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760-2014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processingofsolidwasteincementkil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0760-201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共有14页,发布于2015-04-012014年第11号公告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00.10
  • 实施日期2015-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586.85KB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30760一2014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Techniealspeeifieationforcoprocessingofsolid wasteincemmentkiln 自2017年3月23日起,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标准,编号改为GB厂30760-2014. 2014-06-09发布 2015-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7 号》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本标准自2017 GB30760一2014 年3月23日起,转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前 言 本标准的第8章,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华新 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环境科学研究院、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豪瑞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碧兰、汪澜、李叶青,田巍、熊运贵,王焕忠、范晓虹、顾军、,闫大海,姜雨生、 张建平,魏丽颖,刘姚君、杜大艳、宋军华,王听,李春萍、,郭随华,刘晶、梁慧超、杨玉飞
GB30760一2014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术语和定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鉴别和检测,处置工艺 技术和管理要求、人窑生料和水泥熟料重金属含量限值及水泥可浸出重金属含量限值、检测方法及检测 频次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包括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轮胎等),城市和 工业污水处理污泥,动植物加工废物,受污染土壤,应急事件废物等固体废物的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的控 制及管理 液态废物排人水体的废水除外)的处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y/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491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8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682 固体废物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5555.1 固体废物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GB/T15555.11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15555.12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21372一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 GB/T27978水泥生产原料中废渣用量的测定方法 GB3048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T30810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HJ/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U/T298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662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C/T96生活垃圾化学特性通用检测方法 CJ/T313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号令(2008.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GB30760一201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固体废物solidwaste 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 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 2 33 rocessingofsolidwasteincementkiln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copr 通过高温焚烧及水泥熟料矿物化高温烧结过程实现固体废物毒害特性分解、降解、消除、惰性化、稳 定化等目的的废物处置技术手段 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鉴别和检测 4.1不应协同处置的废物 