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914.2-2019

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

Thespecificationformarineobservation—Part2:Offshoreobserv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的编号:GB/T14914.2-2019。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共有60页,发布于2019-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4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60
  • 实施日期2019-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0页
  • 文件大小4.90M

以图片形式预览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

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


国家标准 GB/T14914.2一2019 代替GB/T14914一2006 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 Thespeeifieationformarineobservation一Part2:offshore observation 2019-03-25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4914.2一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般规定 4.1基本要求 4.2观测程序和补测规定 4.3海洋灾害和异常现象的观测 4.4观测仪器设备要求 4.5校时 4.6海滨观测过程质量控制 观测项目及时次 5.1观测项目 5.2 日界规定 人工定时观测时次 5,3 5.4自动连续观测 潮汐的观测 6.1技术要求 6.2观测和记录方法 l0 海浪的观测 l0 --- 7.1技术要求 7.2观测和记录方法 l3 7.3观测数据的整理 8 13 表层海水温度的观测 #**# 13 8.1技术要求 14 8.2观测和记录方法 14 表层海水盐度的观测 中,中中,中中 14 9.1技术要求 15 9.2观测和记录方法 15 0海发光的观测 15 0.1技术要求 15 0.2观测和记录方法 1 16 # 海冰的观测 16 1.1技术要求 18 11.2观测和记录方法 23 12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观测
GB/T14914.2一2019 23 12.1技术要求 23 12.2观测和记录方法 13降水量的观测 24 13.1技术要求 24 24 13.2观测和记录方法 14风的观测 14.1技术要求 l4.2观测和记录方法 6 4.3数据整理和记录 15气压的观测 15.1技术要求 22 5.2观测和记录方达 27 5.3观测数据的整理 28 16海面有效能见度与雾的观测 8 6.l技术要求 8 16.2 观测和记录方达 数据传输 17 30 数据传输分类 17.l 30 17.2数据传输通信方式 30 17.3通信时限 3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海滨观测记录簿格式 31 附录B(规范性附录海洋观测站(点)观测仪器设备现场对比观测 47 附录c资料性附录验潮井的设置 50 附录D(资料性附录)井内外水尺的安装与维护 52 附录E规范性附录井外水尺零点和井内水尺读数指针高程变动检查办法 54 附录F(资料性附录)冰情图绘制范例 55
GB;/T14914.2一2019 前 言 GB/T14914《海洋观测规范》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海滨观测 第3部分浮标潜标观测, 第4部分岸基雷达观测 第5部分;卫星遥感观测 第6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本部分是GB/T1491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4914一20o6(海滨观测规范》. 本部分与GB/T14914一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难,26年版的第2章)7 -删除了术语“海况”(见2006年版的3.l); -增加了术语“日界”(见3.6); -增加了海洋观测站(点)经、纬度测量记录要求,气象观测场面积要求,观测仪器设备安装要求, 海祥观测站(点)的防雷措施,站址迁移对比观测要求,业务化运行对比观测要求,更新观测仪 器设备海洋观测站(点)应记载对观测数据有影响的活动见4.1); 修改了观测程序和补测规定(见4.2,2006年版的4.4) 将严重冰期的海冰观测和海洋灾害和异常现象的观测修改为海祥灾害和异常现象观测 见4.3,2006年版的4.3和4.5); 修改了巡视和校时的相关规定(见4.5,2006年版的4.7); 增加了海滨观测过程质量控制(见4.6). 修改了观测项目及时次(见第5章,2006年版的4.2); -修改了水准点的水准测量要求(见6.1.6.2,2006年版的5.l.6.2); -修改了新安装的井内水尺的要求(见6.1.7.4.1,2006年版的5.1.7.4.1); -增加了人工观测、数据记录、不正常数据的整理与记录见6.2.2,6.2.3,6.2.4); 增加了对数据记录的订正要求(见6.2.7.3.2); 删除了计算布放点海底到潮高基准面的高度计算公式(见2006年版的6.1.4); 删除了波高、周期特征值及其代号(见2006年版的6.2.4.2); -增加了波向、波高、波周期的人工目测方法(见7.2.3.1、7.2.4.2); 增加了水深的计算公式[见式(5门; 增加了表层海水温度人工观测方法(见8.2.2) 增加了数据记录的要求(见8.2.3); 删除了现场观测仪器的比对,观测资料的整理和盐度计算公式[见2006年版的8.1.6、式(4] 增加了表层海水盐度人工观测方法(见9.2.2); 增加了数据记录要求(见9.2.3); 修改了观测要素的要求(见10.1.1,2006年版的9.1.1); 删除了观测点选择距海面高度2m一6m的地方的要求(见2006年版的9.1l.2);
GB/T14914.2一2019 修改了初(终)冰日期的确定(见11.1.6,2006年版的10.1.7) 修改了冰型观测的缺测处理要求(见1l.2.1.4,2006年版的10.2.2.3); -增加了岸用光学测波仪观测、人工目测浮冰漂流方向和速度(见11.2.7.1、l1.2.7.2); -增加了冰情图内容(见11.2.15.2); -增加了严重冰期的海冰观测(见11.2.17):; 修改了对相对湿度的准确度的要求(见12.1.2.2); 增加了人工观测(见12.2.2): -增加了不正常数据的整理与记录(见12.2.4); 将降水量的观测作为单独一章编写(见第13章); 修改了对风速的观测数据的准确度要求(见14.1.2.1); 删除了观测场的设置(2006年版的11.1.3); -增加了人工器测、人工目测风速、风向的方法和观测数据的整理(见14.2.2、l4.2.3、l4.3); -增加了人工器测和观测数据的整理(见15.2.2、l5.3) -删除了观测数据的处理见2006年版第15章); -增加了海滨观测数据传输见第17章); 增加了海洋观测站(点)观测仪器设备现场对比方法(见附录B) -修改了海滨观测记录簿封面格式见表A.l、表A.5,2006年版附录A); 修改了验潮井的设置(见附录C,2006年版的附录B) 删除了海滨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见2006年版附录F) 本部分由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 国家海洋局北海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站、,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祥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祥标准计量中 心,国家海祥局海祥减灾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闫涛、曾继平、吕富良、毕立海、宋升锋、袁玲玲、林雪丽、陶荣幸、李玉杰 赵志刚苗建波,房树林、王颖、韩笑、徐志远、吴学忠、王立鹏、杨丽芬,李希彬、郭莉莉、刘李钊、宫钦周、 王炜阳、樊海燕、张殿会、王玉红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914一1994,GB/T14914一2006 IN
GB;/T14914.2一2019 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 范围 cB/T14914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滨观测的项目及时次,技术要求、观测和记录方法,数据的整理和 订正、数据传输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沿海、岛屿、平台上的海洋观测站(点)进行的海洋水文、海洋气象观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696海区水上助航标志 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3972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14914.1海洋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15920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HY/T059海洋台站自动化观测通用技术要求 QX30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Qx/T4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Qx/T49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5部分气压观测 QxT50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 QxT5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 Qx/T5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8部分:降水观测 Qx/T6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 术语和定义 GB/T159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波型we!pe 海浪的外貌特征 3.2 表层海水温度 sea-Surfacetemperature 海水表面到0.5m深处之间的海水温度 3.3 表层海水盐度 setrsurfacesalinity 海水表面到0.5m深处之间的海水盐度
GB/T14914.2一2019 3.4 luminescenceofthesea 海发光 夜间海面出现的生物发光现象 3.5 海面有效能见度 sealeveleffectivehorizontalvisibilit 观测点所能见到的海面二分之一以上视野范围内的最大水平距离 3.6 日界 dayboundary 为海洋水文,海洋气象观测划定一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界线 -般规定 4.1基本要求 4.1.1海滨观测所获得的资料应能反映出观测海域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 4.1.2海滨观测包括海祥水文,海洋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对相关数据采集、分析、传输的处理 4.1.3海洋观测站(点)的观测项目、程序及观测场所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动 4.1.4海祥观测站点)经,纬度记录到0.1',高程记录到0.lm. 4.1.5海祥观测站(点)的海洋水文各要素观测点的选择应按照各观测要素技术要求的规定执行 4.1.6海洋观测站(点)的气象观测场面积宜为25m×25m,并设围栏保护,特殊情况可根据所处位置 和实际状况而定,选址要求按QX/T45有关规定执行 4.1.7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应遵循以下要求: 海洋水文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应符合各观测要素技术要求,并做好防护; a b) 海洋气象各要素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安装应符合Qx/T45,Qx/T49,Qx/T50,Qx/T51、 Qx/T52和Qx/T61的技术要求 4.1.8海洋观测站点)的防雷措施按照QX30规定执行 4.1.9数据记录应遵循以下要求: 各项观测数据应按照观测程序的时间要求记人观测记录簿,观测记录簿格式参见附录A,并用 a HB黑色铅笔书写,书写的字迹应工整清楚,不应涂擦 b 观测员发现的错误用HB黑色铅笔改正,校对员查出的错误用蓝黑或纯黑墨水笔改正,改正时 将原记录数据中间划一横线,并在其右上方填上正确数据; 作缺测处理的数据记录应在观测簿有关栏内记“一”符号,作可疑处理的数据记录应在其值加 括号“ d 年份采用四位记录法,月份、日期分别采用二位记录法,时间采用24小时制四位记时法 4.1.10站址迁移对比观测应遵循以下要求 原(旧)站观测应持续到12月31日结束,新站正式观测应从次年1月1日开始; a 若原(旧),新两站距离超过2km或海区岸边地形环境有明显差异时,迁站时新原(旧)两站应 b 同时进行对比观测 对比观测项目及要素为原(旧)站观测项目及要素; c d 对比观测代表月为1月、4月、7月、10月或4月、7月、10月,次年1月,每日进行对比观测的 时次02时08时、14时和20时四个时次: 对比观测数据和结论均应整理存档上报 4.1.11业务化运行对比观测应遵循以下要求 采用自动观测仪器进行海洋水文、海洋气象要素观测的海洋观测站点),应每月对比观测不少 a
