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4666.1-2017

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mpilationforwaterqualitycriteriadata—Part1:Pollutantsconcentr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的编号:GB/T34666.1-2017。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共有13页,发布于2018-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Z0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060.01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3页
  • 文件大小961.25KB

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


国家标准 GB/34666.1一2017 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 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 Iechniealspeeifieationforcompilationforwaterqualityeriteriadata- Part1:Polutantsconcentration 2017-11-01发布 2018-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4666.1一2017 次 目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数据来源 数据整编原则 5.1完整性 5.2 -致性 5.3规范性 数据整编内容 6.1数据整编基本要求 .2采样点位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采样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6.3 样品分析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6.4 6.5数据来源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6.6整编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数据整编质量控制 7.1总则 7.2数据填写格式的规范化 7.3枚举数据项的标准化 7.!数据检验的自动化 7.5数据检验 资料分类,编组和保存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污染物含量数据整编表格填写示例 参考文献 10
GB;/T34666.1一2017 前 言 GB/T34666《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目前已制定的部分有: 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 第2部分:水生生物毒性 本部分为GB/T3466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环境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大学、,江南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晓丽、吴丰昌、白岩、吴爱明、汤智、王震宇、杨坤、赵天慧、白雪,宋欣喻
GB;/T34666.1一2017 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 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 范围 GB/T34666的本部分规定了水质基准研究中污染物含量数据整编的数据来源、原则、内容、质量 控制以及资料分类、编组和保存 本部分适用于水质基准数据的整编工作,其他介质环境基准数据整编工作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02.1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GB/T3102.11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字和符号 GB/T6816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标点符号用法 GB/T15834 GB/T1583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术语和定义 GB/T6816、H]/T91、H]/T16!和H]16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整编datacompilation 将各类资料中的数据和结果,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统一的格式,规范的技术标准,进行整理,分析 和统计,提炼成系统,规范的数据集或图表的全过程 3.2 水质基准waterqwalityeriteria 水环境基准,简称水质基准,指能够有效保护人体健康、生态系统与其使用功能的环境因子(污染物 质或有害因素)在水环境中的剂量或水平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包括: 公开出版的中外文献数据库; aa b 现有与水环境污染物含量相关的各类数据库; 国家或地方完成项目中产生的数据;
