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443-2020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Meansandinterfacespecificationsforpubliccreditinformationexchang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的编号:GB/T39443-2020。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共有18页,发布于2020-11-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080.99
  • 实施日期2020-11-19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1.19M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国家标准 GB/T39443一2020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Meansamdimterftaeespeifeationsfpubhlieecreditinfrmationexchange 2020-11-19发布 2020-11-19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9443一2020 次 目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交换总体框架 4.1框架依据 4" 交换结点 4.3交换域 4.4交换模型 交换方式及接口要求 5.1交换方式要求 ;交换数据要求 5.3交换接口分类 5.!数据交换机制 5.5文件方式接口要求 5.6数据库对接接口要求 5.7服务方式交换接口要求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文件方式接口实例 12 参考文献 15
GB/39443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中电莱 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民、汪育明、蒋凯元、冯彩虹、周莉、江洲、王笑、姚智轶、崔园、张志飞、贺德荣、 王芸、王东、张春晖、赵燕、李向华、孟翠竹、贾琛眠、李振良
GB/39443一2020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总体框架、交换方式及接口等技术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之间的信用信 息交换和共享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o行政区划代码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 GB/T4657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21062.1一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GB/T22117一2018信用基本术语 GB32100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394412020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22117一2018和GB321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 重复列出了GB/T221l7一2018和GB32100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信用主体suhjee'ofecretit 参与信用活动的个人或组织 [[GB/T22117一2018,定义2.4打] 3.2 信用信息creditinformation 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与信用有关的记录,以及与评价其信用价值相关的各类 信息 [GB/T22117一2018,定义2.22] 3.3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publieccreditinformationexehange 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一个交换结点到其他交换结点的传送和处理过程 3.4 ton ”pmbie. creditinformationexehange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means 公共信用信息在交换过程中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和处理工具
GB/T39443一2020 3.5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实体publiecereditinformationexehangeentity 能够在异构环境中实现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交换的信息系统 3.6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接口publieereditinformationexchangeinterfaee 两个交换实体间用以传递公共信用信息的软件接口 3.7 公共信用信息目录puie creditinformationcatalog 由提供单位、信息分类、信息类别、信息事项、有效期限、公开属性等要素构成的信息目录 3.8 交换域interchangedomainm 由中心交换结点以及与其直接交换的端交换结点组成的进行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等各类专属 业务的交换环境 交换总体框架 4.1框架依据 依据GB/T21062.1一2007,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框架下,本标准对全国信用信 息共享平台交换总体框架中的各要素做出约定 4.2交换结点 交换结点是指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下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传送和处理的系统单 