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4089-2017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TestparametersandtestmethodsforVHF/UHFfrequencybandradiomonitoringanddirectionfindingsysteminOA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4089-2017。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共有18页,发布于2017-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60
  • 实施日期2017-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1.39M

以图片形式预览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GB/T34089一2017 VHF/UH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 参数和测试方法 TestparametersamdtestmelthodsforVHrF/Hrfrequeneybamdradio momtorimganddireetionfimdimgsysteminoAIS 2017-07-31发布 201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疙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4089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敬杰、王爱举,宋起柱、陶洪波、薛永刚、戴晓放、王俊峰、张莎、崔晓曼、赵越、 刘新浩、尹玉昂、闫肃、张科
GB/34089一2017 VHF/UH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 参数和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的测试条件,测试设置和测试参数及方 法包括监测系统监测灵敏度、监测系统场强测量精度、监测系统颗率测量精度,监测系统识别信号能 力、测向系统测向灵敏度、测向系统测向精度、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和系统对瞬时 信号的监测、测向能力等 本标准适用于VIHF/UHF频段内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开场测试,包括移动监测测向系统、可 搬移监测测向系统、固定监测测向系统的参数测量和在用移动监测测向系统、在用可搬移监测测向系统 的参数校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固定监测测向系统固定安装后的现场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03一2010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和测试方法 术语和定义、缩胳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开阔场openareatestsite 平坦、空旷、电导率均匀良好、无任何反射物的试验场地 3.1.2 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radiomonitoringanddreetonfindngsystem 由无线电监测系统、无线电测向系统组成的用于无线电频谱监测与测向工作的测试系统 3.1.3 监测系统频谱发现灵敏度spetrumdiscoeryingsensitivityofmonitoringsystem 监测系统在规定工作模式和工作带宽的条件下,通过系统提供的频谱功能,系统获得一定载噪比情 况下所需的开场信号场强 3.1.4 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intermodulationrejeetioofdireetionfindingsystem" 当系统接收多个较大信号时,测向系统抑制其非线性原因引起互调信号的能力 3.1.5 alduration 信号最小驻留时间 miimumsigna 监测系统能够正确捕获到目标信号所需的信号驻留时间的最小值,以及测向系统获得一个达到标
GB/T34089一2017 称测向精度要求的示向度需要的信号驻留时间的最小值 3.1.6 监测系统场强测量精度fieldstrength fmmtrn尽野stcm accuracy" 监测系统在规定的信号电平范围内,测量的信号场强值与到达被测系统天线实际的信号场强值 之差 3.1.7 监测系统频率测量精度frequeneyaccuraceyofmonitoringsystem 监测系统测定的信号频率值与该信号频率的实际值之差 3.1.8 监测系统识别信号能力signalidentifieatingabilityofmonitoringsystem 监测系统对各种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能力 3.1.9 测向系统测向精度direetionfindimgaceuraeyofdireetonindingsystem 测向系统所测得的示向度与被测辐射源的真实方位之间的角度差 3.1.10 fmdng 测向系统测向灵敏度directionfindingsensitinityfdireetion System 在规定的测向精度内,测向系统能测定的辐射源来波方向的最小信号场强值 3.1.11 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in-bandimmunityofdireetiomfindingsstem 在同信道内有干扰信号的情况下,测向系统对主信号保持一定测向精度的能力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自动频率控制 AutomaticFrequeneyControl) AFC: 目动增益控制 CGainContol Automatic 、 A 幅度调制 Modation) Ammplitude PsK (BinaryPhase 相相移键控 Shifkeyime) 二 FM: 频率调制 (FrequeneyModdatio) O)ATS OpenAreaTestSite) 开阔场 UHF UltraHighFreguency 特高频 VHF: 甚高频 VeryHighFrequency 测试条件 4.1测试环境要求 开场测试是在露天的开阔场环境下进行,测试时场地天气应符合被测系统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开场测试的环境要求如下 环境温度;一10C一45C 环境湿度:l0%~80% 大气压强:86kPa106kPa 4.2测试系统及要求 测试系统要求如下
