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828-2019

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

Bidirectionalmetaltometalsealedbutterflyvalveforurbanheat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的编号:GB/T37828-2019。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共有21页,发布于2020-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P4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40.10
  • 实施日期2020-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1.41M

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


国家标准 GB/T37828一2019 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 Bidireeionalmetaltometalsealedbutterlyvalveforurbanheating 2019-08-3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7828一2019 次 目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标记和参数 结构 般要求 6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1C 标志 1 防护、包装和贮运 附录A(规范性附录 12 袖管 附录B(规范性附录)轴向力和弯矩取值 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弯矩试验方法 15
GB/37828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镇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通奥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上海电气阀门有限公司,文安县洁兰特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耐森阀业有限公 司、天津卡尔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替科斯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同力自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河 北光德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河南暴舜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太原市热力设计有限 公司、河北华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热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昊天节能装 备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强、王淮、燕勇鹏、白冬军、蔡守连、郭洪涛、缪震华、淳于小光、谢超、马景岗、 陈乾才、孟建伟、王军、梁鹏张琪、高永军、高斌、郑中胜
GB/37828一2019 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以下简称“蝶阀”)的术语和定义、标记和参数、结 构、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防护,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PN25、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I600,热水温度小于或等于 200、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350C的供热用蝶阀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223所有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布民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231. GB 985.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 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1047 GB 管道元件DN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 GB 048管道元件PN(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GB 220不锈钢棒 GB 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 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 9113整体钢制管法兰 GB 9119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GB T 