下列固体废物不应人窑进行协同处置: a)放射性废物 b)具有传染性,爆炸性及反应性废物; 未经拆解的废电池、废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 含汞的温度计、血压计、荧光灯管和开关; d 有钙焙烧工艺生产铬盐过程中产生的铬渣 fD 石棉类废物; 未知特性和未经鉴定的固体废物 4.2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鉴别和分析 水泥生产企业在接收固体废物之前,应对固体废物进行鉴别和分析,确定固体废物是否适宜水泥窑密 协同处置 相关程序包括 了解产生固体废物企业及工艺过程基本情况,确定固体废物种类,物理化学特性等基本属性 a b列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HJ/T298和GB5085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按照 HJ/T298进行采样;一般废物按照HU/T20进行采样,记录并报告详细的采样信息 e危险废物按照H]/T298和GB5085进行鉴别分析,确定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 d)鉴别分析拟处置的固体废物特性,检测内容参见附录A 生产处置管理要求和工艺技术 5.1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管理要求 协同处置固体废物企业应设立处置废物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有专职人员负责处 置固体废物管理及环境保护有关工作;所有岗位的人员均应进行有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相关知 识及技能的培训 5.2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场地与贮存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设施所处场地应满足GB30485和HJ662要求
GB30760一2014 水泥窑协同处置厂区内危险废物的贮存设施应满足GB18597的要求 生产处置厂区内一般废物 的贮存设施应满足GB50016的要求 对于有挥发性或化工恶臭的固体废物,应在密闭条件下贮存 固体废物的贮存设施要有必要的防渗性能 贮存设施内产生的废气和渗滤液,应根据各自的性质,按照 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固体废物的输送 在生产处置厂区内可采用机械、气力等输送装备或车辆输送、转运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的输送、转 送要有防扬尘,防异味发散、.防泄漏等技术措施 对于有挥发性或化工恶臭的固体废物,应在密闭或负 压条件下进行输送、转运,产生的废气应导人水泥窑中或是通过空气过滤装置后达标排放;输送、转运管 道应有防爆等技术措施 5.4水泥协同处置厂区内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为适应水泥窑处置的要求,可在生产处置厂区内对固体废物进行预处理,包括化学处理,如酸碱中 和;物理处理,如分选,水洗、破碎、粉磨,烘干等 预处理工艺过程要有防扬尘,防异味发散,防泄漏等技 术措施 对于有挥发性或化工恶臭的固体废物,应在密闭或负压条件下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过程产生 的废渣、废气和废液,应根据各自的性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文件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5.5水泥窑工艺技术装备及运行 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水泥窑应是新型干法预分解窑,设计熟料规模大于2000t/d,生产过程控制 采用现场总线或CS或PLC控制系统、生料质量控制系统、生产管理信息分析系统;窑尾安装大气污 染物连续监测装置 窑炉烟气排放采用高效除尘器除尘,除尘器的同步运转率为100% 水泥窑在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时,投料量应稳定,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窑炉及其他工艺设备的正 常稳定运行 5.6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投料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投料点可设在生料制备系统、,分解炉和回转窑系统(不包括冷机) 设 在分解炉和回转窑系统上的投料点应保持负压操作;含有机挥发性物质或化工恶臭的固体废物,不能投 人生料制备系统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投料应有准确计量和自动控制装置 在水泥窑或烟气除尘设备出现不正 常状况时,应自动联机停止固体废物投料 在水泥窑达到正常工况并稳定运行至少4小时后,可开始投 加固体废物;在水泥窑计划停机前至少4小时内不得投加固体废物 入窑生料中重金属含量参考限值 为确保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满足要求,经计算得到的人富生料中重金属含量不宜超过表1中规 定的参考限值 人窑生料重金属含量按式(1)计算 =习w,a;十M8十R.(1-习4,一8 R 式中: R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后投料期间,生料中第i类重金属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 克(mg/kg); 重金属种类,可取代号为1,2,3等;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种类,可取代号为1、2,3等,包含在生料制备系统,分解炉和回 转窑系统里投加的固体废物
