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659-2016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measurementmethodsforprivatedigitalmobileradio(PDR)equip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2659-2016。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共有460页,发布于2016-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60.20
  • 实施日期2016-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8.73M

以图片形式预览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GB/T32659一2016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miealrequirememtsandmeasurememtmethodsforPrivateDigitalmobile Radio(PDR)equipment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659一2016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技术要求 4.1通用技术要求 4.2射频性能要求 4.3电磁兼容要求 4.4电气安全要求 4.5电磁暴露要求 2 4.6环境适应性要求 1" 测试方法 13 5.1射频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26 5.2电磁兼容性测量方法 2 5.3电气安全测量方法 电磁暴露测量方法 5.4 2 5.5环境适应性要求 28 PDR空中接口协议 6.1 * 28 总则 28 6.2体制A空中接口协议 236 6.3体制B空中接口协议 275 6.4体制C空中接口协议 365 声码器 36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试场地与辐射测试的场地布置指南 附录B(规范性附录)辐射杂散通用测试方法 368 附录c规范性附录)体制A其他说明和定义 37G 附录D(规范性附录)体制B定时器、常量定义,信道编码算法及发送比特顺序 425 附录E规范性附录)体制C标准用户接口 440 附录F资料性附录ISELP声码器 449 附录G资料性附录体制A工作时序示例及高层状态描述 456 参考文献
GB/T32659一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海格天立通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行业协会福 建联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迅光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摩托罗拉系统(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俊峰、宋起柱.、陈国成、赵扬宋国伟,薛永刚、张骏驰、姜雄彪、俞隶光、孙听、 谭学治、权进国、胡赛桂、张凌雁,洪小斌、崔慧娟、邹霞、何平、张颖哲
GB/T32659一2016 引 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在6,2可能涉及10项与体制A相关的专利,在 6.3可能涉及6项与体制B相关的专利,在6.4可能涉及2项与体制C相关的专利的使用,在附录F可 能涉及14项与声码器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下列 联系方式获得 体制A专利持有人姓名;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北环大道9108号海能达大厦 体制A专利持有人姓名杭州承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1号8号楼5层 体制A专利持有人姓名;摩托罗拉系统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1号摩托罗拉大厦 体制B专利持有人姓名;广州海格天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海云路88号 体制c专利持有人姓名;福建联拓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甲43号金运大厦B座1518室 附录FISELP声码器专利持有人姓名:清华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罗姆楼9楼9-102室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 的责任
GB/T32659一2016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供地面、内河或沿海作移动通信或固定通信专用网络使用的,工作频率在25MH2 1000MHz范围,信道间隔为12.5kHz,采用时分多址或者频分多址技术的专用数字对讲设备的主要 技术参数、限值要求、测量方法及空中接口协议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专用数字对讲基站、转发台、移动台(车、船载台)、手持台等设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信息技术设备 GB4943.1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92542008 GB/T15844.2一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17626.4 电磁兼容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17626.11l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IEC62209-2;2010频率范围在30MHz~6GHz内,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 的电磁照射 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第2部分:靠近身体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SAR)评 估规程HumanExposuretoRadioFreguencyFieldsfromHandheldandBodyMountedWireless umanmodels,Instrumentation,andProceduresPart Proceduretode ommunicationIDeVices 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formobilewirelesscommunicationdevicesusedinclose thehumanbodyfrequencyrangeof30MHzto6GHz prOXimity 2232:2011测定无线电通信基站附近的无线电频率对人体照射场强度和SAR的方法(De terminationofRFfieldstrengthandSARinthevicinityofradiocommunicationbasestationsforthe purposeofevaluatinghu1manexp0sure IEEEC95.1:2005 kHz300GHz射频电磁场辐照的安全等级(SafetyLevelswithRe HumanExpost RadioFrequeneyElectromagnetieFields,3kHzto300GHz) specttO ulre IEEEC95.3:2010 00kHz一300GHz频段无线电对人体电磁暴露场强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建议(RecommendedPractice MeasurementsandCo omputationsofRadioFre requeneyElectromagnetie FieldsWithRespecttoHumanExpouretoSuchFields,100kHz300GHz forthe ITU-TO.153:1992比特率低于一次群速率差错性能测量的基本参数(Basicparameters measurementof errorperormanceatbitratesbelow theprimaryrate) ITU-TP.862:2001 语音质量感性评估(PEsQ):窄带电话网络和语音编码解码器的端对端语音