GB/34089一2017 发射系统包括信号发射设备、馈线、发射天线、发射塔等装置,其中发射天线的极化应有垂直和 a 水平两种方式,架设高度不低于被测系统的天线高度,且与被测系统天线间的传播路径无 遮挡 注:为减少对空中的电磁辐射,同时降低对信号源发射功率的要求,可采用3dB波瓣角度不小于30°的定向天线 场强测量系统包括信号电平测量设备、接收天馈线、固定装置等 b 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的频率范围,功率容量、输出功率、信号类型等应满足被测系统 的要求 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均应取得计量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d 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度,具体要求如下 -转台和转台位置指示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0.2; 一测试仪器仪表的测量误差频率、测量误差要优于被测系统允许误差1个数量级,场强测量 误差要优于被测系统允许误差的1/3 4.3测试场地要求 测试场地应地面平坦,周围没有高大遮挡物,大小至少要有20入长和15入宽(入指被测系统最低测 试频率的波长) 测试场地应远离强辐射源,无再次辐射场;在测试频点上,干扰信号应不高于被测系统 标称灵敏度,电磁环境应符合GB/T25003-2010中对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站电磁环境干扰允 许值和周边障碍物的限制要求 每次测试前,应对电磁环境进行测量,以避开空中干扰信号 4.4工作频率 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工作频率;30MHz一3000MHz 测试设置 5.1测试频点选择 频点设置适用于监测系统监测灵敏度、监测系统场强测量精度、测向系统测向灵敏度、测向系统测 向精度的测试,其他项目的频点设置为被测系统工作频段的高,中、低三个频点 确定频点时,在标称频点士5MHz范围内随机选择,且要避开空中信号,具体频点选取方法见表1 表1测试频点划分列表 序号 频段范围 频率间隔 频点数 30MHz50MHz 5MH2 至少5个频点 50MHz150MH么 10MHz 至少10个频点 150MHz一500MHz 0MHz 至少18个频点 500MHz3000MHz 50MHz 至少51个频点 3000MHz以上 100MHz 每段频率的频点选择应从该段频率的起始点开始选择,频点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5.2方位间隔选择 在开展和测试角度有关的项目测试时,测试方位间隔为15°
GB/T34089一2017 5.3被测系统状态 被测系统应满足如下状态 被测系统天线架设高度应为正常工作时的高度(执行固定监测测向站测量时,其天线的架设高 a 度参考中型移动监测测向车天线的架设高度); b)针对移动监测测向车的测试,要在车辆启动后进行测试 c 在开展和测试角度无关的项目测试时,设置被测系统标称0"对准发射系统; d 测试前,应对被测系统进行充分预热 6 测试方法 6. 概述 测试主要采用三角法场强测试,被测系统天线.场强测量系统天线和发射系统天线组成等腰三角 形,发射系统天线位于三角形的顶点,被测系统天线和场强测量系统天线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两个底点, 发射系统天线到被测系统天线的距离与到场强测量系统天线的距离应相同,两者之间距离为D,D不 小于10a(入指被测系统最低测试频率的波长),被测系统、场强测量系统及发射系统至场地边缘的距离 为5a,具体如图1所示 发射系统天线发出的信号到达被测系统天线和场强测量系统天线处的信号场 强相等,此时场强测量系统处的场强值即为被测系统处的场强值 被测系统 发射系统 5 场强测量系统 图1通用测试场地布局 6.2监测系统监测灵敏度 6.2.1测试布局 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如下 按图1布置被测系统 a 测试前,应确认发射系统所发信号到达被测系统天线和到达场强测量系统天线所在位置的场 b 强相等,或做相应校准补偿 场强测量系统天线与被测系统天线应保持适当距离,最大可能避免场强测量系统和被测系统 之间的相互影响.图1中夹角a应不小于30°
GB/34089一2017 6.2.2测试步骤 发射系统发射天线与被测系统天线极化方式应一致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被测系统AFC打开,衰碱为零 根据被测系统工作频率范围,按照表1选择测试频率f.(i一 a 1,2n),测试频点上应无外界干扰 以监测系统的频谱载噪比达到6dB为目标,查验此时被测系统需要输人的信号场强大小如 果被测系统不具备频谐功能,则不执行该项测量,但要在报告中对该情况予以标注) 设置其 他参数,使被测系统处于最佳接收状态 设置发射系统输出为标准单载波信号,并按照上述测 试频点设置发射系统与被测系统工作频点f,,调整发射系统输出功率直至被测系统处监测到 的频谱载噪比为6dB(要在系统取10次平均情况下测量,如系统无平均值功能.不执行该项测 量,但要在报告中对该情况予以标注 开启场强测量系统,置其工作频率为当前测试频率f.记录此时场强测量系统的读数(计算其 10次平均值),此数值即为被测系统在该频点的系统频谱发现灵敏度 d 改变测试频率fi,重复步骤b)、步骤c). 注:监测系统频谱发现灵敏度主要通过监测系统提供的频谱功能,考察整体系统(包括天线、馈线、接收设备)发现 小信号的能力 6.2.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2 监测系统监测灵敏度测试数据记录表 表2 测试频率 频谱发现灵敏度 序号 MHz dBpV/m 注,监测系统监测灵敏度取以上数值的平均值,计算方差,并标注对应的频谱分辨率带宽(或频谱sPAN和频谱 点数). 