9124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 GB 971 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GB 12223部分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 GB 12224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GB 2228通用阀门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 GB 12229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T GB 12230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GB/T13927一2008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30308氟橡胶通用规范和评价方法 GB/T30832蝶阀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试验方法 JB/T106阀门的标志和涂漆 NB/T47008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GB/T37828一2019 NB/T47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NB/T47013.2一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3.3一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3.,5一20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向密封hidireetionalseal 在两个方向即阀门上标示的主密封方向和与主密封方向相反的方向都能密封 3.2 金属硬密封metaltometalseal 密封座与蝶板密封面的密封配对材料为金属对金属的结构 3.3 开关扭矩breakawaythrust/breakawaytorque 在最大压差下开启和关闭阀门所需的扭矩 3.4 弯矩bendingmoment 阀门在承受弯曲荷载时产生的力矩 标记和参数 4.1标记 4.1.1标记的构成及含义 蝶阀标记的构成及含义应符合下列规定 公称压力 密封面材料代号(不锈钢:H;硬质合金Y 结构形式代号(双偏心:2;三偏心:3) 端部连接形式代号(法兰式:4;焊接式.) 驱动方式代号(蜗轮;3;电动;9;手柄省略 产品代号(DS) 4.1.2标记示例 公称压力为2.5MPa,封面材料采用不锈钢、结构形式为三偏心、端部连接形式为媒接,驱动方式 为蜗轮驱动的蝶阀标记为;IDS363H-25 4.2参数 4.2.1蝶阀的公称尺寸应符合GB/T1047的规定 4.2.2蝶阀的公称压力应符合GB/T1048的规定
GB/37828一2019 结构 5.1蝶阀基本结构和主要零部件示意见图1 5.2蝶阀宜设置吊耳 5 14 n 10 说明: 法兰; -底盖; 阀杆支承件; -阀体; 压簧; 密封圈 蝶板 固定轴; g 销 10 -阀杆 铀套; 1 填料箱; 12 13 阀杆密封件; 14 挡圈 15 传动箱 -蝶阀结构长度 图1蝶阀基本结构和主要零部件示意
GB/T37828一2019 6 -般要求 6.1连接端 6.1.1当连接端采用焊接连接时,阀体两端的煤接尺寸应符合GB/T985.1或GB/T985.2的规定 6.1.2当连接端采用法兰连接时,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PNl6端部法兰可采用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法 兰尺寸应符合GB/T9119的规定;公称压力大于PN16端部法兰应采用对焊法兰,法兰尺寸应符合 GB/T91l3的规定 6.1.3连接法兰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T9124的规定 6.1.4双法兰阀体两端法兰螺栓孔的轴线相对于阀体(法兰)轴线的位置度公差应小于表1的规定 表1位置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法兰螺栓孔直径 位置度公差 l1.0~17.5 22~3o0 1.5 3348 2.5 5262 3.0 当阀体两端需配置袖管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1.5 6.2结构长度和阀座通道 蝶阀的结构长度和阀座最小流量通道直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结构长度和阀座最小流量通道直径 单位为毫米 蝶阀公称尺寸 结构长度 阀座最小流量通道直径 DN200 230 138 DN250 250 185 DN300 270 230 DN350 290 275 DN400 310 321 DN450 330 371 35o DN500 422 DN600 390 472 DN700 430 575 DN800 470 670 DN900 510 770 DN1000 550 870 DN1200 630 970 DN1400 71o l60 DN1600 790 1360
