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1920-2008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ofcentralcontrolequipmentandsystemforelectricalpartsinpowerstationsandsubstation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1920-2008。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9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代替GB11920-198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5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01
  • 实施日期2009-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9页
  • 文件大小880.69KB

以图片形式预览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11920一2008 代替GB1192019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lspecifeationfeenralcomtrlequipmemtandsystemm foreleetricalpartsinpwerstationsandsubstations 2008-09-24发布 2009-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1920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集控设备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13 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产品随行文件 附录A(资料性附录模拟母线涂色的规定 15 16 参考文件
GB/11920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通用基本性能指标参照IEC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及国内相关的技术标准,单项功能指标根 据国内实际使用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代替GB11920-1989《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119201989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的名称改为“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增加了电磁兼容和网络控制要求的内容; -其他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许 继集团,华电发电集团扬州发电总"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慕棵,钟泽章,蒋衍君、张钮、李顺、胸学军,那家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19201989 业
GB/T11920一2008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和集中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集中控制设备 的测试方法、检验规则、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产品随行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及其他工矿企业中不同容量变电站或发电厂所涉及的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 备和系统(以下简称集控设备和系统);作为制造厂商对该类产品进行设计、制造、测试、贮运及制定其产 品标准的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o780;1997.MOD) GB/T2421一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idtIEc60068-1:1988) GB/T2887一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1992电工术语基本术语(neqIEc60050) 7 2900. GB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 19962005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系列标准) GB 4728 GB/T7261一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7267一2003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 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式和基本尺寸 GB/T7269 1987 19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9361 GB/T9813一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110202005固体非金属材料暴露在火焰源时的燃烧性试验方法清单(IEc60707;1999, IDT 远动终端设备 GB/T137292002 GB/Tl4429一2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3部分.