6.3监测系统场强测量精度 6.3.1测试布局 按图1布置被测系统,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见6.2.1 6.3.2测试步骤 发射系统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式与被测系统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一致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根据被测系统工作频率范围,按照表1设置测试频率r(i=1,2n),置被测系统分辨率带 宽为最小,自动增益控制AGC打开,自动频率控制AFC打开 b 开启发射系统,设置发射系统工作频率为当前测试频率f,,设置发射系统输出为标准单载波 信号
GB/T34089一2017 开启场强测量系统,置其工作频率为当前测试频率f; 调整发射系统输出功率,使得场强测 量系统测得的电平值高于被测系统标称灵敏度20dB,读出(计算其10次平均值)测量结果E dBpV/m). d 开启被测系统的场强测量功能,读出(计算其10次平均值)测量结果E'dBpV/m). e 计算系统场强测量精度AE(dB)见式(1),记录测量结果 AE=E,一E" fD 改变测试频率f,重复步骤b)步骤e). 6.3.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3 表3监测系统场强测量精度测试数据记录表 测试频率 场强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被测系统测量结果 场强测量精度AE 序号 MH dE lBpV/m dBpV/m 注,监测系统场强测量精度取最差值,并标注对应频点 6.4监测系统频率测量精度 6.4.1测试布局 按图1布置被测系统,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见6.2.1 6.4.2测试步骤 被测系统设置为最佳频率测量工作状态,发射系统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式与被测系统天线的极化方 式应一致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设置测试频率,为被测系统工作颗段内高,中,低三个频点之一,自动增益控制AGc打开 a b)开启发射系统,设置发射系统工作频率为当前测试频率f,设置发射系统输出为标准单载波 信号,调整其输出功率,使场强测量系统天线处的接收电平高于被测系统标称灵敏度20dB, 从被测系统读出接收到的信号频率f',计算绝对频率测量精度f,和相对频率测量精度 f',见式(2)和式(3),记录测试结果: A/=|一1 -A 4f=- (3 设置被测系统工作频段中高、中、低的另外两个频点,重复步骤b),步骤e),记录测试结果 d 6.4.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4
GB/34089一2017 表4监测系统频率测量精度测试数据记录表 发射系统频率 被测系统读出频率 绝对测量精度 相对测量精度 序号 MHz MHz Hz 10-" 注,绝对和相对测量精度均取最差值,并分别标注对应频点 6.5监测系统识别信号能力 6.5.1测试布局 按图1布置被测系统,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见6.2.1 6.5.2测试步骤 本测试方法基于人工统计模式进行 在被测系统工作频率范围内设置频点,按标称的信息设置被测系统参数,发射系统发射天线与被测 系统天线极化方式应一致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开启发射系统,设置发射系统矢量信号源输出频率,为被测系统工作频段中的高、中低三个 a 频点之一,设置发射系统输出为标准单载波信号,调整发射系统输出功率,使得场强测量系统 天线处的接收电平高于被测系统标称灵敏度30dB; 设置发射系统信号源调制方式为被测系统标称的调制识别方式,并调整其他调制参数,如调制 频率,调制频偏、调制速率等; 启动被测系统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功能,此时被测系统应显示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结果,记录 测试结果,并记录完成识别需要的时间长度; 依次改变矢量信号源的调制方式(应覆盖被测系统标称的所有调制识别方式),重复步骤b)、 步骤e); 设置被测系统工作频段中高中、低的另外两个频点,重复步骤b)步骤d),记录测试结果 6.5.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5 表5监测系统识别信号能力测试数据记录表 识别结果 FM AM BPSK 工作频率 序号 MHz 是否正确识别时长是否正确识别时长是否正确识别时长 识别 识别 识别
GB/T34089一2017 表5续) 识别结果 FM AM 工作频率 BPSK 序号 MHz 是否正确识别时长是否正确识别时长是否正确识别时长 识别 识别 识别 统计 P 注T为本调制方式下,完成所有频点测试所用识别时间(含错误识别所占用的时间)的平均时长,要在测试报 告中将该参数予以标注 统计标称信号(调制方式)在不同频率时的正确识别次数,按式(4)计算正确识别率 N P,= N 式中 P 某种调制方式的正确识别率 某种调制方式的正确识别次数; N 某种调制方式的识别总次数 6.6测向系统测向灵敏度 6.6.1测试布局 按图1布置被测系统,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见6.2.1 6.6.2测试步骤 发射系统发射天线与被测系统测向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一致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开启发射系统,设置其信号输出类型为标准单载波;设置被测系统衰减为零,并根据被测系统 a 工作频率范围,按照表1选择调试频率/(i=1.2 n),测试频点上应无外界无线电信号 干扰 b 按照上述测试频点设置发射系统与被测系统工作频点,调整发射系统输出功率,使得场强测量 系统天线处的接收电平高于被测系统标称灵敏度20dB 设置被测系统测向带宽为10kHz 15kHa一般选择10kHz15kHz,如果被测系统不支持,则选择大于该参数的最近数值),测 向平均时间为2s,测出此时稳定示向度0 逐步减小发射系统输出功率,直到示向度偏离0, 的角度为6时(6一般取3",以10%的示向度结果在土3"之外为准),此时场强测量系统测出的 场强值(计算其10次平均值)即为测向系统在此频点上的测向灵敏度 根据测试频率f,改变发射系统信号频率,重复上述步骤b),直至所有测试频点测试完毕 6.6.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6.
