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2704-2019

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

Codeofpracticeforthedesignandmanufactureofchildren'sclothingtopromotemechanicalsafet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的编号:GB/T22704-2019。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共有30页,发布于2020-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Y7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1.020
  • 实施日期2020-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0页
  • 文件大小2.50M

以图片形式预览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

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


国家标准 GB/22704一2019 代替GB/T227042008 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 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 Codeofpraetieeforthedesignandmanufactureofchildren'scothingto promotemechaniealsafety 2019-10-18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2704一2019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机械性危险和风险 风险评估 服装设计、材料和结构 生产 材料、服装的检验和测试 包装 12 1C 标签和陈列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13 服装附件抗拉强力的测试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小部件测试方法 20 附录c规范性附录钮扣强力的测试方法 2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四合扣牢固性的测试方法 23 参考文献 25
GB/T22704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008《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与 本标准代替GB/T22704 GB/T22704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和补充了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修改和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修改和补充了“填充物"“异物”“风险评估”“机械性危险"“粘扣带”术语,增加了“婴幼儿”“儿 童”“绒球”“流苏”“搭祥”“贴布绣”“标签”“磁铁”“磁性部件”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 的第3章); 修改和补充了机械性危险和风险的资料(见第4章,2008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风险评估的要求(见第5章); 修改和补充了服装设计、材料和结构的总则(见6.1,2008年版的5.l); 修改和补充了设计的要求(见6.2,2008年版的第4章) 修改和补充了织物的要求(见6.3,2008年版的5.2); 修改和补充了填充物的要求(见6.4,2008年版的5.3); 修改和补充了缝纫线的要求(见6.5,2008年版的5.4) 增加了附件的概述见6.6.1); 修改和补充了钮扣的要求(见6.6.2,2008年版的5.5.l) 增加了四合扣及类似部件的选择方法(见6.6.3); 修改了织物类装饰物,包括蝴蝶结、领带和标签的要求(见6.6.4,2008年版的6.2); 增加了橡胶或软塑料装饰物的要求见6.6.5); 增加了绒球和流苏的要求(见6.6.6); 增加了亮片、珠子和类似部件的要求(见6.6.7); 增加了水钻和热融部件的要求(见6.6.8); 增加了花边、图案和标签的要求(见6.6.9); 增加了磁铁的要求(见6.6.10); 修改和补充了松紧带的要求(见6.7,2008年版的5.7和6.7); 增加了粘扣带的要求(见6.8) 修改和补充了拉链的要求(见6.9,2008年版的5.6和6.8); 修改了拉带、绳索、缎带和蝴蝶结的要求(见6.10,2008年版的6.2); 增加了刺绣和贴布绣的要求(见6.1l); 补充了连脚服装的要求(见6.12,2008年版的6.4); 修改和补充了风帽的要求(见6.13,2008年版的6.5); 修改了生产中松紧带的要求(见7.2,2008年版的7.2) 修改了尖锐物体的要求(见7.3,2008年版的7.3); 增加了针和钉的要求(见7.3.2); -修改和补充了缝纫针控制工序的要求(见7.3.3,2008年版的7.4.1) 修改和补充了针织机针、套口机针和吊牌枪针的要求(见7.3,4,2008年版的7.4.3); 增加了剪刀,钳子和其他尖锐工具的要求(见7.3.5);
GB/T22704一2019 修改和补充了金属污染的要求(见7.4,2008年版的7.5); 修改和补充了用机器安装的扣件的要求(见7.6,2008年版的7.7); -增加了石洗过程的要求(见7.7); 修改了生产中填充物的要求(见7.8,2008年版的7.8); -增加了生产中胶粘部件、热融部件的要求(见7.9) 修改和补充了附件的要求见8.2,2008年版的8.2); 补充了对异物的要求(见8.4,2008年版的8.4); 修改和补充了对退回服装的处理(见8.5,2008年版的8.5); 增加了生产中记录和跟踪要求(见8.6). 增加了包装的要求见第9章); -增加了标签和陈列的要求(见第10章); -修改和补充了附录A“服装附件抗拉强力的测试方法”(见附录A,2008年版的附录B) 增加了附录B“小部件测试方法”(见附录B); 修改了附录C“钮扣强度的测试方法”的要求(见附录C,2008年版的附录C) 本标准由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sAc/TC2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杭州联成华卓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省纺织测试 研究院、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安踏()有限公司、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 料检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秀月、庄庆才,朱怀球、罗胜利、周双喜、谭万昌、袁志磊、何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2704一2008
