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199-2012

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

Testmethodsforrodentresistanceofopticalfibercabl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的编号:GB/T29199-2012。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共有25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80.10
  • 实施日期2013-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5页
  • 文件大小912.31KB

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GB/T2919g一2012 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 Testmethodsforrodentresistaneeofopticealfibereable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199一2012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方法A循环鼠咬腐蚀法 5.1 概述 试样 5.2 试验装置及条件 5.3 5.4程序 5.5结果的表示 5.6试验报告 方法B机械模拟鼠咬法 概述 6.l 6.2试样 6.3试验装置 6.4校准程序 1 6.5程序 6.6结果的表示 6.7试验报告 方法c直接鼠咬法 7.1概述 12 7.2试样 12 7.3试验装置及条件 12 7.4程序 1 7.5结果的表示 1 7.6耐鼠咬能力指数的意义 7.7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A的测试流程图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金属铠装层腐蚀穿孔天数折算系数计算 附录c资料性附录)wis istar大鼠试验结果示例 参考文献
GB/T29199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康宁光缆有限公司,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通和实益电 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江 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纪磊、杨世信、肖斌、王振岳、宋志倌、雷非、史惠萍、熊壮、陈晓红、马建林 m
GB/T29199一2012 引 言 光缆行业所说的“鼠害”,通常指光缆由于敷设环境中啮齿动物噬咬而造成的功能失效、服务寿命缩 短和通信中断 鼠害引起的通信故障使社会活动和国民经济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防鼠”概念中的 “鼠”泛指引起此类光缆损坏的啃齿类动物 本标准规定的三种试验方法分别检验光缆防鼠能力的几个不同侧重面:设定标准鼠,通过标准鼠对 光缆的噬咬以及光缆受鼠害后的耐腐蚀能力的综合考评,来统一考评不同光缆的防鼠性能;对不同的鼠 害类型,为提高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并加快测试速度而设计的仿真鼠牙,对光缆穿刺能力的试验;对不同 的鼠害类型,通过鼠类对光缆非金属材料的噬咬破坏特性考评光缆护套对特定目标鼠的防范能力 针 对光缆防鼠能力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目的,可选用本标准所规定的不同方法进行试验 化学方法防鼠及非金属光缆防鼠效果的测试方法待研究 建议本标准的使用者对光缆的防鼠性能指标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收集、比对,明确不同敷设环境对 光缆防鼠性能的要求,指导和推动光缆的防鼠设计、制造和应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第6章“方法B机械模拟鼠咬法”中 与线缆及材料抗啮齿动物破坏能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 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门子路1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 利的责任