GB/T32659一2016 ivemethodforend 质量评价客观方法[PESQ.Per erceptualevaluationofspeechquality)ITU-Tobjee telephone ksandspeechcodecs] oend=pechgualityasessmentfnarow-band network EN61162-1航海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数字接口第1部分:简单扩音器和复合听声器 andsystems Maritimenav 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 -Digitalinterlaces一Part1 avigat singletalkerandmutiplelisteners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privatedigitalmobileradio 具备外接天线接口,供地面、内河或沿海作专用移动通信网使用的,工作频率范围为25MHz~ 1000MH2,信道间隔为12.5kH2,采用时分多址或者频分多址接人技术的无线数字对讲设备,包括基 站/转发台、移动台(车,船载台),手持台等设备 3.1.2 basestation 基站 移动通信中,具备外接天线接口,作为中心站固定使用的专用数字对讲设备 3.1.3 转发台repeater 具备外接天线接口,在数字对讲设备的无线信号传输过程中起到增强信号,扩大通信范围作用的专 用数字对讲中转设备 3.1.4 移动台mobilestationm 具备外接天线接口,通常安装在车、船等交通工具上并由其供电的专用数字对讲设备 3.1.5 手持台portablestation 具备外接天线接口,便于个人携带(手提或佩带)并由设备内置电源供电的专用数字对讲设备 3.1.6 测量不确定度 measuremmentuncertainty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3.1.7 置信概率confideneelevel 测量结果的误差处于某一范围内的概率为该结果的置信概率,其值在0~1之间 3.1.8 突发burst 物理信道上一段有限数目连续比特流 3.1.9 时隙time-slot .个突发占用的基本时间单元 3.1.10 时分多址帧TDIA-frame 由两个连续的时隙组成
GB/T32659一2016 3.1.11 truc-two-slot 真双时隙 在12.5kHz带宽的单频上同时支持两路直通业务传输的模式 3.1.12 超帧superframe 由多个连续帧构成 3.1.13 下行outhound 从基站到移动台或手持台方向的传输 3.1.14 上行inbound 从移动台或手持台到基站方向的传输 3.1.15 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 可携带突发中比特信息的已调制射频载波 3.1.16 逻辑信道logicalehannel 逻辑端点之间的独立数据通道 3.1.17 前向信道forwardchamne 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 3.1.18 反向信道reversechannel 从目的端到源端的信道 3.1.19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lsignalstrengthindication/RssI 接收机在天线处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均方根值 3.1.20 1:1模式1:1mode 在当基站收发异频时,专用数字对讲通信系统中可支持一路移动台(或手持台)到基站或转发台) 的全双工呼叫或者半双工呼叫的单业务信道工作模式 3.1.21 2:1模式2:1mode 在当基站收发异频时,专用数字对讲通信系统中可同时支持两路独立的呼叫,可以是移动台(或手 持台)到基站(或转发台)的全双工呼叫或者半双工呼叫的双业务信道模式 3.1.22 双时隙数据传输dualslotsdatatransmissionm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同时占用一个载波的两个时隙 3.1.23 直通模式direetmodeoperatiom 移动台(或手持台)在网络覆盖范围外,不借助基站(或转发台)的情况下,与其他一个或者多个移动 台(或手持台)进行通信的工作模式
GB/T32659一2016 3.1.24 中转模式repeatermodeoperationm 移动台(或手持台)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通过基站(或转发台)将信号转发,与其他一个或者多个移动 台(或手持台)进行通信的工作模式 3.1.25 扩展地址extendedaddress 个非移动台设备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例如PABX分机,PSTN号码或者IP地址). 3.1.26 分组数据paeketdata" 将任意长度的消息拆分成包.然后逐包发送的传输方法 3.1.27 补充数据传输业务supplementarydatatransterserviee 用于移动台之间或者移动台/基站之间通过网关进行连接的数据传输业务 3.1.28 用户面uerplane/U-plane 协议栈中处理用户语音业务的平面 3.1.29 控制面controlplane/C-plane 协议栈中处理控制功能和数据业务的平面 3.1.30 协议数据元素proocoldataunit/PDu 在对等层之间传送的包含协议控制信息(信令)或者是用户数据的信息元素 3.1.31 信息单元informationelement 组成PpU的基本单元 3.1.32 有效载荷payloadl 信息单元中的有效比特信息 3.1.33 权限authority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实体是否具有执行某项功能的权利 3.1.34 承载业务 bearerservice 接人点之间提供信息传送能力的业务 3.1.35 信令signalimg 用于建立、控制和管理连接的交互信息 3.1.36 广播呼叫 hroadeasteal -种特殊的群组呼叫,呼叫持续过程中只允许主叫方发送语音或数据,而禁止被叫方发送 3.1.37 动态重组ddynamicgroupnumberassignment 通过空中无线信号控制移动台(手持台)编人新通话组的功能
GB/T32659一2016 3.1.38 组呼迟后进入group calllateentry 在组呼的呼叫持续的过程中,未加人组呼的移动台(手持台)进人并参与到组呼通话中 3.1.39 通话时限eallduration" -次呼叫允许通话的最长时间 3.1.40 状态消息statusmessage 移动台(手持台)之间传送内容预先设定的短编码信息 3.1.41 遥晕/复活stwm/rete 利用空中按口信令禁用/解禁移动台(手持台)的过段 3.1.42 遥毙kil 利用空中接口信令禁用移动台(手持台)的过程,被遥毙的移动台(手持台)无法通过空中接口信令 解禁 3.1.43 倾同步framesYNc 位于突发中的一个特殊比特序列 3.1.44 鉴权authentieationm 确认移动台、手持台、基站、转发台身份合法性的过程 3.1.45 身份码identification 系统内统一识别管理和呼叫控制基站、移动台、手持台等设备的识别码 3.1.46 基站码basestationidentifieation 用于识别基站设备的特殊身份码 3.1.47 组呼码groupDidenifieationm 用于识别组呼的身份码 3.1.48 用户编号usernumbering 按照某种号码编码规则进行编码,方便用户记忆使用,它与身份码相互映射 3.1.49 声码器 v0c0der 对话音进行分析合成的编码和解码装置,用于话音分析合成及话音频带压缩 3.1.50 线性预测语音编码linearpredietionspeechcoding 采用线性预测技术,有效地估计当前样点的值,最大限度白化预测冗余信号,用不小于10阶的预测 系数和激励信号来重建语音信号的频谱结构的编码方式
