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1960.10-2016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powerenergyefficiencymonitoringsystem—Part10:Testspecificationofpowerenergyefficiencymonitortermina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的编号:GB/T31960.10-2016。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共有15页,发布于2016-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01
  • 实施日期2016-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429.29KB

以图片形式预览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


国家标准 GB/T31960.102016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 Technicalspecifieationofpowerenergyefricieneymonitoringsystemm Part10:Iestspecifieationofpowerenergyerieieney m0nitorterminal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1960.10一2016 前 言 GB/T3196o《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分为13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主站功能规范 第3部分;通信协议; 第4部分;子站功能设计规范 第5部分;主站设计导则; 第6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条件; 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第8部分:安全防护规范; 第9部分:系统检验规范; 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 第11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检验规范; 第12部分:建设规范; 第13部分:现场手持设备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GB/T31960的第10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冠电子设备有限贵任 公司、上海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泰豪集团北京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联宏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南瑞智 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杰、曹重、钟鸣、熊敏、王鹤、杨雷娼,成岭,耿煜兹、李力、李飞、张兵、杜彬、 汪群军,何城、许岩,马宗超,池智伟、赵志军、王昊,李涛永 业
GB/T31960.10一2016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 范围 GB/T31960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检验规则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检验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达试验Fe振动正弦)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 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215.321一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 GB/T17215.322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2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 0.5S级》 GBy/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 化抗扰度试验 (GB/T198622005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GB/T31960.3一2015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协议 电力能效监渊系统技术规范第了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猫技术条件 GB/T31960.72015 GB/T31960.8一2015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8部分;安全防护规范
GB/T31960.10一2016 实验室检验 3.1试验条件 3.1.1气候环境条件 试验期间,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a)温度;十15C十35C; D) 相对湿度:25%75%,其中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相对湿度;30%一60%; 大气压力:86.0kPa~108.0kPa c 3.1.2电源条件 试验时电源条件为: a)频率;额定频率,允许偏差一2%~+1%; b)电压;额定电压,允许偏差士5% 3.2试验方法 3.2.1试验设备准确度 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优于被测参数准确度至少两个等级 3.2.2结构和机械试验 3.2.2.1 般检查 外观和结构检查时,不应有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字,符号应清 晰、耐久,接线应牢固;按GB/T31960.7一2015中4.4和7.1的规定检查时,应符合要求 3.2.2.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一3s中规定的渊量方法剖挂端子何的电气间腺和爬电距离,应符合cBT319a7 按GB/T16935.l1 2015中4.4.1.3的规定 3.2.2.3外壳和端子阻燃试验 在非金属外壳和有端子排及相关连接件的模拟样机上按GB/T5169.l1的要求试验时,应符合下 列要求 a)模拟样机使用的材料应与被试监测终端相同 b)强电及强弱电一体化端子排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C士15C,弱电端子排和外壳的热丝试验 温度为650C士10C,试验时间30s; 在施加灼热丝期间和其后的30s内,观察样品的试验端子及周围,应无火焰或不灼热; d)若样品在施加灼热丝期间产生火焰或灼热,应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熄灭 3.2.2.4防尘试验 根据GB/T31960.7一2015中4.4.1.3中规定的防护等级,按GB4208的要求进行防尘试验 试验 后,监测终端应满足GB4208规定的接受条件