元,分为端交换结点和中心交换结点(国家交换结点)两类 本标准约定的公共信用信息交换结点为: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 用信息平台等 4.3交换域 4.3.1交换域组成 本标准约定的交换域是由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共 同组成的公共信用信息交换环境 4.3.2中心交换结点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是交换域的中心交换结点,也称国家交换结点 4.3.3端交换结点 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结点,直接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 平台进行信息交换 4.4交换模型 4.4.1交换模型组成与功能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由交换信息、,交换关系、,交换服务、共享信息库组成 可通过共享信息库进
GB/39443一2020 行信息交换,也可通过中心交换结点进行信息交换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如图1所示 端交换结点 中心交换结点 |交换结点 省级信用信息平台 国家交换结点》 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交换信息 交换信息 交换服务 交换服务 共享信息库 # 米米 交换服务 交换信息 交换信息 交换服务 交换服务 端交换结点 端交换结点 图1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 4.4.2交换信息 交换信息是端交换结点用于存储、参与交换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 4.4.3交换关系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中心交换结点,管理交换域内端交换结点信息交互服务,提供点到点、 -点到多点的信息路由和信息可靠传输等功能,并根据需求形成国家信用信息数据库 国家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结点,负责接收、汇聚垂直部门的信息,完成垂直业 务领域信息与交换信息转换操作,并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信息的传送和处理,同时根据需求形成本部 门的信用信息库 各省级信用信息平台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结点,负责接收、汇聚辖区内政务部门信息,完成业务信 息与交换信息转换操作,并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信息的传送和处理,同时根据需求形成本省信用信 息库 4.4.4交换服务 交换服务是交换结点传送和处理信用信息资源的操作集合,交换方式的具体体现 每个交换结点 都应部署交换服务 4.4.5共享信息库 共享信息库是可以为多个端交换结点提供一致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集中存储区,任意一个端交换 节点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访问共享信息库 在交换体系中,共享信息库是可选的
GB/T39443一2020 5 交换方式及接口要求 5.1交换方式要求 信息交换应采用文件交换方式、数据库对接方式、服务调用方式三种交换方式 文件交换方式是通过可靠文件传送服务,进行数据文件的传送 大量数据记录要求使用XML a 文件、EXCEIL文件、TXT文件进行传送,并要求数据提供结点给出文件格式及数据资源描述 要求各端交换结点向中心交换结点提供建表脚本(供 b 数据库对接方式是库到库的数据交换 中心交换结点建立同等结构表),并将交换信息导人各自交换前置机数据库中,利用传送服务 实现库到库的交换,同时还要求各端交换结点提供数据库服务IP数据库实例名、用户名、密 码、建库脚本 实时少量数据访问或传送要求使用通过webServiee服务接口访问或传送信用信息目录、数据 记录的服务调用方式 5.2交换数据要求 交换数据应遵循以下内容 交换数据中,汉字使用中文半角,英文字母、数字和符号使用英文半角 a b 交换数据应采用UTF-8编码格式 文件交换方式和数据库对接方式,数据提供单位需为每条交换数据记录增加设置两个数据项 c 记录ID(GUID)、记录人库时间 其中;记录I[为数据记录指纹,由记录原始生成单位赋值 采用GUID机制,以标识记录的全局唯一性,是每一条信用信息的信息主键 对于文件交换方 式,记录人库时间指数据传送文件生成的时间;对于数据库对接方式,记录人库时间指数据加 载到端交换结点前置机数据库的时间 5.3交换接口分类 5.3.1接口类型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接口有数据上报、数据共享两类 5.3.2数据上报类 数据上报类接口指国家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端交换结点向全国信用信息 共享平台上报信用数据 5.3.3数据共享类 数据共享类接口指国家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端交换结点共享、检索全国信 用信息共享平台中的信用信息数据 5.4数据交换机制 交换结点数据交换机制如图2所示
GB/39443一2020 数据接收交换结点 数据确认 对账数 据库表 数据传输 数据 数据报送交换结点 对账确认 获取反愤 数据生成 数据 数据 图2交换结点数据交换机制 数据报送交换结点向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报送数据主要流程包括 数据生成:根据约定的报送周期,数据报送交换结点按本标准要求,将报送信息生成需要传送 的数据,见图2中 报送数据起始时间、报送周期可在工作细则中约定 当数据报送交换结 点为端交换结点、数据接收交换结点为中心交换结点时,初次传输应为数据集全量传输,之后 按增量传输 数据传输;数据报送交换结点通过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将数据传送到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数 据传送服务应能支持断点续传,并要求记录传送成功的标志,见图2中 数据确认:当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接收到数据报送交换结点传送来的数据时,应就数据的内容 具体内容见表1)进行确认,见图2中 获取反馈:当数据接收交换结点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后,按照表1内容生成对账数据库表 记录,并将记录反馈到数据报送交换结点,见图2中. 