GB/T32659一2016 3.1.51 余量信号 residualsignal 语音信号通过线性预测滤波器得到的输出信号 3.1.52 余量谱residual spectrum 对余量信号作傅立叶变换得到的信号谱 3.1.53 矢量量化 ntization veetorqun 先将KK>2)个采样值形成K维空间RK中的一个矢量,然后将这个矢量一次进行量化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FSK 四相频移键控 -ledFn requeneyShiftKeying AI AirInterface 空中接口 A 附加信息字段 AdditionalInformationField 地址解析协议 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 " 自动重传请求 AutomaticRetransmissionreguest AT 接人类型 AccessType cD CodedDecimal Bin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 nary BER 误码率 BitErrorRate B 后续块数 BlockstoFollow oe ofCal 呼叫开始 Beginm ning MR 转发开始 BeginningofRepeat BoT 传输开始 BeginningfTansmission BPTC BlockProductTurboCode 分组乘积Turbo码 Bs 基站 BaseStation CommonAnnouncementChannel CACH 公共广播信道 色码 CC ColorCode cs 突发承载的控制信道域 ControlChannelField rct ControlCHannel 控制信道 呼叫控制层 CallControlLayer 呼叫控制层;时隙1进程 CalControlL.ayer;Sot1process ccL 2 CallControlLayer;Slot2 呼叫控制层时隙2进程 2Pprocess CCL_S 呼叫控制层;双时隙进程 CallcontrolLayer;Bothslots Li 来电身份确认 CallerLineIdentity cRc CyclicRedundancyChecksum 循环冗余校验码 CsBK 控制信令块 ControlSignallingBlock CSBKO 控制信令块操作码 csBKOpcode 控制信令块信道定时 CTCSBK ChannelTimingCSBK
GB/T32659一2016 CTO 信道定时操作码 ChannelTimingOpcode DBSN DataBlockSerialNumber 数据块序列号 DGNAN 动态重组 DynamicRegroupNumberAssign 数据链路层 DataLinklayen L DNMo DirectModeOperation 直通模式 Pp 数据位置 DataPosition Pr 数据分组格式 DataPacketFormat RT 诊断韵律测试 DiagnostieRhythmTest Dm 数传类型字 DataTransmissiontype BMB EMBedded field 嵌人式信令字段 signali lng EOG 呼叫结束 EndofCall pOR 转发结束 EndofRepeat ror EndofTransmission 传输结束 电子序号 ElectronicSerialNumber 尾类型 EndType rEDMA Fre 频分多址 DivisionMultipleAccess requency 前向纠错 FEc ForwardErrorCorrection 帧编号 Numbering rame FeaturesetIDentification 功能集标识符 FLco 完整链路控制操作码 FullLinkControlOpcode Fs FrameSYNC 帧同步 rs1 语音同步 FrameSYNC Fs2 数据同步 FramesYNc2 PsM FiniteStateMachine 有限状态机 分片序列号 FragmentSeguenceNumber FTe 帧类型码 FrameTypeCode GlobalBaseStation IDentiy GBSID 全局基站地址 GF 伽罗华域,用于计算RS码的校验位GaloisFiel Grp_V_ChUsr组呼语音信道用户 voiceChamndlUser Group 压缩头 HeaderCompression 头帧信息 HeaderlInformation HMSC 高层消息序列图 HiehLevelMces妈geSceneeChar HT 头类型 HeaderType 标识符 IDentifier Ip InternetProtocol 因特网协议 IPV 互联网协议版本 nternetProtocolVersion SEILP 高级正弦激励线性预测 HmprovedSinusoidalExcitationlLinearPredicetion LB LastBlock 最后数据块
GB/T32659一2016 发送前侦听 LBT ListenBeforeTransmit Lc LinkControl 链路控制 LCss 链路控制开始/结束 IinkControlStart/Stop 领导动态标示符 L.eaderDynamicIdentifier lDn LD LinkIDentificationm logicel 逻辑链路标识符 IP 线性预测编码 LinearPredictionCoding Lst 最低有效位 LeastSignificantBit L9 LineSpectrumFreguency 线谱频率 L.so 最低位字节 LeastSignificantOctet LineSpectrumPair 线谱对 LsSr MAe 介质访问控制 MediumAccessControl MtBc 多块控制包 MultipleBlockControlpacket MED Manulacturer'sFID 制造商功能集标识符 消息信息 MessageInformation " 平均意见分 MeanOpinionScore MPE 最大允许照射量 MaximumPermissibleExposure N05 移动台 MobileStation RMs8 Most 最高有效位 SignificantBit Mso 最高位字节 MostSignificantOctet OAcsU 自动摘机呼叫建立 OffAirCallSetUp 1Code Opcode 操作码 Operation6 开放语音信道模式 OVCM OpenVoiceChannelMode PABX 用户交换机 PrivateAutomaticBrancheXcha PAR 参数数据 PARameterdata PATCs 按即讲呼叫建立 PressAndTalkCallSetup PC 奇偶校验比特 ParityCheckbit PeMn PulseCode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 m 分组数据格式 PacketDAtaFormat 分组数据协议 PacketDataProtocol " 协议数据单元 ProtocolDataUnit PEsQ 语音质量感知评估 PerceptualEvaluationofSpeechQuality p 保护标志 tFlux Protect 加密指示 Privacylndicator p 物理层 Physicallayer Poe PadOeetCount 填充字节数 PSTN 公共电话交换网刚 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 PTT 按键讲话 PushToTalk RC ReverseChannel 反向信道