总则术语(qEc6087013.1997) cB/T15153.1一19s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鄙和电磁兼容性能 idtEC60870-2-l:1995 ceB;/T15153.2一2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 其他非电影响因素)(idtIEC60870-2-2;1996 GB/T17626.32006/IEC61000-4-3:200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磁场辐射抗扰度 试验 GB/T18700.7一2005/IECTR60870-6-505;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505部分;与IsO标准 和ITU协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2用户指南 GB/T19520.1一2007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结构尺寸第1部分:面板和机 架(IEC60297-1:1986,IDT
GB/T11920一2008 GB/T19520.2一2007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结构尺寸第2部分:机柜和机 架结构的格距(IEC60297-2:1982,IDT GB/T19520.3一2004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结构尺寸第3部分:插箱及其 插件(IEC60297-3;1984,IDT) GB/T19520.4一2004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结构尺寸第4部分;插箱及其 插件附加尺寸(IEC60297-4:1995,IDT DL/T476一1992电力系统通信应用层数据 DL/T575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系列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信息接口配套 DL/T667一1999 标准(idtIEC60870-5-103;1997 DL/T5065一1996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 DL/T5136一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GB/T2900.1一1992和GB/T14429一2005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entralcmtrleupmentoreletrelpurts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屏、装置面板对其电气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集中测量、监视、报警和操 作,实现对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集中自动控制的设备,称为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简称集控 设备 3.2 一对一控制方式one-t0-onecontronmode 每个控制开关对应于一台断路器,由这只控制开关直接对这台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操作 3.3 选线控制方式sltetecmtroleddeieecomtrlmode 用某种方式对断路器进行预选,然后由公用的跳合闸开关(按钮)对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操作 成组的顺序控制操作groupedsequenecontroloperation 通过预定的程序逻辑,将多个相互有关联的控制操作组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命令启动,按符合实际 操作的逻辑自动顺序执行各个控制操作功能 在执行过程中,一旦某一步没有正常完成,应发出告警信 号且可能停止顺序控制操作 3.5 电气部分集中控制系统centralizelcontrolsystemforeleetriedevices 在发电厂的电气设备控制室或变电站的控制室内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终端上,对发电厂或变电站的 电气设备的投人和退出运行,进行交互的集中操作,并对运行情况进行集中测量、监视、报警,实现对电 气设备的自动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称为电气部分集中控制系统,简称集控系统 集控设备产品分类 按断路器控制方式分为 -对一控制; 选线控制; 成组顺序控制
GB/T11920一2008 4.2按控制回路的电压等级分为: -强电控制:控制电压大于60V; 弱电控制:控制电压为60V及以下 技术要求 5.1环境条件 5.1.1正常工作的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一5C十40C;-10C十55C; b)相对湿度:5%~95%设备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70kPa106kPa 5.1.2计算机房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5153.2一2000规定的B类场所的要求 5.1.3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 设备贮存允许的环境温度极限值为一25C十55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设备运输允许的环境温度极限值为一40C+70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5.1.4周围环境 设备的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介质,无严重的霉菌,无剧烈振动冲击源;不存 在超过5.6规定的电气干扰;有防御雨,雪,风.