对账确认:当数据报送交换结点接收到数据接收交换结点传送来的对账数据库表记录时,应就 记录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进行对账确认,如确认无误则数据传输成功,如对账存在出人则数 据传输失败,需要重新传输,见图2中 表1反馈数据库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中文注释 说明 VARCHAR(64 FLE_NAME 交换文件名称 REV_TIME DATETIME(16) 接收时间 FILE_S1ZE VARCHAR(16 交换文件大小 仅用于文件交换方式 FILE_NUM NUMBER(16 交换文件数量 FLE_TYPE VARCHAR(32 交换文件格式
GB/T39443一2020 表1续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中文注释 说明 数据库表名称 TABLE_NAME VARCHAR(32 DATETIME(16) NSERT_TIME 人库时间 仅用于数据库对接方式 NUMBER(16) 人库记录数量 DATA_SUM SOURRCE VARCHAR(16 交换数据来源 文件交换方式和数据库对接方 式复用 FEEDBACK_TIME DATETIME(16 时间戳 5.5文件方式接口要求 5.5.1文件交换方式 文件交换方式是指交换结点通过文件传送服务将规范化的数据文件传送到指定的结点 5.5.2文件交换格式 5.5.2.1XML文件交换格式 XML交换数据由声明包头和包体三部分组成 交换数据文件符合XMM1.0规范 声明部分使用XML语言表述如下;(?xnmlversion="1.0" a encoding="UTF-8"? b)数据包包头放置数据资源描述信息,包括:数据资源名称、单位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 交换日期、加载标志,更新频率、数据量、共享范围、主体类别,如表2所示 表2包头数据资源描述信息 顺序号 标记 长度(字符 含义 说明及要求 SZYMC 32 数据资源名称 信用信息数据资源的名称 中央部门按照GB/T4657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 他机构代码表;省市级单位按照GB/T2260中华人民共 18 DWDM 单位代码 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法人及社会组织按照GB32100法 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组织机构代码 如果有组织机构代码,可填写 非必填项 2ZJGDM DwMC 100 单位名称 信用信息数据归属单位名称 JHs 交换日期 yyyymmdd JZBZ 加载标志 加载标志(0;全量加载;1;增量加载 GXPI 更新频率 更新频率(年;季;月;周;日;实时;其他 SL 16 数据量 包体所含数据记录数量 数据信息所能公开的范围(0;社会公开;l:政务公开; GxFw 共享范围 2;授权公开 ZTL.B 10 主体类别 按照GB/T 3944l2020 中7.1的要求
GB/39443一2020 包头部分格式及示例如下 PACKAGESZYMC-"企业注销信息”DwDM="320000”DwMC="人社部”JHs一 20150101”JZBZ="0”GXPL="月"sIL="50"GXFW="1”ZTLB="o" //www.w3.org/2001/XML.Sschema-instance" -"htp:/ xmlns;xsi一 xsi:noNa eSchemaLocation= -"gxyxx.xsd") amespace 交换数据包体部分由多条数据记录集合组成,每条数据记录由信用信息数据项和管理控制数 据项组成,如图3所示 数据项名称! 数据内容1 数据内客2 数据项名称2 数据记录1 记录ID 记录ID数据内容 记录入库时间数据内容 记录入库时间 数据项名称1 数据内容1 数据项名称2 数据内容2 数据记录n *---- 记录ID 记录ID数据内容 记录入库时间 记录入库时间数据内容 图3包体组成 包体部分格式如下 REcORDy (coLUMNNAME="sZYMc")JTXX_HYXX_ZRRGB/T39443一2020 XML格式限定文件大小,单个XML格式文件不超过150M,如超出,需要拆分成多个XMl a 文件; XML中共有&.、(、)、“、'这5个特殊的字符,当XM数据内容中存有这些特殊字符时,需对 b) XML文件做特殊处理,将特殊字符按照表3中内容转换为转义字符,生成标准XML文件, 表3XML特殊字符与对应的转义字符 特殊字符 转义字符 8.amp; 8.lt; &-gt; &.quot; &.quot; 采用XM文件进行文件交换的结点,需提供符合约定的Schema文件,以定义交换数据语义 上的限制 XML实例及Schemma实例参见附录A 5.5.2.2ExCEL文件交换格式 EXCEL文件交换格式说明 第 -行为数据资源描述信息,包括;数据资源描述项及描述内容,数据资源描述项及描述内容 a 之间的分隔符为“”,数据资源描述项之间的描述分隔符为“|” b)第二行为数据项名称; 第三行开始为数据记录信息; c d)ExCEL数据资源描述信息格式示例如表4所示 表4EXCEL数据资源描述信息格式示例 S1zYMc;企业注销信息 DWDM:210000|DWMC:人社 部JHs;20151010lJZBZ0 Isl..0lGxFw GXPl:月 :l ZTLB 社会信用 统 记录D 法人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记录人库时间 代码 9137020278756o 337C7F2B7A34-4F50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XX210043-3 20161010125830 .. ×××× 9141-BAE9E6478CC8 91320481755071 38BDDF48-F43C-4858- ××××股份有限公司 XX275833-5 20161010125840 8E0D78761EAA1CE6 应遵循的其他约定: EXCEL格式应为EXCEL2007及以上版本; a b) 数据名称信息(列名)只占一行,每个数据项只占一个单元格,禁止合并单元格; ExCEL格式限定文件大小,单个ExCEL格式文件不超过150M,如超出,需要拆分成多个 c EXCEL文件; 仅支持单sHEET页,后续更新数据应与之前保持一致 d 对于12位及以上的数字(如身份证号码),应将要输人的单元格设置成文本格式,避免科学计 e 数法的出现