GB/T32659一2016 RF 射频 RadioFrequency RMO 中转模式 rModeOperation Repeater Rs 里德所罗门码 Reed一Solomoncode RSSI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eceivedSignalStrengthlndicationm sA Sync 同步周期 Age s.AP 业务接人点 ServiceAccessPoint sAR 比吸收率 SpeeifieAbsorptionRate SC 发送纠正 SendCorrection sD. 规范与描述语言 SpecificationandDescriptionLanguage sEL SinusoidalExcitationLinearPrediction 正弦激励线性预测 FD 协议标准功能集标识符 StandardFID sLco 简短链路控制操作码 shortLcOpcode sLD SLowData 慢数据 ssLLD 源逻辑链路标识符 SourcelogicalLinkIDentification Te TDMA信道 TDMAChannel eH TrafficCHannel 业务信道 e 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DD Ti 时分双工 imeDivisionDuplex TDMI 时分多址接人 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 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DatagramProtocol i 统一数据传送 UnifiedDataTransport VAD 语音激活检测 VoiceActiveDetection vQ 矢量量化 VectorQuantization 技术要求 4.1通用技术要求 4.1.1工作频率范围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应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4.1.2基本业务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应支持的基本业务包括语音组呼业务,语音单呼业务和短数据业务 4.1.3补充业务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可支持的补充业务包括语音无地址呼叫业务,语音全呼业务、语音广播呼叫业 务,语音开放信道呼叫业务和动态重组等 4.1.4工作方式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应实现双工对讲或半双工对讲的工作方式
GB/T32659一2016 4.1.5信道间隔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信道间隔为12.5kHz 4.1.6多址方式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可采用TDMA或FDMA的多址方式 4.1.7天线端口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天线端口分别开、短路发射3min后,其射频性能仍符合要求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天线猫口阻抗为0a 4.1.8工作电压及供电 手持台应采用机内电池供电方式,其电池类型和电源标称电压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 移动台应具有外接标称直流电源供电接口,并标明负极接地,也可使用交直流变换稳压电源供电 基站和转发台应采用交流市电供电方式,但应另有采用直流电源的供电接口(负极接地 特殊情况由供需双方商定 射频性能要求 4.2 发射机射频性能要求 4.2.1 发射机的射频性能指标见表1 表1发射机射频性能指标 指标要求 序号 项目 基站/转发台 移动台 手持台 最大标称发射功率 30w(45dlkm<25w(44dlkm<5w(37dBkm) 正常条件 士1.5dB 士1,5dB 士1.5dB 功率变化容限 极限条件 3dB 十2/一3dB -3dB 1.5×1o 二2.5×10 二2.5×1o 25MHGB/T32659一2016 表1(续 指标要求 序号 项目 基站/转发台 移动台 手持台 9kHz60dB 杂散响应抗扰性 >70dB 65dB 互调响应抗扰性 70dB 65dB 阻寨 >84dB 9kHzf<1GHz s一57dBm 天线端口 1GHGB/T32659一2016 4.3.2辐射骚扰 基站和转发台类设备应符合GB9254一2008中A类设备的要求; 手持台和移动台类设备应符合GB9254一2008中B类设备的要求 4.3.3静放电抗扰度 基站/转发台和手持台应符合GB/T17618一1998中4.2的静电放电抗扰度的要求 4.3.4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基站/转发台、移动台和手持台应符合GB/T17618一1998中4.2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的 要求 4.3.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基站/转发台应符合GB/T17618一1998中4.2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的要求 4.3.6浪涌冲击)抗扰度 基站/转发台和移动台应符合GB/T17618一1998中4.2的浪涌(冲击)抗扰度的要求 4.3.7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基站/转发台和移动台应符合GBy/T17618一1998中4.2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要求 4.3.8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基站/转发台应符合GB/T17618一1998中4.2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要求 4.4电气安全要求 应符合GB4943.1的要求 4.5电磁暴露要求 手持台的电磁暴露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nmin平均sAR值不得超过 -头部和躯体限值应满足任意10总生物组织,任意连续6 10.0w/kg(以50%最大使用率为参考). 附于上肢、下肢限值应满足,任意10!生物组织、任意连续6min平均sAR值不得超过 20.0w/kg(以50%最大使用率为参考 根据基站/转发台、移动台的使用环境特点,其电磁暴露性能无需通过sAR测试来评估,应通过计 算其MPE来进行评估,MPE应符合IEEEC95.1一2005的要求 4.6环境适应性要求 4.6.1概述 环境适应性应满足以下要求;在环境适应性试验中,外观、机械性能和基本射频性能(功率变化容 限、载波频率误差和灵敏度)作为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及最后检测的性能判据 环境适应性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项目,试验严酷等级及设备适用性等,应符合GB/T15844.2 1995的要求 12
GB/T32659一2016 4.6.2冲击 应符合GB/T15844.2一1995中3和4的要求 4.6.3碰撞 应符合GB/T15844.21995中3和4的要求 4.6.4自由跌落 应符合GB/T15844.21995中3和4的要求 4.6.5振动 应符合GB/T15844.2一1995中3和4的要求 4.6.6低气压 应符合GB/T15844.21995中3和4的要求 4.6.7恒定湿热 应符合GB/T15844.2一1995中3和4的要求 4.6.8长霉 应符合GB/T15844.2一1995中3和4的要求 4.6.9盐雾 应符合GB/T15844.2一1995中3和4的要求 4.6.10砂尘 应符合GB/T15844.21995中3和4的要求 4.6.11浸水 应符合GB/T15844.2一1995中3和4的要求 4.6.12淋雨 应符合GB/T15844.2一1995中3和4的要求 测试方法 5.1 射频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5.1.1射频性能参数试验条件 5.1.1.1大气试验条件 5.1.1.1.1正常条件 正常条件如下: 13
