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423-2010

森林资源术语

Terminologyofforestresourc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森林资源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森林资源术语的编号:GB/T26423-2010。森林资源术语共有36页,发布于2011-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6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01
  • 实施日期201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6页
  • 文件大小620.62KB

森林资源术语


国家标准 GB/T26423一2010 森 源 Terminologyofforestresourees 2011-01-14发布 2011-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423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国庆唐小平、黄山如,刘悦翠、邓华锋、王红春、李炳凯

GB/T26423一2010 森林资源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面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及相关的科研、教学,生产等领域 森林调整 2.1 森林调整forestregulation 通过适宜的森林经营措施将现实森林逐步导向满足森林经营目标的技术方法 2.2 森林永续利用sustained-yieldforestmanagement 均衡、持久、合理地发挥森林的再生作用,保证当前生产和生态服务,使森林资源能续用不竭的森林 利用方式 2.3 现代森林永续利用modersustainedyieldforest 在 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 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2.4 林分stand 内部林学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森林地段 2. 5 同龄林even-agedforest 内部林木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林分 2.6 同龄林龄级结构ageclassstruetureofeven-agedforests 森林经营单位内同龄林面积的龄级分布, uneven-agedforest 异龄林 内部林木年龄差异超过一个龄级的林分 2.8 异龄林年龄结构ageelassstruetureofuneven-agedforests 在异龄林内林木株数的年龄或龄级分布 2.9 法正林normalforest;modelforest 具备能够实现严格永续利用条件的森林,或生长完满并具有特定模式的理想林分 法正龄级分配malae eclass 森林经营单位内,各个年龄或龄级的林分都有,且各年龄或龄级林分所占面积相等
GB/T26423一2010 2.11 法正林分排列 normalstandarrangement;normalstamddistribution 在森林经营单位内各个龄级林分符合采伐与天然下种更新以及防风保护等要求的空间分布 2.12 法正生长量normalgrowth 森林经营单位内各个龄级林分都有相应于各林龄及各立地条件的充分生长量(完满疏密度),整个 经营单位可保持一定的总生长量 亦即整个经营单位的法正生长量等于最老林分的蓄积量 2.13 完全调整林rulyreulatedrest 法正林的进一步发展,一种能够实现永续利用的森林结构 2.14 轮伐期rotationm 在皆伐作业的森林经营单位内,把全部林分轮伐一遍所需的时间 对同一林地,林木成熟采伐后 通过更新、培育又达到成熟,再度进行采伐的间隔期限 2.15 择伐周期ceutingcyele 回归年 在择伐作业中,采伐符合一定尺寸的林木后,保留的林木继续生长至再恢复到能够采伐利用的尺寸 为止的经营周期 2.16 择伐强度intensityofseleetivecutting 择伐蓄积占林分总蓄积的百分比 2.17 更新期regenerationinterval 森林采伐后距造林时的间隔期限 2.18 调整期adjustmentperiod 对现实林不可能马上实现森林永续利用,要有一段调整使其达到永续利用状态的时期 2.19 天然更新naturlregenerationm 利用自然的力量,在没有人力的参与下重新形成新一代森林的过程 2.20 人工更新artifieialregeneration 在各类迹地上用人工植苗,插条或直播方法形成新一代森林的过程 2.21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arifieiallypromotednaturalregeneratom 在林冠下或迹地上,为保证森林天然更新所采取的人为辅助措施,包括种子年进行松土整地、补播 补植,清除杂草灌木,控制更新地区放牧及伐区清理等方法形成新一代森林的过程 2.22 伐前更新pre-eutregeneration 森林采伐前在林冠下进行的森林更新 2.23 伐后更新pteutingregemeratiom;regeeratoanerrmfoldgrwtt 森林采伐后在迹地上进行的森林更新
GB/T26423一2010 2.24 区划轮伐法divisiointoanualcoupes 区划面积法 面积配分法 将经营范围内的森林面积等分区划,每年按顺序采伐各年度伐区上林木的森林调整方法 2.25 aloingmethut 材积配分法volume 将现有蓄积和各林分生长到轮伐期所期望的生长量总和分配到轮伐期各年,从而使轮伐期各年间 能得到相等的年伐蓄积的方法 2.26 材积平分法olumeframeworkmethod 将轮伐期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分期,然后将森林经营类型(作业级)范围的材积平分于各分期,以分期 来控制和调整收获量的方法 2.27 面积平分法areaframeworkmeltod 将轮伐期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分期,然后将森林经营类型(作业级)范围内的林地面积平分于各分期、 以分期来控制和调整收获量的方法 28 2. 折衷平分法combinedframeworkmethodl 期望在轮伐期内实现林木材积的均衡利用和到下一轮伐期间实现法正龄级分配和排列的方法 法正蓄积法normlvolumemethod;regulationofyiedaselomnormalgrowingstekandnormalincre ment 以现实林分蓄积和生长量作为收获的基础,以法正蓄积(理想森林结构)作为调整目标的一种森林 收获量计算和调整的方法 2.30 龄级法agc-elassmethot 以森林永续利用为指导,以法正龄级分配为原则,按森林经营类型(作业级)编制的龄级表分析采伐 量,生长量、蓄积之间的关系,结合森林调整,确定最近一个经理期的采伐面积和采伐蓄积,并通过采伐 和更新,将现实林不均匀分配的龄级结构调整为均匀分配的龄级结构的方法 2.31 面积控制法methodofareacontrol 通过计算年伐面积确定年伐蓄积的森林调整方法 2.32 材积控制法methodofvolumecontrol 通过计算年伐蓄积确定年伐面积的森林调整方法 森林成熟 3.1 森林成熟forestmaturity 森林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 森林成熟龄forestmatureage 森林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年龄