GB;/T14914.2一2019 于2次; b)对比观测项目及要素为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潮汐,海浪、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本站气 压、降水量,对比结论记录在观测数据的说明记录中 4.1.12更新观测仪器设备时,应根据更新设备对应的观测要素进行现场对比观测 对比方法及要求 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4.1.13海洋观测站(点)应记载对观测数据有影响的活动,并整理归档 对观测数据有影响的活动包 括;海洋观测站点)基础设施或观测仪器设备变动、仪器设备安装布放及使用、,水准系统的设置与水准 测量、井内井外水尺设置、潮高潮时记录值校测等 4.2观测程序和补测规定 4.2.1人工观测程序 人工观测包括人工目测和器测 人工观测程序要求如下 正点前30min巡视检查各观测点仪器设备" a b 正点前15min开始观测气象要素,气压观测应靠近整点; 正点前后30min内观测海浪、水温,采集海水样品; c d 整点时观测潮汐; 海冰观测应于正点后1h内结束; 按时效要求完成各种观测数据文件的发送 注:正点为各要素规定的观测时刻,整点为北京时间的每一个整点时刻 4.2.2自动观测程序 自动观测程序要求如下 正点前30min巡视检查各观测点仪器设备; a b 正点前30 min40min开始启动波浪观测,并开始相关目测要素; 正点前10min查看计算机显示的自动观测实时数据; c d 00分进行正点数据采集; (00分02分)查看正点自动观测的实时数据; (02分10分)输人人工观测数据,对自动观测数据缺测或异常值进行处理; 10分15分)自动编、发报 g 4.2.3补测规定 4.2.3.1在规定的观测时间内某项目或某要索因故未能观测,宜在该时次整点后1h内补测,海冰2h 内补测 4.2.3.2在当日规定补测的时间内.无法进行海冰厚度观测、海冰温度观测和冰情图测绘时,宜在次日 该时次补测 4.2.3.3补测内容应作为正式记录,并在观测记录簿备注栏注明补测原因和时间 4.2.3.4在补测时间内无法进行补测的项目或要素作缺测处理 4.2.3.5观测时,若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应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观测,观测数据应作为正式记录,并在 观测记录簿备注栏说明方法和原因 4.3海洋灾害和异常现象的观测 4.3.1当风速或波高达到确定值(其值根据各海区具体情况确定)时,海浪观测应加密到1h观测1次
GB/T14914.2一2019 4.3.2当地震海啸,大浪或风暴潮影响到当地,观测人员应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获取潮汐,海 浪等观测数据 4.3.3海洋观测站点)附近发生海洋灾害或异常情况时,观测人员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4.3.4在盛冰期内,对重点岸段冰情进行实地观测 4.4观测仪器设备要求 4.4.1 一般要求 4.4.1.1海祥观测站点)使用的观测仪器设备应符合GB/T13972、HHY/T059,QX/T45QX/T49 QX/T50,QX/T51、QX/T52和QX/T61的要求 4.4.1.2使用的观测仪器设备应符合GB/T14914.1的规定 4.4.1.3观测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 4.4.2技术性能要求 自动观测设备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性能可靠、测量准确、操作维护方便,结构坚固、耐腐蚀、抗干扰能力强 a b 具有系统设置.编辑修改.数帮存储.数据通讯功能 能设置每个传感器的最新修正因子; c d 能实时显示观测要素值和设备工作状态 准确度满足各要素测量技术要求 工作电源采用蓄电池供电,蓄电池供电能力保证自动观测设备连续工作72h(正常工作状态) 并利用交流电、风电太阳能等对蓄电池进行浮充 日界后自动对数据采集器校时 g 4.4.3仪器设备备份 海洋观测站点)应备份观测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以确保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后得到及时恢复 4.5校时 4.5.1观测时钟应校对为北京时间 4.5.2自动观测以数据采集器内部时钟为观测时钟,应保证其走时误差在30s之内,数据采集器与计 算机每日日界后校时一次,以保持两者时钟一致 4.6海滨观测过程质量控制 4.6.1观测人员的要求 观测人员的要求应符合GB/T14914.1的规定 4.6.2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要求 4.6.2.1应密切监视观测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准确判断观测数据,并抄录至观 测簿和输人计算机数据文件中 4.6.2.2观测数据记录(观测簿、数据文件、记录纸等)应进行全面校对,发现可疑记录应进行标注,错误 记录应及时纠正 4.6.2.3观测数据记录(观测簿、数据文件、记录纸等)应进行全面预审,确保上报的海滨观测数据资料 正确无误
GB;/T14914.2一2019 4.6.2.4观测数据资料应按规定的统一标准数据文件格式存储、输出 4.6.2.5观测数据资料质量符填写应遵循以下规定 空白表示观测数据资料可靠 a b) 表示资料产出单位认为观测数据资料可疑 表示资料中心认为观测数据资料可疑 c 4.6.2.6未进行观测项目,观测簿相应栏记“”",数据文件中数字数据以“9”填满位数,字符数据以“ 填满位数;进行观测但未有观测结果的项目观测簿相应栏记“”,数据文件中数字型数据以“9”填满,最 后一位填“8",字符型数据以“+”填满;不进行观测的项目,观测簿相应栏应空白,数据文件中,为数字型 数据以“9”"填满,最后一位填“7”,字符型数据以空格填满 4.6.2.7所选择资料处理方法引人的误差不能超过获取原始数据资料所规定的误差标准 观测项目及时次 5.1观测项目 5.1.1水文项目:潮汐,海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海发光、海冰 5.1.2气象项目:风、气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海面有效能见度、降水量,雾 5.2 日界规定 海祥水文项目中的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潮汐,海浪,海冰以北京时间2!时(不含24时 5.2.1 为日界,海发光以日出为日界 5.2.2海洋气象项目以北京时间20时(含20时)为日界 5.3 人工定时观测时次 5.3.1海洋水文观测要素及时次 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要求如下 潮汐应于每日整点观测潮高,高潮、低潮前后半小时内每10min观测一次; a b)海浪应于每日08时、11时、14时、17时进行观测,在冬季17时因天色暗淡不利于观测时,应 根据具体情况规定提前观测的时间,并在观测记录簿备注栏内注明,观测记录簿格式参见附 录A 表层海水温度应于每日08时、l4时,20时进行观测 c d 表层海水盐度应于每日14时进行观测 海发光应于每日天黑后进行观测 e 海冰应于每日08时,14时进行观测 其中海冰厚度,海冰温度观测和冰情图绘制仅于每月的 fD 日、10日、,15日、,20日,25日及月末日的08时进行一次 5 5.3.2海洋气象观测要素及时次 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要求如下 a 风应于每日(08时20时)整点观测风速及对应风向; 气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海面有效能见度应于每日0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 b 降水量应于每日08时、20时或降水结束进行观测 c 5.4自动连续观测 5.4.1配备自动观测仪器设备的海洋观测站点),应对潮汐,海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气
GB/T14914.2一2019 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降水量、海面有效能见度、雾进行连续观测 5.4.2潮汐、气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降水量每1min记录一次;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海 面有效能见度每个整点记录一次;海浪每3h记录一次,分别为02时、05时、08时、l1时、14时、17时、 20时,23时 6 潮汐的观测 6.1技术要求 6.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为潮高商潮潮高、高潮潮时,低潮潮高、低潮潮时 6.1.2单位和准确度 6.1.2.1潮高的单位为厘米(cm) 潮高的准确度等级分为三级;一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cm;二级最 大允许误差为士5cm;三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0cm 6.1.2.2潮时的单位为分(min) 潮时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min 6.1.3观测点的选择 观测点应选择在与外海畅通,水流平稳,不易淤积,波浪影响较小的海域;应避开冲刷严重、易坍塌 的海岸;在当地理论最低潮位时,水深应大于1n m 6.1.4验潮井的设置 验潮井应满足井内与井外潮位差小于1em,并具有良好的消波性能 验潮井的设置参见附录c 验潮井建设资料应详细记载和归档 6.1.5观测仪器设备的安装要求 6.1.5.1水位计传感器宜安装在验潮井内 6.1.5.2固定安装在水下的传感器,其安装高度应低于潮高基准面下1m 6.1.6水准系统的设置与水准测量 6.1.6.1水准点的设置 6.1.6.1.1海洋观测站(点)应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基本水准点和一至两个校核水准点 基本水准点是 海祥观测站(点)永久性的高程控制点 校核水准点是用于引测和检查水尺零点、读数指针高程的水 准点 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应分别按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埋设方法埋设,并应采取 6.1.6.1.2 严格的保护措施使之不易受到破坏 基本水准标石埋设的技术设计、选点、埋设方法要求按 GB/T12897的规定执行,并详细记载和归档 普通水准标石埋设的技术设计、选点、埋设方法要求按 GB/T12897和GB/T12898的规定执行,并详细记载和归档 6.1.6.2水准点的水准测量要求 6.1.6.2.1基本水准点应按国家二等或以上水准测量要求与国家水准高程系统连测 6.1.6.2.2校核水准点应按国家三等或以上水准测量要求与基本水准点连测 6.1.6.2.3基本水准点与校核水准点启用后每年应复测一次;两年后若没有发现高程变动,基本水准点
GB;/T14914.2一2019 每隔四年应复测一次,校核水准点每隔两年应复测一次 6.1.6.2.4基本水准点的测量按GB/T12897的有关规定执行,校核水准点的测量按GB/T12898的有 关规定执行,水准点的测量及复测情况应详细记载和归档 6.1.6.3潮高基准面的确定 6.1.6.3.1海洋观测站(点)的潮高基准面宜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6.1.6.3.2未确定潮高基准面的海祥观测站点),使用开始观测时的第一根水尺零点处的水平面或设 定的某一水平面临时作为潮高基准面 观测一年后,使用所测资料通过推算,确定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作 为海洋观测站点)潮高基准面 6.1.6.3.3潮高基准面、读数指针一经确定不应轻易变动,相关的高程应记载和归档 6.1.6.3.4潮高基准面确定后,海洋观测站(点)所观测的潮高资料应订正到潮高基准面上 6.1.7井内、井外水尺的设置 6.1.7.1要求与安装 6.1.7.1.1井外水尺最小刻度为1cm,尺长累积误差不大于0.5em 井内水尺最小刻度为0.1cm,尺长累积误差不大于0.5cmr 6.1.7.1.2 6.1.7.1.3水尺的安装与维护参见附录D. 6.1.7.2水准测量 6.1.7.2.1新安装或更换的井外水尺,校测应按GB/T12898家四等或以上水准测量的要求与校 核水准点进行连测,确定水尺零点的高程并每半年复测一次 6.1.7.2.2井外水尺在受到台风袭击、,被船只碰撞或更换、调整水尺板后,或认为水尺有可能松动,都应 复测水尺零点高程 6.1.7.2.3井内水尺读数指针安装完毕,应按GB/T12898国家四等或以上水准测量要求与校核水准 点连测,确定读数指针高程并每半年复测一次 6.1.7.3水尺校核 井内,井外水尺每月应进行一次互相校核 校核时应分别在高潮期,中潮期、低潮期各对比观测一 次,每次至少读取三对数值 6.1.7.4检查、调整或更换 6.1.7.4.1新安装的井内水尺,每旬应检查一次尺长变动情况,若一个月后尺长变化小于0.5cem,可改 为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6.1.7.4.2井外水尺零点变动、井内水尺伸缩或读数指针高程变动等于或大于1.0em时,应及时更换 或调整;井外水尺零点和井内水尺读数指针高程变动检查办法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6.1.7.5记载 井内、井外水尺和读数指针的安装,测量检查,校核,调整,更换,变动等情况应记录并归档 6.1.8潮高、潮时记录值的校测 6.1.8.1潮高、,潮时记录值的校测应使用井内水尺、井外水尺和观测用钟表进行校测 6.1.8.2校测时,若发现误差大于6.1.2.1规定准确度等级要求,应及时查找原因、调整仪器,并将情况