GB/37828一2019 6.3尺寸偏差 6.3.1阀体圆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阀体圆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蝶阀公称尺寸 DNl000 阀体结构长度允许偏差 士3,0 士4.0 士5.0 士6,0 6.4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 制造商应提供蝶阀在全开时的流量或流阻系数 蝶阀流阻系数的测量,应按GB/T30832的规定 执行 6.5阀体 阀体可采用整体锻造或铸造,也可焊接成型 当采用焊接成型时,焊接工艺焊缝的无损检测及焊 后热处理应符合GB/T150.4的规定 6.6蝶板 6.6.1蝶板可以整体锻造或铸造,也可焊接成型 当采用焊接成型时,焊接工艺、焊缝的无损检测及焊 后热处理应符合GB/T150.4的规定 6.6.2蝶板不应有增大阻力的直角过渡和突变 6.6.3蝶板与阀杆在介质从任意方向流经蝶阀时,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压差(或公称压力),且不应产 生变形和损坏 6.7阀座及蝶板密封面 6.7.1阀座、蝶板密封面可在阀体或蝶板上直接加工,也可在阀座、蝶板上堆焊其他金属密封材料,或 采用整体式金属密封圈、金属弹性密封圈等成型 6.7.2阀座、蝶板密封圈与阀体或蝶板的连接可采用焊接、胀接、嵌装连接或螺栓连接 6.7.3当阀座或蝶板密封面采用堆焊时,加工后的堆焊层厚度不应小于2mm,并在堆焊后应消除产生 变形和渗漏的应力 6.7.4阀座表面硬度不应小于45HRC,密封圈表面硬度不应小于40HRC .8阀杆及阀杆轴承 6.8.1阀杆可为一个整体轴 当采用两个分离的短轴时,其嵌人轴孔的长度不应小于阀杆轴径的 1.5倍 6.8.2阀杆应能承受蝶板在1.5倍最大允许压差下的荷载
GB/T37828一2019 6.8.3阀杆与蝶板的连接强度应能承受阀杆所传递的最大扭矩,其连接部位应设置防松动结构,在使 用过程中不应松动 6.8.4当阀杆与蝶板连接出现故障或损坏时,阀杆不应由于内压作用而从蝶阀中脱出 6.8.5在阀体两端轴座内应设置滑动轴承,轴承应能承受阀杆所传递的最大负荷,且蝶板和阀杆应转 动灵活 6.8.6阀杆与蝶板及阀杆支承件之间应有防止蝶板轴向窜动的装置 6.9阀杆密封 6.9.1穿过阀体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阀杆,应设置防止介质自阀杆处泄漏的密封装置 阀杆密封件可采 用V形填料、O形密封圈或其他成形的填料 6.9.2阀杆密封应在不拆卸阀杆的情况下,可更换密封填料 6.10驱动装置 6.10.1蝶阀应采用传动箱操作 在最大允许工作压差的工况下,续岗的驱动装置应正常操作 6.10.2 6.10.3驱动装置与阀体连接尺寸应符合GBy/T12223的规定 6.10.4蝶阀应面向手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为关闭 6.11焊接及去应力处理 6.11.1阀体上所有焊缝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NB/T47014或高于此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6.11.2阀体上焊接接头厚度小于或等于32mm的焊缝、焊接前预热到100C以上且焊接接头厚度小 于或等于38mm的焊缝可不进行焊后热处理,其余焊缝应按GB/T150.4的要求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 处理 当炽接接头厚度大于32mm的炽缝,焊后不进行热处理或无法以热处理方式消除炽接应力,则 制造商应提供焊缝焊接后免热处理能达到使用安全的评估报告 要求 7.1外观 7.1.1阀体表面应无裂纹,磕碰伤、划痕等缺陷 7.1.2焊缝表面应无裂纹、气孔、弧坑和焊接飞溅物 7.1.3当采用喷丸处理,表面的凹坑大小、深浅应均匀一致 7.1.4蝶阀涂漆处,涂层应平整,不应有流痕、挂漆、漏漆、脱落、起泡等缺陷 7.1.5阀体上的标志应完整、清晰 阀体上应标有指示介质流向的箭头,铭牌的内容应符合表10的 规定 7.1.6手轮的轮缘或轮芯上应设置明显的指示蝶板关闭方向的箭头和“关”字样,“关”字样应放在箭头 的前端;也可标记开、关的箭头和“开”“关”字样 7.1.7在蝶阀驱动装置上应设置表示蝶板位置的开度指示和蝶板在全开、全关位置的限位机构 7.2材料 7.2.1蝶阀主要零件的材料应根据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及介质等因素选用,并应符合GB/T12224的规 定 主要零件材料应按表5选用 供货方应提供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报告等质量文件
GB/37828一2019 表5主要零件材料 零件名称 材料牌号 执行标准 材料名称 碳钢锻件 20,Al05 NB/T47008.GB/T12228 阀体 碳钢铸件 WCB GB/T12229 碳素钢管 20 GB/T8163 不锈钢 CF8M GB/T12230 蝶板 wcCB GB/T12229 碳钢 05Cr17Ni4Cu4Nb 阀杆 合金钢 GB/T1220 20Crl3 20 NB/T47008 压簧 碳钢 Al05 GB/T12228 密封圈 合金钢 05Crl7Ni4Cu4Nb GB/T1220 不锈钢 06Cr19Nil0 NB/T47010 填料箱 05Crl7i4Cu4Nb GBT1220 合金钢 05Cr17Ni4Cu4Nb 固定轴、销 合金钢 GB/T1220 20Cr13 轴套 不锈钢 06Crl7Ni12Mo2/06Cr19Ni10十PTFE GB/T12230 O形圈 氟橡胶 FKMViton GB/T30308 底盖 碳钢 20 NB/T47008 7.2.2当使用其他材料时,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要求 7.3焊接质量 7.3.1阀体采用板材卷制的对接纵向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 射线检测焊缝质量不应低于 NB/T47013.2一2015规定的I级,超声检测焊缝质量应符合NB/T47013.3一2015规定的I级 7.3.2阀体与袖管、阀体与阀杆大头,小头(两端)之间环向焊缝应进行100%渗透检测,焊缝质量应符 合NB/T47013.5-2015规定的I级 7.4阀体壁厚 阀体最小壁厚应符合GB/T12224的规定 7.5轴向力及弯矩 介质为热水的蝶阀,阀体在承受轴向压缩力轴向拉伸力和弯矩时,变形量不应影响蝶阀的操作性 能和密封性 轴向力和弯矩取值按附录B中表B.1的规定执行 7.6壳体强度 蝶阀在1.5倍的公称压力下,不应有结构损伤,蝶阀壳体和任何固定的阀体连接处不应渗漏 7.7密封性 蝶阀密封性能应符合GB/T13927一2008的规定,密封等级应满足表6的要求