GB/T29199一2012 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种防鼠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测试的试样,装置,程序,结果的表示和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单层或多层金属铠装且不含忌避剂等任何化学药剂的光缆、护套材料,金属铠装 材料的防鼠性能评估 其中的金属恺装层可以是金属管,纵包(或绕包)金属带或绞合(或编织)金属丝 具有类似结构的其他线缆等产品的防鼠性能测试也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2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14922.1一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GB14922.22001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 GB14924.22001 GB14924.3一2010实验动物配合饲料营养成分 GB14925一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GB/T16491一2008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GB/T19291一2003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腐蚀试验一般原则(Iso11845;1995,IDT)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对照护套材料referencesheathmaterial 由客户和评估单位共同协商选择的一种用于鼠咬试验、作为比对基准的光缆护套材料 对照光缆试样referencecablesample 用 -定厚度的对照护套材料作为护套层的光缆试样 3.3 单齿痕型碎屑 onetoothmarkgnawedpiece 鼠噬咬试样产生的只有一个门齿咬痕的碎屑,如图1所示 图1单齿痕型碎屑
GB/T29199一2012 3.4 双齿痕型碎屑 twoteethmarkgnawedpiece 鼠噬咬试样产生的有两个门齿咬痕印的碎屑,如图2所示 图2双齿痕型碎屑 3.5 碎屑厚度gnawedpieeethickness 双齿痕型或单齿痕型碎屑垂直于噬咬面的最大厚度 3 6 下门齿长度lowerincisorlength 鼠下门齿尖至内侧牙龈的长度L,如图3所示 图3鼠下门齿照片 3.7 仿真牙simulatedineisors 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作,可以模仿啮齿动物下门牙部分的形状,能代表所测啮齿动物种群下门牙 刺人力学性能的金属部件 3.8 realincisorsmodule 真牙组件 由动物下门牙和金属基座连接而成,可由万能试验机夹头夹持的组件 3.9 仿真牙组件simulatedineisorsmodule 由仿真牙与金属基座连接而成,可由万能试验机夹头夹持的组件 3.10 刺入力penetrationforee 动物真牙或仿真牙刺人被测样品的压力值,用F表示 3.11 刺穿力breakthrouehforee 仿真牙或真牙刺穿金属恺装材料时的刺人力值,用F表示
GB/T29199一2012 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三种防鼠性能测试方法,分别检验光缆对特定鼠种的鼠害及其二次损害的综合耐受 能力,对选定危害鼠种的直接鼠害耐受能力,以及光缆非金属材料耐选定危害鼠种鼠害能力: -方法A循环鼠咬腐蚀法; 方法B机械模拟鼠咬法; -方法C直接鼠咬法 本标准规定的三种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的原理、目的试样、装置、程序和结果的表示等互不相 同,测试结果相互间不具有可替代性 使用本标准的单位可根据测试目的和具备的试验条件选择适当 的方法进行测试 方法A循环鼠咬腐蚀法 5.1概述 本方法使用实验室用鼠和指定腐蚀液,通过鼠咬和化学腐蚀交替进行的“鼠咬一化学腐蚀”循环,对 光缆缆芯以外的结构由外到内进行测试,直至光缆的最内层金属铠装被鼠咬或化学腐蚀穿透性破坏 测试时,首先对光缆进行一定时间的鼠噬咬破坏,造成光缆外层较软材料的穿透性破坏,并导致一层或 多层金属铠装暴露 鼠咬也对暴露的金属铠装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 然后,利用化学腐蚀对受到 损伤并暴露的金属铠装层进行腐蚀穿孔时间测试 “鼠咬化学腐蚀”测试循环以金属铠装的腐蚀穿孔 作为结束 剥除全部待测光缆试样被破坏的金属铠装层及其外层结构,进行下一循环的测试 当光缆 的最内层金属铠装被鼠咬或化学腐蚀破坏后,整个测试过程结束 腐蚀穿孔时间反映出受损伤的金属 铠装层的剩余抵抗能力,由各循环的腐蚀穿孔时间构造出光缆防鼠性能指标 