GB/T14914.2一2019 详细记载归档 6.2观测和记录方法 6.2.1自动观测 每3s采样一次,连续采样1min,经误差处理后,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值;用整点前1min的平均 值,作为该整点的潮高 6.2.2人工观测 6.2.2.1当自动水位计不能正常采集潮位数据时,应采用其他验潮仪或水尺进行观测 6.2.2.2水尺观测于每日整点进行,在高潮、低潮时刻,应在其前后半小时内每隔10nmin观测一次 6.2.3数据记录 潮高保留整数记录到1cm,潮时采用四位记时法,记录到1min;当潮高在潮高基准面以下 6.2.3.1 时,潮高数值前加“-”号 6.2.3.2 潮汐观测时,应挑取每日各整点潮高,高潮潮高.高潮潮时,低潮潮高,低潮潮时记录到潮汐观 测簿中 6.2.4不正常数据的整理与记录 6.2.4.1潮高数据中断间隔不超过3h的数据整理与记录方法因遵循以下规定 按潮高的趋势并参考前一日的潮高数据,采用计算机数据模拟方法或在厘米方格纸上描绘,从 a 模拟数据或在描绘曲线上选取整点潮高,并将整点潮高数据记录到潮汐观测簿和数据文件中; b 中断不在高潮、低潮时,从模拟数据或描绘的曲线上选取的整点潮高为正常值; c 如果中断在高潮、低潮时,从模拟数据或描绘的曲线上选取的整点潮高和高潮、低潮数据均作 可疑数据记录,并按4.6.2.5的规定将其记录到潮汐观测簿和数据文件中 6.2.4.2中断的间隔超过3h,其各整点潮高和期间的高潮、低潮,均作缺测数据记录,并按4.6.2.5规定 将其记录到潮汐观测簿和数据文件中 6.2.5高潮、低潮潮高和潮时的挑选 从每日观测的1nmin潮高值中按下列要求,确定高潮的潮高和对应潮时低潮的潮高和对应潮时 选取潮汐涨落一周期内潮高的最高值为高潮潮高,其对应的时间为高潮潮时; a b 选取潮汐涨落一周期内潮高的最低值为低潮潮高,其对应的时间为低潮潮时; 若平潮的时间较长且曲线平滑,应将平潮曲线中间位置作为高潮高,其对应的时间为高潮时 d 若停潮的时间较长且曲线平滑,应将停潮曲线中间位置作为低潮高,其对应的时间为低潮时 在平潮期间内,若记录曲线有上升出现时,则将最高点作为高潮高,其对应的时间为高潮时; 在停潮期间内,若记录曲线有下降出现时,则将最低点作为低潮高,其对应的时间为低潮时; g 在混合潮地区或有副振动时,曲线会出现超出常规的波动现象,当波动的幅度超过10em,且 时间超过2h者,应作为一个高潮或低潮来挑选; h 当高潮出现平行峰型时,若两峰的宽度一样,可根据情况选其中一个峰确定高潮的潮高与潮 时,当两峰宽度不一样时,选宽度较大的峰读取潮高与潮时; 当低潮出现平行谷型时,若两谷的宽度一样,可根据情况选其中一个谷确定低潮的潮高与潮 时,当两谷宽度不一样时,选宽度较大的谷读取潮高与潮时; 当高潮出现多峰型时,若有多个峰,高潮高与潮时挑选在与最高峰高度差不大于1cm,且比最
GB;/T14914.2一2019 高潮峰更靠近中间位置的峰处; 当低潮出现多谷型时,若有多个谷,低潮高与潮时挑选在与最低谷高度差不大于1cm,且比最 低潮谷更靠近中间位置的谷处 6.2.6潮时,潮高的订正 6.2.6.1 根据不同准确度的要求,潮时、潮高的订正要求如下 准确度等级为一级时,在相邻两次校测的12h中,潮时误差等于或大于1 min 应作潮时订正 潮高误差等于或大于1cm,应作潮高订正 b 准确度等级为二级时,在相邻两次校测的24h中,潮时误差等于或大于5min,应作潮时订正 潮时误差等于或大于3min,且相邻两个整点最大潮位差大于100cm时,应作潮时订正,潮高 误差等于或大于2cm,应作潮高订正; 准确度等级为三级时,在相邻两次校测的48h中,阁时误差等于或大于10mim,应作潮时订 正,潮时误差等于或大于6min,且相邻两个整点最大阁位差大于100cm时,应作潮时订正 潮高误差等于或大于5cm,应作潮高订正 一-般采用逐时内插法订正.订正值用式(1)和式(2)计算 6.2.6.2潮时订正方法一 T,=K,十T K,=-lT一T)t 式中: T i时刻潮时的订正值,单位为分(min); 相邻两次校测中,i时刻潮时误差分配值,单位为分(min); K T -前一次校测的误差值,单位为分(min); 与D,相邻后一次校测误差值,单位为分(min);D 带有正、负号,当仪器时钟比标准时快 Tm 时,潮时误差取负,反之取正,当潮高实测值小于自记值时,潮高误差取负,反之取正 相邻两次校测间隔的整时数(如12h,24h等),单位为小时(h); 时刻距校测时刻的整时数(其中i=0,l23),当1=12,且于08时,20时校测,如09时和 21时即i=9和i=21,则t=1,t;=1 6.2.6.3潮高订正方法一般采用逐时内插法订正,订正值用式(3)和式(4)计算 D,=K,十D. K,=t-l(D.一D.) 式中 D i时刻潮高的订正值,单位为厘米(em); K 相邻两次校测中,i时刻潮高误差分配值,单位为厘米(em) 前一次校测的误差值,单位为厘米(em); D. D. 与D,相邻后一次校测误差值,单位为厘米(cm);D 带有正、负号,当仪器时钟比标准时 快时,潮时误差取负,反之取正,当潮高实测值小于自记值时,潮高误差取负,反之取正 相邻两次校测间隔的整时数(如12h,24h等),单位为小时(h); i时刻距校测时刻的整时数(其中i=0,l23),当1=12,且于08时,20时校测,如09 时和21时即i=9和 ,则t,=1,fa=1 三2l 6.2.6.4高潮、低潮的订正方法如下 根据高潮、低潮两边相邻两个整点的潮时、潮高订正值,用内插法订正; a b 若高潮、低潮恰在相邻两个整点中间,且两个整点潮高订正值相差1cm时,用后一个整点的订 正值进行订正; 若高潮、低潮恰在相邻两个整点中间,且两个整点潮时订正值相差1min时,用后一个整点的
GB/T14914.2一2019 订正值进行订正 6.2.7异常潮高误差订正 6.2.7.1 订正要求 6.2.7.1.1若发现井内与井外潮高读数差不小于1em,且确认是因井内水尺或读数指针变动造成的,应 对潮高进行订正 若井内水尺长度累积误差不小于1cm,应对潮高进行订正 6.2.7.1.2 6.2.7.1.3用水准测量确认读数指针变动不小于1cem,应对潮位进行订正 6.2.7.2订正方法 6.2.7.2.1当能确定井内水尺或读数指针的变动时,应根据井内水尺读数指针到潮高基准面的高度变 动差值对潮位进行订正 6.2.7.2.2当无法确认井内水尺或读数指针的变动原因和日期时,可从上次检查至此次检查的时间内 按日内插订正方法订正 6.2.7.3数据记录的订正 6.2.7.3.1当数据记录误差大于6.1.2规定的准确度等级要求时,应进行订正 6.2.7.3.2数据记录的订正按照先潮时后潮高的顺序进行订正 6.2.7.3.3当能确定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日期时,应根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日期对潮位订正;当无法确认 误差的原因和日期时,可从上次校测至此次校测的时间内按日内插订正 海浪的观测 7.1技术要求 7.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为海况波型,波向波周期波高 7.1.2单位和准确度 7.1.2.1波高的单位为米(m) 波高的准确度等级分为两级:一级最大允许误差为观测值的士10%, 二级最大允许误差为观测值的士15% 7.1.2.2波周期的单位为秒(s) 波周期的最大允许误差士0.5s 7.1.2.3波向的单位为度(") 波向的准确度等级分为两级;一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5",二级最大允许 误差为士10° 7.1.3观测点的选择 观测海域开阔,无岛屿、,暗礁、沙洲和水产养殖、捕捞区等障碍物影响,避开陡岸 抛设浮标(或传感 器)处的水深一般不小于10m,海底平坦,避开急流区 7.1.4观测仪器的布放与安装要求 仪器的安装和布放应按各仪器使用的要求进行 传感器或测波浮标布放后应立即测定布放点的水 深,布放时的潮高,布放点相对于岸上观测场地或接收点的方位,水平距离并记录布放时间 按7.2.6 计算出布放点海底到潮高基准面的高度 10
GB;/T14914.2一2019 7.2观测和记录方法 7.2.1海况的观测和记录 以目力观测拍岸浪带以外范围能见海面的征象,按表1进行海况等级判定,并记录 表1海况等级 海况/级 海面征象 海面光滑如镜 波纹 风浪很小,波峰开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的 风浪不大,但很触目 波峰破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 白浪 风浪具有明显的形状,到处形成白浪 出现高大波峰,浪花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 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 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海浪斜面伸长成带状 风削去的浪花布满了海浪斜面,并有些地方到达波谷 稠密的浪花带布满了海浪斜面,海面因而变成白色,只在波谷某些地方没有浪花 整个海面布满了稠密的浪花层,空气中充满了水滴与飞沫,能见度显著降低 7.2.2波型的观测和记录 以目力观测拍岸浪带以外大范围能见海面海浪的外貌,按表2进行波型判定,并记录其符号 海面 无浪,波型栏空白 表2波型分类 波型 符号 海浪外貌特征 风浪 受风力的直接作用,波峰较尖,波峰线较短,背风面比向风面陡,波峰上常有浪花和飞沫 涌浪 受惯性力作用传播,外形圆滑,波峰线较长,波向明显波陡较小 FU 风浪和涌浪同时存在,风浪波高与涌浪波高相差不大 F/U 混合浪 风浪和涌浪同时存在,风浪波高明显大于涌浪波高 U/F 风浪和涌浪同时存在,风浪波高明显小于涌浪波高 7.2.3波向的观测和记录 7.2.3.1人工目测 用“日中线”法或用罗盘测出南北方向线,绘出八方位,以此观测波向,按表3记录度数 11
GB/T14914.2一2019 表3八方位与中心度数对照表 单位为度 方位 中心度数 方位 中心度数 一 S 180 NE Sw 225 45 E 90 w 270 SE 135 w 315 7.2.3.2 波向的记录 波向按度数记录,保留整数 特殊情况波向的记录如下 海面仅出现风浪时,则诵浪被向记"" a b)海面仅出现涌浪时,则风浪波向记“c” 海面同时出现两个以上风浪或涌浪波系时,则只测定其主要波系的波向 c 海面无海浪或有海浪而测不出波高、波周期时,波向栏记“C” d e 能测出波高、波周期而测不出波向时,波向栏记“X” 7.2.4波高、波周期的观测和记录 7.2.4.1自动仪器观测 采样时间间隔应小于或等于0.5s,连续记录的波数不少于100个波,记录的时间长度视平均波周 期的大小而定,一般取17min一20min 波高与波周期的观测包括最大波高及其对应波周期、十分之 一大波波高及其对应波周期、有效波波高及其对应波周期、平均波高及其对应波周期等特征值 7.2.4.2人工目测 77.2.4.2.1在海面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固定点,目测10个连续波通过某一固定点所需时间,重复 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平均波周期,每两次观测之间间隔应在1min之内 7.2.4.2.2在平均波周期100倍的时间内,密切注视海面一固定点,估测十分之一大波波高和最大波波 高 目测波浪时不计算水深,相应栏空白 7.2.4.3波高,波周期的记录 波高,波周期记录保留一位小数 海面无浪或虽有海浪但测不出波高、波周期时,波高、波周期栏均 记“0.0” 7.2.5波级的确定 自动观测时用有效波波高按表4判定所属波级;人工目测时用十分之一大波波高按表4判定所属 波级 当海面有浪但测不出波高时,波级记“1” 12
GB;/T14914.2一2019 表4波级查算 波级 名称 波级 波高/m 名称 波高/m 2.5GB/T14914.2一2019 差为士0.05C;二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2C;三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C 8.1.2观测点选择 8.1.2.1观测点应与外海畅通,水深不小于1m,并避开陆地径流和排水、排污管道或小溪人海处以及 受污染的海区 因大风浪或冰冻等影响观测时,可在观测点附近200m内另行选点 8.1.2.2 8.1.3温盐井设置 温盐井是为观测表层海水温度和表层海水盐度而专门设置的建筑物 温盐井宜建在验潮井旁边或 与验潮井同时建设 温盐井井筒内径宜不小于0.4m;在理论最高潮位和理论最低潮位之间,每隔 0.5m设一进水孔,进水孔的直径不小于0.1m,以保证井内外水体的自由交换 8.1.4表层海水温度传感器安装要求 表层海水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温盐井内,随海面升降以始终保持在海面下0.5m以内 8.2观测和记录方法 8.2.1 自动观测 自动观测每3s采样一次,连续采样lmin,经误差处理后,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值;用整点前1min 的平均值,作为该整点的观测值 8.2.2人工观测 表层海水温度人工观测分为直接测温和间接测温 直接测温;将表层水温表直接放人海水中感温2nmin后进行读数 a b)间接测温;用帆布桶放人海水中感温1min采水后,将表层水温表放人桶内搅动感温2min后 读数 8.2.3数据记录 8.2.3.1表层海水温度数据依据准确度等级进行记录,准确度等级为一级的观测数据保留两位小数,准 确度等级为二级、三级的观测数据保留一位小数,表层海水温度在0C以下时,数据记录前加“一”号 8.2.3.2整点记录因故缺测时,应用整点前后30min内接近整点记录代替 8.2.3.3当冰情严重无法另行选点观测时,可作缺测处理 表层海水盐度的观测 9.1技术要求 9.1.1准确度 表层海水盐度的准确度等级分为四级;一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02;二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05; 三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2;四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 9.1.2观测点的选择 观测点应与外海畅通,水深不小于1m,并避开陆地径流和排水、排污管道或小溪人海处以及受污 染的海区 14