GB/T32659一2016 温度:15C一35C; 相对湿度:20%一75%; -正常电压;由铅酸蓄电池供电的设备,正常电压为标称工作电压的1.1倍;其他供电类型的设 备,正常电压为标称电压; 正常气压:86kPa106kPa 5.1.1.1.2极限条件 极限温度 -20C一55C;适用于室外型或者环境温度不可控制条件下工作的基站/转发台及所有的移 动台、手持台 0C一40C;适用于室内型或者环境温度可控制的条件下的基站/转发台 极限电压: -使用交流电供电的设备,极限剥试电压为标称交流电压土1o% 使用铅酸蓄电池的设备,极限测试电压为标称电压的1.3倍和0.9倍 使用其他类型电池的设备 镍氢电池及锂电池,极限测试电压下限为标称电压的0.85倍; 汞电池及镍镐电池,极限测试电压下限为标称电压的0.9倍 无极限测试电压上限 5.1.1.2检测工作条件 被检测样品可是制造商送检或检测部门按规定抽检的产品,凡送检或抽检的样品,制造商应提供检 测所需的技术文件和检测辅助装置,方可进行检测 辅助检测装置包括;能够与标准的检测仪器相连的 射频转接头或射频线缆;需要连接外接电源的供电线缆等 整个检测过程中,若需打开机壳测试,应在 检测报告中进行说明 在进行发射机机箱端口杂散发射和接收机机箱端口杂散发射测试时,需要用匹配标称负载替换正 常使用的天线进行 5.1.1.3射频性能测试频率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进行射频性能测试时,分别在工作频率范围的最低信道、中间信道以及最高信道 来选择测试频率,以保证设备在全频段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5.1.1.4标准试验输入信号 5.1.1.4.1体制A试验输入信号 DM1信号,符合体制A协议的试验信号,至少511比特的伪随机序列(见ITU-TO.153 a 1992): b A-M1信号,音频频率为400Hz,频偏为1.5kHz的射频调制信号,通常用来做干扰信号 5.1.1.4.2体制B试验输入信号 D-M2信号,符合体制B协议的试验信号,至少511比特的伪随机序列见ITU-TO.153 1992); b)A-M1信号,音频频率为400Hz,频偏为1.5kH么的射频调制信号,通常用来做干扰信号 14
GB/T32659一2016 5.1.1.4.3体制C试验输入信号 a DM3信号,符合体制C协议的试验信号,至少511比特的伪随机序列见ITU-TO.153 1992); b)A-M信号,音频频率为400Hz,频偏为1.5kHz的射频调制信号,通常用来做干扰信号 5.1.1.5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所提供的测量结果应满足表3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要求 表3扩展不确定度的最大允许值 参数 扩展不确定度 射频频率 士1×10" 士0.,75dlB 传导射频功率 邻道功率 士5dB 发射互调 士3dB 士4dB 发射机 传导杂散发射(9kHlz12.75GH2) 士6dB 接收机 发射机 士6dB 辐射杂散发射(30MHa12.75GHa) 接收机 士6dB -路或两路信号参与的接收机测试(30MHlz一12.75GHa) 士3dB 三路信号参与的接收机测试 士3dB 注;此处的不确定度扩展因子k=2 5.1.2发射机射频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5.1.2.1发射机射频性能参数测量基本框图 发射机射频性能参数测量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 被测发射机 连接/转换装置 岚定衰减器 测量设备 注:连接/转换装置是指连接对讲主体设备和测量设备的连接装置 图1发射机射频性能参数测试基本框图 5.1.2.2最大标称发射功率 5.1.2.2.1概述 最大标称发射功率是指发射机在一个射频周期内供给传输线的平均功率 5.1.2.2.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 测量设备可采用射频功率计、综合测试仪或拥有有效值检波 15
GB/T32659一2016 的频谱分析仪 测试程序如下 采用合适的射频信号源,校准测试图1中“连接/转换装置”在指定频段(频率)的插人损耗量值 a LdB)、校核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值L.(dB); b)发射机在某个指定测试频率上以最大发射功率状态工作,从测量设备上读出被测发射机输出 功率P(dBm); 对于TDMA类设备,应选取一定数量(大于或等于100个)的时隙,使用测量设备测量其在有 效时域包络时间内天线端口的输出平均功率P'dBm); 计算被测发射机实际输出功率值见式(1) P=P(P')十L十L 式中: 发射机实际输出功率值,单位为分贝毫瓦(dBm) P 渊量设备上读出被谢发射机输出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5 P(P' “连接/转换装置”在指定频段(频率)的插人损耗量,单位为分贝(dB); 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单位为分贝(dB) L, 计算结果应符合4.2.1规定的最大标称发射功率及功率变化容限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b)至c)的测试过程; 在极限条件下重复a)至e)的过程 5.1.2.3载波频率误差 5.1.2.3.1概述 实际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偏离指配频率,或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容许偏差 以百万分之几的相对偏差表示 5.1.2.3.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 测量设备采用频率计数器、综合测试仪或其他可进行频率参 数测量的测量设备 测试程序如下 被测发射机不加调制,在最大功率状态下工作,测量设备测得被测发射机的载波频率;如果被 测发射机不能工作在非调制的状态下,则需要将调制信号解调.测得被测发射机的载波频率, o 测试所得载波频率与标称频率以百万分之几的相对偏差表示,即为载波频率容限,此值应符 合 4.2.1规定的载波频率容限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a)至b)的测试过程 在极限条件下重复a)至e)的过程 d 5.1.2.4调制邻道功率 5.1.2.4.1概述 在采用离散信道间隔的无线移动业务中,发射机在规定的调制条件下总输出功率中落在任何一个 相邻信道的规定带宽内的那一部分功率与落在指配信道规定带宽内的功率比值 5.1.2.4.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应选用具备有效值检波方式、畅度测量精度在士1dB 以内且具备时域触发功能的频谱分析仪 测试程序如下 发射机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发射机根据标准要求输出调制信号; a 16