GB/T37828一2019 表6蝶阀密封等级 蝶阀公称尺寸 DN800 >DN800 蝶阀正向密封等级 C级 >D级 蝶阀反向密封等级 >D级 >F级 7.8操作力 在最大工作压差下,蝶阀的操作力不应大于360N 8 试验方法 8.1外观 外观采用目测的方法 8.2材料 金属材料应按GB/T223所有部分)的规定或采用光谱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拉伸试验应按 GB/T228.1规定的方法执行,冲击试验应按GB/T229规定的方法执行,硬度试验应按GB/T231.1规 定的方法执行 8.3焊接质量 射线检测应按NB/T47013.2的规定执行;超声检测应按NB/T47013.3的方法执行;渗透检测应 按NB/T47013.5的方法执行 8.4阀体壁厚 采用测厚仪和专用卡尺等量具进行测量 沿阀体圆周方向等分布置测量点,测量点数量应符合 表7的规定 表7测量点数量 蝶阀公称尺寸 DN200~DN500 DN600DNl000 DN900DN1200 >DNl400 10 12 阀体测量点数/个 8.5轴向力及弯矩 8.5.1轴向压缩力 轴向压缩力试验按下列方法执行 a 试验环境温度为常温,且不应低于10C,试验介质采用常温的清洁水 b 将蝶阀固定在试验台架上,封闭蝶阀进出口,并将蝶阀处于全开状态 对蝶阀加水,并将阀体 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加压至蝶阀的公称压力 达到公称压力后,稳压10min,观察压力表,应 无明显压降,然后缓慢向蝶阀施加附录B中表B.1规定的轴向压缩力,当达到规定的轴向压缩 力时,停止施压
GB/37828一2019 停止施压后,持续稳定测试48h,期间每天测量蝶阀开关扭矩值和观察密封性2次,时间间隔 应大于6h 每次测量和观察前,应检查、记录试验水压和施加的轴向力 d 蝶阀开关扭矩值的检测,采用扭矩测力扳手缓慢完全关闭和完全开启蝶阀各1次,记录蝶阀的 关闭和开启的最大扭矩值 最大开关扭矩值,均不应大于蝶阀出厂技术参数规定最大值的 1.1倍 按蝶阀开关扭矩最大值计算操作力,不应大于360N 按8.7的规定检查蝶阀的密封性,并应符合7.7的要求 e fD 上述检测结束后,卸载对蝶阀施加的轴向压缩力,然后按d)和e)的要求检测蝶阀的开关扭矩 和密封性 8.5.2轴向拉伸力 试验施加的轴向拉伸力按附录B中表B.1的规定,试验方法按8.5.la)~e)的规定执行 8.5.3 弯矩 弯矩的试验方法按附录C的规定 8.6壳体强度 壳体强度的试验方法应按GB/T139272008的规定 8.7密封性 密封性试验方法应按GB/T13927一2008的规定 8.8操作力 8.8.1试验环境温度为常温,且不应低于10C,试验介质采用常温的清洁水 8.8.2将蝶阀固定在试验台架上,封闭蝶阀进出口,蝶阀处于完全关闭 使蝶阀一端通向大气,另一端 施加水,并将加水端阀体内的空气排尽,然后缓慢加压至蝶阀的额定公称压力 当达到蝶阀的额定公称 压力后,停止加压,检查蝶阀另一端,应无水排出 采用扭矩测力扳手缓慢开启蝶阀,直至蝶阀开启,记 录蝶阀的开启扭矩 8.8.3采用8.8.2同样的步骤试验蝶阀另一端的开启扭矩 8.8.4按记录的蝶阀开启扭矩,计算操作力 检验规则 9 g.1检验类别 蝶阀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应按表8的规定执行 表8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 7.1 8,1 材料 7.2 8.2 焊接质量 7. 8.3 7. 间体壁厚 8.4
GB/T37828一2019 表8(续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要求 试验方法 轴向压缩力 7.5 8.5.l 7.5 轴向力及弯矩 轴向拉伸力 8.5.2 8.5.3 弯矩 7.5 壳体强度 7.6 8.6 密封性能 7.7 8.7 操作力 7.8 8.8 注“、”表示应检项目;“一”表示不检项目 9.2出厂检验 每台蝶阀在出厂前应按表8的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应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9.3型式检验 9.3.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a 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b e 产品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时 d 正式生产,每4年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g.3.2型式检验抽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抽样可以在生产线终端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也可以在产品库中随机抽取,或从已供 a 给用户但未使用并保持出厂状态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D)每一个规格供抽样的最少基数和抽样数按表9的规定 到用户抽样时,供抽样的最少基数不 受限制,抽样数仍按表9的规定; 表9抽样的最少基数和抽样数 蝶阀公称尺寸 最少基数/台 抽样数量/台 DN200 DN250DN500 >DN600 9.3.1中规定的a)、b)c )d四种情况的型式检验对整个系列产品进行考核时,在该系列范围 一选定规格仅代表向下0.5倍直径,向上2倍直径的范围 内每- 9.3.3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8的规定,所有样品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时,判定产品合格 a 当有不合格项时,应加倍抽样复验 当复验合格时,则判定产品合格;当复验仍有不合格项 b 时,则判定产品不合格 10