该方法用于综合评估光 缆金属铠装层及其他缆芯外结构的抗鼠噬咬破坏和抗环境腐蚀的能力 本方法所测光缆试样的金属皑装层可以是金属管,纵包(或绕包)金属带或绞合(或编织)金属丝 铠装 本方法的测试流程图见附录A中图A.1 5.2试样 光缆试样应从待检测光缆上任意截取 光缆试样长度应保证试样可以按照5.3.1.2的要求牢固安 装在鼠笼的光缆固定板上,一般取大于或等于100mm、小于光缆固定板宽度 5.3试验装置及条件 鼠笼及光缆试样安装 5.3.1.1鼠笼 鼠咬测试使用20只鼠笼,鼠笼宜用直径不小于2mm的不锈钢丝网制成,网孔的短边尺寸 10mm15mm,网孔长边尺寸不大于50mm 鼠笼结构及各部分尺寸示意图见图4 鼠笼由光缆固 定板分隔为两部分,饲养区和引诱食物放置区 引诱食物放置区各面(包括上盖及光缆同定板)用不透 光的材料制成 鼠笼高250mm,宽180mm,饲养区长250mm,引诱食物放置区长100 mm
GB/T29199一2012 单位为毫米 s 100 说明: 光缆固定板; 饲养区; 引诱食物放置区 图4方法A鼠笼结构示意图 光缆固定板开口居中,宽度70mm,开口下边缘距底部50mm,开口高度h根据待测光缆的直径确 定,应保证光缆安装时可以满足5.3.1.2对光缆间隙、光缆与固定板开口边缘的间隙要求 光缆固定板 开口位置和尺寸见图5 单位为毫米 70 说明: 光缆固定板开口高度 图5光缆固定板开口位置和尺寸 5.3.1.2光缆试样安装 每只鼠笼水平固定3根光缆试样,光缆试样应固定在光缆固定板上远离饲养区的一侧 光缆之间、
GB/T29199一2012 15 光缆与固定板开口边缘之间的间隙应为5mm~ nmm 如果待测试样的最外层金属铠装是纵包金属 带,则安装光缆试样时,最外层金属带搭接部分应在远离饲养区的一侧 如果待测试样的最外层金属恺 装是绞合(或编织)金属丝且内层是纵包金属带,则光缆试样安装时,金属丝内的纵包金属带搭接部分应 在远离饲养区的一侧 光缆试样安装应牢固可靠,保证鼠咬过程中试样不发生转动或平移 纵包金属 带铠装的光缆试样安装示意图见图6 A局部放大 说明 饲养区; 引诱食物放置区; 光缆固定板; -光缆固定板开口; 光缆试样 纵包金属带搭接部分 图6纵包金属带铠装的光缆试样安装示意图 此处所说的光缆试样包括 从待测光缆上截取的,准备进行第一次鼠咬的试样 经过腐蚀测试、剥掉了外层金属铠装,继续进行鼠咬的试样 5.3.2试验用鼠及饲养条件 鼠咬测试应使用12~24周龄(按用于试验时的周龄)、健康的实验室用sD(s gue-dawley)大鼠, sprag g,牙齿健全,其寄生虫学等级相微生物学等级应分别达到GB1822.! 体重应为250g一300 -2001和 5 -2001的清洁级或以上的等级 雕鼠和雄鼠的数量相同,各占总数的50% GB14922.2 试验用鼠不 应重复使用,也不允许使用之前曾用于其他任何试验,研究的鼠 测试期间,每5d重新挑选、更换一批 新鼠 对每一批鼠,前3d不喂食,第4d、第5d正常喂食,饲料应符合GBl4924.2一2001和 GB14924.32010的要求 试验期间正常喂水 饮水应符合GB149252010的要求 饲养房环境要求;试验环境条件及技术指标应不低于GB14925一2010对动物实验设施设备)环 境指标(静态)规定中适用于鼠类的普通环境要求 控制照明条件,昼夜明暗交替时间为12h/12h 满足上述条件的饲养房是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照度及噪声等指标受控的、封闭的环境 废弃物及动物尸体的处理应符合GB14925一2010的要求 5.3.3腐蚀容器及腐蚀液 5.3.3.1腐蚀容器为广口烧瓶等玻璃制容器
GB/T29199一2012 5.3.3.2相对于光缆实际敷设环境下的腐蚀,本方法的化学腐蚀过程是加速的化学腐蚀 使用的腐蚀 液是0.3mol/儿L的盐酸配成氯化钠饱和溶液,其配制方法是;首先配制0.3mol/儿的盐酸溶液,然后添 加氯化钠至饱和 程序 5. .4.1准备光缆试样 按5.2的要求准备60段光缆试样 5.4.2鼠咬 准备20只满足5.3.1.1要求的鼠笼 将光缆试样按照5.3.1.2的要求固定在鼠笼光缆固定板上 随机挑选20只符合5.3.2要求的试验用鼠,雌鼠、雄鼠各10只,每个鼠笼放1只鼠 引诱食物放置区 放人少许饲料 鼠咬持续时间如下 -新的光缆试样或按5.4.5剥除已破坏铠装层的光缆试样鼠咬10d; 根据5.4.3判定为需要延长鼠咬时间的试样鼠咬5d 鼠咬后检测 5.4.3 对鼠咬后的试样进行观测,检查鼠咬破坏到的金属铠装层,统计至少有一个光缆试样金属铠装层暴 露的鼠笼数量 金属铠装层暴露指光缆外层结构受鼠咬破坏后,金属层暴露的面积超过1mm'目视 即可) 若鼠咬破坏了一层以上的金属铠装,鼠笼数量应根据最内层暴露的金属铠装进行统计 若该层 金属铠装被咬穿(在鼠咬阶段,如果发生钢带穿孔,至少钢丝一根断裂,或某层金属铠装以内的结构受到 损伤,则认为这一层金属层被咬穿),则应计人铠装层暴露鼠笼数量 鼠咬后根据下面所列的情况选择 下一步进程: 金属铠装层暴露的鼠笼数不足8个;全部鼠笼继续延长鼠咬时间 金属铠装层暴露的鼠笼数等于或超过8个 金属铠装层暴露且未被咬穿;光缆试样进人到5.4 4化学腐蚀阶段; 