沙,尘埃及防静电措施 场地应符合GB/T93611988 中B类安全要求,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一2000中4.4的规定 5.1.5特殊环境要求 超出上述环境要求时按供需双方技术协议约定 5.2功能 5.2.1集控设备 5.2.1.1基本功能 集控设备的人机界面应具有就地显示、监视和反映主接线图的模拟接线图的功能,并支持使用 间隔接线图的操作控制及参数设置 b)断路器操作功能 手动投人断路器,每次操作只允许投人一台断路器; 应有断路器操作闭锁和防止断路器跳跃措施; 应有防止断路器非同期合闸的措施; 支持断路器的分相操作 集控设备采集及计算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三相不平 衡度,谐波计算等 dD 集控设备应具有交流采样与发送功能,支持被测量量超越死区定值传送 当采集非电气量时,集控设备应具备经变送器的模拟量采集与发送功能,支持被测量量超越死 区定值传送 集控设备应具备状态量的采集与发送 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单、双位置开关量采集,事故 或报警信号监视等 集控设备应具备生成事件顺序记录(SOE)功能 h)集控设备应具备数字量和脉冲量采集与发送,包括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位置多种编码方式采 集等 i 集控设备可通过通信接口接收并实现选择、返送校核和执行过程的遥控命令 集控设备可通过通信接口接收并实现选择、返送校核和执行过程的遥调的设点值命令(模拟量 j 输出.
GB/T11920一2008 集控设备可接收卫星时间同步系统的脉冲对时信号 k 集控设备具有TV、TA断线判别,3U 、31 越限告警等 当集控设备软件故障时,程序可自恢复 m 集控设备应具有预告信号系统与事故信号系统 n 双网主备通道可自动切换 如远方控制是经集控设备去执行,集控设备应该具有远方/就地控 o 制开关 集控设备应该可以接收远方的控制命令,但任何时候就地优先于远方 p)集控设备具有图形化逻辑可编程功能 集控设备具有本间隔和间隔间的防误操作闭锁逻辑,防误逻辑可下载,支持发电厂和变电所测 q 控装置输出的模拟量和输出的开关量都能参与逻辑运算,支持软闭锁和硬闭锁 集控设备可接收执行远方的告警复归命令 5.2.1.2主要性能指标 a 模拟量测量准确度 交流电流、电压量;士0.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士0.5%; 有功电度量;非上网关口士0.5%,上网关口士0.2% 无功电度量;士2.0%; -频率:士0.01Hz; 直流电流、电压量:士0.2% 电压电流准确测量范围:0.2%120%额定值; b 频率准确测量范围:45Hz~55Hz;55Hz一65Hz; e) d)模拟量输出准确度;士0.5%; 脉冲输人量;脉冲宽度不大于10ms 事故顺序记录;记录分辨率<2ms; f 对时精度:与标准时钟的误差不大于1nms; h)遥控动作成功率;99.99% 遥调操作正确率:99.9%; 上传数据响应时间 遥信变化响应时间 s; -遥测信息响应时间<2s; 遥控遥调传输延时 ! s; 设备可用率;不低于99.9%; k 交流采样;被测模拟量交流信号额定值输人交流电压额定值100V,交流电流额定值5A或 1A; m)直流采样;被测模拟量经变送器直流信号额定值输人直流电压额定值1V5V,0V 士5V,0V士10V;输人直流电流额定值4mA20mA,0mA士1mA,0mA士10mA 5.2.2集控系统 . .2.2.1系统基本要求 系统构成 a 1电气集控系统(包括软件及支持硬件设备)应采用开放的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 2)网络拓扑可采用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或环型网络,并宜按双网配置 网络的抗干扰能 力、传输速率及传送距离应满足系统监控和调度要求 网络上各个节点设备宜相互独立 3)集控系统与非实时生产信息网络之间以及远动等实时生产信息通过数据网接人设备 实现
GB/T11920一2008 b 软件系统 从软件功能上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功能、前置采集功能、操作控制功能及监视功能等主要 l 模块; 应用软件和实时数据库应满足监控功能的要求,可以灵活地组态,配置、扩充和修改,具 有防止信息丢失的措施; 3 集控系统宜按多层次软件结构设计,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所选操作系统应为具有开放 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成熟的产品,并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速度和满足集控系统功能要 求,以及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及界面友好性 除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外,还应 配置包括数据库管理、人机管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在内的支持软件,以及当地及远 方在线故障诊断软件 在采用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时,所选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 为当时主流技术产品 软件应有详细汉字说明,具有汉字操作指南 网络传输的安全防护 网络传输时,均应配置经过认证的安全防护装置,其安全防护要求应符合有关部门电力二次安 全防护规定 硬件设备 D 1 应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 集控系统包括服务器、工作站显示器、网络设备和配套设备等,均应采用当时的主流技 2 关键设备采用冗余配置,以满足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及性能指标要求 术通用产品 集控设备宜具有点对点通信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就地监控、同期及防误操作闭锁等功 