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771-2011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

Thesettingspecificationformicrowavetrafficdetecto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的编号:GB/T26771-2011。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共有11页,发布于2011-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8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20
  • 实施日期2011-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472.44KB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


国家标准 GB/T26771一2011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 Thesettingspeeifieationformierowavetrafficdetector 2011-07-20发布 2011-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771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华通至远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刃季、侯卫星
GB/T26771一2011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以下简称检测器)的设置规程、侧向设置,正向设置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含)以上公路、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的检测器设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0609一2006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GA297一2001机动车测速仪通用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microwavetrafficdeector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向检测区域内的车辆发射低能量的微波信号,通过对车辆反射的微波信号的识别而检测出道路交 通参数的设备 [GB/T20609一2006,定义3.1] 3.2 后置距离 backspace 检测器设备的铅垂点距离最近一条需要探测的车道边界线的距离 3.3 长车longvehiele 通过检测点时间大于平均检测车辆通过时间的2.5倍的车辆 3 检测区域deteetarea" 检测器检测到车辆的道路范围 3.5 波束宽度beamwidth 在检测器发射的主波束的给定平面内,角偏向损失为3dB时,主轴左右两个方向间的夹角 [GB/T20609一2006,定义3.4] 设置规程 4.1安装位置的设置 4.1.1单点检测器设置,可选择合适的路侧,车道设施,如路侧立柱、灯杆、门架,立交桥、人行过街天 桥等 4.1.2同一路段设置多点检测器时,应注意设备间距,以避免同一频段的微波互相干扰 4.1.3检测器的检测区域不应有明显的遮挡,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金属板、茂密树冠等
GB/T26771一2011 4.1.4应保证检测器安装的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4.2安装高度的设置 根据应用需要及检测车道的实际情况,安装高度宜为相对检测路面4.5m~7m. 4.3安装角度的设置 安装角度应确保检测器的辐射面覆盖所检测区域 4 软件设置 可通过软件对检测器的工作状态、敏感度、传输模式等进行设定 4 检验设置 5 检测器安装、设置基本完毕后,应通过实际值与检测值进行对比的方式,确定安装是否合适 在公路服务水平达到三等级及以上时、主要的验证指标包括: -断面1min一5min间隔平均流量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小于5% -断面1min一5min间隔平均占有率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5%; -断面1min一5min间隔平均速度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0% 侧向设置 检测器割向设置图 检测器的侧向设置见图1 50 -安装高度; 检测第一个车道边界距离 探测的距离; -E面波束宽度; 安装角度 l=Hcot(0十a/2 -Hcot(/-a/2 图1侧向设置示意图 确定安装位置 侧向安装的检测器,后置距离应保证波束可覆盖所有需要检测的车道,同时应保证其波束发射方向 与车道垂直 检测车道中间有高大隔离设施或后置距离不足,应双向安装以避免其对检测器检测效果的影响 典型设置如下
GB/T26771一2011 设置一:检测器侧向检测(见图2),条件为有足够后置距离,无影响性遮挡; a 图2检测器侧向检测 b 设置二;后置距离不足(见图3),条件为无法检测第一条车道车辆,即后置距离不足; 图3后置距离不足 设置三;隔离带遮挡(见图4),条件为存在影响性遮挡 图4隔离带遮挡 设置四;小位差地段(见图5),条件为后置距离3m5m、检测车道不大于8条、检测车道隔 离带与检测器无影响性遮挡
GB/26771一2011 图5小位差地段 设置五;大位差地段(见图6),条件为后置距离3m一5m 图6大位差地段 设置六双向安装地段(见图7),条件为错开垂直距离宜不小于10m f 错开直距离 图7双向设置位置图
GB/T26771一2011 5.3设置高度 检测器安装高度、后置距离与检测车道数的建议值宜按表1所示 5.4设置角度 制约安装角度的因素有:波束宽度a、后置距离L1、高度H、探测距离L 根据检测器常用的安装高 度、后置距离、检测车道数,且E面波瓣宽度a不小于45"时,角度设置宜按表1所示 表1角度设置 检测车道数 后置距离L 安装高度H 安装角度0 m m 2 >2 4.5 4255 4.0~4.5 506o 4.5~5.0 5.5 5565 5.0~7.0 5865 5 5. 设置软件 5.5.1 设置内容 应至少包含车道、检测参数、数据传输参数等内容 5.5.2车道设置 在检测范围以内,根据车辆位置,设定车道,修正车道边界 5.5.3参数设置 5.5.3.1设置灵敏度 距离分辨率应调整到1m以下,并对灵敏度进行粗调和微调 调试步骤如下 当有车辆通过检测区域时,没有车辆标识闪动,或者车辆标识的闪动远少于通过检测区域的车 a 辆 说明存在漏检情况,可调高灵敏度粗调 当有车辆通过检测区域时,车辆标识的闪动多于通过检测区域的车道 说明存在多检情况、 b 可以降低灵敏度粗调 当长车通过检测区域时,检测器识别为小车 可以降低灵敏度微调 d 当长车通过检测区域时,检测器识别为多辆小车 可以提高灵敏度微调 5.5.3. 2 检测周期设置 设置范围10s一30min可调 5.5.3.3传输接口设置 根据需要设定传输接口 5.6设置检验 5.6.1检验车流量 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1 5.6.2检测平均速度 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2 检测器侧向安装的情况下,检验平均速度不宜采用GB/T20609一2006 中的B.3的办法检测 5.6.3检测时间占有率 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3 正向设置 6 检测器正向设置图 检测器正向设置见图8
GB/26771一2011 注:123阴影部分为设定的检测区域 图8正向安装示意图 6.2安装位置 用于正向设置的检测器应位于车道正上方 6.3高度设置 为保证检测效果,安装高度宜为4.5m7m 角度设置 6 应使检测器微波发射方向与检测车道中心线重合或平行 6.5软件设置 6.51设置参数 输人车速范围车长范围以及安装高度和角度等参数 6.5.2输出 根据需要设定传输接口 6.6设置检验 6.6.1检验车流量 确定检测器探测的车道,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1 检验速度 6.6. .2 试验方法参见GA297一2001 6.6.3检验占有率 确定检测器探测的车道,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3
GB/T26771一2011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安装测试方法 A.1检验车流量 如图A.1搭建检测环境 在采样周期内.把人工计数与检测器检测出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代人公 式(A.1),求出相对误差 N实k二的s ×100% P车流 A.1 N 实际 式中 车流量相对误差; P P车流M -个方向上,采样周期内,实际上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N 在一 实刷 在一个方向上,采样周期内,检测器检测到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N 检渊淋 当连续五个采样周期的车流量相对误差达到5%以内,可说明以上设置正确 微波交通流 适配 电脑 计数器 图A.1检测方法 A.2检测平均速度 如图A.2搭建检测环境 可以得到单量机动车通过的平均速度t,把采样周期内通过的N辆车 的速度平均代人公式(A.2)得到V平判,V平约代人公式(A.3),求出平均速度相对误差 V /N A.2 平均 u/ 的-V的叫s ×100% P速度= A.3 V平均 式中: 平均速度相对误差" P连皮 -个方向上,采样周期内,平均速度的实际值,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 在一
GB/T26771一2011 V, 在一个方向上,采样周期内,检测器测得的平均速度数值,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Ah). 检测器 微波交通流 校测器 计时器TB 适配器 电脑 计时器A 图A.2平均速度检测方法 A.3检测时间占有率 如图A.3搭建检测环境 选定车道上安装光电开关,利用高精度计时器准确记录车辆通过光电开 关所用的时间,计算出规定时间内所有车辆通过车道上某定点的准确时间占有率 代人公式(A.4),求 出相对误差 O Io 检渊器 P占有 100% A.4) O实际 式中 占有率相对误差; P占有粥 在一个方向上,采样周期内占有率的实际值,由光电开关计时器测量后计算得到 O实际 在一个方向上,采样周期内,检测器测得的占有率数值 O脸两s 活配器 计时需 电脑 说反射光 电开 图A.3占有率检测方法
GB/T26771?2011 Trafficcontrol Vehicledetectors [1]DDENV13563;2000 equipment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GB/T26771-2011