GB/T22704一2019 引 言 由于孩子们乐于探索和挑战的天性且不理解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促使他们以新奇的、不同于成年人 的方式使用物品,所以面对危险远没有成年人谨慎 本标准旨在服务于服装供应链上的所有阶段,可供婴幼儿和儿童服装的设计师和生产部门使用,以 提高婴幼儿和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的机械安全性;也可以帮助进口商、分销商和零售商选择无机械性危 险的服装
GB/T22704一2019 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 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4周岁及以下婴幼儿和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机械性危险和风险、风 险评估、服装设计、材料和结构、生产、材料、服装的检验和测试、包装、标签和陈列 本标准适用于14周岁及以下婴幼儿和儿童穿着服装的设计和生产,宜从设计阶段开始采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方面 儿童护理用品,如围嘴、尿布和奶嘴拉祥; -鞋子、靴子和鞋子类似物品 与服装一起销售的玩具等物品; 满足特殊儿童需求而设计的功能性服装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件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85 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 GB/T15557服装术语 GB/T18746拉链术语 GB/T22705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 GB/T28490钮扣分类及术语 QB/T2171金属拉链 QB/T2172注塑拉链 QB/T2173尼龙拉链 术语和定义 GB/T15557,GB/T18746,GB/T22705和GB/T284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婴幼儿babyandinfant 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孩子 注:一般指身高100c及以下的孩子 3.2 儿童childandyoungperson 年龄在36个月以上至14周岁及以下的孩子
GB/T22704一2019 注;一般指所有身高在100cm以上,155cm及以下的女孩和身高在100cm以上.160cm及以下的男孩 3.3 填充物fillingmaterial 被包裹在织物内而构成服装组成部分的材料 注包括絮用纤维,泡沫,羽绒羽毛等 3.4 weartrial 穿衣试验 通过目标穿着者对服装进行试穿以获得服装穿着性能和特征信息的活动 3.5 异物foreignobjects 不属于服装产品本身的部件 注,例如断针,石头等 3.6 绒球 p0m-p0m 由一定长度的纱线固定在一起或由填充物填充的织物制成的球状部件 注,绒球可以直接固定在服装上也可以借助绳子固定 3.7 流苏tassel -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由一束有一定长度的纱线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部件 注:流苏可以直接固定在服装上,也可以借助绳子固定 3.8 搭tab 由纺织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附着在服装的外面起识别或装饰作用的平面或环形结构 注;不同于(GB/T22705定义的可调节搭祥 3.9 粘扣带touehandeosefastener 由勾面和绒面的带子组成的部件,通过将勾面和绒面压合起到固定作用,剥离勾面和绒面而解开 注:亦称魔术贴 3.10 贴布绣applique 在材料表面剪贴、缝绣图案或形状,起装饰作用 注:通常选用不同类型和/或色调的材料 3.11 花边motif 通常由面料制成,缝在服装上或粘在服装上,或由纱线直接钩织的装饰性部件 注:不包括直接将涂层涂覆到织物上的印花设计 3.12 标签 label 由织物、塑料或其他类似物制成,附在服装上,提供使用说明、产品信息或品牌的标识 3.13 重复后整理repeated uate ercare 符合维护标签的一系列后整理处理,反映了服装的用途和使用年限
GB/T22704一2019 3.14 危险hazard 对穿着者构成伤害的潜在因素 3.15 风险risk 对穿着者造成伤害的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伤害的严重程度的组合 3.16 风险评估riskassessmemt 对服装设计、结构、材料或部件可能对最终使用者产生的风险的全面评估 3.17 机械性危险mechaniealhazard 由服装非理化性能构成的,对穿着者构成失足、滑倒、摔倒,哽塞、呕吐、缠绊、裂伤、血液循环受阻、 窒息伤亡、勒死等伤害的潜在因素 3.18 局部缺血性伤害ischemieinjuries 由于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对身体部位的伤害 3.19 尖锐物体sharpobjeets 穿着时物体的边或角已经暴露或可能会暴露,并对穿着者造成刺伤或刮伤的物件 注通常包括锐利尖端、锐利边缘 3.20 磁铁magnet 具有吸引或排斥铁的性能的铁、钢、合金材料 3.21 磁性材料magnetie1 material 可以吸引磁铁或可以获得其吸引性能的材料 机械性危险和风险 4.1局部缺血性伤害 在人体足部或手部区域的松散,未修剪的绳线,以及有孔洞的织物(如钩针编织物)或有长浮线的织 物,会包绵手指或脚趾,可能阻爵血液循环,造成局部缺血性伤害 例如钮扣,四合扣、气眼和拉链等部 件,其中一些大而硬的孔洞可能卡住舌头或手指,会引起止血带效应,阻碍血液循环 尤其是设计12个 月及以下婴幼儿服装时,由于他们无法描述痛苦来源,可能使这种危害短时间内不易被察觉 此外,若 泳裤的衬里使用的网眼织物,可能使皮肤或生殖器钻人,则会存在勾缠的风险,引起局部缺血性伤害 为12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设计服装时应注意,裤口、袖口的松紧带太紧或太硬可能会阻碍足部或手部 血液循环 4.2拉链引起的夹持事故 带有拉链的男裤易造成婴幼儿和儿童生殖器被拉链链牙夹住,虽然减少拉链的使用可消除危险,但 不是长久,实用的方法 企业宜在工艺上更多创新,提高婴幼儿和儿童服装机械安全性能 4.3尖锐物体伤害 包含尖锐物体的服装可能会对婴幼儿和儿童造成擦伤、皮肤炎症或更严重的刺伤、划伤等伤害 钮