GB/T26423一2010 3.3 数量成熟quantitativematurity 树木材积生长量或林分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3 数量成熟龄qant ntitativematureage 树木材积生长量或林分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年龄 3.5 工艺成熟techmiealmaturity 树木或林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材种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3.6 工艺成熟龄techniealmatureage 林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材种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年龄 3.7 自然成熟physiealmaturity 生理成熟 树木或林分生长发育到开始枯萎时的状态 3.8 自然成熟龄physicalmatureage 树木或林分生长发育到开始枯萎时的年龄 3.9 更新成熟regenerationmaturitsy 树木或林分在采伐后能保证天然更新时的状态 3.10 更新成熟龄regenerationmatureage 树木或林分在采伐后能保证天然更新时的年龄 3.11 种子更新成熟seedregenerationmaturity 树木或林分开始大量结实时的状态 3.12 种子更新成熟龄seelregenerationmatureage 树木或林分开始大量结实时的最低年龄 3.13 萌芽更新成熟sproutregenerationmaturity 树木或林分采伐后具有旺盛萌芽力时的状态 14 y 萌芽更新成熟龄sproutregenerationmatureage 树木或林分保持旺盛萌芽力时的最高年龄 3.15 防护成熟proteetionmaturity 树木或林分发挥防护作用最大时的状态 3 16 防护成熟龄proteetionmatureage 树木或林分发挥防护作用最大时的年龄
GB/T26423一2010 3.17 经济成熟fimaneialmatu urity 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人达到最多时的状态 3.18 经济成熟龄inaneialmatureage;inaneialrotation 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人达到最多时的年龄 森林采伐 伐区cutingare0 同 -年度内,用相同采伐类型采伐作业的、在地域上相连的森林地段 是森林采伐作业设计,施工、 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单位 4 2 森林采伐forest harvesting 根据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需要和森林、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将森林中的林木伐倒、运出伐区,并清 理和恢复森林的一项经营管理活动 3 4. 采伐类型cutingtype 根据采伐的目的与作用而划分的采伐类别 包括主伐,更新采伐和抚育间伐 采伐方式eutnmehods 按照一定的空间配置和时间顺序,对林分或具有一定特征的林木进行采伐的程序 4.5 森林主伐foresharvestcuttng;finaleutting 为获取木材而对用材林中成熟林和过熟林分所进行的采伐作业 4.6 主伐年龄 finalage 采伐年龄 harvestage 伐期龄cutingage 林分经过正常的生长发育,达到可以进行主伐利用时的最低年龄 ethods 森林主伐方式forstfinal leutngme 按照一定的空间配置和时间顺序,对成熟林分或具有一定特征的成熟林木进行采伐的程序 包括 皆伐、择伐和渐伐 4.8 补充主伐supplementaryfinaleutting 对疏林,散生木和采伐迹地上已失去更新下种作用的母树的采伐利用活动 更新采伐regeneration euting 为了恢复、提高或改善防护林和特用林的生态功能,进而为林分的更新创造良好条件所进行的 采伐 4.10 抚育采伐tendimgceuttimg 从幼林郁闭起,到主伐前一个龄级止,为了改善林分条件,促进保留林木生长发育而进行的采伐
GB/T26423一2010 4.11 皆伐eleareutting 次采伐完伐区上的林木的主伐方式 4.12 择伐seleetioncuting 在林分内,每隔一定时期,单株或群状地采伐达到一定大小或具有一定特征的成熟林木的主伐 方式 4.13 径阶择伐diaeterlimitseleetioncutting 在异龄林中选取一定径阶(粗度)以上的林木进行采伐,保留下的小径木继续生长到采伐直径时,再 度进行择伐 4.14 渐伐sheterwoodceuting 在一个龄级期内,分数次(2次一4次)采伐完伐区上的林木,并完成森林天然更新的主伐方式 4.15 透光伐lightingcutting 为改善幼龄林分光照条件,减少幼龄林木与其他植物对生长空间的竞争而进行的抚育采伐方式 4.16 生态疏伐ecologicalthinning 为使森林形成林冠梯级郁闭,林内大、,中小立木都能直接接受阳光,诱导形成复层异龄林,增强森 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而在防护林和特用林中龄阶段进行的抚育采伐 4.17 景观疏伐 eutting scenery 为满足生态旅游对森林景观要求,而对特用林中风景林进行采伐的抚育采伐方式 生长伐 accretioncutting 为加速林木生长和促进林木结实,在中龄林阶段进行的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提高林分 经济价值和防护效益的抚育采伐方式 4.19 抚育间伐forestintermediatecutimg;thinning 为充分利用木材、增加用材林产出,并减少林木间竞争、改善保留林木生长发育条件而对用材林中 龄林进行的利用性抚育采伐 4.20 卫生伐 sanitarycutting 为改善林分卫生条件而伐除因遭受森林火灾,病虫害严重危害的林木以及枯死木、损伤木等的抚育 采伐方式 4.21 采伐强度cutingintensity 采伐林分中,被采伐的材积或株数占采伐前林分蓄积或株数的百分比 level;forest eutne icuting" 森林采伐量forestharvestingrate;forest Volume 森林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采伐的森林蓄积量
GB/T26423一2010 4.23 lyield 年采伐量 annual 森林经营单位在一年内采伐的森林蓄积量 4.24 年伐面积 annual lcuttingaren 森林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均采伐森林的面积 4.25 年伐蓄积 annualcuttingvolume 森林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均采伐森林蓄积 4.26 标准年伐量 amnualyield n0rmal 根据森林永续利用的原则,市场的需求和森林调整的要求,统筹考虑经营单位的当前需要和长远利 益,结合森林经营单位具体经济条件,需材情况和森林资源特点,加以论证和确定的各经背类型在经理 期内的平均年伐量 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 foresdivision 林地区划 为了科学经营森林,实现森林永续利用,合理安排空间秩序,针对行政管理、资源管理和组织生产作 业的需要,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和不同的森林对象区划为不同的单位的过程 国有林经营单位nationalforestmanagementunit 国有林区中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和经营管理的企业单位 主要有国有林业局 林场forestfarm 国有林经营单位下属的一个具体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和经营管理的生产单位,或(集体林区中)独立 的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和经营管理的企业单位 5 营林区foressub-farm;forestrange 在林场内,为了合理地进行森林经营利用活动,开展多种经营以及考虑生产和职工生活的方便,根 据有效经营活动范围,特别是护林防火工作量的大小而划分的经营管理单位 55 5 林班eompartment 为便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合理组织生产作业而划分的一种长期性的,最小的森林经营管理区划 单元 6 55 综合区划法einedadiisin nethod 把人工区划法与自然区划法结合起来应用进行林班区划的方法 小班suhcompartment 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别,而需要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森林地块或小区 是森林 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森林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