金属铠装层已被咬穿且内层仍有金属铠装;光缆试样进人到5.4.5剥除已破坏的金属铠 装层 金属皑装层已被咬穿且内层无金属铠装;测试结束 5.4.4化学腐蚀 将光缆试样上附着的不牢固聚合物残渣清除,清除时不要伤及金属铠装层或其他光缆内部结构 待测光缆试样宜使用橡胶封帽等物品对两端进行密封,密封时不应遮挡鼠咬造成的金属铠装层暴露位 置 每个待测光缆试样使用一个独立的玻璃容器进行腐蚀,每个容器内的腐蚀液要完全浸没光缆试样, 且多于200mL 容器盖上塑料膜,但不应密封 在(23士5)C条件下浸泡光缆试样 腐蚀容器及腐蚀 液的要求见5.3.3 化学腐蚀过程应遵循GB/T19291 2003的规定 每天定时取出试样 在流水中用软毛刷进行轻微机械清洗,去除附着不牢固或疏松的腐蚀产物(参 考GB/T165451996/1so84071991) 检测光缆试样的金属铠装层是否穿孔,检测后更换新的腐蚀 液 腐蚀穿孔是指腐蚀过程中,对于金属带或金属管铠装层,目测出现面积超过1mm的内层结构暴 露;腐蚀断是指绞合(或编织)金属丝铠装层中任一金属丝被腐蚀断 腐蚀穿孔(或腐蚀断)的光缆试样停止腐蚀,所有待测光缆试样均腐蚀穿孔,则该阶段的腐蚀测试完 成,记录光缆试样的腐蚀穿孔(或腐蚀断)天数 直接被咬穿的试样的腐蚀穿孔天数记为0 若腐蚀超 过指定的最大天数后(最大腐蚀天数由送检方与测试单位协商确定),光缆试样仍未腐蚀穿孔(或腐蚀
GB/T29199一2012 断),可中止腐蚀 记录中止腐蚀时光缆试样已进行的腐蚀天数,可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实际腐蚀穿孔(或 腐蚀断)天数不低于此天数 若已腐蚀的金属铠装层内层仍有金属铠装,按照5.4.5剥除所有光缆试样已被破坏的金属铠装层 若内层没有金属铠装,则测试结束 5.4.5剥除已破坏的金属铠装层 将光缆试样已破坏的金属铠装层及其外层结构剥离,剥离时不应损伤光缆内部结构 返回5.4.2 继续进行测试 5.5结果的表示 按照方法A进行鼠咬测试的光缆,其防鼠性能指标按式(1)进行计算 R RA 式中 R 光缆防鼠性能指标; M -进行化学腐蚀的金属铠装层的层数 R 第i层金属铠装的防鼠性能指标 R按式(2)进行计算,常见鼠咬天数对应的R,计算公式 可参见表1 '-10 十司 R= .5×" 2 式中: -第层金属铠装的鼠咬天数,指从测试开始或上一次化学腐蚀后到该层铠装腐蚀前的全部鼠 咬天数; -第;层金属铠装腐蚀穿孔天数的平均值,等于试样腐蚀穿孔天数之和除以进行腐蚀的和被直 接咬穿的试样总数 金属铠装层腐蚀穿孔天数折算系数,应根据附录B进行计算 表1 常见鼠咬天数对应的从计算公式 鼠咬天数! R计算公式 1o 15 e(0.5+ 20 c(1十t 25 c1.5十 c.(2十 30 5.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委托单位,试验单位; b光缆试样名称,数量,规格(或截面结构,来源及生产厂家 试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应显示品系,动物等级等信息),试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明(应显示试验 环境条件分类级别等信息);
GB/T29199一2012 d)动物试验温度范围、湿度范围及其他状态调节条件范围,化学腐蚀溶液温度范围 e)试验程序 f)试验过程中的检测结果; 光缆防鼠性能指标的计算 g h试验日期、人员及其他要求等 6 方法B机械模拟鼠咬法 6.1概述 金属铠装是光缆制造行业内广泛使用的物理防鼠设计 不同种类的鼠对光缆的破坏能力各不相 同,本方法选取在光缆应用环境中种群数量大且对光缆危害频繁的单一鼠种或不同鼠种的门牙,制作成 动物真牙组件 通过测定真牙的刺人力特性,制作出模拟其典型刺人力特性的金属仿真牙组件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金属仿真牙组件,使用机械刺人试验的方法模拟啮齿动物对光缆用金属铠装材 料的噬咬破坏,测定光缆用金属铠装保护材料的耐鼠咬能力的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试通信用室(野 外和通信用室(局)内各类型光缆金属皑装保护材料耐啃齿动物门牙噬咬穿刺的力值;测定不同厚度、材 质的金属铠装材料耐同一种鼠噬咬的力值;测定同一种金属铠装材料耐不同鼠种噬咬的力值;测定金属 铠装材料经过化学腐蚀后耐鼠噬咬力值的变化评估 本方法用于评估选定的啮齿类动物破坏光缆金属 铠装层需要的刺穿力值和金属铠装材料耐指定鼠种一次咬穿的力值 本方法所测的金属铠装层可以是金属管、纵包(或绕包)金属带 6.2试样 6.2.1试样分类 被测试样分为金属带试样和金属带偿装光缆试样 当需要测试金属恺装材料经过化学腐蚀后耐鼠 噬咬力值的变化时,还应按照6.2.2.3进行化学腐蚀处理 6.2.2试样制备 6.2.2.1金属带试样 将金属带材料或轧纹金属带裁剪成40mm×20mm的长方形,每组5个试样 6.2.2.2金属带铠装光缆试样 当取得金属带试样有困难时,可截取50mm长度光缆试样,抽出待测金属层以内的光缆元件,剥除 金属层以外的光缆组件,露出金属保护层,每组5个试样 6.2.2.3化学腐蚀试样 当需要试验金属铠装材料经过化学腐蚀后耐鼠噬咬力值的变化时取满足6.2.2.1或6.2.2.2要 求的试样,每组5个,共8组 其中一组作为对照,不进行腐蚀处理 对于钢带应使用0.3molL的 HC溶液 用酒精灯火焰或适当的有机溶剂去除金属带表面的塑料复合膜 每个烧杯放人一组试样 倒人200mL腐蚀溶液 试样在(23士5)条件下分别浸泡1d7d,每隔24h取出1组试样用水冲洗 干净后晾干 如需增加腐蚀天数,则每增加一个时间测试点,相应增加一组腐蚀试样