GB/T31960.10一2016 3.2.2.5振动试验 被试监测终端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 按GB/T2423.10的规定试验 a)频率范围:10Hz150Hz; b)位移幅值;0.075mm(频率<60Hz); 加速度幅值:l0m/s(频率>60H2); d)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 e)试验后检查受试设备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31960.7” 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3气候影响试验 3.2.3.1高温试验 按GB/T2423.2规定的Bb类试验.将被试监测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人高温试验箱的中央.升至 GB/T31960.7一2015中4.1.2规定的最高温度,试验箱保温6h,然后通电0.5h,测试其功能和性能应 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3.2低温试验 按GB/T2423.1规定的Ab类试验,将被试监测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人低温试验箱的中火,降温 至GB/T31960.72015中4.1.2规定的最低温度,试验箱保温6h,然后通电0.5h,测试其功能和性能 应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3.3湿热试验 按GB/T2423.3的规定试验 试验要求如下: a)试验箱内保持温度55C士2C相对湿度93%士3%,试验周期为48h; b)试验结束前0.5h,在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n 试验结束后,在大气条件下恢复1h2h,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 c) 的规定; D 检查监测终端金属部分应无腐蚀和生锈 3.2.3.4温升试验 监测终端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的温度不应影响监测终端的正常工作 a)监测终端的电流线路通以额定最大电流,对电压线路以及通电周期比其热时间常数长的辅助 电压线路,加载1.15倍参比电压 b)外表面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C时不应超过25K 在2h的试验期间内,监测终端不应受到风吹或直接的阳光照射; c) d)试验后,监测终端不应受损坏并满足GB/T31960.7一2o015中4.2.4的绝缘性能试验 3.2.4绝缘性能试验 3.2.4.1试验要求 绝缘试验时监测终端应盖好外壳和端子盖板 如外壳和端子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应在其外覆盖 以导电箔并与接地端子相连,导电箔应距接线端子及其穿线孔2cem
GB/T31960.10一2016 3.2.4.2绝缘电阻试验 在正常条件和湿热条件下,按照GB/T31960.7一2015中4.5.2规定的测试电压在监测终端的端子 处测量各电气回路对地和电气回路间的绝缘电阻,其值应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4.5.1的规定 3.2.4.3绝缘强度试验 用50Hz正弦波电压对以下回路进行试验,时间为1min,施加GB/T31960.7一2015中4.5.3规定 的试验电压 试验时,不应发生闪络、破坏性放电和击穿,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mA 被试回路如下 电纵同路对地" a) b)交流模拟量输人回路对地(试验时,应将被试回路的接地线断开) 直流模拟量输人回路对地 c) d)状态输人回路对地; e)以上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 g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之间 3.2.4.4冲击电压试验 冲击电压有以下要求: a》脉冲波形l.2/560体脉冲 b) 电源阻抗:500Q士50Q. c)电源能量:0.5J士0.05 试验分别在正负极性下施加5次,两个脉冲之间最少间隔3s,试验电压应符合GB/T31960.7 2015中4.5.4的规定 被试回路如下 电源回路对地; a 交流模拟量输人回路对地(试验时,应将被试回路的接地线断开); b 直流模拟量输人回路对地 c d)状态输人回路对地 e 以上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RS-485接口与电源回路之间 f 3.2.5电源影响试验 3.2.5.1电源断相试验 监测终端使用交流三相四线供电时,给监测终端断一相或两相电压,使用三相三线供电时,给监测 终端断一相电压,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5.2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使用交流供电的监测终端,将电源电压变化到GB/T31960.7一2015中4.3.2规定的工作电压极限 值时,被试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使用直流供电的监测终端,按照GB/T17626.29的规定进行电压变化试验时,被试监测终端应能 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满足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要求 3.2.5.3数据和时钟保持 记录监测终端中已有的各项数据和时钟显示,断开供电电源72h后,再恢复供电,检查各项数据应
GB/T31960.10一2016 无改变和丢失,时钟应走时正常 3.2.5.4抗接地故障能力 使用三相四线供电的监测终端,试验时将监测终端电源中性端与试验电源的接地端断开,而与试验 电源模拟接地故障的线电压端连接,同时另外两相的电压升至1.1倍的标称电压;对于具备抗接地故障 能力的单相供电监测终端,试验时将监测终端电源电压升至1.9倍的标称电压;试验历时4h 试验后, 监测终端不应出现损坏,保存数据应无改变,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 规定 3.2.6短时过电流影响试验 短时过电流影响试验应根据标称准确度分别按照GB/T17215.321一2008中7.2和GBT17215.322 2008中7.2的规定试验,试验后,监测终端不应出现损坏,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 第4章的规定 3.2.7连续通电稳定性试验 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连续通电72h 在此期间监测终端应连续稳定正常工作,数据不丢 失,时钟走时正常;每隔不大于24h进行抽测,其功能和性能符合GB/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 规定 3.2.8功率消耗试验 3.2.8.1整机功率 在监测终端未外接负载和非通信状态下,用准确度不低于1.0级的三相多功能标准表或其他适合 