GB/34089一2017 表6测向系统测向灵敏度测试数据记录表 示向度偏离0 为6时场强测量系统读数 测试频率 大信号时的稳定示向度0 序号 MHz dBuV/m 注,测向系统测向灵敏度取以上数值的平均值计算方差 6.7测向系统测向精度 6.7.1测试布局 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如下 按图2布置被测系统 aa b)被测系统置于旋转平台上,发射系统天线到被测系统天线的距离与到场强测量系统天线的距 离应相同,两者之间距离为D,D不小于10a(a指被测系统最低测试懒率的波长),被测系统、 场强测量系统及发射系统至场地边缘的距离为5 测试前,应确认发射系统所发信号到达被 测系统天线和到达场强测量系统天线所在位置的场强相等,或做相应校准补偿 场强测量系统天线与被测系统天线应保持适当距离,最大可能避免场强测量系统和被测系统 之间的相互影响,图2中夹角a应不小于30° 被测系统 5 旋转平台 发射系统 5 场强测量系统 图2测向系统测向精度场地布局 6.7.2测试步骤 发射系统发射天线与被测系统测向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一致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设置发射系统输出为标准单载波信号,调整其发射功率,使得场强测量系统天线处的接收电平 高于被测系统标称灵敏度20dB; b 根据被测系统工作频率范围,按5.1和5.2要求选取测试频点和方位角度间隔
GB/T34089一2017 当旋转平台置于某一个方位角a,(=1、2 ,参考真值为a,)时,控制发射系统和测向系 .1, 统在选定的测试频点f(i=1、2n)上进行测向,设置被测系统测向带宽为10kHz 15kHz(一般选择10kHz~15kHz,如果被测系统不支持,则选择大于该参数的最近数值),其 他设为最优状态,记录测向结果(示向度),a'与a,的差见式(5),即为被测系统在方位角a,、 频率f,上的示向度误差; A,=la,一a,” d 按照5.2的规定将被测系统旋转到下一个方位,重复上述步骤b)、步骤c),直至所有方位测试 完毕 6.7.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7 将测试结果记录到表7中 当测出被测系统在各个方位角上、整个频段内 所有频点的示向度误差4,后,即可得出该测向系统的测向误差M,mm 计算方法见式(6): 习 0ma 17n1 式中: 方位角的个数; m -频点的个数 表7测向系统测向精度测试数据记录表 方位 测向频率 15 + 345 MHz 示向度 误差 示向度 误差 示向度 误差基 6.8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 6.8.1测试布局 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如下 按图3布置测试系统; a b 发射系统1和发射系统2的配置相同(含天馈系统 发射系统1天线和发射系统2天线到被测系统天线之间的距离均为D,D不小于10a(入指被 c 测系统最低测试频率的波长),被测系统、场强测量系统及发射系统至场地边缘的距离为5A; d 两个发射系统应保持适当距离,最大可能避免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图3中夹角a不小于30° 对发射系统1和发射系统2的输出功率进行校准补偿,使两者分别发射时,被测系统天线处接 收到的信号强度相同; f 测试场地其他要求见6.2.1 10
GB/34089一2017 5 发射系统2 被测系统 发射系统1! 场强测量系统 图3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场地布局 6.8.2测试步骤 发射系统发射天线与被测系统测向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一致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a 设置被测系统的测向带宽10kHz~15kHz(一般选择10kHz~15kHz,如果被测系统不支持 该范围内的测向带宽,则选择大于该参数的最近数值) 设置发射系统的输出信号类型为标准 单载波 设置测试频率f,为被测系统工作频段内高、中,低三个频点之一,测试频点上应无外 界干扰 b 设置发射系统1的工作频率为某一测量频点/,,调整其发射功率,使场强测量系统天线处的 接收电平高于被测系统标称灵敏度20dB;设置发射系统2的工作频率也为, 测量时,首先关闭发射系统2,测向系统对发射系统1发射的信号进行测向,得到示向度,;打 开发射系统2,调整其输出功率,直到f,的示向度偏离的角度为6时(6一般取3,以10% 的示向度结果在士3"之外为准),发射系统1和发射系统2之间的输出功率差值即为被测系统 在频率为f,时的带内抗扰度(dB) 设置被测系统工作频段中高、中,低的另外两个频点,重复上述步骤b),步骤e),直至所有的测 试频点测试完毕 注: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用引起一定测向误差,但该误差未超过某一许可值时的最大干扰信号与主信号的信号强 度差值(以dB为单位)来度量 6.8.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8 表8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测试数据记录表 带内抗扰度 测试频率发射系统1输出功率 发射系统2输出功率(经校准补偿后 序号 dB MHz dBm dBm 注: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取最差值,并标注对应频点 1