GB/T22704一2019 扣、拉链或装饰物上的可触及的锐利尖端、穿着或后整理过程中部件磨损产生的锐利边缘都会对穿着者 造成伤害 服装生产,包装过程中使用的钉,、断针或其他尖锐物体,如果残留在服装中,也会给消费者带 来严重伤害 4.4哽塞和吸入 钮扣,套环,花边及其他附件(包括橡股和软塑料制品,如徽章)与服装脱离,可能会给儿童,特别是 婴幼儿带来危害 幼童把类似服装部件放人嘴里、鼻子、耳朵,会造成哽塞或吸人的危险 石洗工序中 的残渣也会带来相同的风险 珠子,水钻和亮片等这些小部件,脱落后可能会进人气管和肺,导致吸人 通过口鼻吸人物品)危险 由于这些物体的化学特性,不易被X射线识别,所以通常很难被检测出来 由异物引起的中毒性休克或感染,难以辨别病源,可能会导致体重锐减、住院治疗 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4.5吞咽 大多数情况下服装上的脱离的附件被吞到胃里最终会随着食物排出体外,而不会造成伤害,但锋利 的物体、钮扣电池和磁铁除外 4.6勒伤、勾住和缠绊 带有绳索、拉带的服装易导致勒伤、勾住和缠绊等伤害 尽量避免使用非功能性绳索,功能性绳索 可由安全的设计元素代替 绳带末端的坚硬部件,例如套环或铃铛等,可能会增加缠绊的危险,尤其是 婴幼儿和儿童服装,与成年人领带类似的传统领带易产生勒伤和缠绊的危险 4.7视力、听力受限 带有风帽和某些种类头套的服装会影响到婴幼儿和儿童视力或听力,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特别 是操场事故,交通事故 4.8窒息 童装引起的窒息事件较少,但是服装上的不透气材料制成的风帽可能对12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存 在窒息的风险 4.9绊倒和摔倒 大多数绊倒和摔倒是因为服装不合体,可能是服装选择不当或号型尺寸不正确 腰带或绳索太长、 学步婴幼儿只穿袜子或连脚服装也会导致绊倒和摔倒 4.10过热 由于他们通过头部散失85%的多余热量,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研究发现,过热是导致12个月及以下 的婴幼儿睡眠中不明原因死亡或猝死的主要原因 有证据表明,12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在睡觉时穿着 耐热衣物或穿了过多的衣服或盖了过多的被子都会导致过热 避免过热的最佳方式是睡衣上不带风 帽,尤其是夜间睡衣 4.11磁性部件 如果摄人多个磁铁,或同时摄人一个磁铁和铁磁物体(例如铁或镍),异物间隔着肠壁相互吸引会导 致穿孔或堵塞,可能会威胁生命,且会对起搏器或注人泵等设备产生磁性干扰 S 风险评估 5.1仅涉及机械安全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许多与婴幼儿和儿童服装有关的其他安全方
GB/T22704一2019 面的问题,包括化学安全,热防护(防热或防冷),过敏反应、易燃性和太阳辐射防护防晒. 5.2所有消费品在正常和可预见的使用中应是安全的 5.3风险评估宜贯穿于生产过程中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各个阶段 包括所有与设计、生产、购买和销 售服装有关的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以确保售出的服装符合机械安全的要求 5.4风险评估的主要阶段如下 识别危险; a 识别与每种危险有关的风险 b 尽可能地去除危险; c d)对于那些不能消除的危险,采取行动将相关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如果发现服装设计的某个方面存在风险,应考虑放弃或使用更安全的技术来获得相同的效果 5.5 5.6在生产阶段消除危险并降低风险的措施有 采用先进、更安全的技术; a b 制定一个连贯一致的全面预防体系,涵盖技术,生产组织与工作环境的控制,例如缝纫针(手缝 针和缝纫机针)控制程序,见7.3.3,限制针和钉的使用 实施生产管理体系,以避免或降低风险,包括给予雇员适当的指导,例如正确的断针处理程序 宜对所有的服装都进行风险评估,包括服装的各个尺码 5.7 风险评估时考虑因素如下 目标穿着者的年龄; a 目标年龄段内婴幼儿和儿童的特征以及穿着服装时会发生的情况,包括 b 孩子的体重和身高 1 与特定危险有关的人体测量,例如有弹性袖口的服装需要测量腕围; 2 3 该年龄段内的能力; 4 孩子的日常行为; 穿着服装时的情况 5 穿着服装时孩子所处的正常监护水平 例如,对于12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在睡眠中可 6 能无人监护,醒来后可能仍无人监护 5.8风险评估时,牢记7周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和儿童难以意识风险,且行为难以预测 5.9风险评估宜进行存档 文件应清晰地注明日期以便于追溯,注明评估人的姓名和职位 至少每年 宜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并且长期运作,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降低风险 穿衣试验不应作为确定服装是否安全的风险评估的一部分进行 若之前未发现或已意识到的安 5.10 全问题在穿衣试验中变得明显,则穿衣试验应立即停止,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服装设计、材料和结构 6.1要求 6.1.1服装材料和部件应从质量有保证的生产商处采购 6.1.2服装设计应以相关年龄组儿童的人体测量数据为基础 6.1.3按照GB/T8685的规定正确标示维护标签 按照维护标签进行重复后整理后,部件不被损坏和 破裂 评价服装安全性时需考虑后整理类型和可能的次数 6.2设计 6.2.1总则 6.2.1.1设计师宜按照第5章进行风险评估,还应考虑服装在各种情况下的机械性危险,见第4章,并 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GB/T22704一2019 6.2.1.2设计师与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保证每个部门了解服装细节并向其他部门提供足够的 产品信息,合作完成符合机械安全性的服装 信息交流包括风险评估结果 6.2.2设计细节 设计师宜事先向生产部门提供完整的产品说明书,可以采用文字、图片、样板和/或样衣的形式 包括: 服装的描述; a) b 服装用途; 目标消费对象的年龄; eo d) 服装全部细节,至少包括 尺寸规格; 面料,包括重量和结构, 2 缝线和服装结构; 3 4 所有填充材料; 所有含松紧带的区域; 5 所有附件和/或装饰物的描述,细节,位置和附着方法,可能包括 6 钮扣或四合扣 拉链; 粘扣带; 绒球、蝴蝶结或花边等; 拉带和/或绳索等; 生产过程中洗涤或其他处理工艺,例如石洗工艺 e fD 风险评估结论,见6.2.1.2. 