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107-2015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

Codeforrecirculatingcoolingwatertreatmentbyozon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2107-2015。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共有7页,发布于2016-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7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060.25;19.020
  • 实施日期2016-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323.79KB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32107一2015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 waertreatmentby0zone Codeforreeireulatingcoling 2015-10-09发布 2016-05-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107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 院,南京御水科技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虹,哪和生,陈伟,邱真真,杨小萍,裘瑛,朱传俊,李琳
GB/T32107一2015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处理后水质、检测方法、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劳 动安全与职业卫生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臭氧技术处理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技术要 求以及试验方法的技术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5750.11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464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黏液形成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浊度的测定散射光法 GB/T15893.1 GB28232臭氧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50050一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CJ/T322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 HG/T4207工业循环冷却水异养菌菌数测定平皿计数法 HG/T4323循环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检测与计数 H/T264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臭氧发生器 术语和定义 GB50050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500502007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循环冷却水系统reeireulatingcoolingwatersystem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处理设施、水泵,管道及其 他有关设施组成 3.2 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间冷开式系统》indireet reireuatinclingwatersystem open 循环冷却水与被冷却介质间接传热且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接触散热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异养菌总数countofaerobieheterotrophiebacteria 以细菌平皿计数法统计出每毫升水中的异养菌落个数,单位为个/mL
GB/T32107一2015 3.4 生物黏泥量slime 用生物过滤网法测定的循环冷却水所含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液与其他有机和无机杂质混合在一起 的黏浊物质的体积,单位为mL/m' 3.5 污垢热阻值foulingresistance 换热设备传热面上因沉积物而导致传热效率下降程度的数值,单位为m'K/w 3.6 腐蚀速率corosionrate 以金属腐蚀失重而算得的每年平均腐蚀深度,单位为mm/a eyeefcoenrationm 浓缩倍数 循环冷却水与补充水含盐量的比值 3.8 臭氧发生装置ozonegeerator 发生臭氧气体的装置 主要部件是臭氧发生器,以空气或氧气为气源 3.9 0zonewatermixingeguipment 气水混合装置 将臭氧气体和冷却水混合使臭氧溶解于水的装置 由水射器,混合管,脱气塔,喷嘴、气水混合系、 静态混合器中的一件或几件组合而成 3.10 device 监控装置momitoring 用于监测水中和空气中臭氧浓度并可手动或自动调控水中臭氧浓度的装置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标 时可报警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 4.1设计总则总体要求 4.1.1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是以臭氧作为水处理剂对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的水处理,应 符合GB50050-2007的相关设计要求 4.1.2臭氧发生器的性能质量及能耗应符合H/T26!的要求,其安全与卫生应符合GB28232的要求 4.1.3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最高水温不宜超过42C GB500502007表6.1.3规定的再生水水质要求 4.1.4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应符合 4.1.5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环境空气应符合GB3095的要求 4.1.6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宜安置在循环冷却系统的水泵或冷却塔附近,设备装置宜安装于室内 平整地坪上或相应尺寸的平整素砍基础上 管渠,处理设备应有防腐蚀和防渗漏的措施 4.1.7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周边声环境应符合GB12348的要求 4.1.8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应包括工艺设计、臭氧发生装置设计、气水混合装置设计、自动 监控装置设计等 4.2工艺设计 4.2.1工艺流程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气水混合装置、自动监控装置等,该系统与循环冷却
GB/T32107一2015 水系统旁路连接,建议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取出约3%一5%流量的循环冷却水,在气水混合装置中 与 臭氧气体充分混合,再将含臭氧水注人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并监控水中及空气中臭氧浓度 工艺 流程示意图见图1 取水 臭氧 气水混合 空 发生装置 装置 循环冷却水 注入 系统 自动 监控 装置 图1 4.2.2含臭氧水注入方式 可采用单点或多点注人的方式将含臭氧水注人循环冷却水系统或冷却塔集水池中,确保水中臭氧 浓度达到工艺设计要求 4.2.3水中臭氧浓度 控制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达到工艺规定的要求,进人热交换器前的循环冷却水中臭氧浓度宜 为0.01mg/IL0.1mg/L,并监测循环冷却水中的臭氧浓度 4.3臭氧发生装置设计 4.3.1一般要求 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制氧机、臭氧发生器等 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通人制氧设备后制 成氧气,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臭氧 4.3.2臭氧发生量 4.3.2.1臭氧发生量与循环冷却水量、工艺控制的臭氧水浓度以及溶气效率等因素有关 4.3.2.2臭氧发生量以D计,数值以克每小时(g/h)表示,按式(1)计算 Q.p D=k 式中 -设计余量系数,通常取值1.2~1.3; 循环冷却水量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 -循环冷却水控制点处水中臭氧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通常取值范围为 pw 0.01 /L0.1mg/L; mg/ 溶气效率的数值,视不同的气水混合元件,可取50%80% 4.3.3制氧量 4.3.3.1进人制氧机的压缩空气应符合下列要求 供气压力>0.5MPa 颗粒度<0.014m;
