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849-2012

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

SXseriesexperimentalbox-shaperesistancefurnac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的编号:GB/T28849-2012。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共有18页,发布于2013-02-152012年第28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6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5.180.10
  • 实施日期2013-02-15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471.79KB

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


国家标准 GB/T28849一2012 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 SXseriesexperimentalbox-shaperesistaneefurnace 2012-11-05发布 2013-02-15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8849一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型号和主要参数 4.1品种和规格 型号 主要参数 要求 通则 5.l 5.2外观 5.3加热元件制造质量 5.4工作温度 5.5表面温升 5.6空炉升温时间 克.了额定功率和空炉损失 5.8绝缘电阻 5 .9 绝缘耐压强度 试验方法 6.1外观检查 6. 加热元件制造质量检查 .2 6.3工作温度试验 6.4表面温升试验 6. .5 空炉升温时间试验 6.6额定功率和空炉损失试验 6.7绝缘电阻试验 13 6. .8 绝缘耐压强度试验 13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 出厂检验 7.3型式检验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l4 15 8.2包装 3 8. 15 运输 8.4 15 贮存
GB/T28849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重庆鑫邦电炉有限公司、上海意丰电炉有限公司、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雯、高成,宜丁、陆永新、李平,任婷婷,黄嗣竣、张秋泉,莫洪波、钟正国
GB/T28849一2012 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和主要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温度在100~1600C的sX系列自然气氛和保护气氛实验用箱式电阻炉(以 下简称箱式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959.4一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第4部分:对电阻加热装置的特殊要求 GB/T10066.1一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10066.4一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GB/T10067.1一2005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10067.4一2005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JB/T8195.7一2007间接电阻炉第7部分Sx系列实验用箱式炉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炉温均匀度furnaeetemperatureuniformity 在试验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箱式炉工作区内的温度均匀程度 [GB/T10066.4一2004,定义3.15 注1:以笔为单位 注2:除非另有规定,炉温均匀度一般表示为;在规定的各个测温点上测得的温度真实值减去设定温度(即监控点上 所测得的温度)所得的最大差值(可正可负) 没有特别说明时,为空炉状态 3.2 炉温稳定度 urnaetemperaturestability 在试验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箱式炉控温点温度的稳定程度 [GB/T10066.4一2004,定义3.16] 注;以C为单位 表面温升surfacetemperaturerise 箱式炉在最高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炉体外表面指定范围内任意点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 [GB/T10066.42004,定义3.17] 注;以C为单位