GB/T34089一2017 6.9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 6.9.1测试布局 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如下 按图4布置测试系统 aa b 发射系统1和发射系统2的配置相同含天馈系统),位置相同 发射系统天线到被测系统天线之间的距离为D,D不小于5A(入指被测系统最低测试频率的 c 波长),被测系统、场强测量系统及发射系统至场地边缘的距离为5A 小 对发射系统1和发射系统2的输出功率进行校准补偿,使两者分别发射时,被测系统天线处接 收到的信号强度相同 测试场地其他要求见6.2.1 被测系统 发射系统1 发射系统2 图4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场地布局 6.9.2测试步骤 发射系统发射天线与被测系统测向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一致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设置测试频率f,为被测系统工作频段内高、中,低三个频点之一,测试频点上应无外界干扰 a b)设置被测系统的测向带宽B为10kHz一15kHz(一般选择10kHz15kHHz,如果被测系统不 支持该范围内的测向带宽,则选择大于该参数的最近数值),衰减为零,测向频率为fi;设置发 射系统1输出为标准单载波信号,频率为fi 逐渐调整发射系统1输出功率,直到被测系统 在f,产生偏差为6(6一般取3,以10%的示向度结果在士3"之外为准)的示向度,记录此时发 射系统1的输出功率尸 保持测向系统设置不变;调整发射系统1的工作频率为f,十3B,调整发射系统2的工作频率 为f,十6B,设置发射系统2输出为标准单载波信号 在恰当的输出功率条件下,两者会在被 测系统处产生艇率为 或f,十9B的三阶一型接收互调信号;同时调整两个发射系统的功率 直到被测系统对频率为/,或厂十9B的信号的测向示向度偏差为6(o一般取3",以10%的示 向度结果在士3"之外为准),记录此时发射系统1的输出功率P.(要记录在,和f,+9B频点 上产生满足示向度偏差条件时的最小输出功率);发射系统1的输出功率P和P之间的差 值(以dB为单位)即为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 此数值越大,则表征被测系统的抗互调能力 12
GB/34089一2017 越强 d 设置被测系统工作频段中高、中,低的另外两个频点,重复上述步骤b),步骤e),直至所有的测 试频点测试完毕 注,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主要考察测向系统抑制三阶一型互调信号的能力 6.9.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9 表9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测试数据记录表 互调抑制度 测试频率发射系统1在,上的输出功率尸发射系统1在,十3B上的输出功率P 序号 dB MHz dBm dBm f" 注: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取测量最差值,标注对应频点 6.10系统对瞬时信号的监测测向能力 6.10.1测试布局 按图1布置被测系统,测试场地布局和要求见6.,2.1 6.10.2测试步骤 发射系统发射天线与被测系统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一致 具体步骤如下 设置发射系统的输出信号类型为标准单载波 aa 设置测试频率f,为被测系统工作频段内高、中、低三个频点之一,测试频点上应无外界干扰 b 监测最小驻留时间;设置被测系统工作在标称的最大频率范围内,并使其处于突发信号快速搜 索状态;设置被测系统的扫描步进为10kHz一15kHz(一般选择10kHz~15kHz,如果被测 系统不支持,则选择大于该参数的最近数值);设置发射系统输出为标准单载波信号(其发射懒 点要落在被测系统扫描频点上),调整其发射功率,使场强测量系统天线处的接收电平高于被 测系统标称灵敏度20dB 保持发射系统功率和频率不变,改发十个周期的脉冲调制信号,脉 冲宽度为r(其周期要远大于脉冲宽度,便于观察记录),逐步调整发射系统信号源脉冲宽度、 直到被测系统能100%捕获到目标信号,此时脉冲宽度r,即为监测系统在此频点的监测最小 驻留时间 测向最小驻留时间;设置被测系统,使其工作在快速测向状态;设置发射系统输出为标准单载 d 波信号,调整其发射功率,使场强测量系统天线处的接收电平高于被测系统标称灵敏度20dB 保持发射功率和频率不变,改发10个周期的脉冲调制信号,脉冲宽度为r,(其周期大于1s,便 于观察记录),逐步调整发射系统信号源脉冲宽度,直到被测系统能够给出标称测向精度的示 向度(捕获概率不小于90%),此时脉冲宽度下 即为测向系统在此频点的测向最小驻留时间 根据测试频率f,改变发射系统信号频率,重复上述步骤e),步骤d),直至所有的测试频点测 试完成 注,系统对瞬时信号的监测和测向能力以系统完成信号捕获或完成测向任务需要的信号最小驻留时间来衡量 13
GB/T34089一2017 6.10.3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见表10 表10系统对瞬时信号捕获的最小驻留时间测试数据记录表 测试频率 监测最小驻留时间 测向最小驻留时间了 序号 MHz ms mS 注:监测、测向系统最小驻留时间取测量最差值,并分别标注对应频点 14
GB/34089一2017 考文 参 献 G;JB2080-1994接收点场强的一般测量方法 [2]GB2089A一2003通信对抗监测分析接收机通用规范 [3]GJB4904一2003超短波空间谱估计测向系统通用规范 [门 GJB2541地面通信测向设备试验方法 [5]GJB3682通信对抗测向机通用规范 [们 GJB20162军用无线电测向装备通用技术条件 [m GJB20163军用高频无线电测向装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8]GIB20164军用甚高频/特高频无线电测向装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9]无线电管理条例(1993年9月11日 无线电频奉划分规定(C0年9月14日y 10] 频请监测手朋208年2用)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2006年10月 12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GB/T34089-2017