6.3织物 6.3.1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织物不应对穿着者存在机械性风险 必要时,可改变服装结构,使所用的 织物不会对穿着者造成机械性危险 6.3.2选用织物时应特别考虑在服装上的使用位置、目标消费者年龄,服装的最终用途,例如 洞眼或开口的织物,如钩针编织物、蕾丝,易勾住手指或其他部位产生局部缺血性伤害,不宜用 a 于12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中 b 网眼织物,若作为男童游泳裤里料,存在勾缠危险(见4.1) 使用洞眼尺寸小于1.5mm的柔 性织物可降低风险 毛皱织物,应进行风险评估,考虑其长度,保形位置、目标消费者年龄,尤其是12个月及以下 的婴幼儿,可能存在哽塞和吸人的风险 小 提花织物,12个月及以下婴幼儿服装的手部或脚部,不宜使用含有超过10mm未剪断缝纫浮 线的织物 6.3.3用于支撑缝合部件(如钮扣)的织物在低负荷下不应被撕破,宜在部件缝合处使用加固材料 婴 幼儿服装部件抗拉强力符合表1的要求 6.4填充物 6.4.1填充物不应含有硬的、尖锐物体或异物 使用羽绒羽毛应注意羽毛管可能对着装者造成伤害 6.4.2服装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包覆填充物的缝线牢固,防止穿着时缝线断、脱 填充物不应被婴幼儿 和儿童获取,保证安全可靠
GB/T22704一2019 6.5缝纫线 6.5.1婴幼儿和儿童服装内部不宜使用单丝缝纫线 6.5.212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的手部和脚部的所有线头宜修勇到10mm以下 6.5.3缝纫线缝合的部件(如钮扣)应有足够的强度,婴幼儿服装部件抗拉强力应符合表1的要求 6.6附件 6.6.1概述 6.6.1.1适用于所有服装上的附件,个别类型的附件要求详见6.6.2一6.6.10 6.6.1.2不适用穿着之前需移除的标签、价格标、促销信息 6.6.1.3附件不应有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 6.6.1.4婴幼儿服装上的附件在正常或合理地可预见的使用期间均应牢固,婴幼儿服装宜使用大于 mm的附件 33 6.6.1.5宜使用锁式线迹(301) 手缝线迹(200)、链式线迹(100)不宜用于婴幼儿服装上 注:线迹分类类型参照GB/T4515 6.6.1.6纺织品部件由织物和/或纱线制成的紧密填充部件),应符合附录A的A.7洗涤试验的要求 注:紧密填充部件指填充部件不易被手(食指和拇指之间)压缩 6.6.1.7婴幼儿服装非纺织品附件的抗拉强力应符合表1的要求 6.6.1.8婴幼儿服装非纺织品小部件的抗拉强力应符合表1的要求 小部件指符合附录B的部件 注:非纺织品小部件可能是整个附件也可能是附件的一部分 表 婴幼儿服装附件抗拉强力要求 最大尺寸 抗拉强力 测试方法 部件 mm >70 见附录A 可夹持 50 见附录A 36 不包括亮片 见A.7 不可夹持(包括亮片,热融 或黏合部件、绳带末端的 见A.7 塑料套管等 注: ”为不考核 为保证服装附件符合表1的要求,该测试除了成品测试外,宜从设计环节开始的每一阶段都进行测试 如果部 件脱落,应分析脱落原因,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测试时要求测试5个样本,每个试样的单值均应达到要求,而不是其均值达到要求 可夹持是指测试中的部件由附录A的器具夹持时不变形、不损坏 6.6.2钮扣 6.6.2.1应用于婴幼儿和儿童服装的钮扣应先通过附录C拉伸强度测试 多组件钮扣(不包括工字 扣)不应用于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上,这类钮扣可以发生组件分离,产生可能有害的小部件 6.6.2.2与食物颜色或外形相似的钮扣不宜用于婴幼儿和儿童服装中 6.6.2.3确保备用钮扣不会引起额外危险,婴幼儿服装上的备用钮扣按照6.6.1的要求安全固定
GB/T22704一2019 6.6.3四合扣及类似部件 6.6.3.1 确定四合扣包括五爪扣和按扣)及类似部件包括铆钉、孔眼和工字扣)的类型和位置是服装 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人员应确保 选择合适的扣件类型,如柱式扣件不宜用于针织物中,宜使用环式扣件; a b 扣件不应安装在接缝处或织物厚度不均匀的区域,可能导致连接不牢 扣件的尺寸应与压缩后织物厚度相匹配,同一服装中应使用相同尺寸的扣件 o d 必要时应加固面料,确保织物的牢固性,如加黏合衬; 选择与金属探测仪兼容的扣件,即由不会触发金属探测仪的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扣件(见7.4) e 6.6.3.2生产商宜提供四合扣的数据报告,记录并核查服装上扣件的位置和情况 另外,生产前阶段 在数据报告中应记录安装机器的夹持设置,以便在生产中核查(见7.6) 6.6.4织物类装饰物,包括蝴蝶结、领带和标签 6.6.4.1任何热封或激光切割的织物标签、徽章或搭伴应无锋利的边缘 6.6.4.2所有织物类装饰物特别是缎带的末端应充分固定保证不松开 6.6.4.3任何织物装饰的规格应符合GB/T22705的要求 6.6.4.47周岁及以下婴幼儿和儿童服装不宜使用与成年人领带类似的领带 6.6.5橡胶或软塑料装饰物,包括标签、徽章、搭祥 此类装饰用于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服装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a) 线迹密度 针迹留下的孔眼可能导致装饰物部分脱落; b) 材料降解 这些材料在热、洗涤剂等环境中可能降解 6.6.6绒球和流苏 6.6.6.1纱线剪切而成的绒球和流苏不宜用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上 6.6.6.2合理设计绒球和流苏结构,保证纱线的切割长度不易脱落 6.6.7亮片、珠子和类似部件 6.6.7.1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服装上的亮片,珠子和其他类似小部件不宜用手工缝或链式线迹固定 机器缝制时,每片亮片至少3针以保证平整 6.6.7.2手工缝亮片或珠子时,宜每10针锁1针 6.6.7.3无论采用何种缝纫方式或其他技术,生产商应确保该类部件附着牢固、平整 6.6.8水钻和热融部件 此类部件的牢固性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花式织物的表面,如丝绒、天鹅绒、罗纹等表面不匀织物 a) b) 高弹织物; 织物后整理,如防污处理; c d)某些服装结构如口袋、绣花、贴布绣和印花)等,这些因素产生的不匀表面可能导致表面压力 不匀 6.6.9花边、图案和标签 花边、图案和标签不应只用胶黏剂粘贴在服装上,应保证经服装后整理和多次洗涤维护后不脱落