GB;/T14914.2一2019 g.1.3温盐井的设置 温盐井的设置见8.1.3. 9.1.4表层海水盐度传感器安装要求 表层海水盐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温盐井内,随海面升降以始终保持在海面下0.5m以内 9.2观测和记录方法 9.2.1自动观测 自动观测每3s采样一次,连续采样1min,经误差处理后,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值;用整点前1 min 的平均值,作为该整点的观测值 9.2.2人工观测 g.2.2.1按照定时观测时次(每日14时)采取样品 9.2.2.2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方法如下: 采集表层海水样品时,注意避开表层污染物 a b 采用密封性好的样品瓶; 采集样品时,先用现采的海水冲洗样品瓶及瓶塞两遍,然后灌取海水样品,立即盖紧瓶塞并记 下瓶号; d 海水样品应存放在室内阴暗处,在45日内测量完毕,并保留至少60日 g.2.2.3用实验室盐度计测量样品海水,每月至少集中测定一次,测量时应按具体仪器使用方法进行 操作 9.2.3数据记录 9.2.3.1表层海水盐度数据依据准确度等级进行记录,准确度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测量数据保留两位小 数,准确度等级为三级、四级的测量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g.2.3.2整点数据记录因故缺测时,应用整点前后30min内接近整点的数据记录代替 0海发光的观测 0.1技术要求 10.1.1观测要素 观测海发光的类型与强度等级 0.1.2观测点选择 观测点应不易受灯光、月光影响,位置相对固定 10.2观测和记录方法 10.2.1观测方法 10.2.1.1海发光观测在夜间进行,用目测观测;当观测员从亮处到暗处观测时,待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 测;因海面平静观测不到海发光时,应人工扰动海面进行观测 15
GB/T14914.2一2019 10.2.1.2观测时,先按表5的海发光特征判定类型,用符号记录;再按海发光强弱程度判定发光强度等 级,并在其符号的右下方作等级记录,如二级强度火花型海发光记为“H2” 表5海发光类型及强度等级 发光强度等级 发光类型 发光特征 1发光形态与萤火虫相似,它主要由 在风浪和涌 0.02mm一5mm 的发光浮游生物引 在水面或风浪波面上发 在机械作用 发光特别明 火花型起,当海面受机械扰动或生物受某些 浪的波峰处光著目可见 无发光现象下发光勉强 亮,波纹上也 H 化学物质刺激时,此类发光显著,通 发光明晰漆黑夜晚可 可见 能见到发光 常情况下发光微弱,是常见的海发光 可见 借此见到水 类型 面物体轮廓 海面呈现一片弥漫的光辉,它主要由 弥漫型 发 光明晰发光著 目 强烈发光 发光细菌引起,只要有大量细菌存无发光现象发光可见 M) 可见 可见 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光 1发光常呈阵性,它由大型发光动物产 生,这种发光动物通常孤立地出现 在视野内有在视野内有 闪光型 在视野内有 视野内有大 当其成群出现时,这种发光更显著,无发光现象 十儿个发|几十个发 几个发光体 量发光体 S 在机械作用或某些物质刺激下,发光 光体 光体 较醒目 10.2.2数据记录 10.2.2.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海发光类型同时出现时应分别记录,等级高的记录在前,等级低的记录在 后,如“H2S1” 10.2.2.2无海发光时记“0",因灯光、月光,海冰或其他原因影响,观测不到海发光时,记大写英文字母 “X” 0.2.2.3在整个夜晚若发现比观测时的海发光等级高,或有不同类型的海发光出现时,应分别记人当 日观测记录簿备注栏内 海冰的观测 1 11.1技术要求 1.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为冰量、冰型、冰表面特征,冰状,最大浮冰块水平尺度、浮冰密集度、浮冰漂流方向和速 度、绘制冰情图 沿岸冰形成后,还应进行海冰堆积量、海冰堆积高度、沿岸冰宽度、海冰厚度、海冰温 度、海冰盐度、海冰密度、海冰单轴抗压强度等要素的观测 11.1.2单位和准确度 各观测要素的单位和准确度要求见表6,准确度以最大允许误差表示 16
GB;/T14914.2一2019 表6各项观测要素的单位和准确度 观测要素 单位 最大允许误差 海冰冰量、密集度,堆积量 成 士1 最大浮冰块水平尺度 士1 m 浮冰漂流方向 士5 浮冰漂流速度 士0.l m/s 海冰堆积高度 士0.l m 固定冰宽度 士1 mn 士1 海冰厚度 cm 海冰温度 士0,2 士0,05 海冰盐度 士0.,01 海冰密度 g/em 海冰单轴抗压强度 MPa 士0.01 11.1.3观测点的选择 11.1.3.1观测点濒临海岸,视野开阔,观测视角大于120°,海拔高度在10m以上,并能观测到当地重要 海区(港湾、航道、铺地或海上建筑物等所在海域)的海冰状况. "重冰期时海冰测点应选择海祥观测站(点)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岸段或易造成海冰灾害的 11.1.3.2 岸段 1.1.3.3严重冰期的海冰厚度、温度、盐度、密度,单轴抗压强度观测点应选择冰面平整,无杂质和积 雪,含沙质较少,冰质坚硬,冰厚在10cm以上的沿岸冰区域 1.1.4测冰基线的确定 测冰基线选定在沿岸冰有代表性的方向上,与海岸线垂直,方向自观测点指向外海 测冰基线确定 后,测量其方位和设立基线固定标志 1.1.5能见水平线最大远程的确定 能见水平线最大远程按式(6)计算 L=3.85×(H十1.5)1" 式中 能见水平线最大远程,单位为千米(km); H 观测场地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 11.1.6初冰、终冰日期的确定 观测站应根据历年观测到的初冰日和终冰日,应分别提前和推后半个月经常注意观察海面,一旦出 现或终止海冰,即在观测记录簿备注栏注明出现或终止的时间,该站即可开始或终止对海冰的观测 17
GB/T14914.2一2019 11.2观测和记录方法 11.2.1冰量的观测和记录 11.2.1.1海洋观测站(点)分别进行总冰量、浮冰量和固定冰量的观测 11.2.1.2观测时,将整个能见海面分为10等份,分别估计全部海冰、浮冰和固定冰的覆盖面积所占的 成数 11.2.1.3海冰分布面积占整个能见海域面积不足半成时,冰量记“0”;占半成以上,不足一成半时记 “1”;其余类推 整个能见海面布满海冰而无缝隙时,冰量记“10”,有缝隙时记“10” 无冰时冰量记录 栏空白 1.2.1.4海面有效能见度小于或等于1km时,不进行冰量观测作缺测处理 11.2.2冰型的观测和记录 11.2.2.1观测时环视整个能见海面,根据表7,表8分别判定浮冰和固定冰所属冰型,用符号记录 当海面上同时存在多种冰型时,按量多少依次记录;量相同时,浮冰冰型按厚度大小顺序记 11.2.2.2 录,每次观测最多记互种;固定冰冰型按表8所列的顺序记录 11.2.2.3当海面能见度小于或等于1km,不进行冰型观测,作缺测处理 表7浮冰冰型 符号 浮冰冰型 特征 海冰初始阶段的总称 由海水直接冻结或雪降至低温海面未被融化而生成的多呈针 初生冰 状,薄片状,油脂状或海绵状 初生冰比较松散,只有当它聚集漂浮在海面附在礁石及 N 其他物体上时才具有一定的形状 有初生冰存在时,海面反光微弱,无光泽,遇风不起 (Newice 波纹 冰皮 由初生冰冻结或在平静海面上直接冻结而成的冰壳层,表面平滑,湿润而有光泽,厚度 R leerind 5 cm左右,能随风起伏,易被风浪折碎 尼罗冰 厚度小于10cm的有弹性的薄冰壳层,表面无光泽,在波浪和外力作用下易于弯曲和破 Ni Nilas) 碎,并能产生“指状”重叠现象 直径30c 莲叶冰 cmm300cm, ,厚度10cm以内的圆形冰块,由于彼此互相碰撞而具有隆起的边 P Paneakeice) 缘,它可由初生冰冻结而成也可由冰皮或尼罗冰破碎而成 灰冰 厚度为10cm~15cm的冰盖层,由尼罗冰发展而成,表面平坦湿润,多呈灰色比尼罗 冰弹性小,易被涌浪折断,受到挤压时多发生重叠 (Greyice 灰白冰 厚度为15 的冰层,由灰冰发展而成,表面比较粗糙,呈灰白色,受到挤压时 5cm30cm Giw Greywhiteice 大多形成冰脊 白冰 w 厚度为大于30em的冰层,由灰白冰发展而成,表面粗糙,多呈白色 Whiteice 表8固定冰型 固定冰冰型 符号 特征 沿岸冰 沿着海岸、浅滩形成,并与其牢固地冻结在一起的海冰 沿岸冰可以随海面的 C (Coastalice) 升降作垂直运动 18
GB;/T14914.2一2019 表8(续》 固定冰冰型 符号 特征 冰脚 固着在海岸上的狭窄沿岸冰带,是沿岸冰流走后的残留部分或涨潮时棚状浮冰 f IcefooD 以及浪花飞沫附着在海岸聚集冻结成的冰带 搁浅冰 Si 退潮时留在潮间带或在浅水中搁浅的海冰 Strandedice 1.2.3冰表面特征的观测和记录 11.2.3.1观测时环视整个能见海面,按表9的特征描述分别判断浮冰和固定冰所属种类,用符号记录 1.2.3.2当海面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冰表面特征时,按其量多少依次记录;量相同时,按表9所列 顺序记录,每次观测最多记三种 11.2.3.3当海面仅有初生冰和莲叶冰时,冰表面特征记录栏空白 11.2.3.4无法判定冰表面特征时,作缺测处理 表9冰表面特征分类 符号 冰表面特征 特征 平整冰 未受变形作用影响的海冰,冰面平整或冰块边缘仅有少量冰瘤及其他挤压冻结 Leveliee 的痕迹 重叠冰 在动力作用下,一层冰叠置到另一层冰上形成,有时甚至三,四层冰相互重叠而 R Raftedice 成,但其重叠面的倾斜角度不大,冰面仍较平坦 冰丘 H 在动力作用下,冰块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形成山丘状 Hummock 雪冰 表面有积雪的冰 Snow-coveredice) 11.2.4浮冰冰状的观测和记录 11.2.4.1观测浮冰冰状时环视整个能见海面按表10要求判定其所属冰状,用符号记录 当海面同时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冰状时,按其量多少依次记录;量相同时,按表10所列顺序记录 每次观测最多记 三种 表10浮冰冰状 单位为米 冰状类型 符号 最大水平尺度 巨冰盘 CG L>2000 Giantfloe 大冰盘 B 500GB/T14914.2一2019 表10(续 单位为米 符号 冰状类型 最大水平尺度 小冰盘 Sf 20GB;/T14914.2一2019 H -测波仪设计高度,单位为米(m). 11.2.7.2人工目测 11.2.7.2.1选定距离适中、特征明显的冰块,观察冰块漂流方向和漂流速度 11.2.7.2.2漂流方向按十六方位估测(可借助罗盘或方位盘);漂流速度按表11估测 表11浮冰漂流速度估测 单位为米每秒 浮冰块移动特征 很慢 明显 快 很快 相当速度w vu0.3 0.3u<0.5 0.5l.0 11.2.7.3数据记录 11.2.7.3.1海面仅有初生冰时,漂流方向和速度记录栏空白 11.2.7.3.2漂流速度小于0.05m/s时,漂流方向记“C”,漂流速度记“o.0” 11.2.7.3.3海面有浮冰,但无法观测漂流速度和方向时,作缺测处理 11.2.8堆积量、堆积高度的观测和记录 11.2.8.1 堆积量 堆积量是指堆积状海冰占沿岸冰表面的成数 观测时将整个能见海面中的沿岸冰面积分成10等 份,估测堆积状海冰面积(包括重叠冰、冰丘)所占成数,记录方法按11.2.1进行 无沿岸冰时,堆积量 记录栏空白 11.2.8.2堆积高度 堆积高度是指沿岸冰表面至堆积冰块顶点的垂直距离 观测时选择两到三块能代表大多数堆积高 度的冰块,采用米尺或其他仪器直接测量,取平均值为平均堆积高度;然后选择最高的一块测量其值为 堆积量记录栏空白时,堆积高度记录栏亦应空白 最大堆积高度 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目测 11.2.9 固定冰宽度的观测和记录 11.2.9.1用仪器或目测进行观测沿岸冰在基线方向上的宽度作为固定冰的宽度 11.2.9.2如能见海面全部被沿岸冰覆盖,记录数据前应加“>”符号;无沿岸冰或虽有沿岸冰,但不在基 线方向上,固定冰宽度记录栏空白;沿岸冰宽度不足0.5m时,固定冰宽度栏记“0” 11.2.10海冰厚度的观测和记录 11.2.10.1观测时,在固定冰表面沿基线方向均匀地选25个点做冰厚的固定观测点,钻孔观测其厚 度,记在相应的孔号栏内,同时记录该孔距岸边的距离 11.2.10.2固定冰宽度记录栏空白或记“0”时,不进行冰厚观测,冰厚记录栏空白 因故不能测量冰厚 时,作缺测处理 1.2.11海冰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11.2.11.1海冰温度是指固定冰冰层内部的温度 海冰温度使用温度表进行观测 11.2.11.2沿基线方向选择沿岸冰,按表12确定测量层次,用冰钻钻孔,使仪器感应部位的中央位于预 定层次深度,并避免和空气接触;感温5min后读数 21