GB/37828一2019 10标志 0.1蝶阀的标志内容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蝶阀的标志内容 标志内容 标记位置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阀体和铭牌 公称压力或压力等级 阀体和铭牌 公称尺寸 阀体和铭牌 产品型号 铭牌 阀体材料 铭牌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铭牌 产品编号 铭牌 介质流向箭头 阀体 制造年月 铭牌 净重(kg) 铭牌 0.2每台蝶阀应有一个牢固附着的不锈钢或铜铭牌,铭牌上标记应清晰 防护包装和贮运 出厂检验完成后,应将蝶阀内腔的水和污物清除干净 1.2蝶阀的外表面应按JB/T1o的要求涂漆 13蝶同的流道表面,应涂以容易去除的防锈油 14蝶阀的连接两端应采用封盖进行防护 1.5蝶阀出厂时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及装箱单 1.8蝶阀应有包装箱,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损坏 1.7在运输和贮存期间,蝶阀应处于微开启状态 1.8蝶阀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不应露天堆放 11
GB/T37828一201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袖 管 A.1袖管定义;袖管是在焊接连接端蝶阀与管道之间增加的一段接管,便于蝶阀与管道之间的壁厚和 材质过渡、保温以及现场施工 A.2袖管两端的焊接坡口应符合GB/T985.1或GB/T985.2的规定 A.3袖管材质应与阀体材质、安装管道材质相匹配 当袖管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符合GB/T8163或 GB/T14976的规定;采用焊接钢管时,应符合GB/T3091或GB/T9711的规定 A.4袖管尺寸应按表A.1执行 表A.1袖管尺寸 单位为毫米 袖管尺寸 蝶阀公称尺寸 外径 长度 壁厚 DN200 219 300 6,0 D250 300 273 6.0 DN300 300 325 7.0 400 7.0 DN350 377 DN400 400 426 7.0 DN450 400 478 7.0 DN500 400 529 8,0 DN600 400 630 9,0 500 l1.0 DN700 720 DN800 500 820 2.0 DN900 500 920 3.0 DN000 500 1020 14.0 DN1200 500 1220 16.,0 DN400 500 1420 9.0 500 1620 DN1600 21.0 12
GB/37828一2019 录 附 B 规范性附录 轴向力和弯矩取值 B.1轴向力和弯矩计算 B.1.1轴向压缩力应根据最不利工况在管道工作循环最高温度下,锚固段泄压时),按式(B.1)和 式(B.2)计算 N =a×E(t一t)A×10' B.l r(D -D×10" A一 B.2 式中: N 轴向压缩力,单位为牛(N); -钢材的线膨胀系数,单位为米每米摄氏度[m/mC)]; 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工作最高循环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计算安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 钢管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D. 钢管外径,单位为毫米(mm):; 钢管内径,单位为毫米(mm). D. B.1.2轴向拉伸力按式(B.3)计算: N=0.67a,×A×10' (B.3 式中 N 轴向拉伸力,单位为牛(N): 钢材屈服极限最小值,单位为兆帕(MPa). 了 B.1.3弯矩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蝶阀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250时,弯矩值应按式(B.4)计算 a 1.3(D 一D')d,×10 M- B.4) 32D 式中 M -弯矩,单位为牛米(N m); 工作钢管外径,单位为毫米(mm), D. D 工作钢管内径,单位为毫米(mm); 钢材屈服极限最小值,单位为兆帕(MPa. 当蝶阀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N600时弯矩值应按式(B.5)计算 b Y×3E× M一 B.5) 式中: 7. 挠度,单位为米(m),可按0.1m取值; E -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L -蝶阀端面到受力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取150001 mm; 13