GB/T34666.1一2017 d 国家和地方政府监测、环保部门公开发表的环境数据报告; e 其他来源的数据 5 数据整编原则 5.1完整性 资料中的所有污染物含量数据应收集完整,不存在多余和遗漏;标注的必填信息填写完整 5.2 一致性 整编的数据和相应的描述信息与原始资料内容一致,满足概念一致性格式一致性和值域一致性 5.3规范性 严格按照数据整编基本要求和内容进行规范的数据整编和加工 数据整编内容 6. 数据整编基本要求 数据整编基本要求包括 每条污染物含量数据应包含五方面的信息:采样点位信息、采样信息、样品分析信息、数据来源 a 信息和数据整编信息; 如果一条数据中没有说明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浓度值及其单位,采样点位信息和采样时间信 b 息中任何一类信息,该条数据不予收集; 采样点位,采样时间和污染物种类不同的污染物含量数据分别作为不同的数据记录 c 所有污染物含量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填写(参见附录A); d 采用标识码区分表格内的多条污染物含量数据和在同一条数据中不同信息(包括;采样点位信 e 息,采样信息,样品分析信息,数据来源信息和数据整编信息)之间建立唯一连接; 如果资料中给出了除必填数据项外其余数据项的相关信息,则该信息应填写至对应数据项中; fD 如果资料中没有说明相关数据项的信息,此数据项填人“未说明” 6.2采样点位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采样点位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见表1 必填数据项为:标识码.一级流域名称,地表水体名称 和点位坐标 表1采样点位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 填写要求 数据项 填写一条数据的标识码 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可按照不同的污染物类型、不同流域、整编时间以及数据来源等设置每条数据的标识码 a 标识码* 每条数据对应唯一的标识码 填写采样区域所属的一级流域名称,如果原始资料中没有明确给出,可参考SL249或湖 -级流域名称* 泊科学数据库(http://159.226.73.246/#)查询确认后填人
GB;/T34666.1一2017 表1(续 数据项 填写要求 填写采样区域所属的二级流域名称 如果原始资料中没有明确给出,可参考SL.249或湖 二级流域名称 泊科学数据库(htp:/159.226.73.246/#)查询确认后填人 填写采集样品的湖泊河流,水库、沼泽名称 地表水体名称" 填人采样点所处湖泊,河流,水库的大致位置如,河口,××人海口,××三角洲,××湖心, 采样区域 <断 采样地点 填人资料中采样断面所在地名,一般填至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乡、村 填人采样点位置名称或断面名称 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断而与水文(水位)站结合的,填“x×水文(水位)站基本断而” 点位名称 a 可以填断面附近的地名或具有特征的建筑物名称 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数据项,分别填人资料中说明的采样点经度坐标或坐标范围,纬度坐标 经度 或坐标范围 经、纬度表示方法应符合GB/T3102.1的规定,度的表示符号为“",分的表示符 点位坐标" 号为“'”,秒的表示符号为“"”;数值范围表示方法应符合GB/T3102.1l的规定,用“”符号表 纬度 示, 不使用" 填人以上数据项的备注信息,或除上述数据项信息外,资料中采样点位的其他信息,如采样点 水深或水深范围;采样点各种污染物的背景值,排污情况,水利工程等人为活动干扰情况;采 点位信息备注 样时水文参数如,水位(m),流量m'/s)等;采样时气象参数如,气温),风速(m/s),气压 kPa)等 为必填项 6.3采样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采样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见表2 必填数据项为;标识码,采样时间和采样项 表2采样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 数据项 填写要求 W 中标识码数据项的填写要求一致 标识码* 与6,2 填人资料中说明的采样时间或采样时间范围,年、月日的填写应符合GBT15835的规定,时 采样时间 间精度填至资料中给出最小时间单位 采样水期 填人采样时地表水所处水期如,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 城 采样项关 采样项目如,水体,悬浮物、沉积物等 m,表层水,上中下混合样,表底混合等 仅 填人水体采样垂线上采集水样的层次,如水下0.5" 水体采样层次 填人水体污染物含量数据时填写此数据项,单位为米m 填人采集沉积物的深度 仅填人沉积物污染物含量数据时填写此数据项,单位为厘米(cm" 沉积物采样深度 填人以上数据项的备注信息,或除上述数据项信息外,资料中其他采样信息,如采样工具,采 样方法,现场分析仪器,现场分析方法,现场采样方法或分析方法参考的标准或方法名称,采 采样信息备注 样点数量及分布特征,样品分析时间,样品现 现场保存信息;现场测定的采样项基本参数如pHH. 水温(C),泥温(),电导率(S/em),溶解氧(mg/I),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感官指标描述,透 明度等;采样项的基本情况如沉积物的类型,颜色,嗅味以及生物现象等 为必填项
GB/T34666.1一2017 6.4样品分析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样品分析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见表3 必填数据项为:标识码污染物名称,浓度值,浓度单位 和分析方法 表3样品分析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 数据项 填写要求 与6.2中标识码数据项的填写要求一致 标识码养 填人污染物的所属类别名称 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对金属污染物只需填人金属死素名称即可 污染物类别 对有机污染物需填人具体的类别名称 有机污染物类别可通过ECOTOX网站ftp:/ tp,.epa,gov/pub/ecotox/)中chemieals ls.txt文件查出化学物质的类别名称 填人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的名称 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污染物名称 整编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数据时,只需填人重金属元素名称即可 a b 整编有机污染物含量数据时,填人有机污染物的名称 填人与浓度值对应的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形态 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a)如果说明了多种金属形态浓度,在浓度数据项中优先填人溶解态金属浓度,分析信息备注 重金属污染物形态 数据项中记录其他形态的浓度(如,分析信息备注数据项中填人“污染物形态;颗粒态为 5g/1”) 仅填人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数据时填写此数据项 有机污染物cAs号 填人有机污染物的cAs号 仅填人水体和沉积物有机污染物含量数据时填写此数据项 平均值 填人资料中说明的污染物实测浓度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和中位值或其范围 如果资料中 最小值 说明了沉积物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污染物浓度,在浓度值数据项中优先填人沉积物中 浓度值" 污染物浓度值,且应在样品分析信息备注填人“浓度值;沉积物中浓度为×g/.