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758-2002

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Universaltechnicalrequirementsofanti-counterfeitingnuclearproduc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8758-2002。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共有9页,发布于2003-01-012003-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9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20.99
  • 实施日期2003-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642.49KB

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作 GB/T187582002 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Universalteehnicalrequirementsof anti-counterfeitimgnuclearproduets 2002-06-13发布 2003-01-01实施 中华 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
GB/T187582002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义 产品分类 防伪力度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安全管理措施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
GB/T18758-2002 前 言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核杭新技术研究所、海关总署、人民银行、北京清华试金 石新技术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清华大学化学系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武,刘政清、张双想,邱学信、陈大年,王军民
GB/T18758-2002 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伪核技术产品分类、防伪力度、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全措施、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核技术为技术特征的防伪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0,eqvIsO780;1997 GB/T2828一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28291987 GB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一1984) GB/T104561989电化铝烫印箱 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01997 GB/T170021997防伪印刷产品生产管理规范 GB/T170041997 防伪技术术语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核径迹nueleartraekinsolids 带电粒子在固体介质中产生的痕迹 3.2 ilm 核孔膜nuelearpores 由带电粒子辐照后,经化学处理使其有穿孔分布的微孔膜 3.3 核谱学 uclearspectroscopy 研究原子核在受激发后能级跃迁与蜕变过程,包括出射粒子的数量、质量、能量将角分布等,并以核 能级谱形式表达原子核运动状态的科学 包括r谱学、正电子谱学、核磁共振谱学、同步辐射光谐学,X 射线荧光分析谱学与穆斯堡尔谱学等 3.4 核触发密码nucleartriggercode 以激光全息膜、塑料膜或纸为载体,经物理.化学或生物触发才能显现的信息 3.5 原子核双卡防伪技术nueleardoubleeardanti-counterfeitingteehntques
GB/T187582002 应用原子核等微观粒子作为载体将其携带的随机信息分别赋予防伪标识卡和检验卡,双卡相合以 辨真伪的技术 产品分类 防伪核技术产品的分类如下 4.1核谱学防伪产品 4.2核孔膜防伪产品 核孔膜防伪产品包括: a)核孔膜显性图案防伪产品 核孔膜显性图案防伪产品包括: 1上色透印型; 2)滴水消失型 核孔膜隐性图案防伪产品 b) 核孔膜微观识别防伪产品 c 4.3核触发密码防伪产品 核触发密码防伪产品包括: a)物理触发密码防伪产品; 化学触发密码防伪产品 b 生物触发密码防伪产品 c 4.4核径迹防伪产品 核径迹防伪产品包括 a)以激光全息膜为载体的核径迹防伪产品; 以塑料膜为载体的核径迹防伪产品 b c以纸为载体的核径迹防伪产品 4.5原子核双卡防伪产品 防伪力度 51按其对制作手段是否可以公开的依赖程度分级 A级;不能公开的为零项 B级:不能公开的为一项 C级:不能公开的为二项 D级;不能公开的为三项 5.2按技术占有的扩散程度分级: A级;自主开发,国内外独占 B级:自主开发、国内独占 C级;引进项目,但没有扩散 D级:引进项目,没有严重扩散 按三级检谢的设置程度分级 5.3 A级;肉眼识别、专业仪识别、智能化识别齐全 B级;具肉眼识别和智能化识别 C级:具肉眼识别和专业仪识别 D级;仅具肉眼识别 5.4按安全期进行评价分级