GB/T28849一2012 工作传感器workingsensor 控温传感器sensorfortemperaturecontrol 安装在炉膛内能准确反映炉膛温度,用于控制、指示和记录炉温的传感器 [GB/T10066.4一2004,定义3.24] 3.5 检测传感器 testsens0r 安放在工作区测温架的规定位置上用于检测该点温度的传感器 [GB/T10066.4一2004,定义3.25 3.6 监控传感器nmonioringsensor 炉温均匀度试验时,安装在控温传感器延伸方向处的工作区内,能准确反映工艺规定温度,并以此 为基准判定炉温均匀度的传感器 [GB/T10066.4一2004,定义3.26 dimensionsoffurnacechamber 炉膛尺寸 箱式炉炉膛的宽、长和高 “宽”为炉口宽度,“长"为炉口内侧到炉膛后墙之间的净空距离,“高”为 炉口高度,不计炉口上部的拱形部分 注1:本标准所指的炉膛尺寸是炉膛的标称尺寸 注2;改写JB/T8195.7一2007,定义3.1 3.8 保护气氛proteetieatmsphere 炉内用来保护炉料使之在加热时避免或减少氧化和脱碳的气氛 JB/T8195.72007,定义3.2 冷态eodstate 箱式炉电热装置的所有构件温度都处于环境温度时的一种热力学状态 [GB/T10066.1一2004,定义3.1] 3.10 热态hotstate 箱式炉构件处于它们的工作温度或稳态温度下,其炉料(如有的话)已达到稳态温度或想要的温度 分布的一种热力学状态 [GB/T10066.1一2004,定义3.2] 3.11 热稳态thermalsteadystate 输人箱式炉电热装置全部能量用于补偿其热损失的一种热力学状态 [GB/T10066.1一2004,定义3.3 注1又称热稳定状态,是指箱式电阻炉达到吸,放热平衡的一种热力学状态,热稳定状态时炉膛内温度在某一范围 内波动 注2;本标准中在以下各条款中提及的箱式电阻炉达到热稳定状态,是指对砖砌复合炉衬的箱式电阻炉达到设定点 温度3h后,其他类型的箱式电阻炉达到设定点温度2h后
GB/T28849一2012 型号和主要参数 品种和规格 4.1.1箱式炉按炉内气氛和最高工作温度分为多个品种,如表1所示 在企业产品标准中允许采用其 他最高工作温度值 此时,品种代号中的数字(最高工作温度除以100后取整)应作相应改变 表1品种 最高工作温度 品种代号 气氛 SX10 1000 SX12 1200 自然气氛 SX13) 1300 SX14 1400 SX16 160o 1000 SXQ10 SXQ12 1200 保护气氛 SXQ14 1400 SXQ16 1600 注,加括号的品种代号,表示该品种为保留品种 4.1.2各个品种的箱式炉按工作尺寸分为多个规格 工作尺寸(宽×长×高)应符合以下规定: a)最小规格:60mm×120mm×40mm b) 其余规格;宽和高分别按40mm递增到300mm和200mm;长先按40mm递增到200mm. 以后按80mm递增到600mm 4.1.3工作区在炉内的位置应在箱式炉产品说明书所附图样上标明 4.1.4各箱式炉制造厂可按4.1.1和4.1.2规定的品种规格进行选择,并由此制定各自的箱式炉企业 产品标准 4.2型号 箱式炉的型号应按照JB/T8195.7一2007编制,其中的技术类别代号按JB/T8195.7一2007中7.4 确定 4.3主要参数 各个型号的箱式炉应分别列出以下各项 电源电压,单位为V; a b)电源频率,单位为Hz; c 电源相数 额定功率,单位为kw. 加热元件接法(适用于三相箱式炉) 工作温度,单位为C;
GB/T28849一2012 g炉膛尺寸,单位为 mm; h 工作区尺寸,单位为mm 炉温均匀度,单位为C; 炉温稳定度,单位为C; 空炉损失,单位为kw k 空炉升温时间,单位为 min 适用气氛和气体(或液体)耗量,单位为Nm/h或kg/h)(适用于sXQ型箱式炉); m n)炉体重量,单位为kg; 炉体外形尺寸,单位为mm. o 当箱式炉通过调压器或变压器供电时,应另列出工作电压 要求 5.1通则 除本标准的规定外,箱式炉还应符合GB/T10067.4一2005中第5章的规定 当与本标准规定有 差异时,以本标准为准 5.2外观 5.2.1总体设计 豆.2.1.1箱式炉主要由炉体和控制器组成,两者可组合成一体 5.2.1.2炉体一般为台式 5.2.1.3SXQ型箱式炉应为气密结构 5.2.2炉壳 5.2.2.1箱式炉外壳由钢板制造并加固 所有焊接处都应可靠焊接.以形成刚性结构 炉口所在的炉 面板应用热变形小的材料制成,炉面结构应能避免翘曲 5.2.2.2无炉罐的sxQ型箱式炉的炉壳应焊接成一个气密性整体,在炉壳适当位置上设置供保护气 体进出用的管接头 5.2.2.3外壳采用不锈钢或经表面处理的钢板制造的,其外表面应喷涂耐热防护漆,漆膜表面应色泽 均匀,应无明显的刷痕、伤痕、修整痕迹和机械杂质 5.2.3炉衬 5.2.3.1炉衬的材料和结构应能满足对箱式炉的性能要求(见5.4一5.7) c级炉的炉衬,除承载和 易受碰撞的部分外,应全部采用耐火纤维 5.2.3.2炉衬的使用期限,对普通耐火炉衬箱式炉不应少于1100天;对耐火纤维炉衬箱式炉不应少 于550天 但对炉衬需附加热元件同时更换的箱式炉,不应低于热元件的使用期限 5.2.4炉门 5.2.4.1炉门一般用人力操作,炉门的启闭应轻巧,灵活,必要时应配有适当的平衡装置 5.2.4.2炉门应具有与炉衬同样良好的耐火和隔热性能,并有可靠的密封设施,以确保炉膛可靠密封 炉门与炉口四周搭接部分的宽度不应小于20 mm,
