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5306-2010

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

Standardofelectronacceleratorfacilityengineeringforradiationprocess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的编号:GB/T25306-2010。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共有27页,发布于2011-05-012011-05-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5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20.30
  • 实施日期2011-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7页
  • 文件大小674.28KB

以图片形式预览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

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


国家标准 GB/T25306一2010 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 standardfeletroaeleratrfaeiltyenstineringtorradiaton processing 2010-11-10发布 2011-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5306一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组成 电子加速器装置 束下装置 控制系统 房 安装与检验 l0 工程验收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量方法与公式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个人剂量限值与不同组织或器官的有效剂量 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个人微波、高频电磁场与有害气体职业接触限值 21 附录D(资料性附录)束流焦斑直径、扫描频率、脉冲重复率的测量 22
GB/T25306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山东金塔建 设有限公司,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宁波超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久环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辐射加工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民熙、郭彦斌、孙裕国、李兆先、俞章华、施惠栋,何小海、李国青、陈勇 朱希恺,赖启基,黄正新
GB/T25306一2010 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的组成和技术要求;电子加速器装置和束下装置的分类、 型号命名;厂房建设的内容,要求、设计,施工及质量监督;安装和检验;工程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能量为0.15MeV15MeV的各类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172一1985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5447X、7射线和电子束辐照不同材料吸收剂量的换算方法 GB/T16841能量为300keV25MeV电子束辐射加工装置剂量学导则 GB18871一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1一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一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JJG772电子束辐射源(辐射加工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辐射加工radiationprocessing 电离辐射作用于物质,使其品质或性能达到预期要求的一种工艺过程 辐射装置radiationfacilty 由辐射室,电子加速器装置,束下装置、控制系统、安全设施等组成的辐射加工工艺装置 3.3 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装置eleetronacceleratorfaeciltyforradiationprcessing 电子加速器装置eleetronacceleratorfacility 产生、,加速、引出电子束流用于辐射加工的装置 3 束下装置ftaeiltyunderbeam 泛指束流引出窗下(外),用于输运物料进行辐射加工的装置 3 参考面refereneepane 辐射场中选定的垂直于束流轴线的平面