GB/T26423一2010 5.8 细班sbplot 森林调查中,面积0.067hm'以上,但达不到小班面积要求通常1hm'以上)的小块林地 通常 两个以上的细班组成小班 5.9 林班标signed-stakeofcompartmentboundar 在各林班线的交叉点所设置的具有编号,能起指明位置和地面测站作用的标桩 5.10 林种 categoryofforest 森林按照其经营目的或所发挥效益的不同而划分的分类单位 5.11 林种区 forestcategorydivision 地域上相连、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的区域 5.12 经营区 forestmanagementdivisionm 地域上相连、经营利用方向和经营强度一致的林地区域 5 13 森林经营类型foresmanagementtype 在林种区内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的、林学技术设计和经营措施相同的小班的集合 5.14 森林经营措施类型silsieulturetreatmenttype;typeofmanagementstrateg;typeofforstmanagement practices 按照森林培育和利用的主要环节或技术措施,将森林经营措施和技术特征相同的小班组织为同一 类型的小班集合体 5.15 林分改造 standimprovement 为了提高林分生产力,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把低质低效林、低产林和其他不满足经营目的的森 林,通过封山育林、补植补造、嫁接复壮、抚育采伐等措施,改造为林分结构合理,生态系统稳定、高产高 效、符合经营目的的森林 5.16 作业区operatingarea 根据集材系统,按一个楞场或装车场所吸引的采伐范围划分的区域 5.17 小班经营法sbeompartmentmanagement;methodof managementbysubcopartmment;scopartment method;suhcompartmentbasedlmanagement 以 一个小班或地域上相连接的几个小班集合作为基本经营单位,进行设计,开展经营活动的方法 森林调查 6.1 森林调查forestsurvey 森林资源调查forestinventory 以森林、林地、林木以及森林范围内栖息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环境条件为对象的调查
GB/I26423一2010 6.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natiomalforestcontinuousinventory 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一类调查 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为目的,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 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 !anddesin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foresinventorytwr planning; 森林经理调查forestmanagementinventory 二类调查 以森林经营管理单位或行政区域为调查总体,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质 量,客观反映调查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状况,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开展林业区划规划,指导森林经营管理 等需要进行的调查活动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forestrypdctionhaselinesuey 为了正确确定森林经理对象内的森林经营方针,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对经理地区的自 然条件、经济条件和过去经营情况进行的调查 6.5 专业调查thematicsurvey 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为完成某一专项任务而进行的调查,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重要 组成部分 如森林生长量调查、消耗量调查、森林更新调查、森林土壤调查,森林病虫害调查、出材量调 查、制表调查、立地条件调查等 6.6 小班调查sbeompartmenteruise 将森林资源的各项调查因子落实到小班的一种调查 6 树种组 speties group 在森林资源调查巾,为统计汇总方便,而将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点相似的树种归类合并而成的 类树种 6 8 优势树种(组 dominanttreespecies;dominantgroup 林分中蓄积量或株数最多的树种(组) 组成树种eompositionspeeies 林分中优势树种(组)以外的树种 .10 o 树种组成speeiescompositionm 组成林分各树种(组)的蓄积量或株数所占比例 6.11 目的树种targetspecies 由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中,最符合经营目的的树种 12 6. 主要树种prineijpalspeeies 由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中,林木蓄积量或株数最多的树种
GB/T26423一2010 6.13 林分类型forestype;standtype 反映林分树种组成的指标 6.14 纯林purestand 由一个树种(组)组成,或虽由两个以上树种组成但其中一个树种的蓄积或株数占林分蓄积或株数 65%含)以上的林分 混交林mixedstand 没有一个树种(组)的蓄积量或株数占林分蓄积量或株数65%含)以上的林分 6.16 森林起源standorigin" 森林形成的方式 6.17 天然林naturalforest 由天然下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形成的森林 dforest 人工林forestplantation;planted 由人工直播(条播或穴播)、植苗、分殖或托插造林形成的森林 6.19 天然更新等级naturalregenerationclass 根据幼苗幼树株数和高度划分反映林分天然更新状况的指标 树木年龄 treeage 树木自种子萌发后生长的年数 6.21 林分年龄standage 平均年龄averageage 林龄 林分内各林木年龄的平均值 6.22 绝对同龄林absoluteeven-agedforest 林分内林木的年龄都相同的林分 相对同龄林relatieeve-agedforest 组成树种的林木年龄相差不足一个龄级的林分 6.24 异龄林uneveagelforest 林分中林木年龄相差超过一个龄级的林分 全龄林allagedforest 由所有龄级的林木所组成的林分 10