GB/T32107一2015 含油量<0.01nmg/几L; 压力露点一20C 4.3.3.2制氧机应以洁净的压缩空气为气源,对于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压缩空气建议进行除油除尘除湿 处理 4.3.3.3制氧机的氧气流量以Q计,数值以立方米每分(m/min)表示,按式(2)计算 Q 60p 式中: 臭氧发生量(4.3.2),单位为克每小时(g/h); 臭氧出气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通常氧气源臭氧发生器的出气浓度为 80g/m'~120g/m 4.3.4空气压缩机 压缩空气的供气量应为制氧机氧气流量的15倍~18倍,且压缩空气的供气压力应大于制氧机和 供气管路的阻力 4.4气水混合装置设计 4.4.1气水混合装置包括水射器、混合管脱气塔、喷嘴、气水混合泵,静态混合器以及其他高效气水混 合器等 4.4.2宜选择低能耗、高溶气效率的气水混合元件 溶气效率应达到50%以上 4.4.3应使用耐臭氧腐蚀的材料 4.4.4设置气水分离装置,分离未溶解的气态臭氧,避免其混人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并设置臭氧尾气分; 解装置,将分离出的臭氧气体分解成氧气,排人空气中 4.5自动监控装置设计 4.5.1自动监控装置包括现场监测控制设备、,现场数据采集器和数据中心 4.5.2应对循环冷却水中臭氧浓度进行在线监测,将水中臭氧浓度控制在工艺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4.5.3应对设备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浓度进行监测,防止臭氧泄漏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GB3095规 定的限值时,装置应报警并立即关机 4.5.4宜对系统中电导率等水质参数及涉及设备安全运行的温度、电流等指标进行监控,确保系统正 常运行 4.5.5宜对设备单元部件的启停、,运转状态及故障情况进行监控和报警 处理后的循环冷却水水质 经臭氧处理后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速率、污垢热阻值以及水质指标在满足GB50050一2007 相关要求的基础上,部分指标应达到表1要求 表 项顶 指 目 标 浊度NTU s10 异养菌总数个/mL 1×10 军团菌 不得检出 生物黏泥量mL/my
GB/T32107一2015 检测方法 6.1臭氧系统检测 6.1.1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按CJ/T322的规定进行检测 6.1.2水中的臭氧浓度按GB/T5750.11的规定进行检测 6.2循环冷却系统水质检测 6.2.1浊度按GB/T15893.1的规定进行检测 异养菌总数按HG/T4207的规定进行检测, 6.2.2 6.2.3军团菌按HG;/T4323的规定进行检测 6.2.4生物黏泥量按GB/T14643.1的规定进行检测 6.2.5其他指标按GB500502007的规定进行检测 工程施工 7.1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或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经批 准后方可实施 7.2工程的设备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7.3工程变更应按照经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 运行维护管理 8.1运行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应培训考核后上岗,应了解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工艺,设备操作规程及 各项监控指标要求 8.2应针对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的运行过程,制定详细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类设 施,设备应按照设计的工艺条件和要求使用 8.3日常运行中,各操作人员应按规程要求做好运行记录,并根据不同设备要求,定期进行检查,保证 系统的正常运行 8.4对臭氧处理工艺控制点和冷却塔下集水池的水质应定期取样检测 已安装的监测仪表应定期 校验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9.1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周围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和设备 系统组成装置间距及现场消防设 施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规定 9.2应为运行操作和维修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各种设施及防护用品应 由专人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 9.3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9.4应对设备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浓度进行监测,防止臭氧泄漏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GB3095规定 的限值时,装置应报警并立即关机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GB/T32107-2015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是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该技术在工业生产、城市供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技术原理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臭氧对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氧化分解。臭氧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可以将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氧化分解成低分子量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应用范围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适用于各种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水、空调系统中的循环水等。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氧化铁、硅酸盐、有机物质等杂质,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操作规程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GB/T32107-2015对该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具体来说,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是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的核心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然后利用电弧放电等方式将其转化成臭氧。
  • 臭氧浓度控制:臭氧浓度的控制是保证臭氧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GB/T32107-2015规定了臭氧浓度应该控制在1-3mg/L之间。
  • 反应池: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时需要使用反应池,以便让水与臭氧充分接触。反应池一般采用塑料、玻璃钢等材质制成,以避免腐蚀。
  • 臭氧消解: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后,需要对臭氧进行消解。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紫外线辐射等方法对臭氧进行消解。

总结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GB/T32107-2015规范了该技术的操作规程,为其在工业生产、城市供水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和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规范类似的标准

有机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有机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碘量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有机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碘量法的编号:GB/T32102-2015。有机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共有7页,发布于2016-05-01
浸胶线绳、纱线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浸胶线绳、纱线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浸胶线绳、纱线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2108-2015。浸胶线绳、纱线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6-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