GB/T25306一2010 注1:通常取参考面在束流引出窗外并与引出窗相距不大于200mm 注2如图1所示,在直角坐标中,与束流中心轴Z轴相垂直的x.Y两坐标组成的平面为参考面,Z轴与参考面 相交的点0为参考点 束窗 参考面 参考点 图1参考面示意图 3.6 电子束流能量eleectronbeamenery 束流能量eleetronbeamenery 电子束流(以下简称“束流”)在参考面处的能量 束流能量不稳定度eleetronbemeeryinstabhility 给定时间内,由于加速器参数的未受控自然变化导致束流能量的变化率 3.8 束流强度eleectronbeamintensity 通过参考面的束流的时间平均值对于脉冲加速器是指平均束流强度 3.9 连续束流continuouseleetronbeam 幅度不随时间变化、持续存在的束流 3.10 脉冲束流pulseelectronbeam 周期性重复出现的束流,其持续时间远小于无束流的持续时间 3.11 束流脉冲重复率eleetrombeampulserate 以单位时间脉冲数表征的脉冲束流周期性参量 3.12 束流强度不稳定度eleetronbeamintensityinstabilty 给定时间内,由于加速器参数的未受控自然变化导致束流强度的变化率 3.13 束流焦斑eleetronbeamfoealspot 束斑electronbeamfocalspot 未经扫描的束流,通过束流引出窗在参考面上形成的束流密度分布,称为束流焦斑 以束流密度为 束斑中心处50%的等密度圆周的直径为束斑直径 3.14 束流扫描频率 electronbeamscanningfreqeney 单位时间内束流沿引出窗宽度方向周期性扫描的次数
GB/T25306一2010 3.15 width 束流扫描宽度eleetronbeamscanning 束流经扫描后在参考面上形成的垂直于产品运动方向的有用束流宽度 3.16 electrbeam.seamminguntfrmtity 束流扫描不均匀度 在参考面上,束流扫描宽度内,束流密度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束流功率eleetronbeampower 单位时间束流所做的功 其数值为束流能量乘以束流强度除以电子电荷 3.17 束流射程electrombeam range 测试模块表面处于参考面,沿牺射束流轴线的深度剂量曲线上,下降最陡处的切线外推线与该曲线 末端的韧致锅射剂量的外推线相交点处材料的深度(等于实际射程 3.18 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 由能够产生电离的带电粒子和(或)不带电粒子组成的辐射 电离辐射也称射线 3.19 辐射场radiationfield 电离辐射在选定介质中的空间-时间分布 3.20 控制区 controlledarea 需要或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域 主机室、辐照室及其迷道为控制区 3.21 监督区superyisedarea 不需要采取专门措施,但要定时检查和评价驻留人员职业受辐射状况的区域 控制室,周围辅助用 房以及操作区域为监督区 3.22 剂量测量系统dosimetrysystemm 由剂量计,测量仪器,剂量响应校准曲线(或剂量响应丽数)或相关的参考标准和使用程序组成的用 于确定吸收剂量的系统 3.23 加工能力proeessingthroughput 辐射装置在给定的吸收剂量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物料量 24 束下装置传输速度conveyorspeeloffaeiltyunderbeam 束下装置输运的辐射物料,在经过辐射场的传输速度 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组成 电子加速器装置 电子加速器装置由下列部分组成: a 束流产生装置; b 束流加速装置; 束流引出和辐射场形成装置; d 控制及其他辅助装置
GB/T25306一2010 4.2束下装置 束下装置由下列部分组成 a)传输装置,包括物料承载机构、物料传输机构、物料装卸机构 D 适配装置,包括物料定位机构、工艺条件保证机构、传输稳定机构 e)计量及监控系统 4.3控制系统 包括电子加速器装置的控制系统、束下装置的控制系统,辐射安全的控制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接 口和协议文件 4.4厂房 厂房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a)主机房、辐射室、传输通道、控制室; b) 剂量测量室、检验实验室; c)物料厅及其他辅助用房 电子加速器装置 5.1分类 5.1.1电子加速器装置按加速原理主要分为:直流高压型和高频谐振型两大类 5.1.2直流高压型电子加速器装置产生的束流是连续束流,常用的有;电子帘型、绝缘芯变压器型、中 频谐振变压器型,高压倍加器型,高频高压型、电子静电型和三相变压器型等 高频谐振型电子加速器装置产生的束流多为脉冲束流,常用的有;直线型、单腔脉冲型、单腔多 次加速型等 型号命名 按图2所示内容与顺序命名 最大束流功率kW -电子加速需装置标称能量MeV -电子加速器装置类型代号 类型代号以字母表示 DL -电子帘型加速器装置; Dy 绝缘芯变压器型加速器装置 DG -中频谐振变压器型加速器装置; 高压倍加器型加速器装置; DB DD 高频高压型加速器装置; Dj 电子静电型加速器装置 三相变压器型加速器装置 DT DZ 直线型加速器装置; DP 单腔脉冲型加速器装置 DQ -单腔多次加速型加速器装置 注,加速器属于自屏敞方式的,在代号后加下标“"标注 图2电子加速器装置型号命名示意图 示例 高频高压型电子加速器装置,标称能量2.5Mev,最大束流功率50kw,型号命名表示为,DD2.5/50.