GB/T14914.2一2019 11.2.12海冰盐度的观测和记录 观测时,在沿岸冰上按表12规定分层取样,把冰样放人样品瓶内立即盖紧瓶塞待其自然融化后 测定 表12海冰温度、海冰盐度、海冰密度测量层次 单位为厘米 海冰厚度h范围 层次 备注 10GB;/T14914.2一2019 d)“冰情概述”综述前5日(一候)内观测记录簿各日冰情状况 11.2.15.4总冰量为0时,不进行冰情图绘制 11.2.15.5因故当日不能绘制冰情图,应在次日08时补绘一次 11.2.16冰情概述记录 -日中海冰变化以及海冰对海上交通和生产的危害情况;分析气象,水文要素对冰情变化的影响等 记人观测记录簿冰情概述栏 11.2.17严重冰期的海冰观测 在每年严重冰期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海冰测点,进行不连续的1次一3次(每次1日至2日)海冰厚 度、海冰温度、海冰盐度、海冰密度和海冰单轴抗压强度等要素的观测,同时进行其他海冰要素以及表层 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气温、能见度的常规观测 12 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观测 2.1技术要求 12.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为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日最高空气温度、日最低空气温度、日最小相对湿度 12.1.2单位和准确度 2.1.2.1空气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C) 空气温度的准确度等级分为两级;一级最大允许误差为 士0.2c;二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c 2.1.2.2相对湿度以百分率(%)表示 相对湿度大于80%时,最大允许误差为观测值的士10%;相对 湿度小于等于80%时,最大允许误差为士8% 12.1.3观测仪器安装要求 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气象观测场专用百叶箱内,传感器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1.50士0.05)m 12.2观测和记录方法 2.2.1自动观测 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应连续观测,每3s采样一次,连续采样1min,经误差处理后,计算样本数据的 平均值作为分钟记录,并挑选出日最高空气温度、最低空气温度和日最小相对湿度,用整点前1min内 的平均值作为该整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值 人工观测 12.2.2 定时观测时,采用干,湿球温度表在0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并记录,20时读取并调整最高(低 温度表 12.2.3数据记录 12.2.3.1空气温度观测数据保留一位小数,空气温度在0.0C以下时,记录数值前加“-一”"号 12.2.3.2相对湿度观测数据保留整数 23
GB/T14914.2一2019 12.2.4异常数据的整理与记录 2.2.4.1整点空气温度缺测,由整点前、后10min内接近整点的数据代替 若整点前或后10min内 数据缺测由实测(人工观测)数据代替,无实测数据则整点数据缺测 12.2.4.2整点相对湿度缺测,由整点前、后10nmin内接近整点的数据代替 若整点前后10nmin内数 据缺测,由实测(人工观测)数据代替,无实测数据则整点数据缺测 2.2.4.3空气温度数据记录有中断,在未中断的记录中,若能判断最高空气温度不受中断数据影响,从 未中断记录中挑取最高空气温度;若不能判断是否受中断记录影响,从未中断记录中挑取最高空气温 度,作可疑处理;若能判断受中断记录影响,本日最高空气温度和最低空气温度、均作缺测处理,其数据 记录按4.6.2.5的规定执行 12.2.4.4相对湿度数据记录有中断,在未中断的记录中,能判断最小相对湿度不受中断数据影响,从未 中断记录中挑取最小相对湿度;若不能判断是否受中断记录影响,从未中断记录中挑取最小相对湿度, 作可疑处理;若能判断受中断记录影响,本日最小相对湿度作缺测处理,其数据记录按4.6.2.5的规定 执行 13降水量的观测 13.1技术要求 3.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为日降水总量 13.1.2单位和准确度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mm) 日降水量大于10.0mm时,最大允许误差为观测值的士4%;日降水 量小于等于10.0mm时,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4mm 13.1.3观测仪器安装要求 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缘口水平距地面高度应为(70士3)cm 3.2观测和记录方法 13.2.1 自动观测 连续采样,lmin计算降水量值并记录一次,lh计算降水量值并记录一次 20时计算日降水量 13.2.2人工观测 13.2.2.1在08时、20时用20cm专用量杯量取降水量,20时计算记录日降水量 13.2.2.2蒸发作用强烈时,降水停止后,应及时量取降水量 13.2.2.3 0时正点观测如无降水,而在其后至0时之间有降水;或2D时正点观测时和观测前有阵 水,但降水恰在20时或之前终止 遇有以上两种情况时,应在20时补充观剥一次降水量. 3.2.2.4观测固态降水时,将已承接固态降水物的储水筒用备用储水筒换下,盖上盖子后,取回室内 待固态降水物融化后,用量杯量取降水量;或在固态降水中加人一定量的水,融化测量后减去加人的水 量,即为实际降水量 3.2.2.5出现雪暴时,应观测其降水量 24
GB;/T14914.2一2019 3.2.3数据记录 13.2.3.1降水量观测数据保留一位小数;无降水时,降水栏空白;降水量不足0.05 时记“0.0” mm 3.2.3.2当单纯出现纯雾、露,霜、雾淞,吹雪时,不观测、不记录降水量 14 风的观测 14.1技术要求 4.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为风速及对应的风向、日最大风速和对应风向及其出现时间、日极大风速和对应风向及其 出现时间、瞬时风速不小于17.0m/s的起止时间 14.1.2单位和准确度 14.1.2.1风速的单位为米每秒(m/s) 当风速不大于5.0m/s时,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m/s;当风速 大于5.0m/s时,最大允许误差为观测值的士10% 14.1.2.2风向的单位为度("),正北为0",顺时针计量 风向的准确度等级分为两级:一级最大允许误 差为士5°;二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0 14.1.3观测仪器设备的安装要求 风的传感器安装要求如下 安装于观测场内北面且距地面高度10m- 12m处; a b)若安装在平台上,应距上层平台面(平台有围栏者,为距围栏顶)6m8m,且距地面高度不得 低于10m 14.2观测和记录方法 14.2.1自动观测 14.2.1.1每3s采集一次,经误差处理后,作为瞬时风速和对应风向 14.2.1.2连续采样10min,计算风程和对应风向的平均值,作为该10nmin结束时刻的平均风速和对应 风向 14.2.1.3记录每1min的前10min平均风速和对应风向,将整点前10min的平均风速和对应风向,作 为该整点的风速和对应风向值 4.2.2人工器测 当自动仪器出现故障,在(08时一20时)应及时采用备份测风设备观测整点风向、风速 14.2.3人工目测 当测风仪器均出现故障时,应目测风向、风速 风向根据表3,按八方位估测,记录其中心度数 风速按照QX/T51估测,并记录其相应风速的 中数 14.2.4记录方法 14.2.4.1 风速观测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风向观测数据保留整数 25
GB/T14914.2一2019 14.2.4.2静风时,风速记“0.0”,风向记“C” 14.2.4.3当风向、风速缺测或可疑时,按4.2.3的规定执行 143数据整理和记录 14.3.1数据整理 14.3.1.1 最大风 从每日观测数据记录的10min平均风速和对应风向中,挑选出日最大风速和对应风向,并记录该 时段的终止时间 最大平均风速和对应风向可跨日、跨月跨年挑选且只能上跨 当日最大平均风速出 现两次或多次相同时,选第一次日最大平均风速、对应风向和终止时间 4.3.1.2极大风 从每日观测数据记录的瞬时风速和对应风向中,挑选出日极大瞬时风速及对应风向、出现时间 当 日极大瞬时风速出现两次或多次相同时,选第一次日极大风速、对应风向和出现时间 14.3.2数据记录 14.3.2.1瞬时风速大于等于17.0m/s的起止时间的记录方法如下: 按四位记时法记录,并以点线“”连接起止时间,如具1081311” a) 若两次瞬时风速大于等于17.0m/s的出现时间相隔不超过15min则合并记录; b e 若开始或终止的时间缺测,则只记终止或开始时间; 若起止时间均缺测,可只记“异”符号; d 起止时间跨日界时,当日大风终止时间记录为“2000”,第二日大风开始时间记录“2000” e 终止时间为20时时,仅在当日终止时间记录“2000” 开始时间为20时时,仅在下一日开始时间记录“2000”" 8 h)开始时间为24时时,开始时间记录“o000” 14.3.2.2当日最大风速及对应风向、日极大风速及对应风向出现时间为24时时,记录“2400” 14.3.2.3当整点风速、风向缺测时,由整点前20min或整点后10min内接近整点的数据代替 当整 点前20min和整点后10min内的数据也缺测时.则由实测代替,无实测数据则整点数据缺测 14.3.2.4当风记录有中断时,日最大风速及对应风向和终止时间的记录方法如下 在未中断的记录中,能够判断不受影响,从未中断记录中挑取日最大风速、对应风向和终止时 a 间作正式记录; 当不能判断是否受影响,挑取日最大风速,对应风向和终止时间,作可疑记录 b 若能判断日最大风速、对应风向和终止时间受中断记录影响,则记录缺测 c 14.3.2.5当风记录有中断时,日极大风速及对应风向和终止时间的记录方如下 在未中断的记录中,能够判断不受影响,从未中断记录中挑取日极大风速、对应风向和终止时 a 间作正式记录 当不能判断是否受影响,挑取日极大风速、对应风向和终止时间作可疑记录 b 若能判断日极大风速、对应风向和终止时间受中断记录影响,则记录缺测 c 14.3.2.6当某一时刻只观测到风速,风向缺测时按实际情况记录;当某一时刻只观测到风向,风速缺测 时,风向、风速均记录缺测 26
GB;/T14914.2一2019 5气压的观测 15.1技术要求 5.1.1观测要素 观测本站气压、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计算海平面气压 15.1.2单位和准确度 气压的单位为百帕(hPa) 气压的准确度等级分为三级;一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1hPa;二级最大 允许误差为士0.5hPa;三级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hPa 15.1.3仪器安装要求 气压传感器应安装在温度少变,震动小的气压室内或特制的保护箱内) 安装后应测定传感器的 高程,单位为米(m),保留一位小数 5.2观测和记录方法 15.2.1自动观测 每3s采样一次,连续采样1min,经误差处理后,用整点前1min的平均值,作为该整点的本站气 压值 15.2.2 人工观测 当自动仪器出现故障,在(08时、14时,20时)应及时采用备份设备进行人工观测 5.2.3记录方法 气压观测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15.3观测数据的整理 自动观测时,从每日记录的1min本站气压值中,挑选出日最高气压和日最低气压 15.3.1 5.3.2人工观测时,气压仪器读数经订正后,为本站气压 5.3.3若整点气压缺测,由整点前后10min内接近整点的数据代替 若整点前后10min内数据缺 测,由人工观测数据代替,无人工观测数据则整点数据缺测 15.3.4气压记录有中断按如下方法记录 在未中断的记录中,能判断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不受中断记录影响,从未中断记录中挑取 a 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做正式记录; b 无法判断是否受中断记录影响,从未中断记录中挑取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作可疑记录 判断受中断记录影响,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缺测 c 5.3.5海平面气压的计算;本站气压经高度差订正即为海平面气压 海平面气压按式(9)计算: ,=hC (9 式中: -海平面气压,单位为百帕(hPa); bo 27
GB/T14914.2一2019 -本站气压值,单位为百帕(hPa); h -高度差气压订正值,单位为百帕(hPa);当气压传感器海拔高度(h)高于海平面时,C为正 值;低于海平面时.C为负值 当h<15.0m时,C为常数,按式(10)计算 C =34.68h/(/十273) 10 式中 气压传感器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 海洋观测站(点)年平均气温新建站可用邻近的同高度站的年平均气温代替),单位为摄氏 度(C) 当h>l5.0m时.C为变量,按式(ll)计算 C=P×M/1000 式中 P -本站气压值,单位为百帕(hPa) M为变量,按式(12)计算 M=(10i33)一1)×10 12) 式中 气压传感器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 海崔观测站(点)观测气压时的气温,单位为摄氏度(C) 16海面有效能见度与雾的观测 16.1技术要求 16.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为海面有效能见度、雾及其起止时间 16.1.2单位和准确度 海面有效能见度单位为千米(km) 海面有效能见度的准确度等级分为两级:一级最大允许误差为 观测值士10%;二级最大允许误差为观测值的士20%. 6.1.3观测点的选择 观测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的地方 16.1.4观测仪器设备的安装要求 海面有效能见度传感器应安装在牢固的基座上,尽量减少灰尘的污染并朝向主要观测海面 16.2观测和记录方法 6.2.1自动观测 每3s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min,经误差处理后,用整点前3min的平均值,作为该整点的海面有 效能见度值 28