GB/T28849一2012 加热元件制造质量 5.3.1加热元件的发热部分应截面均匀,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裂纹和划伤 5.3.2最高工作温度不超过1200笔的SX型箱式炉,其加热元件一般采用电热合金制成;1200以 上者,用碳化硅、二硅化钼或具有相同或综合性能更好的材料 在选用SXQ型箱式炉的加热元件材料 时应考虑气氛对材料的作用 5.3.3对采用碳化硅等非金属加热元件的炉子,应配备多抽头变压器或其他调压装置,并应保证加热 元件在整个使用期限内都能正常工作 5.3.4加热元件的使用期限见表2,以其在额定电源电压或最高工作电压下的输人功率不小于其额定 功率15%为限 表2加热元件的使用期限 使用期限 品种代号 SX10,SXQ10 >1500 SX12,SXQ12 SX13),SX14、SXQ14 >750 SX16、SXQ16 注:加括号的品种代号,表示该品种为保留品种 3. .5 加热元件的设计和在炉内的布置应符合加热和炉温均匀度的要求,并应避免与炉料接触的可能 5 性 表面负荷应合理选择,使加热元件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加热元件应可靠固定,以免反复加热后因 位移,变形而影响安全和炉温均匀度 5.3.6金属加热元件引出棒的截面积至少为加热元件发热部分的3倍 4 5. 工作温度 通则 5.4.1.1除另有规定(见4.1)外,箱式炉的工作温度应在表3所列的范围内 5.4.1.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箱式炉应满足5.4.2炉温均匀度和5.4.3炉温稳定度的要求 5.4.2炉温均匀度 箱式炉的炉温均匀度不应超过表4规定的范围 5.4.2.1 5.4.2.2最高工作温度不同于4.1所列的箱式炉,取最接近的品种的炉温均匀度的限值 表3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 品种代号 SX10,SXQ10 750~1000 SX12、SXQ12 9501200 SX13) 11501300
GB/T28849一2012 表3(续 工作温度 品种代号 11501400 SX14、SXQ14 13501600 sxI6,sxQ16 注,加括号的品种代号,表示该品种为保留品种 表4炉温均匀度 炉温均匀度 品种代号 A级 c级 B级 sX10,sxQ10、sX12,SxQ12 士15 士l0 士6 (sX13),sX14,sXQ14 士18 士13 士8 SX16,SXQ16 士20 士15 士10 注;加括号的品种代号,表示该品种为保留品种 5.4.3炉温稳定度 箱式炉的炉温稳定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的范围 a)A级炉;士10C; b)B级炉:士4C; C 级炉;士1C c) 5.5表面温升 箱式炉在最高工作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炉壳的表面温升不应超过70,金属操作手柄的表面 温升不应超过20C,非金属操作手柄的表面温升不应超过30C 5.6空炉升温时间 除另有要求,箱式炉的空炉升温时间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空炉升温时间 空炉升温时间 工作区容积 min 品种代号 A级 B级 C级 60 5.0 40 sX10,SxQ10 70 >5,0 45 二20 <75 二45 5.0 SX12,SXQ12 S80 二50 e5.0
GB/T28849一2012 表5(续 空炉升温时间 工作区容积 min 品种代号 I A级 B级 C级 <70 5.0 二45 sX13) >5.0 S90 55 5.0 80 50 SX14、SxQ14 20 5.0 S100 60 22o <120 5.0 SX16,SXQ16 >5.0 250 <140 注:加括号的品种代号,表示该品种为保留品种 5.7额定功率和空炉损失 5.7.1箱式炉的额定功率应考虑炉膛尺寸,空炉升温时间和最高工作温度等因素,在企业标准中规定 5.7.2箱式炉的空炉损失应在企业产品标准中规定,其与额定功率的比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额定功率和空炉损失 工作区容积 品种代号 空炉损失/额定功率 <0.30 <5.0 sxI0,sxQ10 >5,0 <0.25 <5.0 <0.35 SX12,SXQ12 >5.0 0,.25 <5.0 0.40 SX13),SX14,SXQ14 >5.0 <0.35 <5.0 S0.45 sx16,sxQ16 >5,0 S0,40 注:加括号的品种代号,表示该品种为保留品种 5.8绝缘电阻 按GB/T10066.1一2004中7.1.2的规定,电阻炉的炉衬经充分干燥并冷却到环境温度后,各相加 热元件对炉壳和各相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Q 控制电路对地(在电路不直接接地时)的绝缘 电阻不低于1M. 5.9绝缘耐压强度 5.9.1电阻炉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冷态)和GB/T10066.1一2004中7.1.3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保持 min而无飞弧或击穿现象