GB/T25306一2010 5.3技术要求 5.3.1束流能量 束流能量要求如下 a)束流能量应连续或分档可调; 束流能量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束流能量值的偏差<5% b 标称束流能量是指加速器能稳定可靠运行的最高能量 c d 束流能量不稳定度<5% 5.3.2束流强度 束流强度要求如下 束流强度应连续或分档可调; a 束流强度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束流强度值的偏差<5% b 标称束流照度是指加速器能稳定可靠运行的最大束流强度 c d束流强度不稳定度5% 5.3.3束流功率 束流功率要求如下 束流功率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束流功率值的偏差<10% a) 脉冲束流功率均指平均功率; b) e束流功率不稳定度<10%; d 最大束流功率是指标称能量下的最大束流功率 5.3.4束流扫描不均匀度 束流扫描不均匀度<10% 束流扫描宽度可调 5.3.5运行可靠性 运行可靠性要求如下 a)在标称能量及束流负荷条件下,应24h持续运行 b 停机后处于高真空保持状态,非故障停机时间<1h时,重新开机进人工作状态时间 <10mins e)停机后处于高真空保持状态,非故障停机时间<48h时,重新开机进人工作状态的时间 <60min 5.3.6运行控制 智能化控制,功能齐全,保证运行正常、稳定、可靠 5.3.7接地 接地要求如下 a)应采取主动接地,有电缆、高压屏蔽网、高压放电棒,高压过载保护,独立设备等接地和警告说 明的预防保护措施; b 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线并与外部接地系统相连接 外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在技术说明书 中明确 5.3.8外观 装置外观应齐整协调,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不得有伤痕、龟裂等缺陷 内部布局合理,接线 齐整 5 包装,运输、贮存 5 电子加速器装置的包装、运输、贮存按相关标准执行 5 4 重要或易损部件应用专门设计的包装箱,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3 5.4. 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加速管,速调管、电子枪、闸流管和波导器件等按规定条件运输
GB/T25306一2010 5.4.4对贮存环境有特殊要求的部件,按技术要求的环境条件贮存 5.4.5需长期保持真空状态的部件,在贮存期间按技术要求维持真空状态 束下装置 6.1分类 束下装置按机械结构主要分为 a)传输带类 轨道类; b e)筒类; d其他类 型号命名 按图3所示内容与顺序命名 -标称传输速度mmnm) -工作面宽度? nm 束下装置类型代号 类型代号以字母表示 cCs 传输带类; GD 轨道类; 筒类; GT 其他类 QT 图3束下装置型号命名示意图 示例 传输带型束下装置,工作面宽度1000mm,标称传输速度120m/min 型号表示为:CS1000/120. 技术要求 6.3.1基本要求 根据辐射加工工艺和电子加速器装置性能,确定束下装置类型和技术参数 6.3.2工作面宽度与高度 工作面宽度与高度要求如下 a)工作面宽度应不小于随机文件标称值; b 工作面高度和调节范围应在随机文件中标明 6.3.3承载能力 承载能力要求如下 a)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机械稳定度,保证物料对称,平稳地通过辐射场, b)承载能力应达到或优于随机文件规定的指标 传输速度 6.3.4 传输速度要求如下 传输迷度及其调节范围应符合辐射加工工艺要求,应与加速器运行参数相匹配; a b)传输速度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传输速度值的偏差<2%; 传输速度应合理配置,使离散的物料在通过辐射场时被整合为紧密的物流; c d)在额定负载条件下传输速度的不稳定度<1%
GB/T25306一2010 6.3.5材料 束下装置选用的材料,应耐氧化锈蚀与耐辐射变性 6.3.6运行可靠性 运行可靠性要求如下 在额定负载和标称传输速度条件下,应24h稳定运行 a) b 非故障停机,恢复工作状态时间<2min 6.3.7运行控制 智能化控制,功能齐全,保证运行正常、稳定、可靠 6.3.8接地 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 6.3.9外观 装置总体布局紧凑,合理,接线齐整,外观平整光洁,无伤痕缺陷 6 包装运输、贮存 包装,运输、贮存按相关标准执行 控制系统 控制要求 保证人身、设备安全,计量精确 7.1.2保证安全联锁执行的可靠性 采用智能化控制 控制功能 应具备如下功能 a)正常开机和停机的逻辑控制 运行参数的设置、自动跟踪、显示和记录 b) e)运行参数的远程巡检; 设备故障显示、报警及自动停机; d e)安全联锁保护,包括主机房、辐射室门联锁、停机联锁等; 紧急停机 f 7.3控制台 7.3.1电子加速器工程设备的运行操作必须在控制台进行 7.3.2控制台上应能显示记录主要运行参数、辐射加工产量,能显示辐射室内的工作状态及监督区内 的剂量水平 7.3.3束下装置的控制与电子加速器的控制必须建立可靠的接口和协议文件 厂房 8.1厂房设计 8 1.1设计单位及其人员资格 设计单位及其人员资格要求如下 a)设计单位应持有相应的设计资质; b承担设计的负责人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 承担设计的负责人应组织有资格的设计人员完成对应专业的设计工作 c 8.1.2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如下:
GB/T25306一2010 应根据业主的委托书并依据辐射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安全分析、职业卫 生评价,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国家监管部门厂址审批文件等进行设计 b 辐射防护安全应按GB18871一2002中4.3,6.4和GB5172一1985中3、4的规定进行设计; 控制区按照纵深防御,冗余性,多元性,独立性的原则进行设计; c d)厂房的设计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劳动保护相关规定的要求,必须满足各种工况下设备运行安 全的要求 8.1.3辐射防护安全要求 辐射防护安全要求如下 a) 辐射屏蔽材料采用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应高于C20,密度不应低于2.35g/em'; b)屏蔽结构及预埋件应满足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土建工艺指导数据 监督区的辐射剂量水平应符合GB18871一2002相GB5172一1985中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要 求;在工程设计时辐射防护设计的剂量规定为;职业照射个人年有效剂量限值为5mSv;公众 成员个人年有效剂量限值为0.1msv; 控制区必须设有功能齐全,性能可靠的安全联锁系统和监控、紧急停机开关等设置 D 控制区和监督区及其人口处应设置显示电子加速器装置运行状态的灯光信号和其他警示 标志; f 剂量监测设备、个人剂量计等应配置齐备; g)其他物理因索安全要求应满足GBZ2.2一2007规定的标准要求(见附录c). 工程安全要求 厂房建设及环境卫生要求 厂房建设及环境卫生要求如下 厂房建设选址应符合GBz1一2002中4.1.1、4.1.2、4.1.8、4.1.9的要求; a 厂房平面布局、竖向设计应符合GBz12002中4.2.1.1、4.2.1.2,4.2.1.3,6.2.1.1的要 b 求,应满足电子加速器装置运行工况、辐射加工物流、辅助生产和生产管理的最优化要求; 厂房建设各功能区设施的卫生设计应符合GBZ12002中3.2、3.3的要求 c) d 厂房建设必须满足设备运行工况的要求; e)辅助用房的基本卫生要求应符合GBz1一2002中的6.1,6.2,6.3,6.4,6.5的要求; f 厂房建设必须满足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8.1.4.2供电要求 供电要求如下 a)按电子加速器工程装置及厂房建设和公用工程提出的供电条件设计,当电网电压不符合其供 电要求时,设置电压自动调整装置; 提供的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应达到电子加速器装置和束下装置的技术要求, b 监督区、控制区等应设置备用照明系统 c 8.1.4.3给水要求 给水要求如下 a)应根据电子加速器工程总用水要求,提供有一定冗余的水流量和水压; 根据电子加速器装置和束下装置等设备工艺要求的水质,水温、热交换负荷进行设计 b c) 一次水水质应达到GB5749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指标 8.1.4.4通风要求 通风要求如下 根据GBZ2.1,GBZ2.2规定的工作场所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最大允许浓度,结 合电子加速器装置辐射能量输出工况进行设计;
GB/T25306一2010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拟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d)屏敲体结构的施工: 1 浇筑混凝土前,应经过相关专业人员现场检验,并经监理人员书面认可后,方可浇筑 2)屏蔽体结构不应有施工缝;无法避免时,按经过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认可的方案完成 施工 设备基础和重要预埋件的位置坐标,施工所选用的支护方法,必须保证精度需求 浇筑前应获 得设备供应商和监理单位的认可; f 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本标准未指明的按相应的工程建设标准执行 8.2.3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要求如下 厂房工程按相关法规进行质量监督并备案; a) 建设单位必须聘请监理单位进行现场质量监督和检查,做好记录,保存、备案 b 施工单位质检员按规定配合监督,做好记录,保存,备案; c) 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d 安装与检验 安装 安装单位 安装单位要求如下 电子加速器装置、束下装置应由其供应商安装,或由供应商派员指导具有安装资质的专业安装 a 公司安装; 电子加速器装置的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可由具有资质的安装公司安装 b 9.1.2安装要求 9.1.2.1总体安装要求 总体安装要求如下 a)应严格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安装,有关更改应有设计单位提供设计更改通知单 安装 单位不得擅自更改图纸 b各专业、各分项安装工程具备安装条件时方可开工;各专业、各分项安装工程结束,应办理交 接手续 设备安装前应逐一检查相关的基础和预埋件,对于不符合设备要求的工作面或工作点,按设计 单位、设备供应商和监理单位认可的修改意见施工 9.1.2.2电子加速器装置安装 电子加速器装置安装要求如下 a)电子加速器装置各部件的安装精度和固定状态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b 扫描系统、引出窗的安装精度和固定状态应符合电子加速器装置整机性能的要求 调试完成 后做最后固定; 真空装置和绝缘气体装置等按相关技术文件安装; c d 控制系统的仪表,安装前应严格检验其参数;安装、接线及线缆编号按照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 文件安装 9.1.2.3束下装置安装 束下装置安装要求如下: a 按设计要求检查核对整件,部件,零件的数量,规格、尺寸,材质; b)按施工图和安装文件完成安装,其安装位置、高度调整范围、行走轴线位置、翻转等全部功能 10