GB/T26423一2010 6.26 龄级ageeclass 林木或林分按年龄的分级 6.27 龄组agegroup 根据林木生长发育阶段而进行的对林分龄级的分组 幼龄林youngrowth;youngforest 处于生长发育初期的林分 6.29 中龄林halr-matureforest 处于生长发育中期的林分 6.30 近熟林prematureforest 生长发育接近成熟的林分 6.31 Ireforest 成熟林matun 生长发育已经成熟并达到某种经营目的时的林分 .32 6. 过熟林over-maturestandl 已经超过成熟阶段、生长发育开始衰退的林分 6.33 经济林生产期produetionstagesofnon-timmberforests 根据经济林所处产期划分为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 集约经营 intensiveregime;intensivemanagement 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在一定的土地上集中投人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以期获得更多产品 或收益的森林经营方式 6.35 常规经营conventional(forest)management 在一定的土地上,按照社会平均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人,采用成熟的、广泛使用的技术和手段,以期 获得社会平均产品或收益的森林经营方式 6.36 粗放经营 extensivemanagement 在一定的土地上,以低于社会平均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人,通常获得低于社会平均产品或收益的森 林经营方式 6.37 林层storey 森林群落中由乔木树种林冠形成的水平层次的垂直分布状况 6.38 onestoreystand 单层林 林冠的水平层次只有一层的林分 11
GB/T26423一2010 6.39 复层林mutihstoreystanud 林冠的水平层次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林分 6.40 林分密度standdensity 林分内单位面积林木的数量 41 6. oftrees 株数密度 density 林分内单位面积林木的株数 42 郁闭度 crowndensity;shadedensity 林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用十分法表示 6.43 郁闭度等级erowndensityeass 根据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而将林分郁闭度划分成若干个等级 通常分为疏、中,密三个等级 6.44 疏密度degreeofeosing;degreeofdensity;degreeofstoeking;densityoftheerop 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以十分 法表示 6.45 林分平均高 averageheightofstand;standmean height 平均高 林分中林木树高的平均值 6 46 条件平均高 averageheight 林分平均直径所对应的树高 6.47 优势木 dominanttree;dominatingstem 林分中每100m'的面积上,最粗或最高的树木 6 48 优势木平均高averagetopheight 优势木的算术平均高 6 49 平均胸径meandiameteratbreastheight 林分中各林木胸径的断面积加权平均值 6.50 算术平均胸径arithmeticmeandiameteratbreastheight 林分中各林木胸径的算术平均值 6.51 林分断面积basalareaatbreastheight 林分中各林木胸高断面积的合计 6.52 林分蓄积量stamdvolume 林分蓄积 林分中各林木材积的合计 12
GB/T26423一2010 6.53 特大径级hugediameterclass 胸径在38cm(含)以上的径阶组 6.54 diameerclass 大径级largei 胸径在26cm36cm的径阶组 6.55 中径级middlediameterclass 胸径在14cm24cm的径阶组 6.56 小径级smaldiaeterclass 胸径在14cm(不含)以下的径阶组 6.57 立地等级siteclass 立地质量sitequality 综合评价气候、土壤和生物等林地所处自然立地条件影响林地生产潜力高低的指标 6.58 地位级siteclass 依据林分平均年龄和平均树高的关系定量评价立地质量的指标 6.59 地位级表siteelasstable 以林分平均高和平均年龄的关系为依据而编制成的林业数表 6.60 地位指数siteindes 以林分基准(或标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评价立地质量的定量评价指标 6.61 地位指数表siteindextable 以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林分优势木平均年龄的关系为依据编制成的林业数表 6.62 覆盖度coveragerate 灌木覆盖度 灌木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百分比 63 6 四旁树“four-sides”plantatonm 生长在村(宅)旁、路旁、水旁、田旁等栽植连续面积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各种竹丛、树木 6.64 散生木scatteredtrees 生长在竹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非林地上达到起测直径的树木(不包 括四旁树),以及生长在幼、中龄林上层达不到林层标准的高大树木 6.65 林业用地forest land;forestryland 林地 用于森林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培育、生产经营的土地和潮间带的红树林地,包括郁闭度0.20以上 13
GB/T26423一2010 的乔木林地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和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森林经营单位辅助生 产用地和宜林地 6.66 有林地forestelland;tmberstand 连续面积大于0.067hm',郁闭度0.20以上、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6.67 乔木arbor 有明显主干成熟后树高5m以上胸径5cm以上的林木 6.68 乔木林arborealforests 由乔木(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 其中,乔木林带行数应在两行以上且行 距小于等于4m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 6.69 竹林forestsofbamb00s 附着有胸径2em以上的竹类植物的林地 6.70 疏林地openforestland;scatteredwoodland 由乔木树种组成,连续面积大于0.067hm',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 6.71 灌木林地shrubland 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连续面积大 于0.067hm'、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 6.72 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nationalspeeiicprovisionshrubbery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被纳人森林覆盖率计算的灌木林 未成林造林地un-eoselafforestationland 人工造林、封山沙)育林后但尚未郁闭成林的林地 苗圃地nurserylandl 固定的林木,花弃育苗用地 6 75 无立木林地non-standngtreeforestland 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的总称 76 6 迹地 slash 受人为干扰或自然因素影响而达不到疏林地指标且尚未更新的林地 采伐迹地cleareutedforsttand 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78 edforestland 火烧迹地 burnee 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14