上覆水中浓 最大值 度为×g/L,间隙水中浓度为×g/I”进行详细说明 中位值 填人污染物浓度值的标准偏差 如,污染物的浓度值及其标准偏差为" “0.5士0 0.01",将"0.5”填 标准偏差 人浓度数据项中,标准偏差数据项中填人标准偏差值“0.01” 浓度单位 填人污染物浓度单位 填人样品预处理方法,或引用的标准或方法名称 可以填人水沙分离方法,沉积物脱水,筛分 预处理方法 与制备方法、样品中污染物的萃取、浓缩、纯化以及与分析方法的配套预处理程序等 分析方法" 填人资料中分析污染物的方法或引用的标准或方法名称 检出限 填人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及其单位 主要仪器名称 填人资料中分析污染物含量数据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质量控制 填人资料中分析污染物含量数据采用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或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填人以上数据项的备注信息,或除上述数据项信息外,资料中分析测定污染物含量数据的其 分析信息备注 他信息 为必填项 6.5数据来源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数据来源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见表4 必填数据项为:标识码和数据来源
GB;/T34666.1一2017 表4数据来源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 数据项 填写要求 标识码! 与6.2中标识码数据项的填写要求一致 数据生产单位 填人污染物含量数据生产单位 参照GB/T7714填人中外文献期刊或杂志、数据库和数据报告的作者、题名、文献数据标志、 数据来源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页码以及获取和访问途径等相关信息;项目或课题中的数据 依次填人项目责任人或数据作者、项目或课题名称(编号)和数据发布时间 为必填项 6.6整编信息数据整编内容 整编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见表5 必填数据项为;标识码,数据整编时间,数据整编单位,数据 共享或使用限制,整编人员和审核人员 表5数据整编信息数据项及其填写要求 写要求 数据项 与6.2中标识码数据项的填写要求一致 标识码" 填人数据整编时间 数据整编时间 人组织数据整编的单位名称 填 数据整编单位 数据共享或使用限制 数据共享或使用限制要求 坑 填人数据整编人员姓名 整编 审核人员 填人数据审核人姓名 为必填项 数据整编质量控制 7.1总则 主要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填写数据规范,增加对数据必填项、数据填写规范的程序控制,形成程序 化的报表模板 7.2数据填写格式的规范化 主要以定制电子表格的形式填写 常见的数据填写格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0到1中间的数表示方法应符合GB/T15835的规定,小数点前应有0,点只代表小数点; a 从资料图表中收集的污染物含量数据,应在分析信息备注数据项中填人“浓度值;该数据来源 b 于图表中”; 在备注数据项中标点符号用法应符合GB/T15834的规定 用逗号(,)连接相同信息的注释 内容,分项列举的各项信息之间用分号(;)隔开,对应数据项的备注信息用冒号(;)连接 如. 分析信息备注填人“污染物形态:总量为4.54g/L一5g/L;浓度值;该数据来源于图表中”; 经纬度和数值范围用“~”符号表示,不使用“-” 度的表示符号为“s”,分的表示符号为“'” 秒的表示符号为"",“东经”“北纬”应写在坐标值前面; 指数使用参考GB/T1.1的表示方法,如3.02×10-
GB/T34666.1一2017 7.3枚举数据项的标准化 某些数据项只能填人若干离散值时,见表6,可通过软件设置相应数据项的枚举值;如果数据整编 过程中缺少某些数据项的枚举值,可经过相关人员论证后追加相应数据项的枚举值 表6数据项枚举值 数据项 枚举值设置 -级流域名称 参考sL.249和湖泊科学数据库(htp://159.226.73.246/#) 参考sL.249和湖泊科学数据库(htp://159.226.73.246/#) 二级流域名称 水期 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 采样项 水样、沉积物、悬浮物等 污染物形态 总量、溶解态相)、颗粒态(相)等 重金属包括;镀、、三价铬、六价铬、铜、铅、汞、镍、银、钝、锌、铝、镇、铁、、钼、钻、钛、钮、涕、 伸、,晒邻; 污染物类别 有机污染物包括;营养物、盼类、姬类、石油类,农药类,炕基永,多渎联苯腿(PBDEs)、全氟化合 物(PFC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CP-),多环芳姬(PAHs),全氟辛烧碱酸盐化合物(PFOs) 全氟辛酸(PFOA)等 7.4数据检验的自动化 在数据整编人员填写相关数据项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字段宽度、数据类型和进行非空约束检 验,重复数据记录检验,对填写的异常数据进行标注并提示数据整编人员 7.5数据检验 数据检验包括数据整编人员自检,数据整编人员之间相互检查和审核人员检验;审核人员对数据整 编人员的成果进行严格的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和规范性检验,对于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要求数据整编人 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和规范性具体检验项目见表7 员不断对其完善和修正.,直至检验通过为止 表7数据检验 检验原则 数据检验项目 检验规则 1是否已收集6.1中规定不予收集的数据; 多余 2)采样区域,预处理方法,分析方法,主要仪器名称、质量控制和备注数据 项中是否填人了与该条数据不相关的信息 1是否未收集6.1中要求收集的数据 2)数据整编内容中规定需要填写的备注数据项是否填写完整; (3采样点位、采样时间和污染物种类不同的污染物含量数据是否分别作 为不同的 完整性 为数据记录 (4是否补充收集了资料出版的更新数据; 遗漏 数据整编人员是否在原资料的图表或页边处注释;数据整编人员名字 及其编号,没有收集数据的原因,文章和表格的错误内容,或其他异常情 况,以便复查 必填数据项是否填写完整 6 (7是否填人资料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浓度值的标准偏差