GB/T37828一2019 截面惯性弯矩,单位为四次方毫米(mm') 当蝶阀公称尺寸在大于DN250和小于DN600之间时,弯矩值可在蝶阀公称尺寸DN250和 DN600的蝶阀弯矩值之间插人取值,取值方式随着规格的增大等值递增 B.2轴向力及弯矩值 轴向力及弯矩值也可按表B.1取值 表B.1 轴向力及弯矩值 轴向力/N 蝶阀公称尺寸 钢管外径/mm 钢管壁厚/mm 弯矩/Nm 7d, 压缩力k 拉伸力 DN200 219 6.0 994 659 66281 DN25o0 273 792 100425 1483 6.0 DN300 325 7.0 2060 1101 120937 377 7.o DN350 2397 281 141449 1451 161961 DN400 426 7.0 2715 DN45o 478 3052 631 182473 7.0 DN500 529 8.0 3858 2062 202985 DN600 630 223497 9,0 5173 2765 DN700 720 11.0 7219 3858 406537 DN800 820 12.0 8975 4796 656410 DN900 920 13.0 10914 5832 1005815 DN1000 102o 14.0 13036 6967 1477985 DN1200 1220 16.0 17831 9529 2895609 DN1400 420 19.0 24638 12607 5417659 DN1600 l620 21,0 31080 15903 8902324 按供热运行温度130C、安装温度10C计算 蝶阀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N250时,采用Q235B钢,弹性模量E=198o000MPa,线膨胀系数a=0.0000124m m C);蝶阀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200时,采用20钢,弹性模量E=181000MPa、线膨胀系数a= 0.0000114m/m 最不利工况按管道泄压时的工况计算轴向压缩力 拉伸应力取0.67倍的屈服极限 蝶阀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N250时,采用Q235B钢,当 小于或等于16mm 157MPa,当合大于16mm时,拉伸应力[a],=151MPa,蝶阀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200 时,拉伸应力[ 时,采用20钢,拉伸应力[o],=164MPa. 当工作管道的材质、壁厚和温度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校核计算 当蝶阀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250时,弯矩值取圆形横截面全塑性状态下的弯矩 全塑性弯矩为最大弹性弯 矩的1.3倍,依据最大弹性弯曲应力计算得出最大弹性弯矩 计算所用应力为屈服应力 当蝶阀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600时,弯矩值为管沟及管道的下沉差异(100mm/15m)形成的弯矩;当蝶阀 公称尺寸大于DN250和小于DN600之间时,介于DN250和DN600的弯矩值之间弯矩值随着规格的增大采用 等值递增的方式取值 14
GB/37828一2019 录 附 C 规范性附录 弯矩试验方法 C.1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温度为常温,且不应低于10C,试验介质采用常温的清洁水 C.2试验荷载确定 C.2.1蝶阀所受弯矩应包括由荷载F形成的弯矩Mp、管道及测试介质形成的弯矩M、蝶阀重量形成 的弯矩Me 测试荷载F形成的弯矩M,见图c.1,M,应按式(c.1)计算 a R=l 说明 A/B 支撑点; 蝶阀的中心点; D/E 测试力的施加点; -测荷载; H/G 蝶阀端面; 蝶阀端面到支撑点(A/B)间的距离; R/R 支撑点(A/B)产生的反作用力: 蝶阀中心到施力点(D/E)间的距离; 蝶阀长度 图c.1测试荷载!形成的弯矩M 一下x(十会-" , C.l M 式中: M -测试荷载F形成的弯矩,单位为牛米(N m; F 荷载(测试力),单位为牛(N); 15
GB/T37828一2019 蝶阀端面到支撑点(A/B)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 蝶阀长度,单位为米(m); 蝶阀中心到施力点(D/E)的距离,单位为米(m) 管道及测试介质形成的弯矩M见图c.2 M应按式(c.2)计算 b " R- R 2 说明 A/B 支撑点; -蝶阀的中心点; H/G -蝶阀端面 蝶阀端面到支撑点A/B)间的距离; 管道自重和管道中介质的重量之和 R/R 支撑点(A/B)产生的反作用力 蝶阀长度 图c.2管道及测试介质形成的弯矩M w、LL土 M=× C.2 2L十D 式中: M 均布荷载q形成的弯矩,单位为牛米(Nm): w 管道自重和管道中介质的重量之和,单位为牛(N). 蝶阀重量形成的弯矩NM见图C.3,NMe应按式(C.3)计算 16
GB/37828一2019 K 凡=" R=- 说明 A/B 支撑点; 蝶阀的中心点; Ww -蝶阀的重量; H/G -蝶阀端面; 蝶阀端面到支撑点(A/B)间的距离 RN/R 支撑点(A/B)产生的反作用力 图c.3蝶阀重量形成的弯矩M. W M当 ×L C.3 式中 M -蝶阀重量形成的弯矩,单位为牛米(N”m); w、 -蝶阀重量,单位为牛(N) c.2.2测试荷载F值应按式(C.4)计算 C.4 F=(M一Mp一Me)× 2L 2a 式中: 测试力,单位为牛(N) 弯矩,单位为牛米(N m),按附录B中表B.1取值 M C.3试验 C.3.1 试验应按图c.1进行四点弯曲测试,并应对早行于阀杆的轴线和垂直于同杆的轴线分别进行 测试 C.3.2将蝶阀固定在试验台架上,并将蝶阀处于全开状态 对蝶阀及试验管段加水,并将阀体内及试 验管段的空气排尽,然后加压至蝶阀的公称压力 达到公称压力后,稳压10min,观察压力表,应无明 显压降,然后缓慢施加测试荷载F,当测试荷载F达到计算值时,停止施压 C.3.3停止施压后,持续稳定测试48h,期间每天测量蝶阀开关扭矩值和观察密封性2次,时间间隔应 大于6h 每次测量和观察前,应检查、记录试验水压和测试荷载F C.3.4按8.7的要求检查蝶阀的密封性,并应符合7.7的规定 17
GB/T37828一2019 C.3.5蝶阀开关扭矩值的检测,采用扭矩测力扳手缓慢完全关闭和完全开启蝶阀各1次,记录蝶阀的 关闭和开启的最大扭矩值 对蝶阀施加的最大开关扭矩值均不应大于蝶阀出厂技术参数规定最大值的 l.1倍 按蝶阀开关扭矩最大值计算操作力,不应大于360N 18