GB/T29199一2012 6.3试验装置 6.3.1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简称试验机 万能试验机应满足G;B/T16491一2008所规定的0.5级电子式万能试验机要求 最大容量为 0.5kN或1kN 6.3.2V形槽 固定于试验机基座,用于安装被测试样的V形金属槽 6.3.3动物真牙组件 根据选取的测试鼠类,按照6.4.2制作而成, 6.3.4 仿真牙组件 金属仿真牙组件是代表动物真牙的平均刺人力特性,按照6.4.3制作而成 6.3.5不锈钢管 用于支撑金属带试样,与光缆缆芯直径相同的不锈钢管 其管壁厚度不宜低于0.5mm,侧面有直 径为(6.0士0.5)mm的圆孔 如图7所示 说明 V形槽; 不锈钢管 试样 3 真牙或仿真牙; 金属管; 金属基座; 试验机夹头 图7 刺入力测试试验装置
GB/T29199一2012 校准程序 6.4.1 校准用试样 校准用试样的材料宜为高密度聚乙烯,其制备方法应按GB/T1040.2一2006中6.2的规定通过压 mm×20mmm×5mmm 塑或注塑而成,其外形尺寸应为40" m(长度×宽度×厚度) 试片表面应无可见裂 痕、划痕或其他缺陷,内部应无气泡 6.4.2真牙组件的制作 根据选取啃齿动物品种(鼠种)要求,应选择每组不少于20只,雌雄各半,体重在正常范围,上下门 牙无缺失的健康成年鼠 截取被测动物的下门牙,如图8所示,将真牙牙根部分插人金属管,在金属管 中填充固化胶粘合固定金属基座用于试验机夹头夹持 金属基座和金属管的尺寸可根据试验机夹头 结构的具体情况面定 组件的各部件承力强度应大于渊试强度要求 说明: 金属基座; 金属管; 真牙或仿真牙 3 图8真牙、仿真牙组件 6.4.3仿真牙组件的制作 使用硬度超过被测试样的合金材料,按照咕齿动物真牙尖端部分的形状,按1:1比例制作并打磨 成啃齿动物下门牙的仿真牙 如图8所示,将仿真牙牙根部分插人金属管,在金属管中填充固化胶粘合 固定,金属基座用于试验机夹头夹持 组件的各部件承力强度应大于测试强度要求 6.4.4仿真牙的校准 6.4.4.1测试动物真牙的刺入力曲线 用夹头将动物真牙组件夹持紧固于试验机可移动横梁上,将校滩准试片平放并固定在试验机V形 槽上 调整可移动夹头角度使牙尖部分与被测校准试片保持垂直,调整试验机横梁的位置,使牙尖刚好接 触被测试样的表面,且压力显示值应在0.1N1N之间,作为刺人试验的初始位置,即位移为零 控制试验机横梁以2.0mm/min速度向下移动,使牙尖刺人校准试片位移达到2.0mm时停止,同 步记录刺人力随位移变化曲线 每套动物真牙组件应重复测试3次,记录3次试验的测试结果 更换动物真牙组件,重复上述测试步骤,可获得共60组动物真牙的刺人力随位移变化曲线 参见 10o
GB/T29199一2012 附录C的图C.1 取上述60组曲线的平均值,拟合出一条代表该种啮齿动物的平均刺人力学性能的刺人力随位移变 化曲线 6.4.4.2校准及统计学检验 更换动物真牙组件为仿真牙组件,按照上述动物真牙测试步骤进行测试,获得仿真牙的刺人力随位 移变化曲线 每一仿真牙测试次数不少于三次 比较仿真牙和真牙刺人力曲线的差异,通过精细打磨距仿真牙尖2mm长度部分的锐度和光洁度 反复测试,直至其刺人力曲线与动物真牙的平均刺人力曲线满足下面的条件 以位移间距小于或等于0.25 1,取真牙刺人力平均值和仿真牙刺人力平均值两组数据进行统计 mm, 学的显著性检验 如检验合格,则仿真牙组件即可作为代表该品种啮齿动物真牙的平均刺人力学性能 的标准仿真牙 参见附录C的图C.2. 6.5程序 6.5.1在V形槽中放置试样支撑用不锈钢管,开孔向上 将金属带试样覆盖在开孔上,沿钢管侧壁紧 密贴合后固定 在放置经过化学腐蚀处理的试样前,应用5倍放大镜检查试样有无穿孔 如发现穿孔 则试验结束,记录穿孔时的腐蚀时间,刺穿力值记为零 如无穿孔,则进行下面6.5.3试验 对于含金 属保护层的光缆芯试样可直接放在V形槽中固定 6.5.2用试验机可移动夹头将仿真牙组件夹住,使牙尖向下 调整试验机横梁的位置,使牙尖刚好接 触被测试样的表面,且压力显示值应在0.1N1N之间,作为刺人试验的初始位置,即位移为零 6.5.3控制试验机横梁的移动速度为(2士0.1)mm/min向下运动,使仿真牙组件刺人金属铠装材料 或光缆芯试样表面,直至试样被刺穿或力值达到试验设定的上限 电脑同步记录相应刺人力随位移变 化的曲线 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记录每组5个试样的测试曲线 6.6结果的表示 分析刺人力随位移变化曲线,计算出屈服力值即求得刺穿力F,(N) 