方法测电源回路的电流值(A)和电压值(V),其乘积数(VA)即为视在功耗,读取标准表有功功率值即 为有功功耗;三相交流供电的监测终端总视在功率不应大于15VA,总有功功率不应大于6w,单相交 流供电或其他方式供电的监测终端视在功率不应大于5VA、有功功率不应大于3w 3.2.8.2输入回路功率 在输人额定电压和电流时,用1.0级的测量仪表测量功率消耗,功率消耗应符合GB/T31960.72015 中4.8的规定 3.2.9功能和性能试验 3.2.9.1数据采集试验 3.2.9.1.1采集功能试验 监测终端应能正确采集GB/T31960.7一2015规定的数据项 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采集的 数据是否与实际输人的信号相符 3.2.9.1.2采集方式试验 测试监测终端是否支持实时采集,定时采集数据: a)通过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进行数据的召测,监测终端应返回正确的数据 对于具备显示实时数据的监测终端,其显示应及时更新实时数据; b e)通过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设置定时冻结任务后,监测终端应能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时采集并存
GB/T31960.10一2016 储数据 3.2.9.2数据存储功能试验 通过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分别配置曲线数据、日冻结数据、月冻结数据的冻结数据任务 测试主机 应可配置冻结数据任务的冻结数据项和冻结时间间隔 在测试时间内,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是 否按设定起始时间和时间间隔存储相应的数据项 3.2.9.3数据处理试验 3.2.9.3.1时钟召测和对时试验 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发送对时命令,用召测命令检查监测终端时钟是否与对时命令相符 3.2.9.3.2走时误差试验 用标准时钟测试仪测终端秒脉冲输出,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时间为1min,取其算术平均值,日 计时误差应符合GB/T31960.7一2015中4.10.3.1的要求 3.2.9.3.3参数设置和查询试验 按GB/T31960.7一2015中4.10.3.2的要求,用测试主机向被试监测终端设置和查询参数,监测终 端的显示以及主机召测到的结果应与设置参数值一致 3.2.9.3.4事件试验 测试主机对监测终端配置事件参数并触发相应的事件,监测终端应记录所发生事件,通过测试主机 应能查到相关事件记录 3.2.9.4数据传输试验 与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通信试验 3.2.9.4.1 用测试主机随时召测监测终端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监测终端应返回正确的数据和信息 具有主动 上报功能的监测终端应按数据冻结任务设置的时间周期定时自动发送冻结任务数据 3.2.9.4.2数据转发(透明传输 具有数据转发功能的监测终端,测试主机通过被测监测终端进行数据转发,数据应能被正确转发到 指定通信接口 3.2.9.4.3通信一致性试验 监测终端的通信协议应符合GB/T31960.32015 3.2.9.5维护试验 3.2.9.5.1本地状态指示试验 观察监测终端显示屏或信号灯应能正确显示监测终端上电,通信、抄读等状态 3.2.9.5.2本地维护接口试验 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置工具连接监测终端维护接口设置参数,查询参数是否被正确设置
GB/T31960.10一2016 3.2.9.5.3监测终端初始化 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下发硬件,数据区,参数区初始化命令后,监测终端应正确响应 3.2.9.6扩展功能试验 3.2.9.6.1显示 对于配有显示的监测终端,显示应清晰,无乱码,无闪屏 3.2.9.6.2按键 对于配有按键的监测终端,按键应灵活可靠 3.2.9.6.3状态量输入 对于具备状态量输人的监测终端,令状态量发生变位,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的状态量是否变 位,应有相应状态变位事件记录 3.2.9.6.4控制输出 对于具备控制输出的监测终端,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发送控制输出命令,检查控制输出回路是否有 相应的控制输出,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的控制输出回路状态量是否发生变位,应有相应变位事件 记录 3.2.9.6.5软件升级 对于具备软件升级的监测终端,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下载并升级软件,软件下载时和升级更新后监 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应有相应软件版本变更事件记录 3.2.9.7安全防护试验 按照GB/T31960.8一2015的要求,对监测终端的本地数据和远程传输数据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 综合评定 3.2.9.8准确度试验 -般要求 3.2.9.8.1 准确度测试设定值应至少包括试验项目规定的准确度测试设定值 交流模拟量准确度试验 3.2.9.8.2 交流模拟量准确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如下 a)交流模拟量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有功电能量的测量准确度应至少达到1级,功率因数、无 功功率、无功电能量的测量准确度应至少达到2级; b)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准确度按表1给定的设定值进行测试 由电流改变量引起的有功电能量,无功电能量误差极限根据准确度等级分别按GB/T17215.321 2008中8.1和GB/T17215.3222008中8.1的规定进行测试; 由电压改变、电压不平衡、电流线路和电压线路谐波分量,外磁感应强度0.5mT,高频电磁场、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引起的影响误差极限根据准确度等级分别按GB/T17215.321一2008 中8.2和GB/T17215.322一2008中8.2的规定进行测试