GB/T22704一2019 6.6.10磁铁 磁铁不宜用于婴幼儿和儿童服装 松紧带 6.7 6.7.1选择合适强度和弹性的松紧带以支撑服装相关部位 松紧带的使用应避免给穿着者带来伤害, 松紧带的长度应保证服装弹性区域的尺寸适合目标穿着者 6.7.2生产说明书应指出服装上任何松紧带部位的自然松弛状态尺寸和最小拉伸尺寸 6.8粘扣带 6.8.112个月及以下婴幼儿服装上的粘扣带宜选择柔软的材料 6.8.2粘扣带的勾扣部分不应与婴幼儿或儿童身体直接接触 6.8.3粘扣带宜修成圆角 6.9拉链 6.9.1概述 采购的拉链应符合QB/T2171.QB/T2172.QB/T2173 6.9.1.1 6.9.1.2当拉链接触皮肤时,宜使用带塑料上下止点的塑料拉链代替爪式金属止点的拉链 6.9.1.3拉链上止口、链牙齿应无毛刺和尖锐边缘,啮合良好 6.9.1.4 在面部、颈部宜使用含有内贴边的织物拉链 6.9.2男童裤装拉链 6.9.2.17周岁及以下男童裤装的门襟区域不宜使用功能性拉链,可考虑使用裤子结构替代如粘扣带 门襟假门襟或松紧腰带 6.9.2.2男童裤装拉链式门襟宜设计至少20mm宽的内盖,覆盖拉链开口,沿门襟底部将拉链开口缝 住 宜使用塑料拉链以减少夹持事故的伤害程度 6.10拉带绳索,缎带和蝴蝶结 设计服装的绳索、拉带时,应符合GB/T22705的规定 6.11刺绣和贴布绣 6.11.1考虑穿着时线迹背面摩擦皮肤的危害,在刺绣反面宜使用黏合衬或垫料 注意刺绣、贴布绣上所使用的针迹长度不能形成可能对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造成缺血性损 6.11.2 伤伤害的环路 在刺绣和贴布绣的背面或正面不宜有超过10mm的缝纫浮线 6.12连脚服装 连脚服装适用于不穿鞋子的学步婴幼儿,室内穿着的连脚服装应增强防滑性,如在服装脚底面料上 黏合摩擦面 6.13风帽 6.13.112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的睡衣,尤其是夜间睡衣不应带有风帽 6.13.212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风帽的设计和材料不应构成窒息的危险 使用衬布可以减少风险 填 充类风帽的填充材料应保证空气流通 设计风帽时,确保帽子不完全盖住脸部 6.13.3为婴幼儿和儿童服装设计风帽和头套时,应将影响视力或听力的危害(见4.7)降至最低
GB/T22704一2019 生产 7.1概述 生产商应记录生产过程、步骤,详细记录与产品安全有关的所有环节,保证能随时查询 7.2松紧带 如果服装中使用了松紧带,宜制定控制程序以确保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生产说明中给出的松弛 状态和最小拉伸尺寸 7.3尖锐物体 7.3.1概述 服装生产过程中的针、钉或其他尖锐物与穿着者接触,会造成严重伤害 生产商应尽量避免使用尖 锐物体 7.3.2针和钉 7.3.2.1针和钉可用于布料延展、裁剪、定位、疵点标注,但在生产中非必需物件 生产商应限制针和钉 的使用,例如使用自粘标签标注瑕疵、用夹具夹持面料 7.3.2.2在生产环境中任何地方均不应使用金属钉,包括固定文件和纸样 7.3.3缝纫针(手缝针和缝纫机针) 生产商应注重厂房管理,记录各生产步骤,保证服装不受缝纫针或断针带来的污染 生产商宜引进 缝纫针控制工序,包括: 确定专人负责缝纫针的发放; a b) 保证只有指定的人才能使用缝纫针; e 保证收回旧缝针后才发放新缝针 回收所有断针碎片或处理断针服装;断针部分找不到,对所有可能被影响的服装进行隔离和单 d 独的金属探测 记录所有断针事件和处理办法; e 记录每轮手缝针的发放和回收 f 7.3.4针织机针、套口机针和吊牌枪针 针织机针、套口机针、吊牌枪针和缝纫针一样会产生危险,生产商宜建立符合7.3.3的管理程序进 行控制 7.3.5剪刀、钳子和其他尖锐工具 工具宜固定在工作台上,或按7.3.3给出的管理程序控制进行管理 7.4金属污染 7.4.1使用服装金属扫描探测仪使服装免受金属污染,但不完全替代针控和其他控制程序 7.4.2宜使用输送式金属检针机 7.4.3应每天进行金属探测装置的校准,并保存校准记录 7.4.4金属探测可用于在生产的不同阶段,包括断针检测,从其他地方采购的服装零件的检验以及服 10
GB/T22704一2019 装检验的一部分 最终金属检测宜在成品服装包装后进行 7.4.5以下情况可能无法对成品服装进行最终金属探测 若磁性材料制造的部件(如黑色金属制成的腰扣、背带夹)用于服装,这种情况下,在此类部件 a 安装到服装之前,尽可能在生产最后的环节,进行金属探测 b 石洗过程中残留的浮岩可能会激活金属探测仪,这种情况下,宜在此过程之前进行金属探测 7.4.6应明确区分已检验,未检验或不合格的服装 金属探测仪探测出来的服装应分开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 如果污染物可以定位且解决,应再次 7.4.7 进行金属探测 如果污染物无法定位和解决,服装应销毁 7.4.8记录所有金属污染事件和处理办法 7.5钮扣 锁式线迹和手缝线迹的工序应得到有效控制,固定在服装上的钮扣应较牢固 链式线迹固定在服 装上的钮扣易脱落,因此不宜用于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上 7.6用机器安装的扣件 7.6.1使用说明应告知生产工序的操作人员,包括扣件类型,位置等,操作人员事前经过安装培训 生产商应至少按照以下程序控制扣件的牢周性" 7.6.2 确认选择了合适的扣件,见6.6.3 a 确认机器金属模板和配置的精确性; b c 机器检查,包括检查程序和频率; d)检验和测试扣件 7.6.3扣件机器夹持设置变动一次,至少检查和记录两次,并与生产前阶段的测量进行对照检查,见 6.6.3.2,以保证正常使用 7.6.4预水洗、染色工序完成后安装扣件 7.6.5所有扣件安装在服装上后应进行外观缺陷检查,例如扣齿变形等 7.6.6对于机器安装完成后的四合扣按照附录D进行牢固性测试 7.7石洗过程 7.7.1婴幼儿服装不应使用石洗工艺 可使用其他方法,如婴幼儿服装可使用酶洗工艺 儿童服装在石洗过程中,可采取措施防止口袋或卷边中残留石渣或其他渣,如在洗之前先缝 7.7.2 合口袋,并且在检验时翻开清洗所有口袋和卷边 7.8填充物 处理填充物缝份时,应保证足够的缝份量,见6.4 7.9胶黏部件、热融部件 服装生产商宜建立控制程序控制水钻、热融部件附着的牢固性 部件供应商应提供黏合信息,如温 度,时间、压力等,以便监控黏合环境 材料,服装的检验和测试 8.1概述 8.1.1检验和测试人员根据说明书,工作明细表及本标准,有效完成服装安全性检查工作 8.1.2为符合服装规格,服装制作过程中,制作完成后宜进行检验 11