能,提供与保护闭锁和智能设备的接口并宜采用强电输人/输出接口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发电厂的电气集控系统应该根据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和自动电压 无功控制(Avc)指令,支持机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整 变电站的电气集控系统应该根据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电压/无功控制(AVC)指令,支持 5 静态无功补偿器和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和电容器组的投切 数据通信 1网络通信宜采用传输速率不小于10M的以太网 2) 通信协议 集控系统通信协议推荐采用DL/T667一1999/IEC60870-5-103:1997 与远程集控系统通信协议推荐采用DL/T634.5104/IEC60870-5-104.GB/T18700.7 2005/IEC60870-6-505;2002TAsE.2或DL/T4761992 3)通信接口及配置由下级标准或产品文件规定 5.2.2.2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5 .2.2.2.1数据采集 应能采集和接收以下种类的数据 a模拟量; D) 数字量; 状态量; c d)脉冲量; 带时间标志的事件顺序记录量; 完整的电能量数据; “五防”系统的联闭锁信息,操作命令; g h 其他智能装置的信息
GB/T11920一2008 5.2.2.2.2数据处理 应能实现以下数据处理,运算和存储的功能 a)数据合理性检查及处理; D 异常数据处理; c)事件分类处理; d 多源数据处理(选配); 支持各种常用运算功能,包括参数运算、算术运算、代数运算、三角运算及逻辑运算等; 历史数据处理 -支持灵活设定历史数据存贮周期的功能 具有不少于一年的历史数据的存贮能力; 具有灵活的统计计算能力; 具有方便的历史数据查询的能力; 具有历史数据备份的功能(选配); 具有处理并存贮由集控设备发送的带时标的事件顺序记录信息的能力并提供查询手段 5.2.2.2.3监视和报警 遥测量异常告警; a 遥信变位提示及告警; b 计算机系统异常告警; c d)数据通信异常告警; 告警应有推画面,发音响(语音、笛音)及提示窗等方式 具有报警管理功能.可对报警信息索引分类,记录、存贮、打印 f 应能方便地确认告警,报警可区分事件的优先级别并设置不同的声、光、色的效果 具有报警保持、报警确认、报警复归功能; h 可以有选择地实现告警抑制 5.2.2.2.4控制与操作 a)应能实现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操作及其他设备操作; b) 能实现断路器、隔离开关及接地刀闸的防误操作闭锁,对不满足闭锁条件的控制操作,应在人 机界面/监视画面上显示闭锁原因 并具有特殊情况下的解除闭锁功能 对于关键性操作,如写或执行控制操作,应该进行确认后执行功能且进行日志记录,可以设置 操作员密码校验措施 5.2.2.2.5图形功能 a)应采用全图形、多窗口技术,具有层次显示,画面缩放、漫游、平面叠加等功能 D) 应能编辑、修改、生成和显示各种画面(接线图、表格,曲线、棒图、饼图、配置图、告警信息表等 形式); e)应支持画面拷贝; d 可在线修改、增减画面上的静态和动态数据 屏幕显示应支持多种字体汉字 e 5.2.2.2.6制表与打印 应具有电子报表的基本功能; a b 应具有各种报表、日志分类记录、各种异常记录,操作记录的打印能力 应能即时,定时将召唤打印; d 制表打印应支持汉化 应能支持多种打印机
GB/T11920一2008 5.2.2.2.7网络拓扑动态着色 基于网络拓扑分析,能用特定的颜色和图形动态地显示设备的特定运行状态如停电、解列、接地 等 5.2.2.2.8运行参数及状态人工设置 可人工设置遥测值、遥信状态、计算量、设备参数,及挂/撤各种标志牌 5.2.2.2.9防误操作 系统应具有防误操作功能,识别和防止以下误操作并发出提示: 误分、合断路器; a) b》 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包括人工设置隔离开关状态和遥控隔离开关) c)带电挂接地线; d)带地线合闸包括人工设置断路器、隔离开关状态和遥控) e 误人带电隔离区 5.2.2.2.10系统对时 系统应能接收卫星时间同步系统的标准时间信号并以此同步系统内各计算机的时钟 系统应具备下行对时功能,向不具备当地卫星时间同步系统的集中控制设备等发送对时信号 5.2.2.2.11趋势曲线显示 应具有用户自定义趋势曲线的功能 应能显示基于实时数据的趋势曲线和基于历史数据的趋势曲线 5.2.2.2.12系统自诊断与自恢复 在冗余系统的一台设备故障时,不影响其他机器的正常运行,并实现功能的自动切换; 在一个网段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另一个正常的网段上进行数据交换,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线 诊断包括整个站控层系统的硬件、软件,通信接口及网络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能立即告警;设置远方诊 断接口,可实现远方工程师登陆诊断功能 5.2.2.2.13远程维护及故障诊断 具有安全防护措施的远程维护及故障诊断的功能; 5.2.2.2.14权限控制 应能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等级的操作权限控制 5.2.2.2.15二次开发接口 应提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接口 5.2.2.3基本sCADA功能性能指标 a)状态量变位传输时间: 1s; b 遥测量变化传输时间 <2s; e)遥控命令选择、执行或撤消传输时间 <2s; d 实时数据画面在人机界面屏幕整幅调出响应时间 3s -85%的画面: 5s 其余画面 画面数据刷新周期1s10s(可调); f 2ms; SOE分辨率 g)模拟量遥测综合误差 <1.5%(包括变送器误差1.0%) h)电网正常情况下SCADA主要节点CPU负载 <30%(1min平均值); 电网事故情况下sCADA主要节点CPU负载 二50%(10s平均值); 100%; 控制操作正确率 k 99.99%; 遥控动作成功率