记录每组5个试样刺穿力的算术平均值和最小值,分别代表鼠种的平均刺穿力和最小刺穿力 对于经腐蚀处理的试样,应记录平均和最小刺穿力值按天数变化的曲线 测试结果对试样耐鼠咬能力的评估参见附录Cwistar大鼠试验结果的示例 由刺人力随位移变化曲线分析计算屈服力值即求得刺穿力F,(N)的方法参见附录c的图c.3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委托单位、试验单位 b 光缆缆芯的名称,数量,金属铠装材料,规格(或截面结构,来源及生产:厂家; 动物来源,动物特征描述,包括试样噬咬用鼠与对照试样噬咬用鼠种类,性别、体重和典型的下 门齿切割面长度描述等; 化学腐蚀溶液温度范围; 试验程序; 试验过程中的测试曲线及其他数据; B统计分析及重要变量的计算及结论 h试验日期、人员及其他要求等 11
GB/T29199一2012 方法c直接鼠咬法 概述 不同种类的鼠对光缆护套材料的破坏能力各不相同,同一种鼠对不同护套材料噬咬破坏能力也不 相同 本方法根据需要,采用在光缆应用环境中种群数量大且对光缆危害频繁的单一鼠种或不同鼠种 对光缆或护套材料试样进行鼠咬试验,观察分析动物对光缆试样,不同种类光缆护套材料的噬咬统计特 征,得到咬掉指定体积的护套材料所需的噬咬次数 不同鼠种对同一材料的噬咬次数(对于光缆则是各 层材料噬咬次数的叠加)之比可反映出该材料(光缆护套层)对不同鼠种的抵抗能力差异 同一鼠种对 不同材料的噬咬次数(对于光缆则是各层材料噬咬次数的叠加)之比可反映出不同材料(光缆护套层)对 同一鼠种的抵抗能力差异 本方法用于评估通信用室(野)外和通信用室(局)内各类型光缆护套层材料 相对耐鼠咬能力指数 7.2试样 7.2.1试样厚度要求 试验材料厚度最小值应大于鼠咬碎屑平均厚度的3倍值或大于待测试动物下门齿切割面长度值 鼠咬碎屑平均厚度值可以通过进行本标准规定的试验,应用尺寸为150mm长,30mm宽,厚度大 于待测试动物下门齿切割面长度的矩形材料试样获得 7.2.2光缆试样制备 光缆试样与对照光缆试样尺寸应制作成同一长度,长度宜为150mm长或其他适合鼠笼内放置且 便于试验观察的长度 光缆外护套材料应为待试验材料,厚度应满足7.2.1要求 7.2.3材料试样 7.2.3.1材料试样通用要求 所有试验材料与对照材料试样几何尺寸规格应当一致 试样制备应满足GB/T1040.2一2006中 6.2规定 7.2.3.2材料试样 材料试样应采用单一待试验材料制作,试样形状宜为矩形片状或其他适合鼠啃咬的形状 矩形片 状试样的尺寸宜为150n mm长,30mm宽 任何形状试样材料厚度应满足7.2.3.1对厚度的要求 试验装置及条件 7.3.1试验用鼠及数量要求 按评估鼠种要求,应选择每组不少于20只,共分为试验A组与对照B组两个组,雌雄各半,体重在 正常范围,上下门齿无缺失的健康成年动物 根据评估目的不同,A,B两组试验动物也可按评估要求 选择不同种类鼠 7.3.2防疫与疾病控制要求 采用野生的啃齿动物鼠)进行试验,试验用的动物不得从疫区捕捉,不得使用明确携带传染病病原 体的动物;试验前动物应先饲养观察一周 12
GB/T29199一2012 试验场所、饲养与试验环境选择、个人防护措施、用品用具、噬咬碎屑试验产生的垃圾和处死后的 动物与环境消毒等应按当地政府疾病控制的要求 7.3.3鼠笼 鼠笼应能约束测试用鼠的活动范围,易于取放和观察测试试样 鼠笼应易于清洁,便于饲养和收集 鼠咬试样碎屑 鼠笼材料应对饲养鼠无害,与被测试样材料不同,当采用同类或相近材料时,鼠笼材料 颜色应与测试试样材料颜色明显不同 鼠笼的长度宜为动物体长1.5倍以上,但不小于26em,宽度宜 为动物体宽3倍以上,但不小于14cm,高度宜为动物的立高1.5倍以上,但不小于17c cm 一个鼠笼放 -只试验用鼠 7.3.4鼠的喂养 喂养时需不间断提供清洁饮用水,可采用定时或不定时喂养鼠饲料 7.3.5其他用品 千分尺、卡尺、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供水瓶和鼠饲料,防护衣物、手套及口置等 7.4程序 7.4.1试样数量与放置要求 A组鼠笼和B组鼠笼中分别放人相同数量的试验试样和对照试样,试样的放置或固定方式可根据 鼠种的不同习性确定 7.4.2 试验要求 每天定时观察试样被鼠咬破坏情况,并对破坏部分进行照相与记录,收集可见的散落于鼠笼中或鼠 粪中的被咬下的材料碎屑,消毒,洗净干燥后,选择双齿痕型和单齿痕型碎屑,分别用十万分之一分析天 平和千分尺测试双齿痕型和单齿痕型碎屑的重量和厚度 7.4.3单只鼠咬测试结束要求 当某一编号鼠对测试试样噬咬收集到的双齿痕型和单齿痕型碎屑的对应鼠单门齿咬痕合计数量超 过100个时,可结束该鼠对试样的噬咬试验 7.4.4试验结束的条件 当满足7.4.3试验要求的试样和对照试样数量均已超过雌雄各7只时,可以结束对该试样和对照 试样的鼠咬动物试验 可以通过增加试验时间或增加试验动物和试样数量的方式获得满足7.4.3与本条款要求的雌雄鼠 数量 7.5结果的表示 7.5.1单只鼠双齿痕型碎屑平均重量计算 将每一符合试验结束条件的试样的双齿痕型碎屑重量的一半值与单齿痕型碎屑按碎屑重量进行由 高到低的排序,取前20%数据,但累计齿痕数量不少于100个,计算对应单一齿痕碎屑的平均重量,单 一齿痕碎屑平均重量值的两倍为该试样双齿痕型碎屑的平均重量 13
