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558-2009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Acousticdopplercurrentprofil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编号:GB/T24558-2009。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共有12页,发布于2010-04-012010-04-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9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60
  • 实施日期2010-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2页
  • 文件大小707.82KB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国家标准 GB/T24558一2009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AcoustieDopplercurrentprofiler 2009-10-30发布 2010-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558一2009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产品的类型和组成、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简称流速剖面仪)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828.l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C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2859-1:1999,IT) GB/T102502007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 GB/T18522.6一2007水文仪器通则第6部分;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说明书 GB185232001 水文仪器安全要求 HY016.3一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低温存储试验 HY016.5一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存储试验 HIY016.1l 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 HY016.13一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连续冲击试验 HY016.15一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水静压力试验 HY/T0421996海崔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 JG763一2002温盐深测量仪 S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edopplerceurrentprofiler 利用声学多普勒原理,测量分层水介质散射信号的频移信息,并利用矢量合成方法获取海流垂直剖 面水流速度的水声仪器 3.2 换能器阵transdweerarray -定数量的换能器按某种方式排列组成的阵列 水中散射体scattererinthewater 水中的微小颗粒如:浮游生物、有机物或泥沙等
GB/T24558一2009 ottomtrackinm 底跟踪 ing 流速剖面仪发射声波,然后接收声波被河底或海底反射的回波信号并据其测量河底或海底相对于 流速剖面仪的运动 3.5 盲区bankingdistanee 换能器发射声波后产生余震的衰减时间与声速的乘积 类型和组成 4.1类型与型号命名 流速剖面仪分为自容式,直读式和船用式三种类型;型号命名按HY/T042一1996的有关规定 执行 组成 各种类型流速剖面仪的组成如下 自容式:由换能器阵,温度传感器,含标准串行接口和相应的发射、接收、采集测量,通讯的电子 a 设备,罗经和倾斜传感器,联机电缆,电池,壳体和应用软件组成 b)直读式:由换能器阵,温度传感器,含标准串行接口和相应的发射、接收,采集测量,通讯的电 子设备,罗经和倾斜传感器,专用电缆,壳体和应用软件组成; 船用式:由水上设备,水下设备和专用电缆组成 水下设备包括换能器阵和温度传感器,水上 设备由含标准串行接口和相应的发射,接收,采集测量,通讯的电子设备,船用航向测量仪(如 电罗经)和导航定位测量仪如;GPS)的专用接口,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组成 要求 51外观 仪器表面应平整光亮、无损伤、无锈蚀;北向标志(或船舶向定位标志)应清晰无磨损 5.2性能指标 5.2.1流速,流向测量 表1给出了流速剖面仪的流速、流向测量性能要求 表1流速、,流向测量性能指标 流速测量 流向测量 类型 最大测量误差 测量范围最大测量误差 测量范围 工作频率小于300kHz 工作频率大于等于300kHz 自容式 测量值×1%士0.01m/s 测量值×1%士0.005m/s 0°360" 士5" 4m/s4m/s 4m/s一4m/s 0°~360" 士5" 直读式 测量值×1%士0.01m/s 测量值×1%士0.005m/s 船用式 -9mm/s9m/s 测量值X1%士0.01m/s 测量值×1%士0.005m/s 0"一360 士5" 最大测量误差应为在设定满足要求的层厚且大于等于200次的测量平均值的误差 评定最大测量误差的海况应 在3级以下;评定流向最大测量误差应在流速大于0.5m/s条件下的测量误差 剖面层数和层厚 5.2.2.1层数 层数是可设定的参量,要求如下 流速剖面仪测量层数应为1层128层 a
GB/T24558一2009 D)测量层数应按工作水深或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设定 5.2.2.2层厚 层厚是可设定的参量,要求如下 表2给出了相关工作频率的流速剖面仪测量层厚的设定范围和满足最大测量误差的最小层厚 a 的设定值 b)正常设定的测量层厚宜大于或等于满足最大测量误差的最小层厚 表2流速剖面仪测量层厚的设定范围和满足最大测量误差的最小层厚 工作频率/kHz 38 75 150 300 600 1200 测量层厚设定范围/m 8.0032.004.0032.002.0016.001.008,000,50~4.000.252.00 满足最大测量误差的 16.00 8.00 4.00 2.00 1.00 0,50 最小层厚/m 温度测量 流速剖面仪的温度测量应为一2C一35C;准确度士0.5C 5.2.4地理方位测量 流速剖面仪的地理方位测量应为0"一360*磁北方向);准确度士5° 5.2.5倾斜摇摆测量 流速剖面仪的倾斜摇摆测量应为-15"15";准确度士1" 5.2.6自检 流速剖面仪应对仪器进行自身诊断传感器的诊断结果应满足5.2.3,5.2.4,5.2.5的要求换能 器、存储器、处理器、采集测量电路的诊断结果应在环境适应性的条件范围内均显示正常 5 .2.7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 表3给出了相关工作频率的流速剖面仪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 表3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 75 150 1200 工作频率/kH 38 300 600 700 350 180 100 20o 最大测量深度/m 50 实际水深达不到表中列出的范围时,剖面测量的有效深度应为实际水深的85% 5.2.8底跟踪最大测量深度和最小测量深度 表4给出了相关工作频率的流速剖面仪底跟踪最大测量深度和最小测量深度 表4底跟踪最大测量深度和最小测量深度 75 600 120o0 150 工作频率/kH 38 300 最大测量深度/m 1350o 750 300 150 90 30 最小测量深度/m 8.0 5.0 3,0 2.0 1.5 .0 频率大于300kHz的流速剖面仪在高含沙量的水体、浮泥较厚或移动的泥沙底质不宜进行底跟踪测量可由导 航定位测量仪测量的船速代替底跟踪测量 起始测量深度(第1层的起始深度 表5给出了相关工作频率的流速剖面仪起始测量深度 表5起始测量深度 38 75 工作频率/kHz 150 300 600 1200 1.0 起始测量深度/m 16.0 8.0 4.0 2.0 注:起始测量深度从换能器表面计算不含安装深度),起始测量深度也称为测量"盲区”