GB/T22704一2019 8.2附件 8.2.1不准许各部件由于面料破损(见6.3.3)、缝线损坏(见6.5)等原因,从服装上脱落,婴幼儿服装附 件抗拉强力应符合表1的要求 8.2.2经过安全性测试的服装附件,应进行修复后才能销售;若无修复可能,则服装应销毁 8.3松线和浮线 12个月及以下婴幼儿服装,在手或脚处不宜有松线和长度超过10mm的未修剪的浮线 8.4异物 制作完成后进行服装检测,不应与服装无关的部件隐藏在服装内 连脚服装应翻出,保证检测的进 行 移除发现的异物,若无法解决,服装应销毁 8.5对退回服装的处理 8.5.1退回的服装应作好明确标记,不与完好的服装混淆 由于安全问题被退回的服装只能在完全修 复后出售,如果无法解决,服装应销毁 8.5.2一批服装中有未能通过附录A和附录C测试的服装,则这批服装应做好明确标记并分开放置 且记录其原因及处理方法 8.6记录和跟踪 生产商应记录生产过程,步骤以保证与产品安全有关的所有环节均有详细记录,且能跟踪查询每 批服装的记录 包装 9 9.1概述 包装中不应使用针和钉,不应包含任何危险因素,例如可能导致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窒息的小塑 料夹子 g.2塑料袋 9.2.1使用塑料袋时,应在袋上印有安全警示标志,警告消费者塑料袋对婴幼儿和儿童存在潜在的窒 息危险 9.2.2使用厚度小于0,.038mm的塑料袋时宜在袋上打6" mm 的孔 10标签和陈列 10.1服装零售中,小心固定标签,应确保消费者购买的服装中没有针 0.2陈列服装不宜使用针,应确保消费者购买的服装中没有针 10.3挂衣祥不应伸出服装外,宜弱缝,以便在被困时挣脱断裂 可以使用警告标签提醒消费者在穿着 前去除挂衣祥 0.4功能性或资料性标签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其不存在任何危险 0.5婴幼儿服装的商标和耐久性标签不应直接与皮肤接触 12
GB/T22704一2019 录 附 A 规范性附录 服装附件抗拉强力的测试方法 A.1总则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成衣测试,但也可用于测试服装设计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对于部件最大尺寸不 大于3mm,或无法夹持的附件,评定洗涤后附件的变化 A.2原理 拉力测试仪的上夹具和下夹具夹住服装附件 夹具以设定速度移动,直至部件脱落 记录抗拉强 力和方式,并符合以下要求 -部件最大尺寸不大于3mm,考核附件洗涤后的变化 -部件最大尺寸3mm~6mm,最小抗拉强力为50N 部件最大尺寸大于6mm,最小抗拉强力为70N A.3仪器 A.3.1拉力测试仪应满足以下条件: -能不断测试并记录抗拉强力 夹持分离率为(100士10)n )mm/min; mm~75mm. 上下夹具之间的距离可设定为1 1,误差为士0.5mm. A.3.2带有沟槽平板的实验箱主要用于测试钮扣、工字扣、绒球、珠子等服装部件 不同部件所使用的 实验箱见图A.1 实验箱沟槽平板的大小应满足不同部件的测试 沟槽平板见图A.2,厚度为(1.65士 0.15)mm,沟槽宽度(W)不损坏部件的附着方式 A.3.3四合扣(包括五爪扣)上夹具包含至少3个尖爪并且至少能握持四合扣外边缘的70%,夹爪应分 布均匀 在不变形、不损坏部件的情况下,夹具稳固地夹紧部件外边缘 适用于测试8.25 mm、 8.5mm,9.5mm的五爪扣上夹具正视图、俯视图见图A.3 若凸部分的外边缘无法夹住,可采取替代 办法夹住中心柱 四合扣下夹具装置见图A.4,图中的尺寸适合大部分童装四合扣(8.25 A.3.4 mm,8.5mm和9.5mm 的测试, 四合扣.拉链以外的部件测试中,下夹具一般为平面夹具,前夹持面(5士1)mmx(c25土1)mmn A.3.5 后夹持面不小于(25士1)mmx(50士1)mm A.3.6带钩夹具用于测试拉链拉片上的装饰物 起屏蔽作用的平板可用于测试拉链拉片上的装饰物 A.3.7 13
GB/T22704一2019 钮扣 工字扣 a b 说明 -实验箱; 沟槽平板 -测试中的钮扣; 平面爽具; -服装面料 图A.1实验箱 单位为毫米 1.650.15 说明: -平板上表面 -平板下表面 图A.2实验箱的平板 14
GB/T22704一2019 单位为毫米 38士0.4 10.5土0.13 7.7土0.13 .0.6O.13 31"士30 60"士30'" 10.0土0.13 说明: -无尖爪区域 -0.4mm宽纵生成的狭槽 图A.3四合扣的上夹具 单位为毫米 16士0.05 10土O.05 S 说明 夹环; -下夹具斜面(方便上夹具握持四合扣); -中心柱 图A.4四合扣下夹具 15
GB/T22704一2019 A.4测试环境要求 按照GB/T6529的规定,所有测试样本测试前应置于该环境24h A.5测试样本的准备 A.5.1取样 对服装或服装部件进行取样,要求具有代表性,数量符合A.5.2中推荐的样本量 产品生产阶段的测试应从大货生产线直接取样 A.5.2测试样本 按照部件种类、尺寸、组合不同,各选取5个测试样本 设计、开发阶段的样本数量可能不足,可减 少样本数,但考察测试结果时应谨慎 A.6测试步骤 A.6.1夹持分离率 设置夹持分离率为(100士10)mm/min. A.6.2启动拉力测试仪和放置样本 A.6.2.1概述 按照A.6.2.2A.6.2.8的步骤,启动拉力测试仪,并放置样本 调整夹具位置,保持上下夹具中心轴、拉力方向均一致 放置样本于夹具中央,保证样本纵向中心轴垂直经过上下夹具中心线 放置样本时应确保无任何损坏或滑移 A.6.2.2钮扣和工字扣 拉力测试仪顶部为实验箱和沟槽平板,上下夹具之间的距离可设定为(20士0.5)mm,拉力测试仪底 部为平面夹具 将钮扣和工字扣滑移至平板,不拉伸,不损坏缝纫线或轴钉 将钮扣和工字扣下方面料折叠以增加厚度,并夹在下夹具上 对于边缘上的钮扣,为了方便测试宜在对角位置增加面料 A.6.2.3四合扣(包含五爪扣 拉力测试仪顶部为四合扣上夹具,拉力测试仪底部为四合扣下夹具,无平板,见图A.5 上夹具移开,将服装放置在下夹具上,四合扣放置在中心柱上,关闭夹环 上夹具移至四合扣下边 缘并夹紧(注意不要过紧). 16
GB/T22704一2019 说明 上夹具; 下夹具; 测试中的四合扣3 -服装面料 图A.5测试四合扣 A.6.2.4大于3mm的珠子和类似缝制附件 拉力测试仪顶部为实验箱和合适的沟槽平板,上下夹具之间的距离可设定为(20士0.5)mm,拉力测 试仪底部为平面夹具 将珠子或其他附件滑移至平板,不拉伸、,不损坏缝纫线 将珠子或其他附件下方面料折叠以增加厚度,并夹在下夹具上 A.6.2.5拉链拉片上的装饰物 拉力测试仪顶部为楔形夹具或带钩夹具,上下夹具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拉链拉片长度和装饰物长度, 拉力测试仪底部为起屏蔽作用的平板,见图A.6 将带有装饰物的拉链拉片穿过平板上的孔,运用上夹具固定装饰物 不施加预张力 17