GB/T28849一2012 5.9.2对属于电击保护I类设备(见GB5959.4一2008中16.2.1.3)的电阻炉,应首先在冷态情况下 进行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1500V,然后在最高工作温度下进行试验,试验电压等于电阻炉的额定 电压 5.9.3对属于电击保护I类设备(见GB5959.4一2008中16.2.1.5)的电阻炉,应在其最高工作温度 下进行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3750V 试验方法 外观检查 根据产品标准和设计图样规定目测或用量具、专用仪器进行测量和检查,如用放大镜检查加热元件 表面媒接部位有无裂纹等缺陷 气密性检漏方法按生产厂的工艺规定进行 结果应满足5.2的要求 6.2加热元件制造质量检查 在加热元件的制造和电阻炉的装配安装过程中应按设计图样要求,用量具测量加热元件的主要尺 寸,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加热元件表面(尤其焊接部位)有无裂纹等缺陷,结果应满足5.3的要求 6.3工作温度试验 6.3.1炉温均匀度试验 6.3.1.1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如下 a)对第一次使用或长期不用的电阻炉需要按制造厂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炉; b炉温均匀度在电阻炉未装炉料(空炉)情况下测量,用户要求在装料情况下测量时,炉料的材 质、形状,大小,布置方式、,测量点的位置和要求达到的指标等由用户和制造厂另行商定 对试验温度规定如下 最高温度不超过1200C的箱式炉,其试验温度分别是最低工作温度和最高工作温度; 最高工作温度超过1200C的箱式炉,其试验温度分别是最低工作温度和1200 C; 炉温均匀度在规定的测量点上,在试验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测量,用户如果有其他要求,可 与制造厂另行商定 具有风机的电阻炉,在试验期间风机应正常运转; 对于布置在控温点(或监控点)和各测温点上的传感器应通过转换开关用同一只准确度不低于 .2级,分辨力不低于0.001mV直流数字电压表或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其他仪表,如DR系列 0 等多点巡回检测仪表来测量; 控温传感器应固定在设计规定的位置上,其端点不应伸人到工作区内(但监控传感器应在距控 温传感器端点延伸方向不超过150mm处的工作区内,并以此测量值为基准,判定炉温均匀 度) 对多区电阻炉,每个控温传感器附近都应有一个监控传感器; h)试验用传感器(即检测传感器、控温传感器,监控传感器)应事先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与标准传感 器进行校准,求出其修正值; 对各个温区的控温仪表应分别进行校准 i 6.3.1.2试验装置 测温装置由测温架(桩、柱、笆)传感器、补偿导线、转换开关及检测仪表等组成
GB/T28849一2012 6.3.1.3测温点(不含控温点传感器)的布置 对间歇式电阻炉测温区呈现长方体且其容积等于或小于0.15m时,共设5个测温点,布置在测温 区的中心点和前下左,前上右及后上左和后下右4个端角上 如图1所示 炉口 说明 长; 宽 商 图1小容积箱式电阻炉工作区测温点位置示意图 6.3.1.4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根据炉型和工作区尺寸,首先确定测温点数量和位置,然后将传感器(推荐采用铠装传感器)牢 a 固地固定在测温架(椿、柱上,并作好标识 b)用补偿导线将传感器依标识序号分别连接检验仪器上,注意极性,推荐采用多点温度巡检仪 测温架一般在室温下人炉; d 送电升温后,应密切注视检测传感器在检测仪器上的显示值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 当温度达到试验温度后,应在适当保温一段时间(如0.5h)后,预先检测一下各检测点的温度; e 经判稳确认电阻炉已达到热稳定状态后,依下述3种检验方法之一测量炉温均匀度 炉温均 匀度按式(1,式(2,式(3)计算 ,= 1i 式中: 试验期间所有检测点测得温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 0. 测量次数 77 试验期间测得的炉温瞬时值,单位为摄氏度(C) 0 0 -0 -佛
GB/T28849一2012 式中: . 炉温的最大正偏差,单位为摄氏度(C); -由式(1)求得的各测温点温度值修正后的最大值,单位为摄氏度(C); e nx 由式(1)求得的控温点(或监控点)温度值修正后的值,单位为摄氏度(C. 0 A-=4mn一" 式中: 炉温的最大负偏差,单位为摄民度(C); 0 -由式(1)求得的各测温点温度值修正后的最小值,单位为摄氏度() pmn" 6.3.1.5试验方法选择 采用下述任一种循环测量周期,炉温均匀度应满足5.4.2的要求 a)对控温点(或监控点)和各测温点上的温度依次进行循环测量,循环测量次数不少于60次,测 量周期定为60s,在一个周期内,测量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超过30s,全部测量结束后,分别 求得各点温度读数的平均值,再加上各点检测传感器的修正值,然后按式(1)式(3),确定所 测电阻炉的炉温均匀度(此方法简称IEC法); b 对控温点(或监控点)和各测温点上的温度进行循环测量,循环测量次数应不少于20次,循环 测量周期定为3nmin.在 个周期内,测量时间应尽量短,最长不超过1min,全部测量结束后. 