GB/T18758-2002 A级;不低于五午 B级;不低于三年 C级;不低于一年 D级:不低于半年 技术要求 6.1安全性能 6.1.1卫生安全性能 所有核防伪产品应符合GB4792中放射卫生安全要求 612防伪安全性能 所有核技术防伪产品应满足不能转移重复使用要求 6.2外观质量 防伪核技术产品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T170001997中7.2条的规定 6.3核防伪产品综合性能指标 核防伪产品综合性能指标见表1 表1核防伪产品综合性能指标 技术 检测仪器 可识 识别 综合 综合 精度 级别 输人信噪比 别度 系数 性能指标 可公开度 99 80 1,00 565.00 B >50 <5 >60 0.95N<1.00 >3 565.00>>199,50 3 >21 >40 >0.9o >2 199.50>>77.40 >10 s10 >20 >0.8o >1 77.40>>16.80 核防伪产品综合性能指标用于评价核防伪产品的防伪性能,由公式=(1/【十 N V求 出 综合性能指标分A,B,C,D共4级 6.3.1技术可公开度I 级;不能公开的为零项,I=99 A B级;不能公开的为一项,l=50 =21 C级:不能公开的为二项, 1o D级;不能公开的为三项, 6.3.2检测仪器输人信噪比I A级;信噪比<3倍," B级:信噪比<5倍,I=5 C级;信噪比<7倍, D级;信噪比<10倍,【=10 6.3.3可识别度 A级具肉眼识别专业识别和智能化识别,=8O B级:具肉眼识别和智能化识别,I- =60 C级.具肉眼识别专业识别," =40 D级:仅具肉眼识别,I=20 6.3.4识别精度N A级:真品正确识别率100%,假品错误识别率0%,N=1.00
GB/T187582002 B级;真品正确识别率>95%,假品错误识别率<1%,N=0.95 C级;真品正确识别半>90%.假品错误识别率<2%.N =0.90 D级;真品正确识别率>80%,假品错误识别率<5%,N=0.8o 6.3.5综合系数V A级;自主开发、国内外独占,安全期在5年以上,V>5 B级:自主开发、国内独占安全期在3年以上,V>3 C级;引进项目,但没有扩散,安全期在1年以上,V>2 D级;引进项目,但没有严重扩散,安全期在半年以上,V>1 试验方法 7.1试验要求 7.1.1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23C士2C 相对湿度:(50士5)% 7.1.2外观检验 以激光全息膜为载体应符合GB/T17000标准 12" 以纸或塑料载体用干净压缩空气吹净 不能转移重复使用检查 7.2.1以激光全息膜为载体应符合GB/T17000标准 7.2.2以核信息直接渗人纸或塑料等载体时免检 7.3综合性能指标测量 7.3.1技术可公开度 7.3.1.1技术可公开度内容如下 a) 设备; bh 材料 c) 工艺(或配方. 7.3.1.2技术可公开度试验方法如下 a 按相同工艺(或配方)在相同设备上,利用相同材料制作2~10个样品(其中一半为对照样品) b)使用相同检测仪查看可识别度 7.3.2检测仪器输入信噪比 7.3.2.1检测仪器输人信噪比检测仪器如下 光学显微镜 a 核成像分析仪; c)其他相关仪器 7.322检测仪器输人信嗓比试验方法如下 a)抽样检测本底; bb 抽样检测信息, o信噪比s=(sI./>I.)/N 其中山为信息;l.为本底;N为检渊次数 7.3.3可识别度 7.3.3.1可识别项目如下 a)表观识别 专业识别 b
GB/T18758-2002 智能识别 7.3.3.2可识别度测试方法如下 用肉眼观察样品表观信息与对照样品比较 a) 5 使用专业仪器检测样品与对照样品比较; 使用智能仪器检测样品与对照样品比较 c 检验规则 8.1产品出厂检验 产品须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8.2产品的常规检验和型式检验 产品检验分常规检验和型式检验,见表2 表2产品检验 检验分类 检验项目 常规检验 外观、专业化特征、,智能化特征 型式检验 -般性能和综合性能指标 8.2.1常规检验 8.2.1.1组批 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产品的交货批为一批 8.2.1.2抽样方案 按GB/T2828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检查水平I,AQL=6.5 8.2.1.3样本的抽取 从批中随机抽取样本,以使样本能代表交货批质量 抽取样本的时间,可以在批的形成过程中,也可 在组批之后 8.2.1.4样本的检查 样本的检查分以下3种 a)外观检查 5 专业仪器检查 智能仪器检查 c 8.2.1.5常规检验判定 常规检验的判定按以下规定进行 a)外观检查按GB/T17000中8.3条进行,并符合GB/T17000中7.2条的要求 5 专业仪器检查以仪器判断为准 e)智能仪器检查以仪器判断为准 8.2.2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改变工艺、变换模具,变更主要原材料,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8.2.2.1组批 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产品的交货批为一批 8.2.2.2抽样方案 按GB/T2829中有关规定选择抽样方案 8.2.2.3样本的抽取 从批中按首、中尾三段随机抽取样本 8.2.2.4样本的检查
GB/T187582002 样本的检查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样本的一般性能检查包括 a 1外观检查; 专业仪器检查 2 3智能仪器检查 样本的综合性能检查包括 1技术可公开度检查; 2 检测仪器输人信噪比检查; 3 可识别度检查; 4)识别精度检查; 5综合系数检查 8.2.2.5型式检验判定 型式检验的判定分为对一般性能判定和对综合性能判定 a)对一般性能判定包括 1外观以肉眼识别为准 2 专业仪器检查以仪器判断为准 3智能仪器检查以仪器判断为准 对综合性能判定包括: 1以产品说明书判定 2)以通用仪器测定 安全管理措施 g.1签订合同应符合GB/T17002一1997中3.1条的规定 9.2生产及管理应符合GB/T17000一1997中第10条的有关规定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1标志 包装箱上应注明产品名称、数量、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 10.2包装 内包装用纸或塑料袋,外包装采用标准包装,内附合格证 10.3运输 运输产品时应防晒、防潮 10.4贮存 贮存环境要求通风良好、干燥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编号:GB/T18754-2002。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共有9页,发布于2003-01-012003-01-01实施
釉下(中)彩日用瓷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釉下(中)彩日用瓷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釉下(中)彩日用瓷器的编号:GB/T10811-2002。釉下(中)彩日用瓷器共有12页,发布于2002-12-012002-12-01实施,代替GB/T10811-1989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