GB/T26423一2010 6.79 dforestland 宜林地plannet 当前为非林地但已经过法定程序规划用作林地的土地 6.80 辅助生产林地awiliaury forestland 直接为森林培育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和其他有林地权属证明的 土地 6.81 offorestcover 森林覆盖率forest coverage;percentage" 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6.82 wening 林木绿化率 rateoftrees 反映森林、林木和灌木林覆盖国土面积的指标 6.83 林相图stekmap;stamdmap;foresmap 反映森林经营单位的地物,地类及森林按优势树种及龄组分布特征的图 其特点是按不同的地类、 不同的优势树种、不同的龄组进行着色 6.84 森林资源分布图forestresoureedistributonmap 森林分布图 以林相图为基础,反映地类和林班内优势林分空间状况的图件资料 6.85 森林资源档案forestresoureearehives;forestresoureereeord 以文字、图表及其电子文档等方式,按一定格式,记录和反映森林经营单位森林资源状况及其变化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活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情况,并按程序纳人档案管理的森林资源技术经济文件和 资料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经营方案forestmanagemmentplan;forestworkingplanm 森林经营主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 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7.2 编案单位objeetofforestmanagementplanning 拥有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或经营权,处置权,经营界限明确,产权明晰,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相对稳定 的经营期限,能自主决策和实施森林经营,为满足森林经营需求而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经营单位、经济 实体 7.3 森林经营主体 forestmanagingb0dy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决策权的所有者,可以是法人或自然人 森林经营单位 forestmamagementumit 具有一定面积、边界明确的森林区域,并能依照确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开展森林经营、具有法 15
GB/T26423一2010 人资格的森林经营主体 7.5 森林forest 由乔木、直径2cm以上的竹子组成且郁闭度0.20以上,以及符合森林经营目的的灌木组成且覆盖 度30%以上的植物群落 包括郁闭度0.20以上的乔木林、竹林和红树林,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农 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等 7.6 森林资源forestresources 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总称 7.7 森林分类经营eassiftedforestmanagement 国家或森林经营者根据生态保护和建设.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多种效益 而按照森林的主导功能及其自身特点和运营规律,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并分驯采取不同 经营管理措施,以及相应的经济、社会、行政和法律手段的一种现代森林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7.8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forestecsystemmanagement 从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出发,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的过程、路径及相互依赖关系,长期保持 森林生态系统良好功能、自身健康为目标,按照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演替规律,通过公众参与、分层次 协调和控制,主要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森林动态管理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森林可持续经营sustainableforestmanagement 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 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7.10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forestresoureemanagement 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经营规划与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7.11 森林功能区划divisionofforesfunetions 根据森林资源主导功能、生态区位、利用方向等,采用系统分析或分类方法,将经营区内森林划分为 若干个独立的功能区域,实行分区经营管理,从整体上发挥森林资源的多功能特性的管理方法或过程 7. 1z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boundarydelneationofforesmanagementelasses 依据森林分类体系,将林种划分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以行政区域或森林经营单位为单位,逐一 落实到小班或地块,并通过合法程序,经政府批准,以签定合同规范形式确定有关各方权、责、利关系的 过程 7.13 ecialoret 生态公益林non-eommere 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种质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 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7.14 coereialforest 商品林 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用材 16