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GB/T37828-2019

城镇供热是指利用地热、水热和空气热等能源,将热量传递到城市建筑物中,满足人们对于室内温度的需求。而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则是城镇供热中常用的一种管道控制装置。

什么是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简单来说,它是一种通过旋转圆盘来调节流体通道的管道阀门。与其他阀门相比,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具有启闭快速、结构简单、重量轻、密封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城镇供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GB/T37828-2019则是对于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的规格标准进行了明确。该标准涵盖了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的材料、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为城镇供热中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的选型和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根据GB/T37828-2019标准,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的主要特点是:

  • 阀体采用双向法兰连接,安装方便,不受流向限制;
  • 阀座采用金属硬密封结构,耐高温、耐腐蚀、寿命长;
  • 密封性能好,最高可达到VI级;
  • 启闭力矩小,操作轻便;
  • 阀门的设计寿命为20年,适用于管道温度≤450℃、压力≤1.6MPa的场合。

总之,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作为城镇供热中的重要控制装置,其规格标准GB/T37828-2019的制定也为其选型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和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类似的标准

城镇供热用换热机组

城镇供热服务

城镇供热用焊接球阀

城镇供热用焊接球阀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镇供热用焊接球阀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镇供热用焊接球阀的编号:GB/T37827-2019。城镇供热用焊接球阀共有24页,发布于2020-07-01
石英玻璃中羟基含量检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石英玻璃中羟基含量检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石英玻璃中羟基含量检验方法的编号:GB/T12442-2019。石英玻璃中羟基含量检验方法共有7页,发布于2020-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