GB/T29199一2012 7.5.2鼠群双齿痕型碎屑平均重量、体积计算 一组试验或对照试样的双齿痕型碎屑平均重量是应用7只以上雌鼠、7只以上雄鼠噬咬试验或对 照试样的双齿痕型碎屑平均重量的平均值 平均体积值应根据材料比重和平均重量值计算获得 7.5.3鼠群噬咬碎屑的平均厚度 将每一符合试验结束条件的试样的双齿痕型碎屑重量的一半值与单齿痕型碎屑测试记录按碎屑重 量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取前20%数据,但累计齿痕数量不少于100个,计算对应碎屑的平均厚度 再 用7只以上雕鼠、7只以上雄鼠噬咬试验的碎屑平均厚度的平均值作为鼠群对试样噬咬碎屑平均厚 度值 7.5.4耐鼠咬能力指数定义与计算 耐鼠咬能力指数R由式(3)定义: 斗 R,= V 习 网 式中: 试验光缆中护套层数,当类似于聚乙烯外被覆尼龙的护套层应分开计护套层数,对护套厚 度小于用相同材料测试获得的平均碎屑厚度时,该层护套不计人护套层数 对照光缆护套层数,当类似与聚乙烯外被覆尼龙的护套层应分开计护套层数,对护套厚度 2 小于用相同材料测试获得的平均碎屑厚度时,该层护套不计人护套层数; V A组)鼠在破坏光缆前需咬掉的试验光缆第i层护套材料体积,可定义为单位长度光缆所 对应i层护套体积; B组)鼠在破坏光缆前需咬掉的对照光缆第层护套材料体积,可定义为单位长度光缆所 对应层护套体积 V 是试验得到的鼠可一口咬掉试验光缆第i层护套材料的平均体积: 是试验得到鼠可一口咬掉对照光缆第层材料的试验平均体积 7.6耐鼠咬能力指数的意义 当A,B组鼠为同一鼠种时 aR,>1时,R,越大,表示试样比对照试样耐此鼠种噬咬的能力越强 bR,=1时,表示试验试样与对照试样耐此鼠种噬咬的能力相同 R,GB/I29199g一2012 动物来源,动物特征描述,包括试样种类、性别等 c d) 动物试验温度范围,湿度范围及其他状态调节条件范围; 试验程序; e f 试验过程中的检测结果; g 试验碎屑收集与测试记录、计算结果和试验样品与对照样品的试验计算结果是否存在具有统 计意义差异的检验结果; h)耐鼠咬能力指数的计算及结论 试验日期、人员及其他要求等 15
GB/T29199?2012 ?A 淶?? A?? ·??A???A.1 ?? ?? ? 踯? ? ? ? ? ? ? ? ?? · ? ? ?A.1·??A?? 16
GB/T29199一2012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金属铠装层腐蚀穿孔天数折算系数计算 B.1绞合(或编织)金属丝铠装层腐蚀穿孔天数折算系数 光缆横截面上绞合(或编织)金属丝铠装层的几何参数定义见图B.1 其中,a是金属丝截面椭圆 的短轴,6是金属丝截面椭圆的长轴长,厂是绞合(或编织)金属丝内接圆半径 按式(B.1)和式(B.2)分别定义变量S 和S B.1 S =x[(ra)一 S=N×rb B.2) 式中 -纹合(或编织)金属丝的根数 N--一 绞合(或编织)金属丝铠装层的折算系数c,由式(B.3)定义 B.3 s 说明 金属丝截面椭圆的短轴长; 金属丝截面椭圆的长轴长; -绞合(或编织)金属丝内接圆半径 图B.1光缆横截面绞合(或编织)金属丝铠装层几何参数示意图 B.2金属带或金属管铠装层腐蚀穿孔天数折算系数 金属带或金属管铠装层腐蚀穿孔天数折算系数取1,即c;=! 17
GB/T29199一2012 B.3铠装层腐蚀穿孔天数折算系数小结 综合B.1和B.2,金属铠装层腐蚀断的天数折算系数计算公式见式(B.4. 对于金属带或金属管铠装层 B.4) S 对于绕包金属丝铠装层 s 式中: 其定义见式(B.1)和式(B.2) S,S 18
GB/T29199一2012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wistar大鼠试验结果示例 图c.1为wistar大鼠真牙刺人HDPE校准试片试验中刺人力随位移变化曲线,每条曲线表示- 个 wistar大鼠真牙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图c.2为wistar大鼠刺人力平均值与仿真牙刺人力平均值的 随刺人深度变化曲线,经统计显著性水平a=0.05的双边配对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120 100 80 60 40 20 .5 1.5 1.0 位移d/mm 图C.1wistar大鼠真牙组件的刺入力曲线 100 真牙平均值 仿真穿平地的 60 40 20 位移u/mm 图c.2wistar大鼠真牙和仿真牙的刺入力平均值随位移变化曲线 19
GB/T29199一2012 图C.3为某型号复合钢带采用wistar大鼠仿真牙刺人的试验结果,其刺穿力F为52.9N 设F 为啃齿动物最大咬合力,指定品种鼠的最大咬合力F,可在自然条件测试,或在麻醉条件下通过电刺激 表面咬合肌的方法得到,(参见参考文献[2],参考文献[3] 据报道wistar大鼠在自然条件下的最大 咬合力在9.3N46.6N之间,在麻醉条件下通过电刺激测得的最大咬合力在25.8N50.2N之间 参见参考文献[2]) 可见wistar大鼠咬穿上述示例中复合钢带的可能性非常小 刺穿力F 30 20 位移/mm 图c.3某型号复合钢带试验结果 20