GB;/T34666.1一2017 表7(续 检验原则 检验规则 数据检验项目 l污染物类别和污染物形态是否区分正确 2二级流域名称、一级流域名称、采样区域、采样地点、地表水体名称、点 概念一致性 位名称数据项中填人内容是否符合数据填写内容要求 3预处理方法,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数据项填人内容是否符合数据填写 内容要求 -致性 是否符合7.2中的数据填写格式的规定 (I 格式一致性 数据来源数据项是否拨照6.5中规定格式填写 枚举值选择是香符合7.3中的规定; (1 2浓度值、标准偏差,采样时间和点位坐标数据项中的数据值与原资料中 值域一致性 的数据值是否保持一致; 3沉积物采样深度数据项数值及单位转换是否与原资料一致对应 数据类型规范 各数据项中填人的数据类型是否规范 (1一级流域名称、二级流域名称,地表水体名称、点位坐标经度、点位坐标 纬度数据项中填人内容是否保持对应 2)污染物形态(重金属),污染物名称、污染物类别.cAs号(有机污染物) 规范性 数据关系对应规范 浓度值和浓度单位数据项中填人内容是否保持对应 数据来源是否与其他数据项填人内容对应 3 4是否存在重复数据; 字段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资料分类、编组和保存 参考国家档案管理要求GB/T18894、DA/T22和DA/T18等进行资料分类、编组和保存 数据 整编人员可按照不同的污染物类型流域、整编时间以及数据来源整编污染物含量数据至电子数据表 中,再整理成不同数据集以便保存、管理和调用
GB/T34666.1?2017 4 K m ? ? d p N ? n ? ? > = " K ? ? ? # 1" m = ? * " m " ?
GB;/T34666.1一2017 - 乎 鸟 出 或 吃 H 尔 当 娜 " 司 头 客 删 一 擀 菜 拟 " 卖 物 最 最
GB/T34666.1一2017 考文献 参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1] [7 GB/T7714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时 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 GB/T20533一2006生态科学数据元数据 [5]H/T91一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6门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7]sL249 河流代码 [8]DA/T18档案著录规则 [9 DA/T2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0

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GB/T34666.1-2017

水质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环境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水质监测标准和评价标准。其中,水质基准数据是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针对水质监测中常用的参数进行整编的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污染物含量、水质指数计算、统计处理与数据管理。本文重点介绍规范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

规范第1部分:污染物含量

污染物含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规范第1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物参数:列举了常见的水质污染物参数,包括有机物、营养盐、重金属等。
  • 监测方法:说明了各种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如样品采集、处理、分析等。
  • 相关标准:参考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等。

总结

规范第1部分的发布,对于统一污染物含量数据的整理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规范也为水质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和技术支持。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工作,保护水资源,建设美丽中国。

电机线圈/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机线圈/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机线圈/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的编号:GB/T34665-2017。电机线圈/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共有18页,发布于2018-05-01
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2部分:水生生物毒性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2部分:水生生物毒性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2部分:水生生物毒性的编号:GB/T34666.2-2017。水质基准数据整编技术规范第2部分:水生生物毒性共有20页,发布于2018-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