2游标卡尺;分辨率为0.02mm A.2.3直尺:;分辨率为1mm A.3试样 A.3.1取样 A.3.1.1wSL膜 沿垂直横封合方向截取试样,作对接封合强度试验;沿垂直纵封合方向截取试样,作搭接封合强度 试验,并允许将符合使用条件的保护封条同时封上 A.3.1.2SS膜、wSS膜 先封合成包装袋形式,然后沿与封合垂直方向截取试样作封合强度试验 A.3.1.3封合形式 可由生产厂商规定 A.3.2尺寸 士1 1士0.1mm 应是长度为100mm nmm,宽度为15mm 的长方形;如不能取到展开长度为 00mm士1mm的试样时,允许用粘接带从两端粘接同样材料,达到试样规定尺寸 A.3.3数量 每次戴取试样数量大于10个,试验结果为10个试样数据的平均值,取三位有效数字,单位为 N/15mm A.4试验步骤 试样应在温度23C士2C条件下作4h状态调节 A.4.1 A.4.2将经过状态调节的试样,以封合部位为中心线,展开呈180",把试样的两端分别夹在试验机的 夹具上,应使试样纵轴与上下中心线相重合,并要松紧度适宜,以防止试样滑出脱落或断裂在夹具内 夹具间距离为50mm,试验速度为300mm/min士20mm/nmin,读取试样断裂时最大载荷 A.4.3若试样断裂在夹具内,则此试样作废,重新截取试样补做试验
GB19741一2005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复合塑料膜与纸粘结度的试验方法 B.1范围 本附录仅适用于以卷简形式,由塑料与纸和铝箱或其他阻透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B.2试验步骤 B.2.1从试样上截取长度为1m,宽度为幅宽的二次试样,将其放置在平面上,内层PE面向上放置 B.2.2从二次试样的一角开始,用刀在纸与复合PE层之间剥离开,慢慢撕下一条,宽度为30mmm 50mm,穿过整个幅宽 视觉检查暴露的复合层表面,判断塑料表面上粘有纸纤维的面积百分率 从对 角反向重复此试验步骤 B.2.3继续用刀将试样整幅分成宽度为80nmm的条若干,手工慢慢将其从机器方向及反方向剥离开. 视觉检查其暴露的复合层表面,判断塑料表面上粘有纸纤维的面积百分率,以较差的结果为准

标准尺寸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标准尺寸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标准尺寸的编号:GB/T2822-2005。标准尺寸共有8页,发布于2005-12-01
胶体磨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胶体磨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胶体磨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4466-2005。胶体磨通用技术条件共有8页,发布于2005-12-012005-12-01实施,代替GB/T14466-1993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