GB/T29199一2012 参 考 文 献 [1]GB/T16545一1996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腐蚀试样上腐蚀产物的清除(idtIsO8407:1991) ofOralBology [2]ROBINsMw.Bitingloadsgeneratedbythelaboratoryrat[].Archives 1977,22(1):43-47. rodents [a]FREMANPw.LEMENcA.Asimplemorpholoeiealpredhictorofbieoreim ]JournalofZoology,2008,275(4):418-422.

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GB/T29199-2012

光缆是一种由光纤、保护套以及其他组成部分组成的通讯电缆,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由于其高带宽、低传输损耗、信号干扰小等优势,使得光缆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光缆可能会受到啮齿类动物的侵蚀和破坏,例如野外、山区等地。这些啮齿类动物通过啃咬光缆的保护层和外皮,导致光缆内部的光纤暴露在外,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光缆的防鼠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估。

GB/T29199-2012是一项规范,详细描述了光缆防鼠性能的测试方法。该规范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光缆防鼠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 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和试验样品的准备;
  •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可能产生的误差;
  • 测试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根据GB/T29199-2012规范,可以通过对光缆的外观、外皮厚度、机械强度等指标进行测试来评估其防鼠性能。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保证测试样品的代表性、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并且对数据进行充分的统计处理,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光缆防鼠性能的测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合理的操作和处理。相信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这一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扫描探针显微镜漂移速率测量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扫描探针显微镜漂移速率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扫描探针显微镜漂移速率测量方法的编号:GB/T29190-2012。扫描探针显微镜漂移速率测量方法共有19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公用电信网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主叫用户号码信息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公用电信网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主叫用户号码信息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公用电信网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主叫用户号码信息的编号:GB/T29200-2012。公用电信网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主叫用户号码信息共有29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