GB/T11920一2008 事故时遥信年正确动作率 >99.99%; 系统可用率: >99.9%; m) 20000h n)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o历史数据保存间隔 分类可调; p)历史数据存储时间: >2年 5.2.3电源 集控系统的电源应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或直流电源系统供电,集中控制设备宜采用双路直 流电源供电 5.2.3.1交流电源 a)额定电压,单相220V,三相380V; b) 允许偏差一15%一十10% e)波形为正弦波,失真度小于5%; 频率50Hz,允许偏差士5% d e)UPS备电的电池在满负荷时的供电时间不小于30nmin. 5.2.3.2直流电源 a)额定电压110V,220V; b) 直流一15%~十10%不包含通信电源); e)纹波系数小于5% 5.3集控设备的结构要求 机械结构尺寸 集控设备机柜(屏)的结构尺寸应符合GB:/T19520.1一2007和GB/T19520.2一2007的 规定 控制台的结构尺寸宜参照GBy/T7289一 -1987的要求 插箱及其插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GB/T19520.3 2004和GB/T19520.42004的规定 机柜(屏)的地脚安装尺寸应符合GB/T7267一2003的规定 机械结构要求 集控设备机柜(屏)和控制台的表面覆板应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 5.3.2.2机柜(屏)和控制台组装后地脚应平稳,各垂直外表面对底部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垂直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基本尺寸 <400 c>400~l000 >l000~l600 >l600一2500 1.2 公差 5.3.2.3机柜(屏)和控制台各外表面应平整,面板、侧板和门板在任意每平方米内的平面度公差为 3 mm 机柜(屏)和控制台各表面均应有良好的涂覆,涂覆层应完整、均匀一致,其色泽不应有明显的 差异,不应有反光、炫目现象存在 5.3.2.5机柜(屏)和控制台各机构应启闭灵活可靠,各运动部件在运动过程中不应与其他部件发生碰 撞或摩擦 5.3.2.6集控设备中的插件应插拔方便,锁紧可靠 带电插拔时应保证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开路 电压回路不短路 5.3.2.7机柜(屏)和控制台应具有与地基固定的构件以及供运输吊卸的构件 5.3.2.8机柜(屏)和控制台的设计应符合人机关系,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显示器和控制器的布置等
GB/T11920一2008 设计要求参见DL/T575 5.3.2.9机柜门开启、关闭应灵活自如,锁紧应可靠 门的开启角度应大于120',必要时应设置柜门 的限位机构 5.3.2.10机柜(屏)和控制台外形应简洁,美观,缝隙均匀,色彩协调 5.3.2.11机柜的IP防护等级,户内机柜应不低于GB4208一2008规定的IP30的要求,户外机柜应不 低于IP54的要求 5.3.3结构安全性要求 5.3.3.1机柜(屏)和控制台及其零部件的可触及部分不应有锐边和棱角、毛刺和粗糙的外表,以防止 在装配、安装、使用和维护中对人身安全带来伤害 5.3.3.2机柜(屏)和控制台的传动、旋转、摆动等运动部件应有限制或防止接触的安全防护措施 5.3.3.3机柜(屏)和控制台应能防止未经允许使用工具进人内部 所有结构件,零部件使用的材料的防火性能应不低于GB/T11020-2005中V2等级 5.3.3.4 对于既作连接又作导电用的零件(构成保护电路的连接件除外),应采用铜质材料 5.3.3.5 5.3.3.6机柜(屏)和控制台的功能地宜与保护地(安全地)分开设置并绝缘,应以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与危险带电部分隔离 5.3.3.7机柜(屏)和控制台应设置安全接地构件,并设置醒目的接地标志 所有外露可导电部件都应 电气互连并与安全接地端可靠连接,接地端与需要接地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电阻应不大于0.5Q. 集控设备的绝缘性能 5 绝缘电阻 5.4.1.1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2 表2正常试验条件下的绝缘电阻要求 额定绝缘电压u 绝缘电阻要求 U<60V >5Mq(用250V兆欧表 U60V 5 Mn(用500V兆欧表) 5.4.1.2 湿热条件(温度40士2,相对湿度90%一95%,大气压力86108kPa)下绝缘电阻的要求 见表3 表3湿热条件下的绝缘电阻要求 额定绝缘电压U 绝缘电阻要求 U<60V >1Mn(用250V兆欧表 >1Mn(用500V兆欧表) U>60V 5.4.2绝缘强度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的被试部分应能承受表3中规定的50Ha交流电压历时1min绝缘 强度的试验,无击穿与闪络现象 试验部位:非电连接的两个独立电路之间;各带电回路与金属外壳之间 不同额定绝缘电压回路的试验电压值见表4 表4试验电压值 额定绝缘电压U 试验电压有效值 Us60V 500V 60VGB/T11920一2008 5.5电源影响 5.5.1交流电源影响 在环境温度为十5C十35C、相对湿度为45%~75%(设备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大气 压力为80kPa106kPa的大气条件下,按5.2.3.1规定的参数中任一项的选定极限变化(其余为额定 值,装置应可靠工作,性能及参数符合5.2要求 5.5.2直流电源影响 在环境温度为+5C十35C、相对湿度为45%~75%(设备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大气 压力为80kPa106kPa的大气条件下,按5.2.3.2规定的参数中任一项的选定极限变化(其余为额定 值),装置应可靠工作,性能及参数符合瓦.2要求 5.6集控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 5.6.1高频干扰 满足GB/T13729一2002中3.7.1的要求 