GB/T25306一2010 达到设备技术要求 9.1.2.4辐射安全系统安装 辐射安全系统安装要求如下 屏敲门运动平顺,间隙、搭接符合设计要求;屏敲视窗材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控制回路, a 安装完善无差错;仪表安装前检验合格,线缆线号准确、接线无误; b辐射监测设备按照仪表专业相关标准安装 g.1.2.5公用工程系统安装 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系统等公用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相应安装标准安装 9.2检验 9.2.1检验条件 检验条件如下: 电子加速器装置、束下装置等安装调试完成 a b 辐射防护安全系统安装调试完成 相关的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完成 公用工程、配套工程具备投运条件 D 满足环境条件及供电、给水、供气条件 相关区域具备封闭条件 f 检验规则 9.2.2 电子加速器工程设备检验必须由业主、供应商和安装单位编制检验大纲 9.2.2. 9.2.2.2电子加速器装置,束下装置等分出厂检验和现场检验,具体如下 出厂检验是业主在供应商单位进行设备的初步验收,根据技术合同规定的检验项目,按检验大 纲逐项进行,检验合格后形成验收文件,双方签字 现场检验是供应商在业主现场将装置安装调试完成后的交接验收 先进行单机检验,后进行 b 联动检验 根据合同规定的检验项目,按检验大纲逐项进行 检验合格后形成验收文件,双方 签字后,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若联动检验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则应及时办理单机移交手续 条件具备时,供应商应保证联动 检验 9.2.2.3电子加速器装置性能指标应在最低、中间,最高能量状态下进行检验 2. 束下装置性能指标应在标称承载能力值的75%和100%的状态下,分别以最低、最高速度进 2 9. 行检验 9.2.3电子加速器装置的检验 9. .2.3.1束流能量 9.2.3.1.1测量束流能量采用射程法 叠层测试模块上表面置于参考面上,根据束流在模块中测得的 深度剂量曲线,求得束流在该模块材料中的实际射程R,,按式(A.1)计算出对应的能量E 测量次数 n>5,每次测量时间间隔10min. g.2.3.1.2束流能量测量值的偏差 束流能量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束流能量值的偏差按式(A.2) 计算 9.2.3.1.3束流能量不稳定度 电子加速器装置达到热平衡后,在运行参数不作调整的情况下,测量 1h内加速器输出束流能量的变化,每隔5min记录一次控制台上束流能量指示值,按式(A.3)计算 9.2.3.2束流强度 9.2.3.2.1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检验连续束流强度 在参考面上,用覆盖住引出窗宽度与束流扫描角延长线相交所形成面积的铝收集靶上,对地串 接1Q或10Q精密电阻,用0.5级直流电压表或经校正的数字电压表测铝收集靶对地电压 ll
GB/T25306一2010 设计要求逐个回路检验,达到技术要求并锁定 按施工设计内容,检验控制台显示与控制的束下装置回路与电子加速器装置控制部分建立的 协议文件 9.2.5控制系统的检验 控制系统检验方法如下 在电子加速器工程装置开机过程中,观察控制系统各回路、联锁保护、仪表,接口,通讯、信号数 a 值、显示,报警工作正常; b)在电子加速器工程装置开机过程中,选择主要联锁保护系统输人故障模拟信号,观察故障显 示,报警和保护动作是否正常 9.2.6辐射安全系统的检验 辐射安全系统检验如下 屏蔽门等屏蔽设施安装和运动符合设计要求 a 剂量监测设备齐备、完善.符合设计婆求工作正常.剂量仪器该数准确" b 在电子加迷器装置最大功率运行情况下,测量控制区,监督区的辐射剂量水平,符合8.1.3c 的限值; 剂量警示和报警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工作正常 d 运行可靠性的检验 9.2.7 连续运行 9.2.7.1 连续运行检验方法如下 电子加速器装置连续运行检验 a 电子加速器装置达到热平衡后,在最大功率和连续运行条件下进行检验,运行4h后停机,检 查各部件无异常,4h内非故障停机的累计时间<20min b)束下装置连续运行检验 束下装置在额定负载和标称速度连续运行条件下,运行4h后停机,检查各部件无异常 9.2.7.2重复开机 重复开机检验方法如下 电子加速器装置重复开机检验 电子加速器装置全部停机,保持高真空状态1h,重新开机,达到最大功率正常工作时间 10min 停机后处于高真空保持状态,非故障停机时间<48h,重新开机进人工作状态的时 间<60min,检查各部件无异常 束下装置重复开机检验 b 束下装置在额定负载条件下,全部停机1h,重新开机,达到标称传输速度稳定运行时间 <2nmin. g.2.8环境卫生的检验 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环境卫生的检验 g.2.9供电、给水,通风设备的检验 供电、给水、,通风设备的检验如下 a)供电、给水、通风设备的装配安装符合技术要求; b按检验大纲,分别开机逐项检验,供电量、给水量和水温、通风量的仪表指示值,达到技术要求 和随机文件标称值 变化和调节范围均达到技术要求; 供电、给水,通风设备检验运转正常 9.2.10联动检验 依据检验大纲,按公用工程、配套工程、电子加速器装置和束下装置的顺序组织;按单机、单回路、分 13