GB30760一2014 W 第类固体废物(灼烧基)的第i种重金属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第类固体废物(灼烧基)折算到生料中的配料比例,% a 煤灰中第i种重金属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M 煤灰折算到生料中的配料比例,% 8 R -不投加固体废物期间,生料中第i类重金属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表1入窑生料中重金属含量参考限值 重金属元素 参考限值/mg/kg 呻(As7 28 铅(Pb) 67 (cd) l.0 铬(Cr) 98 65 铜(Co) 镍(Ni) 66 锌(Zn) 361 Mn 384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投料量的确定也可参考H662中的重金属最大允许投加量限值 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限值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时,水泥窑生产的水泥熟料应满足GB/T21372一2008的要求,水泥熟 料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不宜超过表2规定的限值 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 进行 表2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限值 重金属 限值/mg/kg 呻As) (Pb) 100 瘠(Cd) 1.5 铬(Cr) 150 10o 铜(co) 镍(Ni) 100 锌(Zn) 50o (Mn 600 水泥熟料中可浸出重金属含量限值 8.1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时,水泥熟料中可浸出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
GB30760一2014 8.2水泥熟料中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测定按GB/T30810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中样品制备按 GB/T21372一2008中5.2进行 表3水泥熟料中可浸出重金属含量限值 限值(mg/L) 重金属 神(A) 0.1 0.3 铅(Pb) (Cd 0.03 铬(Cr) 0.2 1.0 铜(Cu) 镍(NiD) 0.2 锌(Zn) 1.0 缸(Mn) 1.0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限值及监测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时,水泥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应按照GB4915,GB30485和HJ662进行 检测并满足相关的要求 10 检测频次 10.1当首次处置某种危险废物时,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检测频次不低于每天1次;连续一周检测结 果稳定且不超出标准规定限值,在危险废物来源及投料量稳定的前提下,频次可减为每周1次;连续两 个月检测结果稳定且不超出标准规定限值,频次可减为每月1次;若在此期间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或危险 废物来源发生变化或中断处置超过半年以上,则频次重新调整为每夭1次,依次重复 当首次处置某种危险废物时,必须进行水泥熟料中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检测,在水泥熟料重金属含量 检测合格,危险废物来源及投料量稳定的前提下,频次为每月1次;连续两个月检测结果稳定且不超出 标准规定限值,频次可减为每半年1次;若在此期间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或危险废物来源发生变化或中断 处置超过半年以上,则懒次重新依次重复 当首次处置某种确定含重金属的一般废物时,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检测频次不低于每周3次, 连续二周检测结果稳定且不超出标准规定限值,在这种废物来源及投料量稳定的前提下,频次可减为每 月1次;连续三个月结果稳定且不超出标准规定限值,频次可减为三个月1次;若在此期间试验结果出 现异常或废物来源发生变化或中断处置超过半年以上,则频次重新调整为每周3次,依次重复 当首次处置某种确定含重金属的一般废物时,必须进行水泥熟料中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检测,在这种 废物来源及投料量稳定的前提下,频次为每月1次;连续三个月检测结果稳定且不超出标准规定限值, 频次可减为每年1次;若在此期间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或危险废物来源发生变化或中断处置超过半年以 上,则频次重新依次重复
GB30760一2014 n s 啪 盘 利 米 二 具 每 R 郑 郑 亮 太 冷 郑 回 买 买 要 等
GB30760一201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B.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B.2方法原理 采用混合酸溶液以及微波加热的方法将试样全部消解进人溶液中,再进行溶液中的重金属含量的 测定 B.3试验用试剂和材料 B.3.1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I级水 B.3.2硝酸(IHINO),p=1.42g/ml,优级纯 B.3.3氢氧酸(HF),40%,优级纯 B.3.4盐酸(HCl)p=1.19g/mL,优级纯 B.3.5砌酸饱和溶液;将砌酸晶体(分析纯)加人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酬酸不再溶解,即可制 得砌酸饱和溶液 B.3.6呻标准储备液(1.000mg/mL) ,称取1.303只经硅胶干燥器干燥2!h的三氧化二种 )游于10nL复氧化纳B.沉.28中移人1o0mL容量瓶,用盐做B.就27)定容至1w0n As.O.. 铅标准储备液(1.000mg/mL);称取1.5985!