5.6.2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 满足GB/T137292002中3.7.2的要求 5.6.3浪涌干扰 满足GB/T137292002中3.7.3的要求 静电放电干扰 5.6.4 满足GB/T137292002中3.7.4的要求 5.6.5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干扰 满足GB/T137292002中3.7.5的要求 5.6.6辐射电磁场干扰 满足GB/T137292002中3.7.6的要求 5.6.7电源电压突降和中断 满足GB/T137292002中3.7.7的要求 集控设备的机械性能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设备的关键部件在经受频率为10Hz150Hz偏差士2%)单振幅 0.075mm(偏差士15%)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同一平面内),各持续2h后,主要参数与性能仍应满足 5.3,5.4的规定,结构与元件无松动及损坏 5.8设计图纸和工艺性要求 5.8.1主接线模拟图 5.8.1.1柜(屏、台正面或操作面上的主接线模拟图的图形符号应符合GB4728的规定 5.8.1. .2 模拟母线的颜色应符合电力系统的有关规定,详见附录A 55 8.2导线及连接 5.8.2.1柜(屏),台内各电气部件之间的连接导线应为铜质导线,其额定绝缘电压不低于500V 55 8.2.2导线与电气元件的端子或端子排之间应通过压接的压接头连接 8. 2. 接线端子的额定电压、电流应满足连接电路的要求,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端子应为专 5 3 用试验端子 5.8.2.4端子排离柜(屏)顶不小于400mm,离柜(屏)底面高度不小于200mm,两排端子排之间的距 离不小于150o mmm 导线与可拆卸的端子排连接处必须有标号片,标志符号应与图纸一致 5.8.2.6导线的截面积应满足DL/T5136-2001的要求 电气元件的安装 开关面板、把手与位置指示器线条的颜色一般应为黑色或深灰色 当选择其他颜色时,应与 10
GB/T11920一2008 模拟母线条的颜色接近 5.8.3.2装于交流三相电路或直流电路,分相装设的电气元件,以面对设备正面为准,元件安装位置见 表5 表5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 安装位置 电路 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从前到后 A、B.c、零 A、B.,C、零 交流三相电路 A、 B.c,零 直流电路 5.8.3.3开关按钮等操作元件的面板上应具有表示功能的文字符号,如“分”“合”、“投人”“退出” “增”,“减”等 5.8.4集控设备和集控系统的接地应符合DL/T5065一1996和DL/T51362001的规定 5.9功率消耗 集控设备在额定负载下所消耗的功率,应在各自装置的技术条件中规定,交流用VA表示,直流用 w表示 5. 10连续通电 集中控制设备完成调试后,在出厂前进行40C条件下不少于72h或室温条件下不少于100h的 连续稳定通电试验,交直流电压为额定值,各项参数和性能均应符合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6.1试验的环境条件 a)除另有规定外,各项试验均在环境温度为十5C十35C,相对湿度为45%75%设备内部 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大气压力为80kPa106kPa的大气条件下进行; 被试验装置和测试仪表必须良好接地,并考虑周围环境电磁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D) 测量仪表准确度等级要求;测量仪表应满足GB/T7261一2000中4.4的要求 6 外观检查 按5.3及GB/T7261一2000第5章的要求逐项进行检查 6 功能及技术性能试验 按5.2的要求进行功能及技术性能试验,试验方法由下级标准规定 6 电源影响 按5.5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电源影响试验 6 绝缘电阻 按5.4.1规定对装置的台和屏用相应电压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测量时间不小于5s 在试验整机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取出装有半导体器件的印制板 6 绝缘强度 按5.4.2的规定用击穿电压测试仪进行绝缘强度试验 试验电压从零起始,在5s内逐渐升到规 定值并保持1min,随后迅速平滑地降到零值 测试完毕断电后用接地线对被试品进行安全放电 对额定电压为60V以下的半导体器件,在对整机进行绝缘强度试验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拔出有 关插件或短接有关电路等 低温试验 低温室的温度偏差不大于士2C 装置在低温室内各表面与相应的室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 150 mm 低温室以不超过1/min速度降温,待温度达到+5C并稳定后开始计时,保温2h 再将 装置连续通电2h(交、直流电压均为额定值),检查装置的各种功能应正常,然后将装置断电,以不超过 ll