分别求得各点温度读数的平均值再加各点检测传感器的修正值然后按式(1)一式(3),确定炉 温均匀度(此方法简称电炉行业法); 根据电阻炉在工作时要求保温时间的长短,确定测量周期和测量次数,如表7所示(此法简称 热处理行业法) 表7温度测量间隔和次数 炉型 间歇式 连续式 工艺保温时间/nmin 30 30 30 30120 >120 测量周期 510 520 1015 循环测量次数 1o >10 5 6 8 注1:对多区电阻炉,控温点(或监控点)温度应是各区控温点(或监控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注2:若c)项测量结果有异议时,以a)或b)项测量结果为准 6.3.2炉温稳定度试验 用6.3.1试验中在控温点上测得的温度,按式(4)或式(5)计算,结果应满足5.4.3的规定 +=6一0. d =0一0 5) 式中: 炉温稳定度,单位为摄氏度(C); 炉温稳定度,单位为摄氏度(C) 0 控温传感器(监控传感器)测得的温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 0, 试验期间大于0的最大温度读数,单位为摄氏度(C). 6 -试验期间小于0的最小温度读数,单位为摄氏度(C) 6 注1:对多控温区,应分别求出各控温区的炉温稳定度 注2:经用户和制造厂协商,也可按式(6)计算炉温稳定度 10
GB/T28849一2012 -, 6 A0 " 6.3.3最高工作温度试验 在6.3.2的试验后,用电阻炉本身配备的温度仪表或其他合适的仪表进行测量 6.4表面温升试验 6.4.1在电阻炉最高工作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按GB/T10066.1一2004中的7.2.1的规定用表面 温度计或其他能给出可靠读数的测温装置,先测出电阻炉的表面温度,然后减去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即得 到表面温升,结果应满足5.5的要求 .4.2测量点的位置应在炉门或炉盖、炉壳(炉顶、炉侧、炉后),操作手柄(或手轮)等外表面任意点 o 上,但距炉门口和炉盖口附近及加热元件和热电偶引出孔的边缘和炉衬穿透紧固件中心75mm的范围 内除外 距非金属加热元件引出孔和观察窗边缘90mm的范围内也除外 6.5空炉升温时间试验 试验前电阻炉应已充分干燥,在空炉冷态情况下连接电源,用秒表测量炉温上升到最高工作温 度所需时间,结果应满足5.6的要求 6.5.2测量空炉升温时间应根据电阻炉所用加热元件的性质和控制方式,分别进行测量 6.5.3对采用镍铬和铁铬铝等电阻温度系数不大的金属加热元件的电阻炉,在测量过程中,若有条件 如有调压器等)应使输人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2%,否则用秒表和电能表测出试验过程中的平 均输人功率(等于升温期间输人给炉子的电能除以实测升温时间),并用经验式(7)近似计算 1='(P'/P," 式中: -电阻炉的空炉升温时间,单位为小时(h); 实测升温时间,单位为小时(h); 电阻炉的实测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 修正系数; '期间实测的平均输人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 注1凡是通过调压器或变压器等供电者,按下述规定调节其输人功率,对于无级调压的电阻炉,其输人功率的偏差 应在士2%范围内,对于有级调压的电阻炉,其输人功率的偏差应在士10%范围内,试验结果也应用上述方法 折算 注2: 范围为1.5一2.0,一般实验电阻炉取高值,工业电阻炉取低值 6.5.4对于采用鸽、钼、钮、铬酸锏、碳化硅、二硅化钼等电阻温度系数较大的加热元件和石墨作为加热 元件的电阻炉,在测量时其输人电压应先调节在最低值上,然后根据企业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升温方式 逐渐升高电压,并且根据是分级和无级调压,使输人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2% 6. 6 额定功率和空炉损失试验 6.6.1额定功率试验 在上述试验中,当炉温将达到最高工作温度而温控仪尚未起作用时,用功率表测量,对于位式控温 电阻炉也可在炉温达到最高工作温度以后的通电期间内测量,结果应满足5.7的要求 若检验期间受 电压波动的影响,测量结果按式(8)进行折算 8 P =P'U./U)
GB/T28849一2012 式中: P 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 在电压与U 的偏差不超过士5%时测得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 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v9 U U -测量功率时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6.6.2空炉损失试验 6.6.2.1通则 空炉损失应在空炉最高工作温度下热稳定状态时进行测量,结果应满足5.7的要求 炉内气氛应 与正常工作时相同,炉内风机所消耗的功率应包括在内 电阻炉的热稳定状态和空炉损失应在电阻炉达到最高工作温度后用下述3种方法之一来确定 6.6.2.2平均功率法 用高精度(0.5级)、高分辨率数字电能表测量电阻炉相邻各段时间内的耗电量,如在第一段时间 A内的耗电量为E,在第二段时间A内的耗电量为E,在第n段时间,内的耗电量为E 等 对于一般位式控制的电阻炉,A,A,A,,各段时间都必须是整数个通断周期,即A!