GB/T25306一2010 系统、系统的顺序安排;按手动、点动、空载、负荷检验的顺序进行;最后进行电子加速器工程装置的联动 检验 9.2.11剂量测试 剂量分布测试应按JG772和GB/T16841进行,所使用的剂量计应能追溯到国家标准 10 工程验收 10.1验收程序 10.1.1 由业主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电子加速器装置和束下装置供应商等依据合同约定的相关技 术文件进行验收 10.1.2由相关单位组织审查文件,实地分项检查并通过工程验收报告 10.1.3工程备案 验收项目 10.2 验收项目如下 厂房工程 a b) 安装工程; o设备检验 防护安全系统检验; d 工程概预算 e 10.3验收文件 验收文件如下 工程项目立项文件; a) b) 设计任务书, c) 设计图纸文件 竣工报告 d 检验报告; f 职业卫生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g)环保检验报告; h 剂量测量报告 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 工程决算报告 j 工程验收报告 k 14
GB/T25306一2010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测量方法与公式 A.1束流能量 A.1.1叠层法测量束流能量 A.1.1.1均匀叠层法 根据束流能量,选用薄膜剂量计本身或盖玻片或载玻片叠成>束流实际射程R,的1.5倍厚度,如 图A.la)所示 如选用薄膜剂量计时较适用于E<0.3MeV,也可以用分压电阻乘以电流值来计算电 子束流能量 >1.5Rp 剂量计薄膜 吸收材料科 3R >3R a)均匀叠层法 b)交替叠层法 c辐照盒 图A.1叠层法示意图 A.1.1.2交替叠层法 用薄膜剂量计和一定厚度的吸收材料交替层叠到总厚度>1.5倍的束流实际射程R 如 图A.lb)所示 A.1.1.3叠层放置 为了防止散射束的影响,叠层应置于辐照盒内,如图A.le)所示 A.1.2能量在1eVGB/T25306一2010 13ea3S3Pl;l4sa3S3P 根据电离粒子的阻止本领与射程的对应关系,用玻璃(Si)片叠层辐射致色方法作束流射程的测试, 在0.5MeV5MeV的测量也可用“载玻片”,其厚 =0.17mt 度h=0.8mm n,密度p=(2.45一2.46)g/em',玻璃致色法测Ep一R有测量过程快捷简易的优点,也有 足够高的测量精度(h/2) A.1.3束流能量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束流能量值的偏差计算公式[见式(A.2)] AE Eww一Ea K ×100% (A.2 Gs 式中: 束流能量变量; E E 随机文件标称的束流能量值,单位为兆电子伏(MeV); E -n次测量束流能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兆电子伏(MeV) E= E)/",E,为第i次束 流能量的测量值,单位为兆电子伏(MeV). 注,按公式计算的偏差值有可能为负值,为简便起见,采用其绝对值 A.1.4束流能量不稳定度计算公式[见式A.37 E E)?” pmv AE X100% A.3 A.2束流强度 A.2.1平均束流强度测量电路图 平均束流强度测量电路示意图见图A.2 束流测量爬 节 土 电流表 m.A 图A.2平均束流测量电路图 图中RC时间常数应比脉冲束流周期T大10倍左右 周期脉冲束流也可采用经校准的快速采样存贮示波器 -AD转换数字积分PC系统,通过测 量跨接于测试靶与地之间的精密电阻的端电压,换算成束流扫描在参考面上的平均束流强度 测量次数n>5,每次测量时间间隔10min A.2.2束流强度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束流强度值的偏差计算公式[见式(A.4] Al LxI0% A.4 式中: 束流强度变量 I 随机文件标称平均束流强度值,单位为毫安(mA); I 16
GB/T25306一2010 ln次测量束流强度的平均值,单位为毫安(mA);I=习I.)/n.I 为第i次平均束流强度 的测量值,单位为毫安(mA). 注,按公式计算的偏差值有可能为负值,为简便起见,采用其绝对值 A.2.3束流强度不稳定度计算公式[见式(A.5)] (I一L. - ×100% (A.5 头 A.3束流功率 A.3.1束流功率平均值计算公式[见式(A.6] =一星 P 、I A.6) 式中 束流功率平均值,单位为千瓦(kW); 随机文件标称束流(平均)功率按式A.7)计算 A." P =一E,I 式中: 随机文件标称束流(平均)功率值,单位为千瓦(kw) A.3.2束流功率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束流功率值的偏差计算公式[见式(A.8)] APP 一P 二×100% A.8 P 式中: 束流功率变量; P -束流功率值,单位为千瓦(kw) P 注;按公式计算的偏差值有可能为负值,为简便起见,采用其绝对值 A.3.3束流功率不稳定度计算公式[见式(A.9)7 E一E? I- 上 光 ×100%(A.9 A.4束流扫描不均匀度测量方法 的铝棒或铝管均 A.4.电子加速器装置达到热平衡后,在参考面上由不少于9根材质相同、$15 mm 匀排列组成的分布粑,测量扫描宽度内的束流分布 铝棒最上面母线应在参考面上并平行于Y方向 铝棒的长度和位置应全覆盖穿越引出窗到达参考面的所有束流的Y方向投影长度 各铝棒直径的最 大偏差应0.1mm 使电子加速器装置在各额定脉冲重复率(连续束流无此条件)和扫描频率条件下 输出束流扫措,测量同一时刻各铝棒截获束流所输出的电流强度I.,获得工 的最大值I和最小值 按式A.10)计算束流扫描不均匀度U. oon" A.10) u-父Im A.4.2在参考面上放置一块能由束下装置带动的非金属板,将薄膜剂量片均匀分布在板上的扫描宽 度范围内 引出束流后,束下装置带动贴有剂量片的板移动并通过辐射场,使其接受束流照射 测量剂 ,U,按式(A.11)计算 量片上剂量D,取其最大值D和最小值D. E 17