GB/T11920一2008 C/ min速度升温,待低温室内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并稳定后,将装置取出低温室进行外观检查 6.8高温试验 高温室的温度偏差不大于士2C,相对湿度不超过50%(十35C) 装置在高温室内各表面与相应 的室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50mm 高温室以不超过1C/min速度升温,待温度达到十40C并 稳定后开始计时,保温2h 再使装置连续通电2h(交、直流电源电压均为额定值),检查装置的各种功 能应正常 然后将装置断电,以不超过1C/min 速度降温,待高温室内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并稳定后, 将装置取出高温室进行外观检查 温度贮存试验 设备的贮存运输允许的环境温度极限值为-25C十55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在不施加任何 激励量的条件下,设备不应出现不可逆变化 温度恢复后,设备的性能应符合5.2,5.3的规定 6 10湿热试验 试验室的温度偏差不大于士2C,相对湿度偏差不大于士2% 装置各表面与相应的室内壁之间最 小距离不小于150mm,凝结水不得滴落在试验样品上 试验室以不超过1C/min速度升温,待温度达 到十40C并稳定后再加湿到90%95%范围内,保持48h 在试验过程最后1h一2h内,按5.5规定 用相应电压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测量时间不小于5s 试验结束后,先把试验室内的相对湿度在半小时内降到75士3%,然后在半小时内将试验室的温度 恢复到正常温度并稳定后,将装置取出试验室进行外观检查 注:上述6.7、6,8,6,9各项试验对不便进行整机试验的大型产品,根据GB2421一1999可按装置技术条件中的规 定对关键部件进行相应试验 6.11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6.11.1 高频干扰试验 按GB/T137292002中表16的规定,在被试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 在施加高频干扰情况下测试被试设备的状态输人量、直流输人量和sOE分辨率,其各项技术指标 应符合5.2、5.3的规定 6.11.2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 按GB/T137292002表16中对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参数的规定对被试设备的信号回路和 电源回路施加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在被试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 在施加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情况下测试被试设备的状态输人量、直流输人量和sOE分辨率,其各 项技术指标应符合5.2的规定 6.11.3浪涌干扰试验 按GB/T137292002中表16的规定,在被试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 在施加浪涌干扰情况下测试被试设备的状态输人量、直流输人量和sOE分辨率,其各项技术指标 应符合5.2的规定 6.11.4静电放电干扰试验 按GB/T137292002中表17静电放电主要参数的规定,在操作人员通常可接触到的被试设备的 部位和表面上,按GB/T13729一2002中附录的试验接线进行 在施加静电放电干扰情况下测试被试设备的状态输人量、直流输人量和sOE分辨率,其各项技术 指标应符合5.2的规定 6.11.5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干扰试验 将被试设备放进GB/T137292002中表18规定的磁场中,测试被试设备的状态输人量、直流输 人量和sOE分辨率,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5.2的规定 6.11.6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根据5.6.6的要求,按GB/T17626.3一200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2
GB/T11920一2008 6.11.7电源电压突降和电压中断试验 被试设备的直流电源电压突降AU为100%,持续时间为0.5s并重复试验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 10s),设备应能正常工作,测试被试设备的状态输人量、直流输人量和sOE分辨率,其各项技术指标应 符合5.2的规定 6.12机械性能试验 将装置的关键部件按实际使用情况固定在振动台上,给装置施加额定电参数,按5.7规定进行振动 试验 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例行检验)两种 7.1 出厂检验 7.1.1每套装置出厂前必须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按以下项目进行成品 检验 a)绝缘电阻 b 绝缘强度; c 连续通电; d 功能检验 e)外观检验 7.2型式检验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对出厂检验合格的装置进行型式检验 7.2.1型式检验周期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批量生产的设备(每年100台以上)每四年一次;小批量生产的装置每五年一次; c)正式生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e)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f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2.2型式检验抽样与复验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任意抽取1~2台进行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各项目全部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发现有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项目应分析原因,处理缺陷 对产品进行整顿后,再按全部型式检验项目检验 7.2.3型式检验项目与顺序 D外观检查 b) 绝缘性能试验 e) 功率消耗 d 功能及技术性能试验; 电源影响试验" e) f 低温、高温及温度贮存试验 耐湿热试验; g h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振动试验 i 连续通电试验 注:上述e),E),h),i)四项检验项目产品定型时进行 13