GB/T32659一2016 b在测量设备上设置测量带宽为8.5kH么以及信道间隔12.5kHz,并调整分辨率带宽至 100Hz,视频分辨率带宽为1kHz; 对于TDMA类设备,在测量设备上设置时域触发模式,选择发射机信号的有效时域包络部分 图2中B区域)进行选通触发,得到发射机信号的完整频域包络 A区域 C区域 B区城 +4dBp +1dBp -3dBp 时敞中心 -7dBm- 图2发射机调制邻道功率时域选通图 d)测试所得的载频标称信道功率和相邻第一、第二信道功率之比,即为调制邻道功率,此值应符 合 4.,2.1规定的调制邻道功率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测试频率,重复a)至d)的测试过程 5.1.2.5瞬态切换邻道功率 5.1.2.5.1概述 瞬态切换邻道功率是在规定的调制方式下落人载频所在信道及相邻信道的功率比,是由发射机的 脉冲功率开、关切换引起的,该测试项目仅适用于TDMA类设备 5.1.2.5.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可选用具备有效值检波方式的频谱分析仪 测试程 序如下 D发射机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发射机根据要求输出调制信号; 在测量设备上设置测量带宽为8.5kHz以及信道间隔12.5kHz,并调整分辨率带宽至 b 100Hz,视频分辨率带宽为1kHz 对于TDMA类设备,在测量设备上设置时域触发模式,选择时域包络的上升沿(图2中A区 域)部分或者下降沿(图2中c区域)触发,捕捉时域下发射机功率开、关的切换,得到发射机信 号的完整频域包络 测试所得的载频标称信道功率和相邻第一、第二信道功率之比,即为瞬态切换邻道功率,此值 应符合4.2.1规定的瞬态切换邻道功率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的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测试频率,重复a)至d)的测试过程 17
GB/T32659一2016 5.1.2.6发射机杂散发射 5.1.2.6.1概述 杂散发射是指除了载波及其发射带宽附近的调制分量外,在离散频率上或在窄频带内存在的无用 电磁发射信号,降低其发射电平而不会影响有用信息的传送 这些杂散发射分量包括谐波,非谐波分量 及寄生分量 杂散发射的测量包括 -天线端口杂散发射,是指通过设备天线端口以传导方式进行测试的杂散发射测量, 机箱端口杂散发射,是指通过设备机箱端口以辐射方式进行测试的杂散发射测量 5.1.2.6.2测量方法 5.1.2.6.2.1发射机天线端口杂散发射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选用频谱分析仪 测量频段为9kHz~12.75GHz, 发射机工作频率点左右2.5倍信道间隔(2.5 ×12.5kHz=31.25kHz2)的频段范围为杂散发射的免测频 段 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应按表4所示进行 表4发射机天线端口杂散发射测量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 视烦带宽 频率范围 分辨率带宽 3kH2 9kH<<150kHa 1kH2 10kHHz 150kHzf<30MHlz 30kHz MHzGB/T32659一2016 表5机箱端口杂散发射测量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 频率范围 分辨率带宽 视频带宽 30MHzGB/T32659一2016 从频谱分析仪上直接读出三阶互调产物与主信号的差值,此值应符合4.2.1规定的互调衰减的 指标要求 d)调整干扰信号源频率为低于被测设备中心频率100kHz,重复b)至e)的测试过程 关时隙功率 5.1.2.8 5.1.2.8.1概述 对于TDMA工作模式的发射机在关闭的间隙所输出的功率,该测试项目仅适用于TDMA类 设备 5.1.2.8.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 测量设备可采用频谱分析仪 测试程序如下 采用合适的射频信号源,校准测试图1中“连接/转换装置”在指定频段(频率)的插人损耗量值 a LdB)、校核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值L(dB); 设置频谱分析仪的中心频率为待测频率,Span为0Hz,RBw为10kHz,VBw为100kHz,平 均值或者均方根检波方式,扫描时间等于两个TDMA脉冲时间 被测发射机根据标准试验输人合适的信号,按照DM1要求输出调制信号,在某个指定测试频 率上以最大发射功率状态工作,从测量设备上读出发射机关时隙的峰值脉冲功率P(dBm); 计算被测发射机关时隙功率见式(2) (2 PE=P十L1十1 L 式中 发射机实际输出功率值,单位为分贝毫瓦(dBmm); PE 测量设备上读出被测发射机输出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 P L, -“连接/转换装置”在指定频段(频率)的插人损耗量,单位为分贝dB) L, -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单位为分贝(dB). 计算结果不得超过4.2.1规定的关时隙功率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b)至d)的测试过程 5.1.3接收机射频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5.1.3.1接收机射频性能参数测量框图 接收机射频性能参数基本测量框图如图4所示 20
GB/T32659一2016 有用信号发牛器1 于扰信号发生器2 三信号汇合网络 被测接收机 误码评定设备 干扰信号发生器3 图4接收机射频性能参数测量基本框图 5.1.3.2灵敏度 5.1.3.2.1概述 在规定的测试频率和调制方式下,当接收机误码率小于或等于5X10-=时,接收机天线端口的输人 信号功率大小 5.1.3.2.2测量方法 按图4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有用信号发生器选用能够产生不同技术体制的DM1、D-M2 或DM3信号的设备,并且能够输出数据序列供误码评定设备比对,被测设备应提供解调输出数据接 口 测试程序如下 a 设置接收机接收频率为测试频率,开启有用信号发生器1,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及不同的技术 体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试验信号D-M1,DM2或D-M3,关闭干扰信号发生器2和干 扰信号发生器3; 调整有用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使得接收机的误码率小于或等于5×10-,记下此时的接收机 天线端口输人信号功率大小; 步骤b)所记录的功率即为灵敏度,用dBm为单位表示,此值应符合本标准4.2.2规定的接收 机灵敏度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重复a)至c)的过程; 在极限条件下重复a)至d)的过程 5.1.3.3高功率信号输入状态下接收机的误码率 5.1.3.3.1概述 高功率输人下接收机的误码率是指在接收机输人信号功率远大于接收机灵敏度时,接收机的误码 性能 5.1.3.3.2测量方法 按图4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有用信号发生器选用能够产生不同技术体制的D-M1、D-M2或 D-M3信号的设备,并且能够输出数据序列供误码评定设备比对,被测设备应提供解调输出数据接口 21
GB/T32659一2016 测试程序如下 设置接收机接收频率为测试频率,开启有用信号发生器1,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及不同的技术 a 体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试验信号DM1,DM2或DM3,关闭干扰信号发生器2和3 b)调整有用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直到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功率高于灵敏度的限值30dB 记录此时误码评定设备显示的误码率,此值应符合本标准4.2.2规定的高功率信号输人下的接 收机误码率要求; 调整有用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直到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功率高于灵敏度的限值100dB,重 复测试步骤c); 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重复a)至d)的过程 5.1.3.4共信道抑制 5.1.3.4.1概述 共信道抑制是指在有用调制信号和干扰调制信号同时出现在接收机标称接收频率上时,接收机性 能的降低程度 5.1.3.4.2测量方法 