十,其 中司=(@,,,)要尽可能小 对于连续控温的电阻炉,各段时间都应相等,即==,=A,h 除非另有规定,的值 对于实验电阻炉和全纤维炉衬工业电阻炉取20min,对砖砌炉衬电阻炉取30min 求出各段时间内的 平均功率 P=E/Ai,P=E:/Ae,,P,=E./公.;设P和P分别是P,P,P中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求得4=尸m1/Pmn门 同样,对于P,P,P求得A;=尸:/P min2 重复类似计算,直到4,-1<1.03;4, <1.03;4,1<1.03 这时,就认为在,时间段结束时,电阻 炉已达到实际上的热稳定状态 电阻炉的空炉损失按式(9)计算 E十E.十E 会" P= 9 A,-十,十A+ 式中: 电阻炉空炉损失,单位为千瓦(kw); 测量时间段,单位为小时(h); 4-1,4/,n+ E1,E.,E 在测量时间段内的电阻炉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电阻炉的最高工作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试验最后阶段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0 注:如果试验中不能出现连续3个都小于1.03的情况,则允许在出现连续2个A小于1.03以后,再次出现连续 2个4(4 和4.))小于1.03时就认为已达热稳定状态 并用最后2个4<1.03计算空炉损失 6.6.2.3表面温升法(适用于多区炉 用分辨力不低于0.2C的温度计测量炉壳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测量点应选择在炉膛侧壁中心 并远离引出孔的位置上,每隔小时测量一次温度值,并求出该点的温升值_的取值同平均功率 法 设在测量过程中求得的炉壳表面温升分别为凶,2.,A0. 为进行类似于上述平均功率法的计 算,求得每3个相邻温升值的最大和最小值之比4,4.,4,,直到,4<1.03;4,<1.03;4< 12
GB/T28849一2012 1.03 这时就认为电阻炉在A 时间段结束时已达到热稳定状态 电阻炉的空炉损失按式(10)计算 E 一20 --- .(10 P,= AM 式中: 各控制区的测量时间段,单位为小时(h); 1,At1,A E1,E,E" -各控制区的测量时间段内各区的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 h) 控制区数,对单区炉,M=1 M 注对各控制区的测量时间段应不小于1h;对位式控温的电阻炉,各区的测量时间中应分别包含整数个通断 周期 如果将电能表接到主回路,而非各区,则这时空炉损失按式(11)计算,即: 只-!会 " (11 式中: E 立测量时间毁输人给电阻炉的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测量时间,单位为小时(h) At 注:应不小于1.5h 6.6.2.4经验判稳法 由于炉衬结构和试验温度相同的同一品种电阻炉实际上达到热稳定状态的时间近似相等,因此可 以根据以往的经验(用平均功率法)在企业标准中规定同一品种电阻炉实际上达到热稳定状态的时间 对所规定的值有争议时,用平均功率法或表面温升法校验 电阻炉的空炉损失按式(12)计算 0一20 旦. P= 12 ”一团 式中: E 在A时间内输人给电阻炉的电能,单位为千瓦小时(kW h) 从电阻炉实际上达到热稳定状态开始计算的测量时间段,单位为小时(h). 注:应不小于1h;对于位式控温电阻炉,应包含整数个通断周期 如果是位式控温,且主回路中未接电能表,也可用功率表测量,则空炉损失按式(13)计算 A二2 13 P ,=P, 卡 式中: P 达热稳定状态时电阻炉的实测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 Ai -通断周期的通电时间,单位为秒(s); -通断周期,单位为秒(s) 平均功率法是基本方法,当平均功率法难以得到正确结果时如对多控温区电阻炉等)可采用表面 温升法 经验判稳法在对由平均功率法所取得的结果有成熟经验的情况下采用或在双方商定认可时 采用 6.7绝缘电阻试验 用工作电压为500V,准确度为10级的绝缘电阻测量仪测量各相加热元件对炉壳和各相之间的绝 缘电阻,结果应满足5.8的要求 6.8绝缘耐压强度试验 用能提供不低于1500V工作电压的耐压测试仪测量绝缘耐压强度,结果应满足5.9的要求 13
GB/T28849一2012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条款号见表8. 表8检验项目表 试验方法的条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的条款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不合格分类 款号 外观 5.2 6.1 加热元件制造质量 6.2 B 工作温度 5.4 6.3 表面温升 5.5 6.4 空炉升温时间 5.6 6,5 B 额定功率和空炉损失 5.7 6.6 绝缘电阻 5.8 6.7 绝缘耐压强度 6.8 5.9 注,符号“”表示应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不必检验的项目 7.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由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负责,逐台检验合格后出具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准许出厂 7.3型式检验 7.3.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a 正常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e批量生产时,每两年不少于1次的检验; d)产品停产2年及以上,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3. 型式检验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台 2 单位产品不满足标准中任一项质量特性的规定称为不合格 一般分为A类不合格和B类不 合格 7.3.4有一项A类或两项B类不合格,则判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每套箱式炉都应有铭牌 铭牌应固定在电热设备明显易见的位置上 8.1.2制造厂自制的配套件都应有各自的铭牌 14