GB/T11920一2008 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每套装置应在屏,台上装铭牌,铭牌上应有下列内容 a)装置名称 D 产品型号; c 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d 出厂年月、编号 8.1.2外包装箱上应以不能洗刷的涂料作以下标记: 发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及交付托运的包装箱件数; a b)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 c)箱子总重量,外形尺寸; 拨GB1在箱子外面加上“防潮","向上"等标志 d 8.2 包装 产品包装前的检查 8.2.1 D产品的附件、备品、合格证和有关技术文件是否齐备 产品外观有无损坏; b) e)产品表面有无灰尘 8.2.2包装的一般要求 产品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箱,插件插箱应锁紧扎牢,包装箱应有防尘,防雨,防震揩施,并有吊装设 施及标志 8.3运输 装置应适于陆运、水运(海运)或空运,运输及装卸按包装箱上的标记进行 贮存 8 包装好的装置应贮存在环境温度一25C一十65C,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库房内,室内无酸、碱、 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的侵害 产品随行文件 产品出厂应提供下列随行文件: -产品合格证 产品说明书; 装箱清单; -随机备品、备件清单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14
GB/T11920一2008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模拟母线涂色的规定 模拟母线涂色见表A.1 表A.1模拟母线的涂色 序 号 电压kV 颜 直流 褐 交流0.10 浅灰 交流 深灰 0.22 交流0.38 黄褐 交流 深绿 交流 深蓝 10 交流 绛红 交流13.8 浅绿 绿 交流15.75 交流 粉红 10 18 20 11 交流 梨黄 35 交流 鲜黄 12 63 13 交流 橙黄 14 交流1l0 朱红 15 交流154 天蓝 紫 16 交流220 交流330 白 18 交流500 谈黄 19 交流750o 深蓝 20 交流1000 待定 注1;模拟母线的宽度宜为6mm12mm 注2:设备模拟的涂色应与相同电压等级的模拟母线颜色一致; 注3,变压器中性点引线的模拟母线的颜色为黑色 15
GB/T11920一2008 参 考 文 件 G;B/T2423.1一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dtIEC60068- 2-l;1990 GB/T2423.2一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dtIEC60068-2- 2:1974) GB/T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 idtIEC60068-2-56;1988)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idIEC60255-21-1,1988) 试验 GB/T13850一1998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idtIEC688;1992 DL/T621一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30一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子10部分传输规约 DL/T634.51012002/IEC60870-5-l01l:2002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634.5104一2002/IEc60870-5-104;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6451997 DL/T659一199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719-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 准(idtIEC60870-5-102;1996) DL/T5081一1997 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秘 DL/T5137一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149一2001220l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6一2005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IEc60654-4;1987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操作条件第4部分;腐蚀性和侵蚀性影响 IEC60694:1996高压开关装置和控制装置标准的通用描述 16

振动入侵探测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编号:GB/T10408.8-2008。振动入侵探测器共有9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代替GB/T10408.8-1997
带电作业用绝缘滑车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带电作业用绝缘滑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带电作业用绝缘滑车的编号:GB/T13034-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滑车共有21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代替GB/T13034-2003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