GB/T26423一2010 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7.15 welfareforest 重点公益林priornon-eommercialforest;key 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7.16 commonnon-eommereialforest 一般公益林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未划人重点公益林的生态公益林 7.17 森林采伐限额forstetimnghmt;foresttellhmt;forestcuttim g quota 国家根据合理经背,可持续利用森林资鄙的原则,对森林,林木实行眼额消耗的法定控制指标,是森 林经营单位每年最大的采伐量 7.18 林木采伐许可证fellimglieense;etimglieense 采伐森林和林木的法律凭证 7.19 木材运输证timmbertransportatiomcertificate 落实木材凭证运输的法律凭证 7.20 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timbersalesandprocessinglicense 木材经营,加工的合法凭证 7.21 森林资源监测forestresoureemonitoring 根据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生态建设、科学研究等的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标准,按照确定的 时空尺度,在特定范围内对森林资源分布、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数 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7.22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integratelforestresoureemonitoring 在 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对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及其他相关的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的观察、测定,分析和评价,以全面展现监 测期间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综合揭示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变化规律,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和生态建设以及社会公众及时提供全面、准确信息服务的技术工作 7.23 林权forestowership 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对森林、林木及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7.24 林权证eertifieateofforestownership 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17
GB/T26423一2010 参 考 文 献 [1门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2 LY/T1646200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3幻]国家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林资发[2006]227号印发 [割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印发 白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印发 Co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林策发[1999]191号 [ 国家林业局.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工作方案,林资发[2003]105号印发 s 国家林业局.“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的规定(试行),林资发[2004]14号 D 林业部调查规划院.森林调查手册.林业出版社,1984. 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 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农业出版社1989 Ie 《林业工作手册》编纂委员会.林业工作手册.2006. [12]雷加高.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林业出版社,2007. [[13]南京林业大学 新英汉林业词汇.林业出版社.1988 1打 于政中.森林经理学.林业出版社,1993. [15]孟先宇 测树学,林业出版社,2007. [16]陈青法,方灵兰.简明林业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18
GB/T26423一2010 汉语拼音索引 法正蓄积法 2.29 防护成熟 " 15 编案单位 防护成熟龄 16 " 4.26 标准年伐量 分蓄积量 6.52 补充主伐 4.8 抚育采伐 4.10 抚育间伐 4.19 6.80 辅助生产林地 6.39 材积控制法 2.32 复层林 材积配分法 2.25 覆盖度 6.62 材积平分法 2.26 4.4 采伐方式 采伐迹地 更新采伐 4.9 采伐类型 更新成熟 3.9 3. 采伐年龄 4.6 更新成熟龄 10 采伐强度 更新期 2. 17 4.21 常规经营 工艺成熟 6.35 成熟林 6.31 工艺成熟龄 3.6 灌木覆盖度 6.62 纯林 粗放经营 灌木林地 6.71 6.36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6.2 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 6.72 大径级 6.54 国有林经营单位 5.2 单层林 6.38 过熟林 6.32 地位级 6. .58 地位级表 6. .59 地位指数 .60 回归年 2. 15 6. 地位指数表 6.61 混交林 6. 15 火烧迹地 78 o 6.3 二类调查 迹地 6.76 集约经营 6. .34 伐后更新 2.23 渐伐 4.14 伐期龄 4 .6 皆伐 4.11 伐前更新 22 近熟林 6.30 2 伐区 经济成熟 3.17 经济成熟龄 法正林 3 18 2. 11 法正林分排列 经济林生产期 6.33 2. 10 12 法正龄级分配 经营区 5. 2. 12 4.17 法正生长量 景观疏伐 19
GB/T26423一2010 4.13 径阶择伐 木材运输证 7.19 6.22 6.11 绝对同龄林 目的树种 6.57 年采伐量 4.23 立地等级 立地质量 6.57 4.24 年伐面积 林班 年伐蓄积 5.5 林班标 5.9 林层 6. 37 林场 5.3 6.45 平均高 6.65 6.21 林地 平均年龄 林地区划 5. 平均胸径 6.49 林分 林分断面积 6.51 林分改造 5. 15 乔木 6.67 林分类型 13 乔木林 6.68 林分密度 区划轮伐法 40 2.24 林分年龄 区划面积法 6.21 2.24 林分平均高 45 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6.2 林分蓄积 6.52 全龄林 6.25 林龄 21 林木采伐许可证 18 林木绿化率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6.82 林权 人工更新 2.20 7.23 林权证 .24 人工林 6. 18 林相图 6.83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6.4 林业用地 6.65 散生木 6.64 林种 5.10 森林 林种区 5. 11 森林采伐 4.2 龄级 6.26 森林采伐量 4.22 .17 龄级法 2.30 森林采伐限额 龄组 6.27 森林成熟 3.1 14 3.2 轮伐期 森林成熟龄 6. 森林调查 M . 森林分类经营 萌芽更新成熟 13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 7.12 6.81 萌芽更新成熟龄 3.14 森林覆盖率 面积控制法 2.31 森林功能区划 7.11 24 森林经理调查 面积配分法 2 6.3 27 5.14 面积平分法 森林经营措施类型 6. 74 苗圃地 森林经营单位 7.20 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 森林经营方案 20