GB/T24558一2009 5.3电气特性 5.3.1外部电源 流速剖面仪的电源要求如下 a)自容式和直读式采用直流电源应为12V60V;最大电压波动士10%时,应正常工作 b)船用式采用交流电源应为220V,50Hz;最大电压波动士10%,应正常工作 5.3.2电气安全性 绝缘电阻 5.3.2.1 交流供电端与外壳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n. 5.3.2.2漏电流 船用式流速剖面仪的电子设备漏电流应不大于5mA 应用软件和人机界面 流速剖面仪的应用软件和人机界面要求如下: a)应用软件应具有数据回放或实时显示的功能 b)操作界面应简明易懂,应有中文提示和帮助功能 测量结果应能用图表或曲线形式显示; c D 观测结果输出的总信息量由层数、测量间隔、测量时间等参数计算得出;信息包括主信息和辅 助信息;主信息应包括层数、层厚、测量间隔、第1层对应的深度、每层流速的东分量和北分量 或流速和流向,底跟踪的船速和船向、测量的起始和结束时间;辅助信息宜包括每个深度层 的回波强度、每层高度方向深度方向)的流速、每个深度层的测量质量和相关系数、温度、罗 盘方向的磁北方向或电罗经的真北方向、倾斜和摇摆(纵摇和横摇)等信息 自检软件实时显示内容应符合5.2.6的规定 e) 5.5环境适应性 5.5.1工作温度 -水下设备应为一2C35C; 水上设备应为0C一35c 5.5.2存储温度和相对湿度 存储温度应为一30C55C;相对湿度小于85% 5.5.3湿热 船用式水上设备的湿热应为(30士2)C;(85土3)%RH 5.5.4振动 应符合HY016.11一1992规定的振动等级等同“10"kg以下船舶”的要求 5.5.5冲击 应符合HY016.131992规定的连续冲击等级为“一级”的要求 5.5.6压力 自容式、直读式和船用式流速剖面仪水下设备的压力应符合HY016.151992规定的压力要求 5.6 电磁兼容性 船用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10250一2007中6.2.1的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 目测和手摸进行外观质量检测,结果应符合5.1的要求
GB/T24558一2009 6.2温度测量 6.2.1试验设备 最大测量误差不大于0.05C的温度计或传感器 6.2.2试验步骤 6. 2. .2.1温度实验室或现场试验 流速剖面仪水下设备放置水中5min后,用流速剖面仪和温度计(或传感器)同时测量温度,将两个 测量温度的差值作为测量准确度,应符合5.2.3的要求 6.2.2.2温度恒温水槽试验 按JG763一2002中5.3.2的检定方法,在恒温水槽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2.3的要求 6.3地理方位 6.3.1试验设备 最大测量误差小于士2`的标准罗(经)盘(磁北方向. 6.3.2检验步骤 用标准罗(经)盘测量并标定0",.90",180,270的方位点,画出十字线,在无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将 流速剖面仪放置于已经画出的十字线中心点,以指北方向为基准,分别转动流速剖面仪到0"90°、180"、 270°的地理方位角度上,同时进行测量和显示,然后与罗(经)盘的标定值进行比对,其测量准确度应符 合52.4的要求 6.4倾斜摇摆测量 6.4.1试验设备 最大测量误差小于士0.5°的标准倾角仪 6.4.2试验步骤 将标准倾角仪固定在流速剖面仪上端的水平面上,并与流速剖面仪的Y轴对齐,流速剖面仪Y轴 的倾斜角度分别选择0"、士5”,士10"和士15"倾斜角度由标准倾角仪标定)进行测量 然后进行X轴测 量,方法与Y轴测量相同 将流速剖面仪测量的倾斜角度值与标准倾角仪的标定值进行比对,其测量 准确度应符合5.2.5的要求 6.5 自检检验 联结设备,电缆和计算机;打开电源,运行自检程序,流速剖面仪的传感器、换能器、存储器、处理器、 采集测量电路的自检结果应符合5.2.6的要求 6.6流速、流向测量 6.6.1流速、流向测量的试验方法 流速、流向测量的试验方法分为水槽拖车试验、同步比测和自身航行试验 工作频率大于300kH" 的流速剖面仪应进行水槽拖车试验;工作频率不大于300kHz的流速剖面仪应进行同步比测;实验船 上不具备同时安装被测的和同步比测的流速剖面仪时,应进行自身航行试验 6.6.2水槽拖车试验 6.6.2.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要求如下 a 拖车速度误差应小于3×10-m/s; 检验带有罗经的流速剖面仪时,应配备测量误差小于士2°的标准罗(经)盘,用于测量拖车轨道 b 地理方向磁北方向); 流速剖面仪安装支架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选用强度大,非磁性的不锈钢材料制作 c D 水槽应长度大于100m,宽度大于7m,深度大于4.5m.