GB/T31960.10一2016 表1电压电流等准确度测试设定值 测量设定值 被测量 电压 电流 功率因数 电压 0.7U.、,U.、1.2U 电流 I0,05l,(0,051、l,(1、lmn 功率因数 1、0.5L、0.8C U 0.051.(0.05I.、I、! 1.0.5L,0.8C 有功电能量/功率 h、lnmasn 无功电能量/功率 U 0.05I(0,051、I、I 0.5Ll,0.8c 注:监测终端如有电能量脉冲输出端,做电能量准确度测试;否则做功率准确度测试 3.2.9.8.3电能质量准确度试验 电能质量准确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如下 电能质量的谐波、闪变、不平衡度、电压偏差、频率的准确度应满足GB/T19862一2005的准确 度要求,其中谐波准确度按照GB/T19862一2005准确度的规定分为A、,B两个等级 b)闪变,不平衡度、电压偏差、频率的准确度测试按照GB/T19862一2005的规定进行试验 谐波准确度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试验 1谐波准确度测试设定值按照GB/T19862的规定进行设置; 2)谐波测量次数为221次的监测终端,试验时应在2~21次之间选择不少于10个谐波次 数,其中23,5、7,21必检; 3)谐波测量次数为250次的监测终端,试验时应在250次选择不少于15个谐波次数, 其中2,3,5、7,50必检 3.2.9.8.4直流模拟量准确度试验 直流模拟量的测量准确度应在士1%范围内,准确度测量设定选取满量程0%、5%、20%、40%、 60%,80%和100%进行试验 3.2.9.9电磁兼容性试验 3.2.9.9.1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 监测终端在通电状态下,按GB/T17626.11的规定,在下述条件进行试验 a)监测终端的电源电压暂降60%,暂降时间1min,次数1次 b)电压中断100%,中断时间20ms,中断1次; e)电压中断100%,中断时间1s,中断3次,间隔10s 试验时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损坏或死机现象 试验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 应满足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3.2.9.9.2 将监测终端置于频率为50Hz,强度为400A/m的稳定持续的磁场中,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 下,功能和性能应满足GB/T31960.72015中第4章的规定
GB/T31960.10一2016 3.2.9.9.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3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般试验等级 a 1频率范围:80MHz1000MHz; 2) 严酷等级:3; 3)试验场强:10V/m 抵抗数字无线电话射频辐射的试验等级 b 频率范围;l.4GHz一2GHz 1D 严酷等级:4; 2 33 试验场强;30V/m. 试验时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应满足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9.9.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6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频率范围:l50kHz~80MHz; b)严酷等级;3 试验电压:l0V 试验电压施加于监测终端的供电电源和保护接地端,试验时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应 满足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9.9.5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2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严酷等级:4; b)试验电压;8kV 直接放电;施加于操作人员正常使用时可能接触到的地方以及RS-485接口: c 间按放电随加于监谢终端的各个侧而" 放电次数;每个试验点正负极放电备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为1s 如监测终端的外壳为金属材料,则直接放电采用接触放电;如监测终端的外壳为绝缘材料,则直接 放电采用空气放电,空气放电试验电压为15kV 试验时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损坏或死机现象 试验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 应满足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9.9.6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4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重复频率:5kHz或100kHz b) 试验时间:1lnmin/次; c)施加次数:正负极各3次; d)试验回路 供电电源端;严酷等级为4,试验电压为4.0kv(共模) 1 2)交流采样电压输人端、交流采样电流输人端;严酷等级为4,试验电压为2.0kV(共模) 3) 状态量输人端、需经外接互感器接人的交流采样电流输人端;严酷等级为3,试验电压为 1.0kV(共模)
GB/T31960.10一2016 通信线:严酷等级为3,试验电压为1.0kV(耦合. 试验时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损坏或死机现象 试验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 应满足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9.9.7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12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振荡频率;l00kHz b施加次数;正负极各5次 试验回路 供电电源端;试验电压为4.0kv(共模),.2.0(差模). 1 状态量输人端,交流采样电压输人端、交流采样电流输人端(含互感器接人);试验电压为 2 1.0kv(共模) 试验时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损坏或死机现象 试验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 应满足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3.2.9.9.8浪涌抗扰度试验 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5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5次; b)重复率;最大1次/min: c 试验回路 1) 供电电源端;严酷等级为4,试验电压为4.0kV(共模),2.0(差模); 2)状态量输人端;严酷等级为2,试验电压为1.0kV(共模) 试验时监测终端不应发生错误动作、损坏或死机现象 试验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 应满足GB/T31960.7一2015中第4章的规定 检验规则 4.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验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4.2项目和建议顺序 对于到货验收的监测终端,应按型号、生产批号相同者划分为组,按表2项目和建议顺序逐个进行 检验 表2试验项目和建议顺序 试验项目 建议顺序 型式试验 验收试验 不合格类别 结构 功能和性能 数据通信接口 通信协议一致性 电源影响(电源断相、电压变化 l0