GB;/T14914.2一2019 16.2.2人工观测 16.2.2.1有目标物的观测方法 事先测定海洋站所濒海面各目标物(岛屿、礁石、海角、灯标等)的距离,并绘制成分布图 根据“能 见”的最远目标物和“不能见”的最近目标物,判定所能见到的海面二分之一以上视野范围内的最大水平 “能见”距离 如目标物轮廓清晰,但没有更远的或看不到更远的目标物时,可按照如下几点判定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清晰可辨时,海面有效能见度通常为该目标物距离的5倍以上 a b)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海面有效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2.5~5倍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海面有效能见度可定为大于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 c 该目标物距离的2.5倍 16.2.2.2无目标物的观测方法 根据海天交界线的清晰度,按照表13判定海面有效能见度 当海天交界线完全看不清楚时,则按 经验判定 表13海面有效能见度参照表 海面有效能见度 kmm 海天交界线清晰程度 眼高出海面7m时 眼高出海面>7m时 50.0 十分清楚 清楚 20.0一50.0 >50.0 勉强可以看清 10.020.0 20.050.0 隐约可辨 4.010.,0 10,0一20.0 完全看不清 <4.0 10.0 6.2.2.3夜间的观测方法 夜间由于光照条件限制,观测方法如下: 可根据不同距离能见目标物上灯光强度进行估计 a 可根据月光,天黑以前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当时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合实 b 践经验进行估计; 夜间观测海面有效能见度时,应先在黑暗处停留至少5min,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 16.2.3数据记录 海面有效能见度观测数据保留一位小数,不足0.1km时,记为“0.0” 6.2.4雾的观测与记录 当因雾导致海面有效能见度小于1.0km时,记录雾 观测与记录方法如下 白天(08时20时)观测到雾,记录符号及起止时间 例如;上午9:32至1l:45观测到雾 aa 记为“=0932一1145” b 夜间(20时08时)观测到雾,只记符号不记起止时间 白天雾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时,第二次及其以后雾出现的起止时间可接着前一次起止时间分 段记人,不再重记“=”符号;两次间隔不超过15min时,视为连续,不必分段记录,起止时间用 心
GB/T14914.2一2019 点线连接;若开始或终止时间缺测,则只记终止或开始时间;若起止时间均缺测,只记符号 17 数据传输 17.1数据传输分类 17.1.1实时数据传输 海洋观测站(点)所获取的观测数据,通过通信系统实时传输到上一级通信节点 17.1.2报文传输 海祥观测站(点)按编报规定的格式,在02时.08时、l4时、20时后30min内自动将编发的报文传 输至上一级通信节点 17.1.3延时数据传输 海祥观测站点)将质控后的延时数据(月数据文件)通过专用网络传输至上一级通信节点 17.2数据传输通信方式 数据传输通信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 有线主要有地面专线通信,无线主要有卫星通信、移 17.2.1 动数据通信,微波.电台等方式 数据传输应实现双模式,以地面专线为主,无线通信为辅 各海祥观测站(点)应根据当地情况 17.2.2 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7.3通信时限 17.3.1实时数据应在采集完毕后即时上传 7.3.2延时数据应在每月5日前上报 7.3.3报文数据应在02时,08时、14时、20时后30min内上传 30
GB;/T14914.2一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海滨观测记录簿格式 A.1海滨观测记录簿格式说明 海滨观测记录簿按观测项目分册设立如下 潮汐; 海浪; 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海发光; 海冰 气象 每册由封面、封二、表格、封三、封底空白)所构成;每册的表格页数视项目而定;纸张幅面为 188mm×132mm A.2海滨观测记录簿封面格式 海滨观测记录簿封面采用统一格式,在封面的“观测记录簿”前应填写该项目名称 海滨观测记录 簿封面格式见表A.1 表A.1海滨观测记录薄封面格式 观测记录簿 起 止 站名
GB/T14914.2一2019 潮汐观测记录簿格式 潮汐观测记录簿封面格式见表A.l;潮汐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见表A.2;潮汐观测记录表格式见 表A.3;潮汐观测记录簿封三格式见表A.4 表A.2潮汐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 观测点位置 北纬 东经 潮高基准面与基本水准点高程差 基本水准点位置 观测仪器名称,型号 观测准确度等级 表A.3潮汐观测记录表格式 年 潮高(em) 时间(时 时间(时 潮高(em 00 12 01 13 02 14 03 15 04 16 1" 05 06 18 07 19 08 20 09 21 22 10 23 潮时(时,分) 潮高/cm 潮时时、分 潮高/cm 潮时时,分 潮高/cm 高低)潮 高低)潮 备注 观测员 校对员 32
GB;/T14914.2一2019 表A.4潮汐观测记录簿封三格式 纪要(记录井内,井外水尺和读数指针的安装、测量、检查,校核、,调整,更换,变动等情况) A.4海浪观测记录簿格式 海浪观测记录簿封面格式见表A.l;海浪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见表A.5;海浪观测记录表格式(1 见表A.6;海浪观测记录表格式(2)见表A.7 表A.5海浪观测记录薄封二格式 观测点位置 北纬 东经 观测仪器名称,型号 仪器海拔高度 m 测波浮标(传感器)距观测场地水平距离 m 测波浮标(传感器)在观测场地 (")方向 测波浮标(传感器)处潮高基准面下水深 I 观测场地开阔度 采样时间间隔 量程 33
GB/T14914.2一2019 表A.6海浪观测记录表格式(1 年 时间(时 风向/(") 风速/m/s) 海况/级 波型 波级/级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l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备注 观测员 校对员 34
GB;/T14914.2一2019 表A.7海浪观测记录表格式(2 年 日 最大波 波向/(") 1/10大波 有效波 平均波 时间 水深/波数 m 时 风浪涌浪综合波高/m周期s|波高/叫周期s波高/m周期/s波高/m周期/s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备注 观测员 校对员 35
GB/T14914.2一2019 A.5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和海发光观测记录簿格式 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和海发光观测记录簿封面格式见表A.l;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 度和海发光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见表A.8;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和海发光观测记录表格式见表 A.9;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和海发光观测记录簿封三格式见表A.10. 表A.8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和海发光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 观测点位置北纬 东经 观测仪器名称、型号 36
GB;/T14914.2一2019 表A.9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和海发光观测记录表格式 年 时间时 表层海水温度/C 表层海水盐度 备注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m 12 13 I4 15 16 1 18 19 20 21 22 23 海发光 观测员 校对员 分析员 37
GB/T14914.2一2019 表A.10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和海发光观测记录簿封三格式 日期 标定时刻/室温 标准海水批号 R 表层海水盐度 标定记录 AsS S未修正 R R RA 备注 观测员 校对员 分析员 A.6海冰观测记录簿格式 海冰观测记录簿封面格式见表A.l;海冰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见表A.l1;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1 见表A.12;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2)见表A.13 表A.11海冰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 测点位置 北纬 东经 测量场地海拔高度 m 能见水平最大远租 km 视野范围 基线方向 观测仪器名称,型号 38
GB;/T14914.2一2019 表A.12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1 08 14 时间时 总冰量/成 浮冰量/成 固定冰量/成 密集度/成 冰型 冰表面特征 冰状 方位/(") 端点 距离读数/实际距离/m 方位/(") 端点 最大浮冰块 距离读数/实际距离/m 水平尺度/cem" 浮冰 水位/em 方位/(" 起点 距离读数/实际距离/cm 方位/("" 终点 距离读数/实际距离/m 漂流方向 时间间隔/s 和速度 移动度数/" 方位/() 移动距离/mm 速度/m/s) 观测员 校对员 39
GB/T14914.2一2019 表A.13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2) 时间时 08 冰型 冰表面特征 宽度/mm 堆积量成 平均堆积高度/m 最大堆积高度/m 固定冰 孔号 平均 厚度 距岸距离/m 厚度/em 距岸距离" 冰厚/e /m /cm 冰温 层次 中层 表层 底层 冰温/ 冰情概述 备注 观测员 校对员 海滨气象观测记录簿格式 海滨气象观测记录簿封面格式见表A.1;海滨气象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见表A.14;海滨气象观测 记录表格式(1)见表A.15;海滨气象观测记录表格式(2)见表A.16 表A.14海滨气象观测记录簿封二格式 测点位置 北纬 东经 风速传感器离地高度 n 观测平台离地高度 n 观测场海拔高度 mm 观测仪器名称、型号 40
GB;/T14914.2一2019 表A.15海滨气象观测记录表格式(1 海面有效能见度 时间时 气压/hPa 气温/ 相对湿度/% 降水量/mm 备注 km 21 22 23 24 0l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l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 气压极值, 最高 最低 Pa 气温极值/ 最高 最低 最小相对湿度/% 日降水量 观测员 校对员 1
GB/T14914.2一2019 表A.16海滨气象观测记录表格式(2 时间时 风向/(" 风速/(m/s 时间时 风向/(") 风速/m/s 21 09 22 10 11 23 12 24 01 13 02 14 03 15 04 16 05 17 18 06 07 19 08 20 最大风 极大风 时间 时间 >17.0m/s 起止时间 夜间(2008)时 白天(08一20)时 雾 备油 观测员 校对员 42
GB;/T14914.2一2019 A.8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 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封面格式见表A.17;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1)见表A.12;严重 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2)见表A.13;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3)见表A.18;严重冰期海冰观 测记录表格式(4)见表A.19;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封三格式见表A.20 表A.17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封面格式 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 观测日期 观测地点 测点位置 北维 东经 观测场地海拔高度 m 能见水平最大远程 km 视野范围 基线方向 观测仪器名称,型号 43