GB/T24558一2009 6.6.2.2流速剖面仪安装 安装要求如下 a)流速剖面仪固定安装于拖车上,结构应牢固稳定,不因水流冲击导致倾斜 D 换能器阵人水深度应大于0.5m,水平方向应平行于拖车运动方向小于士2”; 安装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换能器阵表面 c 6.6.2.3试验步骤 6.6.2.3.1流速检测 流速检测步骤如下 m/s、0.50m/s、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 拖车分别选择0.20 a 3.50m/s、4.00m/s的速度进行跑车,拖车匀速时流速剖面仪测量并记录相对速度; b)流速剖面仪测量每个速度的记录应不少于30个,每个测量记录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0s; c 拖车匀速时间较短时,应进行多次跑车,以保证记录个数; d)将流速剖面仪测量的速度值进行统计平均,与拖车速度值进行比对,最大测量误差应符合表1 中规定的要求;或将流速剖面仪测量的速度值进行统计平均,做出线性回归,选取回归曲线上 的速度值与拖车速度值进行比对,最大测量误差应符合表1中规定的要求 6.6.2.3.2流向检测 6.6.2.3.2.1不带罗经的流速剖面仪流向试验步骤如下 流速剖面仪安装舶舰线应与拖车运行方向一致; a b)选择往返相同的拖车速度,进行往返跑车; e) 记录流速剖面仪测量的流速相对流向; 分别对往、返两个方向的相对流向测量值进行统计平均,均值与0"或180`比对,结果应符合 d 表1中规定的流向最大测量误差要求 6.6.2.3.2.2带有罗经的流速剖面仪流向试验步骤如下 用标准罗(经)盘测量拖车运动的地理方向 a b) 选择往返相同的拖车速度,进行往返跑车; e记录流速剖面仪测量的流速相对流向; d 分别对往、返两个方向的相对流向测量值进行统计平均均值与拖车正反运动的地理方向测 量值进行比对,结果应符合表1中规定的流向最大测量误差要求 6.6.3同步比测 6.6.3.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要求如下 a)具备安装流速剖面仪和应有供电设备的实验船,自容式流速剖面仪应配备安装基座或锚系; 比测仪器应为检定合格的流速剖面仪 D) 船用式流速剖面仪的试验应配备定位误差不大于士3m的导航定位仪(如GPS),测量真北方 向且误差不大于士1°的航向测量仪(如;电罗经); 布放试验自容式或直读式的流速剖面仪时,其布放点应选择远离带有磁性的金属材料的平台 d 如;石油平台),其距离应大于50m; 测量水深应按照表3和表4所列出的深度,并选择流场较平稳的开阔水域 fD 海况应在3级以下 2 6.6.3. 流速剖面仪安装 安装要求如下 a 流速剖面仪的安装应牢固稳定,不因水流冲击导致倾斜; D)自容式或直读式的投放试验应安装于非磁性的基座或锚系,安装应牢固稳定
GB/T24558一2009 流速剖面仪的船舷安装支架宜选用强度大、非磁性的不锈钢材料制作 d)安装换能器阵的指北方向应对准船头方向或偏北45”,安装误差应小于士1?; 内部配有罗经的流速剖面仪在船舷安装时,离船舷的距离:;木质船宜不小于0.5m,铁质船宜 不小于1.0m; 换能器阵的人水深度,应根据实验船8kn(自容式和直读式)或18kn(船用式)的速度、水流速 度、水面波浪大小,实验船吃水深度、船底形状等因素综合考虑,换能器阵在整个测验过程中始 终不应露出水面 船体对换能器阵的人水应保证不妨碍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换能器阵的安装,其换能器阵表面应保持水平,且安装误差应小于士2; g h 安装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换能器阵表面,并保持换能器阵表面清洁; i 船用式流速剖面仪装配的导航定位仪和航向测量仪,安装后应再次进行检验,并合格 6.6.3.3试验步骤 自容式或直读式流速剖面仪同步比测 投放自容式或直读式流速剖面仪的同步比测,其试验步骤如下 6.6.3.3.1.1 a)两台流速剖面仪按安装要求分别安装于基座或锚系; b) 两台流速剖面仪选择非底跟踪方式,选取相同时间相同间隔、满足5.2.2要求的相同层厚和 层数,并设定启动测量时间 到达满足试验水深的水域后,投放两台流速剖面仪进行测量; c d)测量时间大于3h后,打捞回收两台流速剖面仪,自容式回放数据到计算机; 选取同步比测的数据按相同时间、相同深度进行统计平均,然后进行比对,最大测量误差应满 足表1中规定的要求 层厚和层数应满足5.2.2的要求 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应满足 5.2.7的要求 6.6.3.3.1.2船载自容式或直读式流速剖面仪同步比测的试验步骤如下 两台流速剖面仪按安装要求分别安装于实验船的船舷两侧,两台流速剖面仪宜选择不同频率 a 避免声信号相互干扰 到达满足试验水深的水域后,实验船分别选择漂泊、2kn、4kn,6kn、8kn速度跑闭合或正交 