GB/T26423一2010 5. 森林经营类型 13 森林经营主体 2.13 森林可持续经营 完全调整林 6. 16 森林起源 卫生伐 4.20 6.73 森林区划 5.1 未成林造林地 无立木林地 6.75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森林调整 森林永续利用 森林主伐 细班 5.8 森林主伐方式 现代森林永续利用 6. .23 森林资源 相对同龄林 森林资源档案 6.85 小班 5.7 森林资源调查 6.1 小班调查 6.6 森林资源分布图 6.84 小班经营法 17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小径级 6.56 森林资源监测 2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10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 7.22 般公益林 7.16 类调查 商品林 14 6.2 生长伐 18 宜林地 6.79 生理成熟 3.7 异龄林 2.7 异龄林 6.24 生态公益林 13 生态疏伐 6 异龄林年龄结构 2.8 疏林地 营林区 5.4 疏密度 优势木 47 44 6.48 树木年龄 20 优势木平均高 树种组 6.7 优势树种(组 6.8 有林地 树种组成 10 6.66 数量成熟 3.3 幼龄林 6.28 数量成熟龄 郁闭度 6.42 四旁树 .63 郁闭度等级 43 6. 仓 算术平均胸径 6. 50 择伐 4.12 择伐强度 特大径级 6.53 2. 16 天然更新 19 择伐周期 2. 15 2 天然更新等级 6. 19 折衷平分法 2.28 天然林 17 中径级 55 6. 6. o 条件平均高 46 中龄林 6. .29 18 调整期 种子更新成熟 2 3.11 同龄林 2.5 种子更新成熟龄 ? .12 2.6 重点公益林 同龄林龄级结构 7.15 15 6.41 透光伐 株数密度 21
GB/T26423一2010 竹林 6.69 自然成熟龄 3.8 主伐年龄 4.6 综合区划法 5.6 6. 主要树种 12 组成树种 6.9 作业区 5.16 专业调查 6.5 自然成熟 22
GB/T26423一2010 英文对应词索引 absoluteeven-agedforest 6.22 4.18 accretioncutti ting 2. 18 adjustmentperiodl 6.26 ageclass 2.6 ageelassstruct T forest eVen-aged 2.8 ageclassstru agedforest 6.27 agegrOup age mmeth0d 2.30 6.80 Dr0ducti0nfOrestland forest 6.25 4.24 area 4.25 volume 4.23 annualyield 6.67 arb0r arborealforests 6.68 2.27 frame0rketh0d 6. .50 meandiameteratbreastheight egeneratiom 2.20 2.21 H regeneration 6.80 foresland 6.21 6.46 aVerageheight 6. 45 averageheightofstand 6.48 averagetopheight basalareaatbreastheight 6.51 bondarydelineationofforestmanagementcasses 7.12 burnedforestarea 6.78 5. 10 categoryofforest 7.24 certifieateofforestownership classifiedforestmanagement cearceutting 44 1 cear-euttedforestland 6.77 6 combineddivisionmethod 5 23
GB/T26423?2010 2.28 c0mbinedframeorketh0d 7.14 mercialforest 7. 16 T?n nmereialforest 5.5 6.g pecies 6.4 i0restr 0ductiOn 6.35 6. .62 c0yeragerate 42 density 43 densityclass aret ingage eycle 15 44 intensit .21 license 18 4.4 cuttingmeth0ds 4.3 cuttingtype degreeofclosing 6 44 degreeofdemsity 6.44 degreeofstocking 6.44 densityofthecrop 6.44 6. 41 oftreeS 13 IimitSelectiOncutting 2.24 isionintoannualcoupes isionofforestfunctions 1 6.8 lominantgroup 47 ddominanttree dominantreespecies 6.8 dominatingstem 47 4.16 ecologicalthinning 2.5 even-agedforest 6.36 extensivemanagement fellinglicense 7.18 finalage 4.6 finalcutting 3.18 ffinaneialmatureage 214
GB/I26423?2010 17 " finaneialmaturity 3. 18 ffinancialrotation 7.5 forest 5.11 forestcategorydlivision 6.81 c0Verage 4.22 leVel 7.17 Iimit .T ,2 division ec0svstem managemenm 55.3 farm 7.17 foresfel forestfinaleuttingmmethods 4.7 6.2 forestfirsttypeinventor3 4.5 cutting 4.2 harvesting 4.22 harvestingrate 19 ing 6. planninganddesign 6.3 6. .65 land 6. .66 5. 12 isiOn 6. managementinVentor anagementDlanm 13 managementtype managementunit managingb0dy forestmap 6. .83 3.2 I0restmatureage forestmaturity 3.1 7.23 Onership plantation 6 18 6.4 forestDr0ductionbaselineSurve 5.4 ange 2. "egulation 6.85 6.84 buti0nmap 7.10 managemment 7.21 forestreSOurceOnitOring 6.85 forestreSurcerec0rd 25
GB/T26423?2010 7.6 forestreSOurces 6. 3 forestsecondtypeinventory 5. forestsuh-farm 13 6. foressurvey Ta 6. 13 type workingplan 6.65 land 6. 69 forestsofbamb00s 6. ..63 foursidesDlanting 2. 13 fullyregulatedforest greeningrateoftree half-mmatureforest 6.29 4.6 harvesage 6 34 highlyintensiveregimehighlyintensivemanagemen 53 6 hugediameterclass immatureforestlandafforestationland 6.73 iintegratedforest monitoring 7.22 reS0urce 16 intensityofselectivecutting 6. 34 intensivemanagement 6.34 intensiveregime keywelfareforest largediameterclass 6.54 ightingeuttin8 6.31 matureforest .49 G mean 2I neteratbreastheight 2 methodofarea T 31 17 methodofmanagement 5. Subc0m men 2.32 meth0d0fVolumec0nmtrO middlediameterclass 6.55 6.15 miXedstand 26