GB/T28849一2012 8.1.3箱式炉铭牌上应标出下列各项: 产品的型号和名称; a b电源电压额定值,单位为V; 电源频率额定值,单位为Hz; c d)电源相数; 额定功率,单位为kw. f 加热元件接法(适用于三相箱式炉); 工作温度,单位为C: h 工作区尺寸-单位为 mm iD 重量,单位为kg; 产品编号 制造日期 k 制造厂名称(对出口产品应标明国名). 当箱式炉配备调压器或变压器时应另列出工作电压 箱式炉的指示、控制、操作等部分应有必要的表示名称、位置或状态(方向、接地等标志 包装 8.2 8.2.1箱式炉包装应符合GB/T10067.!一2005的规定 8.2.2箱式炉的随机文件 a)装箱单, 合格证 b 使用说明书 c) 8.3运输 在运输方面有特殊要求的箱式炉,应规定其运输要求,一般应防止强烈的冲击,雨淋及曝晒 8.4贮存 经包装的箱式炉,应妥善地存放在相对湿度不超过90%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应颠倒、侧放 对临 时露天存放的包装箱应采取防雨、防潮和防止碰撞等措施

了解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GB/T28849-2012

什么是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GB/T28849-2012?

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是一种专门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加热样品的设备。它采用电阻丝作为加热元件,在箱体内部形成一个恒温区域,可对样品进行高温加热处理。

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GB/T28849-2012的特点有哪些?

  • 1. 温度控制精度高: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采用先进的PID控制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保证样品加热过程中的稳定性。
  • 2. 操作简便:该设备具有直观的操作界面,可实现多段程序控制,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 3. 热均匀性好: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内部采用特殊设计的加热结构,使得样品在箱体内部受热均匀,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GB/T28849-2012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广泛应用于高温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如陶瓷、玻璃、新型合金材料等领域。同时,它也可以用于精密测试、烤漆、干燥、预热处理等领域。

总结

通过对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GB/T28849-2012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该设备具有控温精度高、操作简便、热均匀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温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

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的相关资料

和SX系列实验用箱式电阻炉类似的标准

智能气体流量计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智能气体流量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智能气体流量计的编号:GB/T28848-2012。智能气体流量计共有59页,发布于2013-02-152012年第28号公告
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的编号:GB/T28850-2012。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共有17页,发布于2013-02-152012年第28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机械天平

扭力天平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