按图4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有用信号发生器选用能够产生不同技术体制的DM1,DM2 或DM3信号的设备,并且能够输出数据序列供误码评定设备比对,干扰信号发生器2能够产生A-M1 信号,被测设备应提供解调输出数据接口 测试程序如下 开启有用信号发生器1,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及不同的技术体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试 验信号D-M1,D-M2或D-M3,干扰信号发生器发射A-M信号,其频率为被测接收机的接收 频率,将二者合路输人至被测接收机天线端口; b 关闭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有用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使得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功率为加 3dB,变成一114dBm; 开启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其输出功率,使得误码评定设备上的误码率小于或等于5×10-", 记录此时干扰信号到达接收机天线端口的输人功率; 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干扰信号功率减掉有用信号功率即为共信道抑制,用dB为单位表示,此 值应符合本标准4.2.2规定的接收机共信道抑制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重复a)至d)的过程 5.1.3.5邻道选择性 5.1.3.5.1概述 邻信道选择性是指在有用调制信号输出在接收机标称接收频率上,干扰信号输出信号在接收机相 邻信道中心频率时,接收机性能的降低程度 5.1.3.5.2测量方法 按图4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有用信号发生器选用能够产生不同技术体制的DM1、DM2 或DM3信号的设备,并且能够输出数据序列供误码评定设备比对,干扰信号发生器2能够产生A-M1 信号,被测设备应提供解调输出数据接口 测试程序如下 开启有用信号发生器1,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及不同的技术体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试 验信号DM1、D-M2或D-M3,干扰信号发生器发射A-M1信号,其频率为被测接收机的接收 22
GB/T32659一2016 频率的邻信道中心频率,将二者合路输人至被测接收机天线端口 关闭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有用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使得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功率为 -114dBn m; 开启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其输出功率,使得误码评定设备上的误码率小于或等于5×10? 记录此时干扰信号到达接收机天线端口的输人功率 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干扰信号功率减掉有用信号功率即为邻道选择性,用dB为单位表示,此 值应符合本标准4.2.2规定的接收机邻道选择性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重复a)至d)的过程 5.1.3.6杂散响应抗扰性 5.1.3.6.1概述 杂散响应抗扰性是指在有用调制信号输出在接收机标称接收频率上,干扰信号输出信号在接收机 非主信道及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率时,接收机性能的降低程度 杂散响应可能出现在间隔2个工作信道之外的任何离散频率点上,而且任何频率的杂散响应抗扰 性均不允许超过本标准4.2.2规定的杂散响应抗扰性的指标要求 但在实际测量中,接近接收机工作 频率的某个指定频段和指定频段外的某些离散频率,其出现杂散响应的概率远高于其他频率 本测量 方法指南就是确定指定频段的频率范围和某些离散频率点,作为杂散响应抗扰性测量的主要频段和 频率 5.1.3.6.2指定频段的频率范围确定方法 指定频段的频率范围()由接收机第一级混频器的本振信号频率(fin)中频频率(n至.)确 定,确定其频率范围见式(3) 12.5kH2 12.5kH 》)=几听/> (3 当 fLo 式中 接收机第一级混频器的本振信号频率; fLo 接收机级中频频率; f -接收机指定频段的频率范围 5.1.3.6.3指定频段外离散频率点的确定方法 指定频段外离散频率点(fn)是指接收机第一级混频器本振信号的谐波频率(nf)加减第一中频 频率(fn)确定,确定其离散频率点见式(4): fn=nfo士fm 式中: -接收机频段外离散频率; n -接收机第一级混频器本振信号的谐波频率 nfLo 接收机第一中频频率 fn 被测设备应提供受测试对讲接收机的工作频率、第一级混频器的本振信号频率(fo、中频频率 /n一/n),便于杂散响应抗扰性参数测量 5.1.3.6.4测量方法 按图4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有用信号发生器选用能够产生不同技术体制的DM1、D-M2 23
GB/T32659一2016 或DM3信号的设备,并且能够输出数据序列供误码评定设备比对,干扰信号发生器2能够产生连续波 信号,被测设备应提供解调输出数据接口 测试程序如下: 开启有用信号发生器1,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及不同的技术体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试 a 验信号DM1、D-M2或DM3,干扰信号发生器输出连续波信号,其频率设置参考5.1.3.6.2和 5.1.3.6.3,将二者合路输人至被测接收机天线端口; b 关闭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有用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使得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功率为 114dBm; 开启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其输出功率,使得误码评定设备上的误码率小于或等于5X10了 记录此时干扰信号到达接收机天线端口的输人功率; 接收机天线蹦口输人干扰信号功率减掉有用信号功率即为杂散相应抗扰性,用aB为单位表 示,此值应符合本标准4.2.2规定的接收机杂散相应抗扰性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重复a)至d)的过程 互调响应抗扰性 5.1.3.7 5.1.3.7.1概述 互调响应抗扰性是指接收机抗拒与有用信号频率有特定关系的两个干扰输人信号在接收机输人端 由于互调造成的干扰的能力 5.1.3.7.2测量方法 按图4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有用信号发生器选用能够产生不同技术体制的D-M1、D-M2 或DM3信号的设备,并且能够输出数据序列供误码评定设备比对,干扰信号发生器2产生连续波信 号 ,干扰信号发生器3产生A-M1信号,被测设备应提供解调输出数据接口 测试程序如下 a)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及不同的技术体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试验信号DM1,DM2或 D-M3,其频率为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调节干扰测试信号频率,使干扰信号发生器2高于有 用信号频率50kHz,干扰信号发生器3高于有用信号频率100kHz,将二者合路输人至被测接 