或往返回路航行,每个回路应大于等于5km; 两台流速剖面仪不具备底跟踪方式则选择非底跟踪方式,具备底跟踪方式则选择底跟踪方式 并选取相同时间、相同间隔、满足5.2.2要求的相同层厚和层数,同步进行相对流速测量,并记 录数据; 选取同步比测的数据按相同时间、相同深度进行统计平均,然后进行比对;最大测量误差应符 合表1中规定要求 层厚和层数应满足5.2.2的要求 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应满足5.2.7 的要求 6.6.3.3.2船用式流速剖面仪同步比测试验步骤如下: 按安装要求分别安装流速剖面仪,两台流速剖面仪宜选择不同频率,避免声信号相互干扰,应 a 装配满足要求的导航定位仪和航向测量仪并进行检验; 到达满足试验水深的水域后,实验船选择从漂泊到18kn速度(船速达不到18kn时,高速应 b 选择最大船速)跑闭合 正饮洗怪往返回路 路航行,每个回路应大于等于5km; 两台流速剖面仪选择底跟踪方式,并选取相同时间、相同间隔、满足5.2.2要求的相同层厚和 层数,同步进行流速测量和记录,同时记录导航定位仪测量的船速; ,相同深度进行统计平均,然后进行比对;流速剖面 选取同步比测的流速测量数据按相同时间、 仪测量的船速值(平均值)与导航定位仪测量的船速值进行比对,流速最大测量误差和船速最 大测量误差均应满足表1中规定的流速最大测量误差要求;流向最大测量误差和船向最大测 量误差均应满足表1中规定的流向最大测量误差要求 层厚和层数应满足5.2.2的要求 流 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应满足5.2.7的要求 底跟踪最大测量深度应满足5.2.8的要求
GB/T24558一2009 6.6.4自身航行试验 6.6.4.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要求同6.6.3.1 6.6.4.2流速剖面仪安装 安装要求同6.6.3.2 6.6.4.3试验步骤 自身航行试验步骤如下: a)流速剖面仪按安装要求安装于实验船,应装配满足要求的导航定位仪和航向测量仪,并进行 检验; 到达满足试验水深的水域后,实验船选择从漂泊到18kn速度船速达不到18kn时,高速应 b 选择最大船速)跑闭合或正交或选择往返回路航行,每个回路应大于等于5km; 流速剖面仪选择底跟踪方式进行船速测量,并选取满足要求的层厚、间隔和层数测量流速,记 录和显示测量轨迹及轨迹上某一深度层的流和流向,并记录导航定位仪的测量数据; 流速剖面仪测量记录和显示的流速和流向,与平稳流场如;江、河、湖水或试验场海域)的流 速进行比较,验证流速剖面仪流速测量的最大测量误差和合理性; 将流速剖面仪测量的船速值与导航定位仪测量的船速值进行统计平均,然后进行比对,船速最 大测量误差应满足表1中规定的流速最大测量误差要求,航向最大测量误差应满足表1中规 定的流向最大测量误差要求 层厚和层数应满足5.2.2的要求 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应满 足5.2.7的要求 底跟踪最大测量深度应满足5.2.8的要求 6.7电气特性 6.7.1外部电源 用调压器分别将交流电压调为198V和242V,作为输人电源给设备通电,并进行6.5自检检验, 应符合5.3.1的要求 6.7.2电气安全性 按GB18523一2001中7.3.2和7.3.3.1进行检验,应符合5.3.2的要求 应用软件和人机界面检查 换能器阵放人水中,联结设备、电缆和计算机;打开电源,运行应用软件;检验其功能和数据信息;检 验人机界面的显示功能和形式,应符合5.4的要求 环境试验 6. 9 6.9.1低温试验 按GB/T2423.12001中第二篇试验(Ab)的规定进行低温试验,试验后进行6.5自检检验,应符 合5.2.6的要求 6.9.2高温试验 按GB/T2423.2一2001中第二篇试验(Bb)的规定进行高温试验,试验后进行6.5自检检验,应符 合5.2.6的要求 6.g.3湿度试验 按GB/T2423.3一2006中的试验方法对船用式水上设备进行湿热试验,试验后进行6.5自检检 验,应符合5.2.6的要求 6.9.4低温存储试验 按HY016.31992的规定进行低温存储试验,试验后进行6.5自检检验,应符合5,2.6的要求 6.9.5高温存储试验 按HY016.51992的规定进行高温存储试验,试验后进行6.5自检检验,应符合5.2.6的要求