GB/T22704一2019 说明: -带钩夹具; 装饰物; -拉链拉片; 起屏蔽作用的平板: -服装面料 图A.6拉链头装饰物测试仪器 A.6.3拉力测试仪的操作 运用拉力测试仪记录最大拉力 上夹具拉动部件直至脱离服装或破损 主要损坏方式为部件损 坏、附着方式损坏,面料损坏 记录每个样本的最大拉力,以牛顿为单位,精确到0.1N 洗涤试验 A.7.1检查试样上的每个附件,并详细记录附件在试样上的初始状态 A.7.2按照GB/86292017的规定,采用A型标准洗衣机洗涤程序4N,干燥方法采用程序A A.7.3检查洗涤后试样上的每个附件,记录洗涤后附件状态 出现下列情况中的轻微变化、明显变化 或完全脱离时为不合格: 无变化 有可忽略的变化附件与初始状态比较有微小变化,但仍牢固地附着在试样上; 有轻微变化:附件有轻微、可见的松动; 有明显变化附件或织物明显损坏 完全脱离:;附件从织物上完全脱离 A.8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8
GB/T22704一2019 本标准编号和日期; a b 测试日期; 服装描述及款式号; c d 供应商、生产商名称; 为单位; e 上下夹具之间的距离,以 mm fD 测试样本环境(包括预处理); 测试样本数量; g h)部件类型、尺寸及位置 每个样本的抗拉强力和损坏方式,抗拉强力以牛顿为单位,精确到0.1N 如果需要,试样洗涤后附件的外观状态 j k)夹具的类型; D 其他情况,包括使用替代的夹具 19
GB/T22704一201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小部件测试方法 非纺织品小部件,可能从服装脱离,存在哽塞的风险 小部件可以是整个附件或附件的一部分 小部件是指无外界压力情况下,以任一方向放人图B.1 中的小部件试验器,可以完全容人小部件试验器的部件 单位为毫米 31.7" 图B.1小部件试验器 20
GB/T22704一201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钮扣强力的测试方法 C.1 总则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扣紧或装饰钮扣,用于测试在服装生产及使用过程中钮扣抵抗强拉的性能 该方法的目的是帮助服装生产商选择合适的钮扣,并协助钮扣供应商生产合适质量的钮扣 C.2原理 将钮扣固定在张力测试仪上,逐渐增加张力,直到钮扣表面出现裂痕,测试拉伸强力 c.3仪器 c.3.1恒伸长率(CRE)拉伸测试仪,精度应为1级,指示或记录的最大力的误差不应超过1% c.3.2恒定伸长率为100mm/min,精度为10% C.3.3机器应能将上夹具的下表面和下夹钳的夹紧点设置为75mm1mm以内 c.3.4上夹具应均匀地支撑钮扣的外边缘,见图c.1 c.3.5编织绳的最小断裂强力为300N C.3.6下夹钳应能够握住编织绳的两端,而不会随着张力的施加而滑动 单位为毫米 36士0.5 30 8士0.5 图C.1恒定长率拉伸测试仪 21
GB/T22704一2019 说明: -钮扣夹具 安全罩 -夹紧编织绳的下夹钳 钮扣; 编织绳 图C.1续 C.4测试样本的准备 抽取位于服装上的每个颜色、款式和尺寸的10个钮扣 C.5测试步骤 c.5.1记录钮扣类型、孔或柄的数量以及钮扣的最大尺寸(以nmm为单位,精确到0.5mm) C.5.2将编织绳穿过钮孔(四孔钮扣穿过呈对角线的两个扣孔;带柄钮扣穿过扣柄) c.5.3将绳子的两端穿过上夹具和钮扣,在下夹钳固定,不施加拉力 C.5.4以100mm/min的拉伸速度运行,记录每个钮扣的断裂强力(以牛顿为单位),精确到0.1N C.6测试结果判定 按照上述测试方法,使用的所有钮扣满足最小断裂强力70N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本标准编号和日期; a b 测试日期 c 钮扣描述,最大尺寸(mm)和型号(若有); d 供应商名称和工厂名称(若有) 测试条件; e fD 样本数量; 每一个钮扣拉伸断裂强力,精确到0.1N 8 h)测试过程中的偏差 22
GB/T22704一2019 录 附 D 规范性附录 四合扣牢固性的测试方法 D.1总则 本方法适用于除缝纫外,采用其他方法固定于面料的四合扣牢固性的测试方法 D.2原理 将四合扣固定于两层面料中,其中一层夹在拉力测试仪的上夹具中,另一层夹在拉力测试仪的下夹 具中 施加拉力直到四合扣分离或面料撕裂,记录拉力 对四合扣的两部分均进行测试 D.3仪器 拉力测试仪应具备以下特征: -能不断测试,记录拉力大小 -夹持分离率为(100士10)mm/min; 测量宽度最小为75mm m -测试最大拉力可达500N,精确到0.lN D.4测试样本的准备 准备20条带有四合扣,面积接近50mmX140mm的条状面料作为样本 D.4.1 D.4.2将两个面料样本合放,保证周边对齐,并按正常生产工序,将凸或凹的四合扣固定于面料上 D.4.3夹持两个面料样本在夹具中 D.4.4用5种凸型四合扣和5种凹型四合扣来重复D.5.2的步骤,共5个样本 D.5测试步骤 D.5.1 -层面料的两端夹在拉力测试仪的上夹具中,将另一层面料的两端夹在拉力测试仪的下夹 将 具中 D.5.2启动拉力测试仪,夹持分离率为(100士10)mm/min,直到四合扣分离或面料撕裂 D.5.3四合扣分离或面料撕裂时记录拉力,精确到0.1N D.5.4按照D.4.1D.4.3的步骤测试10个样本,获得有效结果,如果有一个没有达到要求即判定为不 合格 D.5.5记录四合扣分离或面料撕裂时的每一个测试值 D.6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23
GB/T22704一2019 本标准编号和日期; a b 测试时间; c 面料和四合扣的描述; d 以牛顿为计量单位,描述四合扣分离或面料撕裂时所需的平均拉力 以牛顿为计量单位,描述四合扣分离或面料撕裂时所需的最小拉力 e fD 确定是四合扣分离还是面料撕裂 24
GB/T22704一2019 考文 参 献 [1]GB/T1335.3服装号型儿童 [[2]GB/T4515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3]cEN/TR16792.20I4sadfetyafcdhildren'sdothin一Reommendationsforthedesignand ofchildtren'sclothing -Mechanical safetvy manufacture Codeof andmmanufactureofchildren's dolhimg [4]Bs7907;2007 practiceforthe design to promotemechanicalsafety