GB/T25306一2010 O max 二×100% A.11) U,= D干 D A4.3用一根长度和位置全覆盖穿越引出窗到达参考面所有束流的Y方向投影长度的15n mm铝 棒,其最上面母线应在参考面上并与Y方向平行 以合适的速率使铝棒沿x向移动,整个移动过程均 应保证铝棒轴线平行于Y方向、最上面母线始终处于同一参考面 使加速器在各额定脉冲重复率(连 续束流无此条件)和扫描频率条件下输出束流扫描,用采样存贮示波器(或函数记录仪)测出铝棒移动全 程的I 与其坐标x的关系曲线 并读得I和I U 按式(A.10)计算 A.4.4用一块厚度约2mm3mm ,其表面可全覆盖参考面上有用扫描束流宽度的透明玻璃板 控 制出束时间,使玻璃辐射致色响应在线性范围 用黑度计或分光亮度计测出玻璃的黑度分布,读得黑度 的最大值D,和最小值D U,按式(A.12)计算 D二De" m×100% A.12 DHDLE 注l:A.4.1的缺点是有可能漏掉真正的1m和Ian,从而使所求得的U,值可能优于实际值;方法3)的适用条件 是束流强度的短时不确定度(不稳定度)在U,测量所需的时间内,其影响可以忽略 注2:A.4.2的测量精度取决于玻璃辐射致色的线性特征,此法在原理上较适当 测量次数n>5,每次测量时间间 隔10min A.5束下装置传输速度 A.5.1传输速度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传输速度值的偏差计算公式[见式(A.13)] AU 二U ×100% (A.13 Up 式中: 传输速度变量 Au 随机文件标称传输速度值,单位为米每分(m/nmin); U n次测量传输速度的平均值,单位为米每分(m/min) 习-)/n,动,为第i次测量 U' Ua 的传输速度值,单位为米每分(m/min) 注,按公式计算的偏差值有可能为负值,为简便起见,采用其绝对值 A.5.2传输速度不稳定度的计算公式[见式(A.14)] U Upw AU X100% A.14 U A.6传输带辐射工艺参数条件的限制关系 A.6.1限制关系I(脉冲束与连续束均受此关系限制) 当束斑内束流密度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关系,物料照射在扫描束下以传输带工艺进行时,为使 沿传输带运行方向(简称纵向或Y向)的剂量波动不大于对应的不均度期望系数k,传输带的运行速度 v扫描频/.束斑直径伙之间受(A.15)关系式眼制 A.15 VGB/T25306一2010 A.6.2限制关系I(只有脉冲束工作模式受此关系限制 当束斑内束流密度分布为标淮正态分布函数关系,物料照射在扫描束下进行时,为使沿扫描窗宽度 方向(简称横向或X向)的剂量波动不大于对应的不均度期望系数b,束流脉冲重复率N,束流扫描宽度 w.,扫描频率f,束斑直径p 之间受(A.16)关系式限制 2 A.16) W kp 式中: N 束流脉冲重复率,单位为赫兹(H2); W -束流扫描宽度,单位为厘米(cm) A.6.3限制关系I与I的统" 当要求纵,横向的剂量波动不均度相同即纵、横向有相同的不均度期望系数人时,V、N、,w.、f、 五个参数之间应满足式(A.17)的不等式协调限制条件 Ne V g < A.17 ke 2W 束流在低原子序数材料中相对深度剂量分布及辐射物料最佳厚度 图A.3中给出了不同能量束流在低原子序数材料中相对深度剂量分布(曲线横坐标以测试模块深 度坐标Z和该模块中的束流射程R,的比值表征,z/R,无量纲. 1.8 L.6 .4 1.2 1.0 0.8 0.6 0.4 0.2 0.10,20.30.40.50.60.70.80.91.o 2/R 图 A.3束流在低原子序数材料中相对深度剂量分布曲线 单面辐射物料的最佳厚度h=0.6R,~0.7R; 双面辐射物料的最佳厚度h=1.44R,1.68R 最佳厚度下,单面,双面辐射束流的理想利用率之间的关系见式(A.18) 初=1.2 A.18 式中 最佳厚度下,单面辐射束流的理想利用率; 最佳厚度下,双面辐射束流的理想利用率 由曲线可计算出来与束流深度剂量分布有关的能量利用率,见式(A.19)和式A.20): 单面辐射 ,0.1465 =0.51E " A.19 7. 双面辐射: 0.145 20 2=0.61E" 19