GB/T24558一2009 6.9.6振动试验 按HY016.11一1992的规定进行振动试验,试验等级等同“10'kg以下船舶” 试验后进行6.5自 检检验,应符合5.2.6的要求 6.9.7连续冲击试验 按HY016.13一1992的规定进行连续冲击试验,试验等级为“一级” 试验后进行6.5自检检验, 应符合5.2.6的要求 6.9.8压力试验 按HY016.15一1992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检验换能器壳体应无渗漏 6.10电磁兼容性 按GB/T102502007中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6的要求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出厂时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6 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中有 -项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即判该产品不合格;对该不合格产品,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返修后进行对应 项目的第二次出厂检验 若合格,则确认该台出厂检验合格;若仍不合格,则认为该台出厂检验不合格 表6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外观质量 5.l 6.1 流速、流向 5.2.1 6.6 5.2.2 层数,层厚 6.6.3或6.6.4 5.2.3 6.2.2.1 温度实验室或现场试验 温度恒温水槽试验 5 2.3 6.2.2.2 地理方位 5.2,4 6.3 倾斜摇摆 5.2.5 6.4 自检检验 5.2.6 6.5 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 5.2.7 6.6.3或6.6.4 l0 底跟踪最大测量深度 5.2.8 6.6.3或6.6.4 1 6.7.1 外部电源 5.3.1 2 2 12 电气安全性 5.3. 6.7 应用软件 13 5.4 6.8 14 环境适应性 5.5 6.9 15 电磁兼容性 5.6 6.10 ”表示应进行的检验项目;“一"表示不检验的项目 型式检验 7.3.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者产品转产试制定型,鉴定时 b)正式批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的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GB/T24558一2009 e产品停产一年半后恢复生产时; d) 国家质检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6 7.3.2型式检验的抽样按GB/T2828.1一2003中第10章的抽样方案进行 7.3.3型式检验的合格判据应为检验项目表中除外观质量外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不合格 若有两 台或两台以上不合格时,则判该批型式检验不合格;若有一台不合格时,则应加倍抽样进行不合格项目 复检,其后仍有不合格时,则判该批型式检验不合格;若全部检验合格,该批型式检验产品应判为合格 标志 每台流速剖面仪的外壳上均应有铭牌,铭牌标识至少应有型号、名称、制造单位、出厂编号、出厂日 期等内容 换能器阵的指北方向应有明显标志,船用式流速剖面仪的电子设备的外部接插件应有防混 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 包装 流速剖面仪包装应符合GB/T18522.6一2007第6章的规定 流速剂面仪包装应用专用包装箱包装 包装箱应坚实可靠、经济美观,内部结构应具有加周减 9 震功能 随机文件应用塑料袋封装,其随机文件应包括 a)装箱单, b) 产品合格证书; e)产品使用说明书, d 备件及附件清单 运输 9. .2.1流速剖面仪应在包装完好的条件下进行运输,应能适应任何交通工具运输 9. 2. 2 敞篷运输时应遮蔽货物,防尘、防雨 装卸时,应轻拿轻放 9.3贮存 9.3.1流速剖面仪长期不用时,应在环境温度一30C一55C,相对湿度小于85%的室内,周围无腐蚀 性气体和粉尘,无强电磁场和强烈振动的情况下贮存 贮存时应有托垫,其要求是;距地面30cm以上, 与墙距离40cm以上 9.3.2流速剖面仪从低于零度贮存环境移人工作室温度条件使用时,至少应在工作室温条件下放置 2h以后,才能开箱通电使用 10

阻燃木质复合地板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阻燃木质复合地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阻燃木质复合地板的编号:GB/T24509-2009。阻燃木质复合地板共有6页,发布于2010-04-012010-04-01实施
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的编号:GB/T24559-2009。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共有9页,发布于2010-04-012010-04-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