GB/39443一2020 5.5.2.3TX文件交换格式 TXT文件交换格式说明 第一行为数据资源描述信息,包括数据资源描述项及描述内容 数据资源描述项及描述内容 a 之间的分隔符为"",数据资鄙措述项之间的捕述分隔符为"" 第二行为数据项名称,之间的分隔符为“|”,换行标识符为"\r\n",封闭符为“" b 第三行为数据记录,之间的分隔符为“|”,换行标志符为“\\n”,封闭符为“^”; c d)TXT数据资源描述信息格式示例如表5所示 表5TXT数据资源描述信息格式示例 sS1IZYMC企业注销信息|DwDM.21o0oolDwMC;人社部JHsI.20151010lJZZ.0GXPL:月sIL50GXFw1|zTLB,1 .A^记录DA^记录人库时间^\r\n 法人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组织机构代码^ 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1370202787560xxxx^^xX210413了^个" 八A 337C7F2B7A34-4F50-9141-BAB9E6478CC81^20161010125830A\r\n 入x×××股份有限公司^^223456789012345678A^223456789A 38BDDF48-F43C-4858-8EoD-78761EAAlCE6A^20161010125840A\r\n 应遵循的其他约定 若数据项没有内容时,分隔符“|”不能省略,需保证完整性 a b TXT格式限定文件大小,单个TXT格式文件不超过150M,如超出,需要拆分成多个TXT 文件; 若数据中出现分隔符“|”或封闭符“",应对其进行转义处理,“|”的转义符号为“\”,“入”的转 义符号为“\\” 5.5.3文件名规范 信用信息交换数据文件名由信用接口类型标识,接人机构名称标识、信息类别标识,数据文件更新 时间、数据交换序号5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使用“”连接,文件后缀为“.XML”“.TXT”“.ExCEL” 等,如图4所示 R 320000_C0301_20150101_001.XML -第5部分 -第4部分 -第3部分 第2部分 -第1部分 图4交换数据文件名结构图 第1部分;接口类型标识由l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R"代表上报数据接口,“s”代表其享数掘 a 接口,“NM”"代表信用信息目录及元数据接口,可扩展 b 第2部分:当交换结点为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时,交换结点机构名称标识由3位数字表示, 按照GB/T4657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当交换结点为省级信用信息平台
GB/T39443一2020 时,交换结点行政区划标识由6位数字表示,按照GB/T2260行政区划代码, “320000”代表×××省级信用信息平台,可扩展 第3部分:信息类别标识由1位大写英文字母和4位数字表示,“C0301”代表“行政许可事项” c 见GB/T394412020. 第4部分;数据文件生成日期由8位数字表示,格式为“yymmdd" d 第5部分;数据文件交换序号由3位数字表示,由数据提供方生成,为十进制表示的小于999 e 的数字,起始值为001,主要是防止一次交换数据量过大(一次交换数据量不要超过2G),可由 多个文件构成 5.5.4文件打包规范 当交换文件包含有多个XML、EXCEL或TX文件时,可以对交换文件进行打包处理,每个压缩 文件大小不要超过2G,可由多个压缩文件构成(压缩文件卷号由3位数字表示,由数据提供方生成,为 十进制表示的小于999的数字,起始值为001. 压缩文件的命名为“文件名”十“_卷号”“.ZIP” 文件名参照5.5.3中信用信息交换数据文件名前 4部分 例如;R_320000_C0301_20150101_001.ZIP 5.6数据库对接接口要求 数据库对接接口应遵循以下内容 建前置机数据库;端交换结点在本地前置机上建立相应的源端前置机数据库表;中心交换结点 a 在本地前置机上建立对应的目标端前置机数据库表 b 表资源发布;端交换结点将需要交换的数据库表注册为表资源,并将此表资源进行发布;中心 交换结点对数据站 换结点表资源进行资源订阅 交 数据监控;通过监控前置数据库表中数据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戳、标识位、触发器方式 触发信息交换 交换策略:数据报送交换结点将需要交换的信息推送到数据报送交换结点的前置机数据库表 中,通过数据监控,数据接收交换结点前置机数据库从数据传输交换结点的前置机数据库表中 抽取数据到数据接收前置对应库中 确认机制;当数据接收交换结点完成了对数据传输交换结点推送数据的获取后,以数据库表的 方式就数据的内容(交换文件名称、接收时间,交换文件大小,交换文件数量、交换文件格式、数 据库表名称、人库时间、人库记录数量,交换数据来源、时间戳)向数据报送交换结点进行对账 确认,如双方确认无误则数据库对接传输数据成功,如双方对账存在出人则数据库对接传输数 据失败,需要重新进行数据库对接传输 5.7服务方式交换接口要求 5.7.1服务调用机制 服务方式实现数据交换,主要是指webService交换方式 以webService方式进行发布,采用 HTTP通信协议进行同步通信,实现数据交换 5.7.2服务交换接口 服务交换接口包括报文规范和报文约定 报文规范;报文以XML标签形式封装,为报文头和报文体两部分;从交互方式,报文分为请求 a 10
GB/39443一2020 报文和响应报文两类,即输人和输出,数据对象及字段英文名即为XML报文中的标签名 b 报文约定;各字段若无特别说明均为字符型;日期字段默认格式为“yyyymmdd”,例如2013 04-15,报文内容为20130415;时间字段默认格式为“hhmmss”,例如16:25:16,报文内容为 162516;返回包报文头流水号,与请求包报文头流水号保持一致;报文头信息具有默认结构,同 时支持自定义报文头 在具体实现时,webService传递的数据可参照XMI数据交换格式 11