什么是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是一种基于微波信号反射原理的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它使用高频微波信号向道路上的车辆发射,当信号被车辆反射回来时,通过对信号的处理,可以得到车辆数量、速度、长度等信息。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

根据GB/T26771-2011标准的要求,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安装位置合理:在安装微波交通流检测器时,需要选择车辆流量较大的道路段落,并避免安装在弯道、坡度等地方;
  • 设备布置合理: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备的布置和安装。例如,需要保证检测器与天线之间的距离符合标准要求,并在不同车道上设置相应数量的检测器;
  • 设备校准和维护: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一般来说,需要每年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应用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具有很多优点,例如:

  • 高精度:通过微波信号的反射原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车辆流量、速度等信息;
  • 实时性:微波交通流检测器可以实时地获取车辆流量等信息,便于实时监控和管理交通状况;
  • 全天候: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晴天还是雨天,微波交通流检测器都能够正常工作;
  • 可靠性: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硬件和软件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基于以上优点,微波交通流检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等领域。例如,在城市道路上,可以根据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数据实时调整信号灯的时间,优化交通流量;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可以通过微波交通流检测器获取车辆数量和速度等信息,从而实现快捷收费。

结论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备,可以为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等领域提供大量的准确数据。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GB/T26771-2011标准的要求进行设备设置和维护,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技

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GB/T26771-2011标准的要求进行设备设置和维护,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参考文献

  • GB/T26771-2011《微波交通流检测仪》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的相关资料

和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类似的标准

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的编号:GB/T26764-2011。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共有17页,发布于2011-12-01
卫星导航船舶监管信息系统第3部分:船载终端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卫星导航船舶监管信息系统第3部分:船载终端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卫星导航船舶监管信息系统第3部分:船载终端技术要求的编号:GB/T26782.3-2011。卫星导航船舶监管信息系统第3部分:船载终端技术要求共有16页,发布于2011-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