硝酸铅[Pb(No.)],溶于约200mL水中,加 B.3.7 1.5ml硝酸(B.3.2),移人10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1000ml B.3.8标准储备液(1.000mg/mL);称取1.000g纯粉,溶于5ml 硝酸溶液(B.3.24)中,移人 0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1000mL B.3.9铬标准储备液(1.000mg/mL.);称取1.4144只经105C110C干燥2h的重铬酸钾 K.Cr,O,优级纯)溶于水中,移人5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500mL B.3.10铜标准储备液(1.000mg/mL);称取1.000g纯铜粉(铜含量>99.9%),溶于15ml硝酸溶 0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1000mL 液(B3.24)巾移人1 B.3.11镍标准储备液(1.000mg/mL);称取1.000只金属镍(高纯或光谱纯),溶于10m硝酸溶液 (B.3.24)中,加热驱除氮氧化物,冷却至室温后移人1000m容量瓶,用水定容至1000ml B.3.12锌标准储备液(1. ..000mg/mL);称取1.000只纯锌粉(锌含量>99.9%),溶于20m硝酸溶 液(B.3.24)中,移人1 0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1 000 ml B.3.13孟标准储备液(1mg/mL .)称取1.2912【氧化钮(MnO,优级纯)或称取1.000!金属锅 [w(Mn)>99 8%],加硝酸溶液(B.3 )溶解后,移 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1000 .24 人l000 mla B.3.14硝酸溶液(1十99);1份体积的硝酸(B.3.2)与99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B.3.15碘标准使用液(1004g/L):临用前将呻标准储备液(B.3.6)用盐酸溶液(B3.27)逐级稀释配制 B.3.16铅标准使用液(5004g/L);临用前将铅标准储备液(B.3.7)用硝酸溶液(B3.14)逐级稀释配制 B.3.17标准使用液(254g/L):临用前将标准储备液(B3.8)用硝酸溶液(B3.14)逐级稀释配制
GB30760一2014 B.3.18铬标准使用液(5004g/L);临用前将铬标准储备液(B3.9)用硝酸溶液(B3.14)逐级稀释配制 B.3.19铜标准使用液(500g/L);临用前将铜标准储备液(B.3.10)用硝酸溶液(B.3.14)逐级稀释 配制 B.3.20镍标准使用液(400g/L);临用前将镍标准储备液(B.3.11)用硝酸溶液(B.3.14)逐级稀释 配制 B.3.21锌标准使用液(5.0mg/L):临用前将锌标准储备液(B.3.12)用硝酸溶液(B.3.14)逐级稀释 配制 B3.2钮标准使用液10.0me/L);临用前将锹标准储备液(B.3.13)用硝酸溶液(B.3.I小)逐级稻释 配制 B.3.23磷酸氢二铵[(NH,;HPO]水溶液(50g/L);g磷酸氢二铵[(NHHPO]优级纯),溶于 100mL.水中 B.3.24硝酸溶液(1十1);l份体积的硝酸(B.3.2)与1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B.3.25硫脉-抗坏血酸混合溶液(5+5+100):分别称取硫脉、抗坏血酸各5g,溶于100mL水中 此 溶液现用现配 B.3.26碉氢化钾(KBH)溶液(10g/L):0.5g氢氧化钾于溶解少量水中,加人1g棚氢化钾后混匀, 用水稀释至100ml 此溶液现用现配 B.3.27盐酸溶液(3+97):3份体积的盐酸(B.3.4)与97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B.3.28 氢氧化钠游液(0g/L):生区氢氧化纳游于10ml.水中 注:各标准储备液也可采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配制 B.4试验用仪器设备 B.4.1微波消解仪 a)微波功率能保证快速加热,通常为600w1500w b 能显示压力,温度数据;感应温度达到士2.5C; e)具备耐腐蚀、通风良好的炉腔; d 配备微波能够透过、耐试剂的惰性塑胶材料制成的罐(如特氟隆消解罐) y 4.2赶酸仪;控温精度达士1C;孔间温度差应小于士1.5C B.4.3容量瓶:50ml B.4.4分析天平;精度达到士0.0001g 4.5方孔筛;满足GB/T1345标准规定的80Am方孔筛 B B .4.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带有火焰、石墨炉原子化器 B.4.7原子荧光光谱仪 全 4 .8 呻空心阴极灯 心 4.9铅空心阴极灯 B.4.10颚空心阴极灯 B .4.11铬空心阴极灯 B .4.12铜空心阴极灯 B .4.13镍空心阴极灯 B .4.14锌空心阴极灯 B.4.15空心阴极灯 B.4.16高纯叙气 B.4.17乙炔
GB30760一2014 B.5试验步骤 B.5.1试验准备 实验所用的玻璃器皿需先用洗涤剂洗净,再用硝酸溶液(1+1)(B.3.24)浸泡24h,使用前再依次 用自来水,试验用水(B.3.1)洗净 B.5.2试样的制备 将水泥熟料破碎、磨细,试样应全部通过80Am方孔筛 B.5.3空白消解溶液的制备 依次将6mL盐酸(B.3.4),2mL硝酸(B.3.2)和2ml氢氟酸(B.3.3),10mL试验用水(B.3.1) 加人特氟隆消解罐中,将消解罐置于微波消解仪,安装固定后加热至180C,保温30min 然后从微波 消解仪移出消解罐,加人12ml绷酸饱和溶液(B.3.5),放人已预热至90C100C的赶酸仪中10 min以上,直至样品全部消解(不要燕干) 然后将特氟隆消解罐移出赶酸仪冷却至室温,将消解溶液转 移至容量瓶,用试验用水(B.3.1)定容至50mL B.5.4试样消解溶液的制备 称取0.2500g试样,准确到0.0001g,按照B.5.3的步骤制备试样消解溶液 注,所有的消解过程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 B.5.5样品分析 B.5.5.1神的测定 B.5.5.1.1方法提要 映的测定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试液在酸性介质中,以棚氢化娜作还原剂将样品中的脚 转化为挥发性氢化物,以高纯氢气作为载气将挥发性氢化物从母液中分离导人石英炉原子化器中原子 化 以特种空心阴极灯作激发光源,激发呻原子发出荧光,荧光强度值在一定范围内与呻的浓度成 正比 呻的检出限为;呻0.005mg/L B.5.5.1.2仪器参数 不同型号的仪器最佳测试条件不同,可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自行选择 B.5.5.1.3标准曲线 B.5.5.1.3.1呻标准溶液系列配制 分别移取呻标准使用液(B.3.15)0mL.0.5ml、1.0mL2.0mL、4.0mL、5.0mL于6个50mL 容量瓶中,各加人硫脉-抗坏血酸混合溶液(B.3.25)10ml,用盐酸溶液(B.3.27)定容 呻标准溶液系 列呻浓度分别为:0.0g/L,1.0 0"g/I2.04g/儿L,4.0g/L8.0"g/L,10.04g/儿L B.5.5.1.3.2碘标准曲线测定 按照仪器性能调节仪器至最佳工作条件,以盐酸溶液(B3.27)为载流液、棚氢化钾(B3.26)为还原