GB/T39443一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文件方式接口实例 附录A以家庭状况信息中的婚姻信息为例进行文件方式接口实例说明 家庭状况信息中的婚姻信息元数据见表A.1 表A.1家庭状况信息中的婚姻信息元数据 信息资 适用 数据项 字段 字段名 字段类型 说明及要求 类别 源名称 主体 名称 长度 姓名JIXxX_HYXX_ZRR_xm VARCHAR 100 10=居民身份证;20=军人身 份有效证件;30=港澳居民来 证件 往内地通行证;40=台湾居民 JTXXHYXX_ZRR_jlx CHAR 类型 来往大陆通行证;50=护照; 90=其他法定认可的证件 证件 18 JTXX_HYXXZRRhm Varchar 号码 婚姻 rXx_HYXx_ZRR_hyzkCHAR 见GB/T2261.2一2003 状况 配偶 JTXX_HIYXXZRR_poxmVARCHAR 100 姓名 婚姻 家庭状 自然人 况信息 信息 0=居民身份证;20=军人身 配偶 份有效证件;30=港澳居民来 证件 JTXX_HYXXZRRpozjlxCHAR 往内地通行证;40=台湾居民 类型 来往大陆通行证50=护照; 90=其他法定认可的证件 配偶 TxX_HYXxZRRR_ppozhm varchar 18 证件 号码 登记 JTXx_HYXx_ZRR_djig" 100 VARCHAR 机关 登记 采用GByT7408,.YYYYMMnD JTXXHYXX_ZRR_jrqdatetime 日期 格式 12
GB/39443一2020 XML样例 "1.0"encoding一"UTF-8"? ?xXmlversion= PACKAGESJZYMC="婚姻信息”DwDM="320000”DwMC="江苏省"JHS="20160701" ]ZBZ-"1"GXPL="月"sIL="20"GXFw="1”ZTLB="1") JTXX_HYXX_ZRR_MESSAGE RECORD JTXX_HYXX_ZRR_xm)张XX/JTXX_HYXX_ZRR Xm 《JTXX_HYXX_ZRR_]lx>1032010619831029××××《/JTXX_HYXX_ZRR_才小ht m JTXX_HYXX_ZRR_hyzk)1032010019890702××××《/JTXX_HYXX_ZRR_pozjhm) JTXX_HYXX_ZRR_dig)XX省XX市XX区民政局1010 13
GB/T39443一2020 ributename "sZYMC”use= equired" 'xs:NCName" type Xs;attr "DWDM”use= xs:NCName regured XSattr1butename NCN "Z2GDM”use butename ired" i-a O Xs: Name"/》 DWMC”use= xs:NCName" reguiredtype "]JHs”use="required”type name Xs:integer "JZBZ"use= xs:integer (GxPI”use="required"type="xs;NCName" name "SJL"use= "required" butename "s:inteEer"" type= "GXFW" "required”type="xs:integer" nanme use xs;attributename="ZTLB"use="required”type= -"xsinteger") xs;complexType》 xs:element -"JTXX_HHYXX_ZRR_MEsSAGE" ementname xs:complexType Kssequence xs:elementref-"REcORD") xs:sequence xs;complexType》 element "RECORD"y XS:elementname xs:complexType xS;seguence xs:elementref="JTXX_HYXX_ZRR_xm" 〈xs;elementref="JTXX_HYXX_ZRR_小lx"八) xs:elementref="JTXX_HYXX_ZRR_hm" " xs;elementref="JTXX_HYXx_ZRR_hyzk" xs:elementref="JTXX_HYXX_ZRR _poxm") xs;elenmentref-"JTXx_HYXx_ZRR_pozjlx") 〈xs;elementref="JTXX_HYXX_ZRR_pozjhm" xs;elenmentref="JTXX_HYXX_ZRR_djig"八 -"JTXX_HYXX_ZRR_drg"八 xselementref= XS:seguence X :complexType "JTXX_HYXX_ZRR_xnm”type="xs;NCName") "JTXX_HYXX_ZRR_jl”type="xs:integer"八 、 "TXx_HYXx_ZRR_zihm”type="xs;NMTOKEN" XS:elementname一 "TXx_HYXXZRR_hyzk" xs:elementname type="Xs:integer" name="JTXX_HYXX_ZRR_poxm" "xs;:NCName"八 type一 "人 dlementname="JTXX_HYXX_ZRR_pozjlx”type="xs;integer" X "xs:NMTOKEN") name -"]JTXX_HYXX_ZRR_pozjhm" type= 〈xs;elementname="]JTXx_HYXX_ZRR_djg"type="xs;NCName"八 XSelementname "JTXX_HYXX_ZRR_dijrq”type="xs;integer" xs:schema 14
GB/39443一2020 参 考文献 GB/T2261.2-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 [2] GB/T21062.2一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 [3]GB/T21062.3一20or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 [门 GB/T21062.4一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57 GB/22118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 [[6 GB/T22120企业信用数据项规范 GB/T23792信用标准化工作指南 [[8]GB/T26819信用主体标识规范 [97 公共信用信息标准总体架椅 GB/T394442020 [10]GB/T394422020公共信用信息资源标识规则 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一2020年)国发[2014]21号 [12]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 通知(国发[2015]33号 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1号) [14]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GB/T39443-2020

