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510-2007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Nitrophosphateandpotassiumnitrophosphat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的编号:GB/T10510-2007。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共有8页,发布于2007-09-012007-09-01实施,代替GB/T10510-199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80
  • 实施日期2007-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618.86KB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国家标准 GB/10510一2007 代替GB/T105101998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Nirophosphateandpotassiummitrophwsphate 2007-06-06发布 2007-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0510一2007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05101998《硝酸磷肥》. 本标准与GB/T10510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硝酸磷肥的开发生产需要,规定了硝酸磷钾肥的技术要求; 制定了氧化钾含量和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在原标准规定的要求基础上规定了总养分及配合式要求; 取消了强度指标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淮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晓霞张家宏房朋、马爱枝、卫丽华 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
GB/10510一2007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钾肥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以硝酸分解磷矿石后加工制得的氮磷比约为2:1的肥料以及在其生产过程中 加人钾盐而制得的肥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10511硝酸磷肥中总氮含量的测定燕憎后滴定法 GB/T10512硝酸磷肥中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唾咻重量法 GB/T10513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T10514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烘箱法 GB/T10515硝酸磷肥粒度测定 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183822001,neqISO74091984 HG/T2843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3 硝酸磷肥nitrophosphate 以硝酸分解磷矿石后加工制得的氮磷比约为21的肥料 3.2 硝酸磷钾肥potassiumnmitrophosphate 以硝酸分解磷矿石并加人钾盐加工制得的肥料 配合式formulau 按N-PO-K.O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其在肥料中所占百分 比含量的一种方式 注;“o"表示肥料中不含该元素 要求 4.1外观;颗粒状产品,无机械杂质 4.2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钾肥应符合表1要求,同时应符合标明值
GB/T10510一2007 表1 硝酸磷肥 硝酸磷钾肥 项 目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27-13.5-026-l1-0 25-10-0 22-10-10 22-9-9 20-8-10 40.5 37.0 35.0 42.0 40.0 38,o 总养分(N+PO十K.Oo)的质量分数/%> 习 40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70 55 60 50 40 水分游离水)的质量分数/% 0.6 1.0 1.2 0.6 1.0 1.2 习 粒度(粒径l.00mm4.75mm)/% 95 85 80 95 85 80 氯离子(C)的质量分数/% 3.0 3.0 3.0 注1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1.5% 注2,如硝酸磷钾肥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3.0%,并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 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试验方法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标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按HG/T2843之规定 5.1外观 目视法测定 5.2总氮的测定(燕后滴定法) 按GB/T10511进行 5.3有效磷和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的测定(磷钼酸畦琳重量法 按GB/T10512进行 氧化钾的测定(四苯棚钾重量法 5. 4 5 .4.1原理 在弱碱性介质中,以四苯碉酸钠溶液沉淀试样溶液中的钾离子,将沉淀过滤、干燥及称重 为了防 止阳离子干扰,可预先加人适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使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5 .4.2试剂和材料 55 .4.2.1四苯碉酸钠溶液:15g/L 55 4.2. 2 乙 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溶液;40g/L AN .2. 氢氧化钠溶液;400g/L 5 3 55 .2.4四苯碉酸钠洗涤液;l.5g/L A 55 AN 2. .5 盼酞指示液;5g/L乙醉溶液,溶解0.5g盼敞于100mL95%质量分数)乙醇中 5 仪器 4.3.1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5 玻璃堆蜗式滤器;4号,30ml 5 3 4.3. 干燥箱;能维持120C士5C的温度 5 4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按6.4.2制备的试样4g~5g(称准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约150mL水,加 热煮沸30 min, ,冷却,定量转移到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50ml 滤液 5.4.5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25mL试样溶液(5.4.4)于200mL烧杯中,加20mlLEDTA溶液,加23滴酚酞指示
GB/10510一2007 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红色出现时,再过量1mL,在通风柜内缓慢加热煮沸15min(注意!不能煮干 如在煮沸过程中溶液太少时可加人适量水),冷却至室温,若红色消失,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红色 在不断搅拌下,于上述溶液中逐滴加人四苯棚酸钠溶液,加人量为每含1mg氧化钾加四苯棚酸钠 溶液0.5ml,并过量约7ml,继续搅拌1 1,静置15min以上,用倾滤法将沉淀过滤于120C下预先 min 恒重的4号玻璃堆蜗式滤器内用四苯棚酸钠洗涤液洗涤沉淀57次,每次用量约5ml,在洗涤的同 时将沉淀全部转移至滤器内,最后用水洗涤2次,每次用量5ml 将盛有沉淀的堆蜗置人120C士5C干燥箱中,干燥1.5h,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5.4.6分析结果的表述 氧化钾(以K.0计)含量u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m2一m×0.1314 ×100 Z= 25 m0 250 mn×131.4 772 m 式中: 测定试样溶液时所得沉淀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空白试验时所得沉淀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0.1314 四苯棚酸钾质量换算为氧化钾质量的系数的数值;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e) o 吸取试样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25 试样溶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250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4.7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40% 5.5水分(游离水)的测定 5.5.1卡尔费休法(仲裁法 按GB/T10513进行 5.5.2烘箱法 按GB/T10514进行 5.6粒度的测定筛分法 按GB/T10515进行,试验筛孔径为1.00mm和4.75mm. 5.7氧离子的测定佛尔哈德法 5.7.1原理 试料在微酸性溶液中,加人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使氧离子转化成为氧化银沉淀,用邻苯二甲酸二丁 酯包裹沉淀,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 5.7.2试剂和材料 5.7.2.1邻苯二甲酸二丁醋; 5.7.2.2硝酸溶液:l十1; 5 .7.2.3硝酸银溶液:c(AeNo.)