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GB/T22704-2019

机械安全性是指儿童服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儿童造成任何伤害或危险。而儿童服装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其设计和生产需要更加注重安全性问题。这时,国家标准GB/T22704-2019就派上用场了。

1. 安全设计原则

在进行儿童服装设计时,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 尽可能减少服装的硬件部件,例如拉链、纽扣等,以减少孩子意外受伤的风险。
  • 在服装的关键部位使用足够强度的材料,例如肩带、袖口等,以确保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破裂或脱落。
  • 考虑到儿童的身体特征和活动需求,合理设计服装的尺寸、弯曲度和柔韧性等因素。

2. 安全生产实施规范

在进行儿童服装生产时,应遵守以下基本规范:

  •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面料和辅料,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 对每一件服装都进行充分的质量控制和检验,防止存在任何潜在安全隐患。
  • 严格控制组装和缝纫工艺,确保每个部件都能够牢固地连接。
  • 在成品服装上加标签或说明书,提示消费者正确使用和保养方式,并提醒消费者警惕可能的安全问题。

3. 安全测试与认证

在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安全测试和认证,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常见的儿童服装安全测试包括:

  • 引燃性测试:使用明火或热源对服装进行测试,判断其着火点和燃烧速度。
  • 化学物质含量测试:检测服装中是否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例如铅、镉等。
  • 机械强度测试:测试服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承载能力和抗拉强度。

通过以上测试和认证,可以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质量保障。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严格遵守国家标准GB/T22704-2019,确保服装的机械安全性。
  • 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反馈的问题,并根据反馈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

通过遵守GB/T22704-2019标准,制造商可以在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中,更加注重安全性问题,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童装绳索和拉带测量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童装绳索和拉带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童装绳索和拉带测量方法的编号:GB/T22702-2019。童装绳索和拉带测量方法共有9页,发布于2020-05-01
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的编号:GB/T22705-2019。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共有13页,发布于2020-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