GB/T31960.10一2016 表2(续 试验项目 验收试验 建议顺序 型式试验 不合格类别 功率消耗 B 接地故障能力 温升 高温 10 低温 11m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12 工频磁场抗扰度 1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1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 15 1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高频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1 18 浪涌抗扰度 19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20 21 冲击电压 机械振动 P 22 23 湿热 注验收检验中“/”表示应做的项目;“、 ”表示批次抽查的项目;“-"表示不需要做的项目 功能和性能中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 4.3型式试验 4.3.1周期 下列情况下,监测终端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恢复生产时; D) 设计和工艺有重大改进时; 可靠性验证试验在生产定型时进行,或按客户要求,在系统试运行时进行 c 4.3.2抽样 型式试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监测终端中随机抽取 按GB/T2829-2002选择判别水平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30的一次抽样方案,即 nA.R.]=[301] 式中: 样本大小; A 合格判定数; R 不合格判定数 1l1
GB/T31960.10一2016 4.3.3不合格分类 按GB/T28292002规定,不合格分为A,B两类 各类的权值定为:A类1.0,B类0.5 4.3.4合格或不合格判定 检验项目不合格类别的划分见表2,当一个样本不合格检验项目的不合格权值的累积数大于或等 于1时,则判为不合格品;反之为合格品 对一个样本的某个试验项目发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不合格,均按一个不合格计 4.4 项目和顺序 试验项目和建议顺序如表2所示 12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GB/T31960.10-2016

1. 引言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力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的系统。其中,电力能效监测终端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采集、传输和处理监测数据的关键作用。因此,对于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质量检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检验标准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检验应当依据国家标准GB/T31960.10-2016《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进行。该标准规定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指标测试、运行稳定性试验等方面。

3. 检验内容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终端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各部件是否紧固、插接是否良好。
  2. 性能指标测试:检测终端的电源电压、工作温度、信号输入及输出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
  3. 运行稳定性试验:对终端进行负载持续性测试,以验证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4. 检验方法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检验方法应当根据国家标准GB/T31960.10-2016的要求进行,具体包括:

  1. 外观检查:采用目视检查的方式,结合相关图纸和说明书对终端外观及连接线路进行检查。
  2. 性能指标测试:采用专业测试仪器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如电源电压测试、温度测试、信号输入输出测试等。
  3. 运行稳定性试验:对终端进行长时间负载持续性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5. 检验要求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检验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T31960.10-2016规定的各项检验要求。具体包括:

  1. 外观检查:终端外观应当完好无损,且连接线路应当紧固可靠。
  2. 性能指标测试:终端各项性能指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T31960.10-2016中规定的要求。
  3. 运行稳定性试验:终端在长时间负载持续性测试过程中应当稳定可靠,测试数据应当准确、完整。

6. 结论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质量检验对于保障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国家标准GB/T31960.10-2016进行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检验可以有效地确保其性能指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检验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2660.1-2016。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共有9页,发布于2017-03-01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1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检验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1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检验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1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检验规范的编号:GB/T31960.11-2016。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1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检验规范共有14页,发布于2016-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