1. 引言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是一种用于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和测量的设备。为了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开场测试。

本文将介绍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的参数和测试方法,以及GB/T34089-2017规范的内容。

2. 开场测试参数

开场测试是指在使用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前,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测试。这些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设备的性能和准确性。

根据GB/T34089-2017《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规范》,开场测试参数包括:

  • 接收机灵敏度
  • 接收机选择性
  • 接收机抗干扰性
  • 发射机输出功率
  • 发射机频谱纯度
  • 发射机调制度
  • 测向精度

3. 开场测试方法

为了保证开场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GB/T34089-2017规范进行测试。开场测试方法包括:

  • 接收机灵敏度测试
  • 接收机选择性测试
  • 接收机抗干扰性测试
  • 发射机输出功率测试
  • 发射机频谱纯度测试
  • 发射机调制度测试
  • 测向精度测试

4. 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的分析是评估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设备的参数,来评估它们的性能。同时,还可以利用测试结果对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以提高其性能和准确性。

5. 结论

本文介绍了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的参数和测试方法规范,以及GB/T34089-2017的内容。遵循规范进行开场测试,可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准确性,并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

和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类似的标准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VDSL2系统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VDSL2系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VDSL2系统的编号:GB/T34088-2017。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VDSL2系统共有18页,发布于2017-11-01
互动广告第1部分:术语概述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互动广告第1部分:术语概述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互动广告第1部分:术语概述的编号:GB/T34090.1-2017。互动广告第1部分:术语概述共有26页,发布于2018-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