GB30760一2014 剂,由低到高浓度顺次测定呻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 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以4g/L计)为横坐标,以相应的 荧光强度值减去空白试验溶液的荧光强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B.5.5.1.4分析步骤 B.5.5.1.4.1按照标准曲线测定中仪器的条件分别测定试样消解溶液中呻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 中查出浸出液相应的浓度 B.5.5.1.4.2按照标准曲线测定中仪器的条件测定空白消解溶液中呻的荧光强度,并在标准曲线中 查出其相应浓度 B.5.5.2铅、、铬、铜、镍的测定 B.5.5.2.1方法提要 钳、锡.,骆、铜,缘的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试液通过自动进样器注人石果炉中,给 过预先设定的干燥,灰化,原子化等升温程序使共存机体蒸发除去,同时在原子化阶段的高温下铅,锅 铬、铜,镍化合物离解为基态原子燕汽,并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选择的最佳 测定条件下,通过背景扣除测定试液中铅、、铬、铜和镍的吸光度 加人磷酸氢二铵可消除干扰 错、锅、铬、铜、镍的检出限分别为;错0.005mg/L,儡0.001mg/L,铬0.01mg/儿L.,铜0.005mg/L 镍0.01mg/L B.5.5.2.2仪器参数 不同型号的仪器最佳测试条件不同,可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自行选择, B.5.5.2.3标准曲线 B.5.5.2.3.1标准溶液系列配制 a)铅标准溶液系列 分别移取铅的标准使用液(B.3.16)0ml,1.0ml、,2.0m5.0ml、,10.0ml于5个50ml.容量 瓶中,各加人3.0nm磷酸氢二铵(B.3.23)溶液,用硝酸(B.3.14)定容 铅标准溶液系列铅浓度分别 为;0.04g/L,10.04g/L,20.0g/L,50.04g/儿、,100.04g/L b)镐标准溶液系列 分别移取俪的标准使用液(B.3.17)0ml,1.0mL、2.0mL5.0mL、,10.0ml于5个50ml容量 瓶中,各加人3.0mL磷酸氢二铵(B.3.23)溶液用硝酸(B.3.14)定容 镐标准溶液系列浓度分别 为:0.04g/L0.54g/L、1.04g/L,2.54g/1、,5.04g/L 铬标准溶液系列 分别移取铬的标准使用液(B.3.18)0ml,1.0mL2.0ml5.0mL、,10.0ml于5个50ml容量 瓶中,各加人3.0mL磷酸氢二铵(B.3.23)溶液,用硝酸(B.3.14)定容 铬标准溶液系列铬浓度分别 为:0.0g/L,10.04g/L、20.0g/L,50.0丝g/L、,100.0g/L d) 饷标准溶液系列 分别移取铜的标准使用液(B.3.19)0m、1.0ml2.0mL、5.0mL、10.0mL于5个50mL容量 瓶中,各加人3.0mL磷酸氢二铵(B.3.23)溶液,用硝酸(B.3.l4)定容 铜标准溶液系列铜浓度分别 为;0.04g/L、10.04g/L,20.0g/L,50.04g/L100.04g/儿L 镍标准溶液系列 分别移取镍的标准使用液(B.3.20)0ml、1.0ml2.0mlL5.0mL、10.0ml于5个50ml.容量 瓶中,各加人3.0mL磷酸氢二铵(B.3.23)溶液,用硝酸(B.3.14)定容 镍标准溶液系列镍浓度分别 10o
GB30760一2014 为:0.0g/L8.04g/L、l6.04g/L、40.0g/L,80.04g/L B.5.5.2.3.2标准曲线测定 按照仪器性能调节仪器至最佳工作条件,由低到高浓度顺次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以g/L计)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值减去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值为纵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B.5.5.2.4分析步骤 B.5.5.2.4.1按照标准曲线测定中仪器的条件分别测定试样消解溶液中各元素的吸光度,在标准曲 线中查出其相应的浓度 B.5.5.2.4.2按照标准曲线测定中仪器的条件测定空白消解溶液中各元素的吸光度,并在标准曲线 中查出其相应的浓度 B.5.5.3锌、锰的测定 B.5.5.3.1方法提要 锌、钰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锌,锰的试液经不同方式的处理后,被吸人空气 乙快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元素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选择的 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试液中锌、的吸光度 锌、的检出限分别为;锌0.2mg/L,0.1mg/L B.5.5.3.2仪器参数 不同型号的仪器最佳测试条件不同,可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自行选择 B.5.5.3.3标准曲线 B.5.5.3.3.1标准溶液系列配制 a)锌标准溶液系列 分别移取锌的标准使用液(B.3.21)0mL、1.0mL、2.0mL、5.0mL、20.0mL于5个50mL容量 瓶中,用硝酸(B.3.14)定容 锌标准溶液系列锌浓度分别为:0.0mg/L,0.1mg/L,0.2mg/L,0.5 mg/L、2.0mg/L b缸标准溶液系列 分别移取的标准使用液(B.3.22)0mL1.0mL2.0ml5.0mL10.0mL于5个50mL容量 瓶中,用硝酸(B.3.14)定容 标准溶液系列锌浓度分别为;0.0mg/L,0.2mg/L,0.4mg/L、 1.0 mg/L,2.0mg/L B.5.5.3.3.2标准曲线测定 按照仪器性能调节仪器至最佳工作参数,由低到高浓度顺次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以标准溶液 的浓度(以mg/儿计)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值减去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 曲线 B.5.5.3.4分析步骤 B.5.5.3.4.1按照标准曲线测定中仪器的条件分别测定试样消解溶液中各元素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中