收机天线端口 关闭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有用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使得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功率为 -114dBm; 开启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其输出功率,使得误码评定设备上的误码率小于或等于5×10-子 记录此时干扰信号到达接收机天线端口的输人功率; 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干扰信号功率减掉有用信号功率即为互调响应抗扰性,用dB为单位表 示,此值应符合本标准4.2.2规定的接收机互调响应抗扰性的指标要求; 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重复a)至d)的过程 5.1.3.8阻塞 5.1.3.8.1概述 接收机在除去杂散响应或邻信道的频率上存在干扰输人信号的情况下,接收有用调制信号的能力 5.1.3.8.2测量方法 按图4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有用信号发生器选用能够产生不同技术体制的DM1、D-M2 24
GB/T32659一2016 或DM3信号的设备,并且能够输出数据序列供误码评定设备比对,被测设备应提供解调输出数据接 口 干扰信号发生器2输出连续波信号 测试程序如下 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及不同的技术体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试验信号DM1、,DM2或 a DM3,其频率为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干扰信号发生器发射连续波信号,其频率为高于接收 机接收频率1MHz,将二者合路输人至被测接收机天线端口 关闭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有用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使得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功率为 114dBm:; 开启干扰信号发生器,调整其输出功率,使得误码评定设备上的误码率小于或等于5×10-? 记录此时干扰信号到达接收机天线端口的输人功率; 接收机天线端口输人干扰信号功率减掉有用信号功率即阻塞,用dB为单位表示,此值应符合 本标准4.2规定的接收机阻塞的指标要求 将干扰信号频率分别设置在原来基础上将处于距接收机额定信号士1MHz,士2MH2 士5MHz和士10MHz时进行这些测量,重复c)至d)的过程; 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重复a)至e)的过程 5.1.3.9接收机杂散发射 5.1.3.9.1概述 接收机杂散发射是指通过接收机的机箱端口或天线端口,在离散频率上或在窄频带内存在的无用 电磁发射信号 杂散发射的测量包括 -天线端口杂散发射,是指通过设备天线端口以传导方式进行测试的杂散发射测量; 机箱端口杂散发射,是指通过设备机箱端口以辐射方式进行测试的杂散发射测量 5.1.3.9.2测量方法 接收机天线端口杂散发射 5.1.3.9.2.1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选用频谱分析仪,传导杂散发射的测量频段为 9kHz12.75GHz 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应按表6所示进行 表6传导杂散发射测量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 频率范围 分辨率带宽 视频带宽 9kHz <150kHz 1kHz 3kH 10kHz 30kH2 150kHGB/T32659一2016 率应符合4.2.2规定的接收机天线端口杂散发射的指标要求 5.1.3.9.2.2接收机机箱端口杂散发射 辐射杂散发射的测量频段为30MHz~12.75GHz,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应按 表7所示进行 表7辐射杂散发射测量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 频率范围 分辨率带宽 视频带宽 30MHz/<1GHz 100kHz 300kz 1GHz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32659-2016

一、标准简介

GB/T32659-2016《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旨在规范数字对讲设备的技术要求以及测试方法,保障数字对讲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专用数字对讲设备,包括以下类型:

  • 无线数字对讲设备
  • 网络数字对讲设备
  • 蜂窝数字对讲设备

三、技术要求

根据该标准的规定,数字对讲设备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 语音编解码:支持G.711A、G.711U、G.722、G.723.1、G.726、G.729等编解码算法
  • 网络传输:支持IPv4和IPv6协议,支持TCP、UDP、RTP、RTCP等传输协议
  • 安全防护:支持AES、DES、SSL等加密算法,支持用户认证、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安全机制
  • 电源管理:支持多种电源管理模式,如省电模式、待机模式等

四、测试方法

为了验证数字对讲设备的性能,该标准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测试项目包括:

  • 语音质量测试:测试语音编解码算法的性能
  • 网络传输测试:测试设备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性能
  • 安全性能测试:测试设备的安全机制是否可靠
  • 电源管理测试:测试设备各种电源管理模式的切换性能

五、结论

通过对GB/T32659-2016标准中的规定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标准主要从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两个方面对数字对讲设备进行了规范。数字对讲设备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该标准的规定进行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和专用数字对讲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类似的标准

业余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业余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业余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2658-2016。业余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共有17页,发布于2016-11-01
废橡胶废塑料裂解油化成套生产装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废橡胶废塑料裂解油化成套生产装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废橡胶废塑料裂解油化成套生产装备的编号:GB/T32662-2016。废橡胶废塑料裂解油化成套生产装备共有20页,发布于2016-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