森林资源术语GB/T26423-2010

引言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气候、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了解森林资源的基本术语,则是科学管理森林资源的前提。

GB/T26423-2010标准概述

GB/T26423-2010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森林资源术语》。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森林资源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是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

森林资源术语

  • 森林资源:指由树木组成的、可供利用的资源体。包括木材、竹材、林产品、森林草原等资源。
  • 造林:指人为种植树木,形成森林的活动。
  • 更新造林:指在砍伐、火灾等原因导致森林减少后,重新种植树木的活动。
  • 自然更新:指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森林内部或者周边的树木自然形成新的森林的过程。
  • 抚育:指对已有的森林进行管理和保护,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发展。
  • 森林公园:被规划和保护为具有观赏、游憩、科普等功能的森林区域。

结论

GB/T26423-2010标准提供了森林资源领域所需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对于科学管理森林资源,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森林资源术语的相关资料

    和森林资源术语类似的标准

    基于XML的电子商务订单报文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基于XML的电子商务订单报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基于XML的电子商务订单报文的编号:GB/T26152-2010。基于XML的电子商务订单报文共有44页,发布于2011-06-01
    中国盲文数学、物理、化学符号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国盲文数学、物理、化学符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国盲文数学、物理、化学符号的编号:GB/T18028-2010。中国盲文数学、物理、化学符号共有120页,发布于2011-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