GB/T25306一2010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个人剂量限值与不同组织或器官的有效剂量 B.1个人剂量限值 B.1.1根据GB18871一2002,职业照射个人剂量应不超过以下限值: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b 任何1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e)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d)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500mSv B.1.2根据GB18871一2002,公众照射个人剂量应不超过以下限值 a)年有效剂量,lmSv;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 b 5 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l5msw 皮肤年当量剂量,50 Sv mS B.2不同组织或器官的有效剂量 由于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对电离辐射随机性效应有不同的敏感性,为辐射防护目的,人体组织或器 官的有效剂量(E)为相应组织或器官的权重因数(wT)乘以相应的当量剂量(Hr),见式(B.1): HI (B.1 日-习u," -2002,不同组织或器官的权重因数(er)的数值见表B1. 根据GB18871 表B.1不同组织或器官的权重因数(w 组织或器官 组织权重因数um 组织或器官 组织权重因数wr 性腺 0.2 肝 0.05 红)骨随 0.12 食道 0.05 结肠 0.12 甲状腺 0.05 肺 皮肤 0.01 骨表面 0. 12 0.01 膀胧 其余组织或器官 0.05 0.05 0.05 乳腺 20
GB/I25306一2010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个人微波,高频电磁场与有害气体职业接触限值 c.1工作场所微波职业接触限值 按照GBZ2.2一2007,工作场所微波职业接触限值参见表c.1 表c.1工作场所微波职业接触限值 h平均功率密度非8h平均功率密度/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 日剂量 类 型 wh/em= 4w/em' w/cm (mw/cm 连续微波 400 50 400/ 全身辐射 脉冲微波 200 25 200/ 连续微波或 肢体局部辐射 4000 500 4000/ne 脉冲微波 注;1为受辐射时间,单位为小时(h) 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 按照GBZ2.22007,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参见表C.2 表C.2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 频率/MHH2 电场强度/(Vn 磁场强度(A/ m m 0.1/3.0 50 3.0GB/T25306一2010 0.9 0.8 a.7 0.6 0.5 0.4 0.3 0.2 -8-7-6-5-4-3-2-1 图D.1束斑内束流密度的正态分布图 Dma=1.27 Dmn=1.125 AiAA 0 1D./D.- Da/Dmin- 1.12 1.029 0 a5 D.=1.234 Dmin-1.004 0 0.3 0.2 d 10121416I820 1012 -0.85,L(L =1,L(L) 1.3 -1.018 3 Dm-1.07 AAAAA朝 0.9 D/D a.9 1Dm/Dm 出 l.643 1.236 乐 Dml-0,62 Dea=0.8656 0.4 a8 出爱 0. 10121416182022 8101214161820222426 大-1.1,L(L) -1.3,L(L D.一1.004 D/Da,-2..387 Di=0.4205 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k一l,5,l(AL 图D.2D/Di.-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图 23
GB/T25306一2010 D.2束流扫描频率的测量 于参考面扫描束中心线附近,置一根轴线平行于Y方向、gl5mm的铝棒 在扫描束照射过程中, 用已校正过时间轴的示波器观测铝棒在扫描束照射下的电流波形,可求得实测的扫描频率fa 测量次数n>5,每次测量时间间隔10min 束流扫描频率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扫描频率值的偏 差按式(D.4)计算 --上二三x10% D.4 式中 束流扫描频率变量; Af 随机文件标称束流扫描频率值,单位为赫兹(Hz); "次测量束流扫描频率的平均值.单位为赫兹(H2) =(习.)/n .为第i次测量的 束流扫描频率值,单位为赫兹(Hz) D.3束流脉冲重复率的测量 脉冲型加速器应提供位于加速管出口处的无截获束流脉冲变压器,用已校正时间轴的示波器观测 加速器出束时周期性束流脉冲波形 计算出束流脉冲重复率N 测量次数n5,每次测量时间间隔10min 束流脉冲重复率测量值与随机文件标称束流脉冲重复 率值的偏差按式(D.5)计算: y-NN×100% D.5 N 式中: AN 束流脉冲重复率变量; N -随机文件标称束流脉冲重复率值,单位为赫兹(H2); N -n次测量束流脉冲重复率值的平均值,单位为赫兹(Hz).N一 心)" 1,N为第i次测 量的束流脉冲重复率值 214

缝焊机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缝焊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缝焊机的编号:GB/T25305-2010。缝焊机共有6页,发布于2011-05-012011-05-01实施
高压直流旁路开关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压直流旁路开关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压直流旁路开关的编号:GB/T25307-2010。高压直流旁路开关共有25页,发布于2011-05-012011-05-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