=0.05mol/L 称取8.7!硝酸银,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储存于棕色瓶中 5.7.2.4氯离子标准溶液;lmg/ml 准确称取1.6487g经270C一300C烘干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 于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移人10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储存于塑料瓶中 此溶液1mL 含
GB/T10510一2007 1mg氯离子(CI); 55 .7.2.5硫酸铁铵指示液;80g/L 溶解8.0g硫酸铁铵于75mL.水中,过滤,加几滴硫酸,使棕色消 失,稀释至100ml 5.7.2.6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c(NHsCN)=0.05mol/L 称取3.8只硫氮酸铵溶解于水中,稀释 至1000mL 标定方法如下:准确吸取25.0mL氧标准溶液于250nm锥形瓶中,加人5mL硝酸溶液和 25.0mL硝酸银溶液,摇动至沉淀分层,加人5mL邻苯二甲酸二丁醋,摇动片刻 加人水,使溶液中体 积约为l00mL,加人2mL硫酸铁铵指示液,用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至出现浅橙 色或砖红色为止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malL)按式(2)计算 m×1000 5.45又V 式中: 所取氯离子标准溶液中氧离子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E 71 35.45 氧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Va1 -空白试验(25.0ml硝酸银溶液)所消耗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 mL); V 滴定剩余的硝酸银所消耗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5.7.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1g至10g(精确至0.001g)(称样范围见表2)于250nmL烧杯中,加100mL水,缓慢 加热至沸,继续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溶液转移到25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干过滤,弃去 最初的部分滤液 表2 5X<25 -25 叙离子质量分数(X)/% 105 称样量/E 5l 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滤液(含氯离子约25mg)于250mL 锥形瓶中,加人5ml硝酸溶液,加人 25.0mL硝酸银溶液,摇动至沉淀分层,加人5m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摇动片刻 加人水,使溶液总体积约为100mL,加人2nml硫酸铁铵指示液,用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 余的硝酸银,至出现浅橙色或砖红色为止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5.7.4分析结果的表述 氯离子(以CI计)含量w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 Ya-Yex35.4 2'×100 2= 000又mD 式中: Va 空白试验(25.0mL硝酸银溶液)所消耗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 ml); 滴定试液时所消耗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nml); 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nmol/L); 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35.45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D -测定时吸取试液体积与试液的总体积之比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GB/10510一2007 5.7.5允许差 5.7.51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十 氯离子质量分数(X/% <5 5GB/T10510一2007 6.4样品缩分及试样制备 样品缩分 将采取的样品迅速混匀,用缩分器或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不少于1kg 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 500ml具有磨口塞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密封并贴上标签,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等级,批 号或生产日期、取样日期和取样人姓名,一瓶做产品质量分析,另一瓶保存两个月,以备查用 6.4.2试样制备 由6.4.1中取一瓶样品,经多次缩分后取出约l00g样品,迅速研磨至全部通过0.50mm孔径筛, 混匀,置于洁净、干燥的瓶中,做成分分析 余下样品供粒度测定用 6.5结果判定 6.5.1本标准中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判断,采用G;B/T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 6.5.2出厂检验的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合格 每批检验合格的出厂产品应附有质 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产品等级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净含量、总养 分、配合式及本标准编号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二倍量的包装袋中采取样品进行检 6.5.3 验,重新检验结果中,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标识 如产品中氧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非硝酸分解磷矿石制得的肥 料不应标注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其余应执行GB18382的规定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产品用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袋或内涂膜聚丙烯编织袋包装,应按GB8569规定执行 每袋净 含量(50士0.5)kg、(40士0.4)kg.(25士0.25)kg,平均每袋净含量分别不应低于50.0kg、40.0kg 25.0kg 8.2产品的贮存和运输过程应防潮、防晒、防破裂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编号:GB4793.1-2007采。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共有82页,发布于2007-09-01
糕点术语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糕点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糕点术语的编号:GB/T12140-2007。糕点术语共有23页,发布于2007-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