GB/T14914.2一2019 表A.18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3 观测时间 时、分 气象 海面有效能见度/km 时间、地点、冰厚、冰表面特征、体积 采样概述 测定时间和地点 测定时气温/" 冰样及测定次数 h/m hg/m p/g/em' Hi/m Ha/m -次 第二次 表层 第三次 平均 海冰密度 -次 第二次 中层 第三次 平均 第 -次 第二次 底层 第三次 平均 44
GB;/T14914.2一2019 表A.19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格式(4 测量时间及地点 测量时气温/C 冰样及测量次数 表层 中层 底层 海冰盐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测量时间及地点 测量时气温/C 冰样及测量次数 规格 受压面积/m 极限载荷/N 抗压强度/Mpa 第 -次 第二次 海冰单轴 水平冰样 抗压强度 第三次 平均 第 次 第二次 垂直冰样 第三次 平均 备注 45
GB/T14914.2一2019 表A.20严重冰期海冰观测记录表封三格式 参加观测工作人员 观测海冰项目 气象 采样 海冰厚度、,海冰温度 海冰密度、海冰盐度 海冰抗压强度 其他 46
GB;/T14914.2一201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海洋观测站(点)观测仪器设备现场对比观测 B.1观测仪器设备对比观测的基本要求 B.1.1对比观测中所采用的对比仪器应是在检定周期内,各仪器性能指标不低于相应观测要素准确度 的要求 B.1.2对比观测应在同一地点或海域进行,使对比观测的环境保持一致 B.1.3对比观测应采用同步或准同步的方式进行 同步对比是指对某一要素进行对比时,其采样数据 的时间完全一致;准同步对比是指对某一要素进行对比时,其采样数据的时间不完全一致,时间差宜控 制在30min以内 B.1.4连续观测的要素对比观测记录数据不少于48h,整点观测的要素对比观测记录数据不少于 24h B.2观测要素对比观测方法 海洋水文观测要素的对比观测方法 B.2.1 B.2.1.1潮汐(潮高、潮时)对比观测采用水尺、井内水尺或使用其他验潮仪(水位计)现场校准装置进 行,对比观测应取得连续48h内高潮潮高、低潮潮高、潮时及每个整点的潮高数据 B.2.1.2海浪(波高,周期)对比观测采用目测进行,应分别选取十分之一波高在0.5m以上的海况下进 行,仅在白天(08时17时)每1h进行一次 B.2.1.3表层海水温度对比观测采用表层水温表直接测量或采水测量,仅在白天(08时20时)每1h 进行一次 B.2.1.4表层海水盐度对比观测采用实验室盐度计测量采集的水样,仅在白天(08时~20时)每1h进 行 -次 B.2.2气象观测要素的对比观测方法 B.2.2.1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对比观测采用百叶箱干湿球温度表或通风干,湿球温度表和最高、最 低温度表进行,仅在白天(08时~20时)每1h进行一次 B.2.2.2气压对比观测采用气压表进行,仅在白天(08时~20时)每1h进行一次 B.2.2.3降水对比观测采用人工模拟降水进行,可分别进行0.1nmm,0.5nmm、1mm、5mm、10mm、 20mm、50mm等降水量不同强度的模拟对比 B.3对比观测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 B.3.1在同一坐标内绘制X和X 的过程曲线(或折线)图 按式(B.1),.式(B2).式(B.3).式(B.).式(B5)进行数据处理!, B.3.2 (B.1 AX,=X一X 47
GB/T14914.2一2019 式中 AX -误差; 自动观测仪器获得的数据,i=1,2,3 X **71; -对比仪器同步获得的数据,i=1,2,3n X B.2 AX=1/n习习X 式中 X 平均误差; X 误差 AX) (B.3 max xAX,l )me 式中 AX) 最大误差; X 误差 X) (B.4 5 之ax 式中 误差的均方差; S, AX -平均误差; AX 误差 r(X,X2 一X)(X -X) >(x -a、x-y(c B,5 式中 -X、x的相关系数 r(X,X2 自动观测仪器获得的数据,i=1,2,3 ; X -对比仪器同步获得的数据,i=1,2,3n; 误差 自动观测仪器获得的数据的平均值 对比仪器同步获得的数据的平均值 平均误差 B.4对比观测结果分析 B.4.1过程曲线趋势的一致性 在同一坐标上,按对比观测数据绘制同一要素的两条过程曲线,其曲线的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 致性 B,4.2相关系数 判别相关系数,如r(X1,X)>0.90,则两组对比观测数据相关性较好 48
GB;/T14914.2一2019 B.4.3最大允许误差范围 判别最大允许误差;如lAX)m|<3Sx|,则对比观测数据误差满足要求 B.5结果判断 当对比观测结果同时满足B.4.1、B4.2、B.4.3时,则判定对比观测结论为合格 B.6对比报告 对比报告中应写明如下内容: 对比的时间、地点 a b 对比的要素,时间长度 对比的仪器设备,型号 c d 对比的方式、数据处理的方法 e 结果分析、对比的过程和结果 fD 给出观测仪器设备对比工作的结论意见 B.7 设备启用 观测仪器对比报告结论合格,即可启用 49
GB/T14914.2一2019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验潮井的设置 验潮井的分类 C.1 c.1.1岛式验潮井 用支架固定的井简安置于海中的建筑物 井简安装有两种形式,一种井简坐落于海底,一种井简悬 挂于水中 C.1.2岸式验潮井 井筒建在岸上,通过输水管与海水相通的建筑物 c.2验期井的设置 C.2.1井筒 井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制成,也可用铁管、钢管或硬质塑料管等建筑材料制成 井筒一般为圆 形,内径0.7m~1.0m;井口应高于理论最高潮位1.5m或以上,井底应低于理论最低潮位至少1.0m; 井筒开有进水孔,其高度约在理论最低潮位下0.5m1.0m处 进水孔 C.2.2 进水孔的大小是验潮井能否具有良好随潮性和消波性的关键,它主要取决于当地最大涨(落)潮率 和井筒的截面积 进水孔的大小按照式(C.1)计算 C.1 S/S!=[(2gAH12]-'d./d,)mm 式中 验潮井进水孔截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enm'): ss s 井筒截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流量系数; " 点 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em/s H 井内外潮位差,单位为厘米(em); d./d,)m -最大涨(落)潮率,单位为厘米每秒(em/s); 如一圆形验潮井,假如井内、井外潮位相差1em,当流量系数为0.753时,通过式(C.1)计算进水孔 与井筒截面积之比,与最大涨(落)潮率的关系见表C.1 表C.1进水孔与井筒截面积之比与最大涨(落)潮率的关系 d/d,../em/s 16.7×10 22.2×10- 27.8×10-" S/S 1/2×10- 1/1.5×10-" 1/1.2×10- 在设计进水孔时,还应考虑到海区其他因素的影响,适当加大进水孔与井筒截面积的比例 50
GB;/T14914.2一2019 C.2.3消波器 安装在受波浪影响较大的验潮井中的消波器,通常采用漏斗型或圆板型;井筒坐落于海底的验潮 井,消波器应安装在进水孔上方0.5m内;井简悬挂于海水中的,消波器安装于底部 消波器进水孔的 大小可参照式(C.1)设计 C.2.4 输水管 岸式验潮井的输水管内端口应在井底上方约1m处,管口朝向开阔海域并向下倾斜约5% 在井 内径为1m的情况下,输水管直径与管长的对应关系可参照表C.2设计 表C.2输水管长度与直径的对应关系 长度/m" 20 0.10 0.12 0.l4 直径/m" 在验潮井与温盐井同时建设时,验潮井应设有独立的输水管路 C.2.5验潮室 验潮室建在验潮井的上方,面积不小于3m×3m C.3 验潮井的维护 验潮井口应加盖封闭,防止落人异物堵塞进水孔 对于井底封闭的验潮井,应定期清理井内淤泥, 疏通输水管进水孔,防止堵塞 冬季结冰海区,须做好防冻工作,在冰期到来之前,可向井内注人凝固点低且不易挥发的矿物油覆 盖水面,油层厚度应稍大于当地冰层厚度,严寒时经常检查油层下是否结冰,如结冰不能继续观测时,应 将验潮仪取下妥善保存 51
GB/T14914.2一2019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井内外水尺的安装与维护 D.1 井外水尺 D.1.1构造 D.1.1.1井外水尺应使用不易形变、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木质水尺,宜采用杉木或其他坚硬木材制成,厚约5e D.1.1.2 m~10cmm,宽约10cm15cm 尺面涂 以白色油漆,其上用红、蓝油漆标出刻度和数值,数字下边缘放在靠近相应的刻度处 D.1.1.3 搪瓷水尺一般采用木螺丝固定在木质尺柱上,刻度请晰,不易附着海洋生物及便于清洗、推 护、更换 D.1.2安装 D.1.2.1安装水尺时,尺顶高出理论最高潮位1m,尺底低于理论最低潮位0.5m1.0m 水尺安装铅 直,牢固、安全和观测方便 在水尺附近可设置备用水尺 D.1.2.2水尺可直接固定在码头的护木上,也可固定在建筑物或岩壁上 D.1.2.3测点底质松软时,可将尺柱打人海底 若底质坚硬,可打洞固定尺桩或在预制的混凝土墩上 留孔将尺桩插人孔内固牢,最后将水尺固定在尺桩上 D.1.2.4若用一根水尺难以观测,应设立水尺组,相邻的两根水尺刻度交叉重复部分宜大于0.2m,海 浪较大的地方,重合部分酌情增大,对水尺组中的各根水尺统一编号 D.1.2.5验潮井和温盐井设在一起的海洋观测站点),可在温盐井内设立井内水尺,代替井外水尺 D.1.3 维护 D.1.3.1每月要趁最低潮时擦拭水尺,以保持刻度清晰,如水尺板面剥落不清,及时补绘或更换 D.1.3.2立于水中的水尺,按GB4696的规定悬挂灯光标志 D.1.3.3 更换下来的水尺要擦拭、漆新,平放在室内作为备用 D.2井内水尺 D.2.1 井内水尺系统的构成 井内水尺系统由井内水尺、浮子系统和读数指针构成 井内水尺通常采用带形玻璃纤维软尺 浮 子系统由浮子、平衡锤、滑轮构成 浮子的直径一般为20cm左右,平衡锤的重量略小于浮子,滑轮的轮 槽宽度应与带尺相适应 D.2.2安装 D.2.2.1安装时把浮子与带尺系结牢固,并使浮子吃水线至带尺零米起算点的长度与海洋观测站点 潮高基准面至读数指针的高度相等 带尺的长度应留取适宜,使平衡锤无法顶到井盖,也无法触底,浮 子吃水线的位置应在有滑轮和平衡锤平衡的条件下反复测试确定 52
GB;/T14914.2一2019 D.2.2.2井内水尺的浮子系统应避免与验潮仪的浮子系统相碰撞 滑轮的固定可根据情况安装在屋 顶、墙壁或仪器台上,并保证带尺能顺利通过仪器台和验潮井盖板,传动灵活 D.2.2.3读数指针安装在既不妨碍观测操作,读数又方便处 D.2.2.4冬季结冰海区,井内注人防冻油层后,调整井内水尺,使井内、井外潮高一致 D.2.3校核与维护 D.2.3.1井内水尺启用前,预先设计水尺起算点的位置,悬挂系结浮子与平衡锤的带尺,使其在重力作 用下自然绷紧,过一段时间检查水尺设计起算点至浮子的长度,若比原长度伸长不大于0.5cm时,即可 使用 D.2.3.2井内水尺启用前,在海面平稳的情况下进行井内、井外水尺的对比观测 新安装的井内水尺 对比观测次数适当多些,以后每月对比观测一次,观测时应分别在高、中,低潮各对比观测一次,每次至 少读三对数值,并将校核结果记录在观测记录簿纪要栏内并归档 D.2.3.3新安装的井内水尺每旬第一天用钢卷尺检查一次,若一个月后井内水尺没有变化,可改为每3 -次,检查的结果记录在观测记录簿纪要栏内并归档 个月检查一 D.2.3.4 浮子系统每3个月清洗、检查一次 53
GB/T14914.2一2019 录 附 规范性附录) 井外水尺零点和井内水尺读数指针高程变动检查办法 E.1基本要求 水准点、井外水尺零点,井内水尺读数指针在确定高程后,每隔一段时间还应进行复测,若变动应及 时调整,必要时还应对有关资料进行订正 E.2变动原因 井外水尺零点或读数指针高程发生变动时,可能有下列三种原因 -井外水尺零点或读数指针的变动; -校核水准点的变动; 基本水准点的变动 为了防止因某水准点发生变动而对井外水尺零点或读数指针的高程进行不必要的误调整,造成潮 汐资料人为的误差,对井外水尺零点或读数指针的复测应从整个水准系统来考虑 E.3井外水尺零点和读数指针的复测 E.3.1由校核水准点复测井外水尺零点或读数指针的高程 若与前次测量结果误差大于或等于1 cm, 应立即复测校核水准点的高程;若校核水准点的高程没有发生变动,则确认是井外水尺零点或读数指针 发生了变动,应对它们进行调整 E.3.2若发现校核水准点的高程发生了变动,应立即检查基本水准点的高程;若基本水准点的高程没 有发生变动,则可确认是校核水准点发生了变动,除应对校核水准点标石进行检查、加固外,还应重新确 定校核水准点的高程 根据校核水准点新确定的高程,复测井外水尺零点或读数指针的高程,若与前次 测量结果误差大于或等于1cm时,应对其进行调整 E.3.3若确认基本水准点发生了变动,则应根据新确定的高程,重新确定校核水准点的高程;若与前次 测量结果误差大于或等于1cm时,应对其进行调整 54
GB;/T14914.2一2019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冰情图绘制范例 F.1海冰冰型图封面 海冰的冰情图封面格式见表F.1 表F.1海冰冰情图封面格式 冰 情 图 年 月 日 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芷错湾海洋环境监测站 测点位置 北纬 40°o0 东经119"55 海拔高度 13.7 n 135" 基线方向 视野范围 125" 能见水平线最大远程 5.0km F.2冰情图范例 冰情图范例见图F.1 用 冰清公 道白洋环博监让 国家海洋局兰 - 量 冰情图范例 图F.1 55