GB30760一2014 查出其相应的浓度 B.5.5.3.4.2按照标准曲线测定中仪器的条件测定空白消解溶液中各元素的吸光度,并在标准曲线 中查出其相应的浓度 注;不同样品的最佳测试条件不同,可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及样品实际再自行调整 B.5.6计算 B.5.6.1除锌、锰外,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用式(B.1)计算 Cc一c',×V S (B.1 n 式中 水泥熟料中重金属殚,铅,俪、铬,铜,镍; 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试样消解溶液中第类重金属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ug/L); 空白消解溶液中第i类重金属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ug/L); 消解溶液定容体积,单位为升(L);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no B.5.6.2对于锌、缸,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用式B.2计算 (C C'xV S ×1000 B.2 mo 式中 水泥熟料中重金属锌、锰 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1 S 试样消解溶液中第类重金属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空白消解溶液中第j类重金属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消解溶液定容体积,单位为升(L)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n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T30760-2014解读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是将固体废物作为水泥生产中的一种替代燃料,通过高温氧化分解和热解还原等化学反应,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而GB/T30760-2014则是该技术的规范文件,明确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运行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

根据规范,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适用于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固体废物,如城市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通过将这些废物作为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替代燃料,在高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规范还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固体废物的预处理、进窑方式、热解还原反应区、氧化分解反应区、冷却及固废处理等环节。同时,规范还对设备选型、运行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保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总体来说,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T30760-2014的出台是我国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新的途径。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2部分:点燃式发动机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2部分:点燃式发动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2部分:点燃式发动机的编号:GB/T20651.2-2014。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2部分:点燃式发动机共有16页,发布于2015-05-012014年第11号公告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矿物药材及其煅制品视密度测定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矿物药材及其煅制品视密度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矿物药材及其煅制品视密度测定方法的编号:GB/T30749-2014。矿物药材及其煅制品视密度测定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5-01-012014年第1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