GB/T39443-2020《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是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公共信用信息的标准规范,旨在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规范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规范是指在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各个参与方之间所需要遵守的规则和标准。GB/T39443-2020规定了以下三种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

  • FTP方式
  • HTTP方式
  • Web Service方式

其中,FTP方式指通过文件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HTTP方式指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Web Service方式指基于XML、SOAP等技术实现的网络服务。

公共信用信息接口规范

公共信用信息接口规范是指在公共信用信息交换过程中,各个系统之间所需要遵守的数据格式、数据内容、接口定义和调用方式等标准。GB/T39443-2020规定了以下五种公共信用信息接口:

  • 注册信息接口
  • 认证信息接口
  • 授权信息接口
  • 查询信息接口
  • 通知信息接口

其中,注册信息接口主要用于新用户注册信息,认证信息接口主要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授权信息接口主要用于将某些信息授权给特定用户,查询信息接口主要用于查询数据信息,通知信息接口主要用于异步通知相关方。

总结

GB/T39443-2020《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的出台,有利于提高公共信用信息交换的标准化程度,促进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和整合,从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的相关资料

和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类似的标准

军民通用资源数据模型第1部分:物资类油品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军民通用资源数据模型第1部分:物资类油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军民通用资源数据模型第1部分:物资类油品的编号:GB/T39315.1-2020。军民通用资源数据模型第1部分:物资类油品共有22页,发布于2021-06-01
军民通用资源分类与编码第6部分:设施类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军民通用资源分类与编码第6部分:设施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军民通用资源分类与编码第6部分:设施类的编号:GB/T38003.6-2020。军民通用资源分类与编码第6部分:设施类共有27页,发布于2021-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