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GB/T14914.2-2019

1. 前言

海洋观测是指通过采集、分析、存储和传输海洋数据,以了解海洋现象、变化和特性,并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的活动。海洋观测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海洋观测规范则是保证观测结果准确、可靠和可比的重要手段。

2. 海滨观测的定义

海滨观测是指在海岸线附近的海域进行的观测活动。海滨观测主要包括海浪观测、潮汐观测、海平面高度观测等。海滨观测数据是研究海洋波浪及其它海洋现象的重要数据来源。

3. 海滨观测的规范

为了保证海滨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9年发布了GB/T14914.2-2019《海洋观测规范 第2部分:海滨观测》标准。

GB/T14914.2-2019标准规定了海滨观测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海滨观测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观测点的选取、观测装置的选择、观测方法和程序等;管理要求主要包括观测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等;质量要求则主要包括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数据处理与传输等。

此外,GB/T14914.2-2019还规定了海滨观测数据的报告和归档标准,以及对海滨观测人员的培训要求。

4. 海滨观测的意义

海滨观测数据是研究海洋波浪、潮汐等海洋现象的重要数据来源,对于海岸防护、海上交通安全、沿海工程建设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另外,海滨观测还可以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5. 结语

GB/T14914.2-2019《海洋观测规范 第2部分:海滨观测》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我国海滨观测活动,提高海滨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可比性。这对于加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保护,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海滨观测是海洋观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GB/T14914.2-2019《海洋观测规范 第2部分:海滨观测》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我国海滨观测活动,提高海滨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可比性,对于加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保护,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单、双面挠性印制板分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单、双面挠性印制板分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单、双面挠性印制板分规范的编号:GB/T14515-2019。单、双面挠性印制板分规范共有49页,发布于2019-10-01
晶片通用网格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晶片通用网格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晶片通用网格规范